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扶贫资金账务处理歪主意会受到哪些处理

当前位置:&&&&&&
谁打扶贫款歪主意,纪委就找谁
我省实施精准监督严查扶贫领域腐败
[福建日报]&&
字号:&&|&&
  “3000元扶贫款收到了,正好用于购买化肥种子忙春耕。”4月1日,政和县外屯乡洋屯村困难户吴新华高兴地说。前不久,政和县纪委在检查中发现洋屯村扶贫发展资金被截留,随即对村合作社负责人许某立案调查,被侵占的8万元扶贫款如数发放到22位困难种植户手中。
  去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后,省纪委监察厅立即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扶贫专项资金检查行动,严查违规违纪问题,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脱贫攻坚,是党中央立下的‘军令状’。我们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启动精准监督,对有关违纪问题实施‘定点打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省纪委负责人表示。
  救命钱岂容“揩油”“打劫”
  2015年底,平潭综合实验区发现一起“死人吃低保”问题:白青乡岱峰村低保对象陈某某于2014年1月去世后,在2014年第二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期间,当地民政部门仍继续向其发放退岗养老金和低保金共计10671.22元。
  “死人吃低保”,凸显监管方面的缺失,也引起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反思。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开展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开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实践,创造许多宝贵经验和典型做法。然而,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财政扶贫资金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是国家全面脱贫的保障金,岂能容许“揩油”和“打劫”?
  2015年11月底,党中央吹响全面脱贫攻坚的战斗号角。强化监督检查,防止扶贫资金流失,让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成为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因素。
  日,省纪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开展扶贫专项资金检查和查处相关违纪问题专项行动,由省纪委、监察厅牵头,相关部门协作参与,一场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的行动在八闽大地拉开序幕。
  近四个月来,全省共发现问题线索556条,已核查466条,立案16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5人,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433人。
  今年初召开的省纪委九届七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对基层干部侵占、挪用惠农扶贫资金等问题,要认真纠正、严肃查处,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从正风反腐中享有更多获得感。
  精准监督护航精准扶贫
  上杭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涉农业务培训班,实际培训1天,却造假改成4天,骗取培训补助资金15750元;仙游县委农办原副主任郑金福等人履职不到位,造成涉及8个乡镇29个村38户家庭的不符合扶贫标准相关人员,违规领取扶贫资金11.4万元……
  专项行动开展后,“底子不清”让检查组人员最伤脑筋。“从审批到发给群众,扶贫专项资金涉及部门较多,违规违纪集中在哪些环节?都有哪些表象?这些问题都要摸清楚。”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底子不清,监督无从下手,惩处就无法发力。
  精准扶贫,呼唤精准监督。
  一次全盘梳理就此展开。从扶贫资金种类,到资金总量和分布,经梳理,一张涉及多个部门、反映近3个年度的扶贫专项资金分布图摆上台面:2013年至2015年,包括中央、省级资金和市县配套,全省扶贫专项资金总量69.38亿元。
  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检查最大的收获是全面摸清各项财政扶贫资金的底数,找到症结,为“开药”“除病”提供准确依据。
  在此基础上,省纪委派出检查组,对扶贫办、农业、民政等省级扶贫职能部门逐一检查,着重检查主体责任是否落实、资金是否及时下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问题。随后,省、市、县三级纪委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采取查阅账册、查看现场、信息比对、入户核实、电话抽查等方式,在全省各地开展清查。
  “从本次检查的情况看,当前扶贫专项资金违规违纪的形式多样,主要表现为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和资金滞留等三种形式,分别集中在资金的审批、发放和使用环节。”省纪委检查组负责人说,对国家公职人员参与虚报冒领扶贫专项资金,从严从重给予惩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强化震慑构建长效机制
  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最大的震慑效应?
