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呗跑了,打架对方报案我跑了会要回会员的本金吗

朋友年前在一家民间公司做理财投资,公司应该不像是空壳骗子,因为有自己运营了三年的化妆品实体产业,全国分店几十家,今年还请了明星代言和央视广告,也提交了纳斯达克上市资料。还有基本成型开始销售的酒店项目,还有几个小实体产业。同时在以持股的方式帮其他中小企业做上市。朋友在这家公司做了一年多的理财,没出问题,今年突然出现挤兑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给出的答复是“当地有其他大投资公司被查,导致本公司一些大客户一起挤兑导致”,朋友说他自己年前感觉这个公司近一两年内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感觉老板确实有点想把自己的化妆品产业做好,但目前突然出了问题的,没征兆。公司出问题到现在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吧。这种情况下,目前是报警好,还是等待公司变卖资产进行兑付好?差不多可以确定目前公司的各种资产应该没有流失,市值总计应该不会低于兑付总缺口,老板意思是赶紧把酒店项目销售完,同时尽快上市,都理想的话就能完全解决兑付问题,目前他们正在和老板进行协商细节解决方案,老板的配合度有些满意,有些不满意,始终不愿意让客户委员会查资金进出的账目,也不想让掺手公司产业,老板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被客户盯着,他自己要跑的可能性应该不太大,护照也被押着。但他的家人亲朋友的情况都不太了解。按照当前众多案例,老板想私下解决客户问题的成功可能性大吗?如果报警立案的话,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需要准备哪些?如果能追回全款,客户都能分到全额本金吗?兑付问题解决后老板还要坐牢吗?如果不能追回资金,老板被判几十年坐牢,有人说就可以抵消债务,出狱后就不用偿还了,是这样吗?需要监控他的家人亲朋友之类的吗?这种情况下他会私下把公司和产业合法过户卖掉吗?旗下各个公司的法人写的都不是老板,走法律程序的话,老板能被法律追究吗?朋友目前很头大很无奈,没遇到过这种事情有点慌,所以请我帮他好好咨询一番,希望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能给予热心的帮助,我先谢谢大家了!真心感激!
非法集资,呵呵老板不允许查询帐目就代表着他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事情。这个窟窿他如果继续找得到钱还可以盖过去,如果融不到钱,很快会崩盘。报警立案的话需要拿证据去公安局,你有老板的把柄吗?没有的话只能起诉老板合同违约!理论上是追不回全款了,窟窿太大,追回的款项按债权人的优先次序一一部分偿还,要针对具体情况讨论。在没有报案的情况下老板可以合法卖掉公司所有资产,报案或者起诉的时候请记得做财产保全你要起诉母公司的法人老板跟子公司法人没有什么关系呀,子公司法人又没有做错什么,子公司还是可以正常运营的,只是你可以申请冻结子公司的部分财产或者资金或者股份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法律从业人士,微信skcaiwu,接受付费咨询一大帮蠢货的手里持有一大笔的愚蠢资金,会发生啥事?!——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呗!
——泉州黄金诈骗案调查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日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骆海涛 谌慧敏
  一个尚在服刑中的六旬老太,如何依靠一则“打通海上黄金走私通道”的故事,将闽、赣近二百户家庭拖入一场“黄金庞氏骗局”?
  ■编者按:
  当盲目资本遇上庞氏骗局,会是什么结果?
