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赔偿,为什么总是那么难

解决附带民事案赔偿难的有效途径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许尚豪
  长期以来,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后一审宣判前才能提起,与此相关的附带民事工作措施也自此才能展开。
  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已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也即被害人一方在侦查与审查起诉阶段就可以提出民事赔偿请求。问题是,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并没有对犯罪嫌疑人合法财产的查封、扣押权,如果被害人在此阶段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如何对犯罪嫌疑人的合法财产进行保全?
  法律规定的滞后或不完善,是部分刑附民案件赔偿难以兑现的制度性障碍。
  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为被害人一方在侦查、起诉阶段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其第九十九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其第一百条至一百零二条则对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调解、和解以及财产保全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从立法上为附带民事案件的有效执行提供了法律保障措施,也为附带民事案件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据。
  但是,首先必须认识到:法律规定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仅包括审判过程中,也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办案过程中。其次,基于刑事诉讼的自身规律或特点,附带民事诉讼绝非法院一家可以案结事了的诉讼,附带民事案件的和解、调解以及追偿是公检法司机关共同的责任和任务。
  近年来,青岛中院对新刑诉法的上述规定进行了先行先试,在内部把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与诉讼保全查封、扣押、冻结有机结合起来;在外部从整合刑事诉讼执法资源入手,构建公检法司“四位一体”的附带民事诉讼联动机制,较好地破解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在提起时间、赔偿范围、执行主体、追偿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障碍,最大限度地促进了被告人及其亲属对被害人及其家庭的损失赔偿,化解了大量由刑事罪案引发的社会矛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顾小娟
相关新闻:
国务院新闻办1日发表的《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指出,中国不断深化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困难群体...&&nbsp民事案件中发现涉嫌犯罪,应该怎么处理?_律法网法律知识库
民事案件中发现涉嫌犯罪,应该怎么处理?
导读: 一、“先刑后民 ”的法律依据 意指在同一个案件中既涉及到刑事责任又涉及到民事责任时,应该先解决刑事责任问题,待刑事责任问题确定和解决后,再解决该案涉及到的民事责任问题。 “先刑后民”或曰“刑事优先”,在我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我国刑诉法第77条:
没我不行王玥
一、“先刑后民”的法律依据
意指在同一个案件中既涉及到刑事责任又涉及到民事责任时,应该先解决刑事责任问题,待刑事责任问题确定和解决后,再解决该案涉及到的民事责任问题。
“先刑后民”或曰“刑事优先”,在我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我国刑诉法第77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第78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日通过)第99条规定,对于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或者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一时难以确定,以及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因故不能到庭等案件,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
这两条规定明显地体现了“先刑后民”原则。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经济诉讼中发现该案可能涉嫌刑事犯罪问题怎么办?对此我国公安司法机关态度一直是明确的,即先刑后民,先处理和解决刑事问题,再处理和解决民事问题。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中指出,为了保证及时、合法、准确地打击这些犯罪活动,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如发现有经济犯罪,应将经济犯罪的有关材料分别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侦查起诉,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均应及时予以受理。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中,为了及时有力地打击经济犯罪,又强调指出,对在法院审理经济纠纷中发现的经济犯罪问题,法院必须及时移送,公安、检察机关也必须及时受理,不得互相推诿、扯皮。
日,最高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1998]7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中发现经济犯罪嫌疑必须“先刑后民”也作了明确规定。
