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功能性饮料的骑行软件在商业模式上能有多少想象空间

怡亚通:公司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充满现实和想象空间
正在构建商业帝国的骨架,破坏性创新颠覆传统低效商业形态:
公司近日股价再次涨停,我们继续维持“买入”评级,坚定看好。本次我们深度思考公司的商业模式对整个消费品商业的破坏性创新,即从不起眼的经销商整合到颠覆传统商业,构筑商业生态圈,形成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对整个消费品产业链的价值再造,形成互联网商业新巨头。
1、目前全国各地参与平台整合的经销商规模持续提升,县级逐步向1-3 亿迈进,城市3-5 亿甚至5-10 亿的大型经销商也在排队参与整合, 按照我们此前报告分析,公司本次增发募集的12 亿资金在不考虑贷款杠杆的前提下,能解决公司100 亿消费品营收规模整合。预期进一步的增发将持续推动这一新商业体系打造,持续的大规模融资和经验壁垒是核心价值。
2、2015 年开启联盟终端构建计划,彻底颠覆传统单体零散的商业体形式,怡亚通主导构建的全国网络将打通从厂家到终端的数据链条,更为关键的是为O2O 和社区B2C 高效低成本互联网商业模式提供了基础部件。
按照500 万家核心日用消费品终端,5 年后按照5%联盟终端比率,届时也将达到25 万家联盟终端,构建最贴近消费者的终端网络,终端数量也会随着业务人员数量增长而持续提升。
3、基于商业网络的产业链将充满想象空间。公司掌握了整个消费品产业链的大数据,那么产业链金融将成为公司的独特价值,其能够掌握市场最真实的需求和各项资产的实时状态,怡亚通具备产业链金融定价权。
按照7 万亿的消费品保守假设,按照供应链金融经验规模占比营收的70-80%计算,那么整个消费品行业具备4.9-5.6 万亿的融资规模需求,即使按照3-5%的市场份额计算,那么其产业链金融(包括对上游的融资)也将静态达到 亿的贷款规模,按照4-6%担保利率,毛利也将达到75-140 亿,怡亚通产业链金融规模不受制于自身的营收规模。
维持“买入”评级,6 个月目标价63.8 元: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6 个月目标价63.8 元,1-2 年看1000 亿市值。
如果公司的融资规模不达预期,那么营收增长速度有压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36Kr股权投资
汇集行业内最优质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平台
聚集15家顶级投资机构的专业互联网融资平台
聚集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告别“骑遇”:复盘一家智能骑行创业公司的560天_科技传媒网
告别“骑遇”:复盘一家智能骑行创业公司的560天
7月7日,菜鸟科技创始人之一刘宏亮在朋友圈发出一张讣告,宣告了骑行软件“骑遇”的死亡。从日到日,这家主打智能骑行的科技公司存
  7月7日,菜鸟科技创始人之一刘宏亮在朋友圈发出一张讣告,宣告了骑行软件“骑遇”的死亡。从日到日,这家主打智能骑行的存活了560天,当眼前这一切结束后,刘宏亮对懒熊体育复盘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小编提要:在刘宏亮的剖析中我们抓取了这样几个关键词:产品、社群、融资、体育创业。在创业之初,菜鸟科技发展的很顺利,很快就拿到了融资,并超额完成了。但他们低估了硬件产品开发的难度。随着供应链、团队成本的递增,在融资变得困难之后,社群运营的很热闹却造血能力弱的骑遇宣布“死亡”。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懒熊体育”(ID:lanxionglanqiu),作者郑浩榕
