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耕地机流失多少亩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我国耕地变化情况表
人口总量(万人)
耕地总量(亿亩)
耕地占国土比重(% )
人均耕地(亩)
&(1)图例A所表示的耕地类型是 &&&&&&&&&& ,图例B所表示的耕地类型是 &&&&&&&&&& ;这两种耕地类型分布的界线大致与 &&&&&&&&&&&&&&&&&&& 一线吻合;(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 、盆地和低缓的丘陵。(3)2001年至2005年,我国耕地总量呈 &&&&&&&&&& 趋势,人口总量呈 &&&&&&&&& 趋势。(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 &&&&&&&&&&&&&&& ;② &&&&&&&&&&&&&&& 。(5)解决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减少的主要措施有:① &&&&&&&&&&&&&&&&&&&&&&&&&&&&& ;② &&&&&&&&&&&&&&&&&&&&&&&&n
淡然的草Y676
(1)旱地;水田;秦岭-淮河;(2)平原;(3)下降;上升;(4)人口增长快;乱占耕地;(5)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严禁乱占耕地.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人均耕地0.8亩警戒线透视--《中国土地》2001年10期
人均耕地0.8亩警戒线透视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323.211【正文快照】:
食物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而粮食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当今人类的食物营养结构中,热量的80%以上和蛋白质的75%以上来自粮食。人均粮食产量大体上决定了人均食物消费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食物消费水平成正相关。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乐杰;[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梁艳;[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林庶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李世平,李品;[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郭贯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5期
李彦芳,张晓霞;[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李宪文,林培;[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王宇;欧名豪;;[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01期
黎元生;[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9年01期
马朝群;马彦琳;;[J];国土资源导刊;2006年06期
钱忠好;[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何蒲明,黎东升;[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平达;[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欧小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程化雨;[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梁艳;[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贾丁;[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王晴;[D];苏州大学;2004年
蔡基宏;[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乐杰;[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戎婷婷;[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郭海洋;[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邢晓娜;[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何贵新;[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严冬梅;[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黄卫常;[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严厚琤;[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年02期
武喜清;[J];经济问题;1981年05期
;[J];中国水产;1981年04期
李纪元;;[J];山西农业科学;1981年06期
张善余;[J];世界农业;1982年12期
,金大勤;[J];建筑经济;1982年02期
田元俊;[J];农业经济;1982年04期
李凌;[J];齐鲁学刊;1982年02期
言平;林戟;;[J];企业经济;1982年02期
吴静渲;;[J];河北农业科技;198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重光;;[A];城市土地利用和农地保护——'96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1996年
许燮谟;罗必武;相德勤;张经衡;;[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戚伯华;高原;刘玉春;宋瑜辉;;[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杜存恭;;[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林受爵;;[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孙辉;;[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辛明远;;[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湖北省土地管理局《耕地保护与利用课题组》;;[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梁积汉;;[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严明;[N];中国矿业报;2000年
郄建荣;[N];法制日报;2000年
郄建荣;[N];法制日报;2000年
赵农为;[N];法制日报;2000年
本报记者 庄电一;[N];光明日报;2000年
田永胜;[N];光明日报;2000年
韩正琳;[N];工人日报;2000年
吴道勇;[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陈光彬;[N];广西日报;2000年
晓林;[N];检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国平;[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张士功;[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张明;[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聿;[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高军;[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朱进;[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周江梅;[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蒋辉;[D];湖南大学;2005年
