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缩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距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十三五”:拿什么缩小收入差距?
来源:作者:徐博、刘铮、姜琳
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郑功成说,收入分配改革其实已经“行进在路上”,具体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提高和各项福利措施待遇等。
  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多大,如何实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城乡持续增收等目标?缩小收入差距国家能做什么,个人又能做什么?
  放开准入,完善税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综合室主任王学力坦言,从基尼系数和实际体验角度,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偏大,这在学界和社会上是有共识的。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薪酬报告》则更能说明问题:2011年,2032家上市公司中高管平均薪酬为47.1万元,职工平均薪酬为8.2万元,相差5.74倍;其中相差最大的竟然达到112.77倍!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既要在收入分配政策、制度、措施上想办法,更要革除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经济社会体制弊端。”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
  王学力认为,要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就要建立健全并实施对高收入国企工资的总额和水平双重调控机制,加大对垄断行业占有国有资源的相关税收征收,提高其利润上缴比例;同时适时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帮助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另一方面,要打破垄断,让民间资本进入一些可以开放的领域,逐步消除各行业在市场上的不平等竞争状况,消除某些行业通过垄断和行政特权获得暴利的机会,从源头上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苏海南说。
  税务专家认为,我国应加快健全税收杠杆对收入分配的再调节功能。就税制而言,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最为有效,美国个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40%以上,可最直接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
  目前,个税收入仅占我国税收收入约6%,且六成收入来自工薪人群,这显然不利于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除个税外,房产税、遗产税也是调节收入分配十分有效的税种。
  提高自身,看准方向
  你能想到1988年时,我国收入最高的行业是地质勘探、水利管理吗?曾几何时,“一公交、二财贸、哪都不要才去文教”也真实反映了社会对职业的权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目前的分配格局是30多年来形成的,未来如果能用10年来恢复到相对合理、公平的格局,即可给予高度评价,大家应该让国家能够理性地、稳妥地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10年的时间,对个体来讲有点长。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也要靠个人提高自身,看准方向。
  2014年毕业于广州市某三本院校外贸专业的林少强目前正在一家报关公司工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转正后的工资只有3000元左右。“一直以为外贸体系是高大上的‘金领’集聚地,可现在的工资在广州维持体面的生活都很难,待遇还不如技术工人。”林少强说。
  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叶磊告诉记者,当地技工院校的学生往往没有毕业就被“抢购”一空,如汽车制造等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起薪往往都在5000元以上,顶尖技能人才和公司高管待遇相仿。
  王学力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正在进行中,从大方向来看,工资增长快的肯定是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体育、娱乐、健康等。另外就是供求严重不平衡的职业,如月嫂等。
  他认为,未来工资增长慢的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例如低端制造业和供过于求的职业。
  配套改革,不容忽视
  来自河北的王麟今年34岁,16岁来京从事装修行业,如今和妻子在北京开办了自己的公司。王麟告诉记者,当前用人成本太高,而且税费和社保负担重,这样下去企业几乎没得赚了。
  当前,我国社保缴费率已超过40%;企业付出1元钱,职工只能拿到0.6元。我国在今年失业保险费率由3%下调至2%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年内也将下调,但这只占社保很小比例。
  对于占社保绝对“大头”的养老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综合考虑,养老费率今年不会降低。”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还要推进配套改革,例如降低社保费率、提高保障水平,同时确保城乡居民享受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没有良好的教育就谈不上就业竞争力,创业和创新能力。
  郑功成说,收入分配改革其实已经“行进在路上”,具体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提高和各项福利措施待遇等。
  比如,《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省一级的改革正在稳步实施。再比如,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提出,2015年,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这实质就是在二次分配上向城乡居民倾斜。
  “可以肯定的是,将来的发展成果将更多地惠及民生,分配格局将更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缩小,也会规范收入制度。”郑功成说。
  记者:徐博、刘铮、姜琳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刘竞宇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王小广:中国当前最主要问题是缩小收入差距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1960年,日本宣布启动为期十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一个新的经济运动被认为是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计划实施后,十年间日本社会形成了近一亿人口的中产阶级。这项计划对中国有哪些借鉴价值?
