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滇红生态产业园区区

句容市明俊生态农业园
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 公司本着信誉第一、 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宗旨,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把诚信作为公司生存的根本。一切为客户的满意度努力,一切为企业的长期健康的发展而努力!我们将以成熟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发挥公司产业化经营优势,带动农民发家致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生态立市 建设美丽句容
中国环境报
&&&&作者:
  本期提示
  江苏省句容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在实现一个目标、提升两个质量、突出3个重点、强化4项工作上下功夫,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江苏省句容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服务发展为主题,以促转变、减总量、提质量、保安全为主线,真抓实干,创造亮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应对热点,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要实现一个目标,即全面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按照有声音、见行动、出形象、显成效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句容市生态文明规划的修编。严守生态红线,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着力培育生态文明特色亮点,推进经济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的创建步伐,打造生态文明示范镇。继续开展生态子细胞绿色创建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省、市级生态村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宾馆的创建工作。
  其次,要提升两个质量。一是提升环境空气质量,启动句容市城边地区和北山水库周边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今年底关闭石灰窑、石子加工、采石企业(宕口)、建材等大气污染企业58家,2015年底关闭37家,2016年底完成4家矿区、宕口的生态治理。开展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城区全部使用清洁能源,继续加大秸秆禁烧监管力度。二是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对全市主要河道定期巡查和监测,维护河道水质环境安全。全面落实年度太湖水污染治理各项任务,确保入太湖水质稳定达标。
  第三,要突出3个重点。一是突出污染减排,通过加大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在结构上腾出减排空间。通过推进污水、垃圾处理和重点行业企业降氮、脱硝、脱硫等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在工程减排上挖出减排潜力。通过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环境监管,在管理上抓出减排效益。通过推进机动车尾气减排,加快黄标车淘汰和油品升级进程,在城市污染减排上闯出减排路子。二是突出环评审批,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无环境容量、超过总量指标的区域以及高排放、高污染的项目一律从严审批。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批建不符、久试不验的建设项目,切实扭转企业存在的重审批、轻验收的现象。三是突出环境监管,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持续开展日常巡查,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涉危化学品、重金属等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 深入开展环境风险排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严肃查处。
  第四,要强化4项工作。一是强化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创新环境宣教方式方法,加大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打响“美丽句容?生态家园”的宣传品牌。二是强化环境信访调处,大力开展环境矛盾纠纷排查与调解,创新信访办理方法,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实行环保局长大接访、局领导带案下访、局长接待日、圆桌会议等,突出信访积案要案办理,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疑难信访案件。三是强化环保能力建设,在全市分片设立5个环保所,形成较为完备的环境监管体系,使环境管理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环境监管、监测和预警能力,积极应对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增强重金属、土壤等监测能力。四是强化机关作风建设。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一流的高素质环保队伍。
网站编辑:句容金卓生态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首页
所属目录:
所属地区: &
网站访问量:2702&&
句容金卓生态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句容金卓生态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
供货等级:
交易等级:
诚信指数:96%
客户满意:92%
联系人:邵余彬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宝华镇25
我们地处: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宝华镇25,欢迎社会各界光临指导,我们:
22510。我们主要从事:农业研究。如你有合作事宜请与我们联系,电话:
会员类型:
普通会员(未实名认证)
主营项目:
资料待更新
注册资金:待更新
员工人数:60人以上
法人代表:邵余彬
注册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宝华镇25
单位注册时间:2002年3月
扫描保存单位二维码信息
单位印象:交通便捷
国家节假日
员工发展进步
该商铺未发布任何商品信息,以下是系统为您随机推荐的商品信息!
