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滴滴不可能并滴滴打车收购uber中国国

为什么说滴滴和Uber合并了,百度反而有机会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滴滴和Uber中国的绯闻传着传着就成了事实。从滴滴和快的,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赶集和58的合并来看,O2O领域的斗争逐渐尘埃落定。打则惊天动地,和则恩爱到底。滴滴和Uber中国几乎是中国O2O市场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O2O并购案里最大的一个项目。
  滴滴和快的开启了O2O巨头并购的先例,又通过和Uber中国的合并让这个并购变成了前无古人甚至有可能后无来者的一次联姻。市场风云变幻,资本总能忘记不愉快的厮杀和争斗,让对手回到谈判桌前进行一分一厘的交易。
  有人说,滴滴和Uber的合并意味着BAT三大巨头首次在出行市场集齐。事实上,BAT三大巨头同时成为滴滴和Uber中国的股东,这几乎意味着百度在这次变化之中又拥有了新的妙招,甚至是逆转。
  为什么说对百度而言这场并购是机会
  电视剧《潜伏》中有一句话非常精妙――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滴滴收购Uber中国之后,柳青和程维在公开信里骄傲地宣称,他们成为了唯一一家同时获得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投资的互联网公司。滴滴到底姓什么,成为了程维自己都想不太清的问题。
  虽然表面上看,滴滴合并Uber中国之后,这对Uber中国来说是一场失利,但是对Uber全球而言,这在战略上是一场成功。因为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Facebook上证实,Uber将持有合并后新滴滴20%的经济权益,成为滴滴最大的股东。新滴滴的估值达到了350亿美元。
  Uber通过Uber中国让滴滴如鲠在喉,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延缓,虽然此时Uber中国被滴滴并购,但Uber保住了全球市场,也反过来拿到了滴滴的股权,成为了滴滴的大股东。
  百度恰恰是这场胜利撤退中的受益者。百度在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以前,和滴滴之间缺乏合作的空间。因为与Uber战略合作的原因,百度地图只能向Uber开放。但在Uber与滴滴合并后,百度也成为了滴滴重要投资者。这个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新滴滴的股东,百度与滴滴的合作也将是顺理成章。
  况且,企业永远是趋利避害的。它们讲究利益的最大化。事实上,滴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和百度有很多“勾兑”的空间。百度在地图、导航层面的市场优势,将给滴滴带来优势,而且百度在O2O层面的战略、在地图层面的数据基础,也是滴滴未来构建智能出行的重要资源。
  历史证明,滴滴不是一个随便“一边倒”的公司。此前滴滴和快的合并时,曾有观点称,这是腾讯系在出行市场的胜利,但此后的故事并没有按照预想的逻辑前行,阿里和腾讯在滴滴和平共处,阿里甚至在日常经营层面上会提出更多建议。
  在未来,滴滴内部很可能也会实现BAT三家和平共处的博弈局面。这种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改变,恐怕将长期持续。百度作为滴滴的股东之一,可能不会仅仅作为一个财务投资者,而是拥有战略方向层面的合作。事实上,百度和滴滴的合作机会点其实还是非常多的,大概集中在三个方面。
  机会点一:出行服务一体化平台
  地图、用车以及旅游等场景其实都是强相关,百度手握地图和旅游业务,双方可以打造更加完善的平台。
  回顾2015年的携程、去哪儿联姻,虽然也是BAT三家博弈的结果,但百度在其中受益匪浅。百度地图的出行平台价值在其中被放大了。携程、去哪儿的案例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企业并购之后,更多要看根本利益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两者在一起,会带来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才是决定合作深入、合作长短的最主要因素。百度成为滴滴的股东之一后,双方合作的空间非常大。百度在地图、导航层面的市场优势,将给滴滴带来关键的增值。