薛刚;[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肖德均;[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徐永忠;[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王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张慧;[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2001年~2005年我国造林面积分别是多少万公顷?请知道的人告知
因为爱923h
2001年全国造林面积完成529.9万公顷,占计划的107.6%.其中人工造林438.8万公顷,飞播造林91.1万公顷.2002年我国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1.12亿亩,是2001年全年总任务的1.6倍,在我国造林绿化史上年度实际完成首次突破亿亩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耕地调查报告
耕地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池锝网
本文已影响 人
篇一: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耕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自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的实地调查
前言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匀、自然条件差、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利用率低,然而耕地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我国单位面积耕地的人口压力巨大,目前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土地面积为18.29亿公顷左右,人均耕地0.37 公顷。截至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我所参加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三个代表”暑期实践队对此展开了以“农村耕地利用情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日、12日、13日,实践队的8名成员组成调查小组,深入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龙溪村、登科地、徐家山,对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以入户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其中,深入农户30家,随机调查20份,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50。 经统计结果显示,96%的农村村民都知道中国现在面临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的现象,但对此现象没有过多的认识,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中国粮食消耗会增多,耕地就相对缺乏了。;约占总数的60%的村民认为一亩地可以养活1的人,纵使中国耕地保有量有18.2476亿亩,但面对14亿人口的消费,压力巨大;有80%的村民认为有必要退耕还林,但这样不是使得耕地越来越远;96%的村民认为国家征地会对耕地产生影响,并且也对农民的耕作质量产生相印的影响;60%的村民觉得“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标志着中国在国际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也有36%的村民认为“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是因为中国拥有强大的廉价劳动力;天然肥代替化学用肥、耕地轮作,物物轮种、增加放牧的间隔时间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有利于美丽中国的建设,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念。40%的村民认为国家应该减少化工原料的使用,也要相应提高农作物的价位,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88%的村民认为大量务工人员进城打工是耕地荒废的主要原因,劳动力外流严重影响了农村耕地,政府应该加以重视;农村道路的建设让许多农民获利,但只有22%的认为便利了非常多,更多的认为道路远离耕地,虽有所改善,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希望政府将更多的体察民情民意,增加建设水利工程,为农作物更好的收成添砖加瓦,同时可以利用现有成熟的技术培育高产,抗旱,抗虫等更多性能的种子,为人民谋福祉。 1、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住房、休闲等用地面积不断的扩大,并且呈现向农村发展的趋势,促使的国家不断的向农村征收土地,加剧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 《经济参考报》认为:征地拆迁的矛盾主要是农民土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使用国有土地。农村土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首先要通过政府征收转变为国有土地。我国每年城镇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高等级耕地,而补充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热、区位、地形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总体质量不高,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耕地生产能力,仅保住18亿亩耕地数量是不够的,还必须保证耕地质量,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的稳步提升。” 2、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上很多土地都要退耕还林,使得可以耕作的耕地越来越少。 工业和城市排污,农田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超高量和不合理使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高环境激素含量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农田、村镇与城区场地上各种污染物质,如化肥、农药、生活垃圾、农村家畜粪便等,通过降水或农田排灌水时产生的地表径流、土壤渗透进入水体,使得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如果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耕地。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农田生态系统还是消解城乡生活、生产废弃物、维持碳氮硫磷等物质循环最重要的基础。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限制我国耕地土壤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是土壤氮磷养分不足,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耕地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状况的较大改进,“低、费、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新一轮的核心问题。 3、农村水利设施的滞后,交通道路不发达,致使远离村落的耕地被严重荒废化。 许多地区农田沟渠失修、老化,尽管国家投资完成了包括河道改造在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由于农田沟渠老化,难以有效进行农田的防旱排涝。交通的发展跟不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土路摇身成了水泥路,农村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并被纳入城市交通网络中,水泥路上的交通配套设施并没有跟上,交通管理并没有到位,许多地方还处于无政府状态,存在建设和管理脱节的问题。 