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增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款为何会占到新增贷款的102

金融数据滑坡 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102%创新高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本报记者 杨志锦 北京报道
  8月12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4636亿,远低于市场预期。分部门来看,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773亿,成为新增贷款的唯一主力。
  “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因此新增贷款下降较快。”首席经济学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M1增速又很高,说明企业在持币观望。”
  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5.4%,增速比M2高15.2个百分点。MI、M2增速之间形成的“剪刀差”还在扩大。
  按揭贷款成唯一主力
  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4636亿,环比上月下降三分之二,创年内新低。
  “7月信贷数据确实不好。”一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新增信贷规模低有时点因素:一般上半年的信贷投放规模比下半年高,企业在一、二季度会提前安排借贷。”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在的10年间,7月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在5%-7%之间,占比并不高。今年月度间的贷款数据波动明显:今年1-7月的新增贷款规模为2.51万亿、0.72万亿、1.37万亿、0.55万亿、0.98万亿、1.38万亿、0.46万亿。
  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贷款的月度数据波动比较大,主要因为银行需要满足监管考核要求,同时上市银行需要公布财报,季度冲规模。一般来说,季末贷款规模会比较高,而季初则是“小月”。
  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点评称,即使考虑季节因素,7月新增信贷也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是为三季度宏观审核评估预留空间,另一方面是信贷需求的结构性下滑(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下滑)。
  “在房地产和制造业增速下滑、民间投资仍旧颓势的情况下,整体信贷需求不足。经济主要驱动力已要靠基建和消费支撑,但基建对信贷的需求远不如前。”中信固收团队点评称。
  前述国有大行资负部人士介绍,7月该行对公贷款萎缩,因为票据案件多发及监管严格致票据融资减少。贷款全靠零售贷款支撑,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
  从全国数据来看,按揭贷款是7月新增贷款的唯一主力。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773亿,新增规模与前几月相当。居民中长期贷款一般对应于购房及购车需求。
  从占比来看,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创历史新高,达到102%。此前该比值最高的时点为今年4月,当时比值为77%。
  “按揭贷款有所滞后,从授信到最后放款,一般也要1个月以上,7月按揭贷款主要是上月授信。”前述国有大行资负部人士表示,“我们行7月按揭贷款和开发商贷款已经有所回落,预计下半年也将回落。”
  企业贷款表现不佳,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下滑。数据显示,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14亿元,环比少增2591亿;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环比少增3992亿。
  中信固收团队点评称,继5、6月企业贷款改善后,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下滑,同时短期贷款出现净偿还。一方面受6月银行年中时点集中投放冲贷款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仍弱、活跃度较差。
  M1-M2增速“剪刀差”扩大
  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相比上月降低1.6百分点。M2增速也低于年初确定的13%的增长目标。
  李超解释称,一方面是由于基数效应。去年7月为应对股市波动对非银金融企业释放较多贷款使得M2基数大幅抬高,另一方面7月新增贷款较低导致信用派生非常有限。他预计,随着未来几个月基数效应逐渐消失,M2增速很可能触底回升。
  M1增速则为25.4%,相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M1、M2增速形成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去年10月,二者的差值为0.5个百分点,今年6月则升至12.8个百分点,7月进一步上升至15.2个百分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7月M1-M2剪刀差继续扩大,表明“流动性陷阱”进一步加剧,继续“放水”只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新增贷款超预期 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
信贷从紧的局面下,4月新增贷款超出市场预期。昨日,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同比多增1822亿元,超出此前市场5000亿~7000亿元的预测。“3月新增信贷稳步回落,当4月获得新的信贷额度后,被压抑的信贷需求可能得到满足;考虑到均衡投放更多是在季末意义上的,中间略微‘鼓肚子’是能够接受的。”资金营运中心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监管部门按季度投放“3:3:2:2”的布局来看,二季度月均信贷增长7500亿元。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认为,“考虑到当月新增贷款较1月份回落较多,且基本符合规定额度,4月新增贷款并不算高,较为平稳。”不少人士认为,央行的目标开始发生变化,信贷控制已经不再是首要任务,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以及管理通胀预期可能是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一季度信贷超增的主因是房贷,而房贷受严厉政策打压后必然大幅下降,信贷投放已基本受控。从这个意义上讲,继续出台其他严厉紧缩信贷政策的理由已不足,而且由于超储率的大幅下降,利用数量政策来继续紧缩的空间有限。”