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一年的房租是多少

& 尼日利亚的拉各斯
尼日利亚的拉各斯
关键字:&nbsp
  尼日利亚的国土面积大概为中国的1/10(共92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大约为中国的1/10(大约1.5亿)。全国有有250多个部族,其中最大的是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占全国人口29%)、西部的约鲁巴族(占21%)和东部的伊博族(占18%)。官方语言为英语,还有一些本地咱也听不懂的语言,据说这些语言真的只是&语言&,没有文字。
  尼日利亚几乎所有居民都有自己的信仰,其中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占50%,基督教占40%,其他占10%。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令他们引以自豪的是,有200多名尼日利亚的职业球员在世界各国踢球,其中包括欧洲联赛,中东国家,亚洲以及美洲。相信爱好足球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对尼日利亚的足球陌生。(可能同时也会在想,为啥咱们伟大的祖国有他们10倍的土地和人口就选不出来11个足球队员呢
  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海港城市。在国境西南端,几内亚湾沿岸。1991年前该城市是尼日利亚的首都,后首都迁到中部城市阿布贾。但是该城市依然是尼日利亚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类似于中国的上海,号称非洲的曼哈顿。
  因为安全等问题,在尼日利亚的1个月中除了仅仅去过一次一个叫做&摩洛哥市场&的地方外哪儿都没有去,甚至都没有真正的到&街&上走过,所以这儿只能把我到这儿的一些片断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一起感受。
  宾馆是130美元一天的宾馆,高级吧,在国内应该是5星级的宾馆吧。本人怀着很是兴奋的心情和极大的期望奔到了宾馆。可是一进去,心理那个落差啊没法说,虽然房间中设施一应据全(包括床、空调、电视、冰箱、浴室。。。。。。),但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很陈旧的而且几乎是不可用的。冰箱可以通电,但是没有制冷效果,当然里面什么都没有;空调是90年代的一体窗机,能够制冷,但是为了贪图凉快就要忍受着巨大的噪声入睡,不过还好主人想得很周到,在房间中挂了个吊扇,开着吊扇一样可以很凉快了:)。。。。。。
  不过很快就习惯并且接受了,因为这种设施在当地普通居民中,确实是比较好的装备了。可以看到,非洲人民确实需要咱们的帮助,兄弟姐妹们,要多多支持他们啊。。。。。。
  节约用水
  在国内时,虽然一直听到要节约用水的宣传,但是因为一直生活在江淮地带,生活饮用水一直没有遇到过问题,所以没有太大的切实体会。
  但是到这儿后,却真实的让我感受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了。因为疟疾等疾病的影响,当地的水都无法直接饮用,一旦直接饮用,很有可能就会立刻受到疟疾的侵扰,甚至刷牙也不行。
  每天忙完后的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用矿泉水瓶从办事处装一到两瓶纯净水,晚上的饮用和刷牙就全靠这两瓶水了。够节约吧:)
  办公室用电
  第一天上午,忽然整栋楼停电。随着停电,整个地方暗了很多,但同时室内响起了很多急促的&嘀---嘀---&的长声,而且桌下还有很多黄色的小灯在急促的闪着。乖乖,这阵式,应该是出了很大的问题吧,我立刻站起来打听怎么回事。谁知道,其他人都跟没有注意到似的,继续着他们的工作,甚至还有点惊讶为什么我对停电有这么大的反应,我真的有点摸不到头脑了。。。。。
  原来,这儿没有国家电厂,都是各单位自己购置发电机组自行供电。但是发电机组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切换到其他的发电机组上,但是切换的过程中会出现短暂停电的现象,一般每天要切换个4~5次。同时,因为办公室内还有很多本地员工在使用台式机,为了保证停电不影响工作,就为了每台台式机配了一个UPS(俺终于见到了啥是UPS了,以前老是在BOQ中看到UPS的配置要求,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实物,眼泪哗哗的。。。。。。),在停电时就是这些UPS一边狂闪黄灯,一边&嘀---嘀---&的长叫。