4、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大量农村村民涌入城市务工, 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也促使农村耕地的不断荒废的进程,甚至造成严重荒漠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但差距逐渐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3:1,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体制分割现象严重以及发展机会不平等原因造成的,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稳住农村经济的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外流。 三、解决对策 (一)随着征地范围的向农村大面积扩大,促使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所以要增加耕地面积,必须减缓征地的步伐。 通过政策保护耕地,完全是计划经济思维的结晶,只有通过自由土地市场才能有效保护耕地。因为市场规则是最神奇的规则,自由土地市场会根据各类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进行市场调配。如果真想保护耕地,那么让耕地私有,让耕地可以自由贸易,使耕地体现出自己应有的价值,这也许是最好的保护耕地政策。在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农村建设中,倘若这些危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则将衍生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阻碍。调整土地的行政配置权、确保农民基本权益?推进土地流转、开发适度规模经营?政策引导、扶持农民积极耕地?绝不应该纸上谈兵,相反,这些建议需要尽快融入广大农村的切实工作中。 (二)增加天然有机肥料的研发和产品的生产的投入,减少化工原料的使用,提高耕地肥力,降低成本,增加农作物的亩产,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重视施用和科学使用有机肥料,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既要保证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又要实现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难度相当巨大。而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的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这是我国未来20年农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三)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修建农村水利工程,完善灌溉设施,建设便利的交通网络,让农产品能够畅销。提高务农人员收入。 近年来,大部分城镇开始慢慢的修建大型水库、大坝,完善农村水利设施,使得受到干旱困扰的地区越来越少,水利建设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解决中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做好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对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全国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工作逐年好转,首先要加强交通管理,不但让硬件设施做到城乡一体化,让城乡交通管理也实行城乡一体化,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树立起交通在各项建设中优先发展的理念; 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和谐交通环境,同时乡镇道路不断的拓宽,提供便利的交通,为农作物向外出售提供畅通的路线,使得农作物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区。 (四)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必需从其根源入手,就农村耕地荒废问题来说,其主要在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1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务农人员的经济收入,留住年轻的劳动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第一,大力倡导科教兴农,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带给农村,让科学的成果惠及农民。当然,农业专家们是推进科技兴农的主力军,更多的专家应该走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农作物的产值,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减缓进城的步伐,留住农村劳动力,农村耕地就会重新拓荒,增加耕地的利用率。 第二,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充分利用当地特色产业,努力营造市场经济氛围,各地农村都拥有其丰富的特色资源,当地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广大农民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加强对外合作,增加经济收入。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旦得到保障,进城就没那么热,。
/view/36275.htm#6/s?wd=%E4%B8%AD%E5%9B%BD%E8%80%95%E5%9C%B0&rsv .cn/Article/csjl/csjl201227/csjl.html /11/EBV0K.html篇二:农村耕地保护调查报告 农村耕地保护调查报告 关键词:耕地保护,耕地数量,耕地质量,使用情况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约占世界耕地总数的10%,但是我国更有世界22%的人口,巨大的人口数量意味着巨大的粮食需求,因此,耕地的保护,粮食产量的提高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导论: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的迅速扩张、产业结构的剧烈调整以及政府的决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土地利用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引起了食物安全隐患和生态环境恶化,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所受的压力日益剧增,从而导致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末端治理” 和以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高速经济发展已经不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发展战略。因此,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人地系统和谐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如何持续保证有限耕地资源的数量、地力以及环境保护与管理,使其得到永续利用无疑更倍受关注。 作为21世纪的新型大学生,我们不应该仅仅从书本、网络中获取知识,更应该投身社会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实事求是的创新型人才。我利用暑假这段空闲时间,在家乡重庆市武隆县的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收益颇丰。总结此次调研活动,我结合文献综述将成果、经验教训调查写成报告。 一、 耕地现状分析 我国耕地的绝对数量很大,约占世界耕地总数的10%,但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巨大的人口数目使得人均占有耕地数很少,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且由于农民大量进城务工,耕地抛荒严重,再加上耕地滥占严重,这些种种造成耕地资源形势严峻,耕地保护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 从日的19.51亿亩,到2001年的19.14亿亩,再到2007年的18.26亿亩,耕地一年年地减少,已经迫近18亿亩红线,也迫近我们的心理防线。