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南瓦人均住房面积多少?2020年小康社会标准能实现小康目标吗?以什么条件来实现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受哪些因素影响?-爱福窝装修论坛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受哪些因素影响?
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受哪些因素的直接影响?
其它类似问题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受哪些因素影响?  南方日报讯&(驻京记者/刘晓静)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最新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家庭户人均住房面积为29.2平方米,其中55%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0平方米。即使不考虑外来人口,未来若干年,全国城市现有居民至少还需7000万套以上的住房改善需求,是2011年城镇商品住房销售套数的7倍以上。其中,北上广人均住房面积偏低、租赁住房比例高、自有住房比例低,住房改善需求更为强烈;除此之外,占城市14%的集体户人口,也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需求之一。
  从面积分布来看,全国有7000万以上的城市家庭人均住房低于30平方米,东部三大经济区有改善需求的群体更大,其中广东省超过1000万户,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改善性需求高于很多省份全省总量。
  此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报告指出,全国只有14%的家庭户住房来源是购买商品房,12%的家庭户是租赁住房,其余以自建为主。其中,城市购买商品房的家庭占31%,有26%的家庭通过租赁解决住房需求(约为3315万户),22%的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公有住房(约为2876万户)。整体来看有改善居住需求的城市家庭仍有五成(至少6000万户),相当于2011年全国城镇商品住宅销售套数的6倍以上。&&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市场化程度不高,购买商品房的家庭只有31%,仍有近7成家庭租房或购买经济适用房和公有住房居住,而此类家庭一般居住条件较差,改善空间很大。其中,广东等省发展相对发达,有改善需求的家庭均在300万户以上,未来购房需求更加强烈。
讯 城市快报记者 姚华 即时播报 记者从中国指数研究院获悉,目前我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偏低的家庭仍然较多,超过半数城市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不足30平方米;即使不考虑外来人口,未来若干年,全国城市现有居民至少还有7000万套以上的住房改善需求,是2011年城镇商品住房销售套数的7倍以上;天津、北京、上海及东南沿海较发达的地区人均住房面积偏低、租赁住房比例高、自有住房比例低,住房改善的需求更为强烈;除此之外,占城市14%的集体户人口,也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需求之一。
55%的城市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30平米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50%的家庭户人均住房面积低于30平方米,而城市中这一比例是55%,住房条件有待改善。2010年,全国约有50%的家庭户人均住房面积不到30平方米,其中26%的家庭不足20平方米。
据了解,人均不足30平方米的城市家庭占比约为55%,比镇和村分别高出7个和9个百分点;人均低于20平方米的城市家庭占比约为31%,比镇和村分别高6个和9个百分点。城市、镇和乡村分布的差异主要在12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户占比和5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户占比,其中人均不足12平方米的家庭正是保障房主要针对的对象,城市在12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户占比为16%,而镇和乡村这一群体占比较低,分别为12%和8%;城市在5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户占比为18%,镇和乡村则普遍较高,分别为22%和24%。业内人士分析,这说明城市中更多家庭居住条件较差,而在镇和乡村这样土地利用率不紧张的地区,人均住房面积偏大。
从不同地区来看,有16个省市区的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全国水平,其中上海、天津、北京、东北三省和部分西北部省份普遍偏小。2010年,全国城市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2平方米,30个省市(不含西藏)中有19个省市低于30平方米,14个在28平方米以下。其中河南、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均高于32平方米,超过全国水平10%以上;黑龙江不足24平方米,比全国水平低19%,上海、天津、吉林、辽宁等8个省市低于26平方米,比全国水平低10%以上。据了解,天津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5.5平方米。
较发达地区租赁住房比例高 未来购房需求强烈
目前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化程度不高,购买商品房的家庭只有31%,仍有近七成家庭租房或购买经济适用房和公有住房居住,改善空间大。2010年,全国只有14%的家庭户住房来源是购买商品房,12%的家庭户是租赁住房,其余以自建为主。其中,城市购买商品房的家庭占31%,有26%的家庭通过租赁解决住房需求(约为3315万户),22%的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公有住房(约为2876万户),一般居住条件较差,整体来看有改善居住需求的城市家庭仍有五成(至少6000万户),相当于2011年全国城镇商品住宅销售套数的6倍以上,表明商品房市场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发展相对发达,有改善性需求的家庭均在300万户以上,潜力更大。乡村目前94%的家庭都是自建房屋,镇上的家庭户有21%是租赁房屋和购买经济适用房或公有住房,购买商品房的比例不到2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潜在的需求将逐渐释放出来。
北京、上海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均住房面积较低,且租赁住房比例普遍偏高,未来拥有大批的改善需求。2010年,30个省市区中有8个以租赁住房为主的城市家庭户占比超过30%,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的比例超过36%,明显高于其他省市,而购买商品房的城市家庭占比较低的省份有福建、广西、陕西、山西、海南,其中山西、和海南的比例不足20%,综合起来看,浙江、北京、广东、福建4个省市区以租赁住房为主的城市家庭占比均超过36%,而购买商品房的城市家庭占比均低于28%,商品住房潜在需求高,未来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
WWW. 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北京大学召开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研讨会,发布由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家庭的平均总支出为3.8万元,比2010年增长了5710元。北大校长助理李强表示,将持续开展调查并发布数据,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家庭支出同比增5710元