  尼日利亚的货币称为奈拉(Naira),目前和美元的汇率比是120:1左右,当我第一次去换了100美元时,换了1万多奈拉,我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富人,这可是一大把钱啊:)
  可是,很快就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以前的自己,财富并没有真的变多:)这儿的钱很好花,动辄几百块、几千块的就花出去了。在食堂吃顿饭就是350奈拉,早餐还150奈拉呢。到超市逛了一下,一瓶可乐(200ml的)也要96奈拉呢。更夸张的是,豆腐居然卖到了1200奈拉(差不多是80元人民币)左右1斤(这时也就理解了为啥食堂的饭是350奈拉一顿了)。
  使用奈拉最夸张的是购买笔记本。一台笔记本在当地可要近30万奈拉啊,因为都是现金交易,就要背一包的奈拉(都是500奈拉面值的现金)去买,能想像得出你背着30万现金是什么感受吗
  摩洛哥市场
  随车到了一个大家称之为&摩洛哥市场&的地方。市场的名字听着很不错,到了之后发现其实就是一个类似南京夫子庙大市场的地方,10几排紧挨着的长廊房子被隔成了很多隔小商店。这些小商店主要卖的就是当地的木雕和象牙制品。
  让我惊讶的是,这儿卖象牙的店主居然都会说中国话,但是仔细一听,原来他们就会几个单词:象牙、0~9数字、百、千、元。原来他们可以使用汉语和你还价。。。。。。看来来这儿的中国人已经很多了,而且都是来买所谓的象牙的。(据说,这儿已经没有真正的象牙,哪儿有那么的大象供取牙啊,都是一种牛的骨头。)
正在读取...
迟竹强 的近期作品[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最新资讯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当前位置:> > >
尼日利亚阿布贾、拉各斯在非洲高物价城市中的排名靠前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内容分类
近日,《经济学人》旗下经济学家信息部(EIU)公布的非洲物价水平最高的25个城市排名中,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排第二,仅次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尼经济重镇拉各斯排第四。在上述25个城市中,人均年支出水平,南非约翰内斯堡为7436美元,阿布贾为2185美元,拉各斯为2159美元。&&& EIU指出,随着非洲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寻找机会,很多“超级大都市”正在形成,但这些城市在基础设施、防止腐败等方面并未做好准备。
 发表评论:    笔名:   
1、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技术支持:
地址:中国北京东长安街2号
邮编:100731
技术支持电话:86-10-
传真:86-10-
业务咨询电话:86-10-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揭秘在非洲最成功的中国人非洲拉各斯尼日利亚中国人经商
摘要: 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随着 ...
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言非洲比俄罗斯好多了,不想再回中国……&&&&历史上,华人大规模来尼日利亚有4次浪潮:第一次是在1959年,从香港来的商人,主要做陶瓷和纺织生意;第二次是1980年代初期,因为中国援外项目,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和中地海外建设集团派来大批工程人员,修建铁路、桥梁、打井送水等;第三次是1990年代后半期,由于小商品经济发达,大量浙江人、福建人、广东人来到这里,做衣服鞋帽等轻工产品生意;第四次是在本世纪初,目前仅在拉各斯州注册的华人企业就有四百多家。&&&&急需人才的非洲&&&&&&&&&&&&6月21日,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拉多自由贸易区,一名黑人工作人员好奇地瞧着来寻找商机的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非经济协作区考察团的女商人&&&&一走出尼日利亚拉各斯机场,扑面而来的便是各种杂乱无章的廉价的颜色,身材健硕、皮肤黝黑、穿着艳丽的人群穿梭在大街小巷每一个角落;路上挤满了陈旧破烂的黄色小面的,中间夹杂着不少豪华轿车,车里坐着手持AK47的保镖……噪音污染、交通堵塞、走鬼汹涌,一切都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伊始的广州。