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沙房价房价40年房权多少一平米

9月杭州市区(含萧、余)商品房17846元/平方米&主城区23317元/平方米
中国100城市房价排行榜 引发各界争议& 浙江日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  日前,一份《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各大网站论坛盛传:《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日前在杭州揭晓,杭州房价跃居榜首,北京紧随其后位居亚军。杭州房价竟然超过北京?于是引发了各界关于房价的“口水战”。这股“争议热潮”与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杭州楼市遭遇“寒流”形成了鲜明对比。据了解,该排行榜由一家名为“宜居城市研究室”发布,此机构发布的杭州房价均价1月份还是16360元/平方米,如何一下子蹿到25840元/平方米。上涨幅度竟然达到58%!如此说来,自今年4月份以来被冠以“史上最严厉调控”标签的楼市新政并未给杭州高温楼市“降温”,反而还“点燃”了楼市房价?这显然悖于常理。
  那么,“宜居城市研究室”是一家什么性质的研究机构?该房价排行是如何统计出来的?数据来源如何获得?杭州房价真的如此有幸超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摘得“桂冠”?
  排名显示:杭州房价“独占鳌头”  网络上盛传的“房价排行榜”消息立即引起了多方媒体的关注。有媒体报道称:《2010年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日前在杭州揭晓,杭州市房价“独占鳌头”,新房均价达到25840元/平方米,创历史最高,北京以22310元/平方米紧随其后,上海新房均价下降至19168元/平方米位列第三,广州以12560元/平方米位列第八。从统计数据来看,1-6月份,房价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排名前20个城市均价均超过8500元/平方米。其中,浙江城市占据六席,广东和江苏城市各占三席。
  据说,这是
“宜居城市研究室”第五次发布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情况,统计样本城市总量为110个。然而,此机构先前发布的《2010年1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却显示杭州以16360元/平方米的新房均价排名第五,深圳市以22304元/平方米的新房均价居第一。
  “上海房价高那是有目共睹的。有报道说地处上海外环之外的闵行星河湾楼盘,9月25日迎来其一期开盘的日子,其最小户型250平方米,售价也要在1000万元以上。如此,上海的外环之外也出现了4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房价。但该排行榜却将上海房价排在第三位。”杭州一位网友说道。
  “北京四环房价每平方米都逼近35000元/平方米,更别说一环二环三环了,怎么可能排在杭州之后呢?”北京一位网友如是说。
  对于这组数据,有业内认为分析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房价采取均价的统计方式,各城市不同区域的楼市成交活跃程度不同,必然会导致最终成交均价的差异。但也有业内人士疑惑,杭州房价竟超过北京以及上海?并纷纷表示此组数据可信度和权威性不高。
  “排行榜”出自一家民间机构  打开“宜居城市研究室”的网站,网站上关于“宜居城市研究室”介绍称:是中国领先的宜居城市研究机构,旨在帮助用户了解中国城市的宜居环境,宜居性评估。
  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性质的研究机构?
  由于该网站上找不到其主办单位及联系方式,因看到网站介绍称该研究室分布广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我们也试着拨打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114查询,但都找不到该研究室的任何联系方式,只是在该网站所记录的在一家电台采访“宜居城市研究室”专家的网页记录中,表明这是一家民间机构。
  根据宜居城市研究室网站主页所述,该排行榜统计依据是:1.官方统计公布的数据;2.实地调研;3.代表性楼盘抽样统计。不过,被电台采访的这位专家称,房价排行榜的发布主要是为行业人员和购房者提供一个参考,其数据主体来源包括各地官方公布的数据,新楼盘抽样统计两个方面,有些城市官方数据较为透明就采用,有些地方可能就没有公布,或者认为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对当地的新楼盘做抽样统计,统计样本从10-50个不等。
  业内人士称:此组数据有点哗众取宠  近期楼市政策迭出,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走向如何引人关注,房价是当下楼市一个敏感的话题,这家民间机构发布的“房价排行榜”,虽然权威性以及可信度均遭质疑,但还是引起了多方的争议。
  “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房价高过杭州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精装修的西溪蝶园每平方米也只有26000元左右;北部靠近绕城的丁桥每平方米也只有13000元左右;东部的下沙东区每平方米在13000元-15000元左右。但该排行榜上杭州的房价却排在了第一。我认为其原因在于,上海、北京的房价包括了所有的行政区域中的平均价;而杭州则不同,排名上所说的杭州房价,我猜测只是主城区的房价,并不包括萧山、余杭。比如9月份,杭州市区(含萧山、余杭)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7846元/平方米,而杭州主城区的价格就为23317元/平方米,包含萧山以及余杭的杭州商品价格明显比不含这两地的价格低很多。”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这组数据来源准确性值得推敲,市场调研的客观性值得怀疑。”浙江科威国际不动产总经理马婕认为,“如果说杭州房价在一定时期内增长过快,尚可理解,但说超过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跃居全国首位,那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了。杭州房价是居于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之间,不可能超过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而且从目前来看,杭州房价不要说与一线城市相比,与台州、温州、丽水等二三线城市相比,房价也还算是合理的。就拿温州来说,每平方米2万元以下的房源已经不多,一套房子动辄就是四五百万元,所以温州的高房价也让温州人喜欢在杭州买房,因为杭州的房子的确比温州便宜,每平方米2万元的房源比比皆是,更何况杭州毕竟是省会城市,其环境、配套、城市规划等各方面明显优于二三线城市。由此看来,我认为拿同时期同级别以及同配套的城市的房子来比较,得出的数据才是值得相信,否则难以服人。”
  杭州房价应该在什么样的水平?  “我个人认为杭州房价应该在每平方米20000元左右。”方正房产总经理助理朱宏波表示,“25000元以上就有点高了。我认为从二手楼市中获得的数据更为可信,二手房(或者说二级市场)比较客观,传统的旧房是城市房价最好的参考。该房产排行榜旨想说明杭州目前的新房均价,但缺乏客观性,个人觉得它哗众取宠的成分较大。”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社长赵杭生在接受媒体采访中称,从这个新数据看,杭州无疑是房价过快上涨的重灾区。他解释说,因为过去很多机构做的房价排行榜,杭州虽被称为二线城市、一线房价,但从来没有荣登榜首。