  以下是刘宏亮的自述:
  本想低调关闭骑遇,但还是选了今天,7月7日,去年鸟蛋破京东众筹记录的日子,去年大起,今年大落,也算给自己Mark一下。
  在创业之前,我在青岛做培训公司,自己也是培训师,管着40多个人。做了10多年,大家开玩笑说那是个金饭碗。每年的营收能做到千八百万,个人的话一年下来百十万,在这种城市可以生活得很好了。
  但这么做了12年,后来觉得应该做点事,想到互联网圈里找机会,2014年年初卖掉了公司出来,也学了一年左右时间,参与了很多社群的运营。
  2014年年底,我遇到了合伙人于锋和孔繁斌。于锋是计算机专业,后来从北京回到青岛做折叠车配件。老孔是于锋以前的同事,2011年创业做了推推共享和AirJoy乐享,拿到了360的投资。
  于锋觉得我对互联网这块懂一些,拉着我一块创业,说咱们一起做自行车的项目吧。最早是想做一个常规的自行车,当时应该是叫有互联网思维的自行车,想着在校园里卖给大学生。做这个东西过程中智能骑行的概念开始火了,像百度、联想、小米等等很多企业都在喊这个概念。我们也想,那现在再做传统的是不是落后了,也是被当时的潮流影响了吧,决定向智能骑行方向发展。
  于锋就说这块缺技术,所以找来了老孔,我们三个人开始了这个创业。2014年的12月25日,我们在圣诞节这天注册了公司。之后大家都非常投入地琢磨这个事,这时候又想,大家都在喊智能自行车,但这有点伪需求,还不如给现有骑车的人做一个配件,让它有智能的这个概念就好了。别人做的是一个增量市场,我们做存量市场。
  鸟蛋这个产品的形态,最早是一个尾灯,然后是一个尾灯不够加一个控制器,最后还想在前面加一个速度码表传感器,但是研发的过程中没有这么快。
  春节前后,2015年2月,我们决定把这个产品先出个简单的版本,毕竟互联网讲究速度要快嘛。所以把产品设计成鸟蛋后来那个样子,变成了可以旋扭在车轮气门芯上的这么一个形态。(它可以记录包括速度、里程、时间、海拔、坡度、天气、卡路里等信息在内的骑行数据,并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
  当时觉得产品比较小,也会比较简单,就开始研发,但实际研发过程中发现,这个产品只是看起来简单,其实技术相当复杂。
  当时我们对这块了解没那么深,就做了这个产品。因为专业的东西,太技术的我不太懂,于锋和老孔负责产品开发,我就负责运营和传播。到了3月份,做了一个logo的发布在朋友圈传播,也在圈子里引起了很大影响力。
  然后我们就遇到了我们的天使投资人蔡虎,他当时已经在探针资本,而且他在百度和之后的经历都挺不错。他问我,老刘你们需要投资吗,我们基金想投这样的项目。当时融资相对比较容易,好多人会主动找上门来,之前我们也拒绝了一些,蔡虎名气比较大,我们决定去跟探针聊聊。
  3月10日,我们仨去了北京,一去一谈,就敲定了,按估值3000万,很短时间就把这个事定下来,给我们投360万。钱在5月份就到位了。
  中间这个4月份,我们在北京参加了黑马运动会,获得硬件方面的第一名。当时像盛发强几位老总都感兴趣,想参与进来。但正好跟探针刚敲定,就说那等下一轮吧。
  参加完黑马运动会,开始做新一轮的传播。原来对PR这块也不太懂,经过这次传播之后发现,参赛的效果很好。
  到了5月份,正好赶上上海自行车展,这是国际上的第三大展。我们就想着找记者发布鸟蛋的事,最后做了场发布会,主题叫“一只鸟蛋引发的骑遇”。当时在自行车圈,大家还没人这么开发布会,我们是很早的。在上海,张向东(700BIKE联合创始人)和李刚(野兽骑行CEO)他们都来看了。后来700Bike、野兽骑行都开发布会了,越来越高大上。
