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四大投行实习面试机会相关实习经验.明年毕业有机会进外资四大投行实习面试机会吗

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给想进投行的学弟学妹的忠告和建议几天前,写完上篇后,有很多同学回贴,甚至窜出一堆传说中的牛人,当时的班门弄斧现在想来仍心有余悸。其实,写这两篇忠告和建议的本意是给还有一两年才毕业,并且不是很牛但又抱着 ...
给想进投行的学弟学妹的忠告和建议
几天前,写完上篇后,有很多同学回贴,甚至窜出一堆传说中的牛人,当时的班门弄斧现
在想来仍心有余悸。其实,写这两篇忠告和建议的本意是给还有一两年才毕业,并且不是
很牛但又抱着投行梦的学弟学妹参考的,因为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由于大多数时候得
不到牛人指点,很多东西得自己走很多弯路才能体会到,希望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好让ddmm们能比我幸运些。
如果你觉得自己确实适合投行,也愿意付出很多努力,那么我就听见的,看见的,自己经
历的提些参考建议吧,抛砖引玉。(当然以下经验对应聘其他非投行类外资企业同样有用)
首先,毫无疑问,英语好(尤其是口语)是最基本的。往年进外资投行的人,别的素质且不提,英语绝对是溜的。当然今年扩招,所以很多英语比较差的人也混进去了,譬如偶。但是,地道的发音,有组织的语言,流畅的表达,绝对能让你从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不过据我观察,大凡口语非常好的人中小学时受过良好的外语教育,很多去国外学习过半年/一年,所以在进大学前,英语就已经比复旦80%以上的大四毕业生要好了。那么如果你不是这样的英语牛人,该如何应付投行的面试呢?假设学弟学妹还有1年左右的准备期,我的建议如下:
*平时多看A片(别想歪了,是American Movie)和us tv(比如friends,apprentice等),学校资源这么丰富,千万别浪费。当然,选片子也有讲究,最好是那些不枯燥,并且带有比较多的business用语或生活常用的体面用语(别尽是It sucks.之类)的片子。一方面留意他们的习惯表达方式和语音语调,人为创造英语的环境,培养自己的语感和兴趣;一方面注意模仿和学习,绝对要说出来,大声说!可以把自己模仿的英语录下来,然后自己或找英语达人帮你分析自己欠缺的方面,包括发音、语调、重音、呼吸等等。然后不断练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英语光会模仿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争取达到就随便一个topic准备一会儿,就能做3到5分钟presentation的水平(越来越多公司在面试中采取这种方式)。曾经遇到过几个英语达人推荐了我一种方法,我没试过,不知道可行否,仅贴出来供参考。譬如,听一段crazy english杂志的一篇文章,然后就里面的主题给自己提问,然后再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回答。一人分侍二角,经常练习,据达人说就会有提高。当然,达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甚至有一个达人跟我说,只要她听得懂的英语,她就能运用自如。汗_ _
*适当参加英语兴趣小组,大家一起提高。口语最好能和同伴一起练习,方便互相促进,能找到英语达人或者英美老外那是最好(不太推荐口音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老外,因为可能你英语没练好,却传染上My english iz veli veli pooool的口音_ _),如果没有也不必强求。记得以前english test版组织过oel联盟,很多英语爱好者聚在一起,每周都进行活动,个人以为是挺好的一种方式,可以互相学到很多东西,当然可以改进的方面很多,这里暂不赘述。我不太推荐一般的英语角,因为每次去都会遇到陌生人,很多时间都在自我介绍(当然自我介绍非常重要,以后再提),聊完兴趣、天气、家乡、专业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而且如果遇到口语比自己好很多的人,那通常只能怀着仰慕做倾听者,遇到口语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也聊不起来。水平相当或比自己高那么一点点是最好的口语搭档。
*有时间,有精力,有米的话,不妨有选择性地参加些英语考试。很多人说考toefl,gre,gmat,剑桥商务,高口等对提高英语没什么帮助,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种说法非常之欠考虑。撇开英语达人不说,大多数同学在大二考完六级后就没有外部强制性的学习动力,所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些考试还是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如toefl能锻炼听力和写作,gre(gmat)除写作外,能锻炼阅读和逻辑,ddmm们以后会发现对应付很多公司的笔试非常有用(以后再谈如何对付SHL的题目)。另外,许多投行在申请时会让你填有没有参加过ets的考试,如果考得好的话,有利于拿到面试机会。当然,也不要高估考试的收获,你能学到多少最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还有,如果离找工作时间很短,并且没有足够精力的话,还是把时间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吧,毕竟这些只是辅助。