土地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土地违纪违法居高难下,2007年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查处违规违法案件3.1万件,涉及土地330万亩,全年违法案件查处9.24万件。与此同时,粮食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粮价不断上涨。鉴于我国耕地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已成为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然而目前我国人与耕地关系却日益恶化,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耕地数量锐减,二是耕地质量日趋衰退。这两个原因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施受到双重威胁,严重影响了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耕地质量下降造成的隐性流失,由于其隐蔽性往往不易被察觉造成很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在追根溯源分析其原因后探寻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我兴致勃勃地到调研地,受到村干部的热情接待,本以为可以顺利地进行调研,但实际展开调研时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在与村干部交流时发现该村对于耕地没有一个可靠的数据统计,使得我们不能通过数据资料对该村的耕地有一个直观详细的了解,于是我只能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见附录)的方式向村民了解我们想要了解的情况。再次,在到村民家中发放问卷时又遇到了一个问题,村中劳动力人群大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大都是留守儿童或者是空巢老人,而且十有八九不识字,我们只能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念给他们听,再记录下他们的答案;另外,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一些专业术语(如耕地盐碱化、硬化等)他们都不懂,只好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效率极为低下。最后,分析调查结果,又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调查地比较偏僻,不是在什么城乡结合部,当地经济发展极为落后,根本不存在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而占用耕地等较实际的问题,只是土地抛荒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问题比较烦多,所以就不一一赘述各个问题的结果,通过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趋势: (一)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农民缺乏耕地保护意识。 据与村干部的访谈记录,当地十年内耕地面积虽有几年小幅提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耕地抛荒。由于村中的青壮年 劳动力皆外出务工,剩下的老弱妇孺难以从事较重的体力活, 是以大多数耕地皆抛荒。2、房屋建设占用。受农村封建思想 的影响, 人们外出务工赚来的钱皆用于盖房, 而土地面积较少, 人们则占用耕地盖房。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当地耕地面积越来 越少。3、农药污染。村民过多的使用化肥农药,使耕地硬化、 盐碱化,不再适于耕作。4、自然灾害。每年出现的大旱天气 使离水源地远的耕地逐渐沙化, 暴雨引起的山体滑坡使山脚下 的耕地被碎屑物掩埋,因此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二) 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由于村民受教育水平低,耕地保护意识弱,对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加限制,使耕地质量日趋恶化,耕 地硬化、盐碱化面积越来越多。对植被的肆意破坏,使耕地沙 化,因此耕地面积总量日渐减少。 (三) 政府支持力度小,在农村地区执行遭遇巨大阻力。 虽然当地政府出台过一些耕地保护政策,但执行不力,相当于一纸空文。另外,政府对耕地保护投入的人力物力等资源也严重不足,水渠、水坝等基本的水利设施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影响耕地收成。 (四) 农民素质亟待提升,科学种地还需要不断普及。 虽说世世代代都是种地的,但是村民的种地方法还是很落后,特别依赖化肥的使用,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下,山区农民对种地前景并不看好,故而抱着种一年是一年的想法,并没有长远的考虑,对于许许多多的科学名词几乎不了解,不知道如何科学种地。再加上乡村的普及工作也不到位,村里都是老弱病残,知识接受能力有限,因而这项工作的执行可能性微乎其微。 总结: 总的来说当地农民对于科学耕地是不了解的,只是延续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对于耕地的保护也是一无所知,不知道为何保护和如何保护。看不到耕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自己的种地目标,急功近利性的种植,化肥使用过量,土地的承载力被超限使用,严重破坏了土地的平衡。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是主要的因素,当地有说法是“种地不科学,科学不种地”。 对于耕地的明天,我们应当深思。 二、应对策略 耕地关系着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 耕地是保障一个地区经济 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不可替代性的重要资源,也是攸关国家甚至是国际社会的粮食安全问题。而当地耕地形势如此严峻,对耕地加强保护刻不容缓。我们根据调研结果,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力图对当地的耕地保护工作有所促进。具体方案如下: (一) 针对耕地抛荒问题,主要是由劳动力缺乏引起,鉴于此,我们建议尽快施行土地流转经营制度, 将分散的耕地集中在某个人或某个组织集体手中,实行规模化生产。这样不仅能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也能提升耕地产量,还能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工作机会,给家庭带来收益,是极好的解决方法。 (二) 对于房屋建设占用耕地的问题,当地政府部门可以特别规划出一块区域供大家建设房屋;也可以将陈旧的危房拆除,在危房基础上建房子。这样不仅能解决房屋建设的地址问题,规范房屋建设也有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 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耕地减少,主要应该修缮水渠等水利设施,合理调节水源,使各地都有水源灌溉,杜绝因为缺水而引起的耕地沙化、盐碱化;另外,政府加强植被保护措施,制度严格的树木砍伐制度,杜绝山体滑坡现象的产生。 (四) 对于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入手。我们认为其根本就是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提升他们的耕地保护意 识。只有让他们了解过多使用化肥农药的后果,再告诉他们如 何科学地使用化肥农药,农村的耕地质量必将有所回升。具体 的措施包括政府开办农业知识学习小组, 让大家积极学习相关 的科技知识;图书馆中要多储存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便于大家随时查阅;也可以请专家下乡巡讲,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五) 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坚决贯彻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另外还要加大对耕地保护的物质投入,用于修缮渠道、水坝等相关设施。农业机械的价格也要宏观调控,必要时可以 发放农业补贴。 我们提出的策略只是针对当地的耕地保护问题,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希望某些方面能对我国的耕地保护有所借鉴。 三、经验教训 虽然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地调研的经验也要吸取。