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的去杠杆化以及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杠杆率/杠杆率
财务杠杆概念: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
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
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税后利润而不是息前税前利润。
财务杠杆率等于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之比,反映由于固定的债务存在,财务费用(利息)对保险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负债的程度和企业偿债能力,财务杠杆率越高反映利息费用越高,导致ROE指标越低。
简单的讲就是把你的资金放大,这样的话&你的资金成本就很小,同时你的风险和收益就放大了,因为盈亏的百分比不是依据原来的资金,而是根据放大后的资金来衡量的。
巴塞尔银行管理委员会在汲取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完善新资本协议时,提出杠杆率作为监管指标,设置下限为3%。
杠杆率=核心资本/表内表外总资产风险暴露
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银行体系的表内外杠杆率的过度累积。杠杆率累积也是以前金融危机(例如1998年金融危机)的特征。危机最为严重时期,银行业被迫降低杠杆率,放大了资产价值下滑的压力,进一步恶化了损失、银行资本基础减少与信贷收缩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将引入杠杆率要求,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为银行体系杠杆率累积确定底线,有助于缓释不稳定的去杠杆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2)采用简单、透明、基于风险总额的指标,作为风险资本比例的补充指标,为防止模型风险和计量错误提供了额外的保护。
杠杆率计算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应具有可比性,并调整会计准则方面的差异。某些表外项目将适用100%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并且将测试杠杆率与风险资本比例之间的相互作用。巴塞尔委员会将杠杆率设定为风险资本要求的可靠的补充措施,基于适当的评估和校准,将杠杆率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2011年,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中国银行业实行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不得低于4%.
杠杆率优缺点/杠杆率
优点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补充手段,其主要优点为:一是反映股东出资的真金白银对存款人的保护和抵御风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确保银行拥有一定水平的高质量资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润)。二是能够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问题,减少资本套利空间。本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如果商业银行利用新资本协议的复杂性进行监管套利,&将会严重影响银行的资本水平。有关数据显示,一些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比率出现背离。2008年年末,瑞士信贷(Credit&Suisse)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1%&,但杠杆比率只有2.9%;UBS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5%,杠杆比率却只有2.6%。
通过引入杠杆率,能够避免过于复杂的计量问题,控制风险计量的风险。三是有利于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通过引入杠杆率,使得资本扩张的规模控制在银行有形资本的一定倍数之内,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缺点杠杆率也有其内在缺陷:一是对不同风险的资产不加以区分,对所有资产都要求同样的资本,难以起到鼓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的目的。二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将资产表外化等方式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三是杠杆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同时对会计准则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杠杆率的相关项目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受会计并表和会计确认规则的影响很大,在各国会计准则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该指标难以在不同国家进行比较。由于杠杆率具有以上内在缺陷,不可能简单替代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作为独立的资本监管手段,但其作为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手段,可以从另一角度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扩张规模。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59:31
贡献光荣榜公司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杠杆率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率.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应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x0d财务杠杆概念: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x0d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x0d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x0d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税后利润而不是息前税前利润.\x0d财务杠杆率等于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之比,反映由于固定的债务存在,财务费用(利息)对保险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以及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我的图书馆
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以及杠杆率是什么意思?
【徐聪的回答(738票)】:
简单说几句,杠杆有很多方面。
其一,从资本金要求率上来说,假如要投资一个项目,在对项目看好的前提下,融资分股权和债权。
如果我出5元钱,然后借95元,就是用5元撬动了100元的投资,杠杆20倍。
这种情况下如果出风险的话,可以看到,杠杆越大风险越高,波及面越广。
于是贷款方开始不愿意给这么高比例的杠杆出资,要求借款方多出资本金。
国家也对杠杆率上限作规定,比如规定给做保障房的项目做直接融资,最少资本金要是40%,就是最多2.5倍的杠杆。
这样一来,从市场风险偏好和监管层面都在降低杠杆比率防范风险。
还有就是保证金制度也与这个类似:
我说我明天要买100万的货,我给你2万块做保证金。然后我在明天来临之前把100万的货120万卖给别人,我就赚了18万。50倍的杠杆,800%的纯收益!!!
很多衍生品与这个规则本质上类似,都是以一定比率的保证金撬动大资金。
