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之下,房地产中介软件怎么玩下去

选择分类频道
房产中介开始松动 互联网如何将中介互联网化
房产中介,曾经被认为是最难以被互联网+模式撼动的。然而去年以来,房产中介的互联网硝烟开始弥漫。从爱屋吉屋、丁丁租房、搜房网等的“佣金”大战开始,逐渐蔓延到对“房屋经纪人”的争夺,房地产公司以及外围创业公司谋求“中介互联网化”的竞争愈加激烈。房产中介会成为下一个打车市场吗?未来,中介公司会不会死掉?以下是钛媒体记者带着这些问题的报道和思考:
房产中介这块曾被认为最难被互联网撼动的“顽石”去年以来也开始松动了。门口的野蛮人正在给这个“满是痛点”的行业带来越来越多的变数。在价格大战的硝烟之下,有哪些潜流正在这个行业隐隐暗涌?移动互联网真的带来了颠覆性的革新吗?我们租房、售房的路上以后是否能够少一些陷阱、多一些安心?
以下五个问题作为引玉之砖,希望能引发业内有识之士的深入探讨:
1、房产中介会成为下一个打车市场吗?
房产中介――这个在互联网大潮中曾经“稳如磐石”的市场也开始飘出价格大战的硝烟。
爱屋吉屋等“鲶鱼”的游入使这一池寒潭骤起波澜。先是租房市场的“潜规则”被打破,围绕“佣金”的价格战打起来:爱屋吉屋用“佣金减半”这招撒手锏9个月内问鼎上海市场,而链家则干脆“断臂求生”,将租房业务独立运营,推出丁丁租房并喊出了“对租客全免佣金”的口号。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战火很快就蔓延到了二手房市场。在“租房市场”这块跳板稳固之后,爱屋吉屋3月份又杀入了二手房市场,“佣金只收一个点”的广告打得铺天盖地。但这一次它并未拔得头筹,早在2个月前,搜房就在北京等5个城市试水“0.5佣金”模式,一度引发了中介行业的“围攻光明顶”。
那么,去年年初的那一幕“烧钱大战”会在房产中介行业重演吗?
短期看来可能性并不大。打车是“高频次、低单价”市场,阿里、腾讯的“土豪游戏”是为了抢占移动支付乃至移动生活平台的入口。而与之相反,房屋租赁、二手房买卖是“低频次、高单价”市场,并不具备移动入口的战略意义。搜房、爱屋吉屋之所以以“野蛮人”的形象大举入侵,不过是前期的“低价上量”而已,将盈利的希望寄托在“羊毛出在猪身上”,目前只能算是“边缘革命”。
链家以“丁丁租房”来狙击“入侵者”已经是它能做到的极限,在二手房业务上肯定不会再“流血跟随”了。同理,其他“家大业大”的巨头们也将继续凭借线下势力、房源优势顽强抵抗,而不会乖乖就范。
美国市场的发展可以印证房屋中介市场的“传统惯性”。尽管经历了9年时间的努力,互联网房产中介商Redfin在大本营西雅图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也没有突破5%,而美国的二手房交易佣金更是高达5%以上。
2、全业务房地产平台是大势所趋?
“一个门店里二三十个人,而租赁业务的人只有两三个,而且都是新人,而店长99%的时间都花在做买卖上,90%的业绩考核也来源于二手房。” 丁丁租房的负责人曾经是大连链家总经理,在他眼中,租房业务曾经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一块业务,每个月甚至连这一块的报表都不会看。
但如今,独立出来的租房业务被链家视为一把迎敌利器,一年之内只问投入,不问产出。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频”的租房业务正在成为获取用户,攫取大数据,为后续增值服务铺路搭桥的“突破口”,爱屋吉屋的“高频打低频”已经让它感觉到了威胁。靠租房业务获得的海量真实房源及与房东建立的稳定关系可以形成一个优质数量可观的二手房房源数据库,在租客端可形成巨大的买房人群,价值链得到延长。
而房多多的“异军突起”也正是由于它把“一二手联动”做到了极致,用二手房的流量来拓宽新房的销售渠道,让数据的价值链再一次得到了延长。
通过直营+联盟,搜房已经实现了租赁、二手、新房销售全业务平台,然而业务之间的联动,数据之间的共享开发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至少,它要先做到所有业务全部自营,无论是联盟中介的抵制还是线下队伍的建设,对它而言,都将是一场又一场困难重重的“硬仗”。
短时期内更具可行性的路线,则是房地产平台之间的互补合作。比如,4月14日下午,房多多与赶集网宣布“双方将首先从新房领域展开合作,未来将扩展至更多品类的合作”,无疑为未来的多业务联动埋下了伏笔。
3、羊毛出在猪身上,猪从哪里找?