要调研,关键的是选址,这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首先,要考察调研地的情况是否与我们调研的最初目的一致, 去那里调研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设计问卷时要考虑调研地人的文化水平。若他们水平不是很高,在问卷中最好不要用专业术语,尽量是语言通俗易懂,这样人们在做问卷时才不会有疑惑,效率才能提高。第三,要考虑调研地的语言情况,我们去调研是否能听得懂他们的语言,是否能与他们交流,这点来说在本次调研中倒不是问题,因为是在家乡,但这在以后的调研中值得注意,故在这里提出来。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会对调研产生阻碍。 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社会问题。首先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村中青壮年都外出务工, 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整个村里都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气息,让人心中渐感沉重。其次是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现今的中国,城镇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乡村却是一副荒凉落后的景象。村中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破旧,村民文化素质低,甚至还有文盲??这都是让人心痛的问题,看过之后就难以忘记。经过一次实地调研,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深切感受到了一 些从未触碰过的东西。是的,现今的中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明天会更好,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普及,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在制定中,新农村建设已经展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篇三:耕地保护的调查报告 耕地保护的调查报告 基本概况 电视剧《天下粮仓》相信许多观众看过之后记忆犹新,剧中除了粮仓的“蛀虫”让人深恶痛绝外,还有那些因缺粮而饿殍遍野的凄惨场面。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则是粮食之母,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虽然《天下粮仓》是由于自然的原因而发生粮荒,但如果失去耕地这个基础,我想结果可能更惨,因为没有耕地的粮荒是永久的。我国的耕地据官方统计已经逼近十八亿亩的红线,十八亿亩耕地也是13.3亿中国人的生命线。 耕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出来的,优质土壤需要一个漫长的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还得经过祖祖辈辈的改造,才能形成优质的耕地。破坏耕地只在朝夕,而恢复耕地则要呕心沥血。1亩耕地和1亩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是无法相比的,占用1亩耕地成建设用地可能创造上百万元的经济效益但却永远地失去了生产粮食的条件。我们要把耕地当成最宝贵的财富来呵护,而不应只在眼利益去破坏。 耕地保护现状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我国耕地减少不断加快,从目前耕地减少的原因分析有三大“杀手”。一、自然“杀手”。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土壤沙漠化、盐碱化。二、人类“杀手”。人类的建设用地不断侵占耕地。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等等占用了大量的耕地。现在还出现了活人与死人“争地”现象。随着人口的新老交替,墓地侵占耕地也日趋严重。一些土葬地区的规划和管理落后,墓地占用了大篇四:关于农村土地利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利用的调查报告 目前关于农村土地的使用存在很多的情况,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是三农问题需要解决的重点也是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根据学生暑期实践调查要求,更好地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农村目前土地使用现状结合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进行了一项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方向: 耕种用地,个人住房建设用地,公共施设和公益事业基础建设用地。 二、调查目的: 锻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调查能力,深入农村基层一定程度了解我国现有城乡土地差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为探讨规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浪费而导致国家土地资源无形流失,一定程度为帮助改善农村现有土地使用不规范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切实理论数据。 三、调查意义: 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方法,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模式。构建更加合理的农村土地使用方向,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合理科学规划、优化用地结构。为城乡统筹搭建了平台,开辟新的途径,也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前提条件。切实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等方面问题,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四、调查内容: 暑假期间我集中对湖北省麻城市*镇*村的土地使用情况作了一项基本调查,本次调查基本以走访和搜集基层档案资料调查为主,配合当地领导对该村的农业情况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次报告主要从农村土地使用中的(包括耕种用地,个人住房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和了解,大致了解该村的土地使用方法和方向,从而扩展到省和国家的地位上。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更加真实的反应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一些被忽视的方面。为共建和谐家园,促进国家农业发展和基层改革做一项基本参考;促使我们国家的基层建设更加的完善和提高;使农村的发展成为强国富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法宝;保障农业处于发展上升趋势。因此根据从当地实际出发,结合党和国家的基层发展方针和“三个代表”思想路线,以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的思想路线紧密围绕农村发展做了本次调查和报告。把基层呼声引入国家力量之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快我国农村发展步伐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从而铸就强大的农业基础,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做出贡献。 1、耕种用地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包括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200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为1.4亩。而在9年前的1996年,全国的耕地数是19.51亿亩,人均耕地为1.59亩。 耕种用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跟农民的生产息息相关,农民没有土地如同鱼没有水。缺少农民土地将荒芜;缺少耕地农民无法生产生活。而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必须要有农业与工业的两大基础动力源支持,作为国家发展改革进步的动力,农业必不可少。