金融危机前,美国的各种衍生品的保证金比率非常低,造成市场上的交易总规模大大高于GDP,是多少倍(数据忘了)。
经济向好,市场上升的时候,货物不断能够有人接盘,看起来经济运行健康。
某一天,突然发现,我存的2块钱保证金承诺要买的货物卖不出去了…… 我又没有打算真正去买这个东西……反正也没钱买。。那就破产咯……
好吧…… 连锁反应,你懂的。就崩盘了……
就如同大海退潮,你一看,他妈的都是在裸泳…… 没钱你买个屁啊
其二,从社会融资结构上来说,我国目前间接融资比重大。
间接融资将通过银行体系进一步放大货币量,这是货币乘数效应。
举例:银行只有100元,你从银行贷款100元,然后存在银行。然后银行又多了100元可以贷给别人…… 这就是创造了广义货币供应M2
银行有一个准备金率,20%的准备金率,就是说 你存到银行100元,银行最多只能贷出去80元,这样就不能无限创造货币。然后这时候,在准备金率是20%的情况下,
如果你自己有100元,存在银行,通过反复的借贷,最多可以创造100/20%=500元的货币。
这就是间接融资的一个杠杆效应。
如果是直接融资,你直接把100元借给企业。这并没有增加货币供应。
目前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正在从间接融资以往直接间接融资并重的情况发展,而且直接融资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
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增大,货币乘数效应将降低,从而是一个减少M2的方法。
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这也是去杠杆化的一种解释。
6月的钱荒引起金融机构去杠杆化,是说的另一层意思,
是指某些企业用100万的权益借入300万甚至500万的负债进行经营,放大了自身经营风险。遇到流动性危机或者经营有问题的时候就很难应对,由于杠杆率高,影响也会很大。
为了促使这些企业稳定的经营,不要太激进,一场钱荒,让他们开始收缩杠杆,也叫做去杠杆化,比如我只有100万,我就只借200万,别借多了,借多了危险。
【谭朋的回答(296票)】:
邀。终于有时间来答一答这个问题。
简单来说,杠杆是指你的负债。
杠杆率是指 资本金/总资产 即 资本金/(资本金+总负债)
我们实际上说的杠杆,是指杠杆倍数,即总资产/资本金。
例如,你买房首付是20%,那么杠杆率为1:5;杠杆倍数是5倍。
如果忽略资金成本,加入你花20万买100万的房子,房价上涨10%即10万时,你的收益率是10万/20万=50%。杠杆把你的收益率放大了。同理,杠杆也能将亏损扩大。
金融体系只是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所以确切地说应该是实体经济去杠杆。
先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明斯基时刻。
所谓“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是指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美国经济学家)所描述的时刻,即资产价值崩溃时刻。他的观点主要是经济长时期稳定可能导致债务增加、杠杆比率上升,进而从内部滋生爆发金融危机和陷入漫长去杠杆化周期的风险。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随着经济向好的时间不断推移,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越大,直到超过收支不平衡点而崩溃。这种投机资产促使放贷人尽快回收借出去的款项。“就像引导到资产价值崩溃时刻”。
明斯基时刻表示的是市场繁荣与衰退之间的转折点。明斯基的观点简单明了:好日子的时候,投资者敢于冒险;好日子的时间越长,投资者冒险越多,直到过度冒险。一步一步地,投资者会到达一个临界点上,其资产所产生的现金不再足以偿付他们用来获得资产所举的债务。投机性资产的损失促使放贷者收回其贷款。“从而导致资产价值的崩溃。”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融资成本保持不变,A企业每年息税前利润1亿元。为了扩大再生产,A企业借款10亿元,利率为5%。
扩大再生产后,A企业息税前利润升高至2亿元,扣除每年应支付的利息,A企业盈利1.5亿元。
经济越来越好,A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又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如此循环往复。
资本回报边际递减,加杠杆到一定程度,总有到临界点的时候。
最后A企业借款50亿元,每年需支付利息2.5亿元。如果按照以前的情形,A企业或许能获得2.5亿元的息税前利润。但是,加杠杆到一定程度后,实体中所有企业都无法进一步扩张了,增长和利润停滞了。
A企业息税前利润跌到了1亿元,也就是说,连利息都覆盖不了,净利润出现亏损。
市场上有很多类似A的企业,没办法,大家一起削减开支,因此,经济进一步衰退,企业亏损面扩大。
经济上行阶段,杠杆具有加速效应;而当经济上行趋势发生改变时,杠杆的反噬效应比当初的加速效应还要凶猛。
2011年以来企业盈利阶梯性下滑。
而我国更麻烦的地方在于,大多数亏损企业是国企,由于行政管制/大而不倒,不能破产倒闭,市场无法出清,只能这样熬着。
如果我们把实体的主体简单分为政府、居民、企业,你会发现,大部分部门的杠杆率都不低。
以地方政府为例,根据人大常委2015年8月第十六次会议,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锁定16万亿元,预计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地方综合财力)为86%。
86%。看起来很安全。这是做大分母(财政收入),做小分子(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果。
16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至少低估50%。2015年前,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借款、债券未被归入地方政府债务一类;2015年以后,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债券均不归入地方融资平台一类。
地方综合财力,是衡量地方财政收入最大、最宽松的口径。它包括三个项目:公共财政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政府基金性收入及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其中,收入最稳定的是第一、二项,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主要由税收组成,是业内通用的衡量财政实力的方式(但审计署公布的口径远宽于此)。政府基金收入主要成分是土地出让收入,不仅波动大,而且很容易造假(例如政府找一个国企拍下300亿土地,当地政府基金收入就上去了,拍下后政府再将资金退还)。这个大口径,未必合理。
再以企业为例。
工业企业的杠杆率:
虽然整体资产负债率下降,但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大幅攀升,形成严重的资源错配。
而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远高于国有企业,这种资源错配是无效的,对资源的极大扭曲。
在这个杠杆不断累积的过程中,银行是重要的资源配置机构。而随着经济下行,企业逐年亏损甚至倒闭,银行坏账率越来越高。
图来自中金研究所。
之所以要去杠杆,是金融周期到达顶部后提出的客观需求,也是银行和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行为,是市场配置的力量。
企业盈利下降,无法负担更高的债务,所以会选择收缩产能,偿还债务。
银行坏账率上升,影响业绩和生存,所以会选择尽量催收贷款并少放贷。
---------------------分割线------------------
日 09:11:25 - 中国央行:鉴于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当前形势的看法,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
看央行目前的表态和行为,应该是不打算去杠杆的。去杠杆一定会带来M2和M2增速的下降,经济的剧烈收缩,就如美国08年后的痛苦调整。这个代价,目前看来是中国政府不想承担的。
我们在谈去产能去库存,直觉把它与去杠杆挂钩,但其实不是,至少现在央行态度逐渐明朗了,货币还是要宽松。
如何做到去产能去库存同时,不去杠杆呢?那就是其他部门加杠杆。在别的回答里写到过,中央政府和居民部门是唯二可以加杠杆的部门。
2.26周小川答记者问
第一财经广播:最近有下调了二套房购房比例,一月信贷新增也很大,很多人认为是在加杠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去杠杆和加杠杆的平衡?我们应该如何去杠杆?