  更何况,百度与Uber此前的成功合作,更是直接为滴滴呈现了未来发展的蓝图。2014年12月,Uber和百度的战略合作打破了Uber用户增长数量和品牌声量不同步的现象。其中,百度地图通过帮助Uber获取庞大的流量与用户,成为了对Uber贡献最大的第三方平台。
  未来,百度地图出行,餐饮,票务等一系列的服务很可能要和滴滴之间产生更为深刻的联系。考虑到百度地图超过5亿的用户量,不排除地图中增加滴滴叫车场景为其导流的可能性,同时滴滴中也可能增加百度钱包这一支付方式。
  很明显,百度地图和滴滴的征途并不是导航与叫车工具,而是广阔的出行平台。因此双方基于LBS属性,与各服务场景的对接变得顺理成章。由于场景的丰富,百度地图与滴滴的用户体验都会越来越好,粘性逐步加强,对双方而言属于双赢的局面。
  机会点二:“汽车共享+无人驾驶”发力智慧出行
  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百度在O2O层面的战略、在地图层面的数据基础,也是滴滴未来构建智能出行的重要资源。本质上而言,滴滴和百度的百度地图、百度无人车等业务之间存在上下游的关系,两者从长远来看,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两者其实在“汽车共享+无人驾驶”的层面上共识,能够共同发力智慧出行。
编辑:殷雨婷
关键词:U智能规划;F无人驾驶;潜伏
Uber中国宣布合并后员工可获得6个月基本月薪 6个月可归属的股票价值的合并完成现金奖励。
滴滴出行宣布收购优步中国 消费者担心网约车垄断欺客 司机担心补贴减少  昨日,国内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
“行程助手”产品负责人崔香梅介绍:“‘行程助手’经过快3年的打磨,最近用户行程量顺利突破千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行程库。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自由行用户对个性化旅行体验的强烈需求,近期推出了一项精品服务――‘私人定制’将为这部分用户提供贴心专属的出行解决方案。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如何看待滴滴收购 Uber 中国?
【老编辑的回答(829票)】:
滴滴收购Uber中国之后,柳青和程维在公开信里骄傲地宣称,他们成为了唯一一家同时获得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投资的公司。
在经过大约七轮融资和两次惊天动地的合并之后,这家公司的股权结构已经非常复杂。
今天,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还在朋友圈里Po出了一张聊天记录,显示滴滴CEO程维在一个命名为滴滴股东的群里宣布收购Uber中国,这个群里有45人,应该包括了最核心的滴滴股东。
但是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信,的完整股东名单现在已经一张A4纸都打不完了。而且这还不包括通过各种专项基金和信托进来的散户。
滴滴和快的合并几乎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完成的。天使投资人分别是王刚个人和阿米巴,A轮分别是金沙江和经纬创投,B轮分别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到了C轮,中信产业基金和环球老虎基金接盘,腾讯阿里追加投资。D轮的时候软银、DST、淡马锡这些Deep Poket进场。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创业公司到这一步就该准备IPO了,DST、软银、老虎环球基金、淡马锡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意味着上岸。
但是打车在阿里巴巴和腾讯争夺支付入口的时候被赋予了更大的意义,所以已经是阿里腾讯拖着自己的投资人软银、DST一起投入这场旷日持久的补贴大战。
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滴滴快的应该来说都是姓马的,马化腾和马云一个姓,最后双方以接近一比一的比例换股合并,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新公司的股份比例都被稀释到20%以下。
