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驴怎么申请敖汉旗革命江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促进会基金

69@365&敖汉旗家家养毛驴
敖汉旗家家养毛驴
今天继续在内蒙赤峰下辖的敖汉旗调研养驴产业,最大的感受是,敖汉旗很快就会打造成中国毛驴产业的一面旗帜。
昨天下午抵达敖汉,旗委书记邱文博、旗政府旗长于宝君早已经在等候,深入交流了敖汉旗养驴产业的发展规划。无疑,旗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敖汉旗毛驴存栏量已经达到21万头,是国内毛驴存量惟一一个增长的县。
今天,旗畜牧局付局长陪同,冒着严寒,先后到10多个村走访调研,重点是走访农户。大部分村是家家养毛驴的,而且是一户人家养三四头以上。敖汉盛产小米,谷草恰恰是毛驴喜欢的饲料。不过,现在谷草远远没有利用起来。几乎所有的农户都有想增加养殖的愿望,一户人家养驴10—20头,基本不用买饲草,而且不耽误农活,年收入基本可以达到5万左右,甚至更多。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资金。
旗畜牧局的工作做的也是相当细致,全旗养驴的分布已经细致到户,都在局里有存档。
资金问题解决了,敖汉旗很快就会成为中国养驴产业的一面旗帜,更是精准扶贫的一面旗帜。驴帮的“金融驴”试点放在敖汉,大有可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敖汉旗的驴产业: 助力敖汉旗老区人民脱贫攻坚_网易内蒙古频道
敖汉旗的驴产业: 助力敖汉旗老区人民脱贫攻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标准化棚圈养驴大学生张亚兴返乡创业养驴今年6月30日,敖汉旗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几位同志忙碌着进行上半年驴存栏统计,结果令人振奋:该旗驴存栏21.5万头,较上年度纯增长1.5万头,用业内专家给的断言,这一数字说明,敖汉旗成为全国毛驴存栏第一旗(县)。7月6日,市重点工作创新实践现场观摩暨上半年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会来到敖汉旗观摩指导内蒙古东阿黑毛驴牧业有限公司驴养殖基地,驴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助民脱贫效益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旗委书记邱文博在会议汇报发言中,将投资6亿元的东阿驴产业化项目作为全旗重点推进的六大项目之一,戮力打造养殖业特色富民第一产业。这是敖汉旗统筹实施“3661”工程、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的一大亮点。更吸引眼球的是观摩会场一侧的四道湾子毛驴专业市场交易正在进行,四道湾子村养驴户、经纪人朱喜一次性出售6头驴,收入5万余元。他对记者说,还存栏驴28头。朱喜的交易与养驴规模展示了四道湾子镇致力于打造“蒙东地区驴产业养殖第一镇”的实力。发挥绿色优势,做强毛驴产业成立于日的敖汉旗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积极寻求敖汉老区发展建设的新举措,针对敖汉旗情,发挥“全球环境500佳”绿色敖汉以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的生态资源优势,以谷秸、牧草等饲草料为依托,将驴产业确定为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覆盖全部15个乡镇苏木的153个老区村。敖汉旗委、政府作出了“种谷养驴”的发展战略,敖汉旗人工牧草保存面积150万亩,是“全国人工种草第一县”,年谷子播种面积85万亩以上,牧草和作物秸秆年产量在10亿公斤以上,按每5亩作物秸秆养殖一头驴计算,一农户饲养五至八头驴,饲草充裕。于是,敖汉老促会牵头,落实革命老区扶持政策,驴产业步入产业化经营发展轨道,成为老区人民脱贫攻坚的特色支柱产业。统筹资金使用,实行专项推进敖汉旗委、政府加强驴产业组织领导,制定了《敖汉旗老区建设驴产业发展规划》。老促会在驴产业中加强协调,切实解决资金短缺难题,2012年以来,旗委、政府每年都将扶持老区的专项资金集中扶持老区发展驴产业,对于引进优质种驴给予资金补贴,对规模养殖场(户)给予棚圈和机械扶持。驴产业补贴资金直补到户,使用老区建设资金对新购进的基础母驴每头补贴1500元,鼓励引进纯种乌头驴,每头补贴1万元,破解了驴产业的资金瓶颈,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题。积极同各相关部门协调,使银信部门贷款、扶贫资金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2015年,东阿阿胶集团提供养驴专项资金500万元,与敖汉旗革命老区促进会专项资金500万元打捆使用,作为养驴扶贫担保基金。将其中的500万元按1:10比例放大,形成5000万元贷款资金;5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和大户扶持。