周小川:你想法的逻辑是对的,但是也有问题。住房贷款应该有大力发展的阶段。个人住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的比重还是偏低的,有的国家占到40%-50%,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所以银行觉得还是比较安全的产品,所以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房地产市场时冷时热,所以要进行逆周期调节。首付比例原来是30%,现在降低是有空间的。
这样有没有效果?能解决当前困局吗?答案很明显。
【真的麻烦的回答(192票)】:
少废话直接上图,关于更多金融入门知识请点击:金融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第一站——金融114():
【ANDROMEDA的回答(48票)】:
去杠杆就是还债的意思。
【ANDROMEDA的回答(17票)】:
一句话,通货紧缩。
如果所有人都去银行还贷款,不借钱投资了,不借钱消费了。很显然,市场上的货币就少了,银行通过放贷款创造的货币反向流回银行(货币创造这一块,参考货币银行学)。对应的经济,就是市场大萧条,东西卖不出去,工人失业,物价下降。由于物价下降了,钱更值钱了。例如一个农民,以前欠了银行10万,卖掉10头牛可以换掉。现在可能要卖掉15头牛才能换掉贷款。
这就是说,人人都在还贷款,但是却发现,自己的收入(工人失业、工资下降)和资产(房子、房价下降,牛价下降)价值不断下降。越来越难还完贷款了。
杠杆:例如在05年到现在这10年,房价一路上扬,04年10万全款买房子,05年房价上升,抵押给银行,就能贷款,假如贷20万出来,继续买房子,再抵押,一路买。只要房价不断涨,04年10万块,就能实现买很多套房子,资产过亿也不夸张。这就是的力量!!!
那么,假如房价开始下跌,一路跌,银行贷款是那么多,固定了,房子评估价格下降,低于银行警戒线,银行要求要么追加担保,要么卖房还贷款,这时候卖掉房子还贷款,可能还还不完。因为房价跌了,越卖越难卖,最后几套房子处置掉,可能分文不剩。
所以说,去杠杆,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有时候是必须的,泡沫必须挤掉。产业结构必须调整。
PS. 费雪的书太经典了,都是金融的入门书,比现在市面上所谓的金融家的东西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陈昱瑾儿的回答(62票)】:
简而言之,杠杆就是债务(Debt)。而债务就是保证未来偿还(本息)的资金。
所谓杠杆效应,直观理解就是利用少量的本金(权益/Equity)撬动大量的资产(权益+债务);没有债务只用自有的本金,杠杆就是0,用与权益1:1的债务就是1倍的杠杆。不论企业的财务杠杆还是宏观的杠杆,都是从这个概念出发的。
去杠杆化,就是减少债务总体水平的过程,在于控制小到一个项目、大到宏观经济的风险水平;当未来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债务的本息时,继续保持或增加杠杆水平就导致未来债务无法偿还;同时,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少量的债务无法偿付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和蝴蝶效应。去杠杆化保证了债务的偿付不超过收入水平。
【高琳的回答(11票)】:
今天读了一篇写的很好的关于”去杠杆化“的研究报告,虽然作者的研究方法由于统计数据来源问题,不一定准确,而且显著低估了非金融机构的负债,主要是限于统计工具,无法测算社会融资。但作者自上而下的分析思路是非常好的。
报告名称:国泰君安-供给侧改革专题研究之四十二:去杠杆的现状、应对、风险与投资机会-160221
报告下载链接如下: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内容权利属于原作者:
截止2015年末各部门负债情况 breakdown
1. 政府部门:382,000亿元
(1)中央政府
i.中央国债:106,749.47亿
ii.政府支持机构债:11,475亿元i
(2)地方政府(估计)
i.地方政府债务:160,000亿元
注:2014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5.4万亿元,当年全国人大批准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务0.6万亿元)i
ii.地方政府或有债务:104,000亿元
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的议案中提及截至2014 年末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为8.6 万亿元,其中包括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按照19.13%折算)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按照14.64%折算)。根据2013 年12 月国家审计局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止2010 年底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为4.0 万亿,那么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从2010 年末到2014 年末的年复合增速为21.1%。假定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在2015年以相同的速率增长,由此得到2015年底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约为10.4 万亿。
2. 企业部门:
(1)非金融企业部门:
i.银行传统信贷(表内融资):688,000亿元
注: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
ii.金融市场债务工具:146,300亿元
iii.类影子银行的信用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iii
a.信托贷款:53,900亿元
b.委托贷款:109,300亿元
c.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58,500亿元
iv.重复计算扣减项:85,000亿元(扣除政府融资平台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
注:根据2013 年12 月国家审计局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截止2013 年6 月,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中地方融资平台的占比为37%,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中地方融资平台的占比为41%。假设2015 年末地方融资平台的占比不变。
(2)金融企业部门:491,000亿元
注:根据央行发布的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加总其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两项,计算金融机构间的负债,得到截止2015 年末,金融机构部门的债务规模为49.1 万亿元,占GDP 比重为72.6%。
3. 居民部门:270,000亿元
(1)消费性贷款(含按揭住房贷款):190,000亿元;
(2)经营性贷款:80,000亿元;
注: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
中国各部门的杠杆率:截止2015年末,政府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56.5%,居民部门为39.9%,非金融企业部门为143.5%,金融部门为21.0%。全社会杠杆率为260.8%,实体经济杠杆率为239.8%。
以杠杆率不断攀升为特征的旧增长模式拒接出清,形成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产能过剩国有企业三大资金黑洞,依靠政府信用背书、财务软约束,加杠杆负债循环,产生大量无效资金需求,不断占用信用资源,对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产生挤出效应,损害资源配臵效率,抑制企业利润和新增长模式成长,导致经济不断下滑,股市长期走熊。
吐槽下报告里对行业负债率的分析只列了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例,但没有借金额,对分析和结论帮助不大,只看得出金融,房地产,建筑业的资产负债水平是最高的,但过去10年间有多少负债流入了相关行业没有分析。我需要找一些其他的研报完善这个答案。
【洪大壮的回答(9票)】:
要移动一块大石头,通常用人力去推,但如果用撬棍去撬的话,会发现省力很多,这个撬棍就是杠杆。
,就是利用债务作为杠杆,通过借别人的闲置资金,自己支付一定的利息,使得原本很难尽快去做的事能早日实现。比如,个人买房,以前就要等攒够钱才能买,现在借钱就能买来住,边住边还债和息。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杠杆就是。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就越长。
适当的杠杆是好事,可以付出一点点的代价就能让事情容易很多。可杠杆有个特征,支点到你的距离越长,你耗费的力就越少,可你要付出的距离就越大。这在财务上就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的利息,以及承担更大的风险。
去杠杆就意味着通过大幅还债的方式减少风险和利息支出,让支点到你的距离缩短到合理的比例。
【johnson驰的回答(5票)】:
【拉斐尔圣齐奥的回答(8票)】:
【中国经济去杠杆化下房地产和股市走向】和讯财经高端访谈节目
【财智书话】里,和讯财经首席经济评论员馨月和《战略与管理: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一书合著作者知名经济学家吴迪专题畅谈中国金融杠杆化,及其对房地产,股市,地方债务等资产市场的影响。
【战略与管理: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由海南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专注于金融改革和去杠杆化的精选文集。书名取自我在2012年的一篇预测中国经济债务危机性质的论文。全书既给了中国金融危机的病因,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全书收录中国金融经济学界十多篇重量级研究作品。什么是杠杆?什么是泡沫?什么是去杠杆?去杠杆如何影响股市,楼市?笔者在
【财智书话】里通过经济学理论,通过寓言,通过故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你深刻解释中国的金融密码。
访谈节目视频如下:
主 持 人:馨月 嘉宾:吴迪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听智慧语言,畅游知识海洋,欢迎大家收看本期财经书话,我是主持人馨月,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研究员吴迪先生做客和讯网,通过新书《战略与管理: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为我们解读目前中国经济要进行超级去杠杆化,究竟在劫难逃还是浴火重生?
