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0一分钱读书社怎么赚钱!赚到1000万要多久!急用

  我们如何在投资市场积累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答案也许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有人也许在投资理财的道路上一路磕磕碰碰十几二十年都还不知道这“一百万”在哪里,也许有些人一年之内就能抓住这“一百万”,有人也许觉得赚一百万很难,一辈子都不敢想,有人也会觉得“赚一百万很简单,没有挑战性,我的目标是1000万”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100万还是1000万,我们的目标要找对方法一步步来!!!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以前除了定存什么都不知道,现在了解了货币基金,国债,股票,大宗商品等等。  虽然改变理财方式才两个多月,但还是有不少心得可以告诉大家的  论坛的氛围我觉得很好,大家都是积极向上的  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成员加入进来,壮大我们的论坛  但是小白(也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啦)的比例真心高  每天都有很多小白在问很基础很基础的问题  所以一直想写个帖子给小白们普及一下  我这个人比较啰嗦,所以我的帖子正适合什么都不懂的小白看  当然,也适合大神一起交流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理财三句话”  理财走不出三句话,如果每句话都能吃透,并且完全执行,那么,打工一族都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很多朋友都知道客户甲的出身——难民,一无所有。到加拿大学经济学也是拿着奖学金,家里七兄弟姐妹,没有钱送客户甲们上大学,上大学后,从来没问家里拿过钱。毕业后打工,但客户甲坚持“理财三句话”原则,用经济学学到的学问,用到日常生活里,一步步走下去。现在20年后,客户甲有4套房,每月收租便有1万多的收入,也算是半个富有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做得到,在这公开这秘密。以前这些重要的理财概念,课程里面都有教。  再举一些实例给大家看: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学员有时候会问,如何能每年回报率达到10%以上。答:其实现在要银行里面,它们提供很多理财产品:基金,外币,QDII。 这些银行产品略有一点风险,但风险假如你能有效的管理它,10%的回报率其实也不难。
  一般人错误的理财观念:  挣得多,所以富有  很多人认为,甲收入每月1.5万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应该比乙富有,这观念在社会上很普遍。但这是错的观念,错得很离谱。错在哪里?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每月工资挣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请看例子:  美国人每月工资高中国二、三倍,照一般的观念看,一般的美国人应比中国人富有。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一般美国人都有几张信用卡,他们喜欢消费,每月不单只是“月光一族”,更普遍是欠下信用卡不少的债。在美国,理财规划师的理财讲座,一般时间花在讲“如何减少你的债务”。  一般美国人,银行的储蓄都不够美金几千元。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人善于储蓄,一般人在银行都有存款,超过十几万元的,人数还不少。  所以,不要以为老美每月挣钱多就富有。其实,一般老美的白领比中国人的白领穷得多。当然,在北京见到的很多外派到北京工作的老美,是美国的精英,不是一般的美国白领,有钱人占多数。  中国的中层白领,比美国的白领富有。请记住:富有不是比较每月工资,而是比较“剩下储蓄在银行里的存款”,以这个定义来讲,中国人中层白领在银行的存款,远比美国中层白领高。
  还有一个例子:  一般人以为台湾人工资平均高出内地一倍,他们自然比我们富有,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去过台湾的朋友都知道,台湾地铁单程平均是12元,北京是3元;台湾午饭平均要50元,北京平均15元;在台湾租一套房6500元,北京在通州租一套房1500元。假如台湾人每月挣15000元,减去房租6500元,交通费1000元,吃饭300元,交税1500元,一点点娱乐2000元,“每月剩下1000元”。  北京的初级工程师,每月工资8000元,减去交税1000元,减去房租1500元,交通费300元,吃饭1000元,娱乐1000元,“每月剩下3200元”。  请问:是台湾人每月工资15000元,每月只剩下1000元的人富有,还是北京工程师,每月工资只有8000元,但每月剩下3200元的人富有呢?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造就了富有的一批人,请看《财富》杂志一年前的“富有”的人的调查报告,他们调查手头上持有“现金100万美元存款的人”,在亚洲区有多少人拥有这种财富。  答案是:香港4万人,台湾8万人,日本12万,中国30万。中国每年增长率远远超出其他亚洲国家。所以人们不会觉得奇怪,外资银行到北京开业,老是在推广“理财服务”,因为中国这个地方,正是比较欠缺这一块的知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房子比工作更难找,但他们依然选择来这奋斗打拼。
