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联系能联系上海警方。有诈骗人手机号银行卡行吗能抓到这些诈骗团伙请专家写剧本吗

昨天有人借用公安局的名义给我打电话说有人用我的身份证号码在上海办了一张银行卡在诈骗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昨天有人借用公安局的名义给我打电话说有人用我的身份证号码在上海办了一张银行卡在诈骗,跟我核实身份信息,还做了电话录音,头脑一热就说了家庭住址和身份证号,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电话挂断了,后来才意识到是骗局,不会有啥后果吧?
今天不小心在网上被黑客黑出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和家庭地址,银行卡可以去注销,但身份证和家庭地址黑客知道,黑客可以用这些信息到网上或其他地方做违法事情,我是不是也应该象丢失身份证一样去挂失?
昨天有个诈骗电话打电话过来问我,身份证码还银行卡号,刚刚我没注意就把身份证号码给他了,还一张银行卡号,,,请问这些会不会给我自已带来什么危险。
我 05-10 13:51
我到当地的公安局问了,他说以后不要接这种电话,就行了。现在我是还没有被他骗。
有人盗用我的身份证在外地办了电话号码,干违法诈骗,人家当地公安局打电话让我配合他们的调查,我该怎么办?我的身份证从来没丢失过。
刚才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我的身份证号在上海参与洗钱案,她说她是菏泽市公安局的。可是我根本就没去过上海(⊙o⊙)。请问我是不是遇到骗子了?谢谢您的解答
有人打电话问我身份证号码和名字!我都告诉她了。他说我在上海光大银行办了信用卡!到期了!要我还钱!
请问我收到浙江某公安局的传唤证,说我涉嫌诈骗,之后报警调查发现有人用我的身份证办理了四张银行卡,卡里有钱,身份证是以前的,还有三年过期,
昨天有个陌生号码给我打电话把我的身份证号码跟银行卡后三位骗上了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小心把身份证号码,真实姓名,银行卡号泄露给诈骗人问么办?他们不会把我的身份证号拿去犯罪吧?!
我昨天接到一个电话,说我的身份证件在上海注册了医疗保险资金,我就把身份证号码给他了,还说了地址,这样他会不会拿我的身份证号码干坏事
昨天被骗局诈骗,骗子知道我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改了密码安全吗?急!一个手机号破获千万元短信诈骗案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一个手机号破获千万元短信诈骗案
.cn 日08:51 海峡网-厦门日报
  厦沪两地警方联手行动――
  本报讯(记者 林燕贞 通讯员 曾晓航)11月1日,公安部公布了全国公安机关近期查处的手机违法短信息典型案例,其中有上海警方破获的“利用网络通讯实施诈骗案”。这个案件的侦破,厦门警方功不可没。昨日,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以下简称“二大队”)首次向媒体披露了他们与上海警方的这次合作。
  10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3名民警来到二大队,向教导员洪固柱说明了来意:8月19日以来,浦东新区先后发生多起利用手机短信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案件,短信里提到的联系电话都是以“5”开头的上海铁通号码,开户人姓叶,他在业务资料上填写的手机号码已经停机两个月,他所留的身份证号码显示他是厦门的,可进行网上查询却是“查无此人”。厦门警方7月份破获了首例利用短信进行银行卡诈骗的案件,他们此来一是“取经”,一是请厦门警方帮助确认是否真有叶某这个人。
  “确实有这个人!”一看到上海警方提供的叶某的手机号码,洪固柱心里有了底。原来,在侦破7月份那起短信诈骗案件的过程中,他曾与叶某有过接触,当时叶某是厦门某通信公司的市场部经理,用的正是那个手机号码。
  警方连夜调查发现,叶某有重大犯罪嫌疑。二大队和上海警方决定诱捕叶某:因为在7月份破获的那起短信诈骗案件中,叶某曾接触过当时的犯罪嫌疑人,所以由二大队民警打电话通知叶某,让他到厦门市公安局指认犯罪嫌疑人,届时实施抓捕。