“零中介费”的租房业务眼中的猪是二手房买卖,“象征性佣金”的二手房买卖要找的猪是什么呢?
搜房网找到的猪是“互联网家装”――房产产业链的第一环。666元/平米的价格虽然低不过小米家装和蘑菇装修,但是踞守房屋交易上游、掌握丰富的房源、业主数据库的租房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家装O2O中,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房地产中介平台的身影。链家推出的“自如寓”和“自如友家”也可以视为进军轻量装修领域的一个布局。
而链家瞄准的是融信按揭,它投资的中融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已经独立运行6年,在链家2.7%的中介服务费中,有0.5个百分点的后期保障服务费就流入这里。同样,我爱我家旗下旗下则有一家北京伟嘉安捷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未来,当“旱涝保收”、躺着赚钱的好年景不再之后,这些业务如何向互联网金融顺利过渡,值得关注。去年11月,一个名为“链家理财”的网站悄然上线,这是链家地产首次试水P2P,它给自己的理财产品取名“家多宝”,截至4月14日,平台累计投资金额已经达到18.79亿元。
当然,一二手联动可能是那头近在眼前的肥猪。
4、“中介噩梦”一去不复返了吗?
在知乎“北京靠谱的租房中介有哪些”这个问题下面,得票最高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没有”。
曾经房产中介被公认为互联网难以啃下的一块“硬骨头”,去年以来面向租客、买房者的价格大战让“房奴们”不仅开始憧憬:难道噩梦一般的租房、买房经历终于要过去了吗?我们的春天真的到来了?
如果只看费用,似乎确是如此。然而,价格只是体验的一环而已,房源数量、帮忙砍价、后续服务都决定着我们是睡个安稳觉还是噩梦连连。而这一切首先取决于用户界面(也就是经纪人)是否友好。
房源收集与代客看房的分离是爱屋吉屋、丁丁租房都在施行的新模式。过去,一套房对应一个经纪人,租客为了租一套房可能要和十几个经纪人打交道,骚扰电话不堪其扰。如今,租客在App内选好了几套房,然后由一个经纪人全程带看。看房流程从中介导向转为了用户导向,在这一点上用户体验得到了提升。
当然,更关键的一点则在于房源。在租房依然是“卖方市场”的情况下,“房东付中介费”的模式会使房源获取成为一个难题。如何避免房东把中介费转嫁到房租之中,也考验着所谓的“免佣金”是否能够真正兑现。
5、中介公司将死,中介永生?
从提到底薪、提高提成比例到全员持股计划,房产经纪人正在成为互联网新贵和中介公司争相拉拢的“香饽饽”。无疑,经纪人是这一次行业变革的受益者,无论是从收入水平、社会地位、业务数量等方面都迎来了update.
这离美国的自由经纪人模式又近了一步。
当围绕门店形成的“势力范围”被App分分钟瓦解之后,传统中介公司的生死存亡就寄托在了经纪人身上。而互联网平台要么扼住了中介公司的咽喉,要么正在试图取而代之,房多多、安居客、58、赶集把守住了中介公司的流量入口,而搜房、爱屋吉屋则正在对中介公司进行“釜底抽薪”。
中介公司正在让位于经纪人平台。 至少租间门面就开始行骗的“黑中介”以后将会慢慢绝迹了。
(责任编辑:DF156)
扫一扫立即下载并读房产中介O2O烧钱模式为何难维系?