这一天几乎全村的老百姓都到他们家里道喜祝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一穷二白,如何赚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听起来像痴人说梦,但其实是可以做到的。但这是要分阶段性的,不太可能从一个从无经商经验的人突然转变成一个人折腾点东西就能赚百万。
  以个人经验举例:
  &第一阶段:打黑工,饭店服务生,送PIZZA (读书时兼职工作)
  时间: 18岁-19岁
  年收入:&10万
  人数: 1个人
  项目初始投入:时间
  &第二阶段:做二手汽车买卖,做华人碟片生意
  时间: 20岁-21岁
  年收入: 几十万
  人数: 1个人
  项目初始投入:5万人民币不到
  &第三阶段:做电子商务贸易
  时间: 22岁-23岁
  年收入: 100万+
  人数: 2个人(其中1个老婆,一家人就当一个人吧)
  项目初始投入:5-8万具体忘记了
  &第四阶段:拓展电子商务生意
  时间: 23-29岁
  年收入: 300-500万左右
  人数:5-7人
  项目投入:延续第三阶段,所以无投入
  &第五阶段:股票投资
  时间: 26岁左右
  年收入:200万(后来亏损还倒贴500万)
  人数:1人
  项目初始投入:150-200万
  &第六阶段:网赚Affiliate
  时间: 28岁左右
  年收入:250万
  人数: 1人
  项目初始投入:不到1万
  &第七阶段:互联网行业
  时间:29岁左右
  年收入1000万+ (具体数字不透露了)
  人数:团队36人
  初始投入:7-10万左右
  &第八阶段:股市投资
  时间: 31岁
  年收入:1000万
  人数: 1人
  初始投入:900万
  你可以发现,在第三,第五,第六,第八阶段都是只通过个人的努力完成的百万收入,第三阶段是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收入过百万,我印象很深刻,当时在第三阶段之前我很困惑,为什么做了各种小生意都无法突破100万收入,同样的困惑还出现在第四阶段末期,生意长期停留在数百万,完全看不到突破1000万利润的可能性。但最终这两次困惑都解开了,我总结为‘积累’,在你完成一个重要的Milestone之前,充分的生意积累是很重要的,当你做到一个极致点的时候,你会‘顿悟’一下,就这么‘破冰’了。
  赚钱并不困难,前提是你要找到对的门路和对赚钱的理解。赚100万有赚100万的门道,赚1000万有1000万的门道,赚1亿有赚1亿的门道;不同的门道需要不同的钥匙,找到钥匙(思维)是达到目标的敲门砖。(但这个最难培养,个性,性格,视野)
  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赚100万和赚1000万要的对本金的要求可以做到几乎没有区别(股票投资除外),美国有一个站长,做了一个网站叫plenty of fish,一个人从2003年运营到2007年,每年从Google Adsens广告上拿到1000万加币,约合人民币5000多万的收入,而且这厮每天只工作两个多小时,(和我阶段6的性质差不多,人家规模化了)可见赚钱多少和投入资金,员工数量,甚至时间可以没有直接关系,而对‘商业模式’和‘时机’有着极高的要求,我个人的经历也是同样如此,你可以看到我九个阶段的初始投资都没有超过10万,当然初始投资不代表累计投资,比如说我目前的生意,光员工工资和其他开销一月就大几十万,是初始投入的几倍,更不用说其他费用了。这里说的初始投资是指当初我投入了多少钱让这个生意运转起来,这里面所有的生意后续的投资都是通过初始投资盈利回来的。
  赚100万的门道我可以告诉你,你要想赚到100万,就必须找到市场的一个‘需求’,请默念这句话100遍。什么是需求?需求不是你凭大脑想出来的,是一个真正的市场需求,我看现在很多创业者的项目就是扯蛋,根本没有找到市场的真正需求!找到需求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你需要做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与众不同’的产品,也就是说你要在’差异化‘上做文章!你要真理解我说的这两点和执行下去,我不相信你赚不到100万,赚100万太容易了。
  最后任何一个项目别人能做成功,即便告诉你,不代表你可以复制。我觉得这最重要的还是思维,你必须培养和锻炼你的赚钱思维。有了这个思维,项目只是随之而来的产物。
  什么是真正的市场需求?
