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懂经济学的人谁能告诉我有没有 欧洲人的工资为什么这么高

刚到欧洲的时候,由于汇率的原因,一欧元差不多可以兑换十元人民币,所以到了欧洲以后买什么东西都喜欢按照1:10换算一下,不换算还好,一换算竟然觉得什么东西都出奇的贵,甚至一度还认为欧洲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仔细一想不是欧洲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是按照1:10的比率把人民币换成欧元以后自己反倒有一种水深火热的感觉。经过在欧洲两个多月的“流浪”生活以后最终得到了一个较为有用(或者说有趣)的发现,即要比较中国与欧洲两地生活水平的真实差距并不需要把两种货币换算来换算去,只要以1:1的比率来算一算各自的收入与支出就能够看出中国老百姓与欧洲老百姓在生活水平上的真实差距了。
其实在比较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结果,即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与欧洲人之间肯定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毕竟欧洲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而目前的中国不过还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发展中大国。我们知道和别人有差距,那么这种差距又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我们假设一个中国人的收入是1000元人民币,这个收入是目前北京上海这类城市中的较低收入;我们也假设一个欧洲人的收入刚好也是1000元欧元,大体上来讲1000欧元也是西欧发达国家中的较低水平吧。我们现在就来比较。
1住在中国,如果一个人的收入水平是一千块人民币的话,那么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城市最少也要花400元才能租到位置较差环境较差房屋质量也不大好的隔断间容身。而在欧洲的许多城市里,租一个地方让自己容身的话,基本上最便宜的房子也要400欧元左右。但是因为欧洲的城市大多都不大,所以即使400欧元租的房子也不会离市中心太远,况且,在欧洲越是市中心的老城区(尤其是环境较差的地段)就往往越是便宜,相反,近郊区则多是豪宅的所在之地。好了,在不考虑房屋以及环境质量的情况下,在住的这个环节就算是打了个平手吧。(而实际上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里如果工资是1000块的话基本上都能得到公司统一安排的集体宿舍的)。
在中国,假设一个人的月收入是一千块的话估计平时就多以面条或者盖饭打发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里,最便宜的一餐饭差不多就算5块钱好了,而欧洲的大多数地方最便宜的快餐当属土尔其烤肉(面包或饼夹各种蔬菜和烤肉),价格基本上是4欧元,只是土尔其烤肉只能站着吃或者边走边吃了。
考虑到土尔其烤肉毕竟有肉,而且量还不少,所以在最基本的吃的方面咱们比人家稍逊一些。
如果以卖当劳做参考的话差距或许还要拉大一些,在欧洲一份巨无霸套餐是7欧元左右,而在中国则是21块左右。
也正因此,卖当劳在欧洲几乎就是穷人的食堂。
如果比较生日蛋糕的话中国比欧洲就有些贵得离谱了-一个八寸左右的奶油生日蛋糕在欧洲基本上都在15欧元以下,而在中国则都在百元左右了。
3穿在北京,便宜的服装很容易找到。一条裤子或是一件质量一般的上衣用50块钱总还是买得到的,而如果在批发市场的话估计还可以再便宜个十块八块。
那么欧洲呢?
如果要花50欧元的话基本上可以买一件正价的耐克或者阿迪达斯了,商店里普通牌子的衣服多是二三十块钱,而要是在小摊上5欧元就能买条能穿得出去的裤子,10块钱也能买得到一件没什么品位的上衣凑合。
在穿的方面中国1000元收入的购买力显然与欧洲存在着差距,但这种差距并不是那种跳起来都够不着的差距,毕竟中国是一个制衣大国.
如果起个大早去趟早市的话,十来块钱说不定也能淘到一件能上身的物件。
4用在欧洲,一大瓶名牌洗发水的价格基本上也就是四五块钱,一瓶国际名牌香水的价格多在30至60欧元,世界顶级化妆品的价格不外乎一百欧元左右。
如果说国内销售的香水和化装品因为有进口关税,价格上比欧洲贵还情有可原的话。
那么在中国本地生产的洗发水动辄三四十块人民币则就有些不大公平了。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是1000欧元的收入在欧洲也能泡得起酒吧。在中国酒吧显然要“贵族”许多-我在水城威尼斯稍微偏僻的地段就曾花一欧元在酒吧里点了一杯红酒,要是在北京的话那杯红酒无论如何敢要我四十块人民币。
6理发和国内的情况类似,在欧洲理发的价格也有贵俭之分,从5欧元到30欧元都有,名发型师的价格更是普通人无法接受的.