  无论18世纪初的“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还是金融危机中震动华尔街的“麦道夫骗局”,中外历史上曾无数次上演过这种情形。结果无一例外:首先进入的资本尝到甜头,随后的那些,永远都是被狼群圈住的大批肥羊。
  同样的故事反复上演,以致《经济学人》的首任主编沃尔特·巴奇霍特怒气冲冲地写到:“一大帮蠢货的手里持有一大笔的愚蠢资金……我们称这些人的钱为:国家的盲目资本。”
  抛开刻薄的形容,盲目资本的存在确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不管他们使用的是英语、中文、印第安语,还是火星文。
  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负利率时代,掌握在无数民众手中的这些资本普遍缺乏投资渠道,却又被越来越明显的通胀压力所驱赶。
  各种庞氏骗局于是找到了大片肥沃的土壤。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的骗术。通常是讲一个遥远而美妙的故事来吸引投资,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用新投资者的钱给老投资人付高额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吸引更多的钱来滚大雪球,直至崩塌。
  无论是在中国内陆还是沿海各地,正在上演无数逻辑相同的荒唐剧。南方周末撷取最近的两例,以警世人保持理智———请相信天上不会掉下大馅饼;以呼唤相关政策———请开放更多投资渠道,并且不要逼所有钱都涌入市场。
  □南方周末记者骆海涛□南方周末实习生谌慧敏
  发自福建泉州
  最近一段时间,福建泉州的许多家庭都生活在希望与绝望的煎熬之中,他们都在苦苦等待一船不知何时才能到达的黄金。
  这些投资者此前已付给一位六旬老太上千万元,预定了她走私进来的黄金———如果将这些黄金在市场上卖出,可轻松赚取其中高额差价。日,因老太的“干儿子”举报,该案事发,公安机关当天以“涉嫌诈骗”立案。这位老太其实尚因诈骗罪正处于保外就医服刑期间,这次也很快被取保候审。第二天,她继续到投资者们家中要钱。
  而投资者们则陷入了极度焦灼:老太名下并无任何资产,那船走私来的寄托着无数人发财美梦的黄金,何时才能到达?
  “干妈”一来,黄金万两
  只要先付钱买下她提供的黄金,走过几条街,卖到她介绍的回收黄金的珠宝店里,1000克就能马上赚1万元。
  2009年春节前,经一位朋友的前妻介绍,熊大思认识了陈秀珍,几个月后陈就成了熊的“干妈”。
  这年熊大思36岁,本命年。他十年前从江西老家到福建泉州打工,这年娶妻成家,公司刚刚打算“做些正当生意”———此前熊大思经营着一家“香港鑫生投资有限公司”,从事“信用卡套现”,由于处于灰色地带,他正思忖着转型。
  陈秀珍年约六十,颇显富态,操着浓重的闽南口音,自称已成为香港居民。
  彼时陈说女儿要买房,向熊借了6万块钱,承诺月息6%,即月利3600元———如果存银行,当时月利率才0.45%,陈秀珍付的利息是银行的十多倍。于是熊将新婚妻子带来的嫁妆———恰好是6万元———借给了陈秀珍。春节过后,陈秀珍连本带利一起还了。
  此后,陈熊两家来往密切。熊大思的妻子回忆,“陈秀珍当时送了很多礼物给我们,先是送衣服,后是送黄金首饰。”两家关系迅速升温。一个多月后,陈秀珍认了熊大思为她的干儿子。“干妈”似乎成了熊大思事业上的“贵人”。她指点了一条财路:熊大思只要先付钱买下她提供的黄金,转手卖到泉州经营黄金回收的珠宝店里,就能获取丰厚的利润。“陈秀珍告诉我,这是从海外走私来的黄金,比国内的便宜,卖出就能赚钱。”熊大思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陈秀珍提供的既有金块,也有黄金首饰。每次少则几十克,多则几百克,最多的一次是3000克。品种大部分是“9995”的二号金。“一买一卖,每克盈利5-10元。”熊大思还记得第一次买卖黄金的情形:2009年5月前后,黄金的国际价格在260元/克左右,熊先付24.5万给陈秀珍,两三天后即拿到1000克黄金,“我的手下接了货后,只需要走过几条街道,以25.5万卖给珠宝店,马上净赚了上万元。”直到如今,熊大思也感慨“这钱太容易赚了”。
