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写几两篇文章相似度检测关于银行 价格好商量

近几年少见的银行业分析的好文章
转载:银行业走进“混沌时代”
中国银行业最糟糕与最美好的大时代届临!前两年我们还在说,银行应抓紧不长的战略窗口期加快转型,目前看来这个窗口期即将关闭,银行业将进入一个中期的ROE下行的压力期。陡增的竞争压力将不断颠覆这个行业习以为常的秩序。但不破则不立,只有最糟糕的时代才能孕育最动人的美好。  中国银行业最糟糕与最美好的时代
  在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期之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日渐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说是焦虑而非痛楚,是因为利率市场化、脱媒化、互联网金融这些威胁虽然日益迫近,但仍并未对银行舒舒服服的盈利模式产生多么显著的影响,贷款质量上的压力虽然越来越不轻松但还可抱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希望。相反,在忙活了5年的IPO、定增、配股或发可转债之后,大部分部级副部级的行长们终于可以至少是暂时不用去看那些没啥行政级别却牛逼哄哄的基金经理们的脸色了。因此,大部分银行仍然能保持着雍容的仪态,从容稳重地做自己的战略转型。
  但也许这种沉稳的步调并不足以跟上下一个时代的速度。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双城记》
  这些戏剧性的文字用来形容未来10年的中国银行业恐怕将毫不为过。在这个全新的大时代下,中国银行业需要从目前封闭、保守的业态下走出来,浴火而后方才能重生。不论是因为自闭或者高傲而迈不开步子,银行业背后的巨力都不容许放缓脚步。陡增的竞争压力将不断颠覆这个行业习以为常的秩序,并让越来越多的行长们感慨好日子已经不再。但也正是凭借着对旧生态的冲击,新的山大王们将在废墟之上重新构建自己的统治秩序。
  这里我们斗胆用10年来作为这个大时代持续期间的预测,是因为虽然上述文字热血而激昂,但我们仍然赞同中国金融业竞争结构的演进不应是激进的。可是如果我们能将时光机的放映加速,那么就会很轻易的看出,未来10年与2003年至今银行业态的变化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不破则不立,只有最糟糕的时代才能孕育最动人的美好。
  1、旧业态将日薄西山
  1.1存款价格竞争加速释放行业竞争压力
  存款端竞争压力的加快释放,是我们认为将推动中国银行业进入一个迥异于过去10年的大时代的核心力量。
  过去银行业的业内竞争是受到抑制的。常常听银行业人士吐槽说竞争已经如何充分、利率市场化压力已经如何体现,窃不以为然。相反,我们认为自2007年以来银行业内的竞争是受到明显抑制的:(1)在资产端,随着信贷额度控制全面体系化,银行在贷款业务上已经没什么好竞争的。每年就这点额度,每年的额度也都能用足,银行又开始朝南坐。银行当前议价能力之强有目共睹。(2)在负债端,一是存款利率严格上限管理,二是各家银行都有存量利益在其中,虽然曾有活期宝等活期存款替代品,但都没有动力推广,三是理财产品虽然已经达到10万亿左右,但理财产品无法提前赎回也无法流通,因此难以冲击银行垄断利差的最大来源即活期存款。
  而随着存款端竞争的打开,被抑制的行业竞争能力将得到释放。当然,贷款端的竞争仍然受到压制,但存款端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1)余额宝的出现。说余额宝具有颠覆意义,不在于货币市场基金这个产品本身,而在于高货币市场利率环境下,货币市场基金与互联网人气入口相结合。高货币市场利率环境意味着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与活期存款之间的利差不断被拉大;货币市场基金与互联网人气入口的结合则意味着用户购买的隐性成本显著降低。这是典型的美国当年倒逼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环境。而且由于互联网企业毫无存量利益可忌惮,因此在货币市场基金的推介力度上显著地强于商业银行。(2)存款劣势行开始跟进。原本我们认为,由于银行拥有近40万亿的活期存款,这些既有利益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阻碍银行跟进提高存款利率。但银行看起来绝非铁板一块,因此近期据传民生银行(8.28,
-0.48%)计划推出的电子银行卡就将具备类似“余额宝”的功能。这意味着存款劣势行从“被革命”开始转向“革同业的命”。实力和客户覆盖远大于互联网企业的全国性银行加入战团,势必显著增加银行间的存款竞争力度,从而将加速活期存款利率向均衡水平回归的速度。