  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家庭平均总支出比2010年增长了5710元,其中食品支出增长2287元,占到全国家庭平均支出增长额度的40%。在各项支出相对于2010年都有所增长的同时,2011年家庭购建房支出和捐赠支出下降。
  去年全国家庭现住房完全自有率为84.7%。住房类型上,42.2%的家庭现住房为平房,比2010年调查结果下降了8.5个百分点。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0平方米。
  已婚子女75%不与父母同住
  据调查,全国62.3%的16岁以上人口处于在婚状态,未婚人口为31.2%。未婚男性比未婚女性多7%左右。北大有关负责人说,在婚和未婚人口比例都较高,离婚和同居比例较低,说明我国婚姻稳定性较强,传统的婚姻观念仍占主导地位。
  记者从数据中发现,全国有75.2%的已婚成年子女不与父母同住。已婚成年子女中从夫居(即住在婆家)的比例为21.1%,是同妻居(即住在娘家)的5倍还多。
  家庭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全国13.2%的家庭夫妇已生育子女但不与子女同住,即“空巢”家庭。而“丁克”家庭(尚未生育子女的家庭)仅为1.4%。专家认为,虽然夫妇与子女同住仍为最主要的家庭形态,但“空巢”家庭比例迅速上升,势必带来养老、家庭服务、情感关怀等问题。
  此外,家庭代际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代户(父母和子女同住)家庭占比最高,四世同堂家庭仅占1.9%。
  教育支出城市与农村相差多
  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家庭支出中,用于孩子教育的支出均值为1803.9元。更详细的分类统计则显示,城市户口家庭教育年支出为3458.2元,农村户口家庭仅为1367.8元。
  正在上学的少儿工作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6小时,而休息日在校学习时间也达到了3.4小时。6至9岁儿童首选书画类课外辅导班,10至12岁少儿首选乐器类课外辅导班,13至15岁少儿首选外语类课外辅导班。
  去年新增的社交网络考察指标显示,QQ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的青少年中使用率均超9成。社交网络和email是青少年群体使用最普遍的社交手段。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网络功能是听音乐。尽管如此,看电视仍是青少年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
  孩子患病近4成家长自己找药
  在《报告》中,有一项行为调查,即孩子患病处理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全国36.8%的家长在孩子患病后自己找药或买药,而不是找医生看病。其中,城市家长更倾向于在孩子患病后自己找药,比例比农村家长高出十多个百分点。专家分析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除了城市医疗成本高、到医院就诊时间长以外,家长知识结构也是重要原因。据介绍,目前全国有60.7%的少儿享有社会医疗保险,而少儿拥有商业医疗保险比例只有17.7%。
  数据显示,全国有6.1%的青少年儿童肥胖,7.4%的青少年儿童超重。分年龄来看,低年龄组的少儿肥胖的比例明显更高,即“小胖子”比“大胖子”更多。分性别来看,男孩比女孩肥胖和超重的比例更高,西部地区儿童肥胖比例超过中、东部。
  在视力方面,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儿童的视力逐渐下降。在3-5岁组,少儿近视的比例仅为3%;而在16-18岁组,全国有20%的少儿近视。分城乡来看,城市少儿的视力明显更差。16-18岁组城市少儿近视的比例高达38%;而在农村,这一比例仅为16%。女孩视力普遍差于男孩。而各年龄段儿童中,右眼的视力普遍比左眼差。
人均住房面积36平引争议 多数人称自己拖后腿
  人均住房面积统计数据引争议
  多数人戏称自己“被平均”“拖后腿”
  关注理由
  “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并没有解决“买房难”的问题。而近日由北京大学公布的一组调研数据则显示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6平方米。现实与数据的矛盾再次将住房问题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其实,人们质疑的并非是“被平均”了的住房面积,而是何时才能实现“居者有其屋”。
  视点关注
  本报记者杜晓
  本报实习生唐瑶瑶
  北京大学近日发布了《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这份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
  上述报告一出,舆论顿时哗然。很多人认为数据有失公允,更戏称自己“被平均”、“拖后腿”。
  人均住房面积惹争议
  此次北京大学的统计数据公布后,许多网友戏称,“我们又一次被平均了。面对几个平均的数字,不得不感慨道,给国家扯后腿了。我买不起几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也住不起116.4平方米的房子,更掏不出上百万元的银子。当然,这些数字可能不是假的,而是真实的情况。那我们只能说,那些房子不是给我们盖的”。
  上述报告主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承认,报告里的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平方米存在缺陷,掩盖了样本的差异。他表示,可能会适时再做调研,细化群体分类。
  “从8月6日到现在,我接到不少媒体的电话,很多记者对'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4平方米’和'人均住房面积36平方米’这两个数据提出质疑,说与自己的现实情况出入很大。其实我们报告中所得到的数据只是个概括的平均数,虽然比较简洁,但是也掩盖了我们所取样本内部的结构差异。”李建新说。
  “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没必要怀疑的,只是这个数据反映不了大多数百姓的居住条件。就跟人均收入统计一样。”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平均面积背后存差异
  对于平均数据引发的质疑,也有网友发表了不同观点。
  “我觉得人均36平方米的统计数据也算正常。因为有钱人住的房子面积太大了。我的朋友中间有人住的房子比我还小,也有人住着几百平方米的房子,平均算下来,也差不多了。”有网友发帖称。
  “(住房)差异确实有。这种差异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地域差异,中国幅员辽阔,比如城与乡、城市中心人群与非城市中心人群,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会比较大,而城市人住房则比较紧张;另一个差异存在于不同的人群,比如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分别,有极端的情况,比如一个家庭拥有几套豪宅。其实在样本内部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李建新说。
  其实,对于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来说,不是不想住得好一点,而是没有能力。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今年7月公布的民调显示,超过3成的中国内地民众有住房需求,其中年轻人的购房意愿尤为强烈,但大多缺乏房屋购买力。
  “人均住房面积所引发的争议,说明了当前年轻人群和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状况不容乐观。统计中位线以下的人均住房面积更有意义,更能反映大众的居住条件,而不是总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是这种统计实践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像北大这样的大学研究机构去做入户调查是很困难的,只能依据公开数据来做统计。人均住房面积可以反映社会整体居住条件的改善,中位线以下的居住面积能反映大多数百姓的居住状况。”楼建波说,更加重要的是,从政府住房保障的角度来讲,要建多少保障性住房,要提供多少居住面积,要考虑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的数据,而不能用总体的人均住房面积来衡量社会是否需要保障性住房。