  “从这组数据能反映出杭州房价上涨过快。”一业内人士指出,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北京等十大城市全样本调查数据,9月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为1526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83%。其中,深圳、杭州环比涨幅超过2%,北京、南京涨幅超过1%,广州等6个城市低于0.5%。同比来看,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上涨43.52%,较上月缩小1.5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涨幅最大,同比上涨59.03%,杭州上涨57.71%位居其次。而最近,有一家官媒房产栏目也评出了‘2010中国房价最该下降的八大城市’。位居第一的是海南三亚市,第二是济南,第三就是杭州。杭州具备宜居城市的优越地理与历史人文条件,有更多的外地人移师杭州不足为奇,市区范围天价房也自然不愁销售了。”
附:《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
新房均价(元/平方米)
新房均价(元/平方米)
呼和浩特市
乌鲁木齐市
鄂尔多斯市
齐齐哈尔市
克拉玛依市
&2010年9月份余杭区商品房&&
90平米以下住宅均价每平米10126元 &
&余杭房产信息网
2010年9月,全区批准预售商品房4212套,面积51.6万M2,环比增加33.7%。其中住宅4071套,面积49.1万M2
,环比增加44%。90 M2以下商品住宅本月批准预售2288套,面积为19.6万 M2,约占供应总量的39.8%。
9月全区商品房(未包含经济适用房)共成交2627套,成交面积27.5万M2,环比增加198.9%。其中住宅成交2512套,面积26.6万M2。全区90
M2以下住宅的成交均价为10126元/ M2。
按成交区域分,中泰乡荣登本月商品住宅区域销售冠军,共成交商品住宅382套,南苑街道和星桥街道分别在区域销售排行榜上位列第二、三位。按楼盘分,桂花星城以月成交近300套的业绩荣获本月销售十强排行榜首位,金岸提香公寓、蓝庭花园和贝利栖溪阁分别成交近200套,共同位列第二至四位。
今天成交信息交易信息 交易套数 交易面积 交易均价 住宅均价&
&& 余杭房产信息网
商品房预售& 150套 & 15924元/m2
16388元/m2
商品房预定&& 30套
—&&&&&&&&
二手房交易&& 29套&
9435元/m2&& —
商品房今日网上交易信息楼盘名称 坐落 预定数 交易数 交易均价&
&& 余杭房产信息网
翡翠城梅苑2、3、4#楼& 闲林镇
翡翠城荷苑1-8幢&&&&&&
翡翠城春晓苑3、5、6、7幢(翡翠...& 闲林镇 0&
翡翠城春晓苑1、4幢&&&&&&&&&&&
橄榄树花园(南区)3、7幢&&&&&
&5&&&&&10020
橄榄树花园(南区)5#楼&&&&&&&&&
竹海水韵花园春风里4幢&&&&&&&&
竹海水韵花园春风里2幢&&&&&&&&
圆乡名筑8.、10、13、16幢&&&&&
余杭区余杭镇凤凰山路商铺(附...& 余杭镇
余杭区临平街道望梅路588号2、...& 临平街道 0
阳光天际70-74、76-84幢&&&&&&&&
星桥紫桂公寓逸云苑1-3、5幢、...& 星桥街道 0&
新明半岛熙园21、31、32幢&&&&&&
新明半岛水岸轩1、3、4幢&&&&&&&
欣北钱江国际大厦3幢&&&&&&&&&&&
西溪海花苑望山郡5-9、11-13幢&& 闲林镇
西城时代家园17幢&&&&&&&&&&&&&&
庭院深深花苑松岚庭9#楼&&&&&&&&
庭院深深花苑松岚庭6-7#楼&&&&&&
擎天半岛城格兰郡4#楼&&&&&&&&
蒙卡岸公寓10、11号楼&&&&&&&&&&
美树公寓7、9幢&&&&&&&&&&&&&&&&
美地兰庭10-13幢&&&&&&&&&&&&&&&
绿城玉园润玉苑1-5幢&&&&&&&&&
柳郡苑晨园8、9幢、璟轩5幢&&
&& 瓶窑镇 0 3 7010
理想家园和院1、2幢&&&&&&&&&&
东湖街道 0 1 11383
蓝庭花园紫萝院4-5幢&&&&&&&&
&临平街道 0 16 14873
君临天下城4、8幢&&&&&&&&&&&&
南苑街道 0 1 13071
君临天下城3、10幢&&&&&&&&&&&&南苑街道
景丽华庭1、7、8幢&&&&&&&&&&&&&
塘栖镇 0 1 5904
锦昌年华苑18-19幢&&&&&&&&&&&&&
崇贤镇 0 1 10230
锦昌年华苑16幢&&&&&&&&&&&&&&&&
崇贤镇 0 2 10162
锦昌年华苑15幢&&&&&&&&&&&&&&&&
崇贤镇 0 6 9559
金岸提香公寓6、7号楼&&&&&&&&&
中泰乡 0 5 7882
海派风景花苑3、6、10、11#楼&& 良渚镇 0 5
海派风景花苑1、2#楼&&&&&&&&&&
良渚镇 0 2 15331
桂花星城4#楼(桂花星城)&&&&&
南苑街道 6 2 12827
桂花星城3#楼&&&&&&&&&&&&&&&
南苑街道 2 0 0
桂花星城2幢&&&&&&&&&&&&&&&&
南苑街道 1 0 0
桂花星城1#楼&&&&&&&&&&&&&&&&南苑街道
东港花苑1-3、9-16幢&&&&&&&&
临平街道 1 6 8417
贝利栖溪阁
6幢、21幢&&&&&&&&
塘栖镇 0 5 7994
北秀蓝湾花苑3、7、9-12等(北秀...& 良渚镇 0 1 5568
百汇中心1幢&&&&&&&&&&&&&&&&&
余杭镇 0 1 4798
&二手房今日网上成交信息
&&&&&&&&&&&&&&&&&&
坐落&&&&&&
城区& 建筑面积(m²) 成交价(万元) 中介公司
余杭区径山镇青城嘉园3幢&&&&&&
85.58&&&&&&
杭州如家房地产
闲林镇爵士风情花园韵沁苑3幢&& 闲林镇
110.64&&&&
杭州九鼎房地产
余杭区良渚镇亲亲家园东坡坊1幢 良渚镇
140.42&&&&
杭州泛海房屋置
余杭区良渚镇玉都佳苑9幢&&&&&&
83.86&&&&&&
杭州万通易居不
余杭区东湖街道肖家弄4幢&&&&
93.88&&&&&&
&杭州乐居房地产
南苑街道爱民路3幢&&&&&&&&&&
65.69&&&&&&
63.5 杭州君好亿家房
闲林镇爵士风情花园韵沁苑24幢 &闲林镇
120.03&&&&&
85 杭州添旺阁房地
余杭区余杭镇西溪山庄依云邨3幢 余杭镇
89.9&&&&&&&
63 杭州添旺阁房地
五常荆长路1号天利人和家园12幢&&&&&&
&119.64&&&&&
96 杭州华邦房地产
余杭区良渚镇亲亲家园崇文坊6幢 良渚镇
108.54&&&&
180 杭州华邦房地产
杭州桃花源玲珑东村17幢&&&&&&&&&&&&&
&332.09&&&&
800 杭州裕兴房产代
余杭区临平街道荷花小区1幢&&&
&34 杭州宝联房地产
余杭区南苑街道东方俊园人和居10幢 南苑街道 101.23 66 杭州余杭正方房
余杭区临平世纪嘉园1幢&&&&&&&
临平街道 121.96&&&
108 杭州誉诚房地产
余杭区南苑街道世纪嘉园24幢&& 南苑街道
36.61&&&&&
26 杭州厦通房地产
余杭区临平镇东湖北路北苑新村2幢 临平街道 183.87 120 杭州厦通房地产
星桥街道广厦天都城天湖苑12幢&&&
星桥街道 136.14 &90 杭州中都置业咨
余杭区临平朝阳新苑1幢&&&&&&&&&
临平街道 132.35&&102 杭州中都置业咨
临平镇星火街3幢&&&&&&&&&&&&&&&
临平街道 62.56&&& 40
杭州中都置业咨
余杭区南苑街道毓秀家园6幢&&&&&
南苑街道 133.8&& 110 杭州中都置业咨
临平星光街伊世纪城市花园21幢&& 临平街道
83.82&& 91.5 杭州中都置业咨
一线城市悉数“限购” 楼市短期降“虚火”&
中国经营网&&
史无前例的“限购令”相继落地之后,一些城市效果立竿见影,楼市短期回落。但也有些城市波澜不惊,房价甚至继续走高。
&  楼市二次调控的“靴子”已经落地。截至19日为止,我国采取限购措施的城市数量升至14个。
  史无前例的“限购令”相继落地之后,一些城市效果立竿见影,楼市短期回落。据报道,深圳、南京成交量锐减,退房潮涌动,投资客几乎销声匿迹。
不过,也有些城市调控效果不明显,如上海、杭州等地仍波澜不惊,房价甚至继续走高。楼市调控现分化。
  “限购令”席卷一线楼市
  北京、深圳、上海三个一线城市的“限购令”已应声而出,少则一套、多则两套,对投资投机性需求直接说“不”,并为真正需要购房自住的刚性需求留下了必要的通道。
  除四个一线城市外,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多个城市也均实施了“限购令”,各城市还从信贷、税收等多方面打出调控“组合拳”。
  个别城市新政一览
  深圳  对于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部分家庭成员为本市户籍居民的家庭),限购2套住房;对于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暂停在本市拥有2套以上(含2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以上(含1套)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在本市购房。