而农业作为我在调查报告的重点,就是要从国家农业基层浅谈一下关于农业土地用地中的我国农业耕地方面的现状、改革措施和粮食生产方面的一些问题,更详尽的了解我国现有农业耕地的实际情况,从而为促使我国的农业在国家的发展和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添砖加瓦,也是对于地区性农业耕地的一次基本了解。以此促进被调查地区的农业土地使用情况做一个合理的布局分析,帮助当地村委会更深入了解总结本村关于农业旱地水田等两大基本耕地的规划和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该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均农业自然耕地总面积2.5亩,这其中包括旱地0.8亩、水田1.1亩、山林0.2亩、其他0.4亩。通过这组数据显示资料了解到该村人均耕地使用面积还是处于稳定水平。自然耕地面积相对富裕。而来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报道显示,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 1.39亩,已经不足1.4亩。短短的二十年的时间人均耕地面积就减少了将近1.1亩,耕地大面积不断减少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很大程度的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步伐以及三农政策的实施。 自然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除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水土流失原因外,近年来人口迁移又成为耕地减少的新的一大原因(人口移动造成的土地荒芜:主要指农村人口外流、户口变迁等造成原有耕地废弃荒芜)。近年来国家惠民政策使农民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惠,工业产业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而城市人口的短缺就使得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这就决定了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向农村引进大批劳动力,以补不足,于是农民进城务工支援建设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一项副业,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民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领会到在家务农一年收入远比不上进城务工的收入。于是大量的劳动力就进入城市发展而造成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一方面造成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使得原来的大量耕地无法获得充分的利用而逐步废弃荒芜。值得警戒的是不仅大大降低了国家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也造成农村矛盾的加剧。 在走访当地一家农户的时候了解到,王大爷一家7口人,大儿子和媳妇在外打工,二儿子在读大学,家里只剩下了他们两老和一个孙女。在问及他们家田地的时候王大爷感慨到说,上世纪九十年末期他们家有6亩多土地,每年粮食种植除了供自家大多数都卖给粮食收购站,而现在家里可耕地已经不足1.5亩了,其余处于荒芜状态。每年的粮食基本自给,而其他如花生、棉花、小麦等都没有种植,基本都是从当地村民中购买。大面积的土地闲置造成土壤肥料逐步丧失,如果再想开垦种植,将会入不敷出。人口迁移的土地流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国家采取的措施在三农惠民政策的加大开展中,不仅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同时,也要加强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留在农村、建设农村、发展农村。最终实现产业双丰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人民网发表了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教授的一场关于“我国的农业现状与前景”的学术报告,他从农业问题与“三农问题”的关系、我国农业现状与前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战略思路三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困“三农”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柯炳生说,耕地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水资源数量减少、水质下降(污染);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灾害严重都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生产。 如何才能解决当前的农业问题?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的现状与经济发展情况,柯炳生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第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第二,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第三,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第四,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第五,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第六,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柯炳生教授的报告深刻诠释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情况。这就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而农业的发展是以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所以在农业发展中耕地的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制约性的作用,粮食产业也来源于耕地,所以对于自然的耕地的使用和保护变的尤为迫切。 2、个人住房建设用地 个人住房建设用地又可称为宅基地。宅基地是指农民的住房、辅助用房(厨房、禽畜舍、厕所等)、沼气池(或太阳灶)和小庭院(或天井)用地,以及房前房后少量的绿化用地。宅基地不包括农民生产晒场用地。它是农村土地使用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个人住房建设的发展趋势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呈现新的发展。 09年1月凤凰财经报道: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谈到,目前我国城镇户籍人口人均建筑面积约28平方米,如果把一些没有户籍,但长期在城镇工作的常驻人口加在一起,城镇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约22平方米。 而在走访调查当地村民时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村的个人住房呈现了一定时期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地村民告诉我说,那时一个家族都是住在一栋四合院式的大房子里。按照村民说法和结合现在农村住房来看的话,当时的住房面积人均为10平方米左右,这样就大大节约了农村土地面积,而这也与当时农业运动腾出所有土地搞生产建设可以紧密联系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适应了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国家经济呈现了新的良好发展趋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带动了农民走向了富裕的生活道路,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集体劳作的取消也使得人民的生活变得相对自由,村民开始觉得集体生活很多不便,如作息时间不同等使得人们对住房的面积、范围、便利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有的住房面积又跟不上人民日益变化的生活水平,因此使得住房紧缺的问题也变得更加明显。