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态控制线河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深圳市宝安区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经济促进局】 【发布时间:】
字号选择:
&&& “十一五”是宝安农业抓住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具有“宝安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农业体系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都市农业发展“十一五”,对促进宝安都市农业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1& 发展现状与优劣势分析
&&& 1.1 农业发展现状
&&& 宝安区农业经过多年发展,其产业结构、产业形态、经营主体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实现了由重视农业的生产功能转变为重视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由大田加简易设施化的生产方式转化为高档设施化、工厂化、园区化的生产方式;由“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为重视发展大型农业龙头企业。200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0.55亿元(现行价),其中全区农业增加值为4.94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0.42%。
&&& (1)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
&&& “十五”期间,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顺应市场需求,逐渐形成了“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花卉”五大鲜活农产品为主的生产格局,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占比重最大,同时畜牧业和渔业产值稳中有降。2005年,种植业产值2.7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下同)的26.3%;林业产值0.24亿元,占2.3%;畜牧业产值5.02亿元,占47.6%;渔业产值2.51亿元,占2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亿元,占0.9%。
&&& 此外,“十五”期间宝安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优先发展创汇农业。蔬菜、荔枝、生猪、活鸡、水产品已经成为宝安农业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在香港占有一定的份额。
&&& (2)整合资源,推进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
&&& 2000年至2005年期间,宝安区耕地面积减少约5%,水果种植面积减少约32.7%。大片农田变为城市发展用地,农业资源变得十分短缺,农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 为了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宝安区划定了13.73万亩农业保护区。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规划建设了2万亩“三高”水产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千亩花卉现代化生产基地和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光明国家级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公明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3)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 宝安区农业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依托,以五大鲜活农产品为主题,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拉动力,以中小农户为补充,逐步形成规模产业群并延长产业链,加强了农业产品深度开发和多层次转化增值,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至2005年,全区农业企业经营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90%以上。
&&& (4)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 宝安区非常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目前已建成沙井蚝加工、卫武生物制品、光侨食品、晨光奶制品加工、光明水果保鲜加工、公明水果烘干加工、寰通公司蔬菜保鲜加工等项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并创立了沙井蚝罐头、沙井蚝豉、沙井蚝油、“晨光”牛奶饮料、“光明鸽”、“光侨”西式制品、“卫光”血液制品等一批名牌产品,在国内和香港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 (5)拓展都市农业“三生”功能
&&& 宝安区在都市农业建设中,重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功能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一是生产功能:利用深圳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发展平台,发展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生活功能:宝安开始着力发展“旅游和生态农业”模式,如光明现代化奶牛示范场、公明楼村“荔枝村”、沙井海上田园,将科普与旅游观光有机的结合起来,受到市民的欢迎;三是生态功能:宝安在都市农业建设中,始终贯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绿色深圳”这两条主线,形成了以生态风景林为骨架,公路、铁路和江河绿色通道为网络,森林公园为景点的生态体系。
&&& (6)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近年来,宝安大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建立了多元化农业投入、农业科技推广和农副产品流通三大配套体系,促进了区域农业生产销售的良性循环。
&&& (7)初步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
&&& 由于公众的关注,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宝安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无到有,稳步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具体表现为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以区农检站和肉检所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三级检验网络基本形成;大力培训生产经营单位检验人员,督促其开展自检工作;加强定期公告,建成全区蔬菜农药残留即时信息发布系统;强化执法监督,查处、销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农产品。
&&& 1.2 农业发展优劣势(SWOT)分析
&&& 1.2.1 优势(Superiority)
&&& 区位优势:宝安位于广东南海之滨,是深圳市六大辖区之一,北连东莞市,东濒大鹏湾,临望香港新界、元朗。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由机场、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构成的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宝安与香港的距离。
&&& 自然资源优势:宝安区土地面积733平方公里,其中,永久性农业保护用地15万亩,基本农田1.8万亩,海岸线长30.42公里,海域面积203平方公里。
&&& 宝安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陆海资源丰富,为农业的深度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的发展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经济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宝安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区、街道政府的财力和调控经济的能力大大提高,集体资产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具备了为农业、海洋渔业、旅游业等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基础。
&&& 市场优势:宝安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早的引进市场机制,为发展农产品的流通与市场、“口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量人口的存在还为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提供了基础。
