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玉米价格还会涨吗2016

2016年玉米价格万一下跌到1200元每吨,农民怎么办?_玉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976贴子:
2016年玉米价格万一下跌到1200元每吨,农民怎么办?
我们来看看15年还有玉米临储的时候,华北地区价格最低达到14水干粮6毛多钱,这还是有玉米临储价格2000元的支撑,如果一旦失去临储的支撑,完全对接国际价格,按照国际进口玉米1500元/吨左右,那么今年秋天的玉米将会非常规不乐观。市场化的玉米,价格低到1200元/吨都有可能国家对于玉米改革决心坚定,但是玉米问题仍然很严峻:1.国家玉米库存太大,去库存需求强烈,一旦大量去库存,必然导致价格下滑。2.国家提及“价补分离”,能给农民补多少钱?3.玉米深加工企业连续亏损,下游玉米需求很难大幅提高。4.农民不种玉米种什么?不值钱,改种水稻成本高,16年玉米过剩或将还会出现。种种问题都将导致16年玉米过剩,我们除了天灾不能避免,补贴降低无法干预,现在又多了一条,那就是无法避免玉米价格下跌,甚至跌到元/吨都有可能。如果真这样,我们农民怎么办?
随后会放制作过程
此帖对国内两位新生代男...
一年一届的中国金鸡百花...
@丨周慧敏丨 大声告诉...
【ID】腐海无涯不回头 ...
万众期待的第33届大众百...
  日,乔...
其实我觉得学历也就只有...
先总结: 上世纪九十年代...
最近微微一笑很倾城出来...
据说还要打遍全中国的初...
贯彻一贯拆开了、嚼烂了...
玉米编织袋,天猫电器城,办公设备,让工作得心应手,品牌直营,买得更放心!天猫电器城,品牌旗舰,闪电到家,超值包邮,智新生活!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2016年,和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所谓“市场化收购”+“补贴”,一方面指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另一方面中央将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玉米实行价补分离,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民来说:目前,玉米价格新政策的目标价格和补贴的相关细节还不清楚,但可以预计,玉米价格市场化后,价格会大幅下跌。对于养殖户来说:玉米价格下跌,饲料的成本会跟着下降,养殖成本降低,对生猪养殖恢复有一定作用。对于玉米市场来说:养殖户加速消耗玉米,会让玉米市场更活跃,这就有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的消息。玉米政策调整 农民将调整播种计划据农巴网小编调查,这一调整将促使农民改种利润更大的作物,如、和等。许多农户打算改种和花生,约10%的农田将改种大豆。黑龙江省的49岁农民王忠海今年计划将自己80%的土地改种大豆。在玉米价格跌至更贴近国际行情之际,农民明年料将对种植面积进行更大规模的调整。
出口的玉米还是一块钱,国家用进口的玉米价和出口的玉米价取中来结算的
种绿色食品
玉米收获机市场爆冷,用户缺乏信心是主因。据行业有关人士测算:今年全年国内市场可供应(当年新生产)的2016新款国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总量不足10000台。根据各主要生产企业排产数据看,预计全年新生产国三机不会超过8000台。再加上2015年以前没卖掉的库存旧款机大约在20000台左右,整个国内市场累计总货源也不足4万台。而根据行业组织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正常年份,我国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市场销量为65000台上下,因此预计,今年全国玉米机市场货源总缺口在25000万台以上,需求量与供货量的比例约为100:62。即使扣除玉米收购价格变动以及国家产业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玉米机总体市场供不应求的基本格局仍然不可逆转。然而,原本应当十分抢手的情况不仅没有出现,反而终端市场却呈现出从没有过的冷清。通过调查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广大用户对未来下游市场缺乏信心所致。由于去年玉米市场收购价格大跌,国家保护价收购政策突然中断,农民种植玉米作物已经很难赚钱,再加上今年以来,各地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补助发展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等措施支持玉米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据农业部日前发布的消息,预计今年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调减2000万亩以上。从而,也就直接影响到广大玉米机手选购新机的积极性。
重磅消息!又一玉米政策值得关注:玉米收储改革正式把农民推向市场。之前有关部门称已明确价补分离的改革基本思路,具体补贴方案将在春耕前出台,但是至今还没下文。春耕播种是等不得的事,东北农民等不来政策也只好播种了。如今对玉米市场来说,政策粮已经一家掌控,市场传言5月中旬拍卖或将启动,接下来就看政策如何主导玉米去库存了。
自从玉米临储取消后,大家对玉米的讨论就没停过,到底种不种玉米?种玉米还能挣钱吗?难道玉米临储取消后,就不能种玉米了吗?其实不然。一个农民仅仅关心他家的地今年种不种玉米,这样就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玉米专家、教授则认为:从秋粮种植整体情况分析,种豆子的收益也不是很高,而种棉花费时费工,在这并不很多的秋粮生产选项中,玉米钟子还是能种的。
继续更 ,亲 一直关注
你是做什么的,你说的跟我们的玉米没多大关系。又是国内又是国外的。一毛钱一斤,毛用?谁卖啊!