&&&&任刚站在酒店落地窗前数了一上午,发现有一百多艘货轮进出拉各斯港口,密度如此之高,令他感到震惊。事实上,尼日利亚造船业和修船业几乎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人才、资源、资金都极端匮乏,当地政府急切盼望引入有经验的外国造船企业,帮助他们培养本地人才。任刚是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此次跟随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非经济协作区组织的考察团来到尼日利亚,签订了一亿多美元的造船合约。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拉各斯州(尼日利亚一级行政区划,位于尼西南端,西面与贝宁共和国接壤)和广东省是“友好省州”,它是尼日利亚的故都,也是其商业中枢,有2000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它的公共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尤其是电力供给,每家每户都靠柴油发电机发电,哪怕是权贵富豪,工厂、港口更是如此。&&&&&&&&&&&&非洲“农场主”倪梦晓&&&&倪梦晓,1977年生,浙江温州乐清人,27岁就来尼日利亚,已经10年了。36岁的倪梦晓10年前在北京秀水街倒卖山寨名牌,生意不景气,遇到一个朋友,得知尼日利亚生意特别好做,于是来到这里。起初批发女鞋,3年后尼日利亚政府为扶持本土产业,严禁女鞋进口,于是他在当地开了女鞋厂和男鞋厂,接着又开了造纸厂。&&&&现在倾尽心血做占地180亩的七星农场,专门种植中国的水果和蔬菜供应给拉各斯的华人。他准备再买3000 到5000 亩土地,拓展畜牧、果汁加工、农家乐、旅游、网购等相关产业。如今,农场成了他的命根子,“我出身农民,更喜欢庄稼。” 他的农场占地180亩,只种中国蔬菜和水果,光是供应当地华人就供不应求。这里阳光、雨水充沛,荔枝、龙眼、杨桃、山竹、枇杷等长得特别好,两年前他试种火龙果成功,非洲人特别喜欢。他准备再买亩土地,拓展畜牧、果汁加工、农家乐、旅游、网购等相关产业。 场,专门种植中国的水果和蔬菜供应给拉各斯的华人。他准备再买3000 到5000 亩土地,拓展畜牧、果汁加工、农家乐、旅游、网购等相关产业。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天津商人史海生:享受拉各斯的富人生活 能进入非洲主流社会的企业家&&&&&&&&&&&&史海生,天津人,生于1963年。与自己的本地员工自豪地站在繁忙的码头前&&&&拉各斯港是西非最重要的中转港,年吞吐量超过八百万吨。天津人史海生今年50岁,2010年被香港招商局派到这里,与一家法国公司经营拉各斯港的TICT码头。两年时间,他将这个落后破烂、没有专业设备的码头,打造成庭坎岛第一家专业码头,生产能力提升了35%。跟之前大多外国人走进非洲不一样,他们注重培养当地高级员工,将优秀员工送到深圳培训。这里本地员工有五百多人,工资超过尼日利亚平均水平,“外国人一共只有8个,3个中国人”,而间接受益的有1800人。在这个码头,有公共食堂、医疗卫生所,员工持工作证就可以享受很优惠的服务,这样的待遇在其他码头是没有的,这也间接逼迫其他码头不得不提升设备水平和员工待遇。&&&&史海生感慨,在中国,由于恶性竞争,港口都求着船东,“在拉各斯是反过来的”,而这里的利润比中国许多著名大港口都高。&&&&史海生很享受这里的生活,他住在拉各斯富人区,香蕉岛,两百多平米的豪宅公寓,正对着几内亚湾的无敌海景。这个岛上重兵把守,里面住满尼日利亚的权贵富豪。每逢周日,史海生会和本地上流社会的富贾们一起打高尔夫。&&&&史海生的生活,只是在非洲经商成功的中国人的代表。他们最为自豪的是,在欧美,再成功的华人,也不过是餐馆老板,永远无法进入主流经济领域,而在非洲则完全不同。尽管如此,每当中国国内——如广州这样的城市——严查非洲人的时候,远在尼日利亚的华人也会受到当地移民局的刁难。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当地的富豪们带着武装保镖乘游艇为来自中国的考察团介绍拉各斯&&&&中国人在当地看病靠她&&&&中国商人倪梦晓得过几次疟疾,“全靠自己,吃几片药就好了,中国人还怕这个?”但就在两年前,他姐夫,在搭建厂房时不慎摔下来,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恶劣,得不到及时抢救,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姐夫慢慢死去。