&&& 土地流转的优势:宝安已基本完成了农村城市化,实现了从农民变居民、集体土地变国有土地的转变,土地所有权属性的转变,为土地流转和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优化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朝产业化、集约化、园区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 1.2.2 劣势(Weakness)
&&& 农业发展空间受到很大挤压。由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宝安区农业用地资源逐年减少,严重制约了以土地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导致农业产值持续下滑。2000年,宝安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4.2%,2005年为0.42%。
&&& 农业工人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当前,宝安区都市农业生产正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提高,对从业人员素质也有了更高要求。然而,宝安的经济发展并没有相应的带动宝安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对社区人文建设、农业人口知识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多少带动作用。在农业实际生产中,当地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程度低,劳动者多为外来工,业务水平低,导致农业工人总体素质难于适应都市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
&&& 农业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由于工业快速发展及人口急剧增加,农业环境受到破坏,不适合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虽然有关部门在绿化造林、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建设、污染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农业用地自身环境仍然相当脆弱,加上土地资源紧缺,林业用地受到侵蚀,出现森林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逐步丧失、森林病虫害及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 1.2.3 机会点(Opportunity)
&&& 粤港澳经济合作日趋紧密,为宝安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粤港澳经济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展,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已形成强劲的一体化经济区。加强粤港澳经济合作已成为三地共识,三地在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科技诸多方面存在很强的优势互补性。可以预见,宝安农业在这个一体化经济中,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 CEPA正式实施和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为宝安农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前景。广东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为宝安发展创汇农业,出口优质农产品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珠江三角洲经济的持续增长使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为宝安优质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 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为宝安实施农业异地开发战略提供了条件。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选择若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鼓励山区及东西两翼共建产业转移园区。宝安可逐步将大规模生产基地(包括种植、养殖等)向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构筑大宝安农业圈,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旅游观光农业前景看好。开发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涵,也是拓展宝安都市旅游业的一个新方向。与其他类型的旅游项目相比,农业旅游更具贴近自然、休闲放松等特点,旅游成本也更低,所以颇受都市人的青睐。随着特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较高要求,对精神享受、休闲享受和环境要求等也越来越高,在工作之余还需要有一个休闲度假的场所,这就为农业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政府部门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强,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背景。这都将进一步促进宝安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 1.2.4 威胁(Threaten)
&&& 农业投入相对减少,农业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生产要素流失。宝安农业面临着农业用地日益减少、生产环境恶化等危机。由于宝安农业现代化程度普遍不高,农业投资的短期经济收益较低,使得对农业投资的热情不高,生产要素外流。而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下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能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
2& “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指导思想、任务与目标
&&& 2.1 指导思想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都市农业发展全局,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培养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目标,带动农业产业、产品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形成具有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
&&& 2.2 发展思路
&&& 宝安农业应充分利用区位、生态环境优势,整合农业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创汇型都市农业,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十一五”期间,宝安农业的发展思路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1)农业总体布局上,打造“三大片区”。
&&& 在空间上,将宝安农业划分为三大片区。即西部(沙井、福永、西乡、新安)海洋产业及生态旅游区、北部(光明、公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部及西北部(观澜、龙华、石岩、松岗)生态农业区。
&&& 西部地区(沙井、福永、西乡、新安)以海洋养殖和生态旅游为主,充分利用现有海洋生物高新科技设施,大力发展海洋生物产业。
&&& 北部地区(光明、公明)重点发展以蔬菜、水果、花卉及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现代农业科技武装的园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大力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发展园区农业。
&&& 东部及西北部(观澜、龙华、石岩、松岗)充分利用高压线走廊及插花地,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发展一批集生态、休闲农业于一体的农庄。
&&& (2)以工业化理念发展都市农业,实现农业进园。
&&& 根据宝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为支撑,通过政府的投资引导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园区成为现代设施农业、绿化苗木、名优畜禽、种子种苗、贮藏加工等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展示点和示范推广服务中心,成为具有特色精品生产、成果推广、科技开发、龙头带动、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高水平现代都市农业科技园区,形成“科技型、设施型、生态型、外向型和企业化、社会化”的“四型二化”都市农业发展先行区。
&&&& “十一五”期间,宝安应大力推行科技兴农战略,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发展以下五大类农业高新技术:根据全区耕地日益减少的现实,发展以工厂化农业为特色的高新技术;根据全区农业生产环境日趋恶化的现实,发展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的高新技术;实施种苗工程,发展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中心的生物技术;发展以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中心的生物技术,促进农产品贮藏加工发展;发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