  前面写到赚100万很容易,只要抓住‘市场需求’和做出一个‘差异化产品’就可以,很多人没听懂,评论里有人问快餐外卖不就是一个市场需求吗?如何做出差异化产品呢。
  我来给大家仔细说说什么是赚100万的‘市场需求’ ,提到快餐的朋友说的是一个‘显性市场需求’,什么叫显性市场需求?我每天要吃饭吧,所以开个饭店满足就是显性市场需求;我每天要上网吧,那卖台电脑给我就是显性市场需求,明白了吧?而要赚100万就必须找市场的隐性需求。这就是我说的赚100万的第一步 ‘找到市场需求’的真正涵义。那什么是隐性的市场需求?我用自身的案例来说吧。
  我读大一的时候,在新西兰,那会是2003年,有大量的中国人去国外留学,新西兰,澳洲都是热门的留学圣地,虽然说能出国的人家里条件都不差,但坦白的说当时我算出国里条件比较差的,所以一到国外没两个月就去了一家泰国饭店打黑工了,我一直在找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也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当时的我显然不可能从理论的角度说清楚什么是‘显性市场需求’,什么是‘隐性市场需求’。但我凭直觉做了很多‘隐形市场需求’的生意。
  我发现很多中国留学生非常的无聊,在新西兰商场8点就关门,周1-5酒吧都没什么人,8点后街道上车都很少,很多刚去的小留学生大多都窝在家里上上网,可以说是无聊之极,他们也不知道能干些什么。
  我发现了大家有“打发时间”的显性市场需求,但做什么产品可以满足这个需求呢?可以开一个华人聚会的奶茶社(有马来西亚人开的,生意异常火爆,名字叫嬷嬷茶),但是成本过高,对于一个还拿着5刀/小时黑工,连打工都比正常人少一半的刚进入这个社会游戏的级数为0的超级潘坷此担庑┬枰窘鹜度搿纳舛疾豢科祝窃趺窗欤扛詹诺拿疵床柚宦懔宋蘖娜耸吭敢獬雒耪依肿拥男枨螅褂写蟛糠秩瞬辉敢獬雒牛翟诩依锏恼姓乙翘峁┯槔窒钅俊
  我发现当时新西兰的网络条件非常差,还是使用256M ADSL拨号,每月流量限制5-10G,你没看错,当时上网是有流量限制的,而大部分华人都是4,5个人合租一个房子,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一个月上网流量只有2.5G不到,还不如今天我4G手机一个月套餐多呢。这种情况下,所有人只能上上网页,看看新闻,聊聊QQ,但却没法看视频娱乐,我说的视频是诸如TVB,国产连续剧,动画片之类的。
  那么我只要能提供这些影视剧给他们看不就可以从中获利了吗?好,写到这已经完成了对‘市场隐性需求’的挖掘!虽然当初的我并不知道这个词汇,也没有理论支持自己的商业行为, 但直觉告诉我这个可以做,而且市场上没人在做。
  找到了真正的市场需求之后,请跟我默念赚到100万的第二步,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当时我只做了三件事,用图文吧!
  第一步在我老家南京的西祠社区发了个帖子征集碟片,当时新西兰仅有的租赁VCD的都是80年代移民过来的老广州,他们片源很少,且多为粤语,加上价格也贵。所以我计划用录制的CD盘取代。这样在运输上我只需要邮寄移动硬盘即可,不需要运输大量的VCD。等移动硬盘到了新西兰,再刻录到碟片上。
  第二步,我花了一个多月自学dreamwaver 做了一个网站,没错!在2003年哥们我就用起了电子商务!我给他起名‘非常碟屋’,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新潮的,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方便,你可以上我的网站就可以看到我有的所有碟片目录和价格,而那些广东老移民还在通过电话咨询有什么碟片来做生意,今天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当时却大大方便了用户。你一定要用2003年人类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
  第三步就是定价,我肯定要想着办法多盈利,所以我想出了定价单张光盘的价格,连续剧是3新币/张,1张只放4集,也就是说一套40集的连续剧,要10张碟子,合计30新币,约等于人民币150元。一般客户一次下单都是几部连续剧和几部电影,电影这种就更暴利了,自己想想为什么吧。
  结果不用说了,我的碟屋在基督城当时就串红了,留学的孩子都有钱,很多人都是几百几百在我这里消费,我服务还好,都开车送货上门,每天晚上7点,10点,有时候12点都要出去送货,一条路线送N家(之前有送PIZZA的底子,所以是认路高手)和我合住的朋友都兼职天天帮我刻录碟片,就这样,我这个碟物生意红火了一年多。每天收入几百刀,生意特别旺的时候单日1000刀。
  当然这个生意并没有给我赚到第一个100万,我举这个列子是为了说明‘市场需求’这个概念。今天回头看卖碟片这种二道贩子的生意的确是拿不上台面,甚至违背了知识版权,但对当时20岁不到的小毛孩子来说,在异国他乡多赚点钱为家里减轻负担是我唯一考虑的。