  北京  暂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上海  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
  杭州  暂定本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
  广州  同一购房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只能在本市市辖十区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购房家庭是指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或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未满18周岁的人士,不得在本市单独购买商品住房。
  楼市短期降温
  “限购令”等一系列措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据报道,目前,深圳、南京成交量锐减,退房潮涌动,投资客几乎销声匿迹。
  新华网文章称,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统计信息显示,10月上旬北京二手房总成交量为1948套,比9月上旬下调了63.4%。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数据,虽然国庆期间当地楼市曾冲上363套的日成交量,但10月8日、9日和10日,日成交套数便分别回落至118套、53套和80套。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0月首周监测的35个城市中,有28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最大的跌幅达到75%。不少城市还出现了签约购房者退房的情况。
  博弈仍在继续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限购令目前产生的调控效果已开始出现分化,深圳、南京成交量锐减,而上海、杭州等地仍波澜不惊,房价甚至继续走高。
  如此看来,面对“限购”,市场上的卖方也并未如想象中那样恐慌。限购令存有局限性。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认为:“限购政策可以解决市场短期的供求关系问题,但不能解决长期的需求满足问题。”
  因此,楼市调控需结局供需难题,否则一旦“限购”终止、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而后续的供应无法满足,则房价又会面临上涨压力。
财经时评:&限购令限增量不限存量有失公平&&
搜狐财经  
在搜狐财经10月19日举办的经济学人月度论坛上,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就“楼市限购令:上策?下策”这一主题发表了看法。
  陆红军表示限购令的出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政策在地区上的差异,如北京、厦门等城市只限购增量即新买房,对其他还涉及存量的城市有失公平。他更指出对民众进行“不买房改租房”这种平和心态的心理建设不妨是另一个角度的解决方式。
  以下为陆红军论坛讲话部分实录:
  确实限购令出台以后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个是不得已的重拳,所以肯定也有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北京、厦门主要是对增量的部分,新买房的限购,没有涉及到存量。房地产的政策是非常宏观性的,我们看香港、新加坡很多年轻人结婚就是租房,不像我们一定要买房,房屋制度改革不要说从福利房群一下子变成商品房,商品房里面还应该有一个导向,我们的年轻人要有比较平和的心态,像西方有些富人自己也没有房子,房子也是租的,这种心态我们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从财富的拥有,整个国家经济上去以后,要从深层次的角度来思考,不要因为房子大家都不快乐,都不舒服,从心态上的公平性,平和性来说是我们需要进行很好的心理建设。
上海官场的权力囤房者 日 南方周末&
作者:陈中小路&
  上海一些官员帮某些开发商实现种种灰色利益,也从中得到了低价买房等回报 CFP/图&
  落马的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陶校兴&
  ■过去数年里,意欲插足上海滩房地产的某些政商力量,多是在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陶校兴等人的操作下实现利益。在上海政界,像陶校兴等房地系统官员通过超低折扣拥有多套房子,已是公开的秘密。
  ■上海两千市管干部被要求自觉申报房产,结果“惊人”,甚至有主动上报家庭房产十几套的官员。其中一个细节是,最初纪检部门打算对低价房优惠超过50万元的官员房子逐一审核,后因工作量太大不得不改成100万元。
  □本报记者 陈中小路 发自上海
  在上海这个引领中国房价飞涨的城市,又一名房地系统“要员”落马。
  10月14日晚,新华社报道,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简称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长陶校兴涉嫌违纪,正在接受上海纪检部门的调查。
  此时,59岁的陶已被上海市纪委“约谈”三日。同期,上海房地系统内部也小范围通报了这一情况,称其因“经济问题”被查。
  很快,这位分管“政策法规、行政复议和诉讼、行业科技、教育培训、机关后勤服务”的官员,名字被从上海市房管局网站“机构领导”栏目里抹掉。
  更早以前,他长期分管的是上海房地系统里最“肥”的土地业务,业内普遍认为他的涉案与其手上的权力密不可分。
  官方尚未披露陶校兴案情。但多方渠道证实,陶和上海发生过“楼脆脆”事件的莲花河畔开发商有利益关联。他早年曾在梅陇乡任乡长。另坊间称,一些与陶关系密切的开发商,已迅速远遁海外。
  而且,上海政界多个消息渠道均称,陶校兴等房地系统要害部门的多名官员,拥有大量房产,已是公开的秘密。
  事实上,房地系统只是其中样板,从经济领域到司法领域,上海多个实权岗位的某些官员,长期以来大肆低价囤房乃至炒房的现象,有内部官员称已到“极为惊人”的境地。
  房地系统反腐 牵一发动全身
  陶校兴曾在松江安排建设一个隐秘的度假别墅,供陈良宇专享。
  陶校兴是近年来第三名落马的上海房地系统官员。
  在他之前,有“上海第一处”之称的上海市房地局(上海市房管局前身)土地利用处处长朱文锦、副局长殷国元,已因滥用职权、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罪名,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和死缓。2000年,原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上海市地质矿产局合并成立了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即上海房地局),陶校兴从那时起就担任副局长。在此之前,陶一直在郊区任职,先后担任闵行区梅陇乡乡长、松江县县长等职。
  之所以长期坐镇土地要害岗位,并直接领导陈良宇的连襟朱文锦,政界亦有猜测认为其与陈良宇的特殊交情有关。不少人知道,陶曾在松江安排建设一个隐秘的度假别墅,供陈专享。
  在陈良宇在任阶段,上海房地产业蓬勃生长,陶校兴、殷国元乃至朱文锦等房地系统内大权在握的官员们,春风得意,直到2006年起中纪委对社保案的调查。
  当时眼见同僚接连“进去”,陶校兴虽涉险过关,但土地大权旁落,并在此后这几年里,不时被找去谈话,犹如惊弓之鸟。南方周末记者曾在一个公开场合与之交谈,他当时就显得极为紧张。
  过去数年里,意欲插足上海滩房地产的某些政商力量,在土地招投标、土地转性、修改容积率等关键环节里,均是在陶校兴等人的操作下实现利益,这些力量背后的关系网络,又反过来成为了他们的护身符。
  在这个过程中,陶等房地系统的官员们,获得了比其他部门更多、更直接的利益。在上海政界,房地系统的官员拥有较多的房子,已是公开的秘密,其中就包括陶校兴等人。
  尽管陶的案情尚在调查中,但殷国元已获判,殷被认定受贿3671万元,其中有相当比例来自低价购房。
