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蚌滁宁城际铁路经济带还是合淮蚌经济走廊

蚌淮高速正式“牵手”宁洛高速_滁州新闻_新闻_滁州网
蚌淮高速正式“牵手”宁洛高速
网讯&&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日下午4点,南京-洛阳高速公路凤阳支线开通试运营,蚌淮高速正式&牵手&宁洛高速。
当天上午9:50,记者一行从滁州收费站出发,沿宁洛高速一路前行,40分钟后便抵达宁洛高速凤阳支线交汇点,穿过江山枢纽互通及跨京沪铁路及板桥河特大桥,10:48抵达凤阳东收费站。当天下午3时许,凤阳县政府联合滁宁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宁洛高速凤阳支线开通仪式。当天下午4点,宁洛高速凤阳支线开通试运营。
据了解,作为我省区域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洛高速凤阳支线是连接&蚌淮&与&宁洛&两条高速公路的重要纽带和便捷通道,该项目起于宁洛高速K154处的江山枢纽互通,终至刘府南互通,顺接蚌淮高速,沿途经凤阳县大溪河、板桥、府城、大庙、刘府5个乡镇,全长44.963公里,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概算总投资23.8926亿元,共分两期实施。另据悉,宁洛高速凤阳支线线路编码暂定为&S95&,全线共设互通立交5处,分别为江山、凤阳东、凤阳、圩山(全预留)、刘府;服务区1处,凤阳服务区;收费站三个,依次为刘府、凤阳(目前暂未开通)和凤阳东。
(记者李志情)
责任编辑:zhengaj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号
热线电话: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接9版)  专栏16淮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  从“以治为主”向“治兴并举”的治淮理念转变,探索流域生态保护和开发开放的新路径。到2020年,努力建成人水和谐、绿色共享的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  综合治水工程。重点推进引江济淮、淮干正阳关―峡山口段行洪区、淮干王家坝―临淮岗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及怀洪新河和沿淮行蓄洪区其他水系洼地治理工程,全面建成淮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健全跨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实施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航道疏浚,重点推进淮河干流安徽段航道整治,将洪泽湖至蚌埠段、蚌埠段至正阳关、正阳关至洪河口分别升级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航道。加强阜阳港等建设。  绿色生态廊道构建工程。推进万里绿色长廊示范工程建设和高标准平原绿化。强化重要生态保护区、淮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和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划定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升级改造。  特色产业升级工程。发展硅基、化工、金属、凹土新材料,建设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新型化工产业体系,形成非石油路线的烯烃产业集群,打造国家重要新型煤盐化工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重要能源保障基地。重点推进中安联合煤化工二期工程、华塑煤化―盐化一体化、颍上电厂等项目。  城镇化建设工程。优化沿淮城镇布局,形成“一轴、三组团、多节点”总体布局。 “一轴”:以淮河干流为轴线,包括淮南、蚌埠及阜南、颍上、霍邱、寿县、凤阳、定远和明光等沿淮县(市);“三组团”:蚌埠组团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凤阳县,淮南组团包括淮南及周边地区,阜阳组团包括阜阳市区、颍上县、界首市、临泉县、阜南县、太和县。以合蚌高铁为纽带,打造蚌埠―淮南城市联合体,构筑沿淮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核心高地;“多节点”:支持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向中等城市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流域精准扶贫工程。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加快行蓄洪区移民搬迁,推进行蓄洪区电网、路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和农村住房建设。  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强化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引进国际优质资本和智力资源,促进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实施“5个1工程”。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提升黄山、九华山、天柱山、西递宏村、芜湖方特等精品景区发展水平,支持九华山、天柱山、皖南古村落等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促进徽州四雕、芜湖铁画、青铜工艺、文房四宝等特色产品规模化、品牌化。打造皖南世界遗产之旅、九华山朝圣之旅、天柱山生态养生之旅、皖江黄金水道之旅等一批旅游精品线路,加快示范区“四纵三横”综合交通通道建设,推动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实施高速公路通达和景区公路连通工程,推进黄山旅游轻轨等项目建设。培育旅游+农业、文化、体育、休闲度假、互联网等一批新兴业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构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安江、青弋江、水阳江、秋浦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实施太平湖、升金湖、南漪湖等重点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超过4.6亿人次。专栏17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  积极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努力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保护机制,自然资源产权归属更加明晰,保护和利用更加高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  突出生态保护。全面理清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编制创建区保护规划。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保护目标,合理划定功能区,强化规划管控和监督执行,严格用途管制。  统一规范管理。整合现有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机构,实行统一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探索跨行政区管理的有效途径。按照设立层级、保护目标等,清理规范、归并整合各类保护地的交叉重叠区域,实现一块牌子、一个管理机构。  明晰资源权属。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附属资源,通过征收、流转、出租、协议等方式,调整土地权属,明确土地用途。科学确定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各自的产权结构,合理分割并保护所有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等。  创新经营管理。严格控制公共服务类价格。积极探索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立,经营项目实施特许经营,公开招标竞价。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投入机制。促进社区发展。建立因保护而使用受限的集体土地、林地、草地等合理补偿机制。鼓励周边社区居民和社会公众参与创建区规划、保护、管理、运行等。  加快皖西地区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依托丰富农林资源,大力提升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深度开发红色、历史文化、生态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5A级景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整合开发铁矿、钼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做大做强纺织服装、石化、汽车及零部件、机电家电和健康养老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林业提质增效等重点生态工程,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努力使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专栏18皖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到2020年,老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具备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绝对贫困全面消除。  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加快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强茶叶、毛竹、高山蔬菜、桑蚕、中药材、皖西白鹅、大别山黄牛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采矿冶金、纺织服装、石化、汽车及零部件、机电等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红色、文化、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加快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运动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到2020年,采矿冶金和纺织服装业产值达到2300亿元,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  基础设施支撑工程。积极推进岳武高速东延工程、合六南通道、六安至新桥机场公路、安庆至桐城一级公路改造、丰乐河航道升级、临淮岗复线船闸等项目。