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后的第一轮融资在去年下半年,融资额从20亿美元追加到30亿,估值从120亿美元涨到165亿美元。
这一轮融资中国家队大规模进场,平安、招行、民航、中信、中金甲子、北汽集团、还有上海国资委背景的赛领资本。到此为止可以说,滴滴姓赵了。
这轮融资之后,虽然腾讯仍然还是最大的外部股东,但是股份已经被稀释到10%出头,而整个公司管理层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加在一起股份已经不到20%。
这一阶段也有不少老股东套现,一些参与了滴滴出行融资的机构开始发起了专项基金或者信托理财计划,向个体投资人开放了滴滴出行的股权投资,起投金额100万到500万不等,有些份额还被众筹网站拿出来当噱头,数千名土豪散户成了滴滴的股东。
今年上半年开始,滴滴出行开始按照25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6月份尘埃落定,这轮融资的过程也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最终定稿的过程。最终迎来网约车合法化的结果也是波澜不惊。
最终估值传闻是280亿美元。累积融资金额73亿美元,其中包括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招行牵头的25亿美元的银行团贷款还有中国人寿的3亿美元借款。
股权部分苹果投了10亿美元,中国人寿投了6亿美元,阿里和蚂蚁金服投了4亿美元,这就占了一半。
即使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在这一阶段投资了4亿美元确保滴滴打车用高德地图替换原有的腾讯地图,但是滴滴出行应该已经没有两位数股份的外部股东了,管理层的股份算起来也将将超过10%。
所以Uber CEO卡兰尼克才说,Uber现在是滴滴的最大股东。这次交易中Uber中国作价大约70亿美元,换了滴滴20%的经济权益,其中百度为首的中国投资人占2.3%,Uber全球占17.7%。但是这只是经济权益,真正享受完整权益的股权,只能按照3比1的比例换算成5.89%。
这个信息很重要,滴滴至今仍然保留了海外上市需要的VIE结构。在股权如此分散的情况下,采用AB股机制(同股不同权)是保留管理团队决策权的唯一方法。目前来看,程维和柳青还是管理层绝对核心,两人总是一起出现在公开信的落款和几乎所有重要场合。公开信落款的顺序目前仍然是程维在前柳青在后。
这个顺序未来会不会发生变化,滴滴会不会改姓柳,被收购的Uber中国的负责人柳甄还是柳青的妹妹,她会不会留在滴滴以及发挥什么作用,这些都是后面值得观察的。
到此为止,国内BAT三巨头、各路国家队、跨国资本掮客,美国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苹果,未上市公司估值最高的Uber,还有数千土豪,成为了滴滴打车的股东。还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城市政府的其他规定”、“城市政府有必要实行城市指导价的除外”两个语焉不详的条款,给地方政府赋权,所以未来地方豪强豪强的利益也会在这个结构中有所体现。
所以可以说,雨露均沾,没有谁一家独大,滴滴的股权结构,基本可以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的权力结构。
现在Uber全球估值680亿美元,滴滴出行估值350亿美元,也和G2两国的GDP对比惊人吻合。所以滴滴团队创业的个人奋斗史很重要,但是更要看到历史进程。
等到滴滴IPO的时候,我觉得招股书可以作为中国的《独立宣言》,柳青发表的讲话可以作为中国的《葛底斯堡演说》,都是代表什么是中国梦,或者谁有资格做中国梦的历史性文件。
柳青和程维已经开始用“双方是伟大对手、史诗对决”这样的宏大叙事来描述滴滴Uber的竞争。很多评论也说,至少在资本层面,滴滴现在已经是和Uber相同量级的公司。
但是我还是觉得在资本层面上Uber领先那么一点点,因为Uber最新一轮的投资方是沙特主权基金,投了35亿美元。
滴滴和Uber一样,股东里面都有来自美国的钱,日本的钱,老欧洲的钱,新加坡的钱,中国的钱,唯独少了来自海湾石油土豪的钱。
读者可能会问这能说明什么。我想说的很简单,就是和全球化的Uber相比,
“滴滴打车还不清真。”
本文本文作者老编辑,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道消息(laodaoxx),原标题《滴滴现在姓什么》。老编辑的团队正在招暑期实习作者和运营实习生,至少要实习3个月,每周四天,需要是在京2017年应届毕业生,发送简历和作品到。
