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国际战略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中看不见的挑战和斗争

大战略时代的微战争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 中国军网
大战略时代的微战争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与国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总体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但世界仍然不太安宁,各种国际力量较量和竞争十分激烈,中东乱局、叙利亚危机、朝鲜半岛核问题、欧洲难民危机、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牵动国际斗争全局,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在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的关键时刻,如何正确处理好战略与战争的关系,是一个极端重要、极其紧迫的问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略与战争需要灵巧配合,用大战略设计微战争,用微战争支撑大战略,正在成为大国竞逐世界的通行规则。
大变局呼唤大战略
大国关系的竞争说到底是战略的竞争,大国力量的博弈说到底是战略的博弈。当然,今天的大战略已不同于过去的大战略,过去冷战时期的大战略主要是以军事和战争为核心的战略,现在的大战略已经转为以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较量为核心,以军事裁决和武力对抗为后盾的综合大战略。导致这种战略重心转移的根源在于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大变局,即大国综合博弈、全球治理体系及国际战略格局已然发生重大变化。
其一,大国综合博弈发生重大变化。在人类历史的漫长时期,大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重心主要在军事,由军备的充分、军费的充沛及军人的充足所决定的军力之强大,就是国际政治中大国话语权的筹码。强者霸道,弱者臣服,从来如此。然而,自从有了核武器的强大威慑效应,人们忽然意识到,武力大对决、军力大比拼的传统争夺就意味人类的集体自杀。相反,国与国之间围绕文化先进与否、科技发达与否、经济繁荣与否等展开的没有硝烟之竞赛,才是正道,才是关键,才是方向。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交相重叠、相互渗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的加速推进与复合影响,世界主要大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明显地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全面铺开,这必将从根本上影响世界发展的进程和走向,也必将从根本上规制各国竞争的重心与方向。
其二,全球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在全球化尚未全面展开与深度发展的较长时期,全球安全问题主要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安全,全球治理体系也主要是由少数几个西方大国所强力主导,拳头的大小与否,决定着话语的强势与否,更直接与利益分享的多少捆绑在一起。今天,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几个西方国家凑在一起就能决定世界大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方面,全球治理体系正在从几个西方国家行为体主导,向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及非政府组织等行为体参与共治转变。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体系正在从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向各国通过制定国际规则、相互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上述这种转变与演进的方向,更加凸显了前瞻性战略筹划的极端重要性。
其三,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国际战略格局是国家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标示了世界主要力量的分布、组合与对比。19世纪以后,欧洲列强统治和影响着世界上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这一格局的特点就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于是,列强内部发生剧烈矛盾,结果引发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制”形成美苏主导的两极国际战略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后,美国军力和经济膨胀到极点。但由于日本、德国、西欧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海湾战争之后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梦逐渐破产。几百年间,虽然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但都是在西方世界内部范围开展。如今,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力量显著上升,这对西方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冲击,从而导致国际力量加快分化组合,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的新阶段。
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大变局,涉及大国综合博弈、全球治理体系及国际战略格局多维重塑,要应对这种大变局,就必须要有大战略。毕竟,我国发展壮大正在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的重要动因,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正在转化为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等理念和倡议,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热烈响应。我国主导创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正在体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制度性权力的增强。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有顶层设计的大战略谋划,这里的大战略,就是要善于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综合系统考虑战争问题,要善于从世界大格局演变中思考战争问题,要善于把战争问题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筹划,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战略定力,处理好战争和政治的辩证关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Copyright (C)1999- All Rights Reserved更多公众号:gh_652f1b88dcb7“国际时政观点领袖,中国外交权威报道!”欢迎关注1934年创刊的世界知识杂志!这里介绍世界知识出版社《世界知识》杂志,希望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交流、互动
.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世界知识》杂志:俄美战略博弈,何以论输赢?,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愚者酒一壶
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腾讯 出自腾讯,搬运自youtube
不知道为什么B站没有,搬运一下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转 3面对国际乱局,中国如何应对挑战?
