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做民资资产国家数字资产研究院为什么不查

此文系财务第一教室独家付费稿件,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彭怀文来源:公众号“财务第一教室”(ID:cfoclass)有人一看这题目会认为我在胡说,只要是会计谁不会做这个账呢?我还真没有胡说!一、有人说:5000元的固定资产有3种做账方法?一笔经济业务有3种做账方法?你信吗?知道他们说的是那3种吗?前段时间在“财务第一教室”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又扩围,税会差异你都会吗》,结果就有很多人在QQ群和微信群来咨询到5000元固定资产在执行加速折旧一次性扣除时该怎么做账,因为我在文章中对一次性扣除的税会差异没有区分是否5000元的问题。咨询的人说,他们听专家和税务局说的与我文章写得不一样。在群里面有很多热心网友就马上说有3种处理办法,而我的文章只是说了这一种是不对的或不完整的。网友所说专家对5000元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的处理办法是:办法一:购进时税务一次性扣除,会计上也一次性进入成本或费用。办法二:购进时,先计入固定资产,然后同时全额计提折旧。网友们说,网上都是这么说的,并且税务局和专家也是这么说的。其实,对于网友的说法,我知道根源来自何处。上述两种处理办法来自于XX税务学院X教授的在2014年加速折旧政策出来后的新著作。该专家甚至在其著作中写道:对于固定资产的最低价值,以前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参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第三条的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因此固定资产的最低价值应超过5000元,5000元及以下的外购资产可以作为低值易耗品核算。以该专家在国内的巨大声誉和影响,其著作非常畅销,所以上述观点在随着其著作的热销而迅速传播。二、单价5000元固定资产3种做账方法的谬误对于专家的上述观点,本人实在难以苟同,说出几点理由供大家参考。会计处理该怎么做,依据的应该是会计准则,包括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我们先看看会计准则是怎么说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使用寿命,是指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预计期间,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税法对于固定资产又是怎么界定的呢?《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其实,会计准则与税法对固定资产界定的实质都是一样,并没有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最低价值就是5000元。大家读到这里,是否发现了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在想办法证明“5000元及以下的固定资产”也是固定资产呢?是不是有点类似“白马非马”呢?是不是有点荒唐呢?曾经有网友反驳我说:你注意看清楚,这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财税字文件,做账怎么不可以按照财政部的规定做呢?确实,我国所有涉及到怎么做账的文件都是财政部发的,但是大家如果认真去查看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财政部发布涉及到会计的文件全部都是“财会”字和“财政部令”的形式出现的,而非“财税”字。因此,“财税”字文件本身并不涉及会计处理。对于税务专家的会计处理办法,我简要分析以下:1、单价5000元及其以下固定资产在购进时,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属于典型的“白马非马”论,既然说了固定资产还要计入低值易耗品不是自相矛盾吗?2、单价5000元及其以下固定资产在购进时,作为成本费用一次性计入。同上一样的道理,既然说了固定资产还要一次性计入费用不同样是矛盾的吗?固定资产不折旧和不分期折旧,会计准则有这样规定吗?你连固定资产的账都没有入过,固定资产如何后续管理?3、单价5000元及其以下固定资产在购进时,先计入固定资产同时全额计提折旧。请大家注意看看会计准则:外购固定资产,开始折旧的时间是可以使用的次月,可不是购入的当月;同时折旧方法中,从来也没有过什么一次性全额折旧的方法。所以,专家所谓的单价5000元及以下的固定资产有3种做账办法完全就是一个错误,贻害无穷。三、单价5000元及以下的固定资产做账的正确办法办法一:提高单位固定资产入账标准曾经有网友反驳我说,你不是说现在会计准则和税法都没有规定固定资产最低单价的金额标准吗?