  因此,尽管监管层仍然希望谨慎、温和地循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但市场倒逼机制已经开始形成框架。我们预计随着民生这类的银行开始加速推进银行版的余额宝,其他银行只能在(1)存款被分流;(2)自我革命参与竞争两个选项间进行艰难的二选一。当然,银行不可能将活期存款利率完全提高到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否则这将意味着银行ROE下降到5%左右。银行更可能的应对,是将活期存款利率提高到例如2-3%,并容忍一定的存款流失。那么在后一种情景下,我们将看到银行占金融机构资产比重的逐步下行。
  当然,即使是自我革命参与竞争,银行仍然有能力通过价格歧视来减少活期存款受冲击的程度。银行可以选择继续对存量客户保持活期存款利率,但同时新设一个提供货币市场收益率的产品,该产品在便利性上略差于活期存款。美国当年的活期存款和NOW账户的组合就正是如此。这种产品结构有利于帮助银行区隔对利率敏感性不同的客户,从而降低相关影响。
  根据我们的测算,假设活期存款平均利率上升100BP,将会导致上市银行净息差平均下降30BP,净利润平均下降16.59%。我们认为,活期存款平均利率上升2.0-2.5个百分点应该是中长期内的中性预期,这意味着银行业的ROAE将从目前的20%左右下降到11.4%-13.0%,即回归社会平均水平。而我们自从2010年《如果长期内我们尚未死去》以来的一系列成果,都指向了“利率市场化将推动银行ROE回归社会平均”这一结论。
  但这里我们将活期存款的影响完全同质化,而没有考虑到各行的活期存款对利率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例如,虽然农行对活期存款利率上升的敏感度更高,但该行活期存款利率上升的实际幅度却可能低于平均。通常认为,资产规模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年龄偏低以及身处城市的人群更愿意接受货币市场基金等活期存款替代品。
  1.2大中型对公业务模式将明显受损
  按客群来看,当行业竞争压力增强之后,大中型对公业务模式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从正常情况来看,大客户的存贷利差通常是最小的,因为(1)大客户业务规模经济明显,运营成本节约;(2)大客户议价能力更强;(3)大企业客户的派生业务更多,因此可以用其他业务的收益来弥补存贷利差的不足。
  但是在过去的利率管制模式下,所有业务都被官定了一个最低存贷利差。小微业务的存贷利差本来就高于官定利差,因此并不直接从利率管制中受益;但大客户的存贷利差却最显著地被拉大。因此,过去中国银行业“垒大户”特征明显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是在官定利率环境下银行作为经济人的合理资源配置行为。
  但显然利率市场化之后,大企业业务的存贷利差将受到最明显的威胁。考虑到目前绝大部分全国性银行都主要地服务于这一客群,未来大企业存款竞争的压力将会更为明显。
  简而言之,银行传统的大中型对公业务模式将受到最明显的冲击,同时中高端零售业务在存款成本上也会承受较大的压力。
  1.3互联网金融将挑战银行支付功能的垄断能力
  2012年开始,互联网金融成为万众瞩目的热点。很荣幸我们的《互联网改变金融》一文受到各界的好评乃至于谬奖。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会对银行的大中型企业业务以及高端零售业务构成明显压力,但会对中低端零售业务(或称大众零售业务)构成实质性冲击,且在小微型企业贷款领域亦有望构成竞争。在这里,我们要特别说一说大众零售业务可能面临的严峻冲击。
  目前第三方支付已经开始全面冲击银行对支付体系的垄断。(1)卡组织方面,支付宝[微博]在线上已经占据明显优势。(2)收单主体已经全面放开,且线上互联网平台都将顺理成章地享有收单的优先权。(3)银行在发卡行这一角色上还拥有垄断优势,但阿里巴巴[微博]正在筹划虚拟信用卡的传闻不绝于耳。
  仅从营收占比来考察支付功能对于银行的意义是非常可笑的。过去在支付上的垄断地位为银行带来三方面的重要竞争优势:(1)吸收存款沉淀。即使存款脱媒至非银金融机构,仍然会以同业存款的形式在银行体现。(2)大数据优势。虽然颗粒度较粗,但银行仍然能够据此实时监控每一个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并形成大数据资源的优势。(3)到达客户的能力。由于对支付功能的依赖,每一个经济主体都需要和银行发生联系,银行体系也因此拥有了向每个经济主体投递产品和服务的渠道优势。近年来,这一优势在非银产品代销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