而住房的建设需要土地,这就必然面临着要毁掉一部分耕地作为住房建设用地,这也是耕地减少的又一个原因。大量占用耕地作为住房建设用地的案例比比皆是。08年央视《聚焦三农》报道了灵山县六峰村,农民建房占去的田地将近全村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这一数据折射的不仅是耕地非法占用同时反映的是个人住房急剧膨胀和耕地减少之间的双重压力。改革开发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矛盾的产生就使不可避免的了。而农村个人住房土地使用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主观方面是因为农民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国家有关土地法规等认识的不足,以及基层领导干部执政素质的欠缺等;其客观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和宅基地分配之间的矛盾、耕地收益低和农村建筑样式的落后等。 因此农村个人住房用地的合理使用和个人建房的可行性对策的出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高度集中的住房建设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规范土地合理使用的必然趋势:①高度集中的农村住房建设模式将大大有利于促进村民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②.这种住房模式可以大大节省村民的家庭支出,极大地便利了村民的日常生活。③.高度集中的住房建设生活,必然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同时还可以解决农村耕地占用的问题④.高度集中的农村住房建设,有于农村社会环境的改善。⑤.这种模式的住房建设将直接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3、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基础建设用地 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包括农田水利、村庄、道路、农村电网、邮政电信、商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其它社会事业建设等内容。属于是农村集体土地。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基础建设土地是新时期要求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的出现有助于促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怎样加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用5句话20个字为我们概括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同时也勾勒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乡村社会的美丽图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然而在对该村的调查中发现,该村对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几乎没有。基础设施诸如排水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严重匮乏,从而造成该村的居住环境较差,严重的影响自己的生活;道路交通问题上,虽然实行了“村村通工程”,但该村村落分散,部分地区仍以土路交通为主,一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天气,满路泥泞,,农民出行十分不便,束缚农村发展;有的道路过于狭窄,很难通车,当有两辆车相向行驶时,不毁坏庄稼,就会造成事故,成了农民致富的“瓶颈”。有的公路虽然可以通车,但由于无后期养护,道路质量差,路基松软,抗灾能力较弱,毁坏也较为严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担负着新农村建设中的“硬件”建设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认为该村的发展应该着重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其对农村各项公共事务和公共财产的管理能力。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出发,分类制定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⑵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重点,中心 建设,调整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对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现有状况和未来发展项目进行全面的勘查和适度超前的总体规划,并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⑶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的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各部门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进程,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⑷发展村级经济,推进集中式发展。做到因村制宜,努力寻找发展经 济的结合点,以壮大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把村庄整治建设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起来,调整村庄建设规划和布局,集中建设好一批公共基础设施,解决因村落分散而造成的基础设施建设分散和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 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后期维护和管理,实施责任到人和多种形式的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保护运行机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总之农村土地的使用要符合国家的发展要求,符合新时期下新型农村发展要求。农村土地整治管理要坚持规划,严格监管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扩大、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基本原则。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范围和方式。科学地规划,各项土地的规划都必须执行依法批准土地利用的原则,严格禁止擅自扩大土地用地规模,严格实施土地批用制,优化用地结构,为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资料: ①柯炳生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人民网20094 ②张群峰以住房建设为突破口的三农改革探索中国乡村发现20105 ③耕地建设的背后聚焦三农200812 ④加快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国家发改委新闻中心200610 ⑤淄博市规划局村镇科农村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分析淄博市规划局 ⑥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约22平方米凤凰财经20091篇五:耕地占用情况调研报告 唐河县源潭镇西马沟村耕地占用情况调研报告 据统计,从年,全国耕地面积从19.45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已逼近18亿亩耕地红线。2011年国土资源部下达全国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只有600万亩,而各地上报国务院的计划高达1500万亩,未来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难度加大。