  正因为上述利益关系,使得对房地系统腐败问题的调查牵一发而动全身,常只能点到为止。2008年初,上海房地局多名重要岗位处级官员一度涉嫌受贿进入司法程序。但查案部门很快接到命令停止调查,据查证,多名所涉官员至今仍以“调研员”等身份在岗履职。房地系统内官员被告知停止调查的原因,是不能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以及影响这个重要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转。
  在这之前和之后,内部官员称,其实还有更多的调查在萌芽阶段就被搁置。
  用另一位房地系统内官员的话说,就是“查也查过,但是很多人的房产证上往往写的都是别人的名字,未必能查得出”。
  因此,虽然这一次陶校兴的涉案再次打破了平静,但一位房地系统内官员仍然分析认为,目前也只确定有陶校兴一个人“进去”,估计案子不会扩大。当然,这个猜测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官员低价购房内幕
  仅记者了解的局部信息,上海虹桥地区、徐家汇周边、黄浦区中心地段、浦东滨江地段以及陆家嘴核心地段,多个楼盘都是官员低价购房“重灾区”。
  低价购房决不是陶校兴这些房地系统官员独享的“特权”,他们不过是近水楼台的群体之一,一个房地产项目的运作,还涉及工商、税务、规划、金融、司法、区县政府等多个部门,他们同样都是被打点的主力群体。以被股东方公开举报的帝景苑项目为例,在这个徐家汇核心地段楼盘低价购房的官员,分布在上述不同部门,他们获得三到五成的大幅度购房折扣。
  其中,陶的下属朱文锦等几位上海社保案获刑的官员或其家属的名字赫然在列。更多名字仍在岗位上,即便是被公开举报之后,现任上海市工商局总经济师杜某和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官员李某,仍继续任职。
  根据南方周末记者获取的交易资料,约400户业主中,50余户曾获得一成以上的购房折扣,其中22名买家所获折扣高达三至五成,折扣金额数十万至百万不等———按照房地产业当时的正常行情,5%的让利都很少有。
  陶校兴并不在举报之列,但受制合作关系,举报的股东并没有掌握这个楼盘全部房源的销售合同,剩余房源的流向,外界不得而知。
  对应的是,这个项目在有关的工商登记、土地批租、修改容积率、公建配套、验收和税收等多个环节,一路绿灯大开。
  去年受审的浦东新区原副区长康慧军,亦是在庭审中被揭露疯狂炒房二十几套。而这已经是一个种种原因之下缩水了的数据,他实际被查出的过手房产数量超过40套。康被认定受贿599万余元,另有1184余万元财产来源不明,被判无期徒刑。
  康也因此得名“炒房区长”,他的那些房产,购自仁恒滨江园、陆家嘴花园、涵合园、地杰国际城,国际丽都城、虹桥华庭等沪上知名高档楼盘。
  而在康案后,同样受贿被查的浦东新区外高桥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和环境管理处负责人、副处长陶建国,名下房产41套,大多来自受贿或低价买房,被称为“炒房处长”。
  而内部官员称,以上几位只是“不幸”落网的冰山一角。“没有一个房地产项目是不需要‘行贿’的。”一位开发商人士曾如此吐露苦衷,而折扣卖房正是其中重要而隐秘的利益输送方式。很多房地产项目开发初时,还会拨出一定数额的房源,干此勾当。
  在具体的交易中,房价受制于行情、地段、环境、朝向、楼层等多种因素,弹性很大,如何定价当事人多种说辞可以开脱。
  仅记者了解的局部信息,虹桥地区、徐家汇周边、黄浦区中心地段、浦东滨江地段以及陆家嘴核心地段,多个楼盘都是官员低价购房“重灾区”,这些全都是上海的高档区域,现在房价最保守的估算也有至少3万-4万元/平方米。
  一位房地产业人士在偶然调出了浦东滨江某高档楼盘的房产登记信息后感叹,看到了不少在本地新闻媒体上出现过的官员名字。
  在上海,某些官员大肆低价购房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现象,但总量数据公众绝无可能获知。
  开发商乐于为一些关键职能部门的购房者提供“优惠”,而快速升值的房产,很容易让某些官员“心动并行动”。
  对这样的行为,当地某些官员都表达过这样的逻辑─
  ─从政的人,绝大部分人最多也只能以局级、处级的身份退休,而当从政的前路能判断清晰后,所谓对家人的物质交代,成了他们仅剩的追求。
  一位局级干部的夫人,在一次房屋交易时,到了附近死活找不到自己某一套房产楼盘所在位置。这对富豪阶层来说并不稀奇,但对拿工资吃饭攒一辈子钱才够买一两套房的普通阶层而言,不可想象。
  因此,当普通人控诉着高昂的房价、调控的不力之时,某些拥有几套十几套房子的官员,正坐收高额的租金,或者一票票地倒卖赚着升值的差价,再把子女送到国外。
  在法纪的模糊地带上,这些人掌握的大量房产,有的挂在家属亲戚名下,有的甚至暂时不从开发商处过户,等离开岗位再办理手续等。在此前查办的腐败案件中,亦可见到此类手法。
  低调的干部房产申报
  两千余名上海市管官员被告知,要求他们如实上报家庭购房和优惠情况,即便有违纪违法者也会获得宽大处理,但如果隐瞒的,将被从重处理。
  陈良宇案后,低价购房一下成为了悬在这些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时,社保案后调任上海市纪委书记的沈德咏一度掀起查处官员低价购房的风暴,原浦东新区副区长康慧军就是这时被揪出。一时间,上海的一些官员人心惶惶,相熟者见面赶紧低声打听,彼此单位是否又有人被查。
  他们不是没来由的害怕。由于上海房价近年来上涨迅速,官员若是获得超常幅度的优惠购房,动辄“节约”资金上百万。如果那些已被查处的官员被认定为受贿,意味着很多人都将面临牢狱之灾。
  好在,这个影响“干部队伍稳定”的做法,一段时间后偃旗息鼓。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解决这块集体心病,在请示了上级之后,去年,上海针对超过两千名市管干部低调推行了一次房产专项申报活动。
  市管干部主要包括局级、副局级的党政机关干部、属同等级别的国企负责人以及事业单位负责人,在职和退休干部均在要求申报范围之列,涉及人数超过两千人。
  这是在每年例行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申报制度之外,针对官员和配偶、子女购买商品房情况的专项申报。
  在一次罕有的没有会标的专项会议上,一些官员被告知如实上报家庭购房和优惠情况,即便有违纪违法者也会获得宽大处理,这次主动申报通过的房产,以后绝不会翻查旧事,但如果隐瞒的,将被从重处理。
  显然,这次房产专项申报的意图,并不是要把官员低价购房的潜规则行为推向司法,而是在党纪范围内“化解”。
  市里领导表示,这个做法是为了让大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但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即便如此,这种自查自纠缺乏有效监督。一位官员就私下表态,和同僚交流后,大家都决定掂量着申报。
  不过,在市里领导反复强调了“实事求是”之后,官员们确实还是申报了比平常例行申报“更全面”的购房情况。
  这个数据绝无可能向公众披露,但多位相关官员透露,自发申报反馈上来的情况已经很“惊人”了,主动上报家庭房产十几套的大有人在,附带解释的各种“优惠”方式层出不穷,很多都是单位领导集体决策行为。比如,不少人提交的低价购房理由是“住房困难”。
  申报完成之后,由上海市纪检部门对他们获得优惠(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幅度较大的购房情况逐一审查,并给出不同的处理意见,包括补缴差价、党纪处理等形式。
  是否被纳入逐一审查的范畴,主要是看房产的优惠金额和折扣比例。
  其中一个细节是,最初纪检部门打算对优惠超过50万的房子逐一审核,后因工作量太大不得不改成100万,以及一些优惠金额虽不足百万,但因总价低折扣幅度大的房产项目。不过,最终结果还算皆大欢喜,无一人因此移送司法,“否则就违背了这次专项申报的初衷”。
  但这个做法也在体制内引起很大争议。当地有官员指出,如果申报过关,是否意味着以后不再司法追究,那是否可能出现干部借机洗白的情况。
  正是这一敏感原因,这次申报进行得极为隐秘。
  但新华社所属的《望东方周刊》仍对这一做法作了不点名的评论:(房产申报)由一地开风气之先,其勇气固然可嘉,但是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支撑,局部的试验必将遭遇合法性先天不足的质疑。房产申报作为财产申报的核心,如果没有立法的支撑,也不免会受到类似的挑战……仍然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其效难以巩固。贪官们必然抱有投机心理———何必如实申报,拖到你调离,就是我的胜利。
  上海司法系统人士表示,官员的低价购房行为的甄别和处理,制度设计尚不够完善,官员购房时利用职权获得一定折扣行为与违法之间的界限,中纪委的有关规定以及两高司法解释也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