  这样的盈利空间明显高于正常黄金市场———广东粤宝黄金投资公司首席分析师朱志刚说,在国内的黄金市场上,由于中国人惜售黄金,国内每克金价较国际价格最多高出1元钱。而陈秀珍提供每克5-10元价差的“走私黄金”极具吸引力。
  更为“走运”的是,经陈秀珍的牵线,熊大思还找到了一个好“下家”———浦西街鑫源珠宝店。熊曾经比较了泉州当地各家回收黄金的珠宝店,鑫源珠宝店出价明显高于其他人。熊举例说,当黄金的国际牌价为307元/克,鑫源的收购价是304元/克,仅少3块钱,而其他多数回收店报价都在300元/克以下。
  鑫源珠宝店的蔡姓老板,对熊大思所卖黄金“来者不拒”。该老板与陈秀珍一家熟识,陈的两个女儿杨珊珊和杨婷婷也多次出现了交接货物现场。据熊大思介绍,该店只要验证过黄金是真的即可,不需要出示任何资料。当记者联系采访此店时,被告知已搬迁,而老板则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南方周末记者走访时发现,泉州市区街头存在很多从事“金银回收及典当”的所谓珠宝店。这些店的面积一般只有十几平米,店门外都挂着耀眼的霓虹灯招牌。几乎每个珠宝店的店员都在打扑克,只有当客人询问时才作答。这些店铺一般都要求出售黄金的客户出具相关发票资料,否则拒绝收购;但也有少部分表示只需售金者出示本人身份证即可。
  陈秀珍为什么如此“无私”将整条生意通道都介绍给人?据熊的回忆,当时陈的解释是,因为她拥有的是香港居民身份,“不方便”去店里卖黄金;而且陈希望让这个干儿子分享“庞大的黄金走私集团业务”的利益。
  等走私的黄金一到……
  等待黄金生意恢复的日子里,熊大思从陈秀珍的客户变成了股东———股份的年收益率超过500%。为了投入更多本金,熊大思开始以60%的年利率四处高息借贷,越来越多逐利而来的资金将越来越多的家庭拉进了这场疯狂游戏。“好景”只持续了半年左右。
  很快,“干妈”的黄金“断货”了———熊按照惯例先付钱给陈秀珍,却再也拿不到黄金了。
  陈秀珍说了很多理由:负责跑关系拿货的人背叛了她,收了钱就跑路了;她背后的大集团冶炼了一炉的黄金后,她在派系的激烈竞争中落败,没有分得黄金;临近年末,海上缉私的边防官兵和警察很多,监察太严,不敢运输。
  在等待“黄金生意”的恢复期间,熊大思渐渐从陈秀珍的客户变成了股东———此前那些付了钱但没拿到黄金的资金,变成了熊在黄金生意中的出资股份,后者的收益更高。例如,有一笔始于2009年5月份、金额为94万的债务,原来月息是9400元,即月利率为1%;而从当年年底开始转为股本投入,后者月分红6万,即月收益率逾6%。但至于在合作的业务中占股比例多少,熊大思拒绝回答。
  根据后来熊大思向陈秀珍索要的分红和利息情况来看: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有借据证明的借贷金额为526万,承诺支付的高额利润为2651万。那么,红利为本金的五倍,即许诺的年收益率约为500%。
  在高收益的诱惑下,熊大思认同了陈秀珍当时给他灌输的逻辑:现在投入的钱越多,以现在价格预定的黄金越多,随着金价大幅上涨,将来赚的钱越多。
  为了将资金来源“无限”拓展,熊大思将这个“投资黄金的故事”主动讲给了更多人听,以暴富的底气承诺高息借贷———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熊声称在做正规的黄金加工生意,先后向四十多户人家借了逾500万。同意支付5%的月息,相当于60%年利率,是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十倍以上。“由于熊老板是长期借款,这样的利息非常可观。”一位借款人说,借钱给熊大思赚的利息比放在银行好十倍。于是,资金追逐利润而来,由这四十多户人家口口相传,他们各自的亲戚朋友也把手中积蓄汇集到熊大思身上。经过层层吸纳融资,牵涉的家庭近二百个。