每户养殖户发放3-5万元贷款,贷款周期为3年,扶持户养殖户,每户购买6-8头基础母驴,年可出栏4-5头,由东阿阿胶集团保障回收,每个养殖户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将驴产业作为老区建设“三大工程”主要内容,实行“一村一品”专项推进,走“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2012年重点在7个乡镇、8个革命老区村实施了驴养殖项目,扶持325个养殖户发展驴产业,为养驴户协调贷款700万元,产业开端良好。2015年,老区驴养殖专业村(小区)达到36个,年出栏驴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50户。培育驴专业合作社10个,发展驴产业经纪人1000人。全旗建设驴人工授精站75处,有种公驴157头,年可人工授精驴4万头。全旗驴存栏达到20万头,全年出栏12.5万头。全旗育肥驴年产值10亿元,经济效益500万元,全旗11万头基础母驴年经济效益2.75亿元。敖汉旗老促会负责同志预测,2017年驴存栏将达28万头;养殖户达5万户,其中养驴大户500户;年出栏驴14万头,农牧民在驴产业中获得的利润将超4亿元。建立合作组织,培育专业市场敖汉旗驴产业创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市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龙头引导、市场带动,培育养驴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驴产业,这一发展模式成为敖汉旗新的脱贫攻坚模式。推广这一模式,敖汉旗驴产业的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建设齐头并进,先后建起了长胜顺民亿、四道湾子兴润、新惠镇惠北、金厂沟梁军国农民养驴合作社等10余个比较规范的驴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育成了长胜董景新、四道湾子唐付、新惠镇王福学、张亚星、金厂沟梁李军国等驴产业带头人。五年的养驴实践证明,“小规模大群体”即家家户户分散养驴符合敖汉旗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习俗。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家里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妇女,毛驴性格温顺,老人和妇女都能驾驭。驴肉是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社会需求量大的畜产品,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说,现在,敖汉驴的市场价格越来越好,平均价一头8000元。驴产仔率稳定,基本上一年一个,购买一头良种母驴1年生1头驴驹,当年可卖4000元,两年拿回投资,经营好的一头母驴可繁育10年。育肥驴每头每月纯增值400元,即3000元钱购进一头驴驹,育肥5个月出栏可卖6000元,扣除成本纯收入2500元。长胜镇养驴大户董景新牵头成立了“顺民亿肉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50户,为驴产业的提供产前、产中、销售服务,存栏种公驴15头,基础母驴265头。社员养殖50头以上的50户。目前,该镇驴存栏24000余头,年创收2000余万元。带动230余户贫困户发展肉驴养殖脱贫致富。老促会扶持新惠镇蒙古营子村村民王福学成立了敖汉旗惠北农民养驴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0余户,饲养驴总数510头,规划小区专项用地,统一建起了标准化的棚圈4000平方米,王福学既是理事长,又是示范大户,他养殖基础母驴17头。合作社年出栏肉驴200多头,纯收入40万元。老促会扶持金厂沟梁镇李军国成立了养驴合作社,发展会员120户、规模养殖场2处,存栏驴1200头,年出栏驴900头以上,销往山东、河北等地。年销售收入540万元,盈利240万元,社员户平均增收2万元以上。驴交易市场是敖汉驴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目前,敖汉驴交易市场已成为赤峰南部最大的驴交易集散地,有四道湾子、长胜、敖吉三个较大市场,辐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有驴经纪人1000余人。四道湾子唐付市场每集交易500头驴,长胜大牲畜交易市场每集交易驴500头以上,敖吉贾洪源市场每集交易300头驴。驴市场年交易量在10万头以上,年纯利润2亿元。完善产业链条,打造毛驴之乡敖汉驴产业呈现群众青睐、领导重视的喜人局面,旗委书记邱文博亲自抓,副旗长李雨时具体分管。几个驴产业大乡迅速崛起:四道湾子镇把驴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来抓,采取优惠措施引导群众养驴,目前,全镇驴存栏2.1万头,年出栏驴6000头,实现纯收入300万元。今年,着力打造四德堂、下树林子2个驴养殖专业村,完善徐家湾、卫星营子等8个驴养殖小区,力争打造蒙东地区驴产业第一大镇。贝子府镇存栏驴达到1.3万余头。其中,哈布齐拉、二龙台两村成立了驴养殖专业合作社,大户带动小户,先养带动后养,二龙台村725户存栏驴1600多头,其中20头以上的大户5户。哈布齐拉村960户存栏驴3400多头,其中养殖20头以上的15户,发展势头强劲。兴隆洼镇依托老促会驴产业项目,扶持标准化小区建设,在巩固完善已建成小区的基础上,在莱草沟村小甸子等自然村新建驴养殖小区2个,发展标准化养殖户47户,购买优良基础母驴141头;在宝吐村建设规模化肉驴家庭养殖场一个,购进优良基础母驴60头;建驴改良站2处,购进优良种公驴3头。