  纪检监察机关用好两招:一是实施通报曝光,从近期查处的违规违纪问题中,选择部分典型案例,实名通报和公开曝光;二是启动精准问责,对发生系统性问题、社会影响恶劣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实施责任追究。
  2016年春节前夕,省纪委对外通报8起扶贫专项资金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其中有一起涉及处级领导干部的断崖式降级处理,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明溪县委统战部将10万元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挪用作为办公经费,部分用于购买土特产、茶叶及其他礼品,明溪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叶力生受到留党察看一年、行政降级处分,按副科职级安排……
  截至3月底,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通报42起扶贫专项资金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其中省纪委通报曝光两批14起案例。共有381名责任人因监管不力受到责任追究,“问责一个、通报一起、警醒一片”的效应正在显现。
  在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我省纪检监察机关联合有关部门,着眼长远,注重提升,建立健全扶贫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形成科学、管用的长效机制。4月上旬,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联合省直有关部门下发《福建省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12种问责情形,为实施责任追究提供制度遵循。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省坚持边查边改,堵住漏洞。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在25项扶贫专项资金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但存在的问题也最多,占问题总数的28.57%。对此,我省决定将其中“危房改造”的主管部门由省农业厅调整为省住建厅,有效理顺工作体制。
  “雨露计划”培训资金虽然资金量不大,但存在挪用、滥用等情况,问题比较突出,省纪委督促有关省直部门履行好主体责任,对照问题,研究对策,修订完善资金管理办法,保障资金使用廉洁高效。
  针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比较薄弱的现状,省农业厅组织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核查、比对和清退,对漏统漏报和因灾、因病、因残等原因返贫的贫困人口,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纳入建档立卡数据库管理。
  目前,相关部门正着手建立覆盖全省的精准扶贫管理信息平台,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互通的扶贫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为扶贫领域监督管理插上科技的翅膀。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查看“ ”相关链接
推荐给您的朋友:【太行锐评】精准扶贫需要“监督”护航
播放器正在加载中...
  □陈开冬
  据《福建日报》报道,日前,福建省上杭县首轮扶贫资金专项巡查结束后,县纪委作出处理决定,111名干部因截留扶贫资金问题被问责。
  一些地方扶贫工作推进缓慢,原因有很多方面,但监管不到位、落实不到位,也是重要因素。只要加强对扶贫工作落实的监督,慵懒散、敷衍了事,打扶贫资金的歪主意等不良现象就会大大减少,贫困群众才能真正受益。
  要想让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对精准扶贫工作各项流程进行全程监督。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真正做到精准识别贫困户,消除“扶不贫”现象。要进一步落实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杜绝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搭顺风车”谋取私利,以及“做做样子”等的不良工作作风和腐败现象。审计、纪检、扶贫、金融等部门要注重联动联查、协同行动,确保扶贫资金的管理规范、使用高效。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的人员,要给予必要的纠错、问责和查处惩治。上杭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精准监督护航”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晋城新闻网微信
晋城新闻网app
[ 责任编辑:
太行日报社版权申明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版权归太行日报社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要以监督到位确保扶贫到位
&&&&□王树恒&&&&据报道,近日,济源市一位村支书薛某,因为动了不该动的扶贫资金,被市纪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当地村民无不拍手叫好。叫好之余,许多人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怎样用监督到位来保证扶贫到位。&&&&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扶贫攻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影响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有些地方在扶贫对象的确认上,乡村干部优亲厚友,或因工作马虎,把不符合扶贫政策的人纳入扶贫对象,而真正的贫困户却被搁置一边;有的乡村干部打扶贫资金的歪主意,搞变通,从中牟取私利;有的干部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吃拿卡要;有的干部慵懒散,帮扶工作浮于表面,走过场,等等。结果出现了“做样子扶贫”、“花架子扶贫”等许多不正之风。不仅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而且严重影响扶贫攻坚任务的按期完成。&&&&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之所以流于形式、走过场,原因确实有很多,但是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监督审查不到位,以至于让一些人钻了空子。如果加强对各项扶贫工作的监督审查,让扶贫项目的落实、扶贫资金的使用等完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情况肯定会大为改观。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比如,有关部门严把识贫“精准关”,同时让群众全程参与监督,言路畅通,随时可以举报,假贫困户就难以浑水摸鱼。&&&&有效的监督、监管是最好的防腐剂。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精准识别,清除“扶不贫”现象。要落实政务、村务公开制度,杜绝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搭顺风车”现象。审计、纪检、扶贫、金融等部门要注重联动联查,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审查,做到资金分配到哪里,监督审查就及时跟进到哪里;资金使用到什么地方,监督审查就跟进到什么地方。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审查,以此确保扶贫资金发放、管理、使用严格规范,不被截留、不被挥霍、不被浪费,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扶贫工作不力、弄虚作假者要严肃问责。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截留、挤占、挪用或者贪污、私分、套取扶贫资金的党员和干部要依纪依规依法严肃处理。???3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欢迎您访问湘潭廉政网!
