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并购交易中什么行业最为支付宝活跃度全球排名

&今年交易额已破3万亿美元,创下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
全球公司并购进入活跃期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刘&歌&本报驻泰国记者&王天乐&本报记者&强&薇
&&&&来源:&&&&
&&&&&&字号
  11月上旬,法国政府正式批准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123.5亿欧元收购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大部分电力业务。图为位于法国东部城市贝尔福的阿尔斯通和通用电气两家企业的分支公司。   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并购市场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目前随着股市的复苏,坐拥大笔资金的企业开始活跃于并购市场。据路透社近日报道,截至11月20日,全球并购总体交易规模同比增加约48%,达到了3.06万亿美元,创下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         美国交易量稳居第一,欧洲并购活动明显增加  今年以来,美国市场并购交易达到1.41万亿美元,同比增加58%,在全球并购热潮中,居于第一。近一段时期以来,美国经济回温步伐越走越稳,一些经济数据显示较为强劲的复苏动力,企业投资的欲望随之被释放。  不过,今年9月美国出台了一揽子措施,遏制美国公司试图以海外并购的方式逃避国内企业税的行为,这对美企的并购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普华永道(英国)咨询服务部总监张鉴钧对本报记者说,与去年相比,2014年欧洲经济总体回暖,企业间并购活动明显增加。纵观今年欧洲并购交易市场,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通讯媒体技术类企业的并购表现最为活跃;快速消费品、医药等产业颇受青睐。  前不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123.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大部分电力业务,占阿尔斯通总营业额的70%。在欧洲国家中,涉及德国的并购交易最活跃。此外,英国经济一段时间来在欧盟国家中表现抢眼,对外投资以及进入英国的投资均十分活跃。张鉴钧认为,虽然一些大宗交易大幅提升了欧洲并购市场的表现,但这并不表示并购的春天已然来临。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涉及欧洲公司的总体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8%,其中5亿至10亿美元的主流交易仅增长6%。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欧洲的经济恢复尚未完成,未来欧盟经济增长前景尚有不少不确定因素,这其中包括乌克兰危机问题、欧盟的能源安全,以及悬而未决的债务危机等。  通讯媒体技术类企业表现抢眼,亚洲成为新增长极  有分析认为,推动今年并购上涨的动力主要是电信、媒体和科技行业的活跃。今年上半年,这三个行业并购总额就达到了23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并购数量497个,同比增长33.7%,创下五年来最高水平。这些行业并购涵盖了当下最具发展潜力的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新媒体等新兴产业。  张鉴钧说,从交易类型看,通讯媒体技术类企业的并购表现最为活跃。这集中体现在和记电讯并购爱尔兰电讯公司O2,以及西班牙电信与德国运营商E―Plus集团的收购,这两项交易均于年中通过了欧盟的反垄断审查。目前英国电信也正筹划以100亿英镑并购一些无线运营业务,如果成功,英国电信将成为英国最大的固话和移动通讯服务提供商。  欧盟国际政治经济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弗莱德克?艾瑞克森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的并购交易主要是受市场整合的利益驱动,但能否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并扩大市场,还是个疑问。实际情况是,当前的欧洲和世界经济并没有那么快的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公司更应该以防守的姿态,守护好他们目前所拥有的经营和发展模式。  据汤森路透的统计,2014年前三季度,亚洲地区并购总金额达504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1%。中国仍然是最受欢迎的目标市场,共涉及2789项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261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六成。在全球的并购交易中,亚洲成为新的增长极,带动了全球并购交易额的攀升。  亚洲范围的并购交易中,并购金额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共计808项交易,涉及资金共987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中信泰富对其国有母公司中信集团主要资产的收购,交易金额达422亿美元,超过了2000年香港电讯盈科以35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香港电讯,成为亚洲史上最大并购交易。  中国跨境并购总金额达7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763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小幅下降。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交易金额达40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486亿美元下降17%。中国参与的并购总金额达到3030.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9.5%。中国并购交易金额最高的目标行业是金融行业,占中国参与并购市场的24%。其次是能源电力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15%和12%。  (本报布鲁塞尔、曼谷、北京11月27日电)         >>&点评&<<  张金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今年将成为2007年以来全球并购规模最大的一年,这已是定局。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全球并购市场不断升温,原因何在?跨国公司的投资扩张是重要原因之一。  各项统计显示,2014年美国经济有望实现2%以上的增长幅度。跨国公司正是借力美国经济复苏,更加积极地寻找在其国内投资机会。与此同时,那些美国巨型跨国公司不会仅仅将目光瞄准国内,尽管类似美国辉瑞并购英国阿斯利康遇到了挫折,但很多迹象显示,经济不景气的欧洲企业正在成为不断扩张的美国跨国公司的并购目标。  站在跨国公司角度,美国企业对欧洲企业的并购并非偶然。对通用电气而言,收购阿尔斯通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而对辉瑞而言,如果能够兼并阿斯利康这个全球制药业第三且研发能力极强的竞争对手,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通过投资扩张以提高在本行业的竞争能力,将是很多企业家们迫不得已的选择。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可能将首次超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国跨国公司继续在海外频频出手,这些海外并购活动对于我国跨国公司在拓展海外市场、获取欧美先进技术、推动国内经济转型,都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 人民日报 》( 日
(责编:白宇、刘军涛)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全球企业并购趋势明显 医药行业最为活跃
日 来源: 互联网 【】 【】分享到:
中研网讯:  近一年来,全球企业并购事件此起彼伏,新一轮企业并购潮已然形成。高潮迭起的企业并购,体现了国际化趋势和世界回暖。从实际效果看,大型跨国企业间的良性并购,不仅有利于行业整合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   企业并购趋势明显   有权威机构的统计曲线图显示,此轮并购潮开启于2013年。合并市场等机构的统计显示,2008年国际危机爆发后,全球企业普遍紧缩支出,减少负债,导致国际并购活动低迷了五六年。而在2013年,随着世界经济前景不断明朗,全球企业并购交易金额稳步增长,2013年全年国际并购交易总额增幅接近两位数。
相关研究报告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
  从合并交易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并购令人眼花缭乱。如日,美国Verizon通信公司决定支付沃达丰公司(Vodafone)1300亿美元现金和股票,以收购两者的合资企业,即美国最大移动商Verizon Wireless所持有的45%股份。这笔交易是世界企业史上的第三大交易。此笔交易对Verizon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获得其主要业务的100%所有权,而且巩固了其作为美国领先商的地位。   进入2014年,并购潮明显加速。前4个月,以并购金额计算的全球企业并购步伐以30%上下的幅度加速,创近7年来的最快升幅,累计并购规模轻松踏上万亿美元台阶。到6月份,年并购规模超过历史峰值的2007年已经让人感到唾手可得。其中美国企业并购最为活跃,并购金额已达8000亿美元上下。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并购趋势也很迅猛。为获得领先及知名品牌,亚洲企业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国际化新视野,2014年以80%上下的同比增速进行国际间并购。尽管亚洲国家的企业并购效果仍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有较大差距,但其对国际并购潮日益上升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   据Marketfield资产公司估计,2014年全球并购总额将超过4万亿美元。该公司声称:“目前已经步入了一个并购潮。企业的管理团队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要么买下别人,要么被别人买下。”   经济回暖推波助澜   今年的企业并购之所以能够高潮迭起,首先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活动中的资金、生产、销售、顾客等几乎所有要素不断向国际化纵深发展,促使大型企业不仅要站在国际氛围内思考问题,而且要把触角延伸到其他国家的企业,甚至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内。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角度看,国际间企业合并趋势加剧对越来越多企业的持续发展将不再只是一种选项,而是最佳,甚至是惟一的出路。预计,国际间企业的并购趋势,将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同步前行,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其次,世界经济回暖,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成为推动国际企业并购的第二大动力。一般而言,企业并购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只有整体经济前景偏好时,企业的发展潜力才会不断加大。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可为企业并购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分享地址:
相关新闻关键词阅读:
预测:家用远程医疗市场未来或翻四倍增长...
根据盖世汽车网整理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国内A0级轿车市场继续萎缩:销量...
深秋已至,记者调查部分国家5A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后发现,多数景区均准备在...
10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为12%,为 20131...
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市民的消费理念,悄然改变、甚至...
携程透露,国庆作为传统的出游旺季,酒店业务增长迅猛,国庆 7天大批量游9...
截止到目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5个城市仍在执行限购。1...