良好的发展环境,促动了产业提质增效。新惠镇建设驴养殖专业村4个、驴养殖小区2个,新发展养殖户204户,新引进基础母驴1020头。目前,全镇驴存栏超过2万头,出栏8000头,实现销售收入4800万元。其中有改良站点5个,20头以上养驴养殖户318户,100头以上养殖育肥大户3个。旗畜牧业局加强技术指导,针对驴改良这一发展“瓶颈”,突出抓好良种的选择、引进和人工授精工作,对养殖大户、小区、示范村和普通养殖户饲养方式、品种改良和防疫等全过程进行指导。旗畜牧业局高级畜牧师褚凤桐每天奔波在驴产业技术指导一线,早出晚归,风尘仆仆。日,东阿阿胶公司与敖汉旗签订了驴产业发展合作协议。6月15日至16日,旗长于宝君率团出席了在山东聊城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商品驴产业经济高峰论坛,作了重点发言。提出坚持创新,培育“敖汉驴”品牌,将敖汉打造成中国北方的“东阿驿站”。驴产业已被确定为敖汉旗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畜牧业内部引领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有力地促进了老区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敖汉旗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也获得多项殊荣:2015年4月敖汉旗老促会被自治区老促会表奖为“全区老区建设先进单位”、旗老促会王士民、旗畜牧业局褚凤桐为“全区老区建设先进个人”。2016年5月,敖汉旗老促会会长魏国民被中国老促会授予“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杨晓天&)
本文来源:正北方网
责任编辑:GTian
加载更多新闻
阅读下一篇内蒙古敖汉旗驴产业成扶贫引擎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王眉宇  在8月15日~16日举办的“2016年全国驴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上,内蒙古敖汉旗旗长于宝君介绍了该旗发展驴产业
内蒙古敖汉旗驴产业成扶贫引擎
本网址来源淘企网:
  本报记者王眉宇  在8月15日~16日举办的“2016年全国驴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上,内蒙古敖汉旗旗长于宝君介绍了该旗发展驴产业的经验,为全国发展驴产业树立了典型。在后来的实地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地驴业的发展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依托优势奠定产业基础  敖汉旗发展驴产业并非脑子一热、跟风行为,而是依靠多种优势综合考量的。  第一是丰富的资源优势,包括饲草资源和土地资源。敖汉旗属于农牧结合区,草地和耕地面积较大,牧草和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在50万吨以上。其中,“敖汉苜蓿”在1984年获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命名,现全旗种植40万亩,年产苜蓿8万吨以上。同时,全旗谷子种植88万亩,谷草又最适宜喂养肉驴,种谷养驴已成为该旗悠久的传承,群众养殖肉驴的积极性很高。另外,全旗土地总面积830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996万亩,建设用地54万亩,其他土地194万亩,土地资源十分充足。特别是自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部退出政策以来,全旗目前有闲置烟花厂16个,总面积3530亩,这些闲置厂区经过初步改造后,都可以建成肉驴养殖小区或加工企业。  第二是完善的扶持政策优势。在发展肉驴产业过程中,当地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首先是贷款贴息、资金直补。对向银行贷款的养殖户给予贷款贴息,对养殖户引进一头优质基础母驴按两年补助1500元、一头种公驴按两年补助10000元标准给予资金补贴。其次是设立基金、毛驴租赁。旗政府出资1亿元,农业银行出资4亿元,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由旗政府全部购买,年利率为6%左右,用于养殖户发展肉驴产业。旗政府和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正在研究以租代养形式,扶持贫困户养殖肉驴,确保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  第三是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与河北省交界处,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毗邻东北老工业基地。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肉驴贸易奠定了基础,全旗现有肉驴交易市场4处,日交易量在1600头以上。  