  支付功能的垄断被打破将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这意味着银行的上述三方面优势都会被削弱:(1)存款已经开始流入余额宝,后者的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2)大数据将会被分流。例如,过去工行可以掌握某个客户每个月的消费支出结构,但未来也许工行只知道该客户每月将5000元工资转入支付宝,接下来的消费情况工行就完全不能掌握。(3)互联网平台将比银行离交易行为更近,即渠道之争上银行将被取而代之。例如当京东也能够提供分期付款后,消费者在jd.com上进行大宗消费时,最优先被推送给客户的一定是京东而非商业银行的分期付款产品。
  1.4结论:不思进取的银行将日益平庸化
  上述三方面的模式挑战带来的是:(1)行业ROE系统性下降,(2)在过去10年内未能进行有效转型的银行将面临更大压力,(3)零售型银行还面临互联网金融的夹击。
  因此,我们提出几个推论:(1)中期来看,不思进取的银行将日益平庸化,ROE将在行业内处于中下水平。其中管理效率偏高的银行有望赚到行业平均也即社会平均的ROE,但管理效率偏低的银行处境就将比较艰难,或许5-10年之后会有些银行的ROE徘徊在不到10%的水平。(2)通常通过模式差异化建立了比较优势的银行才有望获得高于平均的ROE。(3)个别资源有差异化优势的银行也可能在一段较长时期内维持行业内偏高的ROE,例如农行。
  2、新业态的取而代之
  随着旧业态所承受压力的显著增大,银行必然加大战略转型的力度,从而快速提升新业态的占比。旧业态的快速衰落和新业态的加速形成,正是我们在引言中所称的“最糟糕”与“最美好”。
  我们认为,2014年可见的银行业新业态拓展包括如下:
  2.1资产端看加风险
  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为了弥补利差的下降通常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这一点是各国的普遍经验。例如美国,利率市场化之前平均信用成本率为50BP左右,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平均达到90BP左右。中国银行(2.79,
0.00, 0.00%)也不例外,在对利率市场化恐惧的驱动之下,从2009年开始多家银行就已经在小微贷款领域发力。
  2013年小微发力力度最大的三家银行分别是招行、民生和平安,在前3个季度这三家银行分别将小微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提高了4.33、3.51和2.03个百分点。预计在2014年,招行和民生将继续保持目前的小微推进力度,而平安银行(12.72,
-0.12, -0.93%)在内部整合大体完成之后,小微推进力度将会明显提升。
  三家银行的业务模式略有差异。相对而言,招行的小微贷款模式风险偏好相对偏低,而民生和平安银行的风险偏好更高。小微贷款占比的不断提升可以有效地帮助这三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的较快增长,但对于整个模式的检验还有待风险数据的稳定。目前来看,民生银行2013年小微贷款的逾期生成速度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上行。总体来说,直到(1)经历整个经济周期,以及(2)贷款的高增长期结束,小微贷款的模式才算是可以下一个准确的结论。从国际经验来看,小微贷款业务普遍具有高收益-偏高的风险-高运营成本的特征,在市场化利率环境下ROE一般而言高于对公存贷款业务。
  因此,从业务的周期来看,可以预见(1)明年招行、平安处于收入的高增长期,且风险暴露的压力不大,故而对两家银行明年的利润增长有较大助益。(2)民生银行收入端仍能保持较快增速,但风险暴露有一定不确定性。大概率来说,在冲抵不良的发生之后,小微贷款业务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明年民生银行的利润增速。
  除了上述三家银行之外,其他银行的小微贷款暂时都不成气候。其他绝大多数全国性银行激励和治理结构上的缺陷仍将有效地阻止这些银行真正发力小微业务。
  其实资产端加风险,除了小微贷款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业务领域就是消费信贷。消费信贷可以包括信用卡业务,也可以包括汽车贷款、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婚庆贷款等其他形式。消费贷款占到美国银行业贷款总额的1/5左右,且和小微贷款类似,是典型的高收益-高风险-高运营成本的业务模式。随着中国年轻消费者的成长,消费贷款的业务空间将进一步打开。但由于诸多原因,除了信用卡之外,目前中资银行在消费信贷上的拓展非常乏力,且在未来将受到互联网金融的重大挑战。