*有针对性的准备。前面的很多建议适合时间充裕并且比较勤奋的人,那么有针对性的根据面试进行准备就对懒人也适用了。英语面试一定要精心准备,除非你是大牛(事实上,恰恰很多大牛都是花很多精力准备面试的)。所谓准备也就是猜测公司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并且预先想好回答,然后多加操练。面试准备很有学问,这里只说个大概,详细的以后陆续再谈。投行的面试提问主要包括general questions、behavior questions和technical questions(下面再谈)等等。有些问题肯定是要准备的,如pls introduce urself, why investment banking, why DB, ML, GS, MS, UBS..., why do u think u r qualified to be an investment banker等。关于个人品质方面,不同的投行公司文化不同,侧重的candidates的quality也不一样,有必要就投行关心的诸如analytical skills, teamwork spirit, leadership potential, innovative, problem solving skills,communicati on skills等等每个准备两到三个例子,还有一些如何应付difficult person等问题同样需要准备。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投行面试非常看重你过去的经历,如出国交流、相关实习、所学课程、课外活动等等。如果你去过外国或香港学习、工作甚至旅游,面试官都会很感兴趣,而且这个是你stand out的绝佳机会。(因为外资投行经常要和来自不同背景、国籍的同事共事,也可能base在香港或外国。外资投行认为出国经历能表明你比其他人更容易融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另外,诸如实习中作了些什么,学到些什么,最喜欢什么课程等也可能会问到。最后,记得从公司网站和其他资料中了解公司背景,组织结构,业务发展,文化等方面的东西。必须强调的是,在纸上准备回答时最好用短语、词组表示,因为完整地句型会限制你的思路,容易导致你去背诵答案,这样的效果肯定是很差的。针对性的准备你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有效组织起每个问题的回答思路,掌握关键的表达方式,从而不至于在面试时慌神。
* Mock interview。找工作期间,最好能找到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小组,互相模拟面试。多加锻炼,查漏补缺,互相提建议。英语要多说,不练自然会荒废。
外资投行非常看重实习经历。最后拿到投行offer的很多人许多都有暑假在投行实习的经历。如果你拿不到summer intern的offer,那么可以考虑去相关的公司实习,如知名券商、基金、咨询公司等等。没有投行实习经历,确实会缺乏竞争力些,但是如果你在实习中作过诸如IPO,M&A项目,抑或确实做出很大贡献,学到或培养了很多投行看重的知识和品质,那么还是具备一定的说服力的。
关键在于如何找实习,如果有师兄师姐、父母、老师、同学、朋友、bf/gf推荐到很好的公司那当然省力,如果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那么多关注job版和parttime版和求职网站。尽可能找能提升个人竞争力且公司看重的实习。实习经常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没有过去的实习或兼职经历可能会困难些,找到一个好实习后,机会往往接踵而来。还有一点,实习贵精不贵多,并且尽可能和你的未来的求职方向统一。如果你不确定将来做什么,那么可以多尝试,但务必尽早确定。
3。投行专业知识。外资投行不同部门和职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很不同。如果是fixed income部门,那么数学或工科专业,并修过相关课程、做过相关研究或项目的同学会有很大优势;如果是finance,那么财务专业和相关知识是很有用的。这里主要谈谈传统投行业务(承销、并购等)部门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其实以我个人的经验,外资投行的IBD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要求是非常非常低的,他们其实更看重你以往经历所体现的基本素质和潜力,而且对自己的training非常自信。国内投行老大中金比较重视专业知识,另当别论。当然不能忽略的是,如果你具备大大超出其他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及宏观经济的把握,毫无疑问能给你加分。正如我一个朋友说的,面试时你表现得好是远远不够的,要胜出那么你必须表现出exceptional的方面,这样面试官才可能记住你。
如何提高专业知识?平时注意多积累,修习或自学corporate finance,accounting, financial engineering等课程,注意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如mm定理,CAPM,公司定价等等。平时关注财经网站(wall street journal, bloomberg, biz week, ft, 和汛,新浪财经等等),跟踪市场动态(如最近的ipo,并购deal),了解宏观经济动态(如加息、汇率、证券市场等)。值得说明的是,这些不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对投行业务感兴趣,那么应该会去关心。而且,如果你确实专业知识扎实,会传递给面试官一个信号,你确实对这行感兴趣,并且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她/他会发现和你有共同语言。