当前位置: >
精准扶贫缘何沦为精准腐败
审计署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等个别地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不到位,扶贫资金未及时拨付或违规认定扶贫对象。审计发现,在该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10月8日,新华网)
试想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已经超出了1人1台车的标准,这些&有车一族&难道是真实的&贫困&对象吗?有钱买车还没钱吃饭吗?不知这3119人是如何获得扶贫对象的资格,或许有人是因输送利益,违规取得&贫困&资格,亦或有人因为扶贫工作人员把关不严导致精准扶贫政策走样变形,获得的&贫困&资格。总之,这三千多人的精准&扶贫&乱象,实质上是一种对特定人群的精准&腐败&。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精准扶贫本是国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提出的战略举措,同时扶贫资金对于吃不上饭、治不了病、上不了学的真实贫困人口是那么的珍贵。扶贫资金出现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的怪象,对国家的扶贫战略是莫大损害,对群众感情造成极大的伤害。
精准扶贫沦为精准腐败的乱象,究其根源,笔者认为,精准扶贫工作主要存在三大薄弱环节。首先,精准扶贫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精准扶贫首要在&精&,但是很多地方没有体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元素,内容没有体现针对性、个性化、可操作的要求,千篇一律,万面一孔,存在&一锅煮&、&一船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其次,扶贫资金使用存在&准度&不够的问题。有些领导希望搞工业项目和财源建设,又有些领导希望搞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条件好的家庭希望搞不分贫富共享扶贫资金的项目,贫困家庭迫切希望提高素质和发展产业。而贫困人口往往缺少话语权,一些干部习惯以&大多数群众要求&的名义反映他们个人的意愿。导致许多扶贫项目背离贫困人口而去,结果是&帮助富人掏了穷人的腰包&。再次,扶贫监管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有些地区打扶贫资金的鬼主意,一旦上面调拨了专款,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挪作他用,直接盖大楼或当作了招待费,更有甚者则据为己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想扶贫工作做到既&精&又&准&,坚决防止精准扶贫沦为精准腐败,需要从制度建设、资金使用、扶贫监管上发力。在制度建设上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现有扶持政策分门别类,进行全方位梳理和完善。在资金使用上在管好用好现有扶持资金、盘活存量的基础上,确保增量,搭建平台。在扶贫监管上既要完善内部监督,又要大力引入外部监督力量,接受社会媒体和群众的监督。
精准扶贫事关国家&四个全面&战略的实现,决不许与腐败之手染指扶贫资金,决不允许精准扶贫沦为精准腐败。笔者奉劝那些敢打扶贫资金歪主意的人尽早打消这个念头,不然等待他们的将是党纪国法的严惩!(湘潭市国土资源局&杨志)扶贫资金是“救命钱”不是“唐僧肉”
&&来源:云岭先锋网
“我以为山高皇帝远,上头管不到我们这种小地方;村里大多数都是渔民,他们不了解有关政策……所以就怀着侥幸心理,却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日前,被开除党籍的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青澳村村委会原主任江为祥悔恨地说。(4月14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福建一村主任被查:从贫困户手中骗取救命钱》一案,暴露出个别农村基层干部无视党规党纪,也透露出了个别地方在扶贫管理和监督上存在缺陷,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江为祥等人为何打起了扶贫资金的主意,并明目张胆从贫困户手中骗取救命钱,用于自己支配,发人深思。在笔者看来,扶贫资金之所以被人当作“唐僧肉”惦记,和其监管难有很大关系。据介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区政府对有关扶贫项目进行补助的文件下发后,江为祥并未将上级精神向村民传达,而是告诉一些村民可以为他们争取到一笔补助款。所以当江为祥开口索要所谓“办公经费”时,那些领到补助款的村民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还很感激江为祥。少数党员干部就是利用村民这种心态,瞄准了扶贫资金这块“唐僧肉”,大搞“雁过拔毛”,甚至贪污挪用。江为祥等人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扶贫项目、资金、政策当成“唐僧肉”,采用截留、克扣、收“好处费”“跑腿费”、吃拿卡要等方式“薅一把毛”,让“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他们“拔走”“骗走”的不仅是扶贫资金,更是党和国家对群众的关心关爱,对党群干群关系伤害极大。因此,上级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努力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大力宣传法规政策,让法规知识和国家惠农政策家喻户晓,并不断强化对民生资金和项目管理及政策执行方面存在问题的查处力度,为国家扶贫政策贯彻落实保驾护航。笔者以为,扶贫资金,关系千百万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的甚至是“保命钱”,决不是“唐僧肉”,必须专款专用,谁打扶贫资金歪主意,该警告的就得警告,该开除党籍的就得开除党籍,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就得移送司法处理,决不能客气,必须严惩不贷!(云君)
责任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
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扶贫专项资金审计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