可见,我国司法机关一贯是强调和贯彻“先刑后民”原则的,上述几个司法文件表明“先刑后民”原则在实践中也是一脉相承的。
当一个案件同时涉及刑、民两个诉讼时,国外是如何处理的?英美法系一般作法是:可以刑民分诉,但被害人只能在刑事案件审结后,才能向法院提起因犯罪而造成的损失的赔偿之诉,如美国辛普森案。
大陆法系的一般作法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并解决。如果刑事问题急需解决,可以刑民分开,先刑后民,都由同一审判组织审理,与我国目前的作法相似。
可见,无论是英美法系的刑民分理,还是大陆法系的刑事附带民事,共同的特点均是:先刑后民,刑事问题优先解决。
二、为什么要“先刑后民”、“刑事优先”
“先刑后民”即先刑事后民事,刑事优先,包含两种情况:
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完全联系在一起,民事案件不能单独成案,而被刑事案件所包容和吸收,这就是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法解决,对此争议不大。
实践中争议最大最难处理的是另一种情况:一个案件既可能涉及刑事诉讼又可能涉及民事诉讼。如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则由法院先中止民事诉讼,而将该案移送给对刑事犯罪有管辖权的公安和检察机关。待刑事部分有了结论后,再解决民事诉讼问题。
笔者认为,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国在处理刑、民交叉的案件时普遍遵循和适用“先刑后民”原则,是因为:
第一,从案件性质方面看,刑事犯罪所侵犯的是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直接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犯罪所造成的被害人民事损失,往往是某个公民或法人的权益损害。可见,刑事诉讼在于恢复正常的公法程序,民事诉讼在于恢复、保障民事流转关系。在这二者之间,公法秩序、安全是前提,是优先要考虑的,而民事流转相对而言可以放在其次的位置,国家利益和公民、法人的利益,敦轻孰重,一目了然,法律理应优先保护国家利益,这是“先刑后民”原则确立的最根本依据。
第二,从处罚的严厉性方面看,刑事处罚对犯罪分子来说是最严厉的惩罚。如果一个犯罪分子既要承担刑事责任又要承担民事责任,理应让其首先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从案件查处的效果和影响看,刑事侦查机关拥有法律所赋予的各种强制侦查手段,因而其调查取证的手段和能力是最强的,可以及时搜集证据,查封扣押赃款赃物,及时缉拿犯罪分子等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四,从证明标准上看,由于刑事犯罪涉及到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而其证明标准最高、最严格,按照刑诉法的规定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而民事诉讼主要涉及财产关系,因而其证明标准要低于刑事诉讼,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优势证据”。正因为如此,刑事诉讼中所确认的事实,对民事诉讼来讲具有确定性,可以直接作为民事判决认定事实的依据。生效的刑事判决本身具有一定的证明力,可以部分免除民事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
第五,可以提高诉讼效率,确保公正。刑事诉讼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中认定事实的依据,避免同一事实两种认定、互相打架情况发生,无疑会提高诉讼效率。
反之,刑民互不相让,分庭抗礼,法院先就民事问题作出判决并予以执行,但刑事诉讼结束后,查获了真正的犯罪分子,追缴了赃款赃物,退还被害人。此时已经执行完毕的民事判决就需要执行回转,给公正和效率都带来了损失。
当然也有人对先刑后民原则提出质疑,认为该原则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根据;其本身有明显的缺陷,如认为绝对强调“先刑后民”,在很多时候可能会阻断民事权利司法救济的正当渠道,不利于对受害人民事权利的保护,具体说来:
第一,刑事诉讼程序的进行可能会不当延后或阻碍民事诉讼的进行,如果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在逃,刑事审判程序无法启动,案件审结遥遥无期,显然不利于受害人民事权利的保护。
第二,证据规则的差异可能导致“先刑后民”原则所追求的减轻受害人举证责任的初衷事与愿违。刑事诉讼遵循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民事诉讼遵循高度概然性或者优势证据标准,虽然前者对证据证明力的要求高于后者,但民事诉讼中可以采取推定规则和举证责任分配原则,刑事诉讼中却无从适用。由于虚假陈述的民事赔偿案件所需的证据大量地涉及投资者本身的投资行为及相关损失的认定,比单纯认定刑事责任的证据要复杂得多。
第三,“先刑后民”原则可能引发刑事诉讼判决的既判力困境。支持“先刑后民”原则正当性的依据之一就是保证后诉的民事判决不和前诉的刑事判决发生冲突。问题是,某一行为虽然可能不构成犯罪,但却未必不构成侵权,刑事判决无罪的主文部分对后诉民事判决并不当然能够产生效力。在虚假陈述案件中,有些人的行为可能因为情节轻微,不被认定为构成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等罪,但这种无罪判决并不当然具有免除被告民事赔偿责任的效力。
第四,“先刑后民”原则可能导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成为空文。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明确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制度。但刑事诉讼前置程序实质上部分抹杀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功能,剥夺了民事案件受害人以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参加人的身份参与诉讼的权利,如在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中,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就是如此。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投资者可以在刑事诉讼进行的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和此前暂不受理证券民事赔偿案的《通知》相比,《规定》增加了的刑事诉讼前置程序恰恰否定了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可能。
