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想搞个大新闻偷我银行钱10000能不能上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东方女子取钱忘拔银行卡 一万五千元现金被盗刷
作者:陈望
  南海网海口9月1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陈望 通讯员曾群飞、叶嵬)9月18日,记者从海南公安边防总队东方支队获悉,9月16日上午,盗刷他人银行卡上万元的网上在逃人员王某被东方支队板桥边防派出所抓获,宣告了王某信用卡诈骗案的成功告破。
  据了解,日中午,海南东方市板桥镇居民王某芬女士在板桥镇邮政所ATM机上用其父亲的银行卡转账后忘记取卡便离开了,之后银行卡内的15000元人民币被他人以每次取款3000元共5次的方式取走。这起案件引起板桥边防派出所的高度重视,该所立即组织民警展开了立案调查。
  通过查看银行监控,民警初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大致面貌体征,之后民警在辖区进行摸排,核实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就是板桥镇桥北村村民的王某。由于案发后王某长期不在板桥镇居住,故而民警锁定嫌疑人后无法立即将其捉拿归案。9月3日,王某依法被列为网上在逃人员。
  16日上午,板桥边防派出所根据群众举报掌握线索,在板桥镇桥北村王某的家中将其抓获。目前,王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进一步调查办理中。
  对此,警方提醒,拾得他人在ATM机上忘取的银行卡,并以持卡人名义将银行卡内钱款取走的行为属于信用卡诈骗,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法律责任。市民在使用ATM机取款时务必时刻记住取卡,发现他人银行卡未取走时,应及时与公安机关或银行联系。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南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南海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南海网 版权所有 
电话:(86)6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  |  |  |          
数码娱乐DVD导刊双语学习报
当前位置:
银行柜台藏“内鬼” 偷记密码盗钱财
&来源:&&作者:
  银行卡就在身上,卡里的钱却在主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出、转入多次,最终15万元现金被盗。更心惊的是,银行卡预留的手机号码也变成一个毫不相识的陌生人。原来,这一切竟是银行内鬼所为。昨日记者从合肥蜀山区检察院获悉,&内鬼&胡某涉嫌信用卡诈骗,已被提起公诉。
  卡未离身被盗15万元
  今年4月,合肥的许先生接到朋友电话,称已经把欠款30万转到他的账户上。&我的卡有短信提醒,这笔钱到了我咋没收到短信?&朋友拍下转账账单传来,许先生有些慌了。
  次日,他来到开户银行&&合肥某商业银行潜山路支行,查询了账户,可情况让他大吃一惊。前一天朋友确实给他转了30万元,但就在此后不久,该卡就有两笔转出交易,分别为49999.99元,两笔转出近10万元。不仅是这两笔,许先生查出,今年2月还有一笔转出5万元的交易,但这笔钱次日又转了回来。随后的3月4日和11日,这5万元又被分两次转走了。
  &这几笔交易我完全不知情,也没有短信提醒。&许先生赶紧找银行询问,发现他之所以收不到提示短信,是因为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竟莫名其妙变成了一个陌生号码,对方还开通了手机银行,上述交易都是通过手机转账完成的。这到底咋回事?许先生要求银行工作人员继续查询,发现银行卡预留信息竟然是有人于今年2月18日在柜台修改的,许先生意识到不妙,赶紧报警。
  银行柜员偷记密码作祟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经过民警调查,对许先生银行卡下手的,竟然就是该支行一名工作人员。这名男子姓胡,从2013年12月开始在这家银行上班,担任柜员。
  但他怎么能盗取许先生银行卡的信息呢?原来,今年2月,许先生因有事不便,委托了一名代理人到该支行帮助自己办理银行卡相关业务,因业务需要密码,该代理人询问过许先生后,随手记在了一张纸条上,然后交给胡某,让其在该纸条上写上开户名。该代理人不知道的是,胡某竟趁他不备将密码记录下来。
  2月23日,胡某心生贪念,利用掌握的密码,在柜台上将许先生的银行卡信息全部改成了他自己的信息。事后他害怕败露,并不敢下手,可是贪心又不停作祟,于是他借了朋友的一张银行卡,打算伺机行动。
  涉嫌诈骗内鬼已被公诉
  2月27日,胡某再次查询了许先生银行卡的余额,发现卡里有5万元,他决心下手,遂将这5万元转到自己朋友的银行卡里。但很快,他又害怕了,于是次日又把这些钱转了回去。此后几天,他见许先生并没有发现异常,于是3月4日以及3月11日,他又分两次转账1万元、4万元到朋友的银行卡里,后转入自己账户。
  此后,他经常查询许先生的账户,打算一有钱就再次下手。今年4月23日,他收到短信提示,称许先生的银行卡收到转账30万元。他故伎重演,通过手机银行分两次转走99999.98元。之所以选择这个金额,据胡某交代,是因为取款超过5万元就要向银行预约。就在他准备再次下手,将这些钱据为己有时,被警方抓获。
  胡某交代,实际上他在银行收入不低,却因一时贪念犯下大错。目前,他涉嫌信用卡诈骗,已经被蜀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内鬼&作案大致步骤
  ①无意中看见代理人记下的客户密码
  ②利用密码将捆绑手机改成自己号码
  ③偷偷监控客户余额并留意手机提示
  ④借一张卡当&中转站&将钱据为己有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银行卡盗刷真相揭秘:谁“偷”了我的钱!