吴迪先生,您好,欢迎来到和讯网。
吴迪:谢谢你。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我们看到吴迪先生非常年轻还很帅气,但其实他在2010年就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这段经历还是请吴先生自己讲一下。
吴迪:谢谢您!2010年的时候,当时中国和美国的贸易争端,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争得非常激烈,美国国会商议要给中国的出口商品到美国增加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这样一来对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就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研究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还有美国一些智库的大量贸易数据和汇率数据之后,我当时就写了一个报告投给了奥巴马总统,然后把那个报告改写成了一个评论又投给了《华尔街日报》,叫做《The US will lose a China Trade War/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必败》,就是这样一篇评论,后来被《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之后奥巴马总统给我回了信谈了这个问题。从那开始,我就开始在欧美,香港、新加坡、中国本土的财经媒体,像《Seeking Alpha》《金融时报》、香港的《信报》开始大量的发表一些评论,一直到现在。
一、什么是杠杆,什么是去杠杆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您现在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就职,现在我想提出一些问题,您这本书关于超级杠杆化,其实杠杆化在2008年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才引起全方面关注,包括美联储主席,下到对冲基金操盘经理,还有普通的投资者。大家对去杠杆化还有一个相关的衍生品叫做“去杠杆化悖论”,我们其实比较熟悉。但普通群众还是难以理解,从你这一方面,想请你给我们和讯网友解读一下其中的含义。
吴迪:超级去杠杆化这个概念产生影响的时间确实比较新。其实去杠杆化的含义很多,有很多不同的类别,但是作为我研究宏观经济的,我一般都是关注两个去杠杆化的问题。要讲明去杠杆化首先要讲杠杆是什么东西?
讲杠杆,有一个很古老的亚里士多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亚里士多德讲过“给我一个杠杆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就是杠杆的含义,它可以放大创造力,也可以放大破坏力。人类经济社会的杠杆是什么呢?它其实就是债务扩张,你挣钱的时候可以挣很多,回报率可以有很大,但当经济下行的时候,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亏损也会相当严重,它就是放大的一种双面刃似的东西。
我关注的杠杆有两类,一类就是您说的那种财务杠杆,也就是对于企业来说,它的资产负债表,负债和资产的占比,这是资产负债表端的这样一个杠杆。
还有一个杠杆就是宏观杠杆。宏观杠杆有很多数据可以观察,我比较关注一个数据,就是银行资产对GDP的占比,通过这个数据来看整个国家的宏观杠杆。
去杠杆化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把这个比率降低,这个比率不能太高,就像高血压一样,血压不能太低,但如果太高就会带来生命的危险。啥叫经济泡沫?经济泡沫就是资产价格太高,导致经济的宏观杠杆过高。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定义就是所谓经济泡沫指的是由于局部的投机需求(虚假需求)使资产的市场价格脱离资产内在价值的部分。它实质是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的资产价格膨胀。这个定义不太好把握,资产内在价值,与经济基础条件相背离,这些描述太定性了,不好量化。不像我的定义,宏观杠杆的数据很好观察,容易量化。
二、中国的杠杆都在哪,怎么来的?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您认为中国现在去杠杆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的利弊又是什么呢?