凤凰卫视12月1日《一虎一席谈》,以下为文字实录:
胡一虎:我们来看一看,看一看在1960年代日本当时宣布为期十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那么这一个新的经济运动被认为是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非常重要的基石,它的目标你看,它同总量上也是通过增加就业,将国民收入来增加一倍,那么在收入分配结构上不断地缩小收入的差距。你看,经过这么一做,十年间实施的工资平均增到83%,日本的社会形成了近一亿人口的中产阶级,也因此它后来反转变成跃居世界第二的经济体,这一项计划对我们有哪一些的参考跟借鉴的价值?
白景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我觉得日本经验值得总结的一点,就是它在产业的发展,板块流动,政府政策驱动,先发展哪个产业,后发展哪个产业很清晰,这一点是值得研究的。
胡一虎:小广。
王小广:它强调就业,我觉得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就是就业是缩小差距,增加收入,培养中产阶级,因为你就业紧张了,就业率高了,那工资就涨了,这应该是这么一个关系,所以我觉得强调就业优先,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第一点。第二个,我们说它中国现在的最主要问题,说白了不是增长的问题,不是7.2%翻番的问题,是收入公平的问题和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跟日本当年情况不一样。
鲁桂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这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跟小平同志当年提出的翻两番,1980年,性质上是一样的,但也不是针对人均国民收入翻番的一个说法,然后刚才我记得有位嘉宾谈到了,就是这个机会的均等,那么我觉得机会的均等这个很重要,就比如说要素在不同的行业和不同地区当中的自由地流动,那么来消除收入的行业的差距和地区的差异,对吧,那么不要让这种获取特定收益的机会,固定在特定的群体当中。
贾小梁:日本在60年代,它当时有一个全民社保的计划,是跟这个应该是配套的,当时日本的储蓄率是以两位数增长的,跟我们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它实现了全民社保之后直线下降,恢复到现在的这种单位数的增长,实行全面社保,它就没有必要为自己基本的这些生老病死的问题担忧了,它就有一部分钱去可以拿到市场去消费,这样就提升了它这个消费的水平,也是带动它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所以说我就说,我们在考虑这个倍增计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全民社保的问题。
胡一虎:谢谢,谢谢所有嘉宾的分享,谢谢所有嘉宾的讨论!刚刚总结五位嘉宾,还有我们在场的贵宾们所提的意见,其实在收入倍增计划的同时大家关心的不仅是名目上看得到的钱的增加,最重要的还是那种幸福感,以及在收入分配当中的公平正义,所以说穿了,在2020年大家除了期待收入倍增计划能够实现,更期待的是另一种感觉,是幸福感的倍增计划,但是到底什么叫做幸福感的倍增计划呢?其实我找到了个答案,幸福感的倍增计划,就是我们习总书记在他就职典礼当中,可以说是他的就职演说里他所讲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当然点点点,我说不完了,许许多多的更更更更更,更怎么样,我想这都是我们期待的更幸福的生活倍增计划吧,收入倍增计划可能要请有关单位来帮忙,幸福的倍增计划希望你我一块来努力,共同努力。
《一虎一席谈》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胡一虎
首播时间:周六20:00-21:00
回放时间:周日03:10-04:05& 13:00-14: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袁鑫]
相关新闻: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名人: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多大?如何实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城乡持续增收等目标?缩小收入差距国家能做什么,个人又能做什么?
》》短评:
  快点让百姓 “钱袋子”鼓起来“十三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缩小收入差距、持续增加居民收入谋划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其展示的清晰蓝图令人振奋。
  收入分配改革已酝酿多年,但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国企高管限薪的同时,百姓总感觉“干得多挣得少”,收入“跑”不过房价、物价。
  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还在呈现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再加上一些垄断行业的特殊地位加大了收入差距。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广大劳动者平等参与社会分配权益的基本保障。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有力回应民生关切,为重构分配格局以及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做出了全面安排和科学部署。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收入分配改革动的是真金白银,改的是切身利益。
  加速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必须扎实深化改革,知难而进。
同一单位在编的员工以干部和职工身份划分购买一类事业单位机关险和企业保险,是什么明文规定?