&&&&和讯网消息,12月08日,和讯博主不执着发表了题为《房产中介O2O烧钱模式为何难维系?》的,以下是博客全文:【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今年春节刚过,宣布以2.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安居客,借此正式进入房产O2O市场。到了9月份,房多多宣布完成C轮2.23亿美元融资,将在新房和二手房领域为线上流量聚集、线下经纪人服务推出系列新产品。与此同时,房天下也宣布获得IDG资本、凯雷集团以及管理层(主要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4亿美元至7亿美元的投资,以上投资方将以每股5.85美元的价格认购搜房网新发行的股票。未来搜房网将积极进行扩张覆盖更多的城市,并扩大现有市场份额,以及拓展新的交易与金融服务。2015年注定是房产中介O2O混战的一年。许多房产中介打着“低佣金”口号,以轻资产运营模式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在大规模融资后异军突起。但经历大肆扩张后,诸多隐患也悄然而至。近期,“大幅裁员”、“虚假刷单”等负面消息成为这一领域饶不开的话题。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新兴互联网中介正从野蛮发展初期向淘汰成熟期过度,目前的生存现状暴露了这些企业自身管理以及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若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加以修正,多数互联网房产中介将被淘汰出局。那么当前房产互联网中介行业究竟出了啥问题?如何才能根治这些问题呢?首先,烧钱模式使得新兴互联网中介难以持续。以爱屋吉屋为例,这家互联网房产中介一年内获得数千万美元的融资金额,而今年3月强势入市后,在品牌推广上也不遗余力。但业内人士很快发现,爱屋吉屋的烧钱模式无法实现真正的盈利。一方面,互联网房产中介在刚开始时,都要做大量的品牌推广工作,一般覆盖地铁、公交、广播等所有渠道,但问题是推广费用加起来高达数千万元后,所产生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同时,为了吸纳房产中介人才,很多新型互联网房产中介开出了6000元底薪的工资,这无形中也加大了互联网房产中介的支出。另一方面,尽管烧钱模式在继续,但新兴互联网房产中介在发展阶段市场占有率都不高。再以爱屋吉屋为例,其刚刚进驻二手房市场才几个月,烧钱已过数千亿,但成交套数少营收并不高,1月至8月的营收在1亿元左右。在费用支出高企,而营业收入超低的情况下,这些互联网房产中介公司很难实现盈利。再者,由于房产互联网中介雨后春笋般兴起,大规模扩张,马上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负面问题。比如因经营不善,而大批裁员、数据屡屡造假、频频遭遇客户投资等问题。而种种乱象都表示,互联网房产中介都过于重视短期效率,都希望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大肆扩张的同时,却忽略了企业在管理上存在的弊端。比如,曾委托某知名互联网房产中介买房的蔡先生对媒体透露,他有意购买的房屋存在多次抵押的问题,而该房产经纪人许诺可以交易,并收取了定金,而当蔡先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多次抵押的房产交易存在着诸多隐患,便决定放弃了房产的购买,同时也对该房产经纪人对客户如此不负责的行为进行投诉。笔者认为,由于房产中介O2O行业内竞争激烈,扩张速度又过快,在发展中肯定会出现不少问题,埋下了不小隐患,接下来整个行业很可能将面临一次大洗牌,市场集中度将会相应提高。而一些比较规范的大型中介平台将会淘汰掉一批运营不规范、体验差的低端平台。最后,中介行业正欲谋求变革,加快线上线下的融合。从目前来看,与传统二手房中介门店相比,二手房电商有着流量优势,能够通过大数据精准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为用户购房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但传统房产中介也因房地产是一项大额交易,消费者对传统中介的信用担保依赖性强,所以不可能被真正消灭。有意思的是,二手房电商开始走“回头路”,做起了线下实体店,像搜房网这样的互联网房产中介却扩大业务布局,开展线下服务。同时,传统房产中介却纷纷加入到二手房互联网中介的队伍中来。以链家为代表的传统中介公司正布局线上业务,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开展新房、家装等新业务,并加速全国市场化布局。显然,随着房产中介O2O竞争的白热化,房产中介纷纷谋求转型变革。由于房地产市场逐步趋于饱合,去库存时代已经来临,再加上房产中介野蛮低效扩张,致使房产中介行业面临大洗牌的前夜。而在经历了烧钱大战之后,新兴互联网中介已经清楚,光靠砸钱来占领房产中介市场份额是陡劳无功。而那些老牌的互联网中介由于过度扩张,已经到非规范清理不可的地步。当然也有诸多传统的房产中介也开始向互联网转型。未来房地产中介O2O已成大趋势,因为不转型企业就会被淘汰,整个行业就不会有出路。&&中国隐性通胀率为6.2%(M2扣除GDP),银行基准利率为1.5%,如何抗通胀? 专家推出的是:& &1、先注册(注册就送2万元体验金),再投资”理财范“,该司刚融资2.1亿,100元投资起步,给您15%年化稳定收益。&&2、购买交易所发行的企业债获得稳健收益,20万元起步,投资期限1年,回报率9.5%。【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责任编辑: HX666)
12/08 03:0012/07 20:0512/07 17:2812/07 15:1312/07 14:1112/07 12:4812/07 10:5212/07 08:55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O2O之下,房地产中介怎么玩下去?