本人没考过CPA,只通过了CFA一级。很多师妹曾问我有没有必要考CFA。同样,CFA不是必要的,但是是个plus,基本不会影响你的投行面试成败,考出2级以上还是有一定分量的,所以有必要权衡一下收益和机会成本。这几年考CFA在媒体和培训机构的宣传下成了个fashion,惭愧得说一下,本人当初也是跟风去考的。事实上,外资投行的许多员工根本就没有CFA证书(顺便说一下,甚至很多人没有MBA学位),而且除了投行,证券公司,基金,其他公司几乎都不知道CFA,对某些公司的应聘甚至会成为鸡肋。
那么说下考CFA(一级)的收益:首先,对缺乏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的同学来说,可以算作启蒙的读物,了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金融术语的英语表达方法。其次,锻炼英语阅读
能力。三,可能帮你拿到个投行面试机会。
成本:大约6000RMB的注册费加考试费用,根据报名时间会不同;若干RMB的notes的费用;若干个月的复习时间和精力投入等;对其他学习或工作的影响。
CPA我没考过,但是个人以为性价比比较高,而且适用面比较广。
5。朋友、学长、校友资源。
这个说来话长(以后详述),简言之,多向有相关经验的朋友、学长、校友请教,他们会提供你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机会。举个例子,牛人大多数在这方面人缘很广、很深,所以他们对各家投行非常了解,甚至能打听到这次招多少人,待遇如何,面试官的偏好等等。很令人发指吧,呵呵,偶在这方面也很欠缺,认识的牛人很少,所以很遗憾没什么资源可以分享给大家。毕竟,每个人交友的原则不一样,不能苛求,大家自己把握吧。
另外,关键时刻谁是真正的朋友就会体现出来,此所谓“患难见真情”。幸运的是,这次找工作我有两个非常好的朋友一直和我并肩作战,郁闷的时候大家互相安慰,有人拿到面试机会,大家会替他高兴并帮忙出主意。现在其中一个已经找到了很中意的公司,另一个也将很快拿到非常好的offer。
对了,不得不提我的室友。虽然我们寝室找工作的氛围不是非常好,但是大家关系很融洽。期间,大家彼此鼓励,分担彼此的悲伤和喜悦。
BBS真是个好地方,灌水其乐无穷,呵呵。不过师弟师妹们千万别学偶,因为牛人一般是潜水的,她/他们很多非常勤奋,通常在bbs上找到有用的信息后,大部分时间很有目标的作些计划中的事,换言之,非常懂得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懂得如何提高和完善自己。
那么牛人是如何利用bbs上的资源的呢?他/她们会在精华区或讨论区寻找感兴趣的公司的各种信息,如过去或这些天的笔/面经,另外和其他朋友保持站上的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除了光华的bbs,她/他们还会时刻保持对北大、清华、交大等兄弟院校的bbs的关注,摄取有用的信息。比如,有时候北京的面试会比上海早几天,打探到的一些信息就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定位和方向、计划、总结。
除非你是真正的牛人,否则永远不要以为一定能拿到投行的offer。我这次找工作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当初对自己的定位太高,以为即使投行、咨询不行,至少很多公司的mt还是有机会的,甚至不屑于投四大的audit。但事实证明,找工作的过程远比自己预想的要坎坷很多,很多公司的mt竞争甚至比投行激烈的多,所以无论如何,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当然如果你是牛人,那我建议你可以练兵,但没有必要收集过多offer。因为这么做会有以下坏处:一,很多其他同学丧失了机会;二,你拿了很多offer,最终去的只有一家,可是并不是每个公司在你据了它之后就会把offer转给其他candidates的,非常可能就废了这个offer;三,人的精力有限,过于频繁的面试也可能会影响自己很重要的面试;四,公司被据得多了,会影响对学校的印象,对以后学弟学妹的求职不利。五,证明自己牛的方式有很多,收集太多的offer会影响牛人的声誉,导致很多牛人都不敢在bbs上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是大家的损失。
所谓方向,就是求职得有重点。比如,有些人的background比较适合金融行业,有些人的ackground则更适合咨询,其他人就可能适合industry等。另外,根据自己的英语能力和特长,在外企、国企和民企和自己创业中做个权衡,扬长避短,发掘自己的优势。成功的路有很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所谓计划,或长或短,就是无论在前期准备还是找工作进程中,都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每次面试回来,都要及时总结。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在面试中不断提高,这点这里不详述,但是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切记!