技术支持:1024商务网
浙ICP备号-1
&&1024商务网客服QQ: &&
免责声明:此网页并非该单位官网,而是由会员免费注册的1024商务网商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1024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现侵权违规问题请发邮件至或联系删除。日&&镇江日报&&头版头条
这些天,句容市下蜀镇祝里村一片绿色环抱的空地上,一座高标准菌菇生产基地正在抓紧建设。负责人朱苏明站在工地前,畅想着菌菇产业的未来。一年多前,他的身后还是座养猪场,从圈养上千头生猪让环境难堪重负,到借重良好生态培育菌菇,朱苏明的创业生涯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型。
同样转型的还有刘永春。他经营的永鸿管件位于312国道旁,本是家高能耗的污染企业,如今则转向物流行业,成为“环境友好者”。
近几年,类似朱苏明、刘永春经历的转型故事,在下蜀不胜枚举。一个个转型故事,也书写着下蜀从工业大镇向生态大镇华丽转身的新篇章。
算出发展与生态的加减法
车行在宁镇沿江公路下蜀段,沿途景象让人感叹不已。路两侧是高楼林立、厂房密布的临港工业区,目力所及不远处,则是现代化新市镇和漫山遍野的茶叶及蔬菜基地。一、二、三产能在同一片绿色中如此交融,现代工业与生态文明可以有机结合,这是工业大镇下蜀转身拥抱生态后给人的惊喜。
然而,从工业大镇转向如今的生态大镇,下蜀曾为发展与生态算过刻骨铭心的加减法,走过一条不平凡之路。
下蜀镇华山村多年来一直是座绿色掩映下的秀美山村,满山奔跑的野猪曾是这里的一道风景。十多年前,开矿采石的巨大声响,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一路扬尘的石料运输车,让村民终日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很多村民虽然经济收入提高了,但因为生活环境每况愈下,满腹牢骚。
华山村只是缩影。在那个工业企业“出城下乡”的年代,下蜀镇凭借临江和多山优势,吸引来众多建材、管桩、化工企业,逐渐成为句容市首屈一指的工业大镇。但是,伴随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镇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一位句容市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句容市区到下蜀镇的句蜀路高低不平、灰尘漫天,大家下乡公干最怕去的就是下蜀。很多外地司机途经下蜀,也宁愿改道绕行。
2010年,痛定思痛的下蜀人,决定不再为经济效益承受环境之痛。当年,11家采石场全部取缔,一些小化工、金属电镀等企业也逐一关闭或整改。去年起,下蜀镇又陆续关停7家生猪养殖场,全镇每年财政收入累计减少5000多万元。
收入减少的同时,该镇在上级政府支持下,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数千万元进行矿区复绿,投入3000万元全面改造集镇,投入2000万元实施污水管网工程,同时投入3000多万对全镇84个自然村开展环境整治……目前,该镇正积极创建句容首家全国卫生镇。
下蜀的山又绿了,水又清了,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又回来了。下蜀镇党委书记、句容临港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蔡家红说,当初全镇为恢复生态、优化环境,已做好少挣钱、慢发展的心理准备。但是当山清水秀的环境恢复后才发现,生态对发展其实有极大推动作用。
事实的确如此。在下蜀镇环境恶化最严重的那几年,不少企业悄然搬离,很多客商来考察后再无回音。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项目,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而落户。仅今年上半年,该镇开工建设的亿元项目就达8个。同时,像朱苏明、刘永春这样顺应生态要求而转型的企业家,大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工业经济生态文明两相宜
工业大镇所以能转身成为生态大镇,这与下蜀科学的产业布局以及工业经济的绿色发展有关。
“去年以来,镇江全市大力推进产业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这些理念先进的发展战略,下蜀有高度自觉,并自发实践。”蔡家红说。
在下蜀镇的产业版图中,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北部沿江地带,南部山地则发展茶叶、蔬菜等高效农业。由于规划较早,下蜀的规模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江12.9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这为全镇后来的企业进一步集中,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因此,目前全镇哪些区域重点开发、哪些区域用于生态平衡,层次十分清晰。
对于工业集中区,下蜀镇也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下蜀工业的支柱产业是建材和发电,在很多人看来,这类产业向来是“污染”的代名词。但下蜀的句容临港工业区,却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工业生态两相宜的绿色发展路。
2011年4月,集聚江苏建华管桩、句容华电、台泥水泥、北新建材等“巨无霸”型企业的句容临港工业区,出台了《循环往复利用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规划,这里将建成镇江首个循环经济圈。同时,“绿色、节能、循环、科技、创新”,成为该工业区的清晰发展理念。
如今,临港工业区的绿色循环经济已初步形成:句容华电发电过程中的副产品脱硫石膏,给北新建材生产石膏板;燃煤产生的粉煤灰给建华管桩、台泥水泥和北新建材,作为产品原材料;而发电多余的蒸汽,则输给建华管桩用于增氧……
通过循环方式,目前工业区16家企业实现了“双赢”或“多赢”,每年在原料供应、运输成本等方面节约产生的经济效益超5亿元。同时,这些企业的能耗和排放也大大降低,真正体现了绿色发展。
让茶叶作为生态试金石
上月16日,下蜀镇镇长、句容临港工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亮应邀参加中国茶叶大会,并作了《百年巴拿马,优质下蜀茶》的交流发言。会议期间,下蜀的优质茶叶引起多方关注,很多客商当场表示合作意向。
下蜀茶叶走红中国茶叶大会,与该镇发展茶叶产业渐入佳境有关,背后则是下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下蜀的生态环境好不好,茶叶是一块试金石。”梁亮介绍,茶叶对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任何环境污染都会影响其品质。下蜀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既是生态环境改善的结果,也将和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互动并进。