  立法体现多种保障形式
  随着房价的飞速增长,中国年轻人群以及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已经日益突显。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调查还显示,无论是东、中、西部地区,抑或是一、二、三线城市,中国民众对房屋的需求意愿均十分相近。而明显不同的是,按收入和年龄分组的人群意愿存在差异,即低收入者和年轻人的房屋需求大,年轻人的买房意愿更强,低收入者“申保”意愿明显。数据显示,想买房的民众主要是年轻且收入不高的人群。尽管所谓的“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已实施了两年,但仍有75%的年轻人表示不能承受当前房价,这一人群的房价承受力明显比其他群体弱。
  “在我们内部网上,有段时间大家每天都在顶一个要求单位分房的帖子。现在房价太高了,大家都买不起,又不是所有人都符合保障性住房的条件。”一名在中央机关工作的人员对记者说,他最近关注的楼盘都在远郊区县,而且以他的经济能力只能买个一居室。
  “国际上住房保障的一般做法是保障最低收入的20%的人群,这个数字比较合理,太高的话,一些人会觉得辛勤劳动不合算。所以,居住面积在中位线以上的人群就没必要统计了,只要统计最低收入的20%的人群在这个城市的居住状况到底怎样,而且这也可以不需要统计,可以通过让这部分的人群提出申请,然后有关部门核查就可以了。”楼建波说,这样的统计数据更能对住房保障工作产生推动作用。
  对于住房保障工作的推进,许多业内专家一直在呼吁立法保障相关权利。
  “房子的问题不能都交由市场解决,指望人人都买得起商品房,尤其是面积足够大的商品房,这不现实。”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向记者分析,政府部门对于解决住房问题的基本目标应该着眼于保障公民的居住权,做到“居者有其屋”。“政府部门可以按普惠型的思路提供保障性住房,即政府部门对所有的公民都负有解决住房问题的责任。也就是说,公民不管有钱没钱,都有权参加摇号,摇到了就买。但是,有两种人不参加摇号,一是在房改时已经买下自己住房的人,二是近年来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房的人,因为政府已经对他们尽了责任,因此他们就没有资格再参加分配”。
  楼建波建议,在未来的住房保障立法中要体现多种住房保障形式。我国目前保障房体系包括两限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在统计上,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往往也被纳入住房保障工作之中。从保障形式上看,两限房、经济适用住房属于实物保障,廉租房和公租房保障则既可以采取实物保障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货币补贴的方式。其中,廉租房的货币补贴已经形成制度。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各有利弊,能够满足住房困难家庭的不同需要。从立法上说,法律应该既规定实物补贴,又规定货币补贴;在操作层面上,各地在制定保障计划时,应区分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
  “不能把房地产宏观调控降房价稳房价作为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的手段,因为不管房价怎么降,中低收入家庭都是很难购得了房,所以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应该由政府去解决。”楼建波说。
统计局称中国已小康 人均住宅面积27平方米 09:27:10 来源:法制晚报
&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公告,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10046元,是2000年的2.73倍,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0平方米,达到预定目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公告,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10046元,是2000年的2.73倍,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0平方米,达到预定目标。  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而“生活质量”提升幅度最大。  根据统计局的理论,跟百姓密切相关的“生活质量”,衡量标准包括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五项监测指标。  啥是“恩格尔系数”? 19世纪德国人恩格尔先生提出的,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也就是“吃饭”的开销在一个家庭开销中所占比例,比例越高,说明越穷。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38.4%,比2000年的45.6%下降了7.2个百分点;而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0平方米,比2000年的19.0平方米增加了8.0平方米。  都拿钱去买房子了,没法儿不节衣缩食。“恩格尔系数”、“住房面积”两个数据都良性化了,但是我们一定幸福了吗?  人家欧洲人是钱多得可以忽视吃饭的费用,所以有了恩格尔系数,我们是被高房价压得“不敢吃饭”省月供造成的“比例比较低”。尤其是那些小白领,借了父母首付款、小两口每个月收入不到万元却要60%以上用来还款。  在统计工作中,“恩格尔系数”和“住房面积”是同一类指标,可以共同证明一个结论——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现实生活中,高房价导致“20年家庭收入不够买一套房子”,住得越大吃饭的钱越少,这是肯定的。  学经济的大学生第一次读到《西方经济学》专著的时候,在介绍“恩格尔系数”的那部分,有的国外学者要标明“中国广东除外”,意思是这个系数并非放之四海皆准。  广东人崇尚饮食文化,不仅吃得次数多(两顿正餐加上早茶、消夜),而且吃得精、鲜、奇。一般广东人喜欢请客吃饭从不缩手缩脚,20年前就“什么事儿都饭桌上说”,包括普通百姓,这就导致广东恩格尔系数高过新疆和河南。  2010年,当房价走入史无前例的高限,宏观调控还未完全发挥作用的年度,被丈母娘逼着买房的、被“买房子永远是最佳投资”思想影响出手的,应该能够深刻体会到“买房子和吃饭是一对儿矛盾”。  这次“洋系数”证明了我们的“幸福”,且不怪它算得对不对,首先该感谢“恩先生”对我们的肯定。敢作敢当,后面的路要自己走,别让日子过得太苦,该吃什么就吃点什么,别住在大房子里天天喝粥吃咸菜,同时也给“恩格尔”一点面子,别让自家的数据,拉了全国人民幸福指数的后腿。
统计局发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各地统计研究部门对2000年~2010年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结果表明,过去的十年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努力克服了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生产成本上涨、“非典”疫情、罕见的冰雪灾害与大地震、泥石流,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态势良好。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9.6%提高到2010年的80.1%
  据最新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2]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见表1)。