我们这已经1300以下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2016预测:玉米价格跌至谷底 明年将会如何?
  央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记者杨滢)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夏秋,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风调雨顺,玉米大获丰收。然而,今年我国玉米、小麦价格下滑严重,尤其是玉米的价格,更是跌至近年来最低,结束了2008年以来的连续上涨。
  在临储政策的影响下,玉米价格虽然出现了恢复性上涨,但受卖跌不卖涨的影响,有部分农民出现了持粮观望的情况。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玉米价格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农民该如何应对生产?
  在玉米主产区之一河南滑县的农村,记者看到,不少农民的玉米现在还没有出售,种植户张振华家里八亩地产出的近一万吨玉米一斤都没有卖。
  张振华:嫌价格太低,最起码一块多点才能卖,现在价格9毛三四。
  在山东德州市,种粮大户傅贵民地里收下来的400多吨玉米眼下还有大半存储在粮仓里。
  傅贵民:今年粮食大丰收,本来挺高兴的,一亩地产1000多斤,但按现在的价格,一亩地也就卖个800块钱这样。你算算吧,一亩地,5斤种子就得60块钱,你还有耕地的钱呢,肥料的钱呢,还得浇两次地、打药。从播种到收割,再加上人工费、油料费,卖粮食的钱也就刚够本钱。
  据卓创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的玉米价格出现近年来少有的大跌的局面,比往年跌了20%―30%,最低的时候8毛钱一斤。10月份新玉米开始大量上市,玉米价格连创新低。11月开始,临储玉米开始收购,在临储收购支撑下,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但同时,华北地区玉米价格降到谷底。进入12月份之后,玉米价格总体上维持窄幅震荡趋弱运行的格局。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分析,今年玉米价格走弱主要是因为受新季玉米临储收购底价首次下调和进口玉米冲击。
  刘栋:首先是供应面,今年我国玉米连年丰产,加上近年来进口玉米的大量进口,另外还有玉米相关替代品的大量进口,使玉米供应量连年增加。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下游养殖行业持续低迷,饲料需求不佳,导致玉米用量减少,进口替代品的冲击进一步削弱了玉米的用量。深加工企业玉米用量相对稳定,但严重的产能过剩使深加工行业经营状况比较差。因此总体来说玉米市场呈现一个供大于求的局面,这是价格弱势的主要原因。
  今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2015年,国家将继续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近些年玉米供需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玉米供需方面发生的改变,玉米政策调整的力度也不断增强。农业部农研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习银生指出,国家这次大幅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也是希望传递一个信号,就是改变农民长期依赖国家的临时收储和托市收购,同时,也引导规模化经营的农户,以符合市场的引导,符合市场的发展来决定种植的面积、结构和品种。
  习银生:国内外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国外的这些玉米包括玉米的替代品就会有很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就造成了进口量的增加,实际上进口的增加又进一步消弱了国内玉米的需求。这个对市场是有一定的扭曲的。
  据记者了解,受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影响,目前在东北玉米产区,玉米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度的回调,而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仍在低谷徘徊。对于玉米价格未来走势,卓创资讯市场分析师刘栋认为,长期来看并不乐观。