  接到电话的叶某告诉民警,他在河南郑州出差,23日中午坐飞机返厦。尽管叶某表示一下飞机就到厦门市公安局去,但民警们的心里不踏实,上海民警决定连夜赶往郑州抓捕叶某,二大队在厦门做好紧急接应的准备。
  23日上午8时多,在郑州的机场,上海民警出现在准备登机的叶某面前,叶某顿时蔫了。他很快交代:22日中午,他接到厦门警方的电话后十分不安,立刻打电话交代厦门的“小弟”刘某,“你明天上午10点到厦门机场接机,如果没接到我,马上回去把卖卡资料、通讯记录全部销毁。”
  时针即将指向10时,上海警方把这一信息反馈给二大队,厦门警方立即行动,抓获了还没来得及去机场的刘某,保全了物证。随后,在厦门警方的配合下,上海警方顺藤摸瓜,抓获了其他6名犯罪嫌疑人。这个利用网络通讯实施短信诈骗140余起、诈骗金额高达人民币1000余万元的犯罪团伙终于土崩瓦解。(来源:厦门日报)
】【】【】【】
明星|美女|秋色|国画| 更多&&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卡没丢,密码没泄露,为什么银行卡里的钱不翼而飞?
新型诈骗:有了银行预留手机号码 骗子支付宝轻松取走钱款
日 08:46:47
  近日,温州市民施先生拨打本报&党报热线&称,他的银行卡一直在手里,密码也未泄露,卡里的钱却在存进去20分钟后不翼而飞了。
  记者调查发现,施先生可能遭受了新型电信诈骗,在办理新储蓄卡时受蒙蔽,他将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码填成了骗子的的手机号码。而支付宝快捷支付,可以跳过银行取款密码,转走卡里的钱。
  短信:
  往储蓄卡里存2万元可获10万元取现额度?
  3月初,施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声称只要新办理一张储蓄卡,并在里面存2万元,即可拥有5万元至10万元的信用额度,并可立即取现。该短信为陌生号码所发,落款&招商银行&,附有咨询电话。
  施先生拨打电话询问,对方表示,他可以通过银行&内部高层&直接完成信用卡服务的办理流程,但需要施先生提供姓名、身份证号及银行卡号,并在办新卡时,将联系电话填为对方的手机号码,以便帮助施先生完成办理银行信用卡服务的申请,最快只需一小时,施先生就可从卡中取出信用额度为10万元的现钱。
  3月5日,施先生前往市区吴桥路的招商银行,银行职员校对过身份证信息后,即为施先生办理了一张招商银行的储蓄卡。施先生说,办卡期间,银行没有校对预留的手机号码或其他信息,也无任何提醒。之后,施先生便按照发来短信方的要求,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尽数告知对方,而银行联系电话一栏里,留的是对方的手机号。
  3月7日下午2时许,施先生往新办的储蓄卡中存入2万元,然后通知对方要求能够尽快提取现金,对方答应了。
  当时,施先生心里还挺踏实,自己掌握着银行卡,对方又不知道密码,钱怎么可能不安全?但过了20分钟,施先生查询储蓄卡金额,发现钱没了,他打电话向对方询问,对方说钱正处于&银行内部流水&的过程,别人看不到。施先生带着疑虑打电话给招行客服,客服肯定了&流水&是看不到的一说,但并未过多解释。1小时后,施先生又一次致电招行客服询问钱的去向,客服告知施先生,钱已通过支付宝被转走,无法拦截。施先生终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遂向南门派出所报案。
  实验:
  掌握银行预留手机支付宝轻松取走钱款
  虽然目前还不能明确对方转走施先生卡内钱款的具体手法,但记者根据事情经过的线索并实验,发现如果掌握了他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并掌握该银行卡预留的手机号码,确实可以转走他人卡内钱财。
  记者进入支付宝首页,申请注册新的支付宝账户,在设置身份信息一栏填写了同事的姓名和他的身份证号码,新的支付宝账户即建立成功。
  登录支付宝账户后,记者申请开通新的快捷支付,填写了同事的银行卡号和他的手机号码。通过手机短信校验,该银行卡的快捷支付服务正式启动,记者便将同事银行卡里的钱以快捷支付的方式充了2元到新申请的支付宝里,支付宝未要求输入任何密码或身份验证信息。随后,记者立即操作将这2元钱转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内,支付宝提示需要输入在注册支付宝账户时申请的支付密码,输入后即转账成功。&[1]&&