表1: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在六大方面的实现程度&& 单位:﹪
  (一)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0.3%提高到2010年的76.1%
  “经济发展”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和失业率(城镇)五项监测指标,主要反映经济方面的发展情况。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6.1%,比2000年提高25.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58个百分点。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人均GDP达到29992元(当年价),按可比价格计算,是2000年的2.56倍,十年间年均增长9.8%,实现程度首次超过60%,达到64.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76%,比2000年的0.90%几乎翻了一番,实现程度为70.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1%,比2000年的39.0%上升了4.1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86.2%;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9.95%,比2000年的36.22%上升了13.73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83.3%;失业率一直保持在目标范围内,实现程度为100%。
  (二)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改善,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7.5%提高到2010年的82.5%
  “社会和谐”包括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和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五项监测指标,主要反映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社会和谐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2.5%,比2000年提高25.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50个百分点。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基尼系数[3]略高于2000年的0.412,实现程度为79.8%;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为3.45,比2000年的2.85上升了0.60,实现程度为70.3%;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4]为50.95%,比2000年的68.74%缩小了近18个百分点,已达到预定目标;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5]达到65.6%,比2000年的13.3%上升了52.3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72.8%;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为99.25%,比2000年的110.64%缩小了11.4个百分点,实现程度接近100%。
  (三)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8.3%提高到2010年的86.4%
  “生活质量”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五项监测指标,主要反映居民生活的发展变化情况。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6.4%,比2000年提高28.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81个百分点,在六大方面中实现程度提升的幅度最大。从五项监测指标来看,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估计为10046元(2000年不变价),是2000年的2.73倍,实现程度为67.0%,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恩格尔系数[7]为38.4%,比2000年的45.6%下降了7.2个百分点,已达到预定目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8]达到27.0平方米,比2000年的19.0平方米增加了8.0平方米,达到预定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2000年的39.7‰降低了23.7个千分点,实现程度为73.2%;平均预期寿命估计达到73.5岁,比2000年的71.4岁增加了2.1岁,实现程度为98.0%。
  (四)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84.8%提高到2010年的93.6%
  “民主法制”包括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和社会安全指数两项监测指标。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民主法制方面的实现程度为93.6%,比2000年提高8.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7个百分点。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9]达到82%,比2000年的60%增加了22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91.1%;以2000年为基期,从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活安全和生产安全四个方面综合来计算的社会安全指数[10],2010年实现程度达95.6%。
  (五)文化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58.3%提高到2010年的68.0%
  “文化教育”包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三项监测指标,主要反映文化教育方面的发展情况。据监测,2010年中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实现程度为68.0%,比2000年提高9.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97个百分点。从三项监测指标来看,我国文化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2008年以来,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其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等优势进一步凸显,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2.75%,比2000年提高了将近1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55.0%;受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因素的影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10.22%,比2000年的11.68%下降了1.46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63.9%;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预计为8.64年,比2000年的7.79年提高0.85年,实现程度为82.3%。