  一年后,我意识到这个生意很快要走下坡路了,正好有人要买我碟屋(好歹也算个品牌当时)于是把碟屋卖给了别人,果然后来很多人发现我这个生意赚钱,在年底回国的时候都筹划着做同样的生意,第二年,竞争对手就多了很多家,他们为了获取生意,价格从2刀/张降到1刀/张,到最后的10刀随便拷。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一个即便赚钱的生意,如果没有足够的壁垒和竞争门槛的话,利润是不可持续的。
  如何发现隐形市场需求
  找‘市场隐形’需求这个事情相信大部分人都差不多理解,或者有感觉了。感觉很重要,因为上面所有的理论都是站在今天的理解去解释当初的行为,说白了,当初啥都不懂,靠的就是感觉直觉,初生牛犊不怕虎,就一个字‘干’。所以很多时候聪明的人不适合创业,想的太明白,看的太清楚,还没开始就遇见到后来可能出现的困难,比如说聪明人A可能还没开始就知道买卖二手车这个生意有一定风险,一不小心容易买到有问题的车,或者压在手上无法出手,汽车是贬值产品,库存影响等,说不准还要拿出MBA那套理论来做各种分析,总而言之结果就是这个生意不值得做。也许他的分析都是对的,但问题在于如果你不去做,你就发现不了市场的‘隐形机会’,我刚消化完隐性需求,怎么又来一个‘隐形机会’,别急,这也很重要,很多商人都知道(感觉上),但都不知道怎么表达,聪明的MBA同学分析得了当前市场,却永远不可能分析出‘隐形机会’ 对了,那聪明人适合干什么?不能让我们这些有眼光的聪明人混得还不如你这个笨蛋吧,哈,大部分聪明人适合在企业度过创业初期后的阶段,自己体会下。
  好,终于开始讲第三阶段的故事了,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100万来源(按照10年前的物价水平,其实可以理解为今天的500万)。
  每周我都会翻翻报纸看看卖车信息,也会上上网找找车源,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网上有一辆2000年左右的S15 SPEC R的黄色跑车居然售价只要2万刀(市场价为2.7左右),这是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我大脑里小雷达开始狂叫,这很有可能符合我的收车原则中的‘离婚,赌博,回国,缺钱’中的一条,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开出这种价格,甚至在我看来即便真的急用钱2.3万也能顺利出手,为什么卖2万?这没什么可以犹豫的,我电话过去确认了信息的真实性立刻买了机票飞往丹尼丁(和我不在一个城市,在新西兰最南端一个很小的城市)
  到了丹尼丁我检查了车发现没什么问题,就很好奇他为什么这么便宜卖车,他告诉我他下周就要回香港,所以要立刻出手。我说你可以提早卖啊就不用这么急亏这么多卖了,他说他要用车所以走前才卖。(那会我是无法理解他的行为的,因为对于潘康奈依此翟趺炊梁赖氖澜缒兀思移涫稻褪遣蝗鼻玫揭肟挛骼记叭觳怕舫担晃易钌偬崆3周开始卖车了,所以我前面说过一句话 “千万别急着否定超出你认知的事情,一旦否定了,你就关上了一个机会” 这香港仔告诉我联系他的人也并不多,很明显那些觉得价格便宜的人一定认为这车有猫腻,哈哈,其实有些机会就是这么难以置信,你可千万千万别认为赚钱机会一定是不可告人的。
  超出认知的事情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发生,向上和向下都有,向上来说,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看过有一些特高档的地方/产品,自己消费不起的那种,心想这么高档肯定没人去,结果人家一开N年还生意越来越好;又或是一些很廉价的产品/地方,廉价到连潘慷伎床簧系牡胤剑闳チ艘淮畏⑹拇蛩蓝疾换崛サ哪侵郑思疑庖谰珊芎谩C鞒懈龌实鄣弥习傩涨畹亩济环钩裕蚀蟪迹窃趺床怀匀饽兀慷聪ち嗣扛鼋撞愕恼媸登榭龊湍谝蛑螅透菀追⑾稚桃祷幔恢被钤谧约耗且徊愕娜嘶嶙匀幌喽跃蜕傩
  好,那这香港人卖你个破车和你赚100万有什么关系,难道你102万把这车卖掉了?这车我开回基督城后没几周就以2.6万的价格卖给了个上海人,我说过这车值2.7左右,这是看的见的利润。那么这个香港仔给我的最大启示并不是赚得这6000刀,而是电子商务这个机会。
  香港仔和电子商务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能这么便宜卖我车,他不在乎钱的原因是什么?是脑残?是富二代?是做生意不在乎?当时我也是有很多不解,所以又去了那个网站仔细看了下他发的广告和其他的Listing,这一看不得了,原来这小子是个大卖家,我看他的Trademe账户上有几千个评价(Trademe类似Ebay,Taobao平台,在新西兰没人用Ebay,Trademe占新西兰全国网站总流量的70%)当然,当年的Trademe还没有这么牛逼,华人里估计也就不到20%人会知道这个交易网站,而我原本也只是用这个网站来找找二手车信息,从没想过还可以在这上面卖东西。我扫了一圈他卖的产品,全是记忆卡,我也不知道这些牌子记忆卡值多少钱,于是去易趣找找同类产品,一看居然有好几倍的差额,粗算下他大几千的好评岂不是盈利很高,难怪这么不在乎车那点差价呢,好了,逻辑关系终于理顺了,可以安心睡着觉了,我知道我很快也要赚大钱了,睡的很香。