  做完这个事想做众筹,原来觉得比较简单,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开始众筹,也可以拿点钱回来。但是和京东一对接,他们说要先看完产品再能给上。国内的众筹和国外的还不太一样,像kickstarter有概念就可以上。
  我们想,那就等产品出来吧。研发过程其实蛮困难的,后来一直在改善产品,众筹也改了几个时间,最后定在去年的7月7日。
  众筹成功了。10000个鸟蛋,23分钟就被抢光了。当然,我们为了能更快完成众筹,前期做了很多准备。
  我自己很想把它做成一个互联网事件。要说总结的话,第一,我们做了发布会;第二,前面几个月积累的早期用户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为我原来玩儿社群这一块,对这块比较敏感。最开始就做了黄金蛋主的群,挑了100个资深的骑友,100个黄金蛋主。等这些人体验完之后再给其他用户,这个时间段,招募了很多自行车媒体,做了1000个白银蛋主。另外赶上和罗辑思维的合作,做了365个罗友蛋主。这些加起来就是我们的早期粉丝,这几个社群给我们的帮助真的非常大。
  按照要求,从8月7日到9月7日,一个月内要正常发货。当时产品还有很多问题要调试。到8月下旬,把所有众筹产品发完了。这一批大部分情况属于能用,但在不同环境下不太稳定。
  所以产品后来一直在改善,但说句实话,到最后整个项目结束的时候,产品还有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在技术上投入的人也很多,最多的时候有2、30个工程师来做这个事情,还是没有把技术问题解决。
  我们另外的一个App骑遇,从2015年年初开始运营,5个月左右,积累了10万用户,这是友盟的数据。
  然后从这个时候,供应链开始花钱,团队规模比较大,50来人。前期我们自己投了100万,投资人给了360万,400多万,但这时候供应链的钱和团队的工资使得压力很大。当时资金已经紧张。
  现在回想起来,去年年中,投资市场也很夸张。
  我们在资本那报估值能报2、3个亿,还有很多人想投。那时资本市场很疯狂,大家也都是这么报。第一轮我们估值是3000万,第二轮在1个亿左右是比较正常的,但我们报的是2点几个亿的估值,有投资人觉得项目挺好也想投。
  从融资角度来讲,5月份天使刚到账,没太着急去融。正常来说,我们是9月出去融资,但当10月全力去融资的时候,发现资本市场已经不太好了。完全没有预料到,自身计划是年底之前融进来就好了,但当时行业已经很差了。
  要经历过才知道,从去年8、9月份到现在,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融资很困难,发现这个事不好搞,三个合伙人探讨了,大家对发展方向有一些分歧。当时因为于锋和老孔都偏重产品,但是鸟蛋一直没有解决问题,我信心不太足。我觉得产品再出不来,最后真的是一败涂地。
  最后投资人也建议,既然都对自己方向比较坚决,不如把这个项目拆分,各自单独来运营。于锋和老孔还去做产品的一些创业,我继续做菜鸟,在骑遇这个项目上继续做。
  这之后涉及一些转型的问题,在这上面纠结很久,做了一些尝试。不过到后期,因为产品的逻辑没有出来,没有再去见很多投资人,没敢去见。
  我当时想做的方向是用骑遇做一个O2O平台,去连接骑友、车店、车厂和品牌商。做B端的工作,这样后期才会有利益。但现在这个模式很多人在做了。
  这之后有一个资本的老大,撮合我们和另外一家公司整合,但这里面因为公司的股权没弄清,不是合伙人有分歧,就是投资人有意见,最后项目拖了好长时间。
刘宏亮在朋友圈发出“骑遇”的讣告
  拆分的时候,钱和很多实体的东西,都留给合伙人那边了,我们分别带了十几个人。App后来基本停止运营,而做O2O又急需资金和资源的整合,员工陆续走了。我垫了几十万,维持了半年左右的运营,后来没什么结果了,所以今天发了这个讣告。