吴迪:您的问题非常好。中国的去杠杆化,当时我在2012年的时候写了一篇论文《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浴火重生的中国经济》说咱们要进入超级去杠杆化的过程了。其实中国的去杠杆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叫做资产负债表去杠杆。资产负债表的杠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模式所造成的,因为中国在2008年之后由于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我们主要的出口市场美国和欧洲,它们的债务压力非常严重,那个时候它们就必须要压制中国对他们的出口。中国是外向型的经济,那个时候必须找到能够从出口那里接盘的东西,工厂做的东西如果不能出口,总得有销量吧,要不就业怎么解决,所以就有一个兜底的问题。
当时我国政府想出的兜底的办法就是做大投资这一块。但我们知道资产在资产负债表的对面就是负债,资产不断扩张也就是负债不断扩张的过程,所以,所有的这些企业都在资产负债表方面进行了一个非常大的杠杆“大跃进”,大量的举债,到现在这个时期它面临着一种资产泡沫破灭的过程,包括房地产,它的这个泡沫破灭。
房价涨的时候,当然怎样加杠杆都有钱挣,但一旦房价不涨甚至开始破灭下行了,它所带来的危害也相当严重,所以他们现在都面临着资产负债表去杠杆化的问题,这个会引发资产负债表通缩,资产价格下沉,债务成本上升的那个比例就远远高于资产所带来的回报了。所以,它就会带来这样一个资产负债表通缩,这是去杠杆化在企业端的一个呈现。
除此之外,去杠杆化还有在宏观层面的呈现,那就要看银行资产跟GDP的比例。我这里有一个数据,中国的银行总资产跟GDP的这样一个占比比率在2008年前的两三年内都是维持在200%左右,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咱们的4万亿(刺激计划)出来之后,直到2012年这个比率迅速飙升到了257%,它的增速是非常惊人的,你就看到那个占比的曲线之前都是比较平缓的曲线,突然一下子就拉上去了了--有点像股票突然被庄家拉上去的感觉,而且这个比率被拉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派别叫做实证经济学,就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研究来发现经济的规律.国际清算银行做过一个研究项目,通过对现在14个发达国家在过去140年左右的这样一些债务数据和货币发行数据做了一个研究,发现了这么一个规律,一旦银行资产对GDP的占比增速过快,且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它预示着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就相当高了。所以,咱们国家在宏观经济层面的杠杆也已经到了可以引发金融危机的地步了。上面说了那么多,我认为这就是咱们去杠杆化两个表现,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表现,这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三、啥是超级去杠杆化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这就是你的“超级杠杆化”的一个含义,从微观到宏观都有去杠杆化的必要。
吴迪:对。超级去杠杆化是一个实证经济学的概念。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银行总资产/GDP占比增速过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国家就极有可能启动超级去杠杆化。债务融资分为三种:对冲、投机、庞式。对冲融资,其收入可以支付本息。投机融资,短期内收入只能偿还利息而不能偿还本金,必须债务展期。庞式融资,收入连利息也还不上,债务不断叠加,必须再融资或变卖资产/抵押物。超级去杠杆化的触发点就是经济体融资活动中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比重相当大,当这个比重达到一个零界点,资产/抵押物价格会出现大面积大幅度的跳水(Haircut),坏账大面积产生,信用/债务链条全面断裂,银行遭受重创,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实证经济学就像老中医号脉一样,超级去杠杆化就是给目前中国经济号脉的结果。
再讲一个故事,更能把超级去杠杆化说明白。美国林务局曾经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政府机构,然而1910年的爱达荷超级野火火灾改变了一切。那场火灾烧毁了300万英亩左右的林地,造成了至少85人丧生。此次火灾震动朝野,自此美国林务局就开始把主要精力从伐木管理上转移到了扑灭野火上来。可怕的是没有人意识到野火在林区的生态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野火对于维护美国西部的林区生态健康至关重要。比如有些耐阴的林木如果没有野火定期的来清理一下就会过分增长。美国林务局数十年如一日的压制野火使得许多林区树木密度过大,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森林因此长成了超级火柴盒,一旦起火破坏力惊人。这一切终酿苦果,如今美国每年用来扑灭野火的费用高达200-1250亿美元之巨,美国成了超级野火频仍的国家。
经济衰退就像野火,定期出现,把那些庞氏融资或是投机融资的经济体毁灭掉,如果拼命压制经济衰退,就像拼命压制野火,最后就会酿成超级野火。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的时候,中国本来要陷入经济衰退的,但被中国政府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阻止了,结果中国眼下将要面对的债务危机会是所有金融危机中最厉害的一种--超级去杠杆化。超级野火就是超级去杠杆化的完美比喻。
四、去杠杆下的银行股和房地产咋整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刚才您也提到了中国银行业的杠杆上浮非常快,现在我们的银行股也确实是五倍到七倍的市盈率,确实是“沉而不涨”,其他的互联网股票都涨得非常好,是因为它的杠杆不合理才导致这种情况吗?
吴迪:您说的是银行股,据我了解,因为平时我也经常看那些大的欧美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目前看空中国银行股的倾向在投资银行还有国外的对冲基金里面还是很普遍的。其实不光是看空中国银行股,整个亚洲银行股都是被看空的,这也不是中国的银行股的问题,整个亚洲新兴市场都是这样的。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吴迪:其实也就是杠杆的问题,杠杆就像高血压一样,血压太高必然要降下来,但降下来的过程中会对你的资产(造成影响),因为你要通过抛售资产来偿还债务。这样的话资产就会有一个下行的压力,对银行的盈利,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端的表现都会非常糟糕。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中国银行业的杠杆是有一定不合理性,我们都理解一般的去杠杆化是会给资本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你所谈到的这种微观宏观,这种超级去杠杆化对我们的资本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现在知道大宗商品从去年到现在已经连续暴跌,PPI也是连续30个月的负增长,对我们未来的资本市场还会有哪些影响呢?