深圳运营中心:深圳市中研普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运营总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楼全层 邮编:518031 &&乘车路线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56--5388 客户服务专线:6 06 96
专线:6 29596 专线:6
媒体合作:6 广告合作:6网站合作:6 邮箱: 传真:8
咨询QQ:5336038
Copyright (C) 199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 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号热门推荐:
  如果有人在几年后回顾 2015 年的全球市场,他能记起来的除了那些宏观数字,应该还有一系列并购案的主角:卡夫与亨氏、百威与 SABMiller、万豪与喜达屋,滴滴与快的、美团与大众点评……
  最近,这则名单上又加上了一笔 1600 亿美元的大生意,它发生在两家大型跨国药企之间:11 月 23 日,全球销售额排名第 2 位的制药公司辉瑞(Pfizer)宣布,将以现金+股权的形式,收购同属行业前列的制药公司艾尔建(Allergan)的所有流通股票。
  两家公司合并后,市值合计超过 3300 亿美元。如果单以 1600 亿美元的交易额来算,这也将是全球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并购案――第一名是 15 年前,美国在线(AOL)与华纳花了 1800 亿美元商量合并,却又很快分家的那一次。
  当然,新的辉瑞也将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药公司,合并后公司的销售额将超过 600 亿美元,同时将拥有包括“伟哥”、肉毒杆菌制剂在内的一系列专利药品。
  彭博社的数据显示,这笔交易的达成,也意味着 2015 年全球在并购领域所涉及的资金总量至少有 3.42 万亿美元,这超过了 2007 年 3.4 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其中超过 500 亿美元的超大型并购案就有 8 桩,此前最厉害的 2013 年也只有 2 桩。
  制药行业本来就是个巨额并购史,辉瑞是最早的玩家之一
  在全球市场上,医药行业向来就是“巨人的战争”。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医药领域里上百亿美元规模的行业并购整合屡见不鲜,很大原因是在 2000 年前后,几乎所有跨国药企都看到了几年后即将降临的那些大麻烦:
  他们手中那些不停为公司赚钱的药品,都面临着专利保护失效的情况,一旦允许仿制药企业涌入,药品价格往往在一年内就能下跌 85%-90%; 为了维持发展,公司的研发成本变得越来越高,如果药品的销售收入不能与其保持同步增长,想要维持投资人所期望的业绩高增长,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除了核心的那些专利药品,大部分制药企业的其他业务都不太赚钱,还有员工和资源的冗余; 在美国,医药企业还需要承担比全球其他地区更高的税费;
  圈子里最早跳出来、用现金来一次性解决以上所有问题的,就是这次 1600 亿美元并购案的主角辉瑞:
  在过去 20 年内,辉瑞的每一位 CEO 都在任期内完成过一个改变行业格局的大型并购,包括 2000 年的华纳-兰伯特(Warner-Lambert)、 2002 年的法玛西亚(Pharmacia)、2009 年的惠氏(Wynth),和 2015 年的艾尔建,没有一项交易的投资额低于 600 亿美元。
  辉瑞的做法很快被整个行业效仿,尤其是在 2014 年,各大药企间的活跃交易,一度形成了近似混战的局面:手握专利或是研发中新药的企业,报价水涨船高;为了尽可能减少交易成本,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即使是上百亿美元的并购案,也能在一天乃至几小时内敲定。
  整个医药行业的格局,也因此进入了快速变化期。麦肯锡 2014 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1995 年位于行业前 20 位的制药企业,到 2015 年只剩下了 11 家,而且全都经历过超过 100 亿美元的大型并购考验。
  对制药公司来说,专利是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并购发生的主要原因
  掌握几个专利药品,对于药企来说到底有多重要?我们还是从辉瑞在本世纪初的一大笔巨额并购说起:
