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率会使商业银行的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能力( )。 A.提高 B.下降C.不受影响 D_答案_百度高考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的信用能力(
A.提高 B.下降C.不受影响 D.变幻不定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中国人民银行解读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日 来源: 互联网 【】 【】分享到:
中研网讯:  近日,中国人民决定普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银行、非县域农村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金率0.5个百分点。另外还对中国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央行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普降存款准备金率?此次降准反映了我国怎样的货币政策导向?预期会达到怎样的效果?会对我国运行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货币政策趋势又是怎么样的?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作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首先请陆局长用一些数据来举例,便于我们网民来理解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陆磊]好的,存款准备金率是近一百年以来各国央行普遍使用、比较经典的一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无非就是调整该国的总体流通性水平,并进而实现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比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货币平衡等。针对这些宏观目标就需要有相应的工具,而存款准备金率起到的作用就是在它调整的过程中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意味着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的时候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把资金存放于中央银行,而不能动用,所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升或下降就意味着收紧或放松银根。
相关研究报告
  存款准备金率也意味着可贷资金比例的高低,就会影响货币乘数的上升或下降。一般来说,存款准备金率越低,货币乘数越高,金融机构创造的存款就越多,同时也意味着实体经济获得的融资总量相应会更多。以上这是大家所知道的,既是经典理论告诉我们、也是在事实上可以验证的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作用。  [主持人]那您能否用一组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陆磊]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些直白的虚拟性数据吧。因为如果我们用80多万亿的人民币实际贷款量数据进行比较的话,相对来说不那么直白,反而会显得枯燥。直白的数据就是,假设有100万的存款,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20%,就意味着20万资金被央行锁定不能使用。如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则有1万资金从央行回归商业银行,变成了可支付、可贷款的资金,于是实体经济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使用的货币量就多了。  第二个层面。刚才说了存款准备金率假设是20%,有100万的存款就意味着商业性金融机构可贷款的量是80万,而资金一定是在银行账户之间转移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甲企业需要贷款,贷到80万后支付给乙企业,于是乙企业账户中多出80万。因此银行会观察到我又多出80万存款,再按照80%比率即64万可贷资金量可以用于贷款。由此不断滚动下去形成货币乘数效应。  如果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一点,比如降低0.5个百分点或者更多一些,就意味着商业性金融机构吸收存款之后可用于贷款的资金量上升了,就是前面所讲的甲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贷款,然后资金从甲企业向乙企业完成支付后使得乙企业账户中的存款又增加,形成了更多的派生存款,并进而按照更高比例再次发放贷款,引起货币按照乘数效应上升,并最终体现为贷款量的增加、广义货币量的增长以及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感觉到的流动性更加宽松的状态。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运行当中的机理。  [主持人]此次降准出于哪几方面的考虑?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陆磊]我想这是各位网友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执行这样的货币工具之前货币当局仔细思考的问题。涉及到第一是政策的力度,第二是政策的时机。比如为什么是0.5个点,为什么有定向降准,为什么选择在春节之前?这都是考虑到方方面面经济和金融因素后做出的综合判断,因此,这里面也体现了一定的政策意图。在这里我不妨跟大家稍微简短地解释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春节对资金的大量需求。我们看看时机,我们知道中国社会是比较注重亲情的,回家孝敬老人,给亲朋好友的子女有压岁钱,所以春节资金的投放量相对比较大。而在一般时间段,对商业性金融机构来说库存的资金量是不能太多的,因为它要盘活资金,资金只有用出去才能产生收益,所以在春节期间往往会形成一定的资金缺口。也就是说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会对商业性金融机构产生流动性压力。  我们做过测算,一般来说每年春节会形成较大规模的流动性缺口。这个缺口应该通过政策工具加以平衡或者填补。以往这个缺口的填补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完成。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和交易对手交易,通过买入债券等手段,向市场投放资金以弥补缺口。  春节后货币回笼,大量资金回到商业性金融机构,这时候需要做反向操作,回收在市场上存在的过度流动性。往年是这样,但今年不同,因为我们观察到今年出现了一个大的结构性变化。