  而从这些人手上拿到钱后,熊大思相继投入到这个融资金字塔“最顶端”的陈秀珍那里去,每次几万、十几万或几十万不等。在头几个月,债主们都能收到熊大思支付的利息。按500万计算,熊大思光是每个月的利息支出就在25万以上。一年下来,熊肩负的利息是300万———熊之所以敢于以60%这么高的年利率融资,背后是陈秀珍给予他500%的年收益预期。
  然而,黄金买卖久久未能重新开张,让熊大思的借贷链条成了“无源之水”。时至2010年5月,被拖延了四五个月利息的债主们,一度去陈秀珍家里讨债。虽然直接借他们钱的是熊大思,但他们都认定最终拿了钱的是陈秀珍。
  这时,债主们建议熊大思报警,举报陈秀珍诈骗。但熊的回应是,报警也拿不回钱,等走私的黄金一到,事情就能解决。他始终相信“干妈是不会害我的”。
  在一位名叫严盛的债主的多次催逼之下,熊大思不仅偿还了八十多万现金,还通过公证把房子抵押给了严盛(去年10月被严卖掉)。严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即使卖掉熊的房子拿了钱后,熊至今还欠他六十万。
  严盛的前妻,正是介绍陈秀珍与熊大思认识的中间人。
  一张伪造的扣押单
  只要能将被扣留的黄金弄出来卖掉,就可以还债。于是,更多的钱进入了游戏。“干儿子”熊大思其实只是这个游戏中的一个较大的枢纽,并不是唯一的一个。
  退休的朱奥夫妇也是枢纽之一,他们陷入这场游戏的路径与熊大思极为相似。后来,每到朱奥夫妇退休工资发放的时候,陈秀珍就会“准时”过来“借”钱,而朱奥也使更多的亲戚朋友一起卷了进来。
  记者根据目前的债权人提供的资料统计,陈秀珍所欠下的债务在千万以上。
  越来越多人的逼问,陈秀珍“实在瞒不住”了,透露了一个信息:她走私的一批黄金被海关截获扣押了,需要更多的钱来“活动”跑关系,才能取出这批价值数百万的黄金。
  黄金被扣押的说法,点燃了他们最后一线希望:只要能将被扣留的黄金弄出来卖掉,就可以还债。此时的熊大思被债主逼得焦头烂额———这似乎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在其后的半年里,陈秀珍多次向债主们要钱跑关系。为了缓和他们的情绪,陈秀珍陆续给了熊大思约20公斤的“木头”作为抵押,说这些“木头”是“冶炼黄金必需的原材料矿石”。“陈秀珍说这些木头每公斤价值七八万元,后又说只值三四万。”从2010年7月份开始,熊大思带着这些“木头”奔行于几户最熟悉的朋友们家中,以“木头”为抵押伸手借钱。从一位与熊大思称兄道弟的债主陈某的所出示的借据上看,当时熊向他借钱非常频密,光是去年9月份,熊就先后四次,以14660克所谓“半成品黄金”作抵押,借了共计约五十万元,而他累计借给熊大思的近130万元中,超过一半发生在这段时期。
  熊也将“木头”分别给了部分债主充当抵押物———如今所有这些“木头”都作为证据存放在泉州公安局丰泽分局。公安人士表示,这全是假的黄金原材料。
  熊大思提供给南方周末记者近百条与陈秀珍的通话录音。在录音中,每次熊问及从海关取出黄金的进展时,陈秀珍的回复都是“快了,快了”———结果是一拖再拖。陈并没具体说明这批走私的黄金什么时候被扣押,该批黄金数量有多少,也没说清楚究竟是被哪个海关扣押了。
  直到2010年底,陈秀珍才揭开“谜底”。她出示了一张“厦门海关扣留凭单”。这张凭单显示,被扣留的物品包括“16个方形黄金”和“30个圆形黄金”;当事人为“陈秀珍”;日期却是一年前的“日”。
  然而,这张语焉不详的凭单让人疑窦丛生。事实上,在2010年4月,陈秀珍就拿着这张扣留凭单,也是以“到海关跑关系拿出黄金”为由,先后借走了朱奥约五十万元———这包括他九十岁老母亲的“棺材本”,以及他儿子结婚买房装修的钱。