  2000 年,为了获得一款针对心血管疾病的特效药“立普妥”(Lipitor)的专利,辉瑞决定直接花 900 亿美元,把手握这项药品专利的 Warner-Lambert 买了下来。之后,依靠辉瑞强大的营销手段,这款药连续 9 年冠绝世界医药市场, 年间,更是年年保持 100 亿美元以上的销售额,被人称为“制药史上的印钞机”。
  在药企们还没有多少钱、只能靠自主开发药物获得市场的时候,整个行业的大量资金,都用在了时间长、风险高的研发环节上。直到现在,大部分跨国药企每年还要将相当于自家销售额 10-20% 的钱,花在研发部门里。
  按照诺华集团前董事长魏思乐的说法,每一个新药从计划到最终上架,平均耗时在 10-14 年,花费都在数十亿美元,而其前后享受的专利保护仅有 20 年。如果不提高专利药品价格,在盈利期内很可能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更不用说企业自身的生存、以及研发领域的再投资了。
  而一旦专利到期,市场的格局就会一下子发生剧烈变化:原本只有一家能够生产的高价药物,会逐渐被其他成分几乎完全相同、但价钱要便宜一大截的仿制药占领。在行业内,这种情况被称为“专利悬崖”,对消费者来说是打破了垄断局面,但对药厂来说,基本就是噩梦的开始。
  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摆在大药企面前的,基本只有两条路:选择与那些研发型的中小制药企业合作开发,或是干脆把他们直接买了。
  避税是另一个原因
  但在此次收购艾尔建的过程中,辉瑞最看重的,好像不只是包括肉毒杆菌疫苗在内的一系列专利药品――还有,艾尔建是个爱尔兰公司。
  作为一个美国公司,辉瑞寻求税务避难已经有好几年了。前面提到的公司 CEO Ian Read 此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就曾表示,正是税率问题,使辉瑞在与欧洲制药巨头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美国,医药公司的所得税率由两部分组成:各联邦统一的 35%,再加上各州的平均税率。在某些州,税负最高可以达到销售额的 39%。
  即使放在全球层面,这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像诺华、葛兰素史克等公司所在欧洲国的税率,就在 20% 以内。这使他们能把更多的钱投入到研发中去。Ian Read 因此认为,辉瑞实际一直是在“单手作战”。
  此外,美国还有一个“全球”征税的政策:注册地在美国的企业,无论在哪里获得利润,都必须在美国课税。
  不只是医药行业,几乎所有你想得到的美国大公司,都曾经尝试过各种合法避税的手段,其中最常见的是两种手法:在税率较低的国家/地区开设子公司,或是直接将总部移至这些国家。
  在百慕大、卢森堡、荷兰或是离岸公司等各种选择中,爱尔兰因为税率仅为 12.5%,还有一些漏洞可钻,一度成为了包括苹果在内许多大公司的首选避税方案。在此前的调查中就发现,苹果公司在全球除美洲以外地区的销售收入,都被记到了两家爱尔兰子公司的头上。而在经历了一系列政策减免后,2011 年的苹果在当地一度享受到了 0.05% 的极低税率。
  所以,辉瑞在近两年的并购案交易中,也将目光瞄准了税率偏低的英国、爱尔兰公司,试图通过这样的大规模重组,把总部搬到其他市场去。比如,2014 年被辉瑞盯上的阿特维斯(Actavis),当年就是通过收购一家爱尔兰公司,大幅削减了所得税上的支出。
  频繁并购后的业务组合,获利也是挺复杂的
  药企的世界,可能要比其他很多行业更残酷一点:因为有些并购业务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梳理几家公司的业务架构。有时候,顶着同一个名字的公司,主营业务可能在并购案发生后的几个月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此次被辉瑞收购的艾尔建,就是主营业务变更的典型案例:
  艾尔建原先是一个专注于美容及眼科业务的药企,在 2014 年 11 月被阿特维斯(Actavis)以 705 亿美元收购后,一下子多了来自后者的一大块仿制药业务。但在 2015 年 7 月,这部分仿制药业务又被艾尔建以 405 亿美元卖给了以色列的大药厂梯瓦(Teva)。
  总之,艾尔建最后成了一个专注于专利和创新药品的新公司,在原有业务之外的中枢神经、妇科、泌尿、皮肤等多个领域内,也都有了品牌及研发基础;经过一次中转,阿特维斯的仿制药业务,也就这么放到了梯瓦的架构内。
  这种为了重新精简业务线、或是重新规划核心业务方向的交易,在制药企业中也相对常见。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有时会出现一些对业内人士而言都略显复杂的情况。
  在 2014 年 4 月,诺华、礼来、葛兰素史克三大药企就达成了一项 250 亿美元的业务互换及并购协议,以改变各家目前的投资组合。