吴迪:这个东西我讲一个故事大家可能会好理解一些。可能一个国家很复杂,那我就讲一个村吧。这个国家就只有一个村子,我就讲这样一个村子。这个村子风景非常的优美,环境特别好,突然有一天有很多外地游客发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他们想要逃离工业化的环境,就开始在这个村子里买房子,置办房产。村子里的人就开始注意到了,村里的房子从500元钱变成5万元,马上到50万元了,村里人的热情就来了,开始把自己多少年的积蓄统统拿出来造房子卖给这些外地人。
后来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就慕名而来买房,多到什么程度呢?村里人把自己的棺材本拿出来造房子都不够卖了。这时候你就要到村外面找人借钱给你发展房地产,卖给这些外地人。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加杠杆的过程,早些时候你本身是自有资金没有杠杆,拿自己的棺材本造房子发展房地产,没有杠杆,自有资金,但是到往后开始借钱杠杆就开始加了,但开始加也不是问题,因为大家慕名而来,来的人很多,借款也满足不了这些人的需求。所以这个时候你的杠杆是没有问题的,你可以支付这些债务成本,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融资的转换过程。开始叫做投资融资,是指自己投资投入的项目所产生的回报完全能够支付债务成本,还有利润挣;然后到下一步叫做投机融资,那时你就要进行债务展期了,因为我借的是中短期的债务,但房子是一个长期的投资项目,我就要进行债务展期,当然我也能够维持这个债务,但发展到最后呢,你发现增加的这些杠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那就开始加大杠杆。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庞氏融资。
吴迪:到最后呢,外边的人一看这个村房子太好卖了,全都加入进来开发房地产了,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开头房子不愁卖,现在这么多人都来卖房子了,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愁卖房子。本来一个房子挂到市场上一个星期就卖掉了,后来发现几个月、半年、一年都卖不出去,这时候就出现什么问题呢?这时候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的过程中,房子这样一个资产泡沫已经开始趋向破灭了,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你已经开始应付不了债务成本了,必须借新债来还旧债。逼到这个地步,这个地步就是由投机融资又转换成了庞氏融资。
一个国家如果在它的整个经济活动中,庞氏融资和投机融资的占比相当大的时候,那它只有一个办法,破产或抛售资产来支持这个债务链条。那这对资产就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卖压。比如说古代的一些人穷了,就要把家里传世的玉白菜也拿出来典当了,你典当的话,你知道,5万元的劳力士表可能1万元都典当不到,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那你想它对资产,对房地产,对这些厂房,企业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就叫做债务通缩。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我现在想再问一个问题,我们的PPI和CPI是大家经常看到的数据,它一个是36个月,一个是连续6个月是2%,CPI的前景似乎也不太好。但我们最核心的东西,老百姓可能最关心的就是楼市,现在楼市的价格,尤其是北上广的价格始终很坚挺,没有明显的跌势,按你这样讲,我们超级去杠杆化对楼市是否有重大影响呢?
吴迪:我看了招行的一个研究报告,因为招行的私人银行在国内做得最好,所以它中国富人数据特别多。在中国富人里面,房地产在他们财富的占比非常高,好像有70%左右。这样一个问题,房地产泡沫如果真的破灭的话,对这些人的财富影响相当大,资产缩水,而且不光是这个问题。因为这些富人很有可能把自己的房地产到银行或其他融资机构做抵押,然后进行消费或投资都有可能,这本身就存在杠杆,这样的过程对房市就是毁灭性的,如果你这个房子是自住的话无所谓,跌就跌,但如果你作为一个杠杆的债务融资的抵押品它的破坏力就会相当大,所以,去杠杆化对房地产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五、超级去杠杆化这么可怕,如何应对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现在中国是面临着去杠杆化,又面临着一种通缩的双面夹击,你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回避当前的去杠杆化和通缩之间的矛盾吗?
吴迪:这个东西我从去年六七月份就开始写文章讲应付的方法,就是量化宽松。量化宽松这个词可能是非常糟糕的一个词,因为这个词有点像魔鬼一样。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大家会理解为放水。
吴迪:那么我就不讲量化宽松,我就讲逻辑上的问题。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什么问题呢?我得用美联储的术语来讲,这个我会解释,中国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抵押品链条的系统性断裂和内生性货币的坍塌。抵押品链条很简单,你去银行借债或者去借高利贷,不管你借什么债务,别人不会平白无故借钱给你。比如你有房子或者我们看一些电视剧,也可以看到这种借贷的内容,比如你家有一些祖传的好东西,或者你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和老婆别人窥视,你都得有这样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是什么东西?抵押品。你不存在这些东西,别人是不会借钱给你的。所以,这就叫做抵押品链条,它是维持整个债务融资的这样一个机器的润滑油。
现在中国的最重要的抵押品是什么?是房地产,因为在银行的债务中50%都是和房地产有关的,所以,如果一旦是房地产破灭,本身不是房地产的危机,房地产的危机本质是债务问题,债务出了问题房地产肯定会出问题,因为它是债务的抵押品,是融资的抵押品。所以,现在的一个问题是抵押品链条开始断裂了,整个债务融资要宕机了。
还有一个是内生性货币的坍塌。什么是内生性货币呢?咱们的货币供应有两大块,一大块是外生性货币,外生性货币其实就是中央银行制造的这样一种信用凭证,这叫做法定货币。还有一种就是这样一种资产、债务证券化,然后金融机构对这些证券进行买卖交易的这样一个过程所制造的大量货币供应。这个我可以讲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央行印钱很简单,这是钱,所以这个叫做外生性货币,内生性货币什么东西呢?比如说我欠了银行1亿债务,但是我有10亿的房地产,那我就跟银行做一个交易,我说我欠你这1亿的东西,但是现在资金周转有点问题,但我有10亿的房地产,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这1亿的到期债务进行再融资。我知道银行不会再借给我了,那你可不可以找一些比较有钱的投资者或者机构来认购,我要发行2亿的这样一个债券,1亿我还给你,1亿我再做周转。