&&& (3)以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为带动,促进产业升级。
&&& “十一五”期间,宝安农业要利用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以良种工程、生物制品、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四个方面为主要发展方向,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使宝安成为高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交易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 (4)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和关键,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对于解决当前宝安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一五”期间,宝安农产品的加工方向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即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产品资源和科研条件,积极发展荔枝龙眼深加工的研发和以活性物质提取为主的生物海洋技术,重点发展沙井蚝的活性物质提取、海洋保健品和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
&&& (5)产业建设实施“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策略。
&&& 宝安农业发展以高附加值、工厂化生产为主,重点生产“名、优、特、稀”产品。今后宝安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种苗研发的中心(基地)、产品展销的窗口、科技推广的窗口,而大规模生产基地(包括种植、养殖等)将逐渐往其他地方转移,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 2.3 发展目标
&&& 2.3.1 总体目标
&&& “十一五”农业发展目标是:适应宝安现代化都市型农业发展要求,重点发展科技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农业生产基地和检测监控体系,发展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发一批竞争力强的名优产品,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推动主导产业不断升级,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10年农业发展主要指标:农业总产值5.41亿元(2005年价)。
&&& 2.3.2 阶段目标
&&& 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分为二期:“十一五”规划期(年)及中远期(年)。
&&& (1)“十一五”规划期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宝安农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分为经济功能目标、社会功能目标、生态功能目标。
[NextPage]
&&& ① 经济功能目标
&&& 经济功能:都市农业是农业与工业融合过程中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可利用现代工业、科技的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产,通过利用外资和开拓国外市场,大力发展创汇农业,使宝安农业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经济目标:2010年,农业总产值5.41亿元(2005年价)。其中,种植业1.65亿元;林业0.13亿元,牧业2.23亿元,渔业1.4亿元。
&&& ② 社会功能目标
&&& 保障功能
&&& 具有保障宝安农产品供应和具备应付突发性公共危机(如SARS、禽流感、口蹄疫等)时的农产品动员和协调能力。
&& &社会文化功能
&&& 宝安都市农业应具有明显的农业教育、评赏农业文化、保存农村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 示范辐射功能
&&& 宝安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和较高科研水平,可利用宝安雄厚的科技、资金、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武装宝安农业,发挥宝安现代农业的辐射功能,为全省的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 社会目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农产品供给保障率达70%,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率90%,农副产品加工率8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力占总人口比重达85%。
&&& ③ 生态功能目标
&&& 生态保障功能
&&& 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建设宝安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随着宝安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宝安农业的生态功能日益突出,充分发挥都市型农业洁、净、绿的特点,建立人与自然,都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使都市农业成为城市的花园和绿色生态屏障。
&&& 生态目标:林地面积达到32.3万亩,森林绿化率达到29.9%,环境综合指标达到88%。
&&& (2)2020年(中远期):
&&& 预计到2020年,宝安实现农业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都市农业体系发展成熟。农业发展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生产高科技化、结构高级化、产品精深加工化、经营一体化、发展可持续化。
表1& 宝安农业“十一五”规划总体指标表
发展阶段发展指标
农业总产值(亿元)
(2005年价)
种植业总产值(亿元)
(2005年价)
畜牧业总产值(亿元)
(2005年价)
水产业总产值(亿元)
(2005年价)
林业总产值(亿元)
(2005年价)
城市人口比重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农产品供给保障率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有率
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率
农副产品加工率
林地面积(万亩)
风景林面积(万亩)
森林覆盖率(%)
环境综合指标(%)
表2& 宝安农业“十一五”规划各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表
指 标 名 称
2005年基数
一、种植业
(2005年价)
1、蔬菜面积
&&&&&&& 产量
&& 2、花卉面积
&&&&& &&&&产值
3. 水果面积
&&&&&&& 产量
二、畜牧业
(2005年价)
1、生猪饲养量
2、活鸡饲养量
&&&&&&& 出栏量
三、海洋渔业
(2005年价)
&& 水产养殖面积
&&&&&&& 产量
&&&& 2.4 主要任务
&&& 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把宝安农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 (1)保证农业发展用地。
&&& 切实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保证农业的发展空间。
&&& (2)加快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
&&& 加大力度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农业项目,促进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
&&& (3)推进森林公园和生态风景林建设。
&&& 根据&关于加快城市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大力推进羊台山、凤凰山、罗田等森林公园和生态风景林建设,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山林生态结构,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恢复,实现深圳“城市生态良性循环”,使之成为深圳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3& 产业发展规划
&&& 3.1 种植业
&&& “十一五”期间,种植业要大力突出种子种苗繁育、新品种引进驯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标准。
&&& “十一五”期间,种植业发展总体思路是:重点发展以蔬菜、花卉为主的设施农业,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科技含量的蔬菜、水果和花卉基地,大力推广节地型、节水型、生态型和加工型等农业高新技术,建设集创汇、生态、观光等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种植业。
&&& 3.1.1 蔬菜