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与评定,中国耕地评定为十五个等别,一等耕地质量最好,十五等最差,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九点八等,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十至十五等地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七以上,耕地质量总体偏低。生产能力大于亩产一千公斤的优质耕地仅占百分之六。其中,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百分之二点六七、百分之二十九点九八、百分之五十点六四、百分之十六点七一。 日,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在审议中指出,“目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而人均占有耕地就排在了126位以后了。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种粮食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是每年却避免不了要进口粮食。 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另一方面,耕地质量也逐渐退化,这就使得对耕地占用情况的调查显得尤为迫切,也更有实际意义。基于此,我对家乡的耕地占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唐河县源潭镇西马沟村是我的家乡,它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型耕作方式的农村。它坐落于风光旖旎的南阳的东南角,它和大多数的农村一样,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发生重大改变的时间大概在2003年。以下调研报告也以2003年为界,只研究2003年之后的耕地占用情况。 2003年时,政府投资在流经我们村庄的河流上推起了一个大坝,这在大家看来好像是美好生活的开始,谁会想到这竟会是噩梦的伊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村里兴起了打工热,村里的很多年轻有力的壮丁都去打工了,很多留守的老人因为干不动农活而把土地租让出去了,就是在这些河边肥沃的土地上人们兴建了一些养猪场,养鸡场,房屋住宅等。另一方面养鸡场,养猪场的投资者大部分也有自己的土地,他们通过土地交换得到了大片连续的土地以便于盖造场房。 据我今年暑期统计,我村现有两个养鸡场,其中一个占地大约50余亩,另一个较小的也将近有20余亩;还有两个养猪场,其中一个占地有10亩左右,另一个占地大概3亩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占用耕地建造房屋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自从村边的河流上推起了大坝之后,一些人便认为有利可图,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承包水坝养鱼,效益也相当可观,但之后就依河建造了养鸡场、养猪场等,这些动物的排泄物排放到水坝之后既肥了鱼,也肥了一种叫作水花生的水草,其结果是水草遮盖了一大半的水面,进而导致鱼类窒息死亡,同时河道里的水质也逐步恶化,开始变臭,无法再饲养鱼了。现在水坝里的水腥臭难闻,人人敬而远之,干旱时的灌溉问题都成了一个极大的。水坝水位的上升也导致原先河槽里开垦的很多耕地无法再耕种,这样损失的土地已无法再统计。 这里先说一下其中占地50余亩的养鸡场,鸡场主要是养殖蛋鸡。它依水坝而建,水坝附近的河道两旁栽有槐树林,养鸡场的鸡就放养在槐树林中,四周围上网和栅栏,成千上万的鸡整天就在里面游戏人间,其结果就是里面除了零星的几棵枯死的槐树外,其余的土地就寸草不生,有时鸡子一时高兴还会在地皮上挠个窝,这对土地的伤害可想而知,也许要过很多年才能恢复原来的郁郁葱葱景色吧。除了鸡子的活动空间外,鸡场里的场主、员工也住在养鸡场里,据统计养鸡场里有鸡舍两座,每座大概在一亩左右,仓库一间,大约100平方,其余各处院落有两处,占地面积暂时没有统计完全。 另一个养鸡场主要饲养肉鸡,养殖肉鸡不需太大的活动空间,只需要有一间大的鸡舍就行,鸡场加起别的设施占地大约20余亩。它建造在村公路的傍边,主要的问题是整天都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在有风的时候,全村都能闻道这种已经快要让人窒息但又熟悉的气味。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卖完鸡子后的几天,因为鸡场要清理鸡粪,鸡粪也没有一个专用的池子或者一块大的地方,所以鸡粪就随便堆积在村公路的旁边,不仅臭味难闻,也影响了村民的出入交通,如果遇到下雨天,那场面就更加不堪入目,气味更加不堪入鼻了。 下面要说的是养猪场,其中一个养猪场建在村子的西边,占地大约有3亩左右,村子的西边地势比较高,然而猪场没有一套完善的处理污水分辨的设备,所以只能任由猪场里的污水就直接排放在村中央的排水沟里,结果臭水满村横流,这也导致村里蚊蝇乱飞,当然其气味之难闻也是无法言语的。另一个养猪场和它相对而建,因为刚建不久,还没养猪,占地面积也不能太确切的统计出来,不过其规模之大已现端倪,占地面积不会少于10亩。 另外,在2003年之前,大型联合收割机还没有普遍应用,这可能与村里还用大量的青壮劳动力有关,所以在03年之前使用联合收割机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谁家用了联合收割机,两天之内一个村的人都会知道。那时村里收麦子的方式十分落后,一般的人家都是使用收割机收麦子,之后再用车把田里的麦子拉到打麦场里用石磙或者用一个叫镇压器的东西把麦子从麦穗里打出来,有的人家也会用脱粒机进行脱粒。这里要提到的就是打麦场,打麦场其实就是把耕地的一部分深度碾压使之硬化,然后才能在上面进行打麦,在2003年之前,几乎村子里的家家户户在村子的西边都有自己的打麦场,打麦场其实也可以种农作物,最常见的是麦子收割之前种油菜,打完麦子之后,把打麦场深翻深耕后播种绿豆、蔬菜之类。2003年之后,随着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普及,这种叫做打麦场的土地就失去了历史意义,然而人们并没有使打麦场还原为耕地,而是在上面盖起了自家的房屋。从2003年开始统计这样的房屋已经诞生了13座,按照每座院落的房屋占地72平方,院子占地200平方计算,累计面积也达到5亩有余。其实他们在村子中央是有自己的正规宅基地的,这样的话村里的老宅基地或者老院落就这样荒废下了,成为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在这里读者要问为何人们不在老宅子或者正规宅基地上面盖房子,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地理位置有关,因为村中央多少有些不便,距离大公路有些远,这样的案例在别的地方也十分普遍;或者还可能出于另一方面考虑,就是想多占一块宅基地为以后打算。毕竟现在国家对耕地非法占用的态度不是太明确。很明显,这样的情况还要延续下去。好在到目前为止村里的粮食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多少还能卖掉一些。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是什么情况就很难说了。 南阳地处中原,这里土地肥沃,是全国种粮、产粮大市,同时这里土地平整、风调雨顺,适宜大面积耕作。但是我们村的村民有一些不合时宜地退耕还林,肥沃平整的土地种树显然不太划算,同时也曲解了退耕还林的真正意义。实际上,前几年木材的价格还可以,村里的一些人开始眼红,于是村里就有人在自家的田地里栽上了杨树,很明显的一个道理就是木材的价格并不是像树一样只会往上长。就在今年,因为木材的价格实在太不景气,有些村民一气之下就把还没成材的树木砍掉了。希望这样的跟风走的故事不要在发生了。 农村的土地利用利用率极低,同时传统观念还影响着很多人,村民往往片面追求超大院落,这对原本就很紧张的耕地无异于雪上加霜,解决这种局面的最好方法就是新农村建设,这就是为何新农村建设迅速升温,提到议事日程中的关键。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保护基本农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了能够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充分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珍惜每一寸土地,保护每一寸土地。一方面,要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取缔效益低下、土地利用不合理的企业,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另一方面,要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相关热词搜索:
[耕地调查报告]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调查报告】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池锝网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耕地开垦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