研究开展菜子湖、瓦埠湖等湖泊综合治理,推进花凉亭、钓鱼台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国电舒城电厂、华电六安电厂三期前期工作,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风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工程,加大鹞落坪、天马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实施霍邱东西湖、望江武昌湖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200万亩左右,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300万亩。  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村整村推进,积极开展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试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扶贫,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积极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库区移民避险解困等工程。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134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第三十二章 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极  把合肥经济圈打造成全省核心增长极。进一步增强合肥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支持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全方位承接高端产业和创新要素,打造全国创新创业试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大平台。打造通达全球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持申报国际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建设金融服务后台基地和中国快递服务后台基地。加快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加速经济圈一体化。以合肥为中心,促进合芜发展带、沿江发展带、合铜发展带、合淮蚌发展带建设。建立产业分工协调机制,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铜宜、合六、合淮五大产业集群带,加快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引领推动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努力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乃至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到2020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28%,合肥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超过50家,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圈内形成若干国家级或世界级产业集群,人均收入力争达到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  打造区域性增长极。着力把芜湖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推动芜马同城化,把芜马城市组群打造成全省重要增长极,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城市组群,到2020年,GDP总量达到6000亿左右。把蚌埠、安庆、阜阳、黄山打造成皖北、皖西南、皖西北、皖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将宣城打造成为皖苏浙区域交汇中心城市。  专栏19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积极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新区位于合肥市主城区南部和西部,包括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肥东县、肥西县等部分区域。到2020年,提高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三大科学装置性能,新建若干大科学装置,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等科学领域,新建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共性技术研发圈,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引领合肥都市圈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支撑安徽崛起的增长极、长三角双向开放的新窗口。  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行区。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及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家电、汽车等传统产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水平。加快发展科技信息等新型服务业。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临空产业基地、双创示范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加强各功能组团规划建设,坚持规划同绘、设施同建、产业同兴、环境同治,推进城乡互惠发展、联动发展、融合发展。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构建“智慧新区”建设总体框架,形成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统一平台。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把双语图文标志、外语咨询服务、公共场所WIFI覆盖等纳入相关规划。  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合肥跨境电子商务港建设,建成合肥港二类水运开放口岸,加快建设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推动出口加工区实施新型通关模式,争取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落实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上海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南京江北新区、湖南湘江新区等联动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高产业准入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和修复。实行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制目标管理。推广绿色建筑,积极创建低碳社区。第三十三章 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实施分类指导,推动成长型、成熟型资源城市集约发展,支持衰退型、再生型资源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创新发展。引导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进单一的资源型经济向多元经济转变。统筹市矿发展,加强资源型城市主城区与工矿区融合发展,推动城区市政公用设施与矿区对接,促进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强化城市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力度,加强非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修复,积极推进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加大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转移支付力度。到2020年,采煤塌陷区治理率达到50%,棚户区改造、社保欠费、矿山生态修复等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第三十四章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深入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强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经济基础和资源、文化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生态名县和旅游文化名县,培育一批工业型、农业服务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切实巩固全省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专精特新,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和专业乡镇。扎实推进县城“三治三增三提升”行动,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建设一批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宜居宜业的现代中小城市和经济强镇。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快发展县域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到2020年,县域经济总量超过1.5万亿元,超过50%的县域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县均财政收入超过25亿元。第十篇 建设绿色江淮新家园  坚持标本兼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境管理由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三十五章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加快巢湖流域、黄山市、宣城市、蚌埠市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空间无序扩张。尊重自然格局,依托城市地形地貌和人文特色,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推行绿色制造和绿色清洁生产,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强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鼓励绿色消费,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标识产品。推行绿色办公和绿色采购。推动绿色殡葬。第三十六章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支持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增强产业配套能力,适度控制开发强度。