  第二天我就开始在其他网站上找产品,这个也不错,那个也不错,七七八八一口气买了5000多块的产品,而进来的这一大堆产品里多数都没有市场需求,老外根本不买账,什么看起来卡哇伊的手表,各种日韩创意产品,统统没戏,但是有两个产品脱颖而出,Pedometer计步器和MP3,我128M的MP3拍到了150刀,扣去成本这一个MP3就赚了800元人民币,而计步器7元人民币的成本卖到了160人民币左右,一个赚153快。
  后面怎么发展不用我废话了吧,大量的进货,而且我用了当时很少用的1元钱起拍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出价1元,其他没人出价的话,你就可以1元拿走,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人都期望能乘别人没关注时候下手买到便宜货,而实际上在早期根本没人可以买到便宜货,所以成交价都不相同,同样的产品可能100卖掉,可能130,150,甚至200都有可能,但无论如何大部分产品都有5倍以上的利润。而1元起拍最大的好处是我可以控制周转率,我可以一天卖20台MP3,也可以一天卖50台,这完全取决于我发多少个产品上线。当然这个数字不可以无限扩大,因为市场需求和供应必须保持一个比例。而放一口价的卖家是控制不了他一天卖多少的。
  8个月时间,扣去各种成本,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
  这就是我说的再厉害的MBA也无法计算出隐形机会,隐形机会是靠做出来的,我一直相信老天会眷顾那些非常用功的人,大多数时候我们没遇到机会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用功。
  我们在创业的初期往往是因为有个好的想法,或者发现了一个好的市场机会,我称它为A,当我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的商业机会出现,他会优化你最初的构想,演变成了B,再当我们继续努力的做下去的时候,我们服务了一定的客户,积累了不少的人脉,我们的生意模式会演变成C,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已经赚了不少钱,但未必能让我们大富大贵,随着继续努力做下去,我们会成了行业的佼佼者,并且做强大了一件事情,这时我们会突然发现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D,而让企业做到强大的都是这个D! 此刻你再回头看一下,你最初的商业模式A和现在的D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你不经过A,B,C就不可能有D,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浮躁的创业者看到别人成功后也直接想做D,结果必然是失败告终。
  任何的商学院分析都不可能从A分析到D,这也是创业的魅力所在。
  好了,也算把如何一步步完成100万的过程全部写出来了,顺便强调下千万别被“电子商务”这个概念迷惑了,电子商务的核心还是在‘商务’上,电子只是手段。
  此外,你可能还需要这样的态度:
  1 比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都胜一筹的吃苦耐劳。
  2 比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都胜一筹的自以为是。
  3 比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都胜一筹的商业悟性。
  4 比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都胜一筹的耐心。
  5 比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都胜一筹的责任心。
  6 比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都胜一筹的细心。
  7 比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都胜一筹的意志力。
  8 比周围绝大部分同龄人都胜一筹的同理心。
  知道你为什么踏不准节奏吗?
  1、上月6号,本公众号就预言本次股灾:《两万亿资金出逃,两类人或尸横遍野》;2、本公众号曾提前三天准确预判央行降准降息:《周小川的暧昧你懂吗?》;3、上个月28日、本月6日,本公众号强调一段时间内救市将“涨指数不涨个股”;4、从上周六开始本公众号坚定认为“钻石底”是3500点……听从我们建议并在有利时机“筑底”的,想必已在数钱;5、上周日,本公众号准确预言股指交割日的多空对决不会发生!――你还不关注我们?
  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zhongchou111,就能天天收到精彩文章了,咱们微信里见!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内容:创意创新,艺术设计,前沿技术。特点:脑洞比较大、逼格...