2014年我们经济和金融体系发生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账户仍然保持比较高的顺差,而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差,这个逆差跟国际国内的环境、跟政治经济环境都有关系。比如大家都预期美联储可能要加息,实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是不是美元要升值?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中出现了960亿美元的逆差,如果按照近期汇率折算乘以六或者六多一点,折合人民币大约5000多亿等值的人民币资金的结构性流动性缺口。  这种结构性缺口需要有一些政策工具加以弥补,而且这种结构性缺口不是简单地通过日常性的公开市场操作,也就是日常的买卖债券方式能够有效弥补的,那么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就可以使得整个银行体系一次性增加足额的流动性来地对冲掉刚才所说的结构性问题所形成的流动性缺口。所以一是春节因素需要降准,二是刚才所说的结构性变化,这两者都决定了我们在此时此刻的政策时机。为什么采用这个工具进行降准,这需要解释的是普降。普降针对的政策目的很清楚,一定要使得市场的流动性,整体经济的货币量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比较平稳的水平,既不可大起也不可大落。所以这是第一个政策意图。  第三个政策意图就是定向。定向的目的是调结构,或者说是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比较时间和空间。大家观察到了,我们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县域额外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们对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再降低4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实现支农、支小,支持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这个政策意图应该说是具有延续性的,因为在2014年我们两次定向降准也是为了完成支农、支小。我们一直重点关注三农、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成本高问题,也给出了一系列的相应政策安排。所以2015年春节前这次降准无非是2014年政策的延续,并不带有突发性。  [主持人]您预计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是怎样的呢?  [陆磊]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和松紧适度,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的变化继续预调和微调。因为任何总量性政策都必须关注经济运行当中重要指标的变化。这些重要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水平怎么样,实体经济的景气状况怎么样,就业情况怎么样,还有物价总水平怎么样,这些因素共同决定总量性政策的出台,而这些相应的指标我们还在观察当中。这是一方面需要说明的。  第二方面就是我们必须兼顾稳增长和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平衡,一定不能够单纯地把宏观调控政策当作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主要手段。因为无论是经济学理论、政策实践,还是各国的经验和教训,都充分证明实体经济层面有效率的增长才是根本,企业的竞争力才是根本,要素的质量和数量才是根本。要素质量包括我们的受水平、劳动技能水平,要素数量包括我们有多少土地、多少、多少劳动力能够组合形成我们的有效产出,这些才是需要重点考量的。  我也关注到了一些看法,可能过度寄希望于短期的政策来代替中长期的结构调整,甚至是体制性、机制性的一些重要变革。我想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第三方面就是一个好的政策或好的制度安排必须有正向激励。这个就体现在引导或鼓励市场的机构、企业部门,甚至居民按照比较理性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运作,避免投机化,同时应该关注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真实的产出领域或者是实体经济领域。  [主持人]那我们也想知道此次降准与哪些经济指标是相对应的?  [陆磊]这些指标要区分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普降针对的是总量,是总量的流动性;定向针对的是结构,针对的是三农、小微。有一些指标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我们经过评估发现,2013年、2014年在定向性支农、支小方面,货币政策操作层面是卓有成效的,所以此次延续了这样的结构性做法。在结构性层面上我们关注的指标是什么呢?不妨说一些数据。比如截至到2014年年底,我们的涉农贷款额余额是23.6万亿,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8.1%,在国际上都是比较高的。这也就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通过资金配置的调整得到缓解。  针对这样的现象,未来一段时间,存款准备金政策可能仍然更多地面向支农、支小,并向涉农、涉小类金融机构倾斜。这是结构性指标。第二个指标就是总量性指标,那观察什么呢?观察流动性,观察银行总体的流动性,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在短期,我认为,要看货币市场的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反映的是各家金融机构资金的余缺调剂,有的金融机构可能这会儿缺钱,有的金融机构有钱,所以在市场上他们进行交易,交易价格反映的是整个市场面的余缺情况,是紧的还是松的。货币市场的利率是短期的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中期,我个人认为,可以看看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比如票据融资、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占的比例各自有多少,同时结合其他指标来此判断各家金融机构总体流动性是余还是缺。长期看什么呢?我个人认为,长期看全球背景下,全球性的流动性的流量和流向。大家都知道,美国经济过去两三个季度表现很好,正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未来会怎么样?欧元区实行量化宽松,经济还在相对比较低迷的状态下努力。日本仍然延续了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同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会影响全球资本的流动状况。当然分析这些指标也要以我为主,立足中国,我们要判断我们自己的流动性,我们国内的资金量能不能满足必要的消费、和市场交易。