加大对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支持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等企业向农产品主产区集聚发展。建设一批粮食功能区和农产品示范区。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严格管制各类开发活动,因地制宜发展旅游、农林牧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加强禁止开发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划定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合理布局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等生活空间、农业和工业等生产空间、林地和湿地等生态空间,加强河湖空间用途管制。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公共服务领域投资优先向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薄弱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倾斜。研究制定重点开发区域人口迁入以及限制开发区域人口退出政策。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区域产业环境准入标准。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第三十七章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双重体系,完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和统一的污染源实时在线监控系统。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境监管执法。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实行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双考核”制度,开展工业源、农业面源、移动源“三源”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启动开展噪音环境、辐射环境等整治工作。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支持巢湖、淮河、长江、新安江等流域开展系统综合治理与保护修复。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生态良好湖泊水体,建立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饮用水安全监管机制。“一河一策”治理不达标水体,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地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超过94.6%。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准入和执法,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划定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对被污染地块分类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  加强城乡环境治理。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以“三线三边”为突破口,持续开展垃圾和污水治理、建筑施工及扬尘治理、广告标牌治理、矿山治理和绿化提升五大行动。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5%,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70%。专栏20污染综合治理  空气清洁。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余热余压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港口运输机械及车辆“油改气”等项目。力争到2020年或更长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实施淮河、巢湖、长江中下游及新安江流域工业污染防治、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等项目。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83.3%,淮河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57.5%,新安江流域水质保持优良,引江济淮输水线路水质达到工程规划要求。  土壤保护。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分类、分级管控措施,实施“以奖促保”,对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的县(市、区)实施奖励。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等试点。到2020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满足国家目标值要求,新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障率达到100%。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及节肥行动、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及节药行动,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重点实施生活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污泥处置、生活垃圾收转运、生活垃圾封场整治、生活垃圾焚烧、餐厨及建筑废弃物垃圾处理处置等项目。到2020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第三十八章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按照“降煤、提气、扩再生、优电力”的思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开展绿色低碳出行行动,推进国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省建设。优化公共交通车辆结构,逐步提高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比例。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有效控制火电、冶金、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能耗行业碳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继续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典型,初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再生资源主要品种回收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40%。第三十九章 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节能。完善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制定并实施高耗能行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加强能源资源计量管理和能效评价,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能效“领跑者”制度,建设公共机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监管体系。强化节能评估审查。  节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编制节水规划,严格用水需求管理,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行合同节水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水改造,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工艺和产品,扩大再生水利用。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对地下水实施水位―水量双控管理。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270.8亿立方米以内。  节地。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健全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体系,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建立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机制,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开展城市、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节矿。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深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和开发秩序整顿。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监测考核体系,强化动态监管。推进矿山“三废”资源化利用。第四十章 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提升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编织水系林网、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生态安全网络。严守林业生态红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善减灾控灾和监测预警体系。继续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林业提质增效行动和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森林经营、松材线虫病防治、森林防火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开展园林城市、县城、城镇和森林城市、城镇、村庄创建。  加强水生态保护。严格水源涵养,实施新安江源头区、大别山湖群优质水源地保护项目,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颁布重要河湖保护名录。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开展重点河湖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到2020年,全省湿地保有量达到1580万亩。  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完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体制,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严防动植物疫病疫情、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确保生物安全。