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从4月份数据来看,信贷结构悄然生变: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票据融资则出现了从2009年7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5562亿元,占比约为72%,相比一季度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93%大幅下降;4月短期贷款增加141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70亿元。鄂永健认为,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多增表明实体经济短期流动性贷款需求有所回升。受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影响,一季度在中长期贷款中占比较高的房贷产贷款增速放缓,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长期贷款环比回落的主要原因。“从2004年以来房市的两轮调整经验看,房贷利率是最为领先的指标,由于房贷利率在近两个季度大幅上升,预计房贷在未来两个季度很可能持续下滑。”姜超表示。鄂永健也认为,近期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不但提高了贷款门槛,还会导致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的形成,未来个人贷款增长乏力。不过,4月居民户贷款增加3255亿元,较上月多增549亿元,占总新增贷款的比重为42%,其中居民户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为2303亿元。鄂永健认为,房地产调控新政对房市的影响尚未体现。此外,4月贷款规模大幅增长,余额同比增长70.32%。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出口继续向好,带动企业用汇需求上升;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通过境外NDF和中美利差套利交易大量存在,企业倾向借入“软币”,获取汇差收益。不过,4月外币存款减少90亿。截至4月末,外汇贷存比为202%,银行外币流动性管理压力进一步增大。鄂永健认为,从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信贷额度控制的效果较为明显,银行基本按照既定额度进行均衡投放,预计未来信贷将回归平稳增长态势,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在票据存量有限、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上升以及银行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情况下,未来贷款期限结构趋于优化。
[责任编辑:jbya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金融数据滑坡 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102%创新高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本报记者 杨志锦 北京报道
  8月12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4636亿,远低于市场预期。分部门来看,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773亿,成为新增贷款的唯一主力。
  “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因此新增贷款下降较快。”首席经济学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M1增速又很高,说明企业在持币观望。”
  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5.4%,增速比M2高15.2个百分点。MI、M2增速之间形成的“剪刀差”还在扩大。
  按揭贷款成唯一主力
  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4636亿,环比上月下降三分之二,创年内新低。
  “7月信贷数据确实不好。”一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新增信贷规模低有时点因素:一般上半年的信贷投放规模比下半年高,企业在一、二季度会提前安排借贷。”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在的10年间,7月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在5%-7%之间,占比并不高。今年月度间的贷款数据波动明显:今年1-7月的新增贷款规模为2.51万亿、0.72万亿、1.37万亿、0.55万亿、0.98万亿、1.38万亿、0.46万亿。
  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贷款的月度数据波动比较大,主要因为银行需要满足监管考核要求,同时上市银行需要公布财报,季度冲规模。一般来说,季末贷款规模会比较高,而季初则是“小月”。
  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点评称,即使考虑季节因素,7月新增信贷也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是为三季度宏观审核评估预留空间,另一方面是信贷需求的结构性下滑(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下滑)。
  “在房地产和制造业增速下滑、民间投资仍旧颓势的情况下,整体信贷需求不足。经济主要驱动力已要靠基建和消费支撑,但基建对信贷的需求远不如前。”中信固收团队点评称。
  前述国有大行资负部人士介绍,7月该行对公贷款萎缩,因为票据案件多发及监管严格致票据融资减少。贷款全靠零售贷款支撑,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
  从全国数据来看,按揭贷款是7月新增贷款的唯一主力。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773亿,新增规模与前几月相当。居民中长期贷款一般对应于购房及购车需求。
  从占比来看,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创历史新高,达到102%。此前该比值最高的时点为今年4月,当时比值为77%。
  “按揭贷款有所滞后,从授信到最后放款,一般也要1个月以上,7月按揭贷款主要是上月授信。”前述国有大行资负部人士表示,“我们行7月按揭贷款和开发商贷款已经有所回落,预计下半年也将回落。”
  企业贷款表现不佳,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下滑。数据显示,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14亿元,环比少增2591亿;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环比少增3992亿。
  中信固收团队点评称,继5、6月企业贷款改善后,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下滑,同时短期贷款出现净偿还。一方面受6月银行年中时点集中投放冲贷款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仍弱、活跃度较差。
  M1-M2增速“剪刀差”扩大
  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相比上月降低1.6百分点。M2增速也低于年初确定的13%的增长目标。