刚才我也提到,我们发生了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逆差,而这个逆差就使得我们可能要关注国内市场的流动性状况会不会因此受到相应的影响。总结起来,短、中、长期一起看,要保持松紧适度。  [主持人]我们也想知道此次降准会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哪些影响?尤其网民很关心对我们老百姓生活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陆磊]此次降准是根据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和经济情况进行的政策操作,对于保持松紧适度的流动性,避免经济波动会带来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持经济平稳增长和价格稳定。这样稳定的宏观环境,无疑对于老百姓就业、收入增长、生活成本都有好处。另一方面,在我国,大多数居民仍然是在“三农”领域、小型或微型企业中就业。这次定向降准,对“支农”、“支小”将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降低“三农”、“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贷款的可获得性,促进包括新兴业态中的“小微”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这会给我们老百姓创造许多新兴的就业机会。  [主持人]这种效果什么时候能够看到?  [陆磊]效果的显现,的确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因为,任何政策都会有个传导过程,货币政策也是这样,而且它是一个间接传导的政策,货币政策的操作首先直接影响的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比如,银行存贷款行为,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然后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又会影响企业和老百姓,对企业投资、生产,老百姓的就业、收入和消费产生影响。这个过程较长,传导的效率非常重要,效率高,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短些。  [主持人]市场估计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达到7000亿元到9000亿元,央行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陆磊]这些测算可能是根据存款总规模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幅度计算出来的,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释放的流动性是否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是否存在“堰塞湖”,也就是说,是否在中间环节滞留,是否在金融领域空转。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部门能否有效发挥职能,支持实体经济部门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部门是否能够坚定不移地转变自身的运行方式、提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按照市场的方式,来吸引金融部门的资金注入。  也就是说,货币政策是一个宏观政策,它需要微观部门的响应,即微观的金融部门、金融市场和企业部门的响应。也就是说,我们希望,成长性好、优质的企业能够顺利获得债权、股权融资,老百姓合理的融资需求也能得到满足。打个比方,我们想看到的是,这些流动性如春雨润万物一样渗透到实体经济当中,使实体经济中的小苗长成大树。  [主持人]那如何引导好资金的流向?让它天随人愿地流向三农、小微企业等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  [陆磊]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一个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最根本的是,需要金融改革和创新。比如,金融就是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小微”、“三农”的金融创新,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能更便捷地获得金融,这个体系有利于更加有效地甄别谁是合格的融资者。当然,金融政策工具也需要创新,我们在创造政策工具,使工具更加精准,而不是“大水漫灌”。此外,我们国家正在推进自贸区试点和相关改革,包括、、、自贸区,其目的是要为了更好地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金融的角度讲,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资金到实体部门中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主持人]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专家认为,降息的空间有限。只有加大量的供应,通过降准,才能有效解决融资贵的问题。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陆磊]从去年二季度到四季度,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实体经济总体融资成本在降低。目前社会关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周期的客观反映,企业在稳健货币政策周期获得的资金成本肯定要比在宽松期高一些,这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融资成本一定存在天然的差异,这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现象,即使在成熟的发达经济体,企业的资金获得也或多或少的存在成本差异。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不仅要从政策面入手,在改革层面,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和多元化金融产品。
本文分享地址:
相关新闻关键词阅读:
华泰宏观:中国货币政策将趋向降准与升值...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A0级轿车市场继续萎缩:销量...
深秋已至,记者调查部分国家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后发现,多数景区均准备在...
10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为12%,为 20131...
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市民的消费理念,悄然改变、甚至...
携程透露,国庆作为传统的出游旺季,酒店业务增长迅猛,国庆 7天大批量游9...