浙商网实习
凡注有"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商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7、
12月23日,第九届中国长三角青商论坛活动暨青年浙商论坛将在...…
2017年春节团圆时,你可以和家人朋友玩更科技感、更趣味的红...…
24小时热点新闻
2017年春节团圆时,你可以和家人朋友玩更科技感、更趣味的红包游戏。
 对于购买黄金饰品的消费者来说,这段时间必然是“买买买”的好时机;而对资产配置来说,有专家认为“可以适当分批入手,不过是作为家庭资产配置,而不是投资”。
58同城招聘发布2016城市服务业高薪榜,按摩师、健身教练、月嫂等平均月薪破万元的行业进入前三位,送餐员则凭借6000多元的平均月薪进入前十。上海警方捣毁26个文玩流通领域诈骗团伙 一日抓获450名嫌犯|窝点|犯罪嫌疑人_凤凰资讯
上海警方捣毁26个文玩流通领域诈骗团伙 一日抓获450名嫌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新社上海3月25日电 上海市公安局25日发布打击整治文玩艺术品流通领域合同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情况:17日行动现场,沪警方一举捣毁26个团伙开设的35处涉嫌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50名,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原标题:上海警方捣毁26个文玩流通领域诈骗团伙 一日抓获450名嫌犯中新社上海3月25日电 上海市公安局25日发布打击整治文玩艺术品流通领域合同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情况:17日行动现场,沪警方一举捣毁26个团伙开设的35处涉嫌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50名,涉案金额逾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上海警方称,为迷惑受害者,这些团伙均设立了文玩艺术品经营公司或拍卖公司作为作案平台。同时在互联网上广泛撒饵,一个公司往往有十余个信息发布平台,用以宣传其鉴定水平和拍卖成交率。“只要有人咨询并传递鉴定物照片,任何物件都会被吹嘘成宝贝,然后骗人上钩。”办案警员说。待受害者上钩后,这些团伙便派出假扮的“买家”,表示愿意高价收购受害者手中的“宝贝”,同时会提出需要一份鉴定书来保证藏品品质。虽然鉴定费用高昂,但是想到藏品能卖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天价,受害者大多与这些“拍卖公司”订了委托鉴定和拍卖协议。然而送鉴的结果往往是达不到买家的要求,而“买家”就此蒸发,“拍卖公司”立即将藏品返还给被害人。这看似一场普通的失败交易,其实是由“拍卖公司”与“鉴定公司”一唱一和,通过控制检测报告共同演绎的骗局。据警方介绍,这些穿着得体,言谈举止很像收藏家的假冒“买家”中甚至不乏外籍人士。他们除了表达对于藏品的喜爱,更表示愿意高价收买。其实,这些“买家”都是公司雇佣的群众演员,根据“演技”每人每次出场费在300-1200元不等。警方称,更甚的是有部分犯罪团伙有“涉恶”现象,采取暴力、恐吓等手段,拒不退还受害者被骗资金,案件性质极其恶劣。(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92527
播放数:1790235
播放数:21848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股票/基金&
银行卡高价收购背后:闲卡有诈骗、洗钱等六大用途
  一张闲置的银行卡,对银行来说属于“死卡”,对客户本身属于“闲卡”,要是到了卡贩子手中摇身一变就成了“摇钱树”,转卖给不法分子可能就变成了“洗钱机器”。近期,市场上收购、倒卖银行卡的黄牛活动日趋猖獗,这些黄牛们动辄以数百元的价格收购一张银行卡,他们收购这些银行卡的目的何在?被收购的这些银行卡又将会被用于哪些用途?