  其实,在陈秀珍出具的扣留凭单中,存在明显漏洞:关于物品的表述是“16个方形黄金”和“30个圆形黄金”———海关人士表示,应以重量或价格来描述黄金,而不应该以形状来作描述。
  朱奥通过厦门海关的内部熟人,发现分别签在凭单上“保管人、见证人和经办关员”上的名字,并不存在该海关的花名册上;而所盖的“厦门海关扣留章”也是子虚乌有的———海关并没有所谓的“扣留章”。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泉州市公安局丰泽区分局的经办干警介绍此扣留凭单为伪造。
  服刑期间行骗
  泉州公安人士调查发现,陈秀珍真名为陈秀辉,泉州石狮市永宁人。早在2005年,她就因诈骗罪被判刑六年半,至今仍处于保外就医服刑期间。
  这次,在取保候审的第二天,陈秀辉就在朱奥家中再次“要钱”,说扣押的黄金即将取出。“去年整整一年,为了这么一张海关扣留单,老太婆骗我从年头等到年尾!”对陈秀珍已失去耐心的熊大思,不再喊陈为“干妈”,而变成了冷冰冰的“老太婆”。日,是他为陈的债务设定的“大限”。这天,他将陈秀珍在一间屋子里关了一天,并且翻出其手机按通讯录拨打电话———这些电话中的许多人,都跟他有同样的经历,投入许多钱在等待一船不知何时才能到达的黄金。
  然而,陈秀珍还是既没钱也没黄金。4月1日,熊大思到泉州公安举报陈秀珍进行诈骗,泉州公安随后立案侦查。
  泉州公安人士调查发现,这位所谓“香港人”陈秀珍,实际上是个假名,其真名为陈秀辉,泉州石狮市永宁人。早在2005年,她就因诈骗罪被广东惠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刑六年半,因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而保外就医,至今仍处于服刑期间。
  此次因涉嫌诈骗而立案被捕后,陈秀辉被送往看守所,看守所以此人身体不佳为由拒收。随后陈秀辉即以3万元为保证金向泉州市公安局丰泽分局取保候审。但是,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发现,在取保候审的第二天,陈秀辉就在朱奥家中再次“要钱”,声称扣押的黄金即将取出,并且在朱奥家中下跪痛哭,请求再伸援手。
  事实上,每每债主向陈催债时,陈秀辉总会使出“一哭二跪”的招数求情宽延期限。
  从目前调查了解的情况看,陈秀辉很可能并非“孤军作战”。在所谓的“黄金被海关扣留期间”,一位名叫“郑中明”的海关工作人员一直与熊大思保持联系,称正在帮忙解决问题。来信使用繁体竖行书写,言语讲究,字体娟秀,并非陈秀辉本人笔迹。神秘人物“郑中明”自称在台湾所辖金门门中海关工作,但记者调查发现并无此一机构。
  不过,泉州公安人士表示,此案目前的障碍在于熊大思,因为熊报案之后就不再露面,无法对所举报的细节进行补充。熊大思则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目前被诈骗团伙追杀,生命安全无法保障。不过,目前也有债主怀疑熊大思亦有参与诈骗的嫌疑,正考虑向公安机关举报这位举报者。
  4月14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陈秀珍的住所,然而记者的敲门声只引来室内的狗狂吠不已。
  良久,一位高大的男人打开一道门缝。当记者问及陈秀珍时,他两次答复了同一句话———“她不在这里住”,继而迅速关门。
(应采访者要求,严盛、朱奥均为化名)
“特朗普”PE投资,一个尚未戳穿的骗局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日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陈中小路 徐燕燕 何瀚暐
  总有一些骗子,让各地投资者争相上当。资料图片
  一个可能要竞选美国总统的地产大亨,在中国悄悄推销未上市的股权?