截止到目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5个城市仍在执行限购。1...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中研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楼全层 邮编:518031 &&乘车路线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56--5388 客户服务专线:6 06 96
专线:6 29596 专线:6
媒体合作:6 广告合作:6网站合作:6 邮箱: 传真:8
咨询QQ:5336038
Copyright (C)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 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号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摘要]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日起,央行决定将存款准备金率调高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到7%。此次调整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这就是所要阐述的问题。[关键词]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备付率、货币信贷总量一、相关理论综述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业务库,另一部分则以存款形式存储于中央银行,后者即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又分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中央银行,这种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为法定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超过法定准备金存款的部分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超额准备金存款与金融机构自身保有的库存现金,构成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金融机构缴存的法定准备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动用的。而超额准备金,金融机构可以自主动用,其保有金额也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如刚刚公布招股说明书的华夏银行2003年中期的超额准备率为12.31%。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85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10%。1987年和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准备率。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从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13%下调到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而且这次存款准备金调整的金融机构范围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有关外资金融机构等。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7%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现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二、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1、货币信贷总量的过快增长是提高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促使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200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同年6月份贷款增加5250亿元,创月度贷款的历史最高水平。7月份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1%,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2003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87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18475亿元的水平。从一季度开始,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中央银行就已经多次予以警示,并于6月中旬发出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政策信号。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与外资大量流入导致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迅速增加有关。2001年之前,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直有大量的资本外逃,之所以称之为外逃,是因为这些资金的流出是政府难以控制和监测的,只是作为事后结果反映在报表上。而观察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经常项目累计顺差2026亿美元,资本项目累计顺差174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累计为-1078亿美元。对于负的误差与遗漏,人们普遍认为,该项目的绝大部分属于难以统计和监控的资本外逃。如果这种判断成立,那么2002年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该年度误差与遗漏为正的78亿美元,这似乎表明有难以监控的资本流入。从2003年上半年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的情况看,国际资本仍在继续以中国政府难以监控的方式进入,中国。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吸引了国际资本;二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大量游资进入中国。第二,与实体经济迅速增长有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从2003年初开始,中国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通道,景气指数在自1998年来最高的水平上不断攀升,虽然4、5两月上升势头有所放缓,但从6月情况看,其发展趋势未发生根本转变,正逐步恢复到原来的增长轨迹上。2003年上半年,在25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3个行业位于良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30),而2002年的平均景气水平处在良好水平以上的只有1个行业;有15个行业位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10,小于130),2002年的相应的数字是11个;景气适中和较差(增长景气指数小于110)的行业数量则由2002年的15个下降到7个。2002年以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纺织等行业快速增长,但由于竞争秩序不规范,优胜劣汰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些行业无序竞争、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总之,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既带动了货币信贷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加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正在神秘地、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前已述及,自2003年以来,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陡然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巨大冲动,以及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也导致外资流入的陡然上升。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人民银行仅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其力量已不足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例如,对回笼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这一项,尽管不断加大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6月份虽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风险,但此后的数据显示,未见任何效果。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单凭公开市场操作或窗口指导,其作用有限,必须要有政策效力更强的政策手段,这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三、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1、对货币信贷总量的影响拒分析,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余额是1.6万亿元,上调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大体将冻结商业银行1500亿元的超额准备金,是一项温和的政策措施。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适当影响基础货币的扩张乘数,但不会引起货币信贷下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仍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水平,依然具备平稳增加贷款的能力。98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了很大发展。目前,金融机构持有20000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等债券,还持有4000多亿元中央银行票据。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过程中,有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可根据相关规定向人民银行申请提前赎回其持有的中央银行票据或卖出债券,用于弥补存款准备金。同时,人民银行将根据实际合理需求,适当安排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引起货币信贷总量的下降,货币信贷仍保持平稳增长。另外,人民银行将继续督促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和居民的合理资金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和居民经济活动没有影响。2、对资金状况的影响10月份的金融指标显示,广义货币M2增长2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长23.6%,基础货币增长率19.7%。反映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头寸的备付金率回升到了4.11%,比上月末回升了0.6个百分点,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从这些指标来看,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物价在回升,货币信贷等一系列指标反映出来的资金并不紧。