第五,“先刑后民”原则和民事赔偿优先原则相冲突。在虚假陈述案件中,无论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还是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都可以单处或者并处罚金。《刑法》第36条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当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和财产刑的执行发生冲突时,应当优先满足民事赔偿责任。《证券法》第207条也明确,违反证券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里,我们即使假设:为保证投资者民事赔偿请求的满足,法院可以在刑事判决中对有关自然人被告避免执行财产刑,但公司犯罪的刑罚方式只能是财产刑,此时如何能够做出不对公司执行财产刑的判决?另外,由于行政处罚程序的前置,证监会等行政机关的罚款一般也先行从民事诉讼被告财产中得到执行,进而会减少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财产总额。
“先刑后民”原则认为对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刑事诉讼保护优先于对私人利益的民事诉讼救济,体现出了浓厚的国家本位主义倾向。
从诉讼法律关系的实质来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互相独立,民事案件中发现涉嫌犯罪应该怎么处理?05 保险典型的风险管理制度。不存在谁优先谁的问题,只是由于不同的部门法对同一行为或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可能产生责任竞合。
“先刑后民”原则的立法本意,并不在于优先保护一种利益而舍弃另一种应受法律保护的合法的权益,而在于从逻辑关系上讲,只有查清涉嫌刑事部分的事实后,才能正确分清民事部分的责任。因此,查清刑事责任是解决民事纠纷的前提和先导,只有这种情况下才应该坚持和遵守先刑后民。
三、先刑后民原则在实践中的现状及完善
在我国,鲜有学者专家们对先刑后民原则进行论述,实践中也是各行其是,做法很不统一。有的出于地方保护或部门利益滥用先刑后民。
如笔者曾亲身经历过的两个案件就很能说明问题:
1.七、八年前,一家企业从珠海运药到江西销售,该批药上了保险,货到湖南境内突然发生火灾,该批药品全部烧毁,价值百余万元。该企业向法院起诉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但保险公司却说该企业故意纵火,涉嫌诈骗,向公安局报案。在法院对这起民事纠纷开庭审理完毕准备判决时,当地公安局以涉嫌诈骗为名将该案卷宗材料要走。此案一拖就是七、八年,今年公安局才答复法院,说经过这么多年的侦查,没有证据证明该案涉嫌诈骗。于是法院最近又通知准备继续审理此案。而此案中的企业早已被拖垮,损失惨重。
2.甘肃女子乔某与青岛奥柯玛做生意,为奥柯玛销售家用电器,后发生纠纷,奥柯玛首先在青岛起诉乔某,在乔某就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提出异议后,青岛法院就将该案长期搁置。
后来乔某在甘肃兰州中院又起诉澳柯玛,一审二审乔均胜诉,并执行一千多万元款项。在该案执行完毕后,青岛法院又以该案件涉嫌诈骗为由移送当地公安局。公安局立案侦查,将乔拘留、逮捕,并被青岛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此案现还在二审中。
这是两个典型的滥用“先刑后民”的案例。
实践中,先刑后民原则之所以混乱不堪,标准不一,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立法上没有明确规定刑民交叉案件的适用程序。刑诉法只是规定了刑事附带民事的处理原则,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只是通过通知的形式强调了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移送侦查机关。但没有一部立法对刑民交织案件的处理原则、程序规范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是先刑后民原则在实践中贯彻不力、混乱不堪的主要原因。
其次,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先刑后民”的适用和划分标准,也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何时该移送,何时不该移送,是全案移送,还是部分移送等等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
再次,漠视当事人的民事权益,不重视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使我们的司法人员养成了重视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忽视、漠视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不知道民事案件中发现涉嫌犯罪应该怎么处理?公民与法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的不正确观念根深蒂固。
之所以先刑后民原则能被滥用,作为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保护的工具,说明这个原则还有漏洞,还有不完善之处。那么应该如何完善,使其真正起到促进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呢?笔者建议:
1.把“先刑后民”作为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刑事与民事责任交叉的案件的一个普遍原则,但应允许有例外,至于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有例外,须经有关部门作出明确和具体规定。
2.明确先刑后民原则的划分标准
这是正确适用先刑后民原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情况下先刑后民,什么情况下刑民并