  (六)资源环境保护态势良好,实现程度由2000年的65.4%提高到2010年的78.2%
  “资源环境”包括单位GDP能耗、耕地面积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三项监测指标,主要反映资源利用状况和环境保护成果。据监测,2010年中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实现程度为78.2%,比2000年提高1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28个百分点。从三项监测指标来看,由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2010年单位GDP能耗已下降至1.21吨标准煤/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比2000年的1.4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了17.6%,实现程度为69.5%;以2000年为基期计算的耕地面积指数[11]2010年为94.5%,仍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从空气、水、绿化等方面综合计算的环境质量指数[12]达到76.7%,比2000年的59.2%增加了17.5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76.7%。
  二、四大区域[1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上升,但区域间差距仍然较大
  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看(见表2),十年间中国四大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明显提升。2010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88.0%,比2000年提高23.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77.7%,提高2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71.4%,提高18.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为82.3%,提高22.0个百分点。从十年来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增幅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表2:2000-2010年中国四大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单位:%
  (一)东部地区实现程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
  2000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64.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到2010年,东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了88.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7.9个百分点。无论是每年的实现程度还是实现程度的提升幅度,东部地区都居全国四大区域之首。到2010年,东部地区已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7省(市)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超过了90%。
  (二)中部地区实现程度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
  2000年,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55.6%,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4.0个百分点。到2010年,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了77.7%,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从六大方面来看,中部地区主要在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方面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程度为64.2%,比全国低11.9个百分点;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3.4%,比全国低3.0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六个省份发展比较均衡,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均在80%左右。
  (三)西部地区实现程度和提升幅度均低于东部和中部,但已现加快势头
  2000年,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5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到2010年,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从六大方面来看,西部地区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这三大方面,2010年的实现程度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3.7、11.2和8.4个百分点。然而可喜的是,与2009年相比,西部地区2010年的增速在四大区域中排在首位,显示出了其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从西部地区12省(区、市)来看,虽然其发展水平都相对较低,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都达到了60%以上,全部实现了整体小康。其中近年来内蒙古发展较快,2010年的实现程度已接近80%;广西、重庆、四川和陕西等4省(区、市)的实现程度位于70%-80%;其余贵州、云南等7省(区)的实现程度位于60%-70%。
  (四)东北地区实现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低于东部地区,但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2000年,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60.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0.7个百分点;到2010年其实现程度达到8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2.2个百分点。从六大方面来看,东北地区主要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东北地区生活质量的实现程度为82.3%,比全国低了4.1个百分点。2010年,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首次超过85%,吉林首次超过80%,黑龙江已接近80%。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所加大,“十一五”时期增速快于“十五”时期
  年历经了中国的“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从两个时期考察,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十五”时期年均提高1.51个百分点,在“十一五”时期年均提高2.59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1.08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加快。
