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争鸣:房价,物价,股价 谁涨双鱼和双子谁最可怕怕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北京五道口房价10万一平 全球房价最贵的十座城市
图片来自网友上传近日,网友AdRa1n在微博发了一个房地产中介的价目表,上面显示北京五道口的房子10万一平米。这是北京海淀区五道口的学区房,37平350万,均价到10万/平方米。当年的开发商任志强感叹到:&当年开盘价格才4000多元一平米。&有网友表示:五道口才是北京的核心、宇宙的中心,这下死了在北京买房的心了。业内人士分析称,五道口的房子涨势迅猛,主要由于其是学区房,临近清华北大。但是多数网友还是接受不了,网友&围脖-你的心情&调侃房价:&看这房价,就跟闹着玩似的!&网友&齐不凡&的调侃则非常&唯美&:&早晨,在我36层房子的阳台上,为自己倒一杯37℃的Water,轻轻吹干浮在上面的锈迹。窗外虽有雾霾,但我闭上眼,凭声音便知不远处是我差300分就考上的大学,忙碌的上班族像蚂蚁一样在地铁和公交上滚来滚去。我愉悦的聆听,听脚下那卑贱生命的喘息,这里是五道口宇宙的中心。&来北京打工的网友&周伯通招聘&笑称:&10万一平的房子区区几千元就能租到,小周表示非常的幸福;作为外来进京务工人员,不需要北京户口就能够住在五道口这样世界一流的高端社区,小周表示非常的傲骄和自豪!多元/平,仅涨20多倍,真不贵!&刚刚结束的两会确定了调控房价不放松的目标,但是众多网友还是感觉到高企的房价让人无法接受。网友边城表示:&我的工资就是坐火箭也赶不上房价的涨势。&而网友&典道体育&则感叹到:&在北京不是用钱在买房,而是在用生命买房!&相对于众多的调侃和感叹,也有不少理智型的网友进行了分析和建议,网友&Seven_张&认为:&2003以来的10年,如果按波浪理论,北京房价在经历了08,11年的第2,4浪调整之后,已正式进入第5浪。投机者到了出货阶段,却被国五条撤走了流动性,只得继续拉高,迁出跟风盘。10万自是没人买,挂在那儿是为了制造涨价预期,诱人去接旁边6万的房子。&而网友&韦世亨&刚建议到:&要让北京的房价降,那也简单,现在主要是最好的学校集中于北京,只要政府规定无论是不是北京户口都能享有平等入学的条件,北京的房价自然就会降下来了。&(中国经济网)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北京五道口房价涨逾20倍 任志强感慨炒房赚钱容易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均达到66个。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继续保持较高的涨幅,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严峻。
  回顾房地产十年,虽然调控从未中断,但房价持续走高。近期,一则关于五道口房价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一套2000年开盘均价只有4千多的房子,如今竟然被买到每平近10万元,13年价格涨了20多倍。面对如此“佳绩”,银行、股市等理财选择似乎都成了浮云。
  对此,有专家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示,从过去十年来看,房地产不仅是最重要的消费品,也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投资品;原因就在于,相比其它投资选择,房子实现了增值保值,而“存银行被打劫、买股票被套牢、买古董怕上当、买黄金看不懂。”
  开盘每平四千 如今挂牌价十万
  最近,一则关于五道口房价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财经网官方微博称,“墙裂围观:北京五道口的房子10万一平米了。学区房、临近清华北大、方便打望美女....。.所以论坛上说,五道口才是帝都的核心。”并且称,8年前此小区每平9000元,8年就涨了11倍。
  而随后地产大佬任志强发微博称,“当初开盘我只卖4000多元一平米。中关村小学和幼儿园也是我建的配套。收盘时也就卖到七、八千元/平米吧。都比开发商赚的多多了。真是投资的好产品。”对此,财经网官方微博认为,该小区2000年开盘仅4千多元,13年涨20多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户口在此孩子可入读中关村小学。
  面对房产投资的“佳绩”,银行、股市等理财选择似乎都成了浮云。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示,从过去十年来看,房地产不仅是最重要的消费品,也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投资品;而其原因就在于,房子能够增值保值。
  对于其它的投资选择,顾云昌认为,“钱存银行的话,虽然根据统计的数据不是负利率,但老百姓感觉上是负利率的;买股票又是一种被套牢的状态;投资黄金虽实现了增值保值,但好多人还是看不懂;而收藏古董,人们又怕上当。”他将其总结为,“存银行被打劫、买股票被套牢、买古董怕上当、买黄金看不懂。”