进,笔者认为划分的标准应当是:刑事案件的处理是否会对民事案件的处理有影响,换言之,民事案件的处理、民事责任的承担是否必须等待刑事责任的确定,如必须等待,则只能先行后民,否则没有必要先行后民。
按照这一划分标准,反观1998年4月最高法院《若干问题的规定》所确立的划分标准就有
该规定第一条把“法律事实”作为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是否分开审理的标准,“不同的法律事实”就应当分开审理。第十条把“法律关系”作为是否分开审理的标准,与本案有牵连但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移送公安或检察机关查处,但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
该规定确定的两条划分标准一是同一法律事实,一是同一法律关系,既抽象又含糊,很难界定和把握。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法律事实则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现象。同一法律事实可能触及不同的法律关系,如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以是否为“同一法律事实”作为是否适用先刑后民原则的标准也不准确。因为,基于同一法律事实的刑事案件也未必都要遵守“先刑后民”原则,如伤害案件,实践中也可以在处理刑事责任的同时,要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无须先刑后民。此外,虽然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如为骗保而杀害投保人的案件中,杀人骗保是一个法律事实,得到保险金又是一个法律事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事实,但却必须遵守先刑后民原则,因为只有解决了是否杀人骗保的问题,才能解决该不该支付保险金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事实但却产生了刑民交织。
有的案件涉及不同的法律事实,但却是一个案件;而有的案件只有一个法律事实,但却涉及不同的法律关系,所以笔者认为,应摒弃这种划分标准。笔者认为划分标准应是同一个案件是否既涉及刑事责任又涉及民事责任,而民事责任的确定又必须以刑事责任的确定为前提,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案件才谈得到先刑后民,否则完全可以刑民分理,具体说来,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按照刑诉法和最高院的解释,原则上附带民诉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但出现“解释”第99条规定的情况时,采用先刑后民原则。
在其他的刑民交叉案件中,要看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是否会影响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为标准,肯定的,先刑后民,否则刑民并进。
3.健全刑民交织案件的移送机制
无论是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存单纠纷案件,经济合同纠纷案件,还是其他各种案件,只要是刑民交织,需要先刑后民的,都必须遵守如下的移送程序:
(1)最高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笔者建议,应将“驳回起诉”改为“裁定中止审理”,这样才符合诉讼经济和效益的原则,待刑事犯罪嫌疑解决后,再决定民事案件是否继续审理或终止。
(2)最高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有经济犯罪嫌疑,并说明理由附有关材料函告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的,有关人民法院应当认真审查。经过审查,认为确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书面通知当事人,退还案件受理费;如认为确属经济纠纷案件的,应当依法继续审理,并将结果函告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此条对法院赋予的审查权力过大,是经济纠纷还是经济犯罪完全由法院自由裁量,缺乏任何监督制约机制,对此应改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确有经济犯罪嫌疑须移送的,民事案件当事人有权对此裁定提出上诉,由上级法院决定是否移送;人民法院如认为确属经济纠纷需继续审理的,公安或检察机关有权向该法院及该法院的上级法院要求申诉复议。此外,法院的审查期限也应该明确,避免久审不移,笔者认为以二个月为宜。
(3)案件因涉嫌经济犯罪由法院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后,公安机关应抓紧时间立案侦查,搜集证据,缉捕犯罪嫌疑人,如果在一年时间内,仍无法查获犯罪嫌疑人或无法收集到定罪量刑的足够证据,则应当撤销刑事案件或不起诉,宣告无罪,不应当久拖不决,遥遥无期,以便加快民事流转,避免使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4)人民法院已经按经济纠纷审结的案件,如果司法机关认为该案属于刑事犯罪的,应当依民事程序依法撤销已生效民事判决后才能再提起刑事程序,不得以已生效民事判决涉嫌犯罪为由再继续侦查起诉判刑,以维护司法的权威和法制的统一。
(5)公安检察机关已经作为犯罪立案侦查的,人民法院不得对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向法院的民事起诉立案审理。已受理的应裁定中止审理。
4.转变观念,澄清认识,既重视保护国家和社会利益,也要重视保护公民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现在人权保护已经明确写入宪法,而人身权财产权是人权保护中最主要的内容,国家强调保护公民的私有合法财产。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司法机关、执法人员要转变观念,澄清认识,平等保护各诉讼主体的合法权益,这对于解决是否适用先刑后民原则至关重要。
5.完善立法
立法中应明确规定刑民交织案件的处理原则,对先刑后民原则的适用标准、范围,移送审查、当事人的救济途径、恢复审理等机制作出明确规定,避免各行其是,混乱不堪的局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稻草 - 专业的织梦模板下载站
Ta的文章(5)民事赔偿缺位 退市新规难完善