4月19日,一篇“河南7万条银行卡信息被泄露!可能就有你的!”的文章惊现微信朋友圈,当人们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点开看,紧接着的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惊呼:“我的信息是否安在......”
一个触目惊心的银行卡盗刷黑幕就此揭开!
从2014年至今,都市热线中反映被盗刷银行卡的受害者多达2000多人,他们少则被盗刷数千元,多则被盗刷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那么,这些银行卡到底是怎么盗刷的呢?记者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卧底到一个盗刷银行卡的团伙之中。作为一个调查记者,看到我和战友的作品有这样的成绩,本应该心里乐开了花,但是说真的,从行动那一刻起,越来越多的真相让我心惊肉跳,彻夜失眠……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条条的银行卡信息罢了,但是对于盗刷银行卡的不法分子来说,通过他们的技术手段,每一条信息都能复制出一张银行卡。如果这些信息都是真实的,真不敢想象后果该是多么的可怕。一旦被别人复制成银行卡,我们卡里有多少钱,数额是怎么变化的,他们都会一清二楚,我们还有什么隐私?
揭秘一:谁“盗卖”了我们的银行卡信息?专业银行卡盗窃团伙。
记者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卧底到一个盗刷银行卡的团伙之中,牵出这个涉及江苏、山东、河南等多省市的利益链。
在盗刷银行卡的QQ群里卧底几个月后,记者慢慢和群里的成员混熟了,为了揭开他们复制银行卡的黑幕,记者决定先从复制银行卡的成员入手进行调查。在这个团伙中,外号“老张”的人格外引人注意,他是专门出售银行卡信息的,全国几乎大部分复制银行卡的人都会从他那里购买信息,老张的真实身份没有人知道,他手里到底有多少银行卡信息,也没有人知道。老张的同伙专门复制某银行的卡进行出售,他告诉我们,他们手中这一家银行卡的信息有上百万条。经过多次交易之后,这个交易者才终于答应,他们准备大批量地出售银行卡信息给记者。
记者先买了一万条郑州的储户信息,准备进行核实真假。付钱之后几分钟,这个交易者就把信息发了过来。记者购买的信息,银行卡卡号、卡内的余额、银行卡的密码、开户日期一应俱全,其中包括开户人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甚至还有电话号码。为了核实这些买来的银行卡信息是否真实,记者准备按照上面的地址去寻找,逐个进行核实。
连续核实了多个上面的名单,记者发现,每一个信息都是真实的,姓名、地址、卡号、开卡时留的电话号码全都准确无误。最让这些储户接受不了的是,他们一直认为最为隐私的密码也不再是秘密了。
揭秘二:谁“盗刷”了我们的银行卡信息?利用“洗钱人”的“用户”。
上百万条银行卡信息,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拿到了,既然这些人可以轻易复制银行卡,为什么不愿意拿着复制的卡去取钱呢?那样获利不是更多吗?
其实,他们认为如果自己取钱会冒更大的风险,所以,取钱的活儿就交给了专门的“洗钱者”,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疯狂盗刷的。在江苏徐州,记者联系上了这帮复制银行卡的“洗钱者”,只有和他们接触后,见到他们如何从复制的银行卡中将“黑钱”洗白,整个盗刷的黑幕才能真正揭开。
与洗钱人见面后,记者被要求出示复制卡,他来洗钱。为了规避风险,记者提前复制了一张自己的银行卡,在里面存了10000块钱。只见负责洗钱的年轻人取出一个POS机,开始查询卡里的余额。刷过钱,这个年轻人只给记者五千块钱。记者特别留意了一下,他们的POS机和市面上的虽然外观一样,但是上面显示的编码却很奇怪,这个年轻人说,这是他们改装过的POS机。交谈中,记者得知,他们没有固定的“洗钱”地点,都是临时约定,如果有大额的复制卡,他们还会“上门服务”。
整个“洗钱”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彼此之间很有默契,几乎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而且整个过程都是现金交易,绝不通过银行卡转账。记者赶忙对自己的银行卡进行了查询,10000块钱已经被取出来了,但是在哪里被取的,用什么机器来取的却查询不出来,10000块钱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揭秘三:银行卡信息是如何被“盗取”的?