但基本以十来块欧元的为多,在这一环节两地没有太大分别,只是欧洲的理发馆比较小但富有艺术气息.
中国的发廊大但多没什么品位。
7看病买药其实关于看病我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因为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我基本上都没去过医院。
只是听说欧洲人基本上全靠保险(行情专区)公司支付医疗费用,而中国,尤其是农民则全要靠自己了。
我在欧洲旅行期间发过一次烧,在法国的药店里买了一盒药花了4欧元,类似的药品在北京花4块钱也能买到,但服务员却拼命地向你推荐贵的。
8咖啡馆在欧洲,尤其在意大利,如果站着喝杯咖啡的话最便宜的是0.7欧元,即便在巴黎最着名的有很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常光顾的花神咖啡馆,一杯卡布其诺的价格不外乎七欧元,而德国柏林街头的流动咖啡车卖的卡布其诺则只需要一欧元。
为国内所熟悉的星巴克在欧洲大多数城市的价格也都在三到五欧元之间,而在北京的话要想喝杯咖啡怎么也要二十多块。
不过说句公平的话国内的咖啡馆基本上比欧洲的咖啡馆舒适得多,很多还提供免费的无线上网,而在欧洲找一个提供免费无线上网的咖啡馆也不是不可能,难!
9看电影在欧洲的大城市看场电影的价格多在8欧元左右,所以即使收入只有1000欧元也可以时不时地看回最新的大片。
挣一千块钱的人估计连电影院的门冲哪开都不知道吧。
10旅馆 (在欧洲,即使是穷学生也能出外旅行-甚至是出国旅行。欧洲有一种面向欧洲籍学生的铁路优惠票,三百欧洲左右就可以买一张火车联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允许无限制地乘坐火车旅行-题外话)旅行的话就必须要住旅馆。
在欧洲,最便宜的旅馆是宿营地,有的宿营地十来块钱就可以住一晚,宿营地里还能够洗个热水澡。
欧洲青年出外游玩喜欢住青年旅馆,尽管是六人间甚至八人间的上下铺但条件还是不错的,还可以免费使用厨房做饭以减少开销。住在同一个房间里的人说话时都是轻声细语,为了不影响他人连走路和关门都是蹑手蹑脚。
所以即使住在多人间也不用担心熟睡之后被吵醒。当然,如果不喜欢住多人间的话,在欧洲(除了旅游热点区域)的城市里很容易找到40欧元左右的廉价旅馆-虽然是廉价旅馆,但在卫生条件和舒适程度上基本上不亚于北京两三百块左右的旅馆。
但是挣1000块人民币的人恐怕是舍不得住三百块钱的旅馆吧。可以说,在旅行的花费与舒适度上咱们与人家的差距是相当大的。
11景点门票
国内的旅游景点门票超级贵,100块200块的景点门票大有人在。欧洲旅游景点的门票相对来说要便宜很多,很多着名的旅游景点甚至都是免费的。
象巴黎的卢浮宫门票只要10欧元,学生还可以免费或者半价。
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只需要七八块钱,如果不坐电梯还可以打折。
巴塞罗那的着名建筑设计师高迪设计的桂尔公园已经被联合国列为人类文化遗产,但这个有围墙有大门的公园却向全世界的旅游者免费开放。
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的旅游景点是专门宰人的地方。
仅以房价较为便宜的柏林为例。
柏林全市的平均房价是1000欧元一平米,一个月收入1000欧元的人刚好可以用一个月的收入购买一平米的住宅,十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套一百平米的住宅。
北京五环以内的房价都在一万以上,一个月收入1000人民币的人十个月的收入刚够买一平米,要想买套一百平米的住宅则需要近百年的时间,有趣的是那住宅的使用期限却只有70年而已。
13艺术观赏
维也纳金色大厅在中国家喻户晓,平时在那里看一场音乐演出的门票最便宜的是三十多欧元.
所以月收入1000欧元的人也可以不时地高雅高雅。
北京一场音乐会的价格动辄几百块上千块,相应地也变成了有钱人去的地方,当然偶尔也有超级粉丝靠砸锅卖铁买张票高雅一下。
14汽车和家电
欧洲较便宜的汽车接近一万欧元,而中国最便宜的汽车是三万多,只是在质量上还无法达到欧洲经济型轿车目前的水平。
考虑到制造汽车的原材料价格基本上都与国际接轨了,所以咱中国的经济型汽车价格是相当低的,但高档轿车的价格则远远地高过欧洲。
在欧洲,一台液晶电视的价格基本上是从一百多到一千多欧元,榨汁机的价格多是几十欧元,这方面来看咱们的差距就相对大了点。
商务合作请添加QQ: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金融界股灵通
ID:jrjstock
简介:早七点,要闻、策略、公告、题材掘金,准时送达!