  稍微早点的时候,去年上半年吧,投资人都觉得骑行这个市场是相对窄的领域,给他们的第一感觉是用户少,特别是运动自行车,用户更少。到后面,投资人不投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但最主要的借口就是市场想象空间没有那么大,而且他们认为我们的商业模式还是有问题。
  当时那个阶段,我们也不太接地气。钱从哪里来?大家不太考虑这个事情,大家都在考虑怎么做多用户,能有估值,投我的时候能多投钱。还是一个to VC的思维更多一些。
  为了投资人的要求,把运营数据、活跃度、用户数做上来,我们当时都是去考虑这种东西,做很多活动,往外送鸟蛋,去吸引关注品牌,吸引多少人下载App。现在想想这些是错了,吸引的用户不一定是骑友,最重要的,还是你的造血能力。野兽骑行最早时跟我们比较像,从智能配件入手,其实我们在后期也看到这个事情,靠配件本身挣不了钱,只能作为一个入口。
  我们三个人都是做CEO出身,原来都是自己做企业,觉得可以把这个事做得很大。产品线做得太多了,硬件、软件、社群都做。
  硬件已经有太多失败的项目,大家的失败也都很多相似。
  做硬件要意识到,第一,产品会有问题。鸟蛋从研发到小量量产,就做了一万多个,后面也没再过多地生产。包括现在看,其他硬件也是一样,需要时间累积,硬件本身未来很好,但现在小规模的创业者要注意,投入会比其他互联网项目大得多。 第二,供应链,换工厂换了好几次,深圳的青岛的工厂都找过,因为我们订单太小。
  软件这块,我们的逻辑稍微混乱了点,也在努力去弄,但软件当成工具性的东西来讲,机会已经不大,行者和黑鸟都是很早就在做,大家已经有习惯了。比如行者现在号称300万多用户,你是很难去超越它的。
  现在如果我还继续做,我还是看好线下店的整合。这也是我上半年想做的。我们在线下有1000多家。在去年,许多品牌还严禁车店去卖其他品牌,但今年已经完全变化了。
  未来这种集合店会越来越好,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想要去整合B端做这个事。在这个基础上O2O一定有机会,自行车是一个需要线下的事,无论是700Bike还是野兽骑行,在线上卖完后,还涉及很多线下服务,包括小牛电动车,都需要线下。
  我们去年推广鸟蛋时做过“千店计划”,让他们的店卖我的产品,但最后不止1000个。而且开拓成本蛮低,一个门店100块就搞定,现在肯定不行了。
  我们通过鸟蛋和它的社群来整合车店,去年那个时候机会是很好的,但出了问题。今年像屋伏石、单车汇、美骑,包括两个轮子联盟、门店侠都在做这个事了。
  从内心来讲,我挺喜欢这个行业的,喜欢骑车嘛,但这样一个商业模式,它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你愿不愿意再去玩这个事?就不是那么想了。
  我们当时用社群在做个事情,最后关键失败最大的还是产品。产品给力的话,可能这些商业逻辑都会实现。
  谈到社群,我们是有很大优势的。做社群的时候,我们运营的有200个微信群,一个群基本上300、400人,也有满群的。正常运营的时候,4个人来干这个事情。不过今天我把它们都解散了。
  我们的社群分为三级体系:蛋主,窝主,城主。蛋主就是车友,窝主就是车店的负责人,城主就是城市负责人,从车友里一级一级往上做。
  在骑行行业没有社群的概念,以前都是论坛或者社区。最早我运营过海星会的社群,有几十万人,积累了经验。我认为社群肯定是未来商业模式很核心的一个东西。原来的品牌是靠流量,但这个时代变成了,并不是知名度高我才买你,而是靠喜欢和认同你的文化和价值观。像喜欢罗辑思维,听罗胖语音就去买它的东西,喜欢罗永浩就去买锤子。
  社群也不只是微信群,因为好多微商也在玩群,这个东西很重要的是,你是为了挣钱?买东西?还是因为喜欢而跟一群人呆在一起?