新华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刘怡然 闫婷)2015年的国际局势乱象丛生,乌克兰、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美俄博弈难解难分;“伊斯兰国”毒瘤坐大;美日菲围绕南海问题小动作不断……面对这样的乱局,中国应如何继续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参加的权威专家们就此展开讨论,对新型大国关系、风险管控和中东反恐等问题阐述了深刻见解。
对美国:要把握好“大棋局”
新华网第六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原主任朱成虎少将发言。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处理好中美关系,首先要了解对方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原主任朱成虎少将表示,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行动反映出它“围堵中国、遏制中国”的意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美国在判断中国发展走向时,将自己的发展逻辑套在中国身上。“它认为,中国发展起来后一定会挑战美国的霸权,一定会搞侵略扩张。”
“美国人从镜子里面看中国,看来看去就是美国自己。照这种逻辑,美国肯定会采取对华遏制的政策。”朱成虎说。
美国的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是它乐见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好处;另一方面也担心中国威胁其主导的国际秩序。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文荣认为,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有利于缓和两国矛盾,但并不说明这改变和排除了中美的矛盾和冲突。
“中美关系不仅是两国之间的关系,而是‘大棋盘’和‘大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说,围绕南海及其周边的争斗,就像棋盘上的某个“局部绞杀”,我们应该有更好的全局观。换句话说,有时候可能这边是风声鹤唳,但换一个视角就是云淡风轻,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个“大棋局”,做好平衡,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12月22日,高祖贵在“纵论天下”研讨会现场发言。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高祖贵认为,在美国的整个亚太战略中,日本和印度是要发挥作用的。如果整个亚太战略是要遏制中国崛起,显然,美国会好好利用日本和印度这两颗“棋子”。
“从美国的角度讲,利用日印实施亚太再平衡,是既省钱又能奏效的一个办法。”朱成虎说,但这两个国家都是大国,不可能成为美国的附庸,日本、印度这几年的行动都有自己的目的。他认为,日本之所以跟着美国,是因为它有“借船出海”的心态,印度也在利用美国实现其“北固、南控、西稳、东进”的目标。
不过,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地缘上,日、印与中国的联系都是非常紧密且不可分割的。崔洪建认为,中国是日本和印度的邻国,在经济、社会等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这是中国的优势,更是“抓手”。怎么把这些“抓手”用好,去平衡美国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中国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对中东:发挥政治经济优势,解决安全问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在第六届“纵论天下”国际问题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网记者 陈竞超 摄
“伊斯兰国”毒瘤坐大给全球带来了严峻的安全威胁,而叙利亚危机则是反恐斗争绕不开的话题。崔洪建说,“要么不干预,要么军事干预”是典型的狭隘思维。中国要在“无作为”和“军事干涉”之外,寻找更多的空间和路径,把经济影响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
联合国安理会12月18日就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一致通过决议,将力争2016年1月初启动由联合国斡旋的叙利亚各派正式和谈。钱文荣说,安理会通过的这份决议内容就是建立在中国此前提出的“五点主张”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决议通过后,美国国务卿克里与王毅部长通电话,感谢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钱文荣认为,中国对待叙利亚问题、以及整个中东地区问题都有自己既定的外交方针,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了很多作用。
秩序重塑: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围绕平衡方面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很多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崔洪建认为,2015年的国际形势就是“乱”,而国际关系和体系结构性问题是导致现在乱的根源。
他表示,中国作为现存秩序改革者和新秩序的建设者,需要把握好方向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好顶层设计;把握好节奏感,积极调整政策实施方向和步伐;把握好平衡感,处理好新秩序和旧秩序的关系。
新华社原联合国分社社长、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文荣在分组讨论中发言。 新华网 陈竞超 摄
钱文荣说,中国建立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有两种思路,首先是积极参与现有国际机制,并推动不合理制度的改革;其次是在没有制度和规则的空白地带上,积极引导、建立新的秩序和制度。
在总结2015年中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时,高祖贵说,习主席的访美标志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取得重要进展;“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建立、金砖银行开业等正带动着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局面的出现。此外,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还迫使美国不得不同意国际货币基金内部改革方案得以落实。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取得重要进展。
[责任编辑:【图文】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国际战略环境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5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博弈论战略分析入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