  相信这个故事的,大多是那些二三线城市、四处投资碰壁却又无比渴望财富的人
  □南方周末记者陈中小路南方周末实习生徐燕燕何瀚暐
  在浙江东部小城嵊州,一个投资神话正在广为流传──小镇上一个老太婆,几个月的时间,就用不到十万块的本钱赚回了五六十万块钱。
  据说,让她发财的是一个名为“特朗普股权投资”的项目。但当南方周末记者试图寻找这位发财者时,却发现谁也说不清楚她的身份。
  类似的暴富故事正在更多的地方口耳相传。伴随着这些传奇,记者发现,至少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河北、江西、吉林等诸多东部和中部省份,一个名为特朗普股权投资的项目,正隐秘地流行起来,其中尤以二、三级城市为甚。
  其实,那不过是一个尚未戳穿的骗局。
  做美国大亨的股东?
  因为拿不到任何发票、收据之类的付款凭证,刚开始她还有些担心。但当第一笔幸运奖750美元出现在自己的特朗普“账户”上,她也放下心来。
  特朗普其实是一位美国地产大亨的名字,他在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位列第488名,身家约20亿美元。
  不久之前,特朗普高调宣布,考虑角逐下任美国总统。而且,在一些民意调查中,他颇受欢迎。
  这让他再次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这位传奇富豪曾在生意上大起大落、婚姻上波澜起伏。他出过畅销书,现在还亲自制作、主持一档热门真人秀节目《飞黄腾达》。
  不过,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却流传着这位大亨的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年1月,40岁的赵明月(化名)通过朋友的网友,知道了这个“秘密”。
  赵明月和特朗普也算同行,她在北京从事房地产项目策划工作,每个月几千块的收入,在北京并不算宽裕,而且“累死累活”的。平日里,她也小小地炒炒股票,曾经赚过,但2008年经济危机后亏了很多。
  赵明月听说,特朗普的公司正在赌城拉斯维加斯修建一栋造价5亿美元的64层豪华公寓,以及在曼哈顿开发一个横跨13条街道、总投资40亿美元,名为“川普大地”的大型地产项目。
  面对“严峻的美国金融危机”,又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如何成为亿万富翁”,特朗普把这两个前景无限的项目,放在一个名为“特朗普股权投资”的平台上,向“经济环境比较稳定的”东方国家投资者出售部分“原始股”。
  当南方周末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进行咨询时,赵明月热情地将她听来的秘密和盘托出:
  她从朋友那里知道,这些原始股,还可以在一个不公开的网络平台上交易。随着股票价格不断上涨,先购买的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出售给后来人来赚钱。而且,每当股票价格上涨三倍左右,就还会进行一次“拆股”,让投资者手上持有的股票数量倍增。到2013年后,项目开发完成,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公司在纽交所上市而获得“几十倍”的巨额回报。
  不仅如此,成为“原始股”股东之后,还能收到各种名目的“静态奖”,如果你能够拉来更多的人参与投资,则还能获得另外一些名目的“动态奖”。各种奖金计算规则眼花缭乱,一句话来说,就是投资者可以隔三岔五地收到一笔笔少则十几美元,多则数百、上千美元的奖金。
  若要想把握这个“机会”,最少需要花3.4万元(折合5000美元)──成为特朗普的“银级会员”股东。回报更高的“金级会员”则需要6.8万元(折合10000美元)。
  这个故事从一个朋友流传到另一个朋友,简直让人血脉贲张。
  除了因熟人传播产生的信任感,人们追捧这项投资的另一重要依据是:在人民网、凤凰网等正规新闻网站上,确实可以查到对这个特朗普项目予以详细介绍的页面———但这并不是正式的新闻页面,只是这些网站的子频道孙频道的角落里,不通过搜索根本看不到。其中一家网站的编辑在查找出这个页面后告诉记者,不知道怎么上去的。