  菜鸟的群首先是喜欢骑行的人,其次是认同菜鸟文化的。菜鸟的心态是:新鲜、投入、乐群、玩!我们有一些口号,比如每只菜鸟都有雄鹰的梦想,每只雄鹰都有菜鸟的曾经。 而且骑行的新手也叫菜鸟,大家一开始买的车叫菜车。 我们做的logo也可以,鸟脸鸟衫,好多人喜欢这个东西,把它当作一个玩具。
  今天解散,好多骑友说,我哭了,他们觉得解散这个很可惜,说要众筹给我来继续运营,因为骑遇,他认识很多骑友,他觉得感情也在这里面,这正是社群很重要的一个核心。但我觉得这个事情告一段落,就不要来折腾这个东西了。
  相比其他创业者,管理对我来说不是多难的事情,像产品和技术,则是原来接触很少的。我原来做讲师,就讲如何改造管理团队,这是我擅长的。当然最后对于团队,我也觉得对不起,员工解散,我掏钱给他们多发一个月工资。他们说老刘下次要做什么再找我。
  上一个公司是一个金饭碗,出去讲课1万一天,现在来讲,完全没有收入,每个月还要贴补。但当时还是要出来,盯着最后就是想上市,要不我干嘛出来搞这个东西。
  去年一年几乎没有时间陪家人和两个女儿,但我觉得心中有那个念想,老想去试试,老想万一能成的。
  自己原来怀抱一腔热血来做这个事情,最后不得不宣布这个项目失败,确实是一种经历。我们一直在去找解决方案,最后因为融资失败,当然它只是一方面,还有其他方面的要素。
  综合来看,创业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很多,但我觉得更多是坚持。我们这个事情没再往下做,涉及好多方面因素,蛮可惜的,在能坚持的时候继续坚持一下,可能就会有机会。
  接下来做什么,我现在还没有想好,但更多的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吧,品牌、社群、传播,在这方面做些工作。于锋和老孔他们现在在做偏游戏化的骑台,我们现在也经常见面去聊这个事。
  体育行业是一个趋势,没有问题,但体育行业是一个比较慢的行业,包括盈利都没那么快,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大家在这个行业,如果能尽量去坚持,做好自己的现金流,机会还是蛮大的。
  我们还是太急了。
  微信公众号创Plus(ID:ggkjjrw)整理
原文链接:科技传媒网―致力于推动创新科技发展,专注科技新闻传播的新媒体平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dkjcm
(责任编辑:夏喧)
1.科技传媒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科技传媒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科技传媒网都将保留追究责任权益;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科技传媒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科技传媒网青岛1月5日消息 科技新闻栏目记者日前从青岛科技局获悉,青岛市已经建成1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据国外科技媒体报道,知名手机制造商三星会在3月底4月初就对外宣布Galaxy S8,但4月18日将是盛大的全球发布会,会后不久,S8就将正式上市。
科技传媒网青岛1月5日消息 科技新闻栏目记者日前从青岛科技局获悉,青岛市已经建成1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由广东省创新科技传媒服务中心主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搜集关于科技最新最全的时事动态。ofo又双叒叕融资了!共享单车的未来想象空间有多大? : 经理人分享
最近,关注国内投融资信息的创业小伙伴们一定会注意到有一系列的“共享单车”都获得了数千万人民币的投资。再加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继公布了网约车地方细则征求意见稿,四地都对网约车车辆、司机和平台设置了严格的门槛。是不是也加速了“共享单车潮”的到来?
就在今天早上又传出消息,ofo共享单车宣布完成1.3亿美元C轮融资,ofo竟然又双叒叕融资了!!!
事实上,ofo在短短一年发布了5轮融资消息:
第一次:今年2月,获1500万人民币,完成A轮融资
第二次:8月,获1000万人民币,完成A+轮融资
第三次:9月初,获数千万美元,完成B轮融资
第四次:9月末,获数千万美元,完成B+轮融资
第五次:10月初,ofo获1.3亿美元,完成C轮融资
不仅一年5次融资,在一个半月的时间ofo竟然融了3轮,这种记录也是没sei了!