我现在就把我单位的固定资产单价最低金额设定在5000元,行不行?我说行,只要你单位土豪,不向金融单位融资,当然可以。办法二:原来怎么做账现在还怎么做账,只是做好税会差异的备查登记。案例:甲公司2015年12月购进10台办公电脑,单价4500元,预计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0。税务上准备在税前一次性扣除。2015年12月购进时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 &45000元贷:银行存款 &45000元2016年——2018年每年折旧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 &15000元贷:累计折旧 &15000元该项经济业务的会计折旧和税务扣除及税会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25%)如下表:年度会计折旧税务扣除税会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2015年045000-45000112502016年1500015000-37502017年1500015000-37502018年1500015000-3750合计450004500000从上表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加速折旧(包括一次性扣除)都是一种时间性的差异,只是把扣除的时间提前了而已,相当于国家把企业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留给企业先暂时用用,最后还是要缴纳的,因此就有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当于企业对税务负债)。四、关于单价5000元的金额标准的差异本来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可是仍然有人问,单价5000元的标准到底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呢?对于这个问题,财税[2014]75号文之所以不明确说,一是没有必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或计税基础都有规定,而是涉及到几种情况。固定资产无论是会计的入账价值还是税务的计税基础,都规定凡是不可以抵扣或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都是要计入固定资产原值或计税基础的。因此,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单价5000元必然就是含税单价;对于一般纳税人如果是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则单价5000元就是不含税单价;如果一般纳税人执行的简易征收等,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则单价5000元就是含税单价。最后,以一首打油诗为本文做个简单总结:中央政策高,财税发文告;折旧新政好,专家办法糙;税法要记牢,会计不能撂;税会差异妙,桥路各有招;前扣后要交,总额不会少;备查要记到,申报莫忘了。合作、投稿、版权,请加微信:jinrongclass用友民工(gh_07cc4b2dfd68)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gh_07cc4b2dfd68用心做人,用心对人; 用心接事,用心做事; 介绍我关注的,分享我关心的!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07cc4b2dfd68用心做人,用心对人; 用心接事,用心做事; 介绍我关注的,分享我关心的!&&&&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
当前位置:正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近年来互联网出现越来越多的传销理财庞氏骗局,都是换汤不换药,使得很多受害者自身和朋友倾家荡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呼吁更多的反传与打假人士加入反骗队列,帮助更多受害者,尽自己一份力量。打击网络骗局人人有责。骗子声称要解冻数以兆亿元的民族海外资产,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保守秘密,即能获得动辄数百万的善款补助。家属们难以理解,骗子仅仅通过微信群中的洗脑,就能让自己的至亲像中邪一般,一次次交钱报上个人详细信息,无数次耐心劝阻后,受骗的家人甚至要求断绝关系,以完成自己的“大业”。