  楼市“黄金十年”:房产成最主要投资品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一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均达到66个;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继续保持较高的涨幅,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严峻。
  回顾房地产十年发展,虽然调控从未中断,但房价却持续走高。顾云昌认为,房价上涨快的背后是货币的增发,过去十年中国的广义货币大概增加了5到6倍,这恰恰与北京的平均房价的上涨相符合,买房子基本上实现了增值保值。
  而原本越来越旧的房子,为何能够“不降反升”呢?“这背后是地价的不断攀升,而房地产的核心就是‘地产’;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对城市土地资源投资的增加,是房地产增值保值的关键原因。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机炒房者的进入市场,增加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严重影响了楼市的供需关系,也加剧了房价的上涨,有效的遏制投机需求也是必要的。”
  房地产调控精准打击 未来投资属性降低
  而在近几次的楼市调控中,“抑制投资投机、保护刚性需求”成为了调控政策的重中之重。
  “房地产市场,最可怕的问题就是宣扬永恒的资产,肯定房价会持续上涨,其实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供需结构发生改变后,房价下滑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么彼 时投资客的受益难免受到影响,特别是严厉的调控举措持续实施,通过房产税等增加房产保有环节的成本,将增加投资、投机风险。”有业内专家这样表示。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示,投机投资因素是推高房价的重要原因,在一线中心城市的投机投资性购房比重还比较高;抑制投资投机,应该会是将来一个长时间实行的政策。
】【】【】股票搜索:
赵晓:股价、房价、物价,谁涨最可怕?
04:06:52 来源: (上海)   
  股价上涨能让更多企业上市、让区域经济得到发展、财富可以共享,而房市的收益极不平衡,甚至是掠夺性的。另外,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房地产的泡沫会提高地价,会阻碍工业用地
上半年,股指动荡攀高;房地产经过几轮调控依然保持价格高涨趋势;而去年年末以来由粮价、肉禽涨价引发了物价上涨。价格在上扬,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泡沫论”。股市如何不变“疯牛”?房地产能否继续调控?物价走势是否存在通胀担忧?在股价、房价和物价之间,调控如何平衡取舍?就这些问题,《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对“流动性过剩”有独到观点的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
流动性压力主要来自上游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经济学界都在讨论“流动性过剩”,到底评判“过剩”的依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赵晓:虽然现在对宏观经济有各种判断和声音,但是“流动性过剩”我认为已是基本事实。
我现在思考“流动性”问题要分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块来看。上游就像洪峰来临,是中央银行所面对的由于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基础货币大量地释放;中游主要看M1与M2的关系、M2与GDP的关系;下游看的是信贷、投资、存款准备金。这样看会清楚地看到本质,目前是上游压力太大,有学者也认为央行的继续对冲已难以为继。这是真正问题所在。
但我认为,单看M2这个中游指标,还有下游的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等指标,都不足以说明货币流动性过剩的本质。现在看到的M2是中央银行调整之后的,存款准备金也在合理范围之内,但央行实际上已经承受了上游太多的压力,“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流动性过剩”带有国际性,现在全世界钱太多。世界金融体系以美元为本位,美国发行大量美元,以前这些钱会被美国经济自身吸收掉,像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此前一轮的吸收,但现在不同,目前美国M2增长达7%,而经济增长只有3%,它本身吸收不了这么多钱。目前,全世界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都在寻找价值高地,中国由此成为了资金最大的避风港和吸纳者,当然还包括其他国家,比如印度。
流动性加剧资产价格上升
《第一财经日报》:这些“世界资本”在中国如何加剧了流动性?