创新模式推动提档升级  当地因地制宜创新养殖模式、经营模式,为驴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首先,推行“小规模、大群体”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其中,小规模是指每户毛驴养殖规模小;大群体指全旗养殖人数众多,养殖群体大。由于毛驴性格温驯,老人和妇女都能饲养。长期以来,敖汉旗的农牧户形成了利用自家谷草资源,每户饲养繁育3头~5头毛驴的生活习俗。这种养殖模式体现了“两结合、两降低、两提高”的特点:即农牧民零散劳动时间与小规模养驴有机结合,农牧户自产牧草资源与发展驴产业有机结合;降低了饲草料和劳务投入的成本,降低了集中繁育投入大、产出低的风险;提高了毛驴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达到70%和90%以上,提高了毛驴养殖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目前,在全旗16.1万户农牧户中,有7.2万户养殖毛驴。  其次,采取“抓大户、建小区”方式,引领产业发展。分散繁育、集中育肥是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肉驴产业关键所在。全旗现有养殖20头~50头肉驴的农牧户120户,养殖50头~100头肉驴的农牧户50户,养殖100头以上肉驴的农牧户30户。建成的肉驴养殖专业自然村(小区)43个,正在规划建设的肉驴养殖小区7个。这种养殖方式体现了“抓两端、带中间”的特点:依托养殖大户和专业小区,抓好产前的品种改良,抓好产后的育肥销售,带动了中间的农牧户多养驴、养好驴、高繁育、高产出,逐步形成稳定的肉驴产业基地。  最后,通过“推中介、建市场”途径,搭建交易平台。交易市场是肉驴产业中的关键环节,该旗充分发挥肉驴经纪人的带动作用,坚持“本地市场和外埠市场”共同打造原则。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敖汉旗已成为蒙东及东北地区最大的肉驴交易集散地,辐射到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全旗现有长胜、四道湾子、敖吉、三宝山4个具有一定规模、比较稳定的肉驴专业市场,日交易肉驴约1650头,年交易肉驴18.5万头以上。现有的4个市场覆盖了全旗肉驴养殖重点区域,能够把专业市场、经纪人、养殖户有效结合起来,稳定了肉驴的销售渠道和价格,构筑了全旗发展肉驴产业的平台。  政企合作实现脱贫效益  为有效降低肉驴产业风险,全旗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各方的互利共赢。去年,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入驻敖汉旗,已建成了3000头肉驴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并计划建设100吨驴奶生产线、100万吨饲料加工厂、20万头肉驴交易市场、驴肉深加工及孕驴血开发等项目。  在产业扶持和与养殖户利益联结机制方面,敖汉旗政府出台了《敖汉旗2015年扶持肉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东阿阿胶向敖汉旗捐赠产业发展扶持资金500万元,与敖汉旗革命老区促进会专项资金500万元打捆使用,存入中国邮储银行,作为养驴扶贫担保基金,共同担保、共同贴息,将其中的500万元按1:10比例放大,形成5000万元贷款资金,其余500万元用于贷款贴息和大户扶持。每户发放贷款3万元~5万元,贷款周期3年。这些贷款可扶持2000户~3000户贫困户,每户可购买6头~8头基础母驴,以母驴年均产0.65个驴驹计算,每户可年出栏4头~5头毛驴,养殖户所养殖的毛驴在出售时,由东阿阿胶保障回收。每个养殖户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3年内完全可以实现脱贫。  同时,东阿阿胶为繁殖母驴养殖户免费提供改良配种,公司负责回收成驴和驴驹。养殖户每头母驴配种费可节约资金200元~300元。  另外,引进贫困户到东阿阿胶敖汉旗养驴小区养驴,公司统一养殖技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回收。让贫困户变为产业工人,通过打工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养殖小区专门拿出10栋圈舍用于贫困村进入养驴,每栋圈舍可养殖200头驴;贫困村可购买毛驴、安排贫困户直接到养殖小区进行养驴,养殖小区提供“保姆式”服务。  敖汉旗贝子府镇书记吴春光向记者介绍,目前该镇太吉河窑村共有62户贫困户,通过利用扶贫专项资金,为养驴积极性高的贫困户购驴,同时可将驴寄养在本村养驴小区,年底按照政府与合作社负责人签订的价格分红,贫困户每年每户可得到分红2000元~3000元。  养殖一头基础母驴,可实现3年2驹或5年4驹,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每头毛驴可纯收入约2500元,农牧户养殖4头基础母驴,每年至少产3头驴驹,年均收入7000元以上。利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购买毛驴,2年~3年内贫困户就能够脱贫,实现了精准扶贫的社会效益。敖汉肉驴养殖2016年有补贴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区促进会章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