1206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从2万到1000万!工薪族暴富机会存在
  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凭着自己东拼西凑来的2万元,通过自己17年来的卓越投资,竟然变成了一个拥有1000万资产的富翁。
  最近这个实例经过媒体披露后引起较大关注,那么这究竟是真的吗?工薪族现在还能暴富?和不理财的区别能有多大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A:从两万到1000万引人关注
  最近,《重庆晨报》等媒体报道了重庆市工行一位师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借钱两万起步,十年成为千万富翁的故事。
  文中提到,工行人员马进从2万元起家,不但造就了近千万元资产,而且还成为一名拥有600多位固定客户、影响1.6亿元资金走向的知名师。
  马进的第一桶金是从倒卖国库券开始的。1988年大学毕业后,马进成为工行重庆分行的一名营业员。偶然间,他听到农村的一位亲戚说:&国库券现在在农村&泛滥成灾&,农民整天都为变现问题伤脑筋。&
  由于工作关系,马进知道当时城里的少数网点,其实已开设了国库券交易业务,而且存在地域差价。于是,马进决定借2万元做国库券生意。近一年时间,马进就赚了近10万元。
  马进的第二桶金是从股市赚进的。1992年,马进被调到工行营业部。当时正是重庆一级半市场(非上市公司)最火的时候。市场上有万里、实业、重百、奎星楼等10多个品种。虽然他对股票一窍不通,但他决定赌一把。
  马进花了半个月时间,亲自到这些作调查,最后在2元&4元之间陆续买了2万股的。半年后实业登陆深交所。开盘当日,他以14元的价格全部出货,净赚20多万元。随后他又以类似手法,买了西南制药、渝开发和渝钛白的认购证和股票。三年下来,马进进账近200万元。
  马进的第三桶金是通过房市、股市、期货等综合取得的。1997年是一个投资机遇年。那年股市正红火、重庆直辖使地产、充满各种机遇。马进则把资金分作了四份进行投资:第一,用来投资有短线机会的品种,如股市、期市等。他把这类视为&高风险投资&,资金比例占20%。第二,用30%的资金投资产业。因为时间和资金有限,他只持股不参与经营。
  1997年,他与朋友成立了一家从事贸易业务的重庆紫荆数控机械。目前这家每年分红回报在15%左右;同年,他又投资20多万在解放碑大都会对面开了一家名为&小酒库&的酒吧,目前每个月至少能获数千元的收益;1999年,他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价格,在解放碑得意广场买下了一间145平方米的门面,开了一家&真味餐馆&,目前收益也不错。第三,把40%的资金用在当时最看好的非流通股和地产项目上。1998年起北京等地开始兴起炒房热潮,那个时候重庆房市虽然没什么动静,但他认为&很快一定也会火起来&。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通过间接投资有土地股权的方式投资。很快,负责高新区土地开发的重庆渝高映入眼帘。这几年高新区的土地开发轰轰烈烈,渝高效益不错,马进每年仅分红就有10万多元的进账,平均收益超过12%。未来如果成功上市,其价值将达到600-700万元。第四,自留10%的资金作为预备金,用来应付投资和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需求。
  几年下来,通过这种分散投资模式,马进的资产已近千万元。
  不过媒体的披露,让马进感到前所未有压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上周三,《招财》周刊通过重庆市(5.45,-0.04,-0.73%)查询到马进的电话,在电话中,马进表示,媒体的报道存在部分的误导作用,现在他什么也不想说,也不能说。
  在《招财》记者的再三追问下,马进才透露了一点,那就是任何时候都有好的投资机会,以他去年为例,帮助客户做的记帐式国债收益率就达到了15%以上。
  曾经报道过马进的《重庆晨报》的记者曾欢在电话里告诉本报记者,文章出来后的确引起较大的争议,但是内容是真实的。他觉得马进的成功在于理念不错,一开始存在赌的成分,后来资产提高了,就开始注意风险控制,实行多元化的方向。
  B:和不收益相差几十倍
  我们先抛开马进的故事能够复制和克隆外,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的重要性。
  曾经有专家测算过,就算有100万元,如果不进行的话也不够养老呢。如果不作任何投资的话,15年也会&坐吃山空&。理财师指出,目前中国物价平稳,通胀率1%,但根据&&十五&和年经济发展报告&预测,年中国每年将至少保持3%~4%的通胀率。按此水平,到2015年,100万元只相当于目前约60万元的购买水平,一家三口如果算上教育成本、消费成本的话,估计支撑不了15年,这还不包括随时可能发生的需要应急的支出。
  那么和不的区别究竟有多大呢?《招财》记者以一个工薪阶层家庭存款20万元计算,如果仅仅无动于衷的放在银行活期存款,17年后也就是22万元,这还不包括通货膨胀和利息税的扣除。但是如果投资,哪怕是年利率5%,17年以后也会达到45.84万元;如果做的好的话,投资的利率可以达到15%,那么17年后,这20万元就会变成215万元。那么两者收益相差数十倍。
  不过专家也提醒,理念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有所不同。在年轻时期,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入能力都较强,这时比较合理的财务规划时压缩弹性支持和刚性消费,大量投资,此时追求的是收益;在中年以后,收入曲线普遍处于下降阶段,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弱,这时的财务规划则应过渡到压缩投资,保证较好的生活水准。这就是说人的理财观随着生命的增长是有一个变迁的过程。
  C:工薪族暴富机会仍存
  很多人在看了马进的故事后,一方面感叹他成功的快捷,另一方面却认为自己没有赶上投资的好时候,认为现在不会再有那么好的机会,但事实是如此吗?