  (一)从六大方面来看,增速均有所加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在“十一五”时期的增速均高于“十五”时期(见图1)。由此可见,“十一五”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和法制社会效果明显,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文化教育和资源环境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从四大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的阶段性变化较大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年均增速均高于“十五”时期(见图2)。“十五”时期,实现程度的年均增速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且各地区年均增速之间的差距较大,最高的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比最低的西部地区高了近1个百分点;到了“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四大区域之间的年均增速差异明显缩小,最高的中部地区的年均增速比最低的西部地区仅高了0.3个百分点。
  从两个时期的年均增速对比来看,东部地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是随着东部地区多个省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突破90%,今后的提升速度可能会逐渐放缓;中部地区在“十一五”时期的年均增速比“十五”时期高了1.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但其在“十一五”时期的年均增速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东北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政策建议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后十年的交汇点上,回顾前十年成绩卓著,展望后十年仍任重道远。要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十年要继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和利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要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走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第二产业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化的良好局面,为下一轮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我创新能力
  要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以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创新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培养,集中科研力量,突破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重视科技成果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做好引进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完善社保体系
  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特别要重点关注农村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城镇未就业居民等弱势边缘群体的保障问题,加快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和全国一体化,使尽可能多的人口可以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好处。
  (四)注重环境保护,坚持节能减排
  要继续坚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坚定不移地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始终放在突出位置,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绿色新兴产业,逐步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走环境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注释】
  [1]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7年又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对指标体系做了重要修订。为了便于各地开展监测工作,2008年6月由国家统计局正式印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统字[2008]77号),方案中的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是一种综合指数,是各监测指标实际值除以标准值,然后再经加权综合而得的。实现程度60为总体小康,100为全面小康,也就是说,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是以60为起点,100为终点。
  [3]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因此其最大为,最小等于。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人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每个人的收入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基尼系数处于0和1之间。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我国城镇和农村基尼系数可分别通过城乡居民住户收支调查的原始资料计算得出,但由于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户调查尚未一体化,所以,还不能直接通过住户调查资料计算全国的基尼系数,只能根据城乡居民住户调查收支分组资料估算得出。
  [4]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是通过计算全国31个省(区、市)人均GDP的变异系数得出的。它反映的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其值越大,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5]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是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人口占政策规定应参加人口的比重。基本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为重要,所以在计算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时只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
  [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根据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常住人口比重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目前,统计部门只公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可通过计算农村居民总收入减去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得到。