  简单来说,三方从中的获利是这样的:
  礼来:获得了诺华的动物保健业务; 葛兰素史克:获得了诺华的大部分疫苗业务; 诺华:获得了葛兰素史克的肿瘤研发相关部门,并将两家的消费者保健业务打包成了一个独立的合资公司。
  实在是相当复杂的一次腾挪过程,但考虑到因此可能降低的人力和研发成本,还是不错的交易。辉瑞在宣布此次交易时也同时表示,这个巨大的新公司也有可能很快会被重新拆分。
  别看并购额都那么大,制药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也都很高
  每一个公开交易的上市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了增长收入从而提升股价,每一个行业都在利用兼并重组获得来提高收益。
  而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医药行业虽然有着高昂的研发成本、税负、业务的精简压力,但依靠那些专利药品,以及遍布全世界的营销网络,依然能赚到非常多的钱。
  总体来说,医药行业的利润率大大超过一般消费品公司的平均利润率。像诺华(Novartis)、罗氏(Roche)、默克(Merck&Co.)等长期居于《财富》500 强名单中的制药巨头,年利润常常能突破百亿美元。
  最终要为这些高价药品买单的,是那些患者,所以药企偶尔也会背上来自社会的道德指责。
  而为了获取市场份额,即使是这些大企业,偶尔也会被曝出不光彩的事。在中国,最有名的应该就是 2014 年的葛兰素史克(GSK)行贿案,其中国区分公司为此付出了 30 亿元的罚款,以及一位外籍高管。
  葛兰素史克在全球药企中的排名常年在 5-10 位徘徊,这意味着,它远不是这个行业中最赚钱的那个。即使这样,公司 2013 年在全球的销售额也达到了 230 亿英镑,30 亿元人民币的罚款相比之下,并不算一个大数目。
  那么可以想见的是:辉瑞与艾尔建合并而成的这个新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在行业中拥有什么样的话语权。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好奇心日报()是一个网站,报道商业、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未来中国仍是全球 跨境并购活跃主角|中国|全球|活跃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原标题:未来中国仍是全球 跨境并购活跃主角
   “未来中国仍将是全球跨境并购的活跃主角。到2020年,中国出境并购交易金额可能将达到3000亿美元规模。”投中信息创始人、CEO陈颉在11月17日召开的“2016中国投资年会·北京”上如此预测。
   陈颉提到,今年第一至第三季度,全球跨境并购市场的交易总额下降了36%,但中国市场的跨境并购交易总额却增长了1.6倍,约占同期全球跨境并购的近20%,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买家。从中国买家跨境并购的热门标的行业来看,包括影视、品牌服装在内的非必需消费品成为中国买家最青睐行业。
   他判断,未来中国仍将是全球跨境并购的活跃主角。到2020年,中国出境并购交易金额可能将达到3000亿美元规模。过去中国的高速发展主要是依靠人口红利,未来更多的将是依靠资本红利和技术红利。未来五年,中国将出现数量非常多的全球化巨头公司,比如类似于GE的产业巨头和类似黑石的资本巨头。而通过不断发生的并购交易,这些企业将迅速成长。
   投中资本管理合伙人马峻认为,在目前市场理性趋势下,资本偏好表现明显。文化娱乐体育和企业服务仍受追捧,社交和游戏领域遇冷。从市场格局上,跨境并购逐渐呈现多元化,这其中有几个新趋势:一是跨境并购持续升温。人民币相对贬值及企业寻求全球化发展的内外因素共同推动中国企业出海并购;二是新的合作方式。上市公司与资金方合作设立并购基金,解决停牌新规中的时间限制问题;三是交易支付工具创新。随着重组、定增等“常用工具”所面临的监管日趋严格,可交换债凭借其转换灵活、发行便捷等特点,迅速获得多方认可,逐步脱离小众状态;还有一种交易支付创新就是跨境换股,但这种方式获得证监会和商务部审批通过的案例很少见。
   据悉,由投中信息和投中资本联合主办的本次盛会为期两天,以“资本折叠”为主题,聚焦并购、上市公司转型、夹层基金投资等领域,为资本市场的各方参与者构建交流平台,梳理资本上市公司、VC/PE和创业企业之间的交错折叠。2015年全球13大行业最大规模并购案_网易荐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并购浪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