  上海市委也一直打算在上海设立一条量化界限,但如何定量“很难”。
  而中纪发在2007年6月发布的《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严格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两高在《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司法解释中,亦认为国家工作人员“向请托人‘低买高卖’房屋汽车属受贿”。
  陶校兴当时也是这次房产申报对象之一,如今涉案被查,必将再次牵动低价购房官员们的神经,陶是否会在低价购房问题上被深究,某种意义上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比较而言,帝景苑那群被举报的低价购房官员要幸运得多,虽一再被查,但至少在目前,他们享受了高额的购房折扣,却得到了“违纪”不“违法”的定性。
武建东:统一地权是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的根本出路 东方早报 日
& 如果中国城镇住房市场成为一个投资市场就应该有输有赢;有博奕有对冲;有繁荣有危机。徜若从这个意义体认,目前城镇住房110多亿平方米的住房资源,理论市值估计在50-60万亿元人民币之间,其中二年多以来上涨了近20万亿人民币左右的市值;近一年多以来上涨了10万多亿人民币左右的市值,一年多城镇房地产造就的资产市值就相当于国资委属下国有大中型企业50多年积累形成的16万亿人民币的整体资产,这肯定是一个充满水分的神话?它也反映出:中国住房资产的预期收益已经转化为了当期价格和现价体系,由此造成了中国住房资产的不稳定性,以及政府应承担的广泛的住房建设的社会责任。要总体解决这个困境,目前看来统一地权应该是最优先的战略选择。
  一、当代中国高房价体系制度因素的历史出路
  1.中国住房改革的命脉缺憾
  1986年我在国务院住房改革办公室参与起草《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说明》的时候,城镇住房只有20亿平方米,这是明清以来几百年、特别是建国近四十年来中国城市房地产的主要家底,也是20岁以上的城市中国人当时的基本人居环境。当时经过激烈讨论的方案是,按每平方米200元卖给个人,进行商品化改革,20亿卖掉就是4000亿,后来又调整到400元,企业留一部分,地方留一部分,中央政府要一部分,这个钱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于新房建设,一个是用于其他改革事业。回想起来,经过20年的发展,房价已从每平方米200元,涨到了一、两万元的水平,世界的变化确实很大。
  但是,中国商品化住房资产的价值体系仍建基于城镇住宅可以商品化流通、村镇住宅不能流通的半边流通市,中国住房的权利体系仍然是不完整的;中国商品化住房资产的价值体系仍建基于房权与地权的分离,中国房价具有巨大的不稳定性,它使中国住房的预期收益、未来收益转为了当期价格、现价体系,形成了巨大的风险性。它也反映了1998年中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在改革步骤设计上的重大欠缺就是没有考虑到应以社会保障用房作为补充;没有考虑到应为公民解决足够的近成本价的商品用房;没有及时安排村镇住宅接续的商品化改革,实施全流通;没有解决国家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统一。由此造成了中国住房资产的不稳定性,以及政府应承担的广泛的住房建设的社会责任。
  2.个别城市住房投资属性的强化有可能使中国房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彩游戏
  在目前这种房市制度的缺陷中,城市房地产业脱离中国住宅总量的整体资源,成为局部热潮,有关地方政府、开发商、炒楼团及各种利益关联方使住房成为稀缺的商品。中国住房兼具了商品、金融、社保等的多重属性,住房的金融属性反映了房地产已经转型为投资市场的一部分,个别城市住房投资属性的强化有使中国楼市(楼市博客|楼市新闻)成为世界上最大博彩游戏的倾向。
  它使中国居民财富体系增加了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商业和居民的金融资产巨有罕见的市场换位能力和流动性要求,中国的房地产资产已形成高度积累,构成了金融过剩。拉动目前的中国住房的价格增长不过需要四、五万亿人币,但是引爆这个市场的泡沫也许就需要一、二万亿元人民币。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城市住房市场更具有高度投机性质,面临大规模价格重组的可能。如果炒楼团和投资者的住房进行比较集中的转让对冲,将有可能构成1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巨大资产流动,仅以目前不到17万亿人民币的居民储蓄难以完成均衡的市场转换传导。截止日中国广义货币余额为37.78万亿元;狭义货币余额为13.58万亿元,这个资源不但要运转中国的巨大的生产体系,而且要承载中国的消费体系,所余资源即使全部投资房地产,也不过七、八万亿人民币的入市资金,以这个水平再大幅拉升中国城镇楼市的升水,不但会导致社会的巨大分裂,而且也将造就温州等炒楼团的市场对冲。政府没有担保过房价上涨,也没有财力托住这个市场的剧烈转变。
  著名的政治学家多伊奇和辛格对历史总结时认为:稳定性的最大威胁是缺乏选择性。为了促使住房资产升值,开发商正采用刺激社会心理预期的方法,借助市场和舆论变动带动大城市的房价升值,用新闻潮构造一种不可逆转的普遍升值心理以对抗中国的真实资源情况和传递压力,透支中国未来,使房价升值成为一种拟像控制和社会预期,以对房价的升值压力转化为对房价的升值预期,以新闻潮和社会预期牵引房价升值,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住房选择限制和升值强制,加速构成了不同社会利益的决战和开发商集团更高明的社会压力。它可能推进更大规模的国际投资者博弈中国房价升值的热潮并和中国政府开赌。由此将限制中国住房改革的选择性,其实质了也就是限制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3.房市结构需要做出重大的转型调整
  对中国而言,贷款买房是借来的富贵,以房价的预期升值提高个人的贷款比例是风险的平衡,居住以外的房地产投资是经济的预期博彩。建房有理,买房也无罪,但是需要买卖公正,不但需要市场公正,而且需要制度公正。如果考虑到中国城乡住宅一体化的全流通、考虑到中国城乡统一土地使用权可能带来的住宅商品的流动性,那么就有可能对现有住宅价格体系产生巨大革命性的颠覆效果,甚至摧毁性效应。
  这种转型有可能以五种方式进行,即以行政为主导进行;以全国人大的立法为主导进行;也有可能以地方试验为前导进行,例如广东的农宅入市;还有可能以市场自主发育的形式开展,例如小产权房、农宅私下转让等,最后通过社会集体谈判解决;也有可能通过市场的巨大内在收缩,即危机调整进行,日本、香港都经历过虚高房价的翻天覆地的崩盘。
  应该说中国房市正进入一个结构需要调整的重大历史转型期,这是历史的潮流。根据建设部有关资料,我们推算2006年中国城乡住宅总量大约为375-380亿平方米,其中私有化住宅总量应该为300亿以上平方米,城镇住宅建筑面积110多亿平方米,农村住宅建筑面积265-270亿平方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屋消费国,但是目前仅限于城市110多亿平方米住房商品化流通的房地市场是一个不完整的半边市场,随时可以受到中国房市全流通的冲击;它也是一个利益需要重大调整的市场,农宅非商品流通没有《宪法》的依据,也非市场机制使然,270亿平方米左右农村住宅的商品化流通不但是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的方向,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机会和财富利益调整的合理选择,是八亿农民富裕的左筹右码。目前城市畸高的房价是城乡双轨制住房制度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时遗传病的反应,是中国商品房市整体定价体制的扭曲,难以反映中国城乡住宅的真实价值。村镇住宅的全流通不但将使农民致富,也将扩大中国住房市场的巨大容量,而且还将修复畸形的中国房地产的价格体系。
  二、必须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
  1.土地供应减少40万亩是2006年中国房价上扬的重要原因