“我就问您,去哪里报警能把我妈关监狱里?”9月初,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接到一位年轻人的求助。(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对方的妈妈参加过多种传销项目,如今,又陷入了“民族大业”的骗局之中。声称要解冻数以兆亿元的民族海外资产,骗子为参加者许下宏愿,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保守秘密,即能获得动辄数百万的善款补助。看似简单的骗局,一些中老年人却对此深信不疑。▲调查:骗子用民族大业骗老人 称交钱分兆亿资产微信上的“民族大业”今年三月,朱敏(化名)发现年逾60的母亲有些不太对劲,平日里并不怎么用手机的老人,开始频繁的点开手机玩弄,微信的头像换成了一张红底证件照。让她不解的是,老人似乎很怕家人看到微信里的聊天内容。大学生王瑶(化名)也发现,自己的母亲变得神神秘秘,就好像谍战片里的人物,拿着手机躲躲闪闪,不但加了锁屏密码,甚至有时洗澡都要带着手机进浴室。(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家人们悄悄发现,老人保守的秘密,源自手机里一个名为“和谐爱国8群”的微信群。这是什么群?老人不愿意说,“群里有规定,不能跟别人说。”▲“民族大业”报单项目称,交111元可获400万元回报。朱敏无法理解,自己在亲生母亲的口中,怎么就成了“别人”。直到有一天,母亲问起了她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老人告诉他,这是要报单。“报个名儿,将来就能领钱。”关注【微友打假团】欢迎爆料一番追问下,老母亲开始给她上课,讲起自己正在参与的“民族大业”。简单说来,这一项“分钱”的事业,发放总额数以兆亿计,这些钱来自历朝历代的老祖宗秘密存在海外多国的皇家资产,要发给那些有责任有担当、充满正能量的爱国人士,每人可以拿到数百万元。▲微信群里骗子们伪造面额4690亿美元的海外取款单。而想要得到这笔“善款”的方法,就是在群内“报单”(填写个人详细信息),交一点材料费或者手续费,就可得到报单相应的钱。比如对方称,一个项目要交8.69元手续费,善款批下来后参加者每月都会有2000元的生活费。为了一探究竟,朱敏决定进群看看。甫一加入,群友们的热情吓了她一跳。“欢迎家人进群。”清一色的红底证件照头像跳出欢迎她。(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群里人数众多,已接近500人的上限,而所有人的名称也都有讲究,由一个四位数编号打头,后面跟着的是姓名、电话、和推荐人。朱敏发现,群里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成了自己人,母亲也不再对她藏着掖着。很快,有管理员发来一些学习资料,当中的承诺书中写道:不准给没有参与善款的人透露资金来源;任何关于民族资产的资料不许外传,如不遵守还有可能被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看了这些资料,朱敏终于明白了为何母亲之前对自己守口如瓶。公开搜集银行卡号开户行和朱敏一样,不少民族大业受害者家属们都有被报单的经历,迫切希望一夜暴富的父母们觉得,有这样的好机会,应该让全家人都参加。多名家属称,自己的父母是被同事、朋友拉入局,而不少老人此前就经历过直销、传销类的理财骗局。通过已加入成员的熟人圈,“民族大业”传播迅速,实际参加人数难以计数。来自上海的牛喆(化名)说,自己被父母拉进了10来个群,这些群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成员们来自全国各地。(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在群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报单。朱敏记得,刚开始时,报单多为免费项目,如只需报上姓名、身份证号、卡号和开户行等信息。一个声称发善款50万免费项目报单表上,即有超过6000人交上了自己的隐私信息。▲群管理员催促会员报单,除了缴纳88元的费用外,还需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报上而慢慢的,收费的报单越来越多,款项多为材料费、手续费等名义收取。每当要报单时,介绍人(上线)都会拉一个小群,催促自己的下线交钱。这些报单费一般通过微信转账上缴,一旦交完钱,用来催单的小群也随之解散。以上述8.69元的报单费计算,仅一个400人的群即要上缴近3500元。家属们称,类似的报单每个月会有十几次,并时刻允诺,每项报单都有相应的巨额善款发放,如果不报,则面临出局。老人们会通过同样的形式交上百元乃至数千元的报单费,据重案组37号统计,仅这一个400人的微信传销群,一个月报单费至少达到五六万元 。不但如此,有时,为了让子女也跟着分到钱,老人们还会为他们垫付报单费,据朱敏等受害者家属介绍,老人们投入的资金均已过万元。