不法途径一,在ATM机上面安装盗取银行卡信息的卡口。这个卡口设计的非常精巧,很难被人发现,经过一个白天之后,第二天夜里再去取回,这样,白天在这台ATM机上取钱的银行卡,信息就被全部盗取。
不法途径二,改装POS机。有人专门设计窃取银行卡信息的模块,然后将正常的POS机中的模块替换掉,如此一来,所有在这些POS机上刷过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都会被他们全部窃取。
不法途径三: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包装”后发送给用户的含有钓鱼网站的短信,在这些钓鱼网站的虚假网页上,用户登录后就会被要求输入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而一旦填写了 这些信息,骗子就可以把用户的钱骗走了。
不法途径四:免费WIFI窃取个人信息。一个WIFI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它的架设者是谁,如果是骗子或者是黑客架设了一个免费WIFI,用户一旦接入,所有互联网的数据都可以被黑客监听或窃取。
面对盗刷团伙的疯狂作案,银行卡我们到底还能不能使用?银行面对盗刷真就这么素手无策,自认倒霉吗?到底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
中央财经大学经融学教授韩复龄说,他们进行了一个详细的统计,被盗刷的银行卡多为磁条银行卡,因为磁条卡在结算的时候,银行很方便,但正是这个“方便”,同样也是银行卡的“硬伤”。
韩复龄教授说:在节目中,被复制、被盗刷的银行卡,多为磁条卡,磁条卡设计的有缺陷,安全性很低。
现在手机都是用指纹识别了,门锁都是用指纹识别了,银行卡照样也应该使用指纹识别,这样就会极大的降低盗刷的风险,但是这种卡的成本非常的高。银行卡的防盗刷的技术在更新,但是盗刷团伙却没有停止他们的疯狂。银行、公安部门、还有持卡人应该各司其职,尽最大可能的做到信息不被盗刷集团所窃取。
银行应该提升磁条卡的等级,例如采取召回,把磁条卡更换成芯片卡。或者提高防范措施。增加银行卡指纹识别,不是卡主本人不能刷卡。“我们的公安部门,对消费者举报投诉这种涉嫌犯罪的,要加大力度侦查。另一方面,我们的经营者,商业银行、银监会、消费者保护组织,应该大力宣 传持卡人使用卡的注意事项。“
“持卡人,在用卡的过程当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用卡的环境要更加注意。”
发生银行卡被盗刷,这样做才对:
冻结卡片,防止损失继续扩大——拨打客服挂失或者通过手机银行自行操作。多数银行有“失卡保障”服务,在挂失前48或72小时发生的盗刷可赔付。
立即报案,立案回执要保存——这样在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才有据可查。
留取证据——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到附近银行取现,并打印凭证。这样做是为了证明银行卡在你手中,而其他地方发生的交易均为伪卡。
Copyright&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2
<div onmouseover="setShare('/news/xwrxw/7160.html', '/news/xwrxw/7160.html', '/news/xwrxw/7964693.jpg', '4月19日,一篇“河南7万条银行卡信息被泄露!可能就有你的!”的文章惊现微信朋友圈,当人们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点开看,紧接着的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惊呼:“我的信息是否安在......”
一个触目惊心的银行卡盗刷黑幕就此揭开!');" class="left">有人盗窃了我银行卡上的一万多块,我想知道他会被判什么样的罪?_百度知道& 新闻客户端 &
女子银行卡被闺蜜盗刷一万五
对闺蜜像家人一样,无话不谈,曾将卡密码透露给她。
一起工作,放假一起逛街,周末常一起外出游玩,多年相伴相随的好姐妹,竟然会对自己动了盗窃的歪念……日前,市民杨女士向罗村派出所报案称银行卡被盗刷,民警通过调查将嫌疑人抓获。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人竟是杨女士“像家人一般”的多年闺蜜。银行卡被盗刷1.5万元日前,罗村派出所沙堤社区民警冼干凌在巡逻时,神情哀愁的杨女士向他求助。“我银行卡里的钱被人盗刷了!”杨女士说,最近她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人四次盗刷,“应该是从去年就被盗刷,到现在为止总共被盗了1.5万元。因为这张卡平时不怎么使用,所以没有早发现。”当民警问起杨女士是否有怀疑对象时,她有些支支吾吾,“几年前,我认识了一个同乡工友,我们两个很合得来,经常一起逛街,她就像我的家人一样,但是难道会是她吗?”杨女士说,她和闺蜜蓝某常常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她也曾将银行卡的密码透露给蓝某。虽然对蓝某心存怀疑,但杨女士却没发现蓝某有何异常,她担心自己会冤枉好友而影响友谊,于是不敢质问好友。闺蜜记住密码偷拿卡通过调查,民警发现蓝某确实存在重大嫌疑,在民警的审讯下,蓝某最终承认是自己盗刷了杨女士的银行卡,并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去年12月,由于不会操作柜员机,杨女士请蓝某帮忙从银行卡里转账。当时,蓝某就起了贪心,记住了密码。在密切的接触中,蓝某得知杨女士一直将银行卡放在宿舍的挂包内。10天后,蓝某趁杨女士所住宿舍没有上锁,拿走银行卡并取走了3000元。事后,见杨女士没有发觉,蓝某胆子变得更大,共分三次盗取了12000元,再将卡偷偷放回。因为害怕被发现,蓝某还辞去了原本的工作,但仍与杨女士保持正常交往。得知确为好友所为,杨女士感到十分痛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就当买个教训吧,以后交友会多留个心眼了。”杨女士说。(记者/林晓丹 通讯员/陈斌)
(本文来源:珠江时报
没有相关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000网上营业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