8。缘份和运气
我这次找工作的一个深切体会是,最后选择你的公司往往确实是你最适合的,这就叫缘份。我原来以为投行的公司文化只是随便找些概念来充当门面。但后来在面试过程中才明白,不同的投行文化差异很大,从而各个投行的员工风格、气质也很不同,于是,他们对candidates的评价标准也会很不同。比如说,morgan stanley非常强调竞争和卖相,一个朋友跟我半开玩笑说:“ms的人走路眼睛都是往上看的,非常牛x烘烘,而且大都帅哥美女。”汗_ _实践证明,这次进ms的确实有ppmm。而高盛则非常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内涵并不像字面上那么简单),还是那个朋友说:“gs是外资投行里最注重一个人内涵的公司。”汗_ _
大家知道,外资投行面试通常会安排好几轮,3个以上甚至7,8个各层级员工来分头面试你,为什么?因为,投行希望招进来的新员工能最快融入他们的团队里面去。所以往往只有每个面试官都喜欢你,都愿意和你做同事,他们才会给你offer。所以如果你觉得面试的时候,和每个人都聊得非常开心,那么你可能就成功一大半了。
最后,如果你有幸拿到好几个投行的offer,除了要考虑职业发展、生活平衡以外,千万别
忘了自己是否适合公司文化,别贪图一时的利益。适合ms的去了gs会很郁闷的,反之亦然。
记得本科我们班有个寝室的男生在搞定工作后,每个人定做了件体恤,背上写着“关键是要靠运气”。原来我把这当笑料,这次找工作才发现确实如此。运气不好的时候,倒霉事会层出不穷,俗称“祸不单行”。比如,我在感恩节那天被5家公司据掉,然后接着的一个礼拜,一个面试、面试电话也没。紧接着,感觉当初发挥不错,最有把握的两家,且很向往的公司把自己据掉,欲哭无泪。运气好的时候,拿到offer,接着无数公司通知你笔试、面试、final。HSBC的BDP面试感觉自己发挥奇差无比,HR姐姐和我两个人都觉得聊得很无趣,居然也让我进了ac,虽然最后没有去,但是运气这东西实在匪夷所思。所以,现在找到工作后,我觉得运气好是主要的,因为只要运气稍微差一点,很可能现在一个公司也不要我。
如果你将来达成所愿,千万别吝惜跟你的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只有保留这样的传统,复旦同学在职场才能永远欣欣向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前人的功劳,我们每个人都受惠他人良多,所以如果自己有能力,那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别人。去年有个去了美林的师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也是我的榜样。她给很多师弟师妹,甚至有我的师妹,介绍了实习工作。记得当初,为了准备一个投行summer intern的final,我向素不相识的她咨询经验,她毫无保留的给了我非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虽然,最后没有入选,也失去了她的联系方式,但是她的rp令我印象深刻。令人欣喜的是,我现在终于找到她的联系方式,以后可以经常向她请教了。:)
总结一下,找工作一开始往往不顺心,仿佛走在一条黑暗的隧道里,你知道隧道的尽头是光明,但是你不知道这条隧道究竟有多长。所以,无论在如何困难的情况下,都不要绝望,不要放弃,也许只要再坚持一步,就会柳暗花明。
最后在新年伊始,向所有学弟学妹和仍然奋战在职场的同学们道声: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就学高端版」APP:随身顾问,立即就学!
期刊投稿----核心期刊编辑帮您了解投稿、审稿规则,提高投稿命中率!
考研咨询----国内经管名校研究生,为您解答疑惑、分享经验!
高考择校----高校老师为您介绍学校、专业情况,助您成功选择理想大学!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加入经管之家,拥有更多权限。如何才能进入投行工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的回答(5票)】:
这个问题问的太不明确了,我也只能简单的回答一下了。
如果你要进外资投行,那么主要需要的就是名校本科背景和优秀的英文水平。
如果你要进国内券商投行部,那么主要需要的就是相关的实习经验和内部人的推荐。
【田牧的回答(5票)】:
投行有很多部门,如果单说投行部(IBD)的话,以下几点很重要:
名校背景;
丰富的在校经历(成绩和课外活动两不误);
掌握即时市场信息;
熟练掌握会计和金融知识,尤其对财务报表和金融估值方法了若指掌;
表现出自我激励,快速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
努力获得投行实习。
【李淼的回答(1票)】:
再补一点:
你想要进投行哪个部门?