(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虽然老人们每次交的钱并不多,但汇集到骗子们手中,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9月14日,安徽淮南市大通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以“民族资产解冻”等项目涉嫌诈骗的18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涉及30多个省、市,上万名受害人,涉案金额一亿多元。事实上,老人们从来没见到过任何善款,而报单的钱最终落入谁人之手,没有老人知道。今年8月,央视报道了一起类似的民族大业骗局,黑龙江齐齐哈尔警方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恶性电信诈骗案件。当地一名既是组织者,又是受害者的58岁退休女工,将钱汇款给了所谓的守护资产的老人。警方调查发现,诈骗电话使用地和收取诈骗款的银行账户交易地点都在广西百色。通过银行的监控录像,警方发现取钱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在百色市区外的一处深山守了四天四夜后,终于将五名犯罪嫌疑人抓获。据报道,犯罪嫌疑人在本子上登记了两千多个被骗群众的个人信息,来自多个省份。嫌疑人称,还有很多从事“民族大业”诈骗,而有的人已经跑了几十年,之前他们经常共享全国各地的被骗人员信息。关注【微友打假团】欢迎爆料线上洗脑困局事实上,民族大业已是一个流传多年的骗局,此前,骗子们多活动在线下,持各色假证件、银行清单瞄准受害人当面行骗,而现在,借助便捷的网络通信手段,不法分子可以足不出户,在线上即可大面积洗脑。在老人们加入的微信群中,几乎都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每人的头像、昵称制式相同,并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早晨,管理员在群中发起床号,成员们在规定时间内签到,随后开始升国旗仪式。(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半军事化管理的骗局群,每天早晨都会有升国旗仪式群里规定,普通成员不得随意说话、拉人入群。洗脑也更加立体化,群里的电子文档、MP3讲课录音、PS的国家领导人主持善款发放会议的照片层出不穷。▲骗局群中流传的假冒国务院红头文件每到晚上,有专人组织讲课学习,讲师通过微信语音,声情并茂地讲着与爱国、机遇、成功等有关的小故事,讲完后专人组织谈感受。接下来的联欢时间,群友们争相一展歌喉,点开连续发出的语音消息,多首歌声便交错飘出手机。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称,微信的传播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图文音视频的多媒体传播也让洗脑变得更加便捷。据他了解,民族大业骗局的很多操盘手都是以前的传销分子,这些人常打着国家的旗号,利用老人们的爱国热情行骗,用各种不断名义骗取“小钱”,并且只是通过一对一的转账,骗术更隐蔽。(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而且,“民族大业”骗局组织严密。现有的“民族大业”骗子组织从上到下分为大总管、地区负责人,大组长、小组长,以及招纳的会员,微群则分为收费较低的基础会员入门群,之后是收费高达几千的项目群,再高级还有一些群主和管理层才能进入的管理群。▲骗局群中流传的PS会议图,“纪检监察”会议被P成了“民族资产”会议一名来自吉林的家属沈东(化名)介绍,他病退在家的妻子被家乡当地的一名社会闲散人员洗脑,这名上线指示他的妻子建群发展成员,提供所有的学习材料和报单要求。从今年三月至今,沈东的妻子挖掘自己的亲戚朋友圈,一共发展了上百人的群。群中有报单员、会计、讲师等等职位,这些更高级的管理人员,通常都能说会道,在管理群中,他们又被忽悠报名收费更高的大项目。沈东说,妻子本身也是受害者,收来的报单费和名单,也都会如数交给上线,自己并不会有截留。对于传统的传销洗脑,民间反传销团队最多用几天的时间就能为受害者反洗脑,而对于每天都能接到的民族大业家属求助,李旭却有些无能为力,民族大业不属于典型的投资分红传销,难以通过经济常识来反驳,老人们本身的固执也使得他们很难听进劝阻。(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李旭觉得,对于类似的线上骗局和传销,最根源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警方的打击,同时,他还希望微信能和反传销等组织合作,加快骗局微信群和公众号的辨别和查封进度。至亲间的洗脑攻防战作为儿女,朱敏和其他家属们一样,很快就质疑起了父母所从事的民族大业,大家上网搜索,得到的结果印证了他们的猜测:民族大业被大量法治报道提及,是一个存在了多年的骗局。把报道发给父母们看,让他们感到崩溃的是,面对主流媒体的负面报道,老人们根本不相信,似乎已经被打了预防针。“她说那些都是打着民族大业旗号的骗子,全国100个民族大业里面只有一两个是真的,自己所在的才是正源。”