  2.2负债端渠道看差异化
  2.2.1过去银行渠道体系的三个重大缺陷
  过去银行的渠道体系高度同质化:线下部分,主要到达客户的渠道是物理网点,此外还包括ATM等自助机具、信贷员等人工渠道。除了信贷员等人工渠道之外,银行传统线下渠道的最大问题在于坐等客户上门,而严重缺乏主动营销功能。
  线上部分相对多元化一些,包括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唯一具有主动营销功能的电话银行占比很低,而网银和手机银行虽然为客户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服务方式,但与人工渠道相比在开发和引导客户需求上却存在着巨大的能力短板。并且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电子渠道的使用门槛在上升,这对于需求较为单一的大众型客户来说反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因此,尽管上市银行的网点数量已经达到7.6万家,某些银行高管仍在高呼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投递能力。
  总而言之,目前银行渠道战略的缺陷很明显:(1)低成本的网银、手机银行等渠道提供不了好的用户体验。一方面既无法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因此往往只能堆砌功能,而这进一步造成客户的选择困难症),另一方面更无法进行主动营销。(2)传统物理网点成本过高,用户体验却很差,特别是普遍缺乏主动营销功能。(3)信贷员、私人银行等少数渠道成本虽高,但用户体验较好。不幸的是,这些渠道覆盖面太窄,占银行有效客户的比例偏低。
  2.2.2社区银行的减法和加法
  面对传统物理网点的不足,是否可以用差异化来实现物理渠道的蓝海战略?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民生银行的社区银行渠道建设我们认为就是一个重大的蓝海突破。结合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1)排除:民生银行的社区银行排除了传统物理网点的现金柜台,也就排除了安保、技防等一系列技术要求;并且排除了宽敞的营业大厅,也正因此极大地降低了网点的运营成本和盈亏平衡点。(2)减少:民生银行的社区银行大幅减少了每个网点的服务人员数量,这同样起到降低盈亏平衡点的效果;成本上的节约导致了该行的社区银行可以用偏低的价格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包括开卡送U盾、转账提现免费等优惠。(3)提升:网点的选点更为灵活,特别是在服务的主动性上有了极大的提升。我们访问的一家4名员工的社区银行,有2名员工常年跑外勤。(4)创造:与社区的联动对居民的服务体验有明显促进效果,门禁卡等与民生银行借记卡等产品的结合更强化了民生的垄断性;并且创造性地为居民提供各种非银服务,通过拓展服务的边界全面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2.2.3“拉”的产品全面在线化
  简单和低风险产品未来将全面在线化。这里我们有几个观点要表述:(1)是“简单和低风险”产品才能实现全面在线化,而非“标准化”产品。例如,指数型基金就是典型的标准化产品,但其具有的较高风险性使得其至少在当前还不能被大多数中国公众完全接受,因此仍然依赖“人”作为推介和引导金融消费者的渠道。当然,未来市场成熟之后,可以在线化的产品品类会逐步扩大。在目前情况下,这些“简单和低风险”的产品主要包括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和交强险等少数保险品种。
  (2)过去网银或手机银行并未能充分发挥对“拉”的产品在线化的支撑作用。网银和手机银行并非很有效的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因为通常各每家银行的网银和手机银行都仅仅针对该银行自身的客户群。例如,不持有工行卡的消费者无法购买工行的理财产品。
  因此,过去的网银和手机银行即使交易量颇大,但仍然只是一种“渠道”,而非产品销售“平台”。
  所以当民生提出这家银行的直销银行计划时,我们看到了新意。这一新意绝不仅来自于民生银行将产品放在淘宝这个大众化平台上售卖,而是借此民生将客户群从持有民生银行卡的用户拓展到了全体网民。而当民生表示,该行直销银行将来将绝不仅代理本行产品,那么该行已经将直销银行的意涵从“渠道”拓展到了“平台”。这是银行渠道建设的重大突破。
  2.3直投中的新角色:小而美
  2.3.1资产证券化提升银行资本的可持续性但降低资产占比