&&& “十一五”期间,宝安蔬菜业在无法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的前提下,以坚持生产营养、优质、安全蔬菜为目标,使蔬菜生产走向田园化、优质化、设施化,以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无土栽培蔬菜为主,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并积极发展异地蔬菜生产基地。
&&& 2010年,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1.8万亩,总产量6.15万吨。
&&& 发展要点:
&&& ① 提高蔬菜基地生产条件。加强对蔬菜生产现代化技术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水利排灌系统和道路交通条件,推广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
&&& ② 发展异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新基地。“十一五”期间,到宝安外围(如河源、惠州、肇庆等地)发展3~4个蔬菜生产基地,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
&&& ③ 加强无公害蔬菜监测检验体系。建立完善的产品监控、检测体系,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蔬菜产品的安全。
&&& ④ 树立宝安蔬菜品牌。树立宝安无公害蔬菜品牌,保证蔬菜质量,带动全区蔬菜良性发展,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新鲜的品牌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 ⑤ 实施“名、优、特”蔬菜种子种苗工程。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种(如高档珍稀蔬菜),不断朝着“名、优、特、稀”转变,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强蔬菜优质、抗病虫、抗逆、适合设施栽培的新品种选育;“十一五”期间要引进新品种。
&&& 2.1.2 水果
&&&& 宝安区水果生产总面积6.39万亩,品种主要以荔枝、龙眼、柑桔为主。
&&& “十一五”期间,水果生产在品种上仍以荔枝、龙眼为主,以提升水果品种的品质档次为目标,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模式,提高栽培水平和品质,开发有机荔枝和有机龙眼,并适当引进一些适宜本地生产、市场良好的异地品种,大力发展水果深加工。
&&& 2010年水果种植面积保持在2.68万亩,水果总产量0.562万吨。
&&& 发展要点:
&&& ① 抓好水果品种改良,提高水果品质。“十一五”期间,对全区水果品种结构做出适当的调整和科学安排,尤其是水果主打产品的荔枝和龙眼,要逐步淘汰劣质品种,提高管理和栽培水平,积极发展有机荔枝和有机龙眼。
&&& ② 做好水果深加工。在产业上,按照鲜食加工并举,突出产后加工发展思路。以果品精深加工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果业“产+销”体系,加强荔枝龙眼深加工的研发,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提高荔枝龙眼加工能力。“十一五”期间,要建设1个水果专业批发市场。
&&& ③ 加强良种引进、繁殖和推广。“十一五”期间要注重名、优、稀、特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建立果树良种繁育基地,确保全区良种的有效供给。
&&& 3.1.3 花卉
&&& “十一五”期间,花卉业作为宝安种植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生产上,要以优良种苗、高档花卉为重点;在手段上,重点发展工厂化栽培方式,提升花卉生产的整体水平;在策略上,充分利用高压线走廊、城市间隙、山地和异地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花卉种植,力争实现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2010年花卉基地面积1250亩,花卉业产值0.6亿元。
[NextPage]
&&& 发展要点:
&&& ① 建设大型花卉交易市场。“十一五”期间,建设1个综合花卉市场,力争成为全区花卉的交易中心和花卉进出口的集散地,为国内外花卉企业提供良好的花卉交易展示平台。
&&& ② 建立优良花卉种子种苗选育基地。“十一五”期间,建设一个良种繁育基地,一方面发展优质花卉种苗生产,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及试验;同时进行花卉新品种引进、培育、推广,提升全区花卉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 ③ 积极开拓和调整花卉用地。针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用地日益减少的现状,要充分利用城市间隙和高压线走廊的农业用地发展花卉苗圃、高档花卉生产,同时将已受到污染不能作为蔬菜生产基地的菜地调整种植花卉。
&&& ④ 发展设施花卉。设施花卉技术含量高,上档次,效益好,将是宝安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发展1个设施花卉展示园区。&&&
&&& ⑤ 健全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和科学的社会化分工协作运作方式,引入拍卖、网上交易、速递等交易形式,尽快制定花卉产品交易规则,提升现有电子交易平台,满足迅速扩大的交易规模。
&&& 3.2 畜牧业
&&& 经过多年发展,宝安区畜牧业在稳定生猪、活鸡、乳鸽、牛奶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发名、特、优、珍、稀等价高的品种结构,增加出口创汇。
&&&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要调整和优化畜种、品种结构,加快品种更新改良和防疫检验工作;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以引进、繁育、示范、推广畜禽良种为重点,积极发展异地养殖基地;以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益为切入点,以实现畜牧业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为目标,实现畜牧业向集创汇型、生态型为一体,基地化、规模化、企业化为一身的方向转化。
&&& 发展要点:
&&& ①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异地养殖。“十一五”期间,继续扶持宝安区大型畜牧业生产企业,特别是以光明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加大政府投资,鼓励和支持发展异地畜牧商品基地。
&&& ② 加强畜禽产品加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畜禽产品加工,强化畜禽产品加工增值能力。
&&& ③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抓好区、街道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加强对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能力和执法能力,把好检验关。
&&& ④ 畜禽种苗工程。畜禽种苗产业具有单位面积产值高、投入产出率高等优势,适合宝安区农业实际,应作为畜禽产业的重点来抓。“十一五”期间要积极扶持畜禽的种苗生产,扩大优质种苗的生产规模,规划建设1个禽畜良种基地。
&&& 3.3 海洋与渔业
&&& 宝安海洋水产业以养殖为重点,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宝安海岸线长30.42公里,海域面积203平方公里。陆海资源丰富,良好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渔业的深度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发展滨海旅游业。
&&& “十一五”期间,宝安区海洋渔业要瞄准国际市场,兼顾国内市场,依照国际标准全面提高养殖产品质量、规格,全面实施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控制,提高出口率,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大力发展创汇型渔业。
&&& 以海水养殖为重点,实行养殖和护养相结合。积极发展咸淡水养殖、江蓠养殖等,同时,积极推广浅海桩架养殖垂下式吊养、深海网箱养殖等先进养殖技术。
&&& 建设海洋捕捞基地,不断调整沿海捕捞作业结构和布局,加快海洋捕捞向科技型、效益型、生态型方向发展,同时拓展深海和远洋渔业。
&&& 加快水产品加工和流通市场的建设。重点在水产品冷冻保鲜和深加工方面有新突破。构筑海洋农产品完善的“产+加+销”产业化经营模式。
&&& 2010年,水产养殖面积1.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0万吨。
&&& 发展要点:
&&& ① 突出优势,集中连片。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名贵品种,将优势水产品养殖区集中连片。
&&& ② 异地养殖,工业化发展。开发水产品异地养殖基地,实施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把优势作大作强。
&&& ③ 打造名优水产品品牌,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对于水产品生产要逐步全部推行标准化技术规程,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名贵品种,如近江牡蛎、石斑鱼、青蟹、对虾等,优化调整水产品结构,名优品种占海水养殖总量的90%以上。
&&& ④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休闲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项目带动、政策鼓励和有序发展的原则,加大宣传,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缓解渔民就业压力。