  李超解释称,一方面是由于基数效应。去年7月为应对股市波动对非银金融企业释放较多贷款使得M2基数大幅抬高,另一方面7月新增贷款较低导致信用派生非常有限。他预计,随着未来几个月基数效应逐渐消失,M2增速很可能触底回升。
  M1增速则为25.4%,相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M1、M2增速形成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去年10月,二者的差值为0.5个百分点,今年6月则升至12.8个百分点,7月进一步上升至15.2个百分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7月M1-M2剪刀差继续扩大,表明“流动性陷阱”进一步加剧,继续“放水”只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可以看出,外储的减少并不完全是外资望风而逃,而是外债的减少、藏汇于民和主权基金的使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债风险,提高了国家竞争力和社会福利。换句话说,与其让外汇储备趴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不动,不如将储备货币换成投资性、生产性资产,以更好的提高...
为什么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难以改变呢?从外汇市场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一定是贬值货币。然而在当前人民币定价规则下,人民币对美元期望值是贬值,这自然会增加外汇需求和减少外汇供给。金融数据滑坡 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102%创新高_长江网
当前位置:
金融数据滑坡 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102%创新高
|来源: 网易网|评论: 0
(原标题:金融数据滑坡 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比102%创新高)
  8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4636亿,远低于市场预期。分部门来看,7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773亿,成为新增贷款的唯一主力。  “实体经济需求不足,因此新增贷款下降较快。”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M1增速又很高,说明企业在持币观望。”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5.4%,增速比M2高15.2个百分点。MI、M2增速之间形成的“剪刀差”还在扩大。  按揭贷款成唯一主力  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4636亿,环比上月下降三分之二,创年内新低。  “7月信贷数据确实不好。”一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新增信贷规模低有时点因素:一般上半年的信贷投放规模比下半年高,企业在一、二季度会提前安排借贷。”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在的10年间,7月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在5%-7%之间,占比并不高。今年月度间的贷款数据波动明显:今年1-7月的新增贷款规模为2.51万亿、0.72万亿、1.37万亿、0.55万亿、0.98万亿、1.38万亿、0.46万亿。  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贷款的月度数据波动比较大,主要因为银行需要满足监管考核要求,同时上市银行需要公布财报,季度冲规模。一般来说,季末贷款规模会比较高,而季初则是“小月”。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点评称,即使考虑季节因素,7月新增信贷也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是为三季度宏观审核评估预留空间,另一方面是信贷需求的结构性下滑(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下滑)。  “在房地产和制造业增速下滑、民间投资仍旧颓势的情况下,整体信贷需求不足。经济主要驱动力已要靠基建和消费支撑,但基建对信贷的需求远不如前。”中信固收团队点评称。  前述国有大行资负部人士介绍,7月该行对公贷款萎缩,因为票据案件多发及监管严格致票据融资减少。贷款全靠零售贷款支撑,尤其是住房按揭贷款。  从全国数据来看,按揭贷款是7月新增贷款的唯一主力。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773亿,新增规模与前几月相当。居民中长期贷款一般对应于购房及购车需求。  从占比来看,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创历史新高,达到102%。此前该比值最高的时点为今年4月,当时比值为77%。  “按揭贷款有所滞后,从授信到最后放款,一般也要1个月以上,7月按揭贷款主要是上月授信。”前述国有大行资负部人士表示,“我们行7月按揭贷款和开发商贷款已经有所回落,预计下半年也将回落。”  企业贷款表现不佳,显示企业投资意愿下滑。数据显示,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14亿元,环比少增2591亿;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环比少增3992亿。  中信固收团队点评称,继5、6月企业贷款改善后,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下滑,同时短期贷款出现净偿还。一方面受6月银行年中时点集中投放冲贷款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企业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仍弱、活跃度较差。  M1-M2增速“剪刀差”扩大  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相比上月降低1.6百分点。M2增速也低于年初确定的13%的增长目标。    李超解释称,一方面是由于基数效应。去年7月为应对股市波动对非银金融企业释放较多贷款使得M2基数大幅抬高,另一方面7月新增贷款较低导致信用派生非常有限。他预计,随着未来几个月基数效应逐渐消失,M2增速很可能触底回升。  M1增速则为25.4%,相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M1、M2增速形成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去年10月,二者的差值为0.5个百分点,今年6月则升至12.8个百分点,7月进一步上升至15.2个百分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7月M1-M2剪刀差继续扩大,表明“流动性陷阱”进一步加剧,继续“放水”只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
(原标题:金帝作价6亿遭贱卖 员工感慨:未败给对手却败给自己)
  来源:国际金融报  原本坐拥内地巧克力市场头把交椅,却因一次内部改革毁掉了全部根基。中粮集团对消费属性不同的产品,使用相同的管理方式, ...