  随着ROE的行业性降低,所有的上市银行都将面临一个问题:资本的内生积累速度将不足以支撑每年资产规模的增长。举例说明:过去每年ROE在20%左右时,即使保持25%左右的分红率,银行的资本内生积累还是能够在不融资的前提下支持15%的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但如果ROE逐步下降到10-12%之后,即使银行不再分红,其净资本的内生积累速度仍将下降到10-12%的水平,这意味着除非周期性再融资,银行将无法支持13-14%的资产增长。而在目前PB普遍低于1倍的环境下,再融资已经成为奢望。
  当然,除了再融资之外,银行还可以做一件事情来应对资本不足的状况:出售资产,即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优化银行资产负债表,包括出让高风险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这使得在ROE降到10-12%的背景下,用足每年13-14%的信贷额度成为可能。当然,资产证券化这一行为也会提高银行的ROE。
  我们的测算如下。根据这一测算:(1)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小幅提高ROE,(2)并帮助银行实现资本充足率达标,(3)但这以降低银行资产占比为代价。
  总而言之,银行的收入和资产盘子将会因为出售而变得“小”了。在出让了风险资产的同时,银行也出让了附着于上的收益权。当然,这也是合理的,因为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在金融机构中的占比原本就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我们因此欢迎银行变得“小而美”。
  2.3.2资产可交易后的监管套利机会
  我们从监管套利的角度来考察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业带来的收益包括三个方面:(1)额度套利,即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的融资需求不需挤占贷款额度。(2)资本的节约。资产证券化通常可以降低相关资产的资本占用。(3)拨备计提要求下降。
  但在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要大规模推行却面临两方面难点。(1)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规则要求银行至少持有5%的劣后级,而劣后级的风险权重为1250%。换而言之,即使银行将一笔100亿贷款中的95亿出售转让,相关风险加权资产却仅仅从100亿下降为62.5亿,节约资本的效果极其有限。(2)信息不对称。中国的固定收益市场上尚缺乏有效且具备足够公信力的评级机构,这意味着未来当资产证券化市场做大后,将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困扰。
  当然,我们认为监管层修改当前过于严厉的资本占用相关规则势在必行。而至少在目前市场规模较小的阶段,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并不太严重。
  当资产变得可交易之后,由于各类机构的监管成本并不相同,因此通过交易实现监管套利的空间反而进一步打开。传统上一笔贷款(或称对一般企业的债权)在银行端进表的成本非常之高,包括贷款额度占用、经济资本成本(约1个百分点)、拨备和存贷比要求等,但在券商资管进表的成本极低。因此我们看到最近两年券商资管快速成为银行信贷资产进表的通道。不过此前在监管套利中被挖掘较少的是保险的进表潜力:对于AAA级产品,保险公司进表成本为零。且保险公司拥有大量协议存款和国债,用这些类现金资产作为质押来为购买AAA级产品融资,就金融体系来说将实现非常显著的监管套利收益。
  因此,结论是若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逐步提高,且资本占用要求明显降低,则会为兴业等投行型银行提供新的业务增长机遇。
  2.3.3银行资管计划
  与资产证券化相类似,银行的资管计划也起到相同的作用,且能够对9号文起到对冲作用。关于资管计划我们的观点包括:(1)资管计划的角色在于替代理财产品,因为前者的框架更为规范。(2)资管计划中,银行甚至不需要持有劣后产品,因此资本的节约更为直接。
  如下表,信托受益权类买入返售所实现的监管套利收益,在资管计划下同样能够实现。当然,资管计划的ROA明显低于信托受益权类买入返售,但由于基本没有资本占用,因此ROE反而更具优势。
  2.4互联网金融
  这一部分我们再来谈谈目前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
  如前所述,互联网金融将会对银行在(1)支付、(2)小微贷款,特别是(3)消费信贷方面构成显著的冲击。那么面对互联网新业态的冲击,银行将做何应对?