  刘栋:短期来看,春节前农户会有一个售粮的高峰期,玉米价格或会继续震荡趋弱运行。长期来看,未来玉米市场将是长期的去库存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两三年,甚至是更长,国家会在统筹市场和农户利益的情况下,不断根据情况调整实施的玉米政策,但政策调整的目标是回归市场化,因此未来玉米价格会维持震荡趋弱运行的格局。
  本月是玉米上量高峰期,现货市场仍有下行风险,刘栋提醒农户当下应把握售粮时机,切忌捂粮持价,忽视后期粮食霉变,价格下行风险。根据2016年玉米价格走势的预测,刘栋建议种植户因地制宜,谨慎选择种植作物品种和规模。
  刘栋:对于广大农户来说,首先在种植方面,要因地制宜,对于广大的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主产区来说,目前种植玉米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户来说,可以适当发展特色的种植,比如说杂粮的种植。在玉米的出售阶段,广大农户现在应该摒弃时间越往后价格越高的传统观念,要时刻关注玉米信息,在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的是及时出售,也可以分批出售,尽量合理利用市场的阶段性行情,减少损失。
编辑:洪越
关键词:玉米;价格;预测;关键词;预测;明年
玉米是我国第三大主粮,可以作饲料,也可以加工成淀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可眼下的玉米价格,正在经历着断崖式的下跌。在东北、内蒙古、华北等玉米主产区,有一批玉米贸易商,日子不大好过。
在临储政策的影响之下,玉米的价格虽然出现了恢复性上涨,受卖跌不卖涨思想的影响,农户售粮并不积极。
11月1号,国家正式启动了今年对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临时存储玉米收购,按照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规定,今年玉米临储价格为每斤一块钱,相比去年每斤下调一毛二。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本站总访问量:11824 次
本站信息总量:534 条
信息总访问量:10411 次
2016年国储玉米价格 政策改革应该补贴多少
2016年国储玉米价格 政策改革应该补贴多少
  国内巨大的国储库存压力促使玉米临储政策到了改革的关口。
  张立伟认为,如果继续收储,2016年玉米收储价格很可能会比去年下降。
  程国强表示,假定政策调整到位后,补贴标准定为200元/亩,按照玉米平均单产500公斤/亩测算,相当于补贴400元/吨,明显低于国家玉米库存2年504元/吨的成本。
  3月2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第十三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论坛”上作报告指出,目前国内玉米库存量在2.5亿吨,稻谷库存量在1亿吨,国储玉米库存压力巨大。
  巨大的粮食国储库存,不仅带来财政资金负担,同时也付出巨大的库存费用和利息费。程国强指出,包括收购费、做囤费、保管费和资金利息等,每吨粮食库存成本在252元。
  程国强表示:这必须改,而且现在是改革的最佳时期。目标则是调整长期以来对“保供给”、“保收益”两个目标不加区分的做法。
  3月28日下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立伟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流中表示:现在都在等国家政策,是继续收储玉米还是进行调整。
  中储粮方面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改革的大方向定了,价补分离,市场定价。但目前具体文件还在等国务院公布。
  国储粮食库存压力巨大
  程国强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出现产量、库存量与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矛盾现象:粮食产量十二连增,但是粮食进口量突破1.2亿吨,结果是粮食库存量“库满为患”,目前玉米临储库存达2.5亿吨,稻谷按最低收购价库存1亿吨。
  张立伟也认同这一数字:“目前国内玉米在2.5亿吨,远比外界预测的量大很多。”