让家属们更惊愕的是,还有的老人被告知,民族大业是国家的秘密行为,是要藏富于民,筑起抵御外敌的经济长城,国家只能正面打击掩人耳目,再从侧面扶持,那些被抓的大业领导人,其实都已经被秘密保护起来。“有人被抓,但我们的群还在正常活动啊。”负面案例甚至会让老人们更加相信自己所从事民族大业的真实性。在这种逻辑下,家属们第一回合的反洗脑几乎没有效果。(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而在老人们加入的群里,骗子们的洗脑正在变本加厉,家属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类假冒的红头文件及任命状,其中“国务院办公厅”、“民族资产最高管理委员会”等最为常见,事实上,后者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单位。家属们质疑这些从来没被报道过机构、文件和政策,也都会被老人们以国家秘密行为,不会对外公开来解释。子女的悉心劝阻,换来的却是亲情的裂痕和信任危机,老人们在精神上好像被绑架了,不再相信子女亲朋,所有规劝自己的人,都成了敌人。云南的高萌(化名)因此寒心,之前,父亲会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但当她阻止父亲继续报单之后,老人半个月没再理她。“今天倒是来了信息,居然说是群编号改了,让我改下昵称。”面对无法被说服的家人,王瑶决定去群里大闹。她把自己的几位好友快速拉进群,几个人按将网上找来的报道发到群里,一边劝说群里受骗的老人们醒悟,一边大骂群主。他们很快被踢出群,“后来她像疯了似的,说我不想让她发财,说我丧良心,非要跟我断绝母女关系。”“炸群”的方法,家属们几乎都用过,约好时间,由一个人快速拉其他人进去,有时为了泄愤,大家会从网上找来刷屏信息和代码,十几个人在群里狂发信息,试图让不断弹出的微信信息卡住受骗者的手机,最终造成死机的效果。▲家属们潜入群中,频繁发信息“炸群”但往往这样的“破坏”只能持续几分钟,炸群突击队很快被群主挨个踢出,群主反而会发出通知:这些人是被日美间谍洗脑的破坏分子,大家以后介绍成员要谨慎,而民族资产,最终只有那些信念坚定、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拿到。几次尝试之后,家属们发现,炸群没什么用,反而让受骗者们更加团结。至此,又一回合的较量中,家属们再次落败。几番攻防下来,家属们逐渐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外界的负面信息,均会被骗子以国家秘密、敌国破坏、冒牌名族大业化解。于是,有人想出一招,以“正统”民族大业的立场来揭穿伪民族大业。在家属们组成的讨论群里,有人发出了一张名为“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严正声明”的文件,内文里写着,群里的上级领导人已经私吞巨款,叛逃出国,群友们尽快去各地公安机关报案。文件落款处,还盖有“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的公章。(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这个方法似乎有用,一位家属将上述文件发到卧底的大业群,称“群主私吞报单款,总部震怒”。不到一会儿的功夫,群里有3个人加了他,让他哭笑不得的是,3个人的问题大同小异,“你进去真的大业群了吗?能不能也拉我进群?”似乎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现实中的父母们依然对民族大业深信不疑,朱敏的母亲甚至不再接她的电话,她觉得女儿的苹果手机可能会被间谍监控,影响到自己拿善款。朱敏无奈又懊恼,“除非哪天他们的群主真的跑了或者被抓了,她才可能醒悟吧。”新京报网友评论:曹子建:依然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群人老了,继续愚昧。Mr.J:真的太棒了,我家人也是。每天都跟我说要爱国,他们一起实现民族大业,不能用苹果手机之类的。还拉下线挣钱。我能做的就把他们网站举报。南蛮三国:还不是因为贪钱,想着空降上百万,什么民族大义都是借口Judy:还是贪心惹的,都想不劳而获臭臭臭:老人们眼中的世界真是比谍战片还精彩,真不愧是从革命时代走过来的人。人老了难免会轻信,轻信源于恐惧与孤独,说到底还是要子女用亲情去化解。那些没时间照顾老人,老人不打电话他们也不会问候的人,真的应该多反思一下为什么父母更信任骗子。(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和田碧玉:我的同事就在做这个事情,有一天她让我给她做一个照片,要红色背景的,我就很奇怪,我问她干嘛用,她说干大事业,我就好奇,在她手机里看到了好几个群,并讲述了报名就有机会得到这个钱款,还要拿出来一部分去扶贫!我感觉就是个骗局,世间本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我叫他不要随便交钱,随后我百度了一下,同样的骗局已经不是新鲜事,我把报道类似的骗局新闻发给她看!