&&& ⑤控制陆地污染源,保护海洋环境。“十一五”期间,严格审批工业生产项目,严控污水向海洋排放,大力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加强执法监察工作,保证渔业生产正常进行。
&&& 3.4 林业
&&& 根据&关于加快城市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进一步加快深圳市城市林业的发展,建设以生态功能为主,集景观功能、游憩功能于一体的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旨在建设国际化生态文明城市,把市区内良好的森林景观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布局,加快建设森林公园的步伐,满足市民对生态,旅游、休闲、健身的迫切要求。宝安林业作为深圳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划和建设方案正是依据这一精神来编制的。
&&& 宝安区现有林业用地21973.8公顷,林地面积18050.8公顷,占82.1%,其他林业用地3923公顷,占17.9%,森林覆盖率26.5%。到2010年,预计全区林地面积20728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65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9.9%。
&&& 发展要点:
&&& ① 加快实施以生态风景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 生态风景林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生物工程,具有长期建设和持续经营的特点。“十一五”期间,要加速宝安区生态风景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方向演替,使之成为宝安林业的主体,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游憩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规划目标是近期以“绿”为主,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可视环境和人居环境,消灭裸露黄土,中期以“景”为主,完善林种布局,在典型地段逐步形成春花、夏木、秋色、冬林的四季景观,远期以“生态”为重点,增加生物多样性,形成森林环境,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 ② 实施森林公园建设工程。
&&& 宝安区森林公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加强以森林公园为骨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景观建设,同时和其他类型的绿地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生态绿网。“十一五”期间,建成羊台山、凤凰山和罗田森林公园,启动铁岗、光明森林公园的建设。
&&& 规划目标:
&&& (1)前期目标(年)
&&& 至2007年,重点建设羊台山、凤凰山、罗田森林公园的建设。完成铁岗、光明森林公园的前期立项工作。
&&& (2)中期目标(年)
&&& 至2010 年,建成羊台山、凤凰山、罗田森林公园,启动铁岗、光明森林公园建设。
&&& (3)后期目标(年)
&&& 至2015年,建成铁岗、光明森林公园,宝安区森林公园体系建设成熟,形成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森林公园体系。
&&& ③ 加快绿色通道建设工程。
&&& 到2010年全区所有可绿化的铁路、公路、河渠、堤防两侧及第一面山全面实现绿化,形成带、网、片、点相结合,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色生态长廊。
&&& ④ 实施以红树林为主的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
&&& 红树林是世界上四大湿地生态系统中最具特色的一个湿地生态系统,是候鸟和近海海洋生物的栖息天堂,具有防风浪和加速海岸淤积的特有功能。为了确保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西乡、福永、沙井的沿海滩涂,开展红树林的人工种植。同时选择繁殖力强、生长快速、抗风浪强的其他优势树种进行种植,营造海上绿色长城。
&&& 3.5 生态旅游农业
&&& 随着宝安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崭露头角。“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成为宝安旅游开发的方向。如深圳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把农业现代化生产和观光旅游相结合,使示范区成为农业生产旅游观光基地,其中蔬菜功能区的温室及喷灌基地、水果功能区的长乐亭中心区和荔枝大观园、畜牧功能区的光明现代化奶牛示范场、大宝鸽场和晨光酸奶加工车间,很好的将现代化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使示范区成为农业生态旅游的观光基地;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旅游区,既是目前深圳市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又是最具渔农风情的旅游景观区。
&&& “十一五”期间,宝安旅游业要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优美的自然景观,建立包括观光、旅游、休闲为主题的生态农业,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农业科技走廊和旅游观光区。加速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文化含量和附加值。
&&& 发展要点:
&&& ① 北部和西部各街道实施产业集群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园区经济。运用文化的理念扩展农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增加旅游配套设施,增设科普、休闲功能农业生产和观赏项目,建设集科研、生产、培训、示范、科普、旅游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园区,充分拓展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重点打造两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西部海上田园等园区,此外,“十一五”期间新建2~3个农业观光园区。
&&& ② 沙井、福永、西乡和新安四街道生态资源环境最优,应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优美的自然景观,建立包括观光、旅游、休闲为主题的渔业生态观光农业、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农业科技走廊和旅游观光区。“十一五”期间新建1个渔业休闲观光园。&&&&&
&&& ③ 生态旅游专题开发。以“绿色旅游”为目标,以滨海生态游、森林公园生态游、农业观光旅游为主题,打造宝安生态旅游精品项目,塑造优良的品牌形象。
4&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 为了加速宝安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前面的规划中总结出20项重点建设项目,作为今后建设的重点和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根据初步估算,& 项重点建设项目需投资18.67亿元(详见表3宝安区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具体项目设置如下。
&&& 4.1 综合性农业高新园区
&&& 深圳市两明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以下简称两明园区)是深圳市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片区的组成部分,列入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带。两明园区规划面积2.37万亩,分为光明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宝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公明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为集农业现代化生产、科研、加工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型、高科技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区。
&&& (1)光明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地点位于光明,规划总面积1万亩。“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农业科技中心、畜牧良种工程基地、生态工程基地、白色农业产业片区、精品农业片区、有机食品产业区和观光旅游功能区这六大功能区。
&&& (2)公明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地点位于公明,规划面积1.37万亩。 “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名优荔枝集约化生产及保鲜业、南方名贵花卉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旅游生态农业产业和观赏水族业这五大产业。
&&& 4.2 种植业
&&& (1)农产品流通中心及果蔬加工厂
&&& 完成公明农产品流通中心二期工程,改造现有公明水果烘干加工厂,兴建果蔬保鲜冷库、真空预冷生产线、速冻生产线、果蔬粉生产线及其它果蔬保鲜加工设施。