毕竟投行的前台业务和后台业务区别很大,待遇差别也很大。IBD和Trading的业务可谓井水河水,但是相比起Operaiton和Risk的部门就真的是另一个世界。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进入外资投行应具备哪些能力  如果你想进入外资投行,你知道在哪些方面有优势是对你有帮助吗?在此职业梦的小编整理出一些外资投行比较看中的方面,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广大金融求职者的应聘有些帮助。大家可以好好观看哦。  1. 学校背景:学历上除少数外资投行招聘本科生外,基本是国内外知名高校(211和985)经济、金融、法律、会计的硕士研究生。  2. 相关证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CPA、CFA在实习时会受到青睐,同时小编建议大家尽早考下证券从业资格5门,对于大家了解证券市场也是有帮助的。  3. 实习经历:大家前期最好要积累相关实习经历,可以是一些小券商的实习,如果没有券商的实习,也可以在一些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相关行业实习过,这些实习经历可以让HR知道你有过相关的行业经验。  4. 论文&科研项目:这个应该是给自己的一个加分项,尽量争取在校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布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  6.英语能力:通过英语等级考试,在校成绩一般即可;英语水平突出、成绩优秀者优先,但书呆子不受欢迎。  7.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反应速度快。细致、耐心,有一定的风险控制的意识,不能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8.性格方面:性格开朗,乐观积极,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好,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心态平和,工作态度认真,踏实肯干,不浮躁,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  9.工作能力:团队意识强,同时又能独立、有效的完成工作。  10. 其他: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要求,建议大家在校期间多练习下PPT制作能力,同时也要锻炼好自己的体力哈(这个不解释)。每周100小时的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来源:职业梦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当前位置:> > 正文
深度解密投行各职位、部门、工作体验
时间:&& 来源:中国信托网
投资银行是什么?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投行。虽然投资银行这个名词经常出现在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美银美林、中金等各大投行的名字也是如雷贯耳,但你真的了解投资银行是做什么的吗?下面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投行的主要业务。
大体上来说,投资银行可以分为前台业务部门和中后台支持部门:前台部门为银行带来业务收入,中后台部门则是更多地起到辅助作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后台部门没有前台部门重要。从银行整体运营的角度来看,后台部门的存在具有重大意义,这在当今严格的监管条件下更是如此。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部门对于金融机构管控都越发严格,如果没有银行内部法律合规部门时时刻刻的监督,前台业务部门很容易出现违反法规的情况。对于个人来说,违反监管要求可能会导致失业;对于公司来说,合规问题可能会造成巨额罚款,例如伦敦鲸、LIBOR事件等,数家投行都因法律合规问题缴纳了上亿美元的罚款。
IT部门则为前台业务部门远程办公、公司信息安全、交易系统设计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除此之外,人力资源、财务、运营等部门对银行的正常、高效运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绝大多数银行中,前台包括了以下部门:投资银行部、全球资本市场部、销售与交易部、资产管理部、私人财务管理部及研究部等等。
就我个人所在的投资银行部而言,主要的业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协助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不论是通过发行债券还是发行股票),二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为公司客户(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投资银行部中一般存在三类团队:
行业团队-行业团队在项目中负责绝大部分与行业知识相关的工作,例如尽职调查、估值等,常见的行业包括消费品、科技、能源、工业等;
产品团队-产品团队在项目中负责与产品本身相关的工作,例如债券定价、股票配售、并购谈判等,常见的产品团队包括固定收益资本市场部(FICM)、股权资本市场部(ECM)、并购组(M&A)等;
地区团队-地区团队主要负责与当地客户的日常沟通与联络,大部分投行在中国、东南亚、欧洲和美国设有地区团队。
如果一家中国企业计划收购一个位于欧洲的资产,那么投行会为其配备并购团队、中国和欧洲团队以及相应的行业团队,从而保证在交易过程中,客户可以随时与欧洲的卖方保持良好沟通、了解资产的内在价值。如果是国内企业赴美上市,投行也会为客户配备足够的人员,包括中国团队、股权资本市场团队、美国承销团队和相应的行业团队。以上两个项目仅是示意性的案例,实际工作中还会有其他影响各团队分工合作的因素。
作为IBD部门的分析师,每天的工作和责任都有哪些呢?
在企业上市过程中,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香港联交所要求每家企业聘用至少一名独立的保荐人(由投行担任),以保证企业披露的信息是完整并真实的。所以在IPO项目中,会有很多与保荐相关的工作,例如尽职调查、工商税务调档、管理层访谈、第三方尽调(比如供应商、银行、客户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分析师的大量参与。另外,招股说明书的起草是重要的一环,投行需要和律师、会计师共同完成;分析师还需要建立估值模型、协调所有中介的工作进度、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及与潜在投资者进行沟通。
在并购项目中,工作内容中同样会包括尽职调查和估值,还会参与双方谈判,协调各方工作。如果是卖方顾问的话,投行会协助公司撰写teaser和CIM,同时也会负责与各潜在买方保持沟通。
投行的职位、以及Career Path
首先上一张图,来让大家看看大致框架。
Analyst是金字塔最底层的,照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bottom of the food chain。Analyst的工作各种各样但是基本上是&体力活&。下面来解释一下Analyst的各种工作(其实&&基本上什么都做&&):
Researchwork基本上就是finding and organize data,using excel andpower point, from internet或者银行可以access到的database,比如找一个公司shareholder的名字,或者一个地方的mobile phonesubscriber 的number,总之什么杂七杂八的信息都有。
Benchmarking就是做一些comparison的工作比如compare一下UK top 25的奢侈品商的revenue, growth,EBITDA,margin等等。
Profile,就是准备专门一个公司的PPT presentation,介绍这个公司从历史到财务等的各种情况。
Prepare&Pitchbooks&呵呵,其实这个pitchbook不过就是PPT的一种fancy的表达,顾名思义,就是准备各种presentation的材料,包括profile的也包括给client看的建议。
FinancialModeling建立一些初步的模型,包括merger model, DCF,LBO等等,然后交给associate进一步review和加工。