  在一些视频网站上,还可以看到一批精心制作的“特朗普股权投资”宣传视频,有的截取了有特朗普本人出现在电视新闻时的画面,并在视频的文字标题里冠以“CCTV”、“凤凰卫视”等字样。
  但赵明月对这些却深信不疑,决定一试,不过她谨慎地选择了银级会员。
  因为交了钱却得不到任何付款凭证,刚开始她还有些担心。但当第一笔幸运奖750美元出现在自己的特朗普“账户”上,她也放下心来。她描述说,“特别快”,“几分钟”。
  而记者接触的所有投资者,都反映自己在付款当日或次日便及时“收到”了奖金,也都很快地在一个网站上获得股票账户。这个网站需要输入一串数字IP地址,并要拥有账号密码才能登录。
  传销骗局
  记者从“特普朗股权投资官方网站”的域名代理商处了解到付款人联系方式,进一步的调查显示,他曾经供职于
  一家2009年被取缔的非法传销机构MDG(美亚)国际。
  要成为特朗普的投资者,必须把投资款交给自己的“老师”──和过去一些非法传销一样,在特朗普这个体系里,通常称上线(介绍人)为老师或导师。也可以直接把款汇给一个设在广东东莞的私人账号。
  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得不到任何发票、收据之类的付款凭证。这与正规的股票操作———投资者在证券公司开设账户,可与个人银行帐户关联划转———完全不同,其中风险,一目了然。
  但当南方周末记者对此提出疑问时,一位投资者却解释说:“你有所不知,我们靠的就是诚信,信不过就不要做。”事实上,根据南方周末记者的调查,这个特朗普提供给中国投资者的“机会”,根本是子虚乌有。
  在真正的特朗普公司网站上,丝毫未曾提到存在这个“特朗普股权投资”。而特朗普公司公开发布的进入中国的所有相关计划中,未有只字提到该项目。
  甚至还有一位投资者声称,自己在请美国朋友和特朗普公司联系后,也很快得到了澄清,他还把这段录音发到了自己所在的特朗普投资者QQ群里。
  南方周末记者与美国特朗普公司取得联系后,截至发稿时得到的反馈是,对方已转交法务部门处理。
  而“特朗普股权投资”的“官方网站”与特普朗公司的网站并无任何关系。记者从前者的域名代理商处了解到付款人联系方式,进一步的调查显示,付款人丘雷雷曾经供职于一家非法传销机构MDG(美亚)国际。
  根据过往的媒体报道,MDG主要通过一款名为“mycool”的即时通讯软件等产品,在多个省市进行传销,在2009年遭到各地警方严厉打击取缔后。
  和自称香港公司的MDG类似的是,特朗普也自称其办公室设立在香港。虽然表面上看,MDG是销售虚拟产品,而特朗普则是在吸收股权投资,但在根源上,两者都是通过不断击鼓传花,用后人钱财实现前人收益来滚大雪球的“庞式骗局”。
  从特朗普股权投资个案来看,这些投资者的收益能够得以维系,关键在不断有新的投资者入局,既能推高那个虚拟平台上的股价,也能让一层层的“老师”们源源不断地实现奖金收入。4月中旬,记者用一位投资者提供的账号密码登陆这个网站,确实看到股价一直如他们所说的是在“单边上扬”,只有拆股时短暂回落。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投资者心里非常明白———一位网名为“幸福使者”的投资者在劝记者入伙时说到,“只要新的会员不断涌入,就能推动股权(价格)上涨……资金流动产生效益。”在特朗普股权投资制度设计上,也对发展下线给出了一系列常见于传销的制度安排,不仅自己发展下线可能获得15%的提成,下线再发展下线,投资者也有机会从中抽成。
  幸福使者说,“推广得越多,赚钱速度就越快。”赵明月也很快意识到这其中机会,加入之后就开始积极发展下线,甚至专门跑回山东菏泽老家去发展。不久之前,她索性辞去工作,专心投资特朗普。
  不过,尽管自称三个月投资翻了三倍,但在问到发展下线的数量时,她总是顾左右而言它,一会说自己发展得很好,一会说自己也就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做做。
  而记者接触的诸多投资者,一方面声称自己或友人月入几十万上百万,一方面在问到下线数量时也都选择回避态度。
  到目前为止,参与特朗普股权投资的人数,尚无从考证。