&&& (2)花卉产销基地
&&& 在公明、光明新建面积1000亩的花卉产销基地,打造具备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花卉产销中心。
&&& (3)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 在各街道改造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达5000亩。
&&& 按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和销售。
&&& (4)有机荔枝生产示范基地
&&& 计划在水源保护区和公明楼村、李松朗、西田等地建设有机荔枝生产示范基地,总面积10000亩。
&&& 将原有的果园改造成有机荔枝生产基地,在管理上依照“示范基地+示范户”的做法,采取基地集中经营、示范户分散管理的模式。基地对采购、销售、病虫害防治、引进新技术等统一管理,示范户接受规范的培训、学习和应用有机荔枝技术,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化肥。
&&& (5)建立异地蔬菜生产基地。
&&& 计划在广东省内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3000亩。
&&& 异地开发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基地要求,实行企业化、基地化、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微喷灌、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和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
&&& 4.3 畜牧业
&&& (1)异地畜禽养殖基地。
&&& 针对宝安区农业用地日益紧张的现状,发展跨区域的畜牧商品基地。
&&& 计划在广东省内发展3-4个畜禽养殖基地,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
&&& (2)畜禽良种繁育基地。
&&&& 改善光明集团、华宝实业公司畜禽良种繁育设施,加强繁育技术研究,建设种猪、种鸽、种鸡、奶牛繁育基地。
&&& (3)各街道动植物防疫检疫站。
针对宝安现有各街道动植物防疫检疫站没有检疫室、基本设备和现有人员不足的现状,“十一五”期间,除增加人员投入外,还要增加设备仪器,加强抗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激素、水产品毒素、重金属污染等对食用安全相关的内容进行检测。
[NextPage]
&&& 4.3 海洋与渔业
&&& (1)咸淡水无公害工厂化养殖。建设地点位于海上田园旅游区。在园区内建设生态鱼塘3万平方米(50亩)、养殖水体2万立方米的咸淡水无公害工厂化养殖基地。通过在鱼塘(约300亩)养殖江蒿,净化水质和人工控制放种、投饵、收获、保鲜包装等手段,使产出水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该项目既是养鱼工厂,又是旅游景点,投资概算3600万元。
&&& (2)水产品加工园区。
&&& 在福永建设一个300亩水产品加工园区。该园区位于宝安机场边,交通十分便利,并与计划兴建的宝安渔港相衔接,可建成集水产品加工、冷冻、检测包装、出口、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海洋渔业高新园区。项目占地19万平方米,投资概算3亿元。
&& &(3)异地养殖基地。
&&& 为缓解农业用地压力,在台山等地建设3万亩养殖基地,主要发展异地渔蚝业生产,提高产品的产出效益和附加值。同时开发以海洋为主题的相关产品。
&&& (4)沙井蚝加工。
&&& 为了做强做大沙井蚝知名名牌,计划对沙井蚝系列产品加工基地的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建设研发基地,投资概算2000万元。
&&& (5)宝安渔港建设。
&&& 为保障海洋渔业生产安全,为今后我区发展远洋捕捞渔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力的后勤保障,改变我区渔业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根据《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计划在西乡铜鼓堡以西海域(东至东经113°50′23″、西至东经113°49′51″、南至北纬22°34′21″、北至北纬22°34′55″),建设面积为375亩的宝安渔港。投资概算8000万元。
&&& 4.4 林业
&&& (1)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 遵循生态系统自然规律,以改善林分质量、提高生态功能等级为主要目标,通过营造、改造等多种营林措施,改变目前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低下的状况,营造多层次、多色彩的生态公益林。加快公益林向地带性顶极森林群落方向发展,最终形成够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年计划完成5万亩建设。
&&& (2)森林公园工程。
&&& 规划到2010年,建设3个森林公园,羊台山、凤凰山和罗田森林公园。启动铁岗森林公园建设,完成光明森林公园的前期立项工作。
&&& 4.5 生态休闲旅游
&&& (1)光明生态园
&&& 光明生态园规划面积600亩,是光明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的重要项目之一,是集科研、展览、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区。
&&& (2)公明楼村生态园
&&& 公明楼村生态园规划面积1000亩,通过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长乐亭中心区、荔枝品种园改造,开展农事体验活动、水生植物采摘、农事教育、农业科普教育等休闲旅游项目,打造生态农业旅游区。
&&& (3)渔业休闲观光园
&&& 利用海上田园旅游区现有的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打造渔业休闲观光园。项目占地面积2000亩,总投资6400万元。
&&& ①在海上田园推广红树林种植-水产养殖技术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在园内新种红树林20万棵,并在100亩鱼塘中营造迷宫式红树林,让游客乘游船玩乐,投资概算250万元;
&&& ②园区内建造大型锦鲤河,利用现有的人工河,投入300万尾锦鲤,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供游人观赏投喂,投资概算250万元;
&&& ③改造现有的垂钓场,建成国家级垂钓比赛场地,投资概算300万元;
&&& ④建造海洋鱼类展览馆(活体),供游客参观,普及海洋知识,投资概算600万元。
&&& ⑤利用海上田园邻近珠江口,将园区内现有河涌改造成一个可停靠不同类型的游艇码头,投资概算3000万元;
&&& ⑥建造20艘大型游艇,平均每艘造价100万元,投资概算2000万元。
表3& 宝安区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投资金额(万元)
综合性园区
光明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
公明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农产品流通中心及果蔬加工厂
花卉产销基地
公明、光明
无公害蔬菜基地改造
有机荔枝生产示范基地
水源保护区
异地蔬菜生产基地
异地畜牧养殖基地
畜禽良种繁育基地
光明、公明
动植物防疫检疫站建设
咸淡水无公害工厂化养殖基地
水产品加工园区
异地水产养殖基地建设
沙井蚝加工
宝安渔港建设
西乡铜鼓堡以西海域
生态公益林工程
森林公园工程
生态休闲旅游
光明生态园
公明楼村生态园
渔业休闲观光园
5& 保障体系建设
&&& 5.1 食品安全与检测体系建设
&&& 近年来,随着人民对农产品需求的重点从数量向质量和安全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提高农产品质量已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 宝安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从无到有,稳步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一是以区农检站和肉检所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三级检验网络基本形成。二是对农产品从业人员的药物安全使用知识进行培训。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坚决依法销毁超标的农产品,有力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2005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表4&& 2005年宝安区重点农产品检测结果
&&&&&&& 检测项目检测内容
蔬菜农药残留
生猪“瘦肉精”残留
水产品药物残留
&&& 宝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食品安全与监测体系是重要保障。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形成系统的安全保障,根据宝安现有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食品安全与检测体系建设。
&&& 一是在区农林渔业局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常设机构,负责规划建设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荐认定生产基地并加强监管,负责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制定、协调各质检机构、执法机构的检测和执法工作,组织开展认证、信息发布等管理工作。