&&&&在拉各斯,邢医生是中国人中的“名人”,当地80%的华人都会来找她看病。她是湖北黄冈人,今年29岁,从湖北咸宁医学院毕业后找不到工作。2007年来到尼日利亚,起初做抗生素生意,后来开起了医院。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邢霞是拉各斯中国人的救命稻草,那里80%的中国人都找她看病&&&&她开着一辆奔驰大越野,把我们拉到一个住满中国人的大院子里,全是做贸易的和中资机构的员工。她的诊所就在一楼,60平方,隔成4间,诊疗室、药房、输液室、有两张床位的住院室。&&&&诊疗室的墙上,贴着一封来自中国驻拉各斯领事馆的表扬信。6月的一天,在距离拉各斯600多公里远,在贝宁城以北的一个中资承建水泥厂工地,57名中国工人突发疟疾和伤寒,邢医生主动参加总领馆组织的救援小组,驱车10多个小时赶去救治。&&&&“许多国内大企业在这里的员工都是我们在看。熟人介绍才会给外国人看病,免得惹麻烦。有个病人比较严重,我们这里没法做试检,只能叫他去俄罗斯人的医院,但是半路上就没了。”邢医生曾亲眼看着一个中土的年轻人得胰腺炎死了,另一个年轻人得阑尾炎手术感染死了,这些都是容易治愈的病,但都没得到及时检测。她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搞一个大点的检测机构,目前整个尼日利亚都没有。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不怕绑架的徐州女商人:这里比俄罗斯好多了!&&&&在尼日利亚,威胁中国人生命的不仅是疾病,还有绑架。&&&&车明刚,青岛人,30岁,海信集团高级经理,2007年来到拉各斯。今年农历大年初一晚,在客户家谈完生意,与同事开车回住处。在一个十字路口,被两辆车夹停,几个黑人持枪将他们挟持。同事被放回去拿赎金。他被蒙眼绑架到一个小黑屋里,等待赎金。一个星期后,赎金到达,他被释放。事后他才知道,赎金被负责谈判的中间人吃掉了大半,绑匪只拿到了一小部分。车明刚自此更加信任总领馆发来的安全提醒,变得更加谨慎,晚上一般不出门,回忆起那一个星期的不堪经历,他说自己能坚持下来全靠对家人的想念。&&&&&&&&&&&&车明刚(右)海信集团高级经理,2007 年来到拉各斯。他与24岁、才来半年的张峰昊(右)一起为海信拓展非洲市场&&&&50岁的徐州人赵柳卿是DuDu饮料厂老板,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生活习惯:早7点开车到工厂,晚10点独自开车回住所。她的厂内每天都停满了货车,等待拉运饮料。&&&&她说尼日利亚对食品卫生相当严格,每个月政府都会检查厂里有没有老鼠,厂里的食品质检员也非常认真,如果发现饮料含有不安全的东西,他们就会坚决举报给政府部门,可以说尼日利亚的奶制品等要比中国安全。&&&&她来尼日利亚10年,说在这里办事很黑。她曾委托当地电力局的一个工作人员帮她交电费,一年后发现电力局电脑中压根没有她的交费记录,但所有的盖章票据都是真的。她想追回这笔钱,却被威胁要关掉她的厂。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中国人在非洲的生活情况也受到关注。中国人在非洲发展事业,多数是经商,还有部分从医,经商的人认为在非洲的“富人生活”让人乐不思蜀,对非洲市场的开放感到满意;更有徐州的女商人坦赵柳卿说比起个别国人的黑,这真不算什么。她曾以200万高薪在国内聘请了一个代理人,帮她从国内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后来偶然发现,机器都是二手翻新的,原材料价格比其他地方都贵,两年间她被黑了四千多万人民币。经过这次教训,她每个月都飞到国内,亲自采购。&&&&&&&&&&&&50岁的徐州人赵柳卿是DuDu饮料厂老板&&&&她至今单身,说耽误了找对象。我问她每天晚上一个人回家会不会害怕,她说来尼日利亚之前在俄罗斯待了7年,比起那里,这里治安好多了。“俄罗斯的东北帮最坏,我都不怕,我还怕这?”&&&&6月29日,在中国举办的全球智库峰会论坛上,非盟前主席让•平对媒体说:“非洲将会在2015年成为最大的新兴市场。”我们这次非洲之行所见所闻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一点。&&&&“你还会回到中国生活吗?”我问赵柳卿。&&&&“我不会再回去了!”
上一篇:下一篇: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 (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日利亚拉各斯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