  面对野蛮人骑兵的冲击,最简单的应对方略是将城门一关——护城河之内的大中型对公业务、高端零售业务、投行业务以及机构业务仍足以供银行业存活。但这一策略将广阔的中低端零售业务以及小微贷款业务拱手让给竞争对手,显然太消极了。
  另一种策略是让自己变得野蛮,“胡服骑射”,与野蛮人共同逐鹿。我们认为,两种战略是可行的:
  (1)建设B2B平台。特别是依托于核心企业将产业链活动在线化的需求,银行可以协助建设产业链交易平台,并为其提供配套金融服务。从其高管在多个场合的表态来看,民生电商正是聚焦于该战略。同时该战略还有助于充分利用银行垄断性的线下能力。不过,互联网的本质在于联通和到达大规模的人群,仅推动某些产业链的在线化意义有限,且此类平台只有跨边网络外部性而不具备同边网络外部性(相关意涵请参考《互联网改变金融》一文),因此平台价值仅在一个维度上体现、自然垄断性不足。我们期待着民生银行在这一领域的突进。
  (2)构筑高端B2C平台。中端和中低端B2C平台的建设绝非仅仅架几台服务器,而是涉及到售后和物流等全面能力的构建。若银行没有自信在物流等领域建立优势能力,那么至少可以考虑从高端B2C平台切入互联网平台之争。理由是:首先中国目前尚未有成熟而领先的高端B2C平台。其次银行建设B2C平台可以发挥线下的优势资源,例如私人银行能力体系,并开展O2O。第三,高端B2C平台对物流体系的依赖度较低。最后,消费总是向“上”看的,构建了高端平台之后,向下参与中端平台的竞争,将比中端平台向上竞逐高端平台更为容易。
  但目前为止,所有中资银行的B2C平台战略全部不及格。我们期待着有零售型银行能够在这一方向上有所突破。
  (3)金融产品交易平台。若某家银行的网银能够实现面向所有消费者,销售所有金融机构的产品,那么该网银就有效突破了过去“渠道”的定位而升级为“平台”。此外,我们还期待该平台能够有产品评级和搜索功能。不过,即使该平台做的很成功,在入口之争上始终将落后于消费型平台。原因很简单,金融需求在个人生活中只占到较小一部分。
  3、贷款质量压力仍将延续
  我们预计2014年上市银行的贷款质量表现仍然很难有显著性改善,信用成本率仍然将处在周期偏高水平。
  3.1盈利性和现金流尚不支持贷款质量好转
  首先,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仍将在低位徘徊。我们注意到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收窄的趋势已经停止(图13),制造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在20%左右的水平稳定(图12)。这表明制造业去产能的过程目前未有明显进展。因此,在偏低的产能利用率的推动下,非金融类上市公司EBIT/IC(税前RoIC)目前仅仅比上市银行平均贷款利率略高出2个百分点不到,处于最近10年来最低水平。换而言之,实体企业利润对利息的偿付能力目前处在周期底部而没有明显改善。
  其次,实体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亦非常紧张。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收现比(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收入)同样处于最近10年最低水平附近。由于实体企业未能有效压缩投资,导致现金流的维持不得不更依赖于融资活动现金流入。我们认为,这种现金流状况对贷款质量同样构成较为明显的压力。
  3.2不良贷款压力仍将延续,产生了小幅加提拨备的要求
  实体企业盈利相对下滑、流动性恶化,再加上钢贸贷款的扰动,我们看到最近几个季度银行贷款质量压力明显加大。体现在:
  (1)核销和出售规模显著增加。我们估算的单季度不良贷款的(核销 出售)在2013年3季度创下新高。
  (2)不良生成率创下新高。我们计算的单季度不良生成率达到了平均66BP,创下10年来新高。
  (3)信用成本率存在压力
  如果不良生成率继续维持在现有水平,银行将需要加提拨备。这除了与拨备覆盖率、拨贷比等指标的达标压力有关之外,更客观地来自于信用成本率与不良生成率相一致的需要。
  从银行经营来说,信用成本率应尽量与不良生成率相吻合。不过由于谨慎监管的原因,过去10年中国银行业的信用成本率一直显著高于不良生成率,也就是处在超额拨备的状态。但3季度,看起来单季的不良生成率向上击穿了这个垫子。当然,击穿的幅度不大。
  如果分个股来看,有些银行的击穿更明显。我们计算(信用成本率-不良生成率)发现,前3季度拨备不足的银行仅有5家,考虑到赤字不大且4季度银行普遍会加提拨备,因此可以接受。但如果对比3季度单季的不良生成率,则拨备不足的银行增加到7家,且其中某些银行缺口很明显。
  3.3结论:贷款质量压力仍需要时间化解