  | 现象 |
  回收银行卡日趋猖獗
  徐涵(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次“见钱眼开”,竟然惹来了麻烦事。一个月前,徐涵的一位QQ网友“求助”于他,如果手里有闲置的借记卡,可以以70元/张的价格收购。正巧,徐涵有两张借记卡从来没使用过,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卖了。“我还是比较信任这位网友的,在网上认识了挺长一段时间,挣了钱还帮了忙,一举两得。这位网友说一个月后我到银行挂失就好,不会用做非法交易。”徐涵告诉记者。前两天,徐涵惦记着这件事,一个月期满后赶紧到银行网点办理挂失,结果发现一张卡中多出了1000元钱。
  这钱到底是谁汇进去的?是不是涉嫌什么违法交易?会不会影响到自己?一连串的疑问让徐涵很是焦虑。
  “收卡的那位网友得知还有1000元在卡里,一直催我还钱。我莫名感觉到有些害怕,即便是还了1000元钱,后来还会有麻烦找上门来吗?”尽管事件还没有结束,但徐涵却陷入了无尽的担忧之中。
  按照徐涵说的情况,记者在浏览器中输入“长期收购银行卡”字样,出现成千上万条关于收购银行卡的信息,有的打着某外包公司的旗号,多数则以个人的身份在不同网站上发布相关帖子。
  根据一些卡贩子发布的帖子内容,记者归纳发现,多数卡贩子比较喜欢收购国有银行的借记卡,普通卡价位在50元/张-100元/张不等;带U盾的150元-200元不等;带身份证的200元-300元不等,如果指定名字开户还会额外加100元,开通的也会另加钱。同时,要求是新开户的卡,有齐全的开户资料,没有过往交易痕迹,开户填写的手机号必须是空号。
  记者通过帖子中提供的QQ号联系到了几位卡贩子,当问及用途时,几乎每个卡贩子都声明,“不会用做非法用途,安全放心”,但当记者一再追问时,就有卡贩子不耐烦地问道:“你到底卖不卖卡?”
  不过在搜寻卡贩子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在网上发布卖卡信息,广告语是这样的:“假如你由于转账、消费等有频繁的资金往来,或者又由于行业特殊不便使用自己的银行卡,或者担心被监控到资金往来和账目!还由于担心被调查到自己的银行资料,自己在银行开卡又会留下监控录像,为自己留下后患,请使用本工作室为你提供的银行卡。”
  读着上面这些怪异的广告语,不禁让人疑惑这些卡贩子收卡究竟卖给谁?这些卡片到底拿来干什么?