Comparables(Comps)需要create和update一些comparablemultiples 像price to equity ratio, EV/EBITDA等等,由于用于定价,所以要做大量的公司,更新各种数据。
Administration这个么,就是像meeting上记东西,打电话接电话各种杂活。
一般本科生开始做analyst,通过找internship和networking 会比较容易找到,最好是top学校,成绩活动leadership啥各方面都不错。基本上70%招实习的可能,另外30%会从猎头或者有工作经验有对M&A有帮助的applicant上招。Analyst在纽约top level 的投行的年薪平均大概在$70,000. 具体可以参见glassdoor。
一般从analyst混到associate需要三年,如果你比较lucky两年就可以上,但是这个属于少数情况,而且最好读个MBA。Associate的工作解释起来没有那么复杂,首先是要接收你上级就是VP,Director和MD的指示,然后给analyst分配工作,并且监督指导他们完成工作,其中包括要handling更加复杂的model。Associate也会做一些administration的工作。虽然associate会开始和client打交道,但是主要还是负责解释一下数据和model这方面的东西。Associate的工作时间要比analyst好一些,good day的话到晚上8点至10点就结束了,至于bad day么估计还是要到凌晨2点。Associate的薪水平均在$96,000左右。
然后你再混了3至3.5年,你就很可能被promote成为VP。VP的工作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就是充当project manager的角色,当D或MD接到deal的时候,VP的工作就是负责executing the deal,或者说making it happen。他需要plan所有需要的过程和任务分配给associates,并且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按期进行。他同时也是和客户接洽以及联系各个support的人比如accountant, lawyer等等的核心人物。二嘛就是VP开始接触客户。他们会被分配到一个客户的portfolio,并且跟随MD出席些重要会议,或者在MD没有办法跟进的时候见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客户。总之VP会做越来越少的technical的工作,只做些high level 的review。VP的平均年薪达到$150K-$200K+不等,depends你的投行。工作时间也减少到13,14小时左右。
Director& MD
大约再熬三年时间,就会被提升为director这个level 的工作。Director主要就是负责重要的transaction比如fee negotiation,deal tactics和senior level client meeting。还有就是做marketing吸引client。MD么做的工作差不多,不过focus在最重要的客户上。到了这个level,工作基本上不在office里,而是和客户接触。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他们generate不到足够的profit,他们的工作也会有危险。Generate 到多少profit能直接关系到D和MD们的bonus。一般来说,MD再往上发展就会去做team head, country head, product heads, 最后成为headof M&A或者investment banking,或者是做CEO之类。当然也会有安于现状的MD就一直做着,享受good year 的bonus。
所以总的来看,在IBD部熬出头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强健的体魄。
如果说你非要进投行,却又觉得体力上实在无力承受,那么可以考虑下别的部门:其他部门不一定非要IBD
Sales &Trading
主要进行产品的销售和交易,有时候也会扮演market maker的角色以确保市场的流通性。Sales是通过出卖股票的commission赚钱的。主要工作就是联系机构和高net worth的investor,suggest trading ideas and makeorders。他们要了解客户的投资习惯,市场方向和投资分配,懂得与客户哈拉,沟通和怎样博取感情。积累客户对sales很重要。他们会有一个客户联系表。一开始的薪水大概是$200K, 之后会$500K+。这个工作有一个好处就是会认识很多大公司的CEO和CFO。做sales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passion。Trading 的话主要是靠买卖各种financial product然后靠bid-ask的差价赚钱。他们负责保持inventory的平衡,如果没有inventory可以买卖,就需要借。有时trader还要运用hedge fund,期货,或是derivatives和exchange rate来寻求利益。Trader一般很需要quantitative的skill。
每天早上交易前sales and trading都会和IB的人开会说今天又啥要上市,有多少inventory,或是投资人意图,市场新消息等。
Research部门很像前面那些sales, trading或者institutionalinvestor 的library。主要会对小的一个group的company进行研究,并且做出buy或sell的recommendation。他们没有直接generate revenue,但是是帮助trader trading,sales force给客户提供idea,还有investment banker寻找客户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这些research的资历分级一般从research assistant到research associate。之后会晋身到senior researchanalyst。一般这个level也需要MBA,然后销售能力好,对产业动态很熟悉。
通常一开始研究新产业,大概要花半年左右。还要在四月大多公司的财务报表出来以后,及时的update消息,更改公司债券的rating,避免投资人的损失。一般需要做的commentary包括股票市场的评论,经济形势的评论,还有就是fixed income的评论。做这个首先你要会写东西,并且最好要有特别的观点,这样子比较吸引人读。
另外就是对自己给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分析的逻辑和证据,要仔细研究,谨慎判断,懂得会计公式和ratio,了解每个事件代表的意义和影响。Lifestyle的话基本上是起的比较早,应该要从7:00am做到7:00pm。薪水的话,junior的analyst和associate大概在$100k到$200k之间,再上一级可以到$400-$600k, Senior level的可以有$750k到$1.2m。据说他们有一个institutional investor ranking的排名,有拍到前三的话薪水会三级跳。做research又直接找本科生的,也有top的MBA。要懂accounting,然后最好要extremely computer proficient。
招的不一定是商科背景,liberal art也可以,有时候公司觉得有不一样想法的人也不错。只要你对某一个领域的公司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或者见解独到,你就可以试一试。做这个需要CFA吗?刚入行的时候不一定,但是似乎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会考虑要一个这个Credential啦。
MiddleOffice
这个部分包括risk management,treasury management,internal control等。他主要是确保投行作为一个机构能够正常运作。一般riskmanagement的工作就是分析trader的marketrisk 和credit risk,然后决定给他们多少trading的限额。其他的工作还包括正确评估economic risk 和operating risk以确保market和credit risk的评估正确。Treasury management会负责投行的funding,capital structure的management和liquidity risk。Internal control有的也叫做financial control会track和analyze capital flow,还有就是提供global riskexposure方面的建议。Financial controller是一个senior的position,会需要向CFO直接回报工作。薪水嘛,基本就是entry level $40k-$50k, associate $50k-$100k, 再上去会接近$200K.