&&& 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建设。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原则,区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应将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类别分别独立设置,并适当增加人员编制,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加强街道基层农产品检验站建设。
&&& 5.2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 近年来宝安区农业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对农民进行“绿色证书”培训的同时,抓好农业安全生产,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使市民对农业标准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严格来说,宝安的农业标准化相对于农业发展的速度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主要表现在:对农业标准化宣传较少;许多农业标准没有得到实施、推广;农业监测手段落后等等。
&&& 宝安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是重要保障。针对宝安实际,要重点抓好农产品优质农产品安全认证、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
&&& 一是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安全认证和标志制度。
&&& 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应建立健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志制度。要尽快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的认证体系和工作格局。农业生产过程要逐步形成以GAP认证为主,兽药生产以GMP认证为主,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农产品加工以HACCP认证为主,农业投入品以强制性认证为主的认证体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优质农产品可以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使用有关的标志。符合规定产地及生产规范要求的农产品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 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 以种子(苗)、种禽畜、种鱼、化肥、农药为重点,积极争取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支持,有效开展监督工作,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 三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
&&& 要以病虫害、疫情、土壤、水质、大气污染等为重点,根据农业的有关标准进行生态环境监测。
&&& 5.3 动植物疫情防治体系建设
&&& 近年来,宝安区农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疫病和防护应急反应能力。但在镇级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仍存在问题:一是镇级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后,经费和人员不足,影响到正常的防疫工作。二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不足,疾病诊断和化验设备短缺,疫情监测和通报系统存在漏洞。三是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动物防疫措施难以落实,加大了畜禽市场的风险。
&&& 加快动植物防疫检疫监督体系建设,提高防控重大动植物疫病的能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宝安现有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动植物疫情防治体系建设。
&&& 一是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植物检疫机构的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的监测预报系统和应激反应机制,着力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系统,在资源配置上向基层防疫倾斜。
&&& 二是整合现有资源,强化基层防疫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工作,同时改善基层队伍的待遇,保证队伍的稳定。
&&& 三是积极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完善相关配套法规,进行防疫知识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使动物防疫工作走向程序化、制度化。
&&& 四是建立一个区级动植物疫病诊断实验室,能够对疫情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防治。要能够做到按规定报告动植物疫情检测结果,并对疫情监测、测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同时注意国内外动物疫情的收集、流行病学研究和预测、预报。
&&& 5.4 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宝安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发展,需要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力量作为支撑,也需要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来维护其可持续发展。
&&& 完善宝安农业推广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在政策措施上,应制定具体的政策与措施,鼓励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活动。同时,政府在财政资金上,对维系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正常运转给予大力的支持与保障。
&&& 在硬件建设上,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资金投入,形成建设良好的硬件平台,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与设施。
&&& 在人才体系上,引进、构建一支具备现代农业知识与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团队,形成良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才体系。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与人才流动机制。
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是农业新技术成果熟化、示范、培训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开发及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先进技术的适应性改进与技术组装配套,可为带动大范围区域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
[NextPage]
&&& 5.4 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 为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需要按照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分类建设,有效调控。
&&& 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高层次的、辐射面广的农产品流通中心市场;配套农产品流通中心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营造畅顺的农产品流通机制,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网上农产品流通平台,强化信息服务,提高优势农产品的信息收集、处理、发布能力和服务水平。
&&& 网上流通:构建网上农产品流通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和农业从业人员和交易者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市场、科技信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为宝安各农业企业、专业户提供网上交流、贸易平台。
&&& 5.5 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
&&& “十五”期间农业执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种植、畜牧、渔业和森林等方面出台的多项法规,为维护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合法利益,保障农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林渔业部门涉及法律法规多,执法工作涉及农业管理、农业用地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森林资源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动物防疫、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虽然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农业生产呈现下滑趋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也由以前的生产方面的执法转向农产品质量安全、资源保护、动植物防疫检疫等关系到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方面,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不仅不能弱化,更要加强,事实上农业行政执法工作量也在增加。