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除了ofo共享单车,各个“共享单车”的融资信息:
C轮获得1亿美元
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和高瓴资本 &&
融资时间:
项目简介:创始人为前Uber上海区总经理王晓峰,从今年4月开始在上海、9月在北京投入运营。用户下载App后,经过注册、认证和交纳299元押金等程序后,就可以搜索附近的摩拜单车,通过手机扫描车身印有的二维码解锁,开始骑行。锁车之后将自动扣费,收费标准为半小时内1元。
天使轮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机构:中路资本,初心资本、点亮资本、火橙创业加速器
融资时间:
项目简介:创始人为任职大众点评工程师11年的余熠。优拜单车是一家主打共享单车概念的初创公司,致力于连接数量庞大、市场反响不够积极、没有充分使用的政府资源,在停车桩、扫码解锁上对其做出改进,以优拜的品牌将其投入市场,增加自己的数量优势。
A轮获得1亿元人民币
投资机构:凯路仕 &&
融资时间:
项目简介:创始人为原宅米联合创始人金超慧,主要采取成本适中、规模化投放的产品策略。把造车成本控制在500元左右,并通过对普通的单车进行实心胎和智能锁等改造,再进行规模化投放。其中车锁的配置,会简化成相对简单的机械结构,只保留车锁信息可传递的功能,以避免复杂车锁的故障率。而诸如链条等环节,依然沿用普通自行车的配置。
共享单车现在的不足之处在哪里,未来想象空间又有多大?
现在大部分的共享单车还需要用完之后归还到指定的停车点,对于这种初衷是为了满足用户方便的共享单车来说,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出现了摩拜单车这种可以停靠在任何自行车停放区域的共享单车项目。同时,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共享单车项目,不过它们的运营方式是如果用户把车停在非自行车停放区域,就要收取用户2美元的费用,而如果用户把停放在非自行车还车区域的车骑回原位的话,就能获得1美元的回报。
最近摩拜单车也在北京使用这种模式,为了要把单车的运营区域控制在五环以内,摩拜前几天在APP内推送了消息:如果把车骑出五环外,将收取100元/半小时的费用,而如果从五环外骑回来的话,则可以获得一定回报。
2. 电动自行车
对于懒人来说,共享单车其实没什么用,因为真的挺难骑的,毕竟车身都那么重。再加上,如果有穿高跟鞋的人想骑车的话,现在的共享单车也不是很方便。
现在共享单车的从业者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解决办法就是研发新的电动自行车,并且配上一些更方便的脚踏板。
由于电动汽车公司也在不断开发新的电池技术,可能会让电动自行车也因此受益。
3. 服务流程
现在国家的自行车租赁可以与公交卡共享使用公交卡进行支付,但是新出现的共享单车项目却还只能使用自己的运行系统,对于整体的城市出行来说并不是很方便。
今年夏天美国Los Angeles就推出了一款自行车共享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它们发行的TAP卡来使用任何共享自行车。
这一条可能是针对国外市场来说的,因为中国的共享单车价格(比如说摩拜单车的1元/半小时)还是可以接受的。
国外的共享单车项目很多都是包月或者包年收费,然后不限骑行次数,但是现在运营者也在提供更多的可选项。这种运营模式最早从欧洲起源, 后来扩散到美国以及其他市场。
但是这种收费方式并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放弃公共交通,来使用共享单车,所以现在在美国出现了按次收费的模式。
按照这种趋势来看,中国的自行车租赁还是走在世界先列的。
5. 骑行大数据
共享单车的车身里一般都内置了跟踪系统,以保证运营者能实时监控用户把车放在了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记录,共享单车运营商能够获取用户的骑行数据,比如使用频率最高的路段等等。这可以帮助他们决定应该在哪些区域多投放一些自行车。