Back Office
Back office基本上就是一些operation,human resource,finance和secretary的工作。他们就是确保一切事物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是整个投行大机器的nuts and bolts。他们会处理诸如trade confirmation啦,各种软件都在正常运行啦之类的事,IT部门应该也属于back office的范畴。Back office虽然没有front office那么显赫有成就感,但是相对来说工作强度和压力会小不少,而且比起别的公司,回报也还不错,对于一些想进投行又不想有压力又没有ambition的人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开始的compensation大概在$40-50K with 5-15%的bonus。
这里重点说一下quant。Quant翻译成中文叫宽客,也被戏称为&矿工&。主要一开始来自于做物理数学研究的人,跑到华尔街上给投行,还有其他的各种基金做financial model。现在越来越多依赖computer programing来达到建模目的。主要用于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啦,评估风险还有预测市场行为。一般本科来自数理方面的比较多,然后会去读金融工程(MFE)或者financial mathematics的研究生。现在本科直接读金融工程的也有。Quant在投行的工作时间相对较长,不过收入也比较高。Entry level 的quant一般工资在$125k和$150k之间,最好的能够干到$500k+。 Quant还有在其他领域的工作,之后会提到。如果你头脑好又会programing,可以考虑这方面的工作。
那么,你想好要做什么了吗?都说投行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那么在顶尖外资投行工作,到底是怎样一种感受呢?
投行工作感受
1.&工作很忙,但仍然可以过得有趣
投行分析师的每周工作时时间应该是长于大部分职业的,每周10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只能算是平均,忙的时候可能会达到110~120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周一到周五基本是后半夜下班,而周六周日大部分时间是要用来加班的。
当然,投行分析并不是每周都过着每天睡眠不足3个小时的日子。投行的忙碌指数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与项目进度关系比较大。
在综合性投行的Analyst通常一周需要工作90-100小时,甚至更多。工作日的话,大概是早上10点到凌晨2点。并且,双休日工作也是很普遍的事情。在工作特别繁忙的时期(准备pitch或者是交易起始阶段),通宵工作甚至是连续几个通宵工作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值得&欣慰&的是,一般Analyst们在通宵之后,公司会给你回家冲凉换衣服的时间。更有一些公司会在办公室配备洗澡间,&贴心&的帮你节约时间。升职成为Associate之后,你的schedule可能会稍微松上那么一点儿。每周&只&需要工作80-90小时。工作日是从早上9点到晚上11点。当然了,双休日加班也是逃不过的。再往上走到达VP这个阶层,那就能轻松不少了。就算双休日或者晚上需要工作,他们也可以选择把工作带回家完成。而对于MD而言,在不出差的的时候,schedule就基本和其他行业没太大差别了,他们会更早一些去到办公室(一般是7点到9点之间),不过也会相对较早的离开。不过要注意的是,MD需要频繁的出差。一般而言,每周公出个3天都算是正常的。
那为什么投行分析师的工作会这么辛苦呢?简单来说就是人少事多。
在投行中,初级银行家的人数比人们想象中的少。一个团队中可能也就只有3~4个分析师和同等数目的经理。因此每个全职的分析师往往要同时负责2~3个项目,multi-tasking在投行绝对是一项必备技能。
在这么忙碌的工作下,很多人依旧能过上有声有色的生活。
吃完饭去健身房运动,午夜下班后去和同事一起小酌一杯&&而且公司也会经常组织员工活动,同事可以一起去出海爬山等等。周六和周日虽然需要加班,但不会像工作日那样满负荷,多少还是会有一定的个人时间。
2.&企业文化:越好的投行工作竞争越激烈
其实在投行中,同事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harsh,充满了火药味儿。但确实,周围的同事都是顶尖人才,存在激烈的竞争也是难免的。在越好的投行工作,工作的压力也会越大。因此,没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是很难胜任这份工作的。
总的来说,虽然工作的过程会比较痛苦,但是其实每个人都只是在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当工作完成的时候,领导的一句good job会让你得到特别的成就感。
3.&培训:投行是年轻人快速成长的好地方
对于投行而言,最珍贵的资产应该就是良好的品牌声誉和优秀的人才了。IBD的培训非常系统,即使是10周的暑期实习项目,也会有1周的培训时间。而全职工作的话,入职的第一个月便会经历高强度的培训。在这之后,每周还会有各类可以自行选择参加的培训项目和讲座。