【何明科的回答(592票)】:
再次证明有关互联网行业兼并收购的所有传言,都是真实的。即使一开始不是真实的,也会像魔咒一样,把所有人利益相关人往这个方向引导。
当两者合并的传言刚出来的时候,还有不少论证来详解此兼并收购的不靠谱,那时候就想说,你们还是低估资本的力量,too young too simple。参考之前的答案:
兼并收购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资本的力量以及退出后选择的多样性。
其一,资本的力量正在变得空前强大。这次幕后的推手传言又是高瓴和Tiger(关于这些超级PE的投资风格,还专门用Social Network Analysis来分析他们的投资手法和抱团效应,有兴趣的可以看这里:和)。这些兼并收购案中的公司,基本都是处于一个极度烧钱的行业而经历了四五轮甚至更多轮数的融资,管理团队所占股份已经较小;同时,行业竞争并没尘埃落定而需要继续烧钱。最终导致公司背后的资本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去左右公司的决定,资本当然是以ROI最大化为目的的,而不是所谓的光荣与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发展出高瓴、老虎、红杉、BAT战略投资等多家超级资本,他们不仅口袋深厚,而且持股和布局横跨多家公司甚至直接对头公司,让这些资本更容易左右易手和背后联手以实现1+1&2的野心,有些兼并收购的决定甚至可以完全无视创业及管理团队。(比如:百度背后操盘换股,不用通知管理团队而直接把去哪儿卖给携程)
其二,创始及管理团队在兼并收购之后有更多的职业及生活选择,为各自都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对于兼并收购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遥想n年之前,被收购或整合后,创始团队离开,除了财务自由,眼界也没完全打开,能做的事情并不是太多。而且再上路不能说从零开始吧,其实起点也不是特别高,融到的钱确实有限。而现在,如果这些兼并收购案中的创业者选择离开,除去获得财务自由之外,可选择的道路非常之多,无论是做天使或基金,还是再次创业,能获得的资源支持也是非常丰富的。市场上热钱太多,太需要优质资产和优质团队。以本次合并为例,优步和滴滴也是各取所需,一方面或许是交叉持股,锁定利益关系;一方面各自划清战场,提升估值,一方独占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另一方独占全球其他,基本算是划江而治。
...更多文章请到
...更多回答请看
【谷子的回答(26票)】:
想起两年前,有这么个微博:
咳??还是高兴得太早。_(:3」∠)_
【孙叔叔的回答(3450票)】:
有些公司,创业的时候讲的都是情怀,一旦达到市场垄断地位,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割韭菜,比如说阿里巴巴,比如说58同城,比如说接下来的滴滴出行。阿里巴巴割的韭菜是卖家,58同城割的韭菜是本地服务业商家。我们说中小微企业成就了这两个公司并不为过,某种程度上,这两个公司的成功,是躺在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的尸体上面。
滴滴和优步合并,毫无疑问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掌握了定价权,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提高价格,提高佣金。对普通用户来说,打车的成本会上升;对司机来说,赚的钱会越来越少。当然,滴滴会做出一个在商业角度上来说最接近合理的定价,即在用户接受度、司机接受度、公司利润三个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他们说干掉中介解放手艺人,结果他们成了最大的那个中介。他们说干掉出租车公司解放司机,结果他们成了最大的那个出租车公司。从长期来看,一切都改变了,一切似乎又都未曾改变过。
针对评论里一些知友说我阴谋论回复几点:
1.网约车当然提高了出行领域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我自己也是网约车的忠实用户,我甚至认为滴滴有很大可能性在市值上超过百度和腾讯阿里比肩。当然,阿里巴巴平台和58同城也提高了所在领域的效率。这些都是新商业文明,都是互联网带给中国社会的进步。