  南京分行首席外汇分析师童长庆告诉《招财》周刊,只要做一个有心人,投资上随时可能有暴富的机会,这一点要看工薪族的眼光,也就是前瞻性投资。比如,若干年前,大家没有想到国库券的机会,但是少部分人抓住了,就发财了。现在的机会应该比以前更多了,也许三五年后,许多市民就该后悔,今天没有没有抓住某种机会。
  南京市银行的投资分析师郭伟则表示,由于现在可交易的品种大幅增加,比如期货、、权证等等,如果每个机会都能踏对,用不了10年就可以暴富。但是必须注意到,这是个小概率事件。工薪阶层投资时还是应该以稳健为主,不可能承受那么高的风险。但是只要勇敢地投资,努力地把握机会,还是很有可能短期内就让资产翻倍的,他告诉记者,仅仅上半年,在他的客户里,就有不少人投资债券收益达到20%。
  南京分行的首席分析师李俊峰表示,外汇市场中,实盘操作每年获得20%-30%收益并不是很难的事,这还不包括保证金的放大效应,如果算上复利,10年后将是可观的数字,所以只要方向把握得当,现在的机会也是很多的。
  有关专家表示,国外经济学家早就证实,每个阶段的投资时机几乎是相等的。要不然为什么每个时期都会冒出新的富豪。前20年人们可以通过制度变革、新市场诞生发财;未来20年同样可以通过市场的高速发展和细分发财。
  那么那些行业或者领域投资还存在暴富的机会呢?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每个投资领域机会都有,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如何把握每个领域里的子行业机会。比如,尽管房地产投资已经走下坡路,但是繁华地区的车位投资、商铺投资都是永恒的话题,如果把握的当的话,甚至年收益率能达到50%;尽管股市连续几年熊市,但是每年都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拿今年来说吧,如果抓住了股改的机会,从6月份买进的股改均有30%左右的增长;此外,原先一路下跌的老,有的已经折价30%以上,一旦股市走牛,这些都是投资的好品种,说不定资产会翻番;此外,外汇、期货、信托、债券市场中也有很多好的品种,如企业债券、可转债都是收益很高的品种,投资者不妨关注。
  当然,也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投资者应该要有这个心理准备。马进当时炒也曾经亏过,但是这并不可怕,只要把握好风险的比例和程度,此外投资还需要一些勇气、一些规划,甚至包括养老计划都要涵盖进去。
  相关:
  买卖国库券开财眼:15年积累财富800万
  一个当年的毛头小伙子,没什么背景,最早也没多少资金,通过15年理性、耐心的投资,却积聚起了800万左右的财富&&
  坐落在重庆最繁华的区解放碑的&小酒库&酒吧是马进的私产,日进斗金;在离小酒吧不远处的知名的得意大型家具广场里,他以3000元每平米低价购入的一间145平米门面,目前已至少升值数倍,每年轻松收取着7万多元的租金;在重庆石桥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明智的他多年前创办的一家微型公司,用约70万元购入了开发区地产商1%的法人股份,如今地价飞涨,他每年获得8万元分红,且耐心地等待着法人股能上市流通的那天,到时他至少能把这1%法人股卖个六七百万元。马进是重庆一家分行的个人师,有着300多位固定客户,影响着近1亿元的资金走向。
  买卖国库券开&财眼&
  今天的一切怎么得来的?马进笑谈:我没什么背景,最早也没多少资金。但时间是财富的母亲,生活中赚钱的机会无处不在,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抓住,抓住后能不能通过理性与耐心的而持续获利&&
  上个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相继开放了国库券交易市场,每年老百姓都要义务性地买一些。但是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的老百姓很多等不到几年以后再兑现,特别是少做长远打算的年轻人,纷纷在买后不久甚至是第二天,就把国库券以5折的价格卖掉。
  1988年开始,个人可以直接将国库券卖给了,但是仅仅在大城市里有交易点,农村比较闭塞,尚未放开。不少农民用国库券缴计划生育的罚款,由此村里面的计划生育部门积累了大量的国库券。
  此时马进是个20多岁的小青年,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并没有什么&投资&的概念。有一次,他的一个在四川岳池县做小生意的亲戚来重庆进货,问他哪几个国库券交易点的价格高。马进在工作,对这些比较熟悉,便把他带到了财政局设的一个交易点。
  原来这个亲戚来之前从小贩手上批发收购了很多国库券,到重庆卖,从中赢利。