除了系统的培训外,在投行中,你也可以无时无刻从同事身上学到宝贵的经验。因为投行的成长曲线非常陡峭,即使是只比你早工作一两年的同事,也拥有着非常多值得你学习的经验。
此外,投行作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有着非常好的exposure。在项目中,分析师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企业高层。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投行提供的融资和并购服务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企业会非常重视和尊重投行人员,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代表的是一家历史悠久同时也颇有声望的国际金融机构。
4.&职业发展:在投行的工作经验可以提供丰富的出路
在投行的前两三年,一位分析师会快速成长。如果表现优秀的话,就可以从分析师升职为经理,然后三年之后升为副总裁,再到之后的执行董事和董事总经理。可以说成为一名真正的投资银行家是最为常见的发展路线。
近年来有不少分析师在两至三年后选择前往买方机构任职,同时也有部分分析师决定进入企业工作。对于这些不同的选择,公司往往都会给予理解和支持。
5、进入投行的101:你得先确认自己适合投行,才能说服投行选择你
如果说进入投行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首先了解自己,你适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抗压能力如何、沟通领导力如何、是否追求细节完美等。
从专业知识的角度上来说,IBD并不要求应聘者具备高深的数学知识和编程技巧,但对财务和金融知识还是有一定的要求。
在所有关于投行的问题中,大家最关心的恐怕就是如何才能进入投行了。投行招聘一般分为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在初级职位中,校招占了绝大多数。
和很多其他类型的公司不同,投行在招聘全职职位时,很少直接招募应届毕业生,更多的是从暑期实习生中选择优秀的人才,并给予全职offer。因此,每年只对大三和研一学生开放的暑期实习项目基本成为了应届生进入投行的唯一途径。
申请暑期实习一般会有三个阶段:简历筛选、电话面试和Assessment Center。
其中,简历筛选可能是淘汰应聘者最多的阶段,大部分申请者都挂在了这一关上。从我个人的求职经验上看,由于绝大多数申请者都是在校学生,大部分投行还是会首先考察学校和成绩两个方面。但是从筛选的标准上来看,学校和成绩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每年都有非名校的学生拿到面试机会。
如果招聘人员认为应聘者在这学术方面能够达到银行的要求,他们便会继续考察该同学之前的实习经历。如果应聘者的成绩只是将将达标,实习也不算突出的话,那进入到下一轮的几率就比较小了。最后,投行也会考量学生活动、课余经历等方面,但其实际作用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大。
以下是个人总结出的一些能够通过简历的背景下限:
TYPE I学校和成绩非常好,但是实习一般(因为顶尖高校的竞争比较激烈,所以想要成绩好的话往往没有太多精力去实习了)
TYPE II.学校很好,成绩一般,但是有着很强的实习经历,例如在相关行业的知名企业实习过
TYPE III.学校一般,但成绩非常突出,同时有着很强的实习经历
TYPE VI.学校很好,成绩一般,实习一般,但课外活动非常突出的,有较小的几率能拿到面试
在简历中CFA、ACCA、CPA这些证书会是加分项,但都不是决定因素。投行对于应聘者的专业没有硬性要求,只要对金融有兴趣、学习能力强,日后通过培训都能够掌握应有的技能。
在简历筛选中,硕士学历(不含MBA)本身并不是一个必然的加分项,但是硕士同学的人生和实习经历相对更丰富,因此可能会占据一定的优势,每年各家银行招收的暑期实习生中,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会有。
第二轮就是电话面试环节了,一般会有1~3个电话面试,这个过程中,简历、behavioral questions和财务知识都有可能被问到。
最后一轮是face-to-face的面试,投行的面试官(一般都是seniors)会飞到世界各地与应聘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大部分投行在香港、纽约、欧洲都设有面试点)。这个环节更多的是综合性考察,各家银行每年的考察形式都可能有所不同,有的会让面试者做案例分析和presentation,有的会给面试者一份报纸读,然后问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问题。
分享本文:
相关文章: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投行实习面试机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