赵晓:相当一部分资金到中国,是跟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的。一是与中国经济实质相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全球之最,吸引着各类外商直接投资,因为确实有实质的利好,中国投资回报率在40%左右。另一个因素,中国吸引的不仅是直接投资,还有资本投资,这些投资不仅看好中国的实体经济,他们看重的是更高一块的资本、资产。
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增长还有极大空间。中国目前人均GDP只是2000美元,城镇化只发展了三分之一,这就说明我们发展还远没有结束。
这样也导致了外国资本流入中国的流动性具有趋势性,还将不断进入。
更重要的问题是,其实国内资产价格上升那么快,不仅是外资问题,外资只是点了一把火,实际是引发了国内储蓄存款搬家。现在存款已经是几十万亿元,只要其中10%跑出来,就是几万亿元,对经济的冲击不可小觑。
目前,在外资投资的引发下,老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缩水,也都取出储蓄去买股票、买房产,这就是“流动性过剩”的传导机理。
此外,我们看“流动性”,不仅看基础货币发放,还要看货币创造能力,这是更关键的。一方面外汇不断流入,发行大量基础货币,另一方面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国际因素引发,导致国内开始蜂拥追逐资产价格。
将“泡沫”引向结构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面对如此多的“钱”聚集的“高价”,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赵晓:目前主流的观点就是“流动性过剩”不好,是风险,可能导致泡沫经济。
主流的政策也是以对付“流动性”为主,让央行对冲,还有就是根本不要这么多钱进来,外商优惠政策逐步取消、成立外汇管理公司,股市高了就打压、房市热了就灭火。
其实这里面很多问题都不是那么简单,需要系统思考。对于现在研究国内经济的人,也是很大的挑战。
当前我们都喜欢拿中国和日本作比较。日本由于日元被迫升值,也导致大量外汇流入,流动性过剩。但我们中国的情况和日本不同,它是在经济已经完成现代化之后,那么多钱才进来,而我们现代化根本没有完成,我们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换句话说,是投资仍然不够,仍然是需要建设的国家。我们是风险下有机遇的。
我们对泡沫的研究非常粗糙。大家都拿日本说事,但是“泡沫”要比较、要细分。比如美国最近一轮的互联网泡沫,这个“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经济没有太受影响,恰恰相反,美国的经济在全球的实力进一步上升,完成了结构调整,互联网新产业出来了,包括微软、英特尔等世界新500强企业诞生,它的经济结构更加先进。
当时是全世界拿钱帮了美国进行结构调整。而日本的情况比较糟,日本是银行体系崩溃,整个经济的血液断了。美国没有牵扯到银行也没有房地产泡沫,美国网络泡沫之后银行的不良资产连2%都不到。
所以,首先中国是有事做的,除了房地产,我们跟日本当时比有太多的基础建设、发展建设空间,日本当时实在没有事情干,只能去做房地产,但是中国可以引到实体经济方面。第二,中国有将“泡沫”引向推动结构调整方面的机遇。
2006年以来,“资本”逐渐从房市进入股市。此前,追求资产升值的都只能去投资房地产,这个趋势我认为应该坚持。
房市泡沫更具掠夺性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你是否认为“过剩”的资金应更多地引向股市,同时发展资本市场配置作用,引发经济结构升级?
赵晓:是的。股价上涨能让更多企业上市、让区域经济得到发展,这么多钱流入中国实际上还是看好中国经济。
股市的“泡沫”还有一个好处,财富可以共享,而房市的收益极不平衡,甚至是掠夺性的。另外,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房地产的泡沫会提高地价,会阻碍工业用地。
从“泡沫”破灭的角度看,现在银行和房地产关系太深,目前都是按揭买房,银行拥有太多房地产贷款,中国50%左右的抵押都是房地产。而股市方面,目前严禁银行资金入市,股票的风险也就是投资者的风险,如果股市“泡沫”出现问题,银行依然能够幸免,整个经济的血液不会中断。
引导房市投资资金进入股市,可能整体“泡沫”风险会下降,还增加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如果股市没有繁荣起来,房地产资金链又出现问题,地产“泡沫”破灭,那就是最差的可能性——信心的崩溃,那将引发真正的通货膨胀。
所以相比之下,同样是“钱”多,中国的情况与日本是不相似的,现在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是哪里有火就灭,也不是把钱推出去,拒绝国际投资资本,惧怕“流动性”。
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而金融资产只是美国的十五分之一。所以中国要做的当然是发展金融市场。插图/刘飞
网易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源:
作者:宋蕾
我来评两句
网易通行证:
网易财经今日推荐
今日网易财经看点
今日网易科技看点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店大欺客 坚决抵制
  银行此举有“店大欺客”嫌疑,每次涨价都是银行单方面宣布执行,单个的消费者只能“被涨价”
您觉得银行还会收取哪种费用
您觉得银行还会收取哪种费用
选择您所要登录的邮箱隐藏IP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鱼和双子谁最可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