五分钟,一篇文章知晓盘前重要讯息;
股灵通,让您盘前更轻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为什么常听说欧洲人比我们懒?他们难道都不干活吗?既然我们那么勤奋为什么我们没有欧洲那么富?既然我们那么勤奋,那么聪明(据说好多有才的人都跑到国外)却只能抱怨我们的“大清”无能拖累了我们……毕竟“大清”也不是“中国”,什么代表“中国”,各族人民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什么代表中国?我们勤劳勇敢用在了什么地方?最终我们会在哪一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军事强国(虽然我也不知道这究竟能否代表个人幸福)?我们的信仰又在哪里?矛盾了………………………………求解答……能答的答,不能答的就别找骂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何自强不息的生存下去?
(1)关于你说的“总量第一”和“居民幸福”的关系:中国的人太多,因此即便经济总量上去了,人均资源仍然稀缺,所以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会大为滞后于总体国力的提升.人家都说老美老欧素质高,开车不抢道,社会秩序好,一方面人家的教育确实好,毕竟几百年的资本积累是摆在那儿的,一方面也是人家人均资源丰富,确实也犯不着和你抢道抢座抢饭碗.美国的大城市(纽约洛杉矶等)我去过很多,市中心也是乱糟糟的,居民也普遍比小镇的人更刻薄些,其实人一多,大家都不会谦谦君子了,本质上都一个德性.但欧美国家依靠近400年的积累和对其他国家的剥削,积累了很多财富,人均资源总体来说仍远远领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所以人家现在确实有吃老本的资本,他们显得懒也情有可原,当你随便干点事就能活的不错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呢.人聪明自然是好事,但是也要看聪明才智花在什么地方上.人傻有人傻的好处,如果人傻但是本质善良醇厚,遵纪守法肯贡献,就是社会的好公民.本来社会就不需要人人都聪明,那些发明创造都是一小撮绝顶聪明的人干的,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闻的社会螺丝钉.中国因为人均资源少,所以大家都不得不把聪明才智花到巧取豪夺占便宜上,自然地互相碾压,秩序就不会太好了.(2)关于你说的“信仰”:美国总统可以是黑人,将来也注定会出现女总统,但是至今还没出现过不信教的总统.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确实受到教会的不少帮助,他们接飞机,安排住宿,送家具,是很贴心的,我也很感激,根据我的接触,教会的人和事总体都是好的.即便如此我仍不信教,因为在学过这么多科学知识后让我再去信一些唯心的东西已经很难.但我相信,如果我从小就浸淫在教会氛围中,我一定也会信.就好比你有个球迷老爸,小时候他老带你看球,你长大了就自然是球迷,即便你支持的球队再烂,你照样会去看.其实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大家都明白很多唯心的东西是不科学的(包括一些信教的老美都和我这么说,尤其是些高学历的老美,虽然名义上信,本质上都是不信的),信个东西其实只是图个精神寄托,顺便接受一些正面的价值观和正确的道德准则,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并能以此会友,进行一些精神上的交流,感受群体的温暖.从某种方面说,这其实对社会是有益的.自从90年代苏东巨变后,以前的那一套实质上已经破产,所以中国确实出现信仰真空,这也需要官方进行一些正确的导向,传递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并以身作则.当然,如果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也无话可说.历任美国总统都会捐自己年收入的10%去支持附近的教堂(专有名词叫“十一奉献”),税表里写的清清楚楚,这个美国国民都看在眼里.(3)你说的“自强不息”生存下去:楼主有如此鲲鹏之志,忧国忧民自然是好事.但是与其喊口号,光说不练,不如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以自己正确的所作所为感染身边的亲朋好友,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经济学的一条基本理论就是,大家都管好自己事,就是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最优解,与楼主共勉.
我没去过发达国家(那里也必然会有贫苦的人)。贫穷的地方都有各自落后原因。那么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最根本的原因是“完善的制度”?
在忙碌的生活中,在为钱拼搏的道路上,有时会迷失自己,找不方向;面对孩子们的问题以及他们间不经意的攀比心理,应无视?不的话,又该怎么做?……这让我很困惑……,
通过大家解答让我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了新的认识。
只要价值观正确,追求金钱也应值得提倡。毕竟帮助人也要有”能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没有人告诉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