  [7]恩格尔系数是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以及城、乡常住人口比重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
  [8]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指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的加权平均。
  [9]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指公民对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的满意程度。此指标是一项主观性指标,其数据通过抽样调查取得。
  [10]社会安全指数是一个合成指数,表示社会安全的状态。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安全的几个主要方面(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等)的总体变化情况。其中,社会治安采用万人刑事犯罪率指标;交通安全采用万人交通事故(含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民航等)死亡率指标;生活安全采用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指标;生产安全采用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指标。
  [11]耕地面积指数是指报告期耕地面积与基期耕地面积的比率。当耕地面积增加时,比率大于100%;当耕地面积减少时,比率小于100%。
  [12]环境质量是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地质环境、噪声等环境要素优劣的一个综合概念。由于环境统计数据的限制,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目前暂由水环境、大气环境、绿化等环境要素构成,待条件成熟时,再加其他。环境质量指数包括: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地表水达标率和国土绿化达标率。
  [13]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
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发布
日 14:45 来源: 重庆晚报
  重庆晚报讯 前日,西南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发布全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该报告是西南财大与联手基于全国25个省、80个县、320个社区共8438个家庭的抽样调查汇总分析形成,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家庭金融的基本状况。
  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的问世,共历时三年,其权威性和详实的内容填补了行业空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表示:“此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调研数据的出炉,不仅为目前对家庭消费金融行为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补充,还将为政府和监管层制定重要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农村22278元。
  从数据中发现有0.5%的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有150万中国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0万元,10%的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整个社会总收入的57%,说明中国家庭收入不均等的现象已经较为严重。
  报告还显示了中国家庭人情往来的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中国家庭人情支出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6051元,占总收入比的22.1%。城市平均为7837元,占总收入比的25.5%。中国家庭人情收入方面,全国平均水平为1944元,占总收入比的7.1%。城市平均为2305元,占总收入比的7.5%。
  城市家庭资产远高于农村
  10%家庭储蓄占总额74.9%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城市家庭中,金融资产11.2万元、其他非金融资产145.7万元、住房资产93万元,负债10.1万元、净资产237.5万元。相应的农村家庭数据为3.1万元、12.3万元、22.3万元、3.7万元、34万元。
  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负债平均为6.26万元,总体资产负债率为4.76%。其中,城市家庭平均负债100815元,农村家庭平均负债36504元。
  从全国平均水平看,在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为6.37万元,仅仅只占总资产8.76%,而非金融资产为66.40万元,占91.24%。
  报告数据还显示,家庭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例最高,为57.75%;现金其次,占17.93%;第三,占15.45%;为4.09%;银行产品占2.43%。银行存款和现金等无风险资产占比高。
  报告数据还显示,资产最多的10%家庭占全部家庭总资产的比例高达84.6%,其金融资产占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也有61.01%,非金融资产占家庭非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更高达88.7%。还有,中国收入最高10%的家庭,其储蓄率为60.6%,其储蓄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大量低收入家庭在调查年份的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而中国较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广大民众没有足够的消费动机,而在于没有足够的收入。
  我国家庭自有住房率近90%
  城市首套房收益率超300%
  中国家庭的非金融资产以住房为主。《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资料,世界平均住房拥有率为63%,美国为65%,而日本为60%,我国自有住房拥有率处于世界前列。报告还指出,城市家庭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占19.07%,其第一套房平均收益率在300%以上。
  报告显示,城市户籍受访者3996个家庭中,有3412.36个家庭拥有各种类型的自有住房,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这一比率在农村显然更高一些,为94.60%。
  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已经超过1套,为1.22套。这一数值比2010年中金公司发布的数据0.74套住房相比有大幅提高。
  此外,报告显示,在城市中,第一套住房平均收益率均值为340.31%,第二套为143.25%,第三套为96.70%。
  住房方面。非农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28.39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47%;农业家庭购房贷款总额平均为12.22万元,占家庭总债务的32%。住房贷款总额远远大于家庭年收入,户主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的家庭负担最重,贷款总额平均为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