  嵊州一位反对这项投资的杨先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身边的朋友们全都投身于此,最近也在拉自己入伙。内蒙古包头一位投资者许海平说,自己身边有大约20个人都在做特朗普。甚至还有一位沈姓销售人员宣称,其所在的团队,已在无锡、泰州等地区吸收了上千位投资者。也有多位投资者表示,自己只是通过网络投身于这个项目,并不知晓其他人的投资情况。
  不过,若要退出这个游戏也并不容易———按照规则,根据不同情况,股票有2个月或者6个月的限售期。
  PE传销潮
  这些所谓的股权投资项目,与前些年以一款具体的产品为载体的传统传销手法相比,看起来更时髦,也更隐蔽。
  特朗普股权投资的故事,并非孤案。
  仅记者所知,还有SMI、UNAICO、十度空间、LV、siqo、IFC、白宫资本、德资本、黑石等若干在网络上和现实里非常活跃的投资项目。
  西安一家名为哈德斯软件公司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开发一套特朗普这样的结算系统,造价为一万多块钱,再做一个这种网站,也只需要多付几千块钱。这家公司为多家这类公司订制系统和网站。
  这些不同的项目,所勾勒的故事背景与主角各不相同。而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以某种形式的股权投资为诱饵,在操作实质上,他们都可以归为依靠不断滚雪球来维持的庞氏骗局。
  这些所谓的股权投资项目,与前些年以一款具体的产品为载体的传统传销手法相比,看起来更时髦,也更隐蔽。
  多位投资者就向记者强调,“这是一种在美国很流行的金融产品,叫PE,在中国还没有广为人知。”而之所以自己突然成为中国的金融领先者,很多人的解释是,自己的“老师”是清华、北大的,又或者“老师”的团队里有重要官员。可记者再追问这些人的真实身份时,通常得不到清晰的回答。
  事实上,PE是PrivateEquity的缩写,意思是以非公开募集的方式筹集资金,购买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历来是“有钱人的游戏”。现在,PE成为了传销的光鲜噱头。
  在特朗普的宣传文案里,特意强调说,“这是一个不同阶层的人都可以参与的机会,每个参与者均可按自己的意愿和财务实力进行不同的投资。”记者加入了三个特朗普的QQ群,发现里面的会员大多数登记的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登记的地址多是二三线城市,很多人都在自己的个性签名档里,写着一些关于成功与财富的格言。
  而在一个江西投资者何沁谕提供的通讯录里,记者亦注意到特朗普的群发邮件收件人大多是使用QQ邮箱。对这些文化程度不高,阅历有限,本身并不富有却极其渴望成功的群体,这种隐蔽的PE传销模式,杀伤力最为强大。
  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老股民,有的还做过大宗商品领域的投资,但结果往往让人失望──“中国的投资环境不好,没赚头,”一位投资者如此解释道。
  而在这些神秘的网站上,可观的短期回报是他们难以拒绝的诱惑。
  在特朗普的一个投资者QQ群里,这些天里大家正在谈论这个项目的真伪,虽引来一些担心,但乐观者仍居多数。32岁的广东人Double就说,只要公司正常运作,我们有回报,就不用理他真假。Double今年开始作特朗普,说自己投资的3.4万已经回本。
  山东淄博46岁的“睿智英才”表示,最近同时投资了三个这种PE项目,已经收入了七万块钱,比自己那个机电小门面一年赚的钱还多。
  和他这样多个项目一起做的,并正在持续实现收入的,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在少数。
  看起来,类似骗局并不少,特普朗只是其中尚未被戳穿的一个。而从天津等地个别已被公安机关查处的这类PE传销案件来看,这种PE传销的涉案金额,动辄逾十亿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助盘跑路可以报案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