3、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第一,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目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通过发放贷款来赚取利息收入。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而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3.24%,央行票据年利率约为2.30%,贷款一年期利率5.31%,这三项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1.35;0.41;3.31。那么如果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增加存款准备金1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因此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31%*亿元。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2.0%,银行上存存款准备金利率1.89%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2亿元。因此,仅此一项就将影响到商业银行利润50亿元以上。第二,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比原来降低1个百分点,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商业银行一方面要交纳更多的存款准备金,另一方面又必须向央行借入再贷款或回购央行票据弥补信贷资金缺口,增加了再贷款或票据的利息支出。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国有商业银行本身流动性比较充足,具有很强的吸收流动性的能力,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的主要持有者,通过出售或回购可以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最后当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还可以从中央银行取得再贷款。因此,此次准备金率的上调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更能够灵活使用各种资金运用渠道,提高资金调拨和使用的效率,促进了资金的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三,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有效地降低不良贷款。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弹性系数很大,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信用主要靠贷款的发放进行的,此次政策调整将使商业银行更加审慎地发放贷款,在同业拆借市场更加审慎地运作,首先保证自身的流动性需求,。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分工越来越模糊,对资金需求就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当一家商业银行资金偏紧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随之偏紧。所以,全社会的流动性抽紧,其结果将会是,在随后的几个月商业银行将更加谨慎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贷款增幅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部分银行出售债券,还将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结构。从长期看,新增贷款减少,贷款投向更加审慎,新增不良贷款也将有所减少。4、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为间接,但对债券市场的利空影响相当直接,且较为长远。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威力最大的猛药,在快速平抑货币增长过快的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使得社会有利率将趋高的预期,导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走高;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抽紧,又会促使其适当提高贷款短期利率的上浮幅度,这必然加大贷款人的借款成本。正因为如此,宣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证券市场所有品种即刻都有反应。除此之外,对证券公司的影响更加明显,证券投资基金原本股票下跌,已形成资本损失,现在国债、企业债的下跌,更使证券机构雪上加霜。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必然使这些机构的资金进一步紧张,因此对证券市场构成系统性的风险。其中相对来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为间接,但有些行业的股票评级将作调整;对债券市场的利空影响相当直接,且较为长远。5、对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此次准备金率提高对个别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的银行影响较大,而对大多银行来说,由于它们手中尚掌握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随时可以变现,所以调高一个点减少商业银行1500亿元的头寸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总体来看,以年为单位,法定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对已上市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约1分钱,再加上政策出台的时间,2003年已过去了大半,这种影响将进一步缩小。下面我们通过两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做进一步分析。(1)招商银行2002年底,招商银行存款余额3004亿元,2003年底接近3700亿元,年均约3350亿元。为简化处理,假设2003年度招商银行按平均存款增加法定准备金的上存。由于法定准备率上调1%,这等于招商银行必须再把33.5亿元(3350*1%)的资金存放于中央银行。假设增加法定准备金存款后,等额地减少了高收益的贷款。2002年招商银行平均的贷款利率为4.80%,平均存款利率1.21%,存贷差3.59%。以此为基准,如果不是增加法定准备金,则年均33.5亿元的正常类贷款带来的税前利润(利润总额)约12000万元,约合净利润8000万元。由于目前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为1.89%,法定准备率上调1个百分点后,招商银行增加的法定存款准备金33.5亿元将获得约6300万元的利息收入。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看,其全年税前利润约减少6000万元()。招商银行目前的总股本570681万股,扣除所得税后,法定准备率上调对招商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不会超过1分钱。所以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该行2003年度每股收益的影响微乎其微。【注: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比率越高说明每股收益能力越强】(2)民生银行民生银行2002年底存款余额为1847亿元,2003年底存款余额将超过2900亿元,年均约2400亿元。2002年,民生银行平均存款利率1.71%,平均贷款利率5.64%。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法定准备率上调1个百分点后,民生银行全年税前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目前,民生银行总股本336274万股,不考虑民生转债转股因素,法定准备率调整对民生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同样不会超过1分钱。其他几家上市银行(如深发展、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也大体如此。四、未来发展趋势国外中央银行通常不为准备金支付利率,中国央行下调准备金利率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准备金利率的下调可能带来宏观经济过热,因此预先调高准备金率防止经济过热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铺垫。在日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行长周小川继续强调,要保持贷款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适度”。目前市场对于准备金率二度上调的预期变得极为强烈。也就是说如果央行还是继续实行盯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那么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升温,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果货币供应量没有压下来,那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的机会相当高。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可以采取提高利率的方法吸引货币回笼。但也有人认为,央行再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概率远比上调银行利率要来得大,因为上调利率只会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更为强烈,人民币外汇占款问题依然严重,提高利率只能为海外“热钱”提供更大的套利空间。另一方面,目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钢材和有色金属等一些“重头”行业,在它们的最终需求方,如住房和汽车产品市场都开始明显有了积压现象。“投资热潮”并没有伴随强大的消费热潮,随着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和工业品市场价格指数的稳定,企业利润率面临着直接挑战,利率上调会导致更多负面因素。事实上,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二度上调的决定性因素是:决策部门对整体经济是否过热做如何判断!对此许多学者众说纷纭。&,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制定货币政策,应同时对汇率、通胀率、货币供应量等要素进行综合衡量,各有权重,不能仅仅盯住货币供应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重新定位。货币政策的重要的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已经不作为主要目标,目标将调整为保持币值稳定,重点是维持总量平衡;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财政政策则担负着“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品结构、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能,可见一国的经济调控将更多地依赖于财政政策,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本文永久链接: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银行法律论文热门范文
银行法律论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