我凭什么发行这个债券呢?我有10亿的房地产,当你这些机构投资者看到我有10亿的房地产,你不会担心我的偿还问题了,大不了我把这些房地产到时候拍卖,我可以偿还债务。所以,银行就答应把这2亿打包成债券,理财产品等等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这样的东西,然后把它去卖给别的银行,别的基金,别的富人。那你看到这样一个债务,这样一个资产,它就被打包成了证券了。证券在这些机构中买卖,又形成货币供应。这个证券,比如说其他银行可以接受这个证券作为抵押,你这两亿的证券,你可以在我这里抵押,我再贷你1.8亿。所以它就这样循环,又造成了货币供应,这种货币供应的过程就叫做内生性货币,它其实是很深奥的一个概念,但是很好理解的一个东西。
现在中国的问题就是说,中国现在所有央行的政策包括逆回购,正回购,还包括常设借贷便利(SLF),所有的这一切操作的都是外生性货币这一块,内生性货币它没有操作,为什么?房地产完蛋了,内生性货币要完蛋了,因为主要的内生性货币在中国来讲,他都是通过房地产这个资产去打包债务的。房地产完蛋的话,内生性货币就要出大问题,所以,中国的银行现在要做的问题就是要防止内生性货币的坍塌,也就是信用再造货币的这个体系的坍塌,防止这个抵押品链条的破裂,这就是央行要做的事情,其他不管你做什么东西,取什么SLF之类好听的名字,债务置换也好,降息降准也好,如果你看它没有解决这个抵押品价格的问题,也就是资产价格的问题,它没有解决内生性货币的问题,它就完蛋了。
我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更好理解了。比如,你爷爷要给你一件东西让你做选择,但你这一辈子只能做一次选择。什么意思呢?你爷爷可以给你一张可以养得很肥的信用卡,也可以给你一个压岁钱,你要哪个?有点心机的人都会要信用卡,为什么?信用卡可以养得很肥,那你这个压岁钱不管是一千还是两千到最后这个压岁钱都是一个“减肥”的过程。所以,央行搞的所有的这些传统货币政策都是压岁钱(外生性货币),没有用的;现在是央行要搞一个信用卡(内生性货币),你可以把它养得很肥,你可以不靠你爷爷了,甚至你信用卡养得很肥的时候,你无所谓压岁钱,你可以不去给你爷爷拜年了,所以,就是现在这个货币政策要转向到内生性货币。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你说转向到内生性货币,我们最近两次已经是降息,一次降准,好像资本市场的动静不太大。
吴迪:因为它没有用。我刚才举的例子很明显,压岁钱没有用了,这个窟窿太大了,你给我一次压岁钱不够用了,我可不可以这样跟爷爷讲,爷爷你把这五十年的压岁钱都一次性给我吧,这个是没有用的。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我读过您的一些文章,就是近期这一篇,您是这样说的。您说“货币供应是经济的心脏,中国经济的心脏正在坏死,急需移植。发力于内生性货币的量化宽松就是做这个移植手术的,结合你刚才的观点。目前的降息降准都是在过去坏死的心脏上修补,都是贻误心脏转移的战机。”如果降息降准不能解决中国经济问题,你说的方法会有效吗?
吴迪:我就这样讲,我就不想再提量化宽松这个词了,因为我在去年六七月份开始提这个词的时候挨了很多骂,我自己也有点小小的心理承担不了了,所以我不想提这个词了。我就想引用邓小平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只讲猫的逻辑。
猫的逻辑就是说,现在中国遇到的问题,我已经讲过了,它是内生性货币的坍塌。其实要从中国的历史来讲,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不太需要考虑内生性货币的,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里特别是八十年代后的十几二十年的这段时间,中国的出口增长,特别是经常帐户顺差,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那个时候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来发行货币就已经够用了,在高峰时期占到了80-90%,不需要考虑内生性货币,就是说爷爷发压岁钱都使不完,没有必要再考虑内生性货币。
现在压岁钱不够花了,信用卡又没养肥,问题就大了。
六、人民币贬值与去杠杆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贸易顺差,另外美元指数在连续上涨,美元这种升值对我们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影响?
吴迪:这个我觉得是好事,我是提倡人民币贬值的,所以,我很开心美元升值,我很高兴。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你认为今年的人民币贬值会到一个什么样的趋势呢?
吴迪:2013年我就开始讲人民币要进行战略性的贬值。贬值有两种,这也是从杠杆的原理上看的,在债务金融里面,货币贬值是可以起到去杠杆化的这样一个效果,很简单比如说中国目前的外部债务就超过一万亿美元,我一贬值你的债务压力会小很多,这是很开心的事。所以这是一个角度,通过贬值来去杠杆,还有一个贬值不是去杠杆,也就是您想问的问题,去杠杆悖论。我这个经济和企业杠杆已经很高了,我通过卖资产来去杠杆,结果好家伙我一卖,这个房子的下降的百分比超过了我的想象,结果我杠杆没有降,因为我还有房子没有卖,杠杆率反而更高了。就像有时候退烧一样,吃了药反而烧飙得更高了。这就是杠杆化悖论,你想降杠杆,但杠杆率更高,这就是一个悖论。所以,有一种人民币它贬值就不是去杠杆,它不但没有去杠杆,反而更高了。所以,这个人民币贬值有两种,一种就是去杠杆的贬值,一种就是加杠杆的贬值。
问题是你要想人民币的贬值是前一种,你必须要有国家,像中央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主动进行战略性贬值来达到这样一个去杠杆化的目的,因为如果你把这样一件事交给外部的投资者,他们不在乎去不去杠杆,他们只在乎最后他们能够锁定多少利润。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也就是说我们政府如果主动做这些事情,我们的经济还是会浴火重生?
吴迪:对,人民币贬值如果是退烧药那是一件好事,如果吃了以后烧得更厉害就不是一件好事,后者更多的是经济硬着陆造成的,如果经济硬着陆了,人民币贬值肯定相当厉害,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个东西交给外部的投资者。
七、债务置换和去杠杆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刚才提到了很多关于楼市的问题,我想提一个关于地方债的问题。在两会期间,山东省长郭树清提出这么一段话,他说山东的负债占GDP没有超过20%,只是地区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高一点,有的地方低一点,他说山东的债务一定能够付本还息,让大家放心。从他的话语里我们看出来,地方政府有通过解决地方债的这种苗头,您对这个看好吗?您认为这种行动对我们整个债务有没有一个缓解作用?