7月28日,广东职工大讲堂第26期,嘉宾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与现场职工分享了他在湖南长沙橘子洲头落成的大型艺术雕塑《青年毛泽东》的创作思考。
6月25日下午,广东职工大讲堂第25期在南方报业传媒大厦举行,当天的特殊嘉宾——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刘纯燕引爆活动现场,现场传授“亲子秘诀”。收入倍增与缩小收入差距---时事报告
收入倍增与缩小收入差距
  要深入宣传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扩大内需等重大举措,深入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改善民生的合理预期。
  ——摘自2013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收入倍增与缩小收入差距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 马小丽
  “幸福不幸福,关键看钱袋子鼓不鼓”。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之相比,居民收入增长却并不突出。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央确定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让人们深受鼓舞,其里程碑意义不言而喻。
  一、收入倍增怎么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勾画2020年国家经济发展蓝图时,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GDP总值翻番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放在一起来讲,这充分展示了中央改善和提高百姓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表明居民收入翻番要以做大做好“蛋糕”为前提和基础。“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从宏观层面做出的安排,这意味着GDP总量翻番后,国家将拿出更多份额用于促进居民收入增长,这预示着居民收入比重将因此得到提高。当然,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并不等于到那时每个人的收入都翻一倍,而是让低收入者增长得更多一些,中等收入者平均增长,而高收入者则增长得慢一些。这样,才能在整体倍增的同时,又能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对于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而言,“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必要的路径安排。按照“两个同步”来测算,今后几年我国GDP增速只要达到7%,就能保证居民收入翻番。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仍处于上升通道,今后几年保持7%增速完全可能,因此,在继续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础上,实现收入翻番是有保证的。当然,居民收入翻番的实现,需要全方位推进和多方面配合。
  首先,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创新驱动,为做大做好“蛋糕”打好基础。
  其次,在社会建设方面,要逐步实现国民高质量的就业,让老百姓实现收入翻番有所依托。同时要大力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实现收入翻番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让农民更顺利地转变为市民,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第三,必须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通过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为收入翻番提供制度保障。在一次分配领域,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保护低收入者权益;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保证劳动者工资足额按时发放;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职工和企业实现利益共享,等等。在二次分配领域,要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其他民生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合理提高社保水平,完善政策体系并抓好落实。
点击下载PPT课件:
责任编辑:王志才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公务员、考研考试
您正在阅览的是拿什么缩小收入差距?
    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多大,如何实现“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城乡持续增收等目标?缩小收入差距国家能做什么,个人又能做什么?
    放开准入,完善税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综合室主任王学力认为,要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就要建立健全并实施对高收入国企工资的总额和水平双重调控机制,加大对垄断行业占有国有资源的相关税收征收,提高其利润上缴比例;同时适时适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帮助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另一方面,要打破垄断,让民间资本进入一些可以开放的领域,逐步消除各行业在市场上的不平等竞争状况,消除某些行业通过垄断和行政特权获得暴利的机会,从源头上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苏海南说。
    提高自身,看准方向
    你能想到1988年时,我国收入最高的行业是地质勘探、水利管理吗?曾几何时,“一公交、二财贸、哪都不要才去文教”也真实反映了社会对职业的权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目前的分配格局是30多年来形成的,未来如果能用10年来恢复到相对合理、公平的格局,即可给予高度评价,大家应该让国家能够理性地、稳妥地推进收入分配改革。10年的时间,对个体来讲有点长。因此要缩小收入差距,也要靠个人提高自身,看准方向。
    配套改革,不容忽视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还要推进配套改革,例如降低社保费率、提高保障水平,同时确保城乡居民享受公平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没有良好的教育就谈不上就业竞争力,创业和创新能力。
    郑功成说,收入分配改革其实已经“行进在路上”,具体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提高和各项福利措施待遇等。
    比如,《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省一级的改革正在稳步实施。再比如,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提出,2015年,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这实质就是在二次分配上向城乡居民倾斜。
    “可以肯定的是,将来的发展成果将更多地惠及民生,分配格局将更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缩小,也会规范收入制度。”郑功成说。
    相关链接   未来哪些职业最有“钱途”?
    软件工程师愈发“走俏”
    跨界人才“炙手可热”
    智能硬件从业者“新宠”
    农业承包户“钱景”广阔
    设计师“方兴未艾”
    月嫂 、育儿嫂热度不减
兰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或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社和兰州新闻网所有。已经与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并且不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栏目下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兰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兰州新闻网联系。
园林工人为金叶女贞穿“保暖外衣”感受漫绘的乐趣社区“红马甲”当起了交通志愿者“鸠占鹊巢”为哪般?我省昨举行输血技能大赛我市启动消防宣传周活动两周内主城区1000余辆黑摩的被查处搭建彩钢房用做餐厅后厨和包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