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式记账法的原理是什么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对“复式记账原理”的探讨
文章对“复式记账原理”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经济学的角度和会计学的角度阐述了资产负债表等式成立的理由以及动态会计等式不成立的原因,分析了不同类别账户的记账规则,在此基础上对复式记账原理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单位:
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肇庆学院会计学优秀教学团队资助项目。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出纳人员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在按一定原则设置了会计科目,并按会计科目开设了账户之后,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登记在账户中。  记账方法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如何将其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类是复式记账法。顾名思义,单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经济业务之后所产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登记的方法,例如,用现金购买办公用品,仅在现金账上记录一笔现金的减少。也有同时在现金账与实物账之间记录的,但两个账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记账方法造成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直接的联系,没有相互平衡的关系,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真实性。国内外只有极少数企业使用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它是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与单式记账法相比较,复式记账法有如下两个特点: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由于复式记账要求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记账,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正是因为如此,复式记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一直得到广泛的运用。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记账方法,都属于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方法是在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会计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其他一些会计方法中,如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都必须运用复式记账法,进行相关反映。所以,在全部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中,复式记账法占有重要位置。复式记账法包括几种具体的方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等。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在我国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记账方法,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文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应该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在相关账户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可以清晰地表明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便于试算平衡和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在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了发展,在商品交换中,为了适应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经营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借贷记账法。&借&、&贷&二字的含义,最初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借贷资本家以经营货币资金的借入和贷出为主要业务,对于借进的款项,记在贷主名下,表示自身的债务增加;对于贷出的款项,则记在借主名下,表示自身的债权增加。这样,&借&、&贷''二字分别表示债权(应收款)、债务(应付款)的变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日趋复杂化,记录的经济业务也不再仅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逐步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等的增减变化。这时,为了求得记账的一致,对于非货币资金借贷业务,也利用&借&、&贷&二字说明经济业务的变化情况。因此,&借&、&贷&二字逐步失去了原来的字面含义,转化为记账符号,变成会计上的专门术语。到15世纪,借贷记账法逐渐完备,被用来反映资本的存在形态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会计学者提出了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即所谓&资产=负债十资本&的平衡公式。根据这个理论确立了借贷的记账规则,使借贷记账法成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世界各国都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使得会计成为一种国际信息,成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  下面我们重点说明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要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这个过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  收入-支出=利润(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3)  资产+支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5)  上述方程式可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对应。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另一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各会计要素在等式一边,必须以负号表示,如(5)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借贷记账法的始终。数量平衡关系要求:每一次记账的借方、贷方金额是平衡的;一定时期账户的借方、贷方的金额是平衡的;所有账户的借方、复式记账的账户结构是什么?  贷方余额的合计数是平衡的。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的同时必然要有另一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记录与之对应。对立统一关系要求:按相反方向记账。从一个账户来看是相反方向记账,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一定记录减少额;反之,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一定记录减少额。从等式两边的不同类账户来看,资产类账户是借方记录增加额,贷方记录减少额;与之相反,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贷方记录增加额,借方记录减少额。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因此说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责任编辑:文会计
&&&&&&&&&&
实务课程分类【图文】第二章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二章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0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是什么
来源:中国会计网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如下所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其资金增减变化几种情况:
①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
③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④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复式记账原理要求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均要在对应的两个方面同时登记.如果企业对经济业务的登记符合复式记账原理,则在任何时点,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收入-费用)&均能成立,即双方保持?平衡关系.相反,如果企业对经济业务的记录没有遵守复式记账原理,即记账有错误,则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破坏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所以在复式记账系统下,企业可以通过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关系检查记账错误.可通过复式记账原理检查的错误包含单纯的记录错误、出错的复式记账、加减或变换错误等。
[责任编辑:白雪]
会计基础延伸阅读
会计基础推荐阅读
会计基础热点文章
中国会计社区 | 版块推荐
服务中国会计行业 广告合作:010-
E-mail:.cn
Copyright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复式记账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______的平衡原理。A.收入-费用=利润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余额D.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会计科目 B.会计账户C.会计对象 D.会计凭证2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C.实地盘存制 D.永续盘存制3A.净资产 B.全部权益C.全部资产 D.全部负债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式记账凭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