结果她一点都不信!她还把爱人也拉进去了!现在仍在做!我也想有办法拉她出来!只有警方能做到吧!月盈青雨:厉害啊,看得我后背发凉,这人性弱点抓的真是滴水不漏,把社会历史经历、情感需求、经济需求等等一系列软肋,用最明显不过却又难以攻破的处于尴尬位置的幌子归拢起来,一击必杀之后层层加固,两军博弈攻心为上,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比任何心理学实验都要深刻,每个人都有弱点,骗子利用它们只是更走心了一些刘小强:我只想知道骗子有没有被正法秋:难道家属发现有人用微信帐号行骗,不能向微信客服投诉封群封号嘛?~~:贪财……都是半百得人了,还贪财……另一方面,街道居委会真的是啥也不干现在,我们这儿的居委会主任居然能出国考察,真是棒许秀乔:骗子在洗脑,要关心老人别上当,骗子还真会骗呢?参加会议有人演讲等?(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1136699:大概七月份,我就发现爸妈有这个群,然后总是填一些个人信息,后来追问下知道了这个什么西南108项目,当时不知道怎么阻止,就跟首都网警,我们那的网警,某反传销人士联系,结果都没有人在意,现在这事终于爆出来了。新兵:老年朋友凡遇到金钱支付问题,还是应多与子女商量才对。口袋里的血汗钱就不会打水漂!!对方正在输入:这个骗局怎么就能反复上演。。。古人说无欲则刚,的确如此,所谓贪小便宜吃大亏,莫过于此!一个字,贪!英歌儿:如果有这好事先告诉子女一声,他们就不用早八晚五上班了王天源:这个“民族资产”解冻的报道很早以前就有了,是广为人知的骗局,希望大家不要上当!chicken同学:骗子就是利用中老年的这种心理 子女还是要多和家长沟通 内心不充实的家人就容易被带偏雨中蔷薇:针对老人的这些骗局层出不穷,怎么才能从源头遏制呢?刚在:深有体会!现在洗脑的太多了!wHaLe:愚昧和无知是滋生罪恶的温床韋建誠:用\"爱国"骗人可不能算发明创造,这骗术其实够小儿科的。奇怪的是一沾"回报"就有人上当。可见投机心态,"捡漏"发财的精神己经席卷神州大地。这算是谁的过?(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西江:社会老龄化使得空巢老人增多,和子女关系疏离,社区活动老套,信息社会变革迅速,市场无视老年消费群体,这代老年人本身经历造成集体依赖倾向严重,其实都是骗子们得以洗脑老年人的温床。法律的归法律整治,社会还是要做出相应行动。我们保护未成年人是因为儿童是社会的一部分,那么保护老年人要一样的认识。会飞的鹿:都知道是骗子了,还没有相关部门管管吗?还要让亲人子女费尽心机?刚刚在想,为什么这些人这么容易受骗?还是骗子抓住了人们的心理,想要什么,就更容易被骗!石栋:哈哈哈,这个有点意思。真是一个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时代。居然捏造的xx委员会的章和国务院的直径一样大,胆子可真大。北州:每次我妈说到什么爱国,什么抵制日韩,什么人人不用苹果苹果就能倒闭……我都不寒而栗。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只能靠抵制外货,那和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只希望她是“单纯安国”,而不是进了传销组织……carolineluo:真是晕死了!这种骗局也有人信?还是钱闹的!向上的绿萝:身边有个老人入这个民族资产大事业的坑已经十几年了,那时候没有微信,攒点钱就到外地开会什么的,家里人怎么说都没用至今相信。这个骗局竟然还与时俱进越来越厉害了,没人管吗?没有名:骗子这么有头脑,布局布的不错,一看就对心理学社会历史学等等有点研究,还会ps,人才啊,就觉得很可惜咯,整天就想着害人骗人危害社会,这些人人渣!(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ml 一草:怎么就想着天上会掉馅饼呢!?Venus_FENG梓莹君:確實都打著愛國的旗號,其實不過都想佔便宜凌啸:我就想知道这个骗局已经被揭穿了这么多年,怎么还一直在骗人cuteJQ:什么民族大业都是个名号,归根结底还是永无止境的贪欲和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关注【微友打假团】欢迎爆料相关视频和文章: 关爱身边大爷大妈,他们是骗子专门下手人群,早发现早杜绝,早防范。 看完此文,提醒身边朋友警惕!文章来源:新京报 防骗大数据 综合整理将被坑经历告诉小编 | 曝光邮箱()我们将会根据各位爆料|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微友打假团】爆料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左边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Relevant
微信公众账号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