此外,数据也能够分析自行车用户的男女比例,女性用户多的话代表这个地方对自行车的接受程度高。此前曾有报告分析称,女性用户对自行车这种相对危险的交通工具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
另外,骑行项目跟单车共享也有结合的机会。
6.单车共享
建设单车共享系统其实需要很多资金,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太多资本来推动这件事。尤其是在小城市,更多人愿意开车,而不是选择低碳环保的共享单车出行。
所以如果想在小城市推进共享单车的项目,需要更多社会资金的支持。现在在美国的小城Portland就有这样的项目,在Nike的支持下,这个小城的共享单车系统已经开始运营。
不过,创业者们对这个话题意见不一,有的觉得简直是造福市民的大好事,资本肯定喜欢,比如下面的筒子:&
陈坤极 超级表格创始人兼CEO:
ofo和摩拜单车一定能成,这是一个趋势,每个细节都会出现共享化的。这是一个大机会。其实,这个世界都是私有的,互联网让事物的分享变的可能。我认为互联网会让私有这个概念慢慢消失掉,以后买私家车的,我相信会越来越少,可以租借,可以自动驾驶。自行车的共享只是起点,以后一定是这个趋势。&&&
郑超 硅谷网联合创始人:
解决最后一公里这种微短距离出行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领域,共享单车的概念和实践者们的出现,给了这个热门领域新的火爆的缘由,更何况这还是一种极其环保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
但无论是摩拜,还是ofo,甚至是极可能出现的其他参与者,都还面临着三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移动互联场景下的自由取停对人们道德文明的考验;二是共享单车和自用单车比较有哪些值得选择前者的超值体验;三是真共享伪共享的争论,还会在共享单车这个领域继续下去。虽然前路坎坷,但需求巨大,这个微短途出行市场,也许还需要更多的玩法和投入来培育用户习惯和创新商业模式,从而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李硕 创投天下创业服务整合商城:
我很看好,盯了好久了。如果我是创业者,也许会跟风,不过和打车软件一件,结果是“合并同类项”。
高瞻远 河北竞河汇:
ofo损坏率比摩拜高。学生反应质量很次,有的坏车没人报修。石家庄现在有三四个高校有,但是非常受欢迎。&
还有骑过的小伙伴,以吐槽体验不好的居多:
谷泽欢 北京梅奥:
我骑摩拜好久了,不过体验真的不怎么样,现在都没怎么骑了。这个车除了自由摆放以外,别的没觉得什么好。没有车筐,主要还是太沉,车座无法调整。希望小鸣单车能够结合二者的弊端,改进共享单车。ofo的押金才200,骑的也不错,又快又轻。&
AMyteeson 保准牛:
打着完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噱头,上坡是噩梦。
景龙 乐智众创商务合作
摩拜也不好用,我看着眼前好几辆,却都不能预约,预约的却大半天都找不到车子,有这个约车的时间都走到了。
先造一个特别漂亮的项目,一看增长贼快,利润贼好,数据搜搜地刷上去了,别的机构就好接手了。
唐倩 一起走全民健身网络互动平台
如何平衡好骑和结实,以及应对车辆被盗、恶意破坏和藏车行为的策略感觉比较难搞。摩拜的车号称四年不会坏,但是真的很难骑,重,又不减震,平衡也不好,座位不能调整,上次骑了5KM感觉脑仁儿都颠出来了。
我觉得防盗防损是硬伤。之前看文章说在上海,有人在河里发现了车。一辆如果真的造价3000,这个损耗还挺可怕的。摩拜单车押金只有299,而且丢失和破坏很难追究责任的。
上次一个朋友找车的时候就发现,定位的车被人放在室内了,那人结账以后搬回家了,然后要用的时候继续用。相当于个人占用了这辆车。所以共享经济共享体现在哪?