  | 闲卡用途何在 |
  1 诈骗
  小何是南方某城市的银行卡“黄牛”之一,记者近日以持卡人的身份与他取得联系,他告诉记者,收卡的目的是用于做正当生意,不会用于非法目的,更不会借机窃取个人信息。面对记者的一再追问,小何说,自己只是中介,至于买主拿到卡要做什么,并不知晓。怕记者这单生意“飞”了,他信誓旦旦地保证,“不用担心,我的主顾都是熟客,要出事早就查到我头上了”。
  尽管收购银行卡的中介一再声明不会用来从事非法活动,但这份保证的可信度极低。市民刘先生不久前接到了警方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金额近百万元的诈骗案,但刘先生并未参与任何非法活动,为何警察会找上门来?原来,刘先生此前因生活所迫,将没有使用的银行卡以几十元的价格卖给卡贩子,这张卡被犯罪分子用来转移诈骗资金。
  凭借着收来的大量银行卡,骗子们施展了乾坤大挪移的诡计。经过调查发现,这伙犯罪分子每得手一笔不义之财,就快速地将钱分成小数目的款项转到几百张银行卡里,然后从多个柜员机里将钱取走。警方抓获嫌疑人时,共缴获涉案银行卡1200余张、手机卡220余张、银行开户资料650余份。
  某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网上收售银行卡很有可能用于诈骗,比如当做诈骗账户或洗钱之用,国家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非常大,以往犯罪分子冒用他人名义开立银行账户的门路基本被堵死,诈骗分子便想方设法诱惑持卡人转让银行卡,以便继续行骗。所谓的“中介”很多都充当了为犯罪分子提供银行卡的二道贩子,或者本身就是犯罪者,一旦诈骗得逞,就将银行卡丢弃、销毁。以上案例中市民刘先生的卡就被“黄牛”倒卖给诈骗团伙,不仅刘先生被警方调查,中间人“黄牛”也被逮捕,并将承担刑事责任。
  2 洗钱
  分析人士指出,还有些人收购银行卡是为了将境外资金转移到国内,或将黑钱转移至国外,达到洗钱的目的。
  在洗钱时,犯罪分子先把资金存入收购来的银行卡中,再将银行卡带去境外进行消费,或与商户勾结以虚构交易方式套取现金,实现资金的转移。另外,洗钱者将黑钱存入金融机构后,可以利用、电话银行、ATM等先进支付工具在多个银行卡账户之间进行多次跨行转账,使监管机构难以追查资金的真正来源。施展了一系列乾坤大挪移后,非法资金将被“合法化”。
  还有一些人收购银行卡是为了商业贿赂,目前行贿人将现金打入匿名银行卡的送礼方式更易被企业和一些个人接受。由于受贿人需匿名接受汇款、转账、消费,在网上收购银行卡的帖子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买家特意强调,银行卡要有名字和密码。
  3 逃税
  知情人士透露,通过购买其他人的银行卡,也可以实现逃税的目的。首先购买一大批他人银行卡,然后通过银行的工资发放系统给这些银行卡发工资,也可以是劳务费之类,总之以各种名目把钱打入这些银行卡中,然后迅速取出,从而在账目上虚构了大量的成本,实现了逃税的目的。
  有专家表示,对于为了逃税而购买他人银行卡的人员,可能会给持卡人带来税收上的麻烦。由于现行制规定,个人年收入达到12万元需要自行向局申报,如果银行卡的主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银行卡上得到了大量的各类收入,也没有去主动报税,那么可能会被税务机关约谈,同时补缴相应的税款。
  4 躲避内幕交易
  目前查处内幕交易的力度越来越大,并且对于内幕交易表示“零容忍”,拥有内幕交易的人士不再敢用自己的账户进行交易,同时亲戚朋友的账户也处于严密监视之下。“使用买来的银行卡开立股票账户,然后进行内幕交易,可以有效回避证监会的监管。”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对于使用他人银行卡进行内幕交易的人来说,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银行卡主人挂失银行卡,那么股票账户中的资金将难以取出。
  5 藏匿财产
  也有人买他人银行卡为了隐瞒财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存私房钱,例如有时在婚姻出现问题时,夫妻一方已经意识到了离婚的必然性。这时候就有可能购买他人银行卡藏匿财产,等到事情尘埃落定后再行取出,以保全自己的财产。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方法还同时适用于躲避债务,如果一个人负债很多,又不想归还,就可以把资产转移到买来的银行卡上,同时宣布破产以免于还债。专家表示,使用买来的银行卡藏匿财产,一旦卡主挂失,买卡人可能会遭受较大的财产损失。
  6 网店刷信用
  网络购物如今早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在淘宝网等B2B网络购物平台上,不少急于打响名头的新店主打起了收购银行卡刷信用的主意。