(原标题:梁红团队解读M1持续攀升背后的故事:不确定性陷阱)
  来源:中金金网  7月M1同比增长25.4%,连续第5个月在20%以上,季调环比年化增长26.9%,没有减速迹象。7月M2同比增长10.2%,接近历史最低点。二 ...
(原标题:大陆获印尼高铁全线建设许可 台媒:&走出去&大突破)
  参考消息网8月22日报道 台媒称,大陆去年击败日本取得的印尼首都雅加达至第四大城万隆的高速铁路项目(简称“雅万高铁”)近日获得全线建设许 ...
(原标题:国家明确“新五孔插座”为国标 卖万能插座违法)
  有一种“万能插座”只有三个孔,却能兼容双插头和三插头,甚至还能兼容欧标、美标插头。这听起来似乎非常实用,然而在6年前,这种插座已因存在安全隐 ...
(原标题:日媒:2015年日企在华网点数追平纪录 2016将创新高)
  参考消息网8月22日报道 日媒称,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的网点数量再次增加。2015年下半年与创新高的2011年几乎不相上下,预计2016年将进一步增加。曾 ...
长江互动传媒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鄂ICP证:020001
联系电话:027-上半年最新金融数据为何隐患重重?
--百度百家
上半年最新金融数据为何隐患重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上半年的多项经济金融数据陆续公布,应该说喜中也有忧。好的一面是,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正在走稳,而且去库存、去产能也初见成效。但令人担忧的是,大量的信贷资金要么流向了房地产、基建投资...
近日,多项上半年经济金融数据陆续公布,其中金融和社会融资增量数据表现超预期。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今年上半年银行流动性充裕,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实体经济发放融资大幅增加,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多亿。
此外,从单月来看,6月新增信贷规模继续高速增长,尤其是由于住房按揭贷款需求稳定,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再创历史新高,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高达41%。M2(广义货币)增速高于预期,但M1(狭义货币)、M2增速差继续扩大,显示企业投资意愿持续低迷。
对此,笔者觉得,从陆续公布的各项经济金融数据来看,无论是居民中长期贷款的高增长,M1增速与M2剪刀差扩大,还是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快速递增,都会对于中国经济和金融产生不利影响。最新数据显示了上半年,我国“去产能”和“去库存”初见成效,但又显示出经济“去杠杆”的问题愈加严重。
隐患一:居民中长期贷款杠杆加重
资料显示,上半年住户的中长期贷款增加2.62万亿左右,估计80%左右是居民房贷,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的房贷新增超过两万亿,2015年一整年的房贷只有2.58万亿左右,如果按上半年居民房贷这样快的增速,2016年居民房地产加杠杆的增速要超过60%,这是很恐惧的数据。
此外,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8万亿元,较上月增加近4000亿元。新增贷款的超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居民和企业的中长期贷款的增加。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5639亿元,继上月创2008年以来新高后再刷新历史高点。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与房地产销售增速相对较高有关,也反映了在资产荒的背景下,银行不得不加大对居民住房按揭贷款的投入。不过,随着6月地产销售和投资数据已连续两个月下滑,也喻示了地产拐点将会出现。
笔者认为,上半年经济增速为6.7%,反映出目前整体经济增速相对稳定。而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6.1%,对比1-4月的7.2%回落明显。按此看,下半年再依赖房地产和民间投资拉动经济确实很难。