  现行的征地制度来源于计划经济,它的成功就应该是在房价上涨时加大土地供应,以平抑房价,这是征地制度的优越性,否则就譬如抱薪救火。但是中国2006年的土地供应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对此它若不是土地调控的失误,就是对征地制度的致命打击,由此导致了现行的征地制度面临着维持危机不断加大、体系解构、甚至运转失灵的趋向;面临着投资者以从众心理购买房地产业的历史潮流,购买房地产正成为一种单向式上升的期权,只赚不赔,赔了再找帐的博弈。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全年新增建设用地648万亩,其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50万亩;新增村庄建设用地100万亩;其余大约400万亩为各类开发区、园的工矿建设用地和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由于2005年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50万亩,2005年的中国房价大体还是可以接受的,对未来透支并不大。
  但是根据国土资源部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6年全年新增建设用地32.9万公顷,也即493.5万亩。其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10万亩?7.4万公顷?,新增村庄建设用地大概45万亩(3.0万公顷),新增独立工矿建设用地是219万亩?14.6万公顷?,新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近119万亩。与2005年相比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减少了40万亩;新增村庄建设用地减少了55万亩,这是2006年以来房价有一个非常大的上涨的重要原因。它也说明了土地宏观调控的失误,一方面解决不好已批出土地的开发利用问题;一方面又解决不好新增建设用地问题,而且还解决不好互助建房的问题。为此2007年必须改变中国目前的供地模式,要么建立上级政府监管、各级人大专设委员会监督、信息全部公开、消费者可以公开查询、逾期开发土地坚决收回的全国土地利用审批公示系统,让全中国人民监督土地利用情况;要么继续维持目前的信息失灵的征地模式,并逐步自然解构,否则保留这种计划经济的、政府包办的征地模式就等于预留了住房市场的风险。
  2.不能把土地制度、把住房问题都归结到招、拍、挂问题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6年全国共出让土地面积23.25万公顷,出让价款7676.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4%和30.5%。其中招拍挂出让面积6.65万公顷,出让价款5492.09亿元,分别增长16.3%和30.9%。”也就是说2006年全国共出让土地23.25万公顷即348.75万亩,其中招、拍、挂出让的土地面积仅为6.6公顷即99.75万亩,招、拍、挂出让的土地占全国全部出让土地的28.6%,不要轻易相信招、拍、挂导致了高房价,2006年70%的出让土地并不是采取招、拍、挂转让的。因此,2007年从这一部分中拿出50万亩土地以上,通过各级房改机构协调,以人民群众出资合作建房的形式,建立近成本价商品房,解决市场的迫切需要是完全必要的,也是解决中国财富再分配的必由之路。
  2006年招、拍、挂的土地面积不到30%,但是收入却达到了5492亿,招、拍、挂的收益对地方政府的刺激作用非常大;非招、拍、挂的土地超过70%,但是这部分收入却只有2184.8亿,为了平衡各级地方政府之需要,近成本价商品房的土地出让金可分10—20分期缴纳,这样可以不减少政府实际土地转让收入,转为社保用房的土地仍然可以列入政府特别预算,不收土地出让金,但是要保留给有需要的人士今后补缴的空间。
  三、统一地权是解决中国住房问题的根本出路
  1.从征地、征用的土地模式转变为市场意愿开发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模式
  转型时期土地政策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已批出土地的限期开发利用问题;其二、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问题;其三、彻底将城市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使用权统一起来的问题。
  这个规模产生了一个模式问题,解决整个中国住房建设,是继续维持我们现在城市国家用地和农村集体用地的分有制的模式。按照这种分有模式,地方政府作为唯一的承担人,对农村土地进行征收、征用,并以此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要,这是一种模式。还有另外一个思路,也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会,因为宪法规定,土地所有权是不能动的,只能动使用权,由此可以把城镇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使用权统一起来,也就是统一地权的问题,它将导致农用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根据2005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综合计算:中国现有耕地18.31
亿亩(12208.27万公顷),根据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12177.59万公顷(18.27亿亩);其他农用地2554.10万公顷(3.83亿亩);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635.45万公顷(3.95亿亩)。与2005年相比,全国耕地净减少30.7万公顷(460.2万亩)。其中:建设占用25.9万公顷(387.8万亩)。
  从战略上而言,中国加强未利用地仍然有一定的空间,目前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不过为2635.45万公顷(3.95亿亩),18亿亩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2554.10万公顷(3.83亿亩),立足非耕地的2亿亩左右的农村建设用地,从简单利用转为加大容积率的复杂利用,从而解决今后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的用地需要是完全可能的,也应该是中国土地利用的战略方向,完全可以解决好中国人民的生存需要。
  现在中国以3.95亿亩的农用建设用地和3.83亿亩的居民的城市工地和工矿用地3.95亩地相整合,基本上半斤对八两,农村建设用地有巨大的利用空间。3.95亿亩的农用建设用地是向居民点和工矿用地输送的巨大资源和中国现代化的根基,但是以目前的征地模式很难创造中国土地的精用效益,多力胜物,少力胜人,焕发农村建设用地主体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使3.95亿亩的农用建设用地的利用事半功倍。为此改变我们目前的征地模式,大规模增加农村供地主体,并使农用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是中国实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从政府征收、征用的土地模式向市场意愿开发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模式战略转变。
  即使从中国目前的土地资源量判断:以开掘建设用地的存量资源为主,全面打击和约束囤地行为,今后几年每年完全能够供应400万亩,甚至600万亩解决土地市场的运作,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好居民的居住、商业、社会保障用房。中国整体经济建设,包括住房建设,每年的用地规模大约在500-700万亩之间,这是我们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
  2.国家不应该是土地经营商