2.具备网络效应的产品一家独大效率才会最高,并且发展都是趋向于一家独大(比如微信、淘宝、58同城),所以,阿里巴巴平台成了最大的商场,滴滴成了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原来把租金交给商场,现在交给阿里巴巴。原来把份子钱交给出租车公司,现在交给滴滴。
3.一家独大,就难免会割韭菜。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卖家现在交给阿里的钱不比原来交的房租少吧?所以可以预见,以后滴滴平台上的司机,交的钱未见得就比原来交给出租车公司的少。当然,一家独大后还会产生其它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说服务质量下降。
4.所以我不希望一家独大,有竞争,对用户才会更有利,市场也才会更有活力。所以我会支持京东亚马逊等电商,会支持曹操专车等网约车服务。
5.哪有那么多的阴谋论。
【章孜的回答(21票)】:
互联网时代,to c的商业模式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你的竞争对手和你面对面站在了电话亭里。
二十年前我爸下海的时候,做酒生意。整个昆明广丰里面批发商何止几百上千家,但大家都活得下去,因为盘子大而商家的胃口小,吃不下,所以大家一起吃还能相互照顾,介绍客户;一个品牌的大经销商,可能需要从其他品牌的大经销商拿货,而对方也是如此,相辅相成…十年前人声鼎沸的中关村,海龙大厦里串货的小贩们你来我往,关系融洽,下班了还可以约个饭局,为何?盘子大而胃口小,每个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都必须耗费经营者一段时间的人力,所以谁也无法一口吃下。
等到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普及,面向c端用户的人力时间成本大减,一个也是卖,十个也是卖,无非是系统升级,服务器加机器,最后上云…这样一来,同质化的服务提供商理论上每家都具备了服务所有消费者的能力,当然,考虑到线下成本,最终只会有实力足够强的几家能够进入最终的决战…这里的问题是,在过去的商业模式中,一般并不会是决战,而是共存,但现在不同了,随着面对c端消费者的成本急剧下降,赢者通吃成为新的规则…
所以我们看到,大家都在讲故事,讲什么故事?“我和你们不一样”的故事,就电商领域,阿里出来,言必称电商,我司出来,言必称自营电商,为何?要和你不一样,否则后果很严重。再往下,唯品会讲特卖,蘑菇街讲社交导购,通通都是避免同质化,一旦同质化,最终必然统一化…
然而,最可怕的是,是不是同质化,并不是看你讲故事讲的是什么,而是消费者,用户真真切切感受到的是什么…唯品会特卖和天猫究竟同不同质?消费者才知道,数据才知道,故事就是听个乐而已…
现在大家讲垂直细分,为什么要垂直细分?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啊,互联网时代,格力与美的齐飞的事情不多了,竞争就意味着不死不休,盘子很大,但胃口更大,共存共赢的模式可能存在,但至少目前还没有看见…
【陈茂辉的回答(8票)】:
只能说这个世界,资本是理性的!也证明一点,这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作为用户而言,不要相信天下有那么多免费的午餐。生意场上没有公益,我们很多人会说,没有补贴,没有打折就不打车了,其实你要明白,滴滴和优步已经帮你养成了打车习惯。《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被很多品牌用的很好。
最后,合作利益永远大于竞争!
【李小可可的回答(250票)】:
恭喜滴滴,继快的之后战胜了的又一对手。
从此滴滴在中国的城市出行市场上一家独大,新一代的中国企业在家门口击败了占领全球市场的独角兽。
但是这一次我并没有像之前联想收购IBM那样激动。
也许是因为没有补贴了吧,大家都是这个反应,以后打车要变贵了,坐地铁吧,骑车吧,诸如此类。
但我还是感觉难过。
资本的竞争总是血淋淋的,我还记得两年前的时候,滴滴和快的烧钱竞争,让大家突然发现居然还可以手机约车,而且还那么便宜,北京出租车14块起步价只要付1块钱,居然还可以网上约私家车。然后滴滴和快的合并,两家品牌保留各自经营,但是快的CEO吕传伟很快销声匿迹,快的APP的更新时间也永远的停在了2015年的7月,豌豆荚上还全是2014年的用户的好评。当时号称有1.2亿用户的选择,现在他们还记得手机里安过的快的吗。
这次优步也是一样,品牌保留各自运营,但是优步这个APP,应该也很快从大家的手机当中消失了吧。