共计次阅读 来源:网易科技&<em id="num_num_
房地产中介行业,正在陷入一场混战。
在这个领域内,链家地产中国等传统房地产业开始接入互联网、进行改革,搜房等互联网传统房产玩家也在资本业务层面开始思考传统模式的变革,爱屋吉屋、房多多等新模式代表的出现也在开始冲击传统模式,而近期58同城重金收购安居客,更显示巨头们开始通过资本并购来提高房产业务竞争的壁垒。
O2O概念之下,房地产中介将会走向何方?
案例:房地产交易的困惑
对于北漂的年轻人而言,租房和买房是人生中已经遇到或者将要遇到的最实际的困难,网易科技记者身边就有着这么两个故事:
1.X小姐:X小姐打算在北京的东北三环附近租房。其通过5家线下中介来找房源,此外还在爱屋吉屋、丁丁租房、自如等产品上寻找;一个星期内,X小姐看了40多套房子,但是依然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X小姐说,其为了找房实时刷各种APP、焦躁到不行,最后是通过一个社区找到想要租的房子。
2.S先生:S先生打算在北京近郊置换自己的房子。为了方便,S先生选择了小区附近的中介,但是苦恼的事情来了:中介机构的服务机制不完善,对于该房产预估偏高,而实际在银行所能获得的贷款并没有预估的高,这样的误差导致现阶段交易中增加了大量的费用,S先生非常困惑。
或许很多人,都已经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从案例1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房子,用户的经历非常曲折;而在这过程当中,作为工具的互联网,实际产生的信息筛选过程令人崩溃,再加上疲于奔命的线下看房过程,这导致信息服务本身的质量并没有给用户带来便捷,反而让用户陷入了信息的海洋中。
而在案例2中可以发现,在大型的中介服务机构之外,由于信息不透明、服务流程不完善,传统的中小机构虽然仍能在一些传统的社区内立足,但是实际的业务能力并不强,导致服务流程繁琐、最终效果不佳。
对于实际交易中的困惑,互联网又能如何进行变革?
信息服务真的能改变房地产么?
信息服务是整个房地产业务最早触网的部分之一,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广告;但是在信息服务中,真实性往往被用户所诟病,有传统中介机构的人士向网易科技透露,“我们上传这么多信息,目的就是增加曝光率。”事实上,这种做法并非一家所为,行业内多有类似情况的存在。
这给用户带来极大困扰:对于用户而言,信息过载带来的烦恼甚至比信息不足更严重。
用户对于房产信息的需求是刚需,对于希望看到的信息质量要求较高,而传统中介的存在意义就是对于线下信息的把控;在链家网产品副总裁闫觅看来,房产O2O本质上依然是线下服务,但是改变的是过去用户寻找服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会增加看房的效率。
在58同城收购安居客之前,两家公司都曾因为虚假信息被用户诟病。对于收购完成之后的新公司而言,如何来有效把控房源信息就成为了最为重要的问题,58同城房产事业群副总裁王振广向网易科技表示,“过去很多人对虚假信息有误区,在58上找房源更多是找线索,中介经纪人的个人素质和品牌是未来用户找房最看重的因素之一。”王振广这么说的原因在于:对于58这样的信息平台来说,最终交易的依然需要线下平台来完成。
王振广向网易科技表示,其实信息服务未来的趋势是大数据的挖掘,特别在移动的趋势下,用户能实时实地找到信息。
房产领域专家王新宇认为,这就是过去垂直门户搜房的困惑;从去年10月开始,搜房开始抓紧布局线下、并购了线下几家连锁中介,其目的非常清晰:就是要在线下加强控制。
但是,从过去的信息加广告模式向线下服务,搜房的心业务也直接冲击了过去的合作伙伴(我爱我家、链家、中原等中介机构),随之而来的是中介联合抵制,这也让搜房陷入转型的危机。业内人士认为,搜房在线下业务也不敢投入太大,因为业务线太长、资产过重反而会拖累自身业务的成长。
当然,搜房的危机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体现:其市值从最高近70亿美金跌落到现在只有22亿美金;对此,有不愿署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搜房这么做既是无奈也是必然,房产只有负重,而不能等传统机构觉醒。
来自传统中介的自我变革