到2020年,自然保护区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第四十一章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完善覆盖全部国土空间的监测系统。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巩固完善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索实施公益林多元化补偿。积极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以及森林碳汇交易,支持江南林权交易所森林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深化水价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构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新机制。健全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完善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建设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探索建立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探索建立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自然资源监测和统计体系,开展编制主要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核算账户试点。探索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第十一篇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开放总体布局,加快形成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外贸、外资、外经齐头并进,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分工合作。第四十二章 全面融入国家“三大战略”  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扎实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技术、能源资源、环境保护、科教文化、友好省州(城市)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品牌、装备和劳务引进来、走出去。深入推进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线联邦区经贸合作。全面推进与德国在产业、经贸、金融、城镇化、科教、旅游、友好城市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域在对外开放通道、通关一体化、跨区域贸易平台、产业配套与协作等领域务实合作,力争把我省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和枢纽。充分发挥港澳台参与海外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作用,注重发挥海外华人华侨、皖籍华人社团、留学生的桥梁作用,加强与外国政府机构、国际民间组织等友好往来。  积极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战略支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生态环境容量过紧日子前提下,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优先优选项目,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统筹长江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强化沿江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建设沿江生态廊道。高效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严格生态岸线保护。加强与沿江省市协作联动,共同实施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关检直通“四通工程”,推进一批跨区域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优化沿江产业与城镇布局,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加快建设特色现代产业基地。创新区域开放合作机制,共同构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加快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抢抓首都对外疏解功能、转移产业、辐射要素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明确对接方向,创造对接交流机会,推动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第四十三章 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加快体制机制对接。建立与长三角一体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推进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贸易监管、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改革。  推动重点领域一体化。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推进区域内重大能源项目和市场建设,加强区域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联防联控,促进区域信用信息的共享互认,加强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合作、异地就医结算合作、工伤保险合作等,搭建跨省市用工信息、社会保障信息共享平台,推动食用农产品、消费品互认互通互监。加快沪苏浙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要素与我省人力资源等优势要素双向流动。  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强与苏浙沪地区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技术协作,推动创新资源综合集成。推动建立区域产业合作协调机制,促进产业有序转移,重点承接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苏浙沪地区金融、创意、文化、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向我省延伸辐射,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金融综合服务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在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智能家电等领域,共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专栏21长三角基础设施一体化合作重点  交通。重点推进合肥―南京、合肥―杭州、黄山―杭州等客运专线以及黄山―千岛湖、南京―宣城―杭州等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芜申运河、水阳江等干线航道整治,合力推进长三角内河航道水上ETC联网,实现船舶RFID电子标签跨区域通读通认,探索组建区域港口联盟等。  能源。重点推进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皖跨省联络线、中石化江北成品油管道、冀宁联络线徐州―皖北地区等重大油气项目建设。发挥安徽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和芜湖港配煤优势,加强煤运通道和区域煤炭交易市场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联网布局。  信息。研究制定长三角智慧城市群建设指导规范。加强CA联盟数字证书互联互通,推进完成CA联盟统一认证门户研发。探索建立区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协作机制。  环保。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生态红线划定、各类环境指标及排放标准对接,加快沿江、沿海、沿湖、沿湾、沿交通干线等重要生态廊道建设,共同推进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等。第四十四章 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  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优势,建立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江苏沿海港口江海联运、干支直达的运输体系。积极发展铁海联运,发挥合肥、蚌埠、阜阳等陆运口岸的公铁水联运潜力,开通至沿江沿海港口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吸引周边地区货物经我省集货后通江达海。加快皖北、皖西、皖东南等地区内陆“无水港”建设。推动新亚欧大陆桥南干线建设,提升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班列货运通道功能,在增加开行频率、向西延伸、口岸建设、货源组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增强对长三角地区的物流集聚辐射功能。拓展加密国际航空货运通道,大力发展合肥、黄山机场国际航线航班,构建国际客货直飞航线网络。高水平规划建设合肥国际航空物流港,完善国际中转、国际快递、国际货代、仓储保税等功能。到2020年,合肥国际直飞客货航线达到20条以上。  推动一体化大通关。依托安徽电子口岸平台,加快建设 “单一窗口”,形成集申报、监管、物流及金融等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共享申报、物流监控、查验、放行、企业资信等信息。全面推广一站式作业、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新型通关模式。加强与京津冀、珠三角、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区域通关通检一体化。  加强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优化口岸布局,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争取九华山机场和合肥、蚌埠、阜阳铁路申建国家一类口岸,支持申建水果、冰鲜水产品、肉类、原木、种苗等进境指定口岸,及整车、药品等进口口岸,打造口岸经济区,形成水运、空运和铁路口岸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 (下转11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蚌滁宁城际铁路站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