  目前中国城乡分治的二元土地制度、社会制度也维护了城市对农村土地的征收、征用。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有所有权的转换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等级特点,即农村集体土地不能流转,它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物权,权利转换的唯一方式就是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征用,由此国家仍然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对土地的传统综合的经略模式之中,这种模式并不适应市场经济对土地的要求,也难以实现国家对土地择优价值的利用。
  市场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中国土地利用模式需要做出革命性的调整,走世界先进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的成功道路。国家不是土地经营商,应该实现国家从集权式的综合经营管理土地资源转型为依法管治和统筹规划土地资源的管治制度。为此有必要以编纂《民法》,修改补充《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为基础重构中国的土地权利制度和权利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运转全国统一现代化的地政管理体制。
  3.房市问题的总体解决战略
  为此分期、渐进式的中国地权市场和住房市场的改革安排,构成了中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完全市场化的运行品格,也构成了对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五个基准点:即其一,村镇住宅商品化流转与城镇住房商品化流通共构中国全流通的房市体系的转型安排;其二,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与构建统一的土地使用权市场的发展;其三,地方政府以不动产持有税替代土地转让收入的地方财政转型的转型安排;其四,通过立法彻底解决中国社保用房的安排;其五,设立国家住房投资机构彻底解决中国广泛的近成本价合作建房的安排。
  与此同时对中国目前300亿平米私有住宅的资源总量可以征取的物业持有税,以限定住房面积标准每平方米收取100元以上计算,每年可形成亿的财政收入,如将大头划分给地方政府,将构成赎买地方政府土地经纪业务的重要本钱,也构成了将地方政府从高房价增长安身立命中解脱出来的物质基础。从历史经验来看,改革构型的各个主体,包括中央政府或开发商目前还都没有占居改革的绝对主导位置,因此,未来市场的发展应取决于参与各方的合力作用,每一方都可能制造奇迹,从而达到最终平衡价格增长。
  到目前为止,虽已历经十年的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但是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中国住房政策,为此应该以《土地管理法》、《建筑法》、《住房法》、《城乡规划法》等立法、修法的重大历史机会,集思人大代表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智慧博客|智慧新闻),建立住房商业化战略改革的制度体系和践行模式。中国城市住房的价格体系可以具有不稳定性,中国的住房政策不能具有不稳定性。
  4.统一地权的法律依据
  日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土地管理法》,、2004年先后进行了三次修改。目前《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已正式列入十届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也就是说应该在年间实施有关修法工作,国土资源部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目前确定的修法核心就是改革征地制度。由于日国务院以国发〔2004〕28号文件的名义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其中强调了:“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从目前中国的立法体制体认,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具有先行性,是制定或修改法律的先导或前身,为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铺垫基础。因此《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不可能在国务院行政规定的原则上退步,其底限最低是维持国务院的规定,所以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的热点就应该是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为重点的《土地管理法》的修改,由此也表明中共十七大前后将在农村集体土地改革方面有转折性的探索。
  中国《宪法》第十条规定:“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也即宪法确立了土地所有的国家和集体的分有制。目前的问题是在集体土地所有的基础上应建构两种所有权还是实行在一种所有权的基础上建构两种土地使用权制度;也存在着将集体土地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再架设土地使用权的条件。即使这种以有限的所有权为基础对集体所有土地的重组的探索,实际上也远未达到1950年的《土地改革法》和1954年《宪法》实行的农民所有权的水平。1981年中国准备修宪时,当时的中央决定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而不是以1978年的《宪法》为基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认为1954年宪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为了回报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农民土地私有制。1950年6月公布的《土地改革法》即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4年《宪法》第8条更规定,即“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从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是农民从获得土地所有权和宅基地所有权到失去土地所有权和宅基地所有权的历史,此中用一个集体土地所有架构重组,使农民对土地和宅基地的所有权转型为成员权,避免了国家需承担的没收、赎买、补偿或掠夺的责任,减少了在困难时代土地集中造成的农村动乱并艰难地推进了中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而且最终又通过农村土地承包制推动了中国改革。我们目前正处在新一次的以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建立农民财产权的时代,理应尊重属于农民的物权,以有效推进集体土地使用权物权体系的完善,打造更加强大的中国。
  为此中国土地权利调整的改革目标应该是:仍然保持宪法中现行国家和集体土地分有制制度;建立城乡不同所有土地的统一使用权的复式体系;确保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为法定不动产,促使其转让必须按照不动产转让的规则进行;确保全国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采用依法登记的要式行为转让。建基于不同土地所有权而保留统一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应该成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设定的基本方向,由此将形成中国比较统一的土地使用权法律权利特征,即有偿性、期限性、平等性和出让方的单一性和受让方的广泛性。