“从搜房带来的客流量只占总数的8%,为什么我们要每年投几个亿在上面?”链家网产品副总裁闫觅这样向网易科技阐述原因,在2014年10月底链家地产董事长左晖撰文抵制搜房之后,链家网开始从新推上前台。
链家网团队也开始急剧的扩张,人员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了现在的近200人,办公地点也从二环搬到了更有互联网气息的西二旗;闫觅直言,“来这里就是为了更好地挖互联网人才。”
从链家内部来看,链家网的平台备受重视,集团层面要求所有经纪人必须将所有房产信息第一时间上传到链家网,而且在链家网上建立了类似淘宝购物的评价体系,用户可以第一时间跟踪服务进程,还能进行评价。
在闫觅看来,现在链家网做的还只是一个房产信息的综合平台,未来围绕生活服务,根据用户黏度可以开展更多的社区服务,而这也是链家网平台存在的价值。
此外,链家网数据显示,其客流量增长非常明显,占比已经从20%上升到了30%,而链家的扩张还在继续,今年还将在成都、上海并购连锁中介来扩大市场份额。
闫觅认为,未来的链家模式,线上和线下将会是两条并行的线,移动互联网则是最关键的一环,无论是提升用户服务,经纪人业务拓展都非常重要。
质疑的声音同样存在,有业内人士认为,链家模式太重,也容易陷入自我陶醉的状态。王新宇认为,“链家就是瞎折腾”;其认为,在传统中介里,经纪人模式根深蒂固,如何突破现有的观念、产生服务的艺术,这并不是靠KPI制度、评价体系就能实现的。
创业团队的机会在哪?
对于传统中介如何找到正确连接互联网的模式,其实已经有一批创业者开始投身这个领域,比如爱屋吉屋、房多多、吉屋、蘑菇公寓等。
俞永福曾经谈到,互联网是跑得快的代表,但是在“跑得久”问题上,互联网模式就需要连接线下来补充,特别是移动互联网O2O模式,连接传统成为关键。
爱屋吉屋认为,自己找到了传统房产业和互联网的最好结合点,线下通过传统经纪人和地推人员两套体系来驱动买卖交易,其线下人员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已经膨胀到近3000人。
爱屋吉屋联合创始人邓薇认为,“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来颠覆传统中介机构的商业模式,比如中介费减半、二手房佣金优惠,此外用互联网信息真实透明实时性来增加交易效率,另外用互联网的考评体系来考评经纪人业务,解决传统找房的用户痛点”。
据邓薇向网易科技表示,“爱屋吉屋的租房在上海已经取得28%的市场份额,而我们在做法也倒逼传统中介开始变革。”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传统中介中链家在热推自己的丁丁租房减免中介费,我爱我家也在开展中介费优惠等形式。
从传统中介最不痛不痒的租房领域切入之后,爱屋吉屋现在开始向二手房领域拓展;在邓薇看来,除了租房领域之外,二手房领域也是未来业务拓展的关键,“虽然我们现在在市场上获得的规模只有1%,但这1%是短短8个月的成绩”。在业内人士看来,爱屋吉屋切入的方法依然是传统互联网的优惠或者免费模式,但是房产业务庞大的线下规模未来如何权衡是互联网公司所需要思考的。
邓薇表示,爱屋吉屋对于线下的团队的规模建设都是从自身业务考虑的,通过区域范围内的分工协作来增加业务的效率;具体到业务上,经纪人只负责带客户看房,地推人员负责找线索,用两套体系来激励团队士气。
这样的效率从邓薇分享的数据上也可以有所参考,“租房用户平均看1.5套房子即可完成完成签约,相比传统中介提升了8倍”。此外,在产品端其已经开始测试视频看房等形式,并正在建设自己的房产数据库。
记者手记:
对于房产互联网的变革,从中介到开发商到互联网平台都在思考机会和创新在哪;就当下而言,线下的战场已经开打,线上的融合也已经开始,未来围绕房产交易、支付等模式的变革将会更加剧烈。
用房地产也巨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话来说,就是“房地产领域,就能让互联网去选房子,而不是宣传降价信息;第二,互联网能够实现付款,把交易百分之百放到网上,这就是互联网产品。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只是打一个广告,那就不是传统的行业跟互联网结合的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产中介o2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