吴迪: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我发现最近这两天有一个传闻在业界传得非常响,就是地方债务置换,而且标题吓死人,10万亿央行量化宽松,我当时看了吓一跳,10万亿这可不得了。仔细看了一下内容,它就是把地方债务,具体的操作细节还没有出来,说是要央行买单,对这个我自己是很抵触的。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现在已经有一种解释说是误读。
吴迪:误读就太好了。现在去杠杆化,不光是地方政府的去杠杆化。去杠杆化在中国有三个部门,一个是政府部门(公共部门),一个是私营部门,一个是国营部门,这三个部门都需要去杠杆化。中央政府就相当于爷爷一样,这三个孙子出了问题都要来找爷爷,爷爷先顾谁呢?所以前一阵子不是银行说我们也是弱势群体嘛,这无非就是在“爷爷”面前用眼泪打动“爷爷”,就是说爷爷你先照顾我吧。但是在解决杠杆化的过程中,你这个心是不能凭感情的,你是要按规律办事的。
我认为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不能搞“首长先撤”,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什么非常危险呢?因为在经济学里面,部门可以分成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会计学里也有讲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的问题,现在问题政府是成本部门,是非生产部门,如果你让非生产部门先跑,生产部门出事的话,整个就完蛋了,这个用一个比喻讲,非生产部门就是坐大轿的,生产部门是用来抬轿的。如果抬轿的全完蛋了,坐轿子的根本就不存在了,你就坐地上了。所以,现在我认为是不能搞这种量化宽松,所谓的十万亿量化宽松,先让地方政府解套,我认为不能这样做。因为融资要讲融资空间,不是有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债务会驱逐那些良性债务。什么叫做良性债务?你把去杠杆化的努力的方向转到私营部门上来。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你就认为卖部分的国有资产可能是对地方债是有好处的,但债务没有消失,是被转嫁和转移了,是这个意思吗?
吴迪:我认为如果它是搞10万亿的量化宽松来帮地方政府债务解套的话,整个宏观经济公共部门也许杠杆降下来了,但是对整个宏观经济来讲,它的债务是继续恶化的,因为其实地方政府的债务存量太大了,10万亿以上,到最后的最后,无非是中央银行直接或间接买单,你说我没有直接买单,我找国开行或者什么政策银行去买这些债券,然后你再来我央行这儿,我们关起门来搞再融资,老百姓也不知道,因为你不透明,但最终这么一个大存量的债务,最终肯定是中国人民银行进行间接的,我就不说直接了,可能太难看了,通过“代理服务器”它来买单,所以,最后整个这个杠杆是加到了私营部门。私营部门就是抬轿子的,如果抬轿子的死了,坐轿子的有轿子坐吗?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您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
吴迪:绝对不能让首长先撤,这个时候你要让抬轿的先撤,留得抬轿的在,早晚有轿坐。
和讯网首席评论员馨月:感谢吴迪先生今天的精彩观点,也感谢大家的观看,谢谢。下期再见。
《战略与管理: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一书由海南出版社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隆重推出,是中战会第一本金融文集精选。当当网等各大书店均有售。
金融改革-超级去杠杆化和再平衡/dp/B00SR2WSXK
【张涛的回答(10票)】:
什么是去杠杆化
所谓杠杆,从狭义上讲,是指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从广义讲,则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
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去杠杆化”一词遍从国外一直流行到国内。所谓“去杠杆化”,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这样一个潮流。
去杠杆化会的影响
那么,去杠杆化将如何影响当前的资本和资本市场呢?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格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说总有机会存在于市场的某个地方,但我要说现在不是时候。”格罗斯表示,一旦进入去杠杆化进程,包括风险利差、流动性利差、市场波动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会上升。资产价格将因此受到冲击。而且这个进程将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影响、彼此加强的。比如,当投资者意识到次贷风险并解除在次级债券上的投资杠杆时,那些和这些债券有套利关系的其他债券、持有这些债券的其他投资者以及他们持有的其他品种,都会遭受影响。这个过程可能从有“瑕疵”的债券蔓延到无瑕疵的债券,并最终影响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冲击实体经济。
什么是杠杆率
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高杠杆率意味着在经济繁荣阶段,金融机构能够获得较高的权益收益率,但当市场发生逆转时,将会面临收益大幅下降的风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都采取杠杆经营模式。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为10-20倍,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通常在30倍左右。
杠杆率的优点
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补充手段,其主要优点为:一是反映股东出资的真金白银对存款人的保护和抵御风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确保银行拥有一定水平的高质量资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润)。二是能够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问题,减少资本套利空间。本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在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如果商业银行利用新资本协议的复杂性进行监管套利, 将会严重影响银行的资本水平。有关数据显示,一些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杠杆比率出现背离。2008年年末,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3.1% ,但杠杆比率只有2.9%;UBS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5%,杠杆比率却只有2.6%。
通过引入杠杆率,能够避免过于复杂的计量问题,控制风险计量的风险。三是有利于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通过引入杠杆率,使得资本扩张的规模控制在银行有形资本的一定倍数之内,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
杠杆率的缺点
杠杆率也有其内在缺陷:一是对不同风险的资产不加以区分,对所有资产都要求同样的资本,难以起到鼓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的目的。二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将资产表外化等方式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三是杠杆率缺乏国际统一的标准和定义, 同时对会计准则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杠杆率的相关项目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受会计并表和会计确认规则的影响很大,在各国会计准则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该指标难以在不同国家进行比较。由于杠杆率具有以上内在缺陷,不可能简单替代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作为独立的资本监管手段,但其作为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手段,可以从另一角度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扩张规模。
【星星的回答(8票)】:
3个字 少借钱
【白逗腐酱的回答(7票)】:
假如一个银行有100元钱,他可以贷款至少100,甚至300、400、500,去杠杆化简单说就是不要太疯狂的借贷吹泡沫。
杠杆率就是你“创造”资金和实际拥有资金的比率
【piaotiful的回答(6票)】:
打个比方其实就懂了:
加杠杆就是借高利贷赌,去杠杆化就是赌场怕大家以后玩high了还不上,让先把高利贷还掉。
这一还就要出大问题了。
大家都还在赌局呢,先还高利贷,那手里这把怎么玩!看着都要赢了也不能压大的,因为没钱了,钱都还高利贷了。
这个问题就导致——大家决定不赌了。
但是赌场不开心了。
因为赌场只是让大家把钱还掉,不是让大家不赌了啊。
赌场只好放开其他政策,比如VIP包间免费,不收场地费,吸引大家来玩。
如果大家这时发现,不借高利贷还是有赚头,就继续赌;如果发现没赚头了,大家都没赌意了,也就该散散了。
【同予的回答(3票)】:
最佳答案应该是这个
发表评论:
馆藏&5745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机构的杠杆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