还有的小伙伴心系天下,替共享单车想到了五十年以后:
宋大伟 谱时精选商业摄影:
我在想如果有人骑摩拜出了交通事故,这个怎么算,虽然现在还没有,毕竟属于运营的交通工具。
田喜 创头条
这类产品风险很大。我之前买了个电动滑板车,刚收到第二周,就告诉我不能上路了!&
史继伟 创业无忧
这个属于非法运营。
所以,像这些单车,只能在一线城市铺。不然今天放出来一批,明天就没了。
总之,你要是影响国家赚钱,你就是违法的。
摩拜,优拜,再拜,还拜,拜拜。
Young&战场
希望小鸣单车能够改进一些。
ofo用着不错,不过就是注册还要学生证。感觉摩拜做出来之后,基本上就是替红利期的同款项目打了免费广告。
创小二 思达派
300一人,假如10万人注册,3000万,5000辆车差不多就够了,一辆成本1000,总共投入500万元,然后有来有去人数保持不变,则一年后押金利息收入300万,按P2P收入。自行车还可以换取收入,广告也可以有收入。
更有小伙伴透露了一些共享单车鲜为人知的内幕:
李青松 开源中国
摩拜我骑过,有点沉。
至于ofo,看车的大爷给我说,有没有渠道出手?有渠道的话要多少有多少辆。20一辆,大爷就往外卖,现在不知道情况咋样了。
关紫雅Nicole@游族网mob平台
不仅有摩拜单车、ofo、还有小鸣单车、优拜单车。单车项目在出行领域算少了,只有4个。我在项目库里看到的。
优拜天使轮1000万。
摩拜成本约2000,车内有物联网芯片,还有具体的充电设备,财料耐用。我跟他们的技术人员聊过很久,摩拜的设计就是靠最后2KM的思路,你们不能拿5-10KM去考虑使用。
魏鑫基 创业孵化器
我朋友就在这个公司,ofo很快就要从校园推向市场了。需求还是很大的,短途,家到地铁站,或者锻炼什么的。
还有的小伙伴看人家的名字,觉得是在山寨Uber。
陈钊弘@Testin
优拜,Ubye?哈哈哈哈哈。&
幸运的是,还有一位相关从业者也发表了言论:
宋景林 87电动自行车租赁CEO
不看好这个模式。根据我运营电动自行车出租的经验来看,车子太容易坏、容易丢,其实用最常规的办法防盗,把车子锁在一个桩上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我们听听投资人怎么说吧:
李锦香 烯牛数据创始人(前戈壁创投VP)
其实,摩拜单车的火爆,从数据角度早就有了迹象。我们在系统的下载激增中很早就观察到,摩拜的安卓app下载增速在4月底、5月初的时候就已经很迅猛了;同时,基于同样优秀的团队结构、业务数据、VC背书,也都不难得出,摩拜最大的竞争对手是ofo。
自行车一直就在那,ofo老早就有学生在骑,然而,创投圈却是太久没有爆点。现在一看有个类似滴滴的东西出来了,而且是同时有两家(摩拜和ofo)。所以,在今年这个比较谨慎的时间,共享单车成为了大家紧跟的热点。
许树元 恩美投资总监
1、模式成形操作简便,车品设计独特吸引人;
2、我看好这一趋势;
3、我是投资人,但公司投向面较窄,所以不会跟风。
项目能否发展成滴滴那样,还是悬念,毕竟租自行车方式和打出租车方式有别,除非单车背后有大资本做靠山,能干预市场。滴滴投了,那就静观其变吧,估计有预谋,就有戏。
另外,公共设施属于政府政绩之一,目前项目发展虽好,但是后期不排除政策干预。&
红哥点评:
现在的几家“共享单车”无不针对这其中部分痛点来制定运作方案。但是,尽管如此,以目前“摩拜”的运营情况来说,很多痛点仍旧难以解决,投资额还是很大,烧钱厉害,破坏仍旧严重,“摩拜”在上海投入1万辆,不足一月就有一百多辆损坏,以3000一辆的成本来说,损失也有30多万。如果以“摩拜”的形式推广到全国,可能又得烧大量的钱,且推广速度极慢。
“ofo”好就好在深耕校园两年,以校园为切入点,改造旧车成本低廉且符合“共享经济”的理念。
当然,“优拜”的整合政府资源模式和“小鸣”的聚集众家之长模式都有很大的竞争力,但是他们还需加强推广,即使在上海本地,“摩拜”和“ofo”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他们之间的竞争将会变成激烈的“百拜之战”。
希望这四家能够把这“共享经济”的前奏演绎好, 不论未来交通情况如何,“共享单车”和“共享打车”都将会是重要的一环。
文章原创自创业谱
转载请联系微信Hofiris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涉及知识点
浪费一个人的时间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3分钟掌握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
深度揭秘:王石众叛出局 中国民企有望!
关注MBA联考,扫描下载联考神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介绍一款骑行车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