  那么,目前为止银行的真实贷款质量情况如何?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上市银行的真实不良率并非名义上的0.95%,而是在1.19%。测算基于这样的观察:最近两年来银行(不良贷款增量/逾期贷款增量)的水平显著低于存量,即新增逾期贷款确认为不良的比例明显不足。若根据我们认为的“真实”不良数据测算,平安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显著不及法定要求的150%。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目前实体企业仍然保持较快投资增速这一局面对于中期内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构成阻碍。若我们能看到企业投资现金流出的进一步收缩,那么不论在(1)改善当期的现金流状况,以及(2)改善未来的供求关系进而改善RoIC方面都会产生实质性效果。相反,在当今这么高的融资成本下,实体企业的继续扩张意味着银行贷款质量仍然很难有系统性改善。相比之下,去产能短期内会造成贷款质量压力的集中释放,但对中长期实体企业盈利和现金流以及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都具有显著意义。
  由于中国现有的经济金融结构,我们认为在中期内对去产能的推进效果无法寄托过多期望。这意味着实体企业贷款质量的改善将只能寄希望于三个方面:(1)需求端改善。可以是制度改革激发了居民的购买能力,也可以是美国等外部经济体复苏导致的出口改善。但改革的远水解不了近渴。(2)行政主导的去产能。但从特别是最近10年来的经验来看,这种供给调整方式实际效果存在颇多局限,且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向相背离。(3)对地方政府非理性扩张需求实现有效约束,即完成对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的重塑。这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造成的挤出效应,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改善RoIC与贷款利率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不过地方政府投资受到约束,又会造成短期内经济下行,进一步强化短期的贷款质量压力。
  预计上述三方面因素即使要产生效果,亦只能体现在中期之内。至于2014年,银行仍不得不忍受贷款质量的较明显压力,因此还有一定的提升拨备力度的需求。
  5、投资建议:守望价值
  5.1ROE下降将导致FCF降为零,当然,A股不care!
  利率市场化推动银行业ROE下行,对于银行股还会带来另一个影响,即银行分派红利的能力将会显著下降,甚至使得银行没有能力进行任何分红。
  这里我们可以延伸性地探讨一下传统的DCF估值模型之于银行业的运用。过去我们完全忽略了银行业的现金流分析,绝对估值也仅采用DDM或者EVA,而从未做过DCF估值。原因很简单,如果DCF考察的是可供分红的现金,那么对于具备强大主动负债能力的银行来说,现金流状况完全不构成分红上的制约。
  但是现在,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银行业的分红确实是有着切实的制约的。这个制约并非来自于现金流状况,而是来自于“维持资产规模增长(例如支撑每年贷款增长14%)”的资本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将“满足每年规模增长的资本积累需要”视为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而将“净利润(并调整可供出售类浮亏)”视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将“股权融资”视为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如此即可建立银行业的DCF分析框架,即:
  FCF=净利润-下一年风险加权资产增量X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 当年股权融资
  若股权融资难以进行,例如当下的情景;且在资产结构大致与过去类似的情况下,上一个公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FCF/净资产=ROE-下一年风险加权资产增速
  过去银行业ROE高达20%的情况下,在支撑风险加权资产13-15%的增长之后仍然可以保持较大规模的分红,以至于分红占到了A股的70%。但随着ROE逐步降低到12%左右,银行板块的FCF将可能趋近于0。
  FCF快速下降的前景会对银行业估值构成显著影响吗?影响当然会有,毕竟目前银行的股东中保险等中长期投资者仍占到一定比例。不过考虑到即使过去银行分派了A股70%的红利,但A股却并未因此待见过银行板块,甚至使得后者无法维持1倍PB以上的估值,那么我们对FCF的下降反而并不特别担心。