实际上,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量的增加,基本上是靠居民加杠杆来实现的。以往房地产销售居民加杠杆并没有今年那么可怕,这与过去买房的结构有关,即过去买房者中,投机投资性购房占比较大,故房贷增速不高。
而本轮房地产销量的快速增加,却是以改善性购房为主,即买房的群体是中产阶层为主。中产阶层在目前的高房价之下加杠杆,与去年股灾前加杠杆,相差不大。所以,在这轮居民加杠杆中,主要不是富人在加杠杆,所以金融隐患会很大,如果房价一跌,失业率上升,居民的还贷将受到巨大考验。
中产阶级加大杠杆,很多属于超前消费,比如说改善型购房,就是怕房价未来会继续上涨,本来要明后年买的今年就提前透支了。这样对明后年房地产业产生不利影响。房地产的销量增速早在四月份已经见顶了,五月六月销售增速持续回落,这样会影响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进一步回落。
&隐患二:M1、M2剪刀差扩大意味着啥?
虽然近几个月M2增速较为平稳,但M1、M2增速差的持续扩大引起各方的强烈关注。6月M2增速与上月持平,维持在11.8%。但当月M1同比增速24.6%,创2010年下半年来的新高,M1增速自2015年6月从底部迅速回升,已经连续9个月超过M2同比增速。
对此,官方对M2增速放缓解释有三:一是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减少,导致企业保证金存款减少较多;二是地方政府债券大量发行,导致银行体系货币派生能力下降;三是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导致派生存款减少。官方还认为,M1增速持续上升是企业活期存款大量增加。
而笔者认为,M1、M2增速的持续扩大,从表面上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息差缩窄,企业持有活期存款的热情上升。但深层次原因是,不少企业存在“持币待投资”倾向。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较低,企业投资意愿较弱,也较难找到好的投资项目,于是将闲置资金存为活期存款。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大量企业不务正业,要么将资金都投向房地产业,要么干脆将信贷资金存在银行做活期存款,从而推高M1数据。那我国的经济就会因投资增速的动力衰竭而出现下滑。
隐患三:国有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
继5月企业贷款有所恢复后,6月企业贷款全面增加。对此,专家们认为,这反映了经济前景预期改善,企业对经济信心增强、活跃度上升。全面优于预期的信贷数据体现了政府稳增长和宽财政政策逐渐发挥作用。
6月企业中长期贷款高达4100多亿元,虽恢复至较正常水平。但笔者估计大部分对公信贷主要投向政府平台和政府背景的各类项目。企业类长期贷款之所以恢复高增长:一方面国内经济还是需要依赖有政府背景企业来投资拉动,另一方面会导致地方政府、国企高杠杆负债率进一步的恶化。
实际上,企业中长期贷款活跃并不是好事情。这主要是投资和增加公共服务的投入。因为搞投资的只能投基建,在目前情况下,赚钱的项目越来越少,所以基建投下去不会增加现金流。因此,基建投资就是国家和企业债务的继续增长过程,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债务水平还会继续提升,甚至持续恶化。这与中央提出“降杠杆”的要求背道而驰。
上半年的多项经济金融数据陆续公布,应该说喜中也有忧。好的一面是,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正在走稳,而且去库存、去产能也初见成效。但令人担忧的是,大量的信贷资金要么流向了房地产、基建投资,要么企业因不知投向何方,而将资金存在银行做活期存款,显然这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和结构转型。所以,决策当局必须看到最新金融数据存在种种稳患,并加以改进。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4085
阅读:13万
阅读:11万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即使在年过九旬后,安藤仍不肯闲下来。他把方便面当成是自己的命,...
首席发言者
首席发言者
首席发言者
首席发言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