按规划,下蜀镇将把既有的6000亩茶田发展成为1万亩优质茶叶基地。针对当前茶叶种植和生产小而散、品种杂乱等问题,该镇对区域内的茶田和茶叶品种,进行资源整合、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并将对沿主干道两侧的茶园展开景观化改造,实现连点成线、区分功能、配套发展,让万亩茶园为下蜀的优美生态环境增色。
“茶叶与一般农产品不一样,它既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发展茶叶产业,也寄托着我们把富民强镇和生态建设有机统一的愿望。”梁亮说。
目前,下蜀镇已引进一批“茶”字号企业,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同时聘请安吉等地的茶叶专家作为顾问,设立了合肥工业大学农产品深加工研究院,为农业生态项目建设注入科技活力。
依托茶叶等产业,该镇还计划打造休闲农业,开发农业复合地产,推动宜居城镇建设。一个生态化与工业化交相辉映、青山绿水和现代市镇完美融合的新下蜀,不久有望出现。
来源:福地句容网 责任编辑:李雪庭
外媒看句容
下蜀:工业大镇变身生态大镇句容生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句容生态党建引领绿色发展
日 10:06:14
】 【】 【】&
  近年来,句容市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服务生态发展的新路子,围绕生态绿色发展建强组织、选育人才、服务百姓,构建了以生态资源为依托、组织覆盖为基础、党员干部为核心、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党建”新机制。
  红色堡垒托举绿色产业
  句容市注重放大“离生态很近,离都市不远”的独特资源优势,依据产业关联度,优化党组织设置,通过党员“能人”牵头、村干部引领、涉农部门领办、基地园区带动、龙头企业拉动等方式,重点推行“合作社+党支部”“产业链+党支部”“园区+党支部”等党组织组建模式,把党组织建在绿色的田野上、绿色的产业链上、绿色的工业园区内,实现党组织在生态经济领域的全覆盖。白兔镇党委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沿S122交通干线打造绿色党建延伸线、示范带,连接覆盖全镇9个基层党组织,辐射沿线周边近15个基层党组织、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基层党建与生态文明的互融共建。
  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该市以推广“戴庄经验”为契机,积极发挥合作社党组织和党员社员在“党建强社,合作富民”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开展合作社党建示范户、示范社、示范园创建活动,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在新型工业化园区,按照生产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专门成立园区党组织,牵头园区开展企业先锋工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胜势。去年,下蜀循环经济产业园16家企业仅原料供应、运输成本就节约产生经济效益5亿多元。
  党员干部激活发展源泉
  “有机农业是我们的立村之本。我们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发展有机农业,另一方面遴选优秀大学生村官充实后备干部队伍,通过村干部培养与有机农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确保我们强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戴庄村党委书记李家斌说。唐陵村、戴庄村、丁庄村……一些明星生态村的资源优势在村两委干部的引领下越发凸显。
  句容市始终围绕绿色发展的思路选干部、带队伍、聚人才,在农村,按照村两委主要干部1∶2、其他村干部1∶1的比例,配备村后备人才库,建立定村领导、村两委干部结对帮带导师制,拓宽村干部队伍源头活水;重点从党员村组干部、致富能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退伍复员军人、大学生村官中培养选拔复合型党组织书记,通过初任培训、集中轮训和专题培训的方式,提升生态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生态党建彰显惠民效应
  “请你提供身份证和一张2英寸照片,谢谢。”后白镇五星村的群众工作站里,工作人员正在给村民办理低保,复印、登记、盖章,流程一气呵成。在句容市的各级群众工作站,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在工作人员看来,“生态党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其实就是为百姓做好点点滴滴的每一件事。
  今年以来,句容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双型”先进党支部为契机,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中,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坚持党委会每月定期议党制度,全面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党建项目驻点直联制度,落实基层党委抓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履行分管领域党建工作责任。
  “我们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就是要构建齐抓共管、和谐共赢的党建工作环境,形成党员干部齐下基层、共帮群众的正能量,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理念、服务职能和服务水平的升级。”句容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庆海 杨健 蔡艳 金鑫)
(责任编辑: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新华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0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生态产业园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