  马进茅塞顿开,便也开始做起了利用&地域差价&赚钱的买卖。开始的时候本钱不多,马进通常筹集了一两万元就跑一趟,但每趟的收益率都在10%以上,也就是说每周他都能赚到元。在那个年代,能够每周进账千元非常难得,抵得上一般工薪族几个月的工资!这个买卖,马进做了半年,大概赚了几万元,他笑着说,结婚的钱就是从这里面来的。
  买卖国库券并没有赚很多钱,但是培养起了马进的&机会&意识,开了&财眼&:&钱也许没有挣到太多,但是培养了一种对机会的敏感。&他更加关注国家的环境和身边出现的事情,寻找投资的机会。
  投资完成原始积累
  1991年,重庆分行成立了证券营业部,马进也开了个户,尝试着炒股。开始的时候他对并不十分了解,只知道原始股能够赚钱,操作的金额也比较少。马进第一次购买了当时的重庆有价证券公司发行了西南制药三厂的浮动利率债券。敏锐的马进认为,该债券有最低利率的保障,同时还有浮动利率的收益机会,而且如果西南制药三厂发行股票,该债券还可以转为股票,价格比为1:1。于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便把手上的2000元国库券卖出,买了2张1000元面值的西南制药三厂浮动债券。
  1992年,重庆开始发行,在广大市民还不清楚为何物的时候,他已经认识到了其投资价值,便扎进了股市。
  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一组认购证的1600股升值到了平均25000元,马进搭乘上了市场初期的顺风车。
  在&一级半&市场上可谓风险大,机会也大,1993年,市场上有万里蓄电池、、、奎星楼等不多的几个品种,马进看中了,决定&赌上一赌&。
  不到4个月,上市使马进便赚到了24万元。
  在股市刚&开张&的时候,马进就把握住了机会,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当时他的资产已经达到了上百万元。
  1997年,投资上市,马进一厢情愿地将公司理解成了股份公司。他便轻率地在4元多的时候买进了20万股。不料基金价格却一跌再跌。最后马进不得已以2.5元的价格卖出。这一次,投入的80万元损失了一半。惨痛的失败让马进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他反省自己这几年来的投资,认识到自己&赌性&太重,运气好就赚,不好就赔,很容易大起大落。
  他自己的投资理念也逐渐发生了转变,认识到好的投资不一定是以时机的投入早晚来定的,最好能够&稳健地获得'暴利'&。
  分散投资一生无忧
  投资越来越娴熟的马进非常明白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在时机到来时,他便进行了分散投资。
  1997年,马进减少了炒股资金的投入,成立了重庆紫荆数控机械,主要从事贸易业务。开始的时候仅是他一个人经营,后来转变为股份,在同行中排名前10位。现在他只是持股分红,而不再参与经营。
  之后马进认为重庆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火起来,投资将会有高回报;但是炒房不如炒地,而炒地必须上规模,自己的资金不可能炒地,不如通过持有法人股间接投资地产。于是他看准了高新区二郎地区的第一大&地主&渝高,马进当即以紫荆数控机械公司法人的身份买进了5万股,每股8角钱,之后又逐渐加仓到100多万股,占了全部股份数量的1%以上。
  马进果然没有看走眼,这几年高新区的土地开发轰轰烈烈,渝高也发展成为渝高集团,效益令人艳慕。
  马进将这项收益规划为养老储备。一是因为收入比较稳定,二是马进相信,起码到他退休的时候,中国的全流通框架应该形成并且比较成熟,产权应该能够交易了,到时候他手上的法人股至少价值600-700万元,净资产在400-500万元,所以作为中长期投资是很适宜的。
  1997年9月,马进还在重庆最繁华的地段--解放碑开了一家紫荆花咖啡厅,生意很不错。
  基于自己投资的成功经验,马进总结了几点心得:一、专家。面对市场上日益增多的金融品种,普通投资者没有精力来分析、选择,利用专家的经验来是必然之。二、要认识到时间是财富之母,现在永远是投资的好时机,因为它正在一点一滴的流逝,钱一旦带上利息,则今天的比明天的值钱;钱如果不能增值,则越久越赔钱。时间是理财的朋友,也是敌人。三、财务制度强调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三性&观完全可以移植到个人理财中,理财同样要强调三性。 (世界经理人)第&[11]&页
与 死薪水如何钱滚钱?教你2万赚到1000万 相关的新闻
网友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妈一分钱不会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