的确我是个优步的死忠用户,原来一直用滴滴,但是体验过优步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头。人民优步更便宜,更快捷,客服响应的也更及时。优步是派单,滴滴是司机接单,我使用优步一年多来,零星碰到过几次司机电话询问地点后拒载,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司机如约赶来。而滴滴一直是司机接单,并且可以选择目的地方向,导致晚上十一二点,如果想走比较短的一段路程,或者家比较偏僻,打个五分钟十分钟的车也是经常,还要祈祷司机不要打电话让我取消。优步没有小费,近期才有的取消预约罚款,而滴滴最开始就有调度费,还有针对出租车的“打表来接”。
当然,这是策略选择,优步更照顾乘客,而滴滴更照顾司机。滴滴是在做产品,鼓励乘客多交钱,就能更好更快,就像中国式网游的品种繁多的内购。而优步反而是在做公益,补贴力度更大,活动花样繁多也更有趣,而且司机由于是派单不知道乘客的目的地在哪里,经常会会开五公里来接你这个可能三十公里也可能只有三公里的单,只要你是我的用户,都能够享受到同样的服务,就像暴雪买断制的守望屁股,冲再多的钱也只是换身衣服,跑得不会更快,伤害也不会更多。
然而这些很快就要没了,优步的烧钱亏损,加上新出的《网约车办法》规定的平台资质等限制,让这种竞争存在的必要越来越小,优步已经实际上丧失了占有更多市场份额的可能,不是因为优步不好,而是因为优步好而太贵了,毕竟这只是一笔生意,继续打下去,加上法律的监管,优步中国值得钱只会越来越少,毕竟在出行这个问题上,服务差异性很小,用户本来也没有什么粘性。
然而滴滴发展至今,有种法国大革命中“赶走了旧国王,迎来了新国王”的感觉,出于打击出租车公司的垄断地位而出身的滴滴,现在成为了新的垄断,补贴肯定会逐步削弱,盈利纳入正轨。宣传中的这家唯一由BAT三家共同投资的企业,拥有着国家政策的背书和上亿用户量,终于成为了独孤求败,它的发展终于和它的用户无关了,因为用户也没有别的选择。
我们日后的出行会变得更好吗,我想不会,一切因为优步在中国的消失而变得正常起来,正常到我们察觉不到滴滴的存在,就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察觉不到搜索引擎的存在一样,直到它偏离正轨。
第一次更新-----
关于反垄断审查的问题,我认为最终雷声大雨点小,敝校邓老师等法学家隔空喊话几句而已,的确反垄断法需要被重视,但经济发展与行业整合的意义终究大于法律规定,并且反垄断审查真的阻止了合并,没有任何人获利。其实在网约车的市场上垄断要优于寡头竞争,寡头持续砸钱,行业持续亏损,市场准入一团乱。对于政府而言,这是新的得到交通部立法认可的行业领域,需要中国本土的企业发挥影响力,继续与政府合作,便于监管,也希望尽快盈利,把贴到乘客的钱交成税。毕竟前脚立法,后脚合并,交通部的人和滴滴优步你来我往见了不知多少面,谁还不知道对方在酝酿什么。
对优步而言是脱身,对滴滴而言是称王,对政府而言则是招安,匪头子领了顶戴,别忘了,还有出租车公司的官老爷呢,不愁没人陪滴滴玩。
今天魔兽也收月卡了,感觉世界不会好了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8月1日,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专车平台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表面看是滴滴收购了Uber中国,为什么却说Uber的战略更胜一筹!因为滴滴不只付出了巨额股权成本代价,更重要的是,受Uber中国狙击影响,迟滞了一年半时间进军全球市场。滴滴现在只是一家中国出行平台,但 Uber已稳坐全球出行共享经济市场老大位子。合作协议:据悉,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滴滴并未公布对Uber的持股比例。据彭博社之前报道,滴滴投资10亿美元,占Uber 估值680亿美元的1.47%。Uber中国和滴滴合并后的新公司,估值将达到350亿美元。几家欢喜几家愁大赢家 首先,资本大赢家,比如滴滴早期的投资人。这次合并交易当中,再次出手( 当然还有撮合 ),升级为世界级红娘,此前撮合放弃电商入股京东,今有Uber放弃中国入股滴滴。2015年,东哥看不懂高瓴资本为何在投了Uber全球之后,又再投资滴滴,是双向押注保险么。现在看来,真是技高一筹,或许早有预谋吧。从资本角度看,鹜蚌相争,渔翁得利,资本受伤,用户和司机受益。与其不必要的持续补贴战,消耗资本,还不如合并一统江湖!其次,恭喜滴滴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虽然代价有点高。但Uber中国不死,滴滴就永难盈利。其三,恭喜Uber赚了,全身而退。大输家 其四,恭喜乐视易到,提前进入出行第二名。虽然易到和神州可能会继续坚持补贴,但实际无足轻重了。另外,易到用车和神州的投资人还会有勇气给钱继续烧吗?