  说到刷信用,不少从事网络店铺的卖家都深有体会,“新开的店铺没有好的信誉度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只能刷信用”。即便是老店铺也需要提高信誉,因为新上的商品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销售记录,商品很难推广,生意也会越来越难做,所以提高商品的销售记录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推广手段。
  记者昨日以某B2B购物网站卖家身份联系到了“刷网店信誉平台”,该平台是专门为网店从事刷信用服务的,需要大量的银行卡。这种作弊手法较为简单,首先信用炒家需准备一张银行卡,由网店店主上架一批低价商品(多为点卡、充值卡等虚拟产品),然后信用炒家开始不停地购买卖家的产品,买好之后就确认收货,根本不需要收货的时间,一天下来信誉度就能暴增。不过,由于购物网站对此种作弊方法深恶痛绝,一经查出就会封店处理,因此,信用炒家需要大量以不同身份证开立的银行卡逃避网站监控。
  收购方:行为构成违法
  虽然卡贩子们一再声明收购的卡片不会用来从事非法用途,但是广东经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名伟告诉记者,从以往的相关案件来看,卡贩子多数属于中介,而真正的买卡人一般都用来洗钱等非法活动。
  收购银行卡的行为是否触犯相关?郑名伟解释道,收购银行卡属于违法行为,不仅泄露了卡主的个人信息,更重要的是一旦不法分子用收购来的卡片进行诈骗、洗钱、内幕交易等,后果可想而知。
  郑名伟同时列举了相关,发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出租和转借。”同时,第五十九条中也明确指出:“持卡人出租或转借其及其账户的,发卡银行应当责令其改正,并对其处以1000元人民币以内的罚款(由发卡银行在申请表、领用合约等契约性文件中事先约定)。”
  虽然现在没有直接的法律条款制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打擦边球”的事也不应该碰。郑名伟表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一个诈骗团伙被警方逮捕,他们在诈骗环节使用的银行卡是收购来的,那么卡主必受牵连,量刑原则就要根据诈骗的相关法律来执行。
  在这段灰色的银行卡收购利益链条中,银行也是被蒙蔽的受害者之一,对于银行来说,只要银行卡处于正常使用的状态,银行就无法监控到该银行卡是卡主本人在使用还是被卖给了他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很多银行都拿发卡量作为考察指标,甚至允许同一客户在一家银行开立多张银行卡。为了推广网银、手机银行等业务,银行通常会免费向客户赠送U盾等安全加密工具,这使得持卡人卖卡的成本更小、利润更加丰厚,也让犯罪分子大量收卡成为可能。
  卖卡人:私自出售也属违法
  银行卡是能够代表个人身份的物品,持卡人如果为了蝇头小利把自己的银行卡转卖给其他人使用,不仅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而且也给自己带来很多风险隐患。一旦这个银行卡成为承接骗子赃款的账户,持卡人自己可能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每一张银行卡背面都写着银行卡归银行所有,持卡人不得转借转让,如果是使用U盾进行的银行卡交易,从法律上讲就是持卡人本人的交易行为,无法推托说是他人所为。
  如果是持卡人把信用卡交给他人,就有可能直接遭受损失,如果他人使用你的信用卡进行支付,满额后却不还款,那么你就会承担还款的责任,你的信用额度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银率网分析师华明认为,目前我国的银行卡属于实名制,卡内储存了许多个人信息,所以某些从事非法活动的人员就能通过盗用别人的银行卡进行犯罪活动,如果收卡人用这些购买来的银行卡进行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持卡人很可能会因为贪小便宜而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国家法律。商报记者
闫瑾 孟凡霞 周科竞/文 王悦/摄
  理财资讯&&&
&&& &&& &&&
  行业动态&&& &&& &&& &&& &&& &&&
06/07 10:3507/18 07:3707/18 06:4007/18 06:3807/18 06:3007/18 04:5507/18 04:51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台警方抓捕诈骗团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