  5.2板块:银行股估值继续筑底
  在(1)利率市场化息差寻底;(2)9号文体现出银行客户群再定位,以及(3)贷款质量压力释放寻底三方面压力之下,我们认为2014年银行股仍然会处在估值寻求筑底的过程中。当然,目前银行股最大的投资优势在于极低的估值水平。极端来说,如果2014年银行股没有绝对收益,那么年底银行股的动态PB就会下降到0.7倍。我们很难想象这种估值水平会发生在一个还能维持10%以上ROE的板块之上。
  所以,从目前行业面临的压制因素,以及极低的估值来看,2014年的银行股大概率仍将延续窄幅波动的行情特征。市场仍会等待银行股(1)逐步消化利率市场化压力,息差寻底且ROE做实,以及(2)澄清贷款质量隐忧,特别是地方债务盲目扩张倾向收敛以及房地产泡沫“用时间换空间”得到一定释放,将有助于稳定市场的担忧。若在上述两方面都能实现进展,则我们有希望看到银行股会有一个报复性的估值修复机会。
  5.3个股:战略优势铸就估值优势
  正如我们此前一系列报告指出的,前几年尚属于战略转型的窗口期,及早开展战略转型的银行占有更多主动。但两三年后的时至今日,形势已经发生改变:(1)利率市场化的压力已经从迫近转为切实,(2)净利润压力进一步增强。如此一来,银行转型已经从尚有余裕的窗口期转入压力期。
  压力来自于战略转型的迫切性,但反而可能加强一些银行的短期经营倾向,而这些倾向引发的短期调整措施恰恰将进一步削弱这些银行的中长期竞争优势。
  这些典型的短期经营倾向包括:(1)压缩员工成本。特别是对于原本员工收入就已经偏低、内部激励机制有待强化的五大行来说,这种追求短期业绩的行为反而会进一步弱化中长期竞争力。就战略转型来说,目前可见比较有希望的业态,不论是小微贷款、零售理财或者是消费信贷,都是需要有更强的激励机制来强化战略执行力。
  (2)压缩战略业务的资源投入。原因与上一条类同。同时压力增强之下,某些银行可能错误进入一些业务领域,承担一些能力之外的风险。
  (3)内部矛盾的增强可能进一步削弱转型态势落后银行的战略执行力。
  总而言之,在过去10年特别是最近3年内转型不力的银行现在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其战略上的腾挪余地会快速缩小:要么承担后发劣势进入其他银行业已筑好护城河的领域,要么进入风险更大收益前景更不明朗的业务模式,要么不得不接受当前主业逐步沦为红海的命运。
  基于此,我们继续在中长期内推荐战略上已经卡好身位的银行:
  平安银行(000001,增持):在经历了3年的磨合期之后,平安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逐步调整到位。一方面,集团资源的支撑效果逐步体现,强大保险代理人队伍和IT系统等都对平安银行的经营和业务产生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原民生银行管理团队带来了更有效的发展战略,并根据银行业务的规律推进了组织架构的重组,从而明显强化了战略执行力。总而言之,平安银行已经度过了团队的磨合期,开始进入出绩效的成就期。目前其估值为倍PB,为上市银行中第二高。我们认为,随着“贷贷平安”小微产品以及信用卡业务的继续快速发展,其相对估值还有提升空间。
  招商银行(10.92, -0.10,
-0.91%)(600036,买入)。招行的看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小微业务占比的继续提升。目前招行仍然将小微贷款业务作为未来的重要拓展领域。且从业务模式来看,招行小微贷款风险的可控性将好于同业。(2)田慧宇到任后大力革弊图新,例如仅在深圳,就调整了74家支行中46家的行长。我们认为新行长的锐意进取,将会显著强化招行的战略执行力,这不仅将使得该行在小微转型上收益,还会对零售理财乃至于影子银行业务都有促进。(3)2014年增长最快的银行。目前市场对招行普遍缺乏期待,这集中体现在该行的PB已经不再是行业最高,目前为倍。有买方认为,招行“享受股份制的估值,却仅贡献大银行的增长”。就2013年招行利润增速中庸来说,其核心原因其实主要是2012年降息的滞后影响掩盖了小微转型的成果。但如果看2014年,我们预计招行有望实现13.58%的增长,这一增速将是上市银行中最高的。
  兴业银行(10.40, -0.06,
-0.57%)(601166,买入)。(1)兴业银行仍然需要消化9号文的影响,但如我们前文所述,该行仍然可以通过持有至应收账款类投资,以及资产证券化和资管计划来对冲。(2)在A股上市银行中,兴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市场化程度以及高管层的进取精神仍然是首屈一指的。(3)特别是看好信贷资产证券化放开后,兴业银行将可能在与保险公司做对手方的资产证券化模式上有重大作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短篇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