  77%家庭没有从股市赚过钱
  赚得多的学历不高年龄不小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赚过钱。
  报告称,股票投资盈利的家庭占22.27%;盈亏平衡的家庭占21.82%;亏损的家庭比例达56.01%。也就是说,高达77%的炒股家庭没有从股市赚过钱,这与人们说的“二八”法则比较接近。
  值得注意的是,炒股的盈亏水平与学历的高低并不成正比,反而是小学学历水平炒股盈利的更多。报告显示,没上过学炒股盈利的股民占33.33%,小学占37.04%,初中占9.84%,中专/职高占20.59%,大专占25.4%,大学本科占19.31%,硕士研究生占22.22%,高学历与炒股赚钱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
  报告还显示,在户主为青年的家庭中,炒股盈利占16.14%;在中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23.71%;在老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30.30%;总体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炒股赚钱的比例呈增加的态势。
  中国家庭办企业比例倍于美国
  至少33%家庭介入过民间金融
  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投资意愿大大强于美国家庭。
  在美国,拥有工项目的家庭只有7.1%。而在中国,总体14.06%的家庭拥有工商业项目,这一比例是美国的一倍。具体看,在城市该数据为12.44%,在农村该数据为15.16%。
  中国人的投资兴业意愿还不光表现在办企业的数量上,民间金融的相关数据也能间接说明问题。报告显示,有借出资金的家庭比例为11.9%,有借入资金的家庭比例为33%。
  读硕士回报比读博士高
  海外留学比例接近10%
  报告显示,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考扩招效果明显,“80后”初中以下比例仅为7.5%,而大学毕业比例则高达并稳定在19%。
  大学教育及硕士生教育回报显著。数据显示,本科学历收入是大专或高职学历的1.75倍,硕士学历收入则为本科学历的1.73倍,而博士学历收入则只有硕士学历的70%。
  另外,到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公民重要选择之一。中国家庭中9.78%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留学海外。在有15岁以下小孩家庭中,8.31%打算送小孩出国,29.43%看情况决定是否送小孩出国。
西南财大发布“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引争议
2012年05月17日来源:
  “家庭平均资产247.60万元?我明显又拖后腿了……”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共同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下称报告),近日在网络上引起巨大的争议。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昨日对潇湘晨报记者说,“平均数”反映了居民家庭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中位数&#万元可能更接近普通居民的感受。&&&&& 城市家庭资产中位数为40.5万元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8月,中国家庭资产平均为121.69万元,城市家庭平均为247.60万元,农村家庭平均为37.70万元。  对此,正准备生小孩的周芸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她和老公每月的收入加起来约为8000元左右,买房依靠银行贷款,家里有一台小车,平时想攒钱比较困难。“我家的房子和车子加起来还不到100万,还欠了银行三四十万。”  面对众多质疑的声音,甘犁表示,抽样调查的样本里,资产最多的10%家庭占全部家庭总资产的比例高达84.6%,大大拉高了平均水平。“实际上,城市家庭资产的中位数仅40.5万元,更切合大多数市民家庭的感受。”  “中位数”是统计学名词,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举例说:现在有13个数按大小依次排列,第7位就是中位数。  甘犁坦言,平均数247.60万元,实际上反映了当前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悬殊。&&&&&& 北、上、深家庭自有房率最低  报告称,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9.68%,其中城市为85.39%,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为1.22套。具体到套数,城市家庭中只有一套住房的占69.05%,两套的占15.44%,其余的拥有三套或三套以上。  89.68%的住房拥有率,似乎秒杀了“蜗居”、“啃老”族们“买房难”的隐痛。  “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房子,那谁还做房产投资?都没有人租房了!”在长沙一高校任职的张恺说。  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相关解释说明。  此次调查对“家庭”的界定为:受访家庭中至少满足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同屋居住、共享收入、共担支出。城市中的三口之家,即使子女已经成年并有自己的工作,只要子女与父母同吃同住,家庭的消费支出也是依照其收入共同规划的,子女与父母就同属一个“家庭”,那么这些子女也应算是有房。  这份说明还表示,北、上、深三大城市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最低:35岁以下的北、上、深家庭住房拥有率仅为59.88%,低于同样条件下其他城市地区的76.92%。
发布方西南财大解释我国9成家庭有住房报告质疑
  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远超世界60%左右的水平。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家庭调查报告》中的这组数据一经公布即遭质疑。很多网友表示数据与现实不符,有种“被平均”的感觉。昨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对该数据解释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自有住房拥有率远低于平均数。
  报告称,2011年中国城市户均拥有住房为1.22套。这一数值远高于2010年中金公司发布的数据0.74套住房。据了解,“大炮”()在看到新闻之后也第一时间在微博中转发,并称“城市户均住房总量尚达不到1:1,尤其是成套住宅”,“中金的数据更可靠”。
  对此,上述调查中心昨天解释称,虽然我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差异较大。北京、上海、深圳自有住房拥有率低于全国其他城市地区,其中户主年龄在35岁以下家庭中,自有住房拥有率仅为59.88%,在35~45岁和45岁以上家庭中,自有住房拥有率分别为81.45%、82.3%。在其他城市地区相应年龄段家庭中,自有住房拥有率分别为76.98%、87.73%、89.92%。
  解释发布后,仍有专家对这一数据提出质疑,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中国处于城市化过程中,普遍的现象是农村在城市打工人口比例非常高,作为城市移民很多人工作学习都在城市,从数据统计的确是有住房,但是大部分一年最多回老家几天。他认为,全国这样的数据意义不大,农村和城市的自有住房不能混为一谈。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年小康社会的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