  目前中国的土地所有权的统一与单一设定,实际上是将权利责任和财富价值信托给了使用权,为此中国应该营建世界上最完备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发达程度过高的土地使用权流转体系,也将导致土地所有权弱化、形式化、名义化,促使土地的财富价值主要集中在土地使用权体系内,限制或忽视集体土地权利的法定架设目前也没有任何的宪法的根据。解决集体土地使用权问题将直接改变中国房地产业目前的运转体系,即政府征收、征用农民土地;以开发商为主的营建城镇不动产;土地的权利人农民不能以自己使用的土地分享城市化,商业化的土地财富成果;城市居民因土地资源受困高房价等现状。推进集体土地物权体系的完善将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影响,也是调整集权程度过高的现有中国房地产运转体制的关键举措
  5.统一地权可以改变流行性住房消费、恐慌性购房的社会集体行为
  必须承认,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人民币为纸币本位制体系的范围之内,目前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仅为3.06%,还要应对中国3%左右的通货膨胀,扣除这个通货膨胀人民币的实际回报几为负数,据此实现保值增值就必须尝试设立多种的投资工具,解决土地使用权市场的全面放开和合理分配,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财富增长的需要。截止日居民存款是亿元,全国居民户贷款43427.02亿元,这四万多亿的规模大部分是住房贷款。它说明大部分居民存款被转移进生产领域了,虽然居民消费潜力巨大,但是消费创造还没有革命性打开。如果不打开统一地权市场的巨大投资机会,这笔钱的出路就必须解决。
  由于目前政府掌握着土地市场的开关,决定着土地供应量,当大部分人被房价快速上涨的拟象控制时,没有认识到集体畸形需求导致的炒楼行为,可以构成高度的风险,从而导致住房资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反而形成了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不稳定的因城镇房屋价格上涨而出现的集群、攀比、追赶的流行性住房消费、恐慌性购房的社会集合行为。倘若这样观察,中国住房的资产就有了泡沫,有了透支。如果允许目前可以充分利用的价值100万亿元以上的两亿亩农村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必将重构我们的住房财富体系。
  四、有关城市化过程与住房需求调控
  我们的城市化的进程非此即彼的一步到位搞新农村建设,我是不赞成的。城市化过程中我主张分三步走,第一城 (论坛 像册 户型
样板间视频)市化、第二郊区化、第三农村再建设。我认为:城市郊区这块农村宅基地大约有100亿平方米,这100亿住房至少可以改建300亿-500亿住房。假设十年之内我们有能力建筑300--500亿的住房,中国就拥有了700-900亿的住房总量,全世界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住宅总量。我在今年3月16日东方早报提出,建议国家筹措三万亿人民币组建住房机构,在五到八年之内我们营建30亿到50亿的近成本价商品房,每年按5到10亿平方米直接销售给有需要的人,这个资格中可以有户籍限制,但是不涉及到收入。以此有效解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富再分配。除了拉动需求外,就是修补现在城乡两极的不完整商品房市场结构。目前住宅体系要推动调控,只有用修复机制的办法,修复中应对现在住宅的财产体系进行重大的、革命性的调整。如果每年增加十亿住房供应量,住房价格不可能不降下来。尽快实行统一地权的政策,也就是承认了宅基地和小产权房可以流通,从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宅基地流通以后,整个市场就会更加活跃。
  我最近考虑一个问题,21年前我参加国务院房改办工作的时候,那时候主要是解决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没钱盖房子的问题。并没有考虑到将城镇住宅和村镇住宅一体化流通,没有考虑到土地市场的重要性。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住房资产已经成为中国家庭财产的核心和关键,渐进式的中国住房改革路线必须安排整体改革的攻坚战了。
应该知道的金融常识ISBN :5 作者:查继宏& 出版社:中国三峡
出版时间:
版次:初版 开本:小16开 包张:平装
定价:&#&&&&&&
折扣价格:&#&&
图书 & 经济 & 金融/银行 &
金融/银行理论&
内容简介& 经济学专家倾力打造
失业、降薪、收入下降、财富缩水、货币贬值等等,这些都属于金融问题或与金融问题有关。由于它们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攸关,因此我们再也不能认为金融问题只是金融家或银行家的问题,而与普通百姓很遥远。事实上。人类社会自从货币诞生后.金融活动就随之产生。
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一切经济活动都与资源配置有关,而资源配置主要采取市场手段来进行(因此称为市场经济)。市场其实就是商品交换的意思,而商品交换的媒介就是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与货币紧密相连的金融是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由于货币信用的存在,杠杆效应和乘数效应使金融活动对经济活动的作用和影响被成倍地放大,因此要理解各种经济现象,就必须先了解与之相关的经济知识和金融知识。
目录&& 前言
第1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变迁
第一个世界经济霸主:荷兰
现代金融业的发祥地:阿姆斯特丹
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
英镑世纪与维多利亚时代
全球经济动力之都:伦敦金融城
现代世界金融中心:纽约华尔街
私有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美元发行机制与美国国债
第2章 世界著名的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股票市场
东京证券交易所
香港联合交易所
芝加哥交易所集团
伦敦金属交易所
第3章 布雷顿森林体系始末
布雷顿森林会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美元的黄金年代
60年代的两次美元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牙买加协定
特别提款权
第4章 后美元时代的世界货币发展
欧元的前世今生
欧元之父与“最优货币区”理论
亚元,一个不太遥远的梦想未来国际货币格局猜想:美元、欧元、亚元三足鼎立
超主权货币:世界元梦想
第5章 泡沫经济之殇
什么是泡沫经济
荷兰郁金香狂潮
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英国南海泡沫事件
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
1987年全球股灾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第6章 金融衍生品惹的祸
什么是金融衍生品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住友商社期铜事件
中航油(新加坡)巨亏事件
国储铜事件
第7章 搅动世界的国际金融巨头
摩根士丹利
世界股神沃伦·巴菲特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第8章 应该知道的金融名词
金本位制:是野蛮的遗迹,还是财富的守护神
铸币税:发行货币的好处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特里芬两难:信心与清偿力的矛盾
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
华盛顿共识:市场原教旨主义
北京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类解读
附录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货币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房价信息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