  2008年开始,我国为了维护量价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国家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来的7年,玉米临储提价达50% ,尤其是2010 年以来,年均提价达10%。
  临储政策从最初解决农民卖粮难的保障性收购措施,演变为农民种粮收益保护措施,使农民形成玉米价格只涨不跌、种植稳赚不赔的预期,促进刺激玉米种植面积快速扩张、全局性增产。结果玉米连年增产,造成国储库存难以得到有效消化。
  巨量的玉米库存不仅占用大量的财政资金,同时每年也都需要付出巨额的库存成本。
  程国强的报告内容显示,玉米库存成本包括收购费50元/吨,做囤费70元/吨,保管费92元/吨,资金利息2000元/吨*5%=100元。每吨玉米每年库存成本在252元。
  按此计算,目前2.5亿吨玉米需要付出的库存成本费用在630亿元。
  据了解,其中存储时间超过或即将超过3年的库存玉米达7000万吨,而玉米等粮食库存过久就会陈化或者出现霉变,不再适合生产饲料或者其他工业加工。
  程国强表示,国内粮食消费不旺,出口受阻,粮食有效需求低迷,加剧国内库存压力。
  玉米国内饲用消费增速趋缓,国内饲料产量在2012年达到1.96亿吨后,需求徘徊不前。玉米深加工消费,则受到饲料消费低迷、进口木薯和木薯淀粉替代,加上产品出口受阻影响,亏损严重,开工不足,行业产能平均利用率降至45%以下。
  尽管国内库存爆满,供给过剩,但由于国内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国产玉米根本不具备出口竞争,无法通过出口缓解库存。
  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据统计,截至3月1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玉米13821万吨,同比增加2211万吨。
  张立伟表示,现在收储的玉米量太多了,都放不下了,现在都在等国家的政策,是继续收储还是实行新的政策。
  由于国内玉米价格比进口玉米价格高了50%以上,饲料企业纷纷寻求进口玉米、高粱和干玉米酒精糟(DDGS)代替国产玉米。
  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进口玉米473万吨、高粱1070万吨,玉米酒糟(DDGs)682.1万吨。三种产品进口量超过2000万吨,基本上就替代了2000多万吨国产玉米的需求。2015 年全年,进口谷物替代玉米达4000 万吨。
  面对进口低价产品替代压力,程国强表示:“玉米临储政策改革,按照目前的玉米进口到岸价测算,东北产区玉米最低保障临时收储价格若在0.75元/斤,基本可以挡住进口玉米、高粱进入国内。”
  同时程国强表示,如果严厉打击走私,有效调控粮食进口,可为国产玉米增加近3000万吨饲料用需求和1500万吨的深加工需求,比不采取措施分别增加50%和80%。
  高库存压力倒逼政策改革
  受临储提价政策的影响,加之国内外价差拉大,国内玉米产区与销区价格倒挂、原料与成品价格倒挂,各类粮食主体不愿存粮,使市场收购与库存压力全面向国家收储转移,形成老库存拍卖出库不畅、新库存迅速增加的困局。
  一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储大量收购导致东北市场上没有太多玉米了,甚至关内的玉米流向东北进入国储库。
  该人士表示,库存增多,一方面给国家带来很大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收储价格高,东北粮食加工企业没有玉米可以加工。
  程国强预计:“在价格倒挂的刺激下,部分华北玉米有可能倒流进东北进入临储 。据估计,东北临储玉米中约有10% 是来自关内倒流。”
  3月25日,内蒙古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016年秋季国家将取消东北四省(区)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转而实施种植补贴政策。秋后玉米收获上市后价格将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各类市场主体自由入市收购。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将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将补贴资金直接兑付到种植者手中等。
  不过,目前国家发改委等主管部门尚未有官方说明。
  张立伟表示,内蒙古电视台能播出这样的新闻,说明有一定的可能性,现在还需要等国家的政策。