未必,无底洞。其五,倒霉的是用户,因为肯定要涨价了,补贴会越来越少。一年半前,滴滴合并了快的,就很快停止了打出租车补贴。其六,司机扣费越来越多,赚钱越来越难!当然了, 如果合并不能涨价减少补贴,不能增加对司机的收费,合并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还有一个不太惹人注意的输家,就是媒体,少了竞争,就少了打架,就少了公关车马费!至于是否触及反垄断法的政府监管问题,据说,2015年Uber中国净收入不超过4亿元,这一交易或不会触发中国政府的反垄断审批。战略上,Uber略高一筹一个月前,复读《战争论》,写了一篇文章,涉及Uber和滴滴的商业竞争。&从商业案例上看,Uber是全球性的打车平台,滴滴是中国最大的打车平台,一个估值510亿美元,一个估值280亿美元,旗鼓相当。Uber中国是独立融资、独立发展的,也估值70亿美元,其最核心的价值还是拖着滴滴补贴。同样的补贴额度,滴滴补贴亏损是Uber的十倍。有Uber中国在死磕补贴,滴滴就很难整体盈利。持续的消耗资金弹药,滴滴也就无力在全球和Uber展开进展,滴滴越晚进入全球市场,Uber就受益越大。&没想到,一个月后,滴滴就吞并Uber中国,看上去滴滴最终大获全胜!而在东哥看来,滴滴只是惨胜而已。当年,因为忍受不了出租车高额补贴,最疯狂时每天烧掉上千万,在资本撮合下,一年半前,滴滴快的宣布合并,原以为垄断了中国市场, 滴滴 可以不再补贴,坐享其成,意想不到,Uber斜刺里杀入中国市场,彪悍地补贴,有过之而无不及。2015年,Uber中国补贴亏损过10亿美元,而据说滴滴亏损是Uber中国的十倍,至少平均每天烧掉几千万人民币是有的。所以,最后来看, 成立仅一年半,烧钱10亿美金的Uber中国就置换滴滴20%,价值70亿美金权益,滴滴的代价不可谓不高。最重要的是,Uber中国成功地拖延了滴滴全球化进程一年半的时间,攘外必先安内,滴滴动作还是太慢了。So,Uber战略更高一筹!我服。最后结局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的电影《集结号》,包括谷子地在内的48名战士奉命狙击国民党,保护大部队撤退,最终,火力悬殊,寡不敌众,几乎全部阵亡。而这一次,Uber中国奉命狙击滴滴,已达到了狙击迟滞竞争对手目的,最终不但没有全部阵亡,反倒全身而退,还拿下滴滴20%的股权权益。一年半前,滴滴吞并了快的,快的消失了,今天滴滴又吞并了Uber中国,后者同样也会消失。这让东哥想起京东吞并了腾讯电商,后者的拍拍易迅网陆续淡出视野,一个月前,京东又吞并了,从长远来看, 是一样的结局! 吞并未必是为了扩张,而只是为了减少无谓的补贴消耗战!建议李成东,电商天使投资人,前腾讯、京东战略分析师。创业者、投资人加微信,微信公众号:dgjdds
24小时报不停
楚山创新获1000万天使投资,致力于无线充电领域的开拓者
博纳影业完成A轮25亿元融资,腾讯阿里影业领投
820处理器+4GB内存,暴风魔镜推出2499元VR一体机Matrix
联想正式发布ZUK Edge,屏占比达86.4%,2299元起
Blued与海外同志社交应用Hornet达成战略合作,参与其新一轮融资
阿里应用分发今日成立,豌豆荚同时宣布进入内容分发
容艺教育获新东方领投的千万级 B 轮融资
华为手机否认高层降薪传闻 但内部确实有讨论薪水过高问题
佳能395亿收购东芝医疗交易完成 看好医疗和生命科学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开云汽车完成A轮融资,华兴熊猫入股
乐视危机继续蔓延:易到客服电话已关停
电信网络诈骗3000元以上可判刑,50万以上最高判无期
工商信息显示360子公司投资熊猫TV,11月完成股权变更
圣诞怎么玩?如何给孩子送礼物?河狸家推出圣诞老人上门服务
电子商务法草案初审:威胁给好评 可吊销营业执照
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e签宝获4500万A轮融资
传三星Galaxy S8将涨价20% 延迟至明年4月发布
Uber第三季度亏损8亿美元:退出中国市场令亏损增长率减速
骑行社区行者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
针对Facebook虚假消息,德国或征收50万欧元罚款
美国专车Lyft创始人:五年后开车将是非法行为
任天堂首款iPhone手游难突破《Pokemon Go》
特斯拉明年在华扩建超级充电站
Airbnb再筹1.53亿美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并购uber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