&&& 要解决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不足,提高执法效能,必须走农业综合执法的路子,实行农业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综合管理,降低农业行政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能。一是组建农业综合执法队,强化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二是强化农业法制工作,配备专职农业法制工作人员,负责制订农业政策,应对农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指导、监督农业执法,以提高整个农业系统的依法行政水平。
6& 主要工作措施和对策
&&& 6.1 完善规划,加强农业用地管理
&&& 深圳作为国内首个公布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在保障城市基本生态安全方面走在了全国的最前面。根据划定的控制线,深圳全市1952.8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有984.7平方公里土地被列入其中,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50%,按照要求,除了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和公园绿地以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 “十一五”期间,宝安农业的发展要以此控制线为基础,合理调整农业保护区用地,将农业发展规划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和科学管理体系,按照相对集中原则,把现有农业保护区用地规划为现代农业园区,最终形成具有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
&&& 6.2 优化结构,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增强农业产业优势
&&& “十一五”期间,宝安农业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重点突出发展创汇型花卉产业和以生物技术为特征的海洋水产业。
&&& 种植业大力突出种子种苗繁育、新品种引进驯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标准。
&&& 畜牧业要控制本地规模,发展优良种畜和特色畜禽。
&&& 海洋水产业重点发展名贵渔业苗种、高科技环保养殖技术和水产品加工业。
&&& 要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突出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建设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以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高档出口花卉、高档出口农产品等五个领域为主进行生物技术新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要抓好产后处理、储藏保鲜及农产品深加工研究。
&&& 在产品结构上,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精品、名品。如沙井蚝、“三百颗”有机荔枝、“光明猪配套系”、“晨光”饮料和宝安区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区的青石斑、芝麻斑、遮目鱼、美国红鱼、紫红笛鲷等名贵品种。
&&& 6.3 增加投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力度
&&& 经过2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宝安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宝安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和重型化方向转化,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二三产业占了经济的绝大部分,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日益完善,要素市场进一步发育;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法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稳步发展。这表明宝安现代化进程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宝安农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对工业、城市发展提出了反哺的要求。
&&& “十一五”期间,宝安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都市农业体系。
&&& 6.4 大力扶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 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对于农业龙头企业新办农产品加工项目用地实行用地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建立各种形式的科技研究开发机制,培强培壮龙头企业。同时,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利用区位、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到周边地区开发种养基地,发展外延农业,力争其在经营规模、科技进步、国际竞争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使他们成为园区带动战略的核心和中坚。
&&& 6.5 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 正如前分析指出,宝安农业发展的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是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与基本农田保护、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 由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为缓解土地资源压力,培育农业新的增长源地,按照“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思路,要继续积极发展异地农业,把规模生产向区外迁移。同时,利用毗邻港澳的条件,发挥信息灵、渠道多的优势,在努力扩大本地优质农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组织内地优质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 “十一五”期间,宝安要外移传统产业,将一般化、常规型农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外地,通过在外地建立农产品基地,“借鸡下蛋”,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来保证宝安对大宗农产品的需要;在宝安本地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效益农业。
&&& 6.6 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与市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事关市民的生命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民心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所必需人力、财力的投入,确保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能力,达到国家认可的标准。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 深圳市宝安区农林渔业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
&&&&&&&&&&&&&&&&&&&&&&&&&&&&&&&&&&&&&&&&&&&&&&&&&&&&&&&&&&&&&&& 二○○六年三月&&& 编制
友情链接:
----区政府部门网站----
------各省市政府网站------
------宝安区主要服务平台------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
深圳市宝安区经济促进局主办 宝安区信息中心协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和复制
办公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三路海关大厦粤ICP备 号-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市九龙生态农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