  程国强表示,目前从国内外宏观环境看,目前已具备推进改革的有利条件,是启动改革的最佳时机。“国内库存充足、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宽松,为改革临储等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足够的回旋空间。具有稳定的粮食产能基础,这是推进粮价政策改革的根本保障。目标价格补贴改革试点,探索改革农产品 (12.75, -0.32, -2.45%)价格形成机制,为新一轮粮价政策改革积累了难得的操作经验和实践基础。
  对于改革,程国强表示,要“定向施策,价补分离”,针对具体政策目标,定向施策:调整长期以来对“保供给”、“保收益”两个目标二位一体、不加区分的做法,优化政策功能配置,对两个目标分而治之,定向施策。而在价补分离上,退出粮价政策的“保收益”功能,将其回归到“解决农民卖粮难”的设计初衷。另外通过直接补贴措施来“保收益”。
网友评论:
站长维护入口
事务门户网站  近日国家明确“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据笔者分析判断,今年种植玉米综合收益0.9元/斤没问题(以临储标准计算)。2016年在东北玉米优势主产区种植玉米还是最好、最稳妥的选择,有传闻说“2016新季玉米会跌破0.6元每斤”,这是完全错误的说法,大家不要被蒙蔽,笔者就此分析如下:  玉米综合收益不会低于每斤0.9元  近期有消息人士声称,2016年玉米目标价格为1900元/吨(0.95元/斤),而并非此前市场预期的2000元/吨,此外,为防止市场价格过度,玉米市场托底价格依然保留,为1500元/吨,即0.75元/斤。现在各种版本的预估中,最为保守的估算也认为每吨玉米可以补贴300-400元,即每斤补贴0.15-0.2元。由此推算,今年玉米保底价与补贴最低估计值两者相加为0.75+0.15=0.9元/斤。在实际生产中,略低于国家目标价格 (0.95元/斤)的收益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也是可以满足农民心里预期的,特别是国家明确“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今年上秋东北主产区玉米0.9元/斤的综合收益是完全可以实现。  “玉米会跌破0.6元”不符合实事  算出最低0.9元的综合收益,肯定有人会说,国家保底收购总量将很有限,今年的玉米市场价格不可能卖到0.75元/斤,他们给出了看似正确的理由:进口玉米到港完税价约1500元/吨,倒推到我国北方港口1400元/吨,倒推到东北农户卖粮价1300元/吨,合0.65元/斤,更有甚者,说因为美国玉米降价,最后农户卖粮价格将低于0.6元,笔者驳斥这种说法的理由有三点:  首先,国内玉米的比价产品并不完全是进口玉米,而是玉米替代品。进口玉米受配额影响,每年进口配额为720万吨,配额内关税10%,超出配额可以进口,但关税65%,税后超过每斤1.1元,已经完全没有竞争力了,而720万吨的进口配额与国内玉米消费量1.6亿吨相比,影响很小,真正冲击国内玉米消费量的是不受进口配额限制的玉米替代品,包括DDGS(玉米酒糟)、大麦、高粱、木薯干等,他们在饲料生产中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玉米,据悉2015年玉米替代品的进口总量达到5030万吨,这才是国内玉米库存高企,消费不畅的元凶!所以要比价,就要和玉米替代品比价,和进口玉米比价是没有意义的!目前进口大麦和高粱的到港完税平均价格高约1700元/吨,倒推至农户卖粮价,最低也可保证1500元/吨,即0.75元/斤。  其次,国家已经开始对DDGS、高粱、大麦和木薯干等玉米替代产品进行严格管控,特别是对从美国进口的DDGS实行反倾销调查。从国家海关公布的 月玉米替代品进口分析,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大幅下降,由此可以预估2016年度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将较2015年进口量相比成下降趋势,玉米替代品对国内市场冲击及影响力将成趋弱运行。  第三,国家玉米轮换出库价预示比价关系。关于玉米轮换方面,市场预期东北平均出库价不低于1700元/吨,华北平均不低于1500元/吨,西南平均不低于1550元/吨,华南平均不低于1700元/吨,广东平均不低于1900元/吨,从以上价位可以判断,国家出库价的比价目标也不是进口玉米,而是玉米替代品。  综合以上三条,笔者认为“玉米会跌破0.6元”的说法纯属扯淡,是站不住脚的,大家不要被蒙蔽!笔者的观点是:优势产区别犹豫,今年还是种玉米,国家政策支持你!
责任编辑:pm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黄金价格还会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