发布时间: 05:21:45发布:时尚生活网
  退市过错赔偿制度和过错推定制度:责令对上市公司退市负有过错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退市中小股东补偿机制:完善退市制度的制度设计中,可以规定控股股东拿出一定比例股份,如10%来补偿给中小投资者。  强制回购:针对股民转让退市股票遇到困难,即使给予&退市整理期&仍无法顺利退出的,应强制违法者以一定价格予以回购,从而使股民获得退出机会。  设立退市保护基金:上市公司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不应当由国家买单,需要合理设置退市保护基金的资金募集来源及加强对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的监督处罚。  编者按:近日,两大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新规相继修改并完善。其中,创业板退市制度自5月1日实施起,至今正好过去一个月。对于刚刚&满月&的退市规则,其成长之路必然充满众人的期许。  退市制度甫一出台,证券时报率先刊登《买单再走!退市公司岂能一退了之》一文,随后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必须把垃圾公司赶出股市》,先后提出了上市公司退市后的责任追究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民事赔偿的缺失,无疑令退市制度具有一定的瑕疵。通过退市过错赔偿制度填补民事赔偿空白,成为众多法律界人士的一致建言。  证券时报记者 刘雯亮  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性变革,退市制度的出台,是改善&劣币驱逐良币&局面迈出的重要步伐,其探索和尝试意义非同。自今年5月1日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正式施行,标志着创业板退市制度问世。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吴弘指出,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推出,并将拓展至主板市场,对于完善市场制度具有非常积极意义,有助于市场三公和优胜劣汰机制的真正实现,切实改变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困难的局面。长期来看,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来说,强化退市机制构成重大利好。但由于民事赔偿制度缺失,相对于退市股票持有者来说,退市机制的加强无疑是利空。  退市红线重在执行  《创业板上市规则》对创业板退市进行明确规定,主要退市红线围绕以下四点展开,即净利润、净资产、公开谴责和成交价格。相较而言,主板市场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与创业板退市红线大同小异,各有侧重。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作为证券市场又一重大制度变革,退市制度对上市公司触发退市条件进行了详尽规定。准确说,其规定的退市条件更加客观,并具有可操作性。不过,针对当前上市公司现状,触发退市条件并非特别苛刻,而退市制度的执行力度显得尤为关键。  北京未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洪明律师表示,虽然退市制度对退市红线规定设计全面,但最大的忧虑依然是实际执行力度。显然,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会想尽一切办法规避退市,退市制度执行力度和成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律师亦有类似观点。他表示,&本人担心的更多是,一旦严格执行退市条件,会产生财务造假、权力寻租等非正常现象。&  退市原因不同 保护措施迥异  正如上文提及,虽然退市制度能及时提示风险、使劣质公司及时退出交易,有效减小投资者的损失。但公司一旦退市,股民持股无法流通,仍然影响到投资者,特别是小股民的利益。为此,针对不同的退市原因,投资者权益保障方面需要进行哪些保护措施?  吴弘院长指出,退市公司如果不符合作为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要么是经营财务方面出现问题,不能满足上市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要么是在诚信方面出现危机,可能导致公开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公司只有退市才能保障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综合业内人士看法,退市制度对公司退市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三种:首先,公司因经营失败触及退市条件退出。如公司解散或被宣告破产、股本总额与股权分布不符合规定、净资产为负、股票累计成交量过低等;其次,公司违反法定义务而退市。如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等;第三,公司主动申请退市。其原因包括防止敌意收购、回避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等。  吴弘院长表示,&如果是因为欺诈发行、虚假陈述等原因导致退市,公司及其他责任主体还应当依法赔偿投资者的损失;如果是因经营不善退市,但管理层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也应当在已有法律的框架内追究相应责任,为投资者提供保护。&  张洪明律师表示,针对经营失败导致退市,要加强投资者退市风险,对于市场业绩较差的企业,要强化对其信息披露的监管;其次,针对上市公司违反法定义务退市,建立退市问责机制;第三,针对主动申请退市,应附加退市条件,如要求公司或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以合理价格回购股票,从而使中小投资者有一个合适的退出机会。或者以一定条件使中小投资者股票转换为优先股,使其有继续获取收益的权利。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为市场环境、政策调整、决策失误等原因导致退市,退市风险应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事赔偿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