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陈栋生委员所讲,以下哪个2016年各省市gdp排名的文化产业占其gdp的比重是最高的

【图文】区域规划―第三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区域规划―第三章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5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北京成全国首个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破8%省市
09:52&&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李文蕊)记者从北京市文资办了解到,按照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新标准,2012年北京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4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4.8个百分点,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2%,从业人员达到152.9万人,是全国第一个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突破8%的省市。
  据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介绍,2013年上半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4482.3亿元,同比增长8%,文化创意企业税收收入也呈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为更好的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今后北京市文资办和北京市地税局将在文化产业领域联合开展税法宣传,并根据文化企业需求,对北京市文化企业进行专题性税收政策辅导,帮助企业了解相关政策,更好地进行纳税筹划,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运用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增强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做强做大,进一步推动北京文化产业大发展。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向昌明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当前位置: &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新闻发布会
时间:& &&字体显示:
&&&阅读:3016 次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蓝皮书在京发布
& 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协调性日益增强&
“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孰强孰弱,日前已见分晓。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召开《“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简称蓝皮书)发布会暨省域经济研讨会,由国务院发展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连续第六年发布最新年度研究报告,向社会公布了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该《蓝皮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顺应全球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注重民生和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此次公布的《蓝皮书》是在广泛征收和吸取国内权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为: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福建省、湖北省;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陕西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排序为海南省、山西省、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
与2006年相比较,排位上升的有11个省、市(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庆市,排位上升了6位,安徽省排位上升了4位,江苏省和江西省排位均上升了3位,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海南省、四川省排位均上升了2位,贵州省、陕西省、青海省排位均上升了1位;9个省、市(区)排位没有变化,分别为天津市、辽宁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位下降的有11个省、市(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排位均下降了5位,其次是河南省,排位下降了4位,吉林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省、市、区排位均下降了3位,河北省、上海市、湖南省3个省、市、区排位均下降了2位,北京市、云南省、甘肃省3个省、市、区排位均下降了1位。
“十一五”期间,个别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的升降出现了跨区段变化,如湖北省由中游区升入上游区、重庆市由下游区升入中游区。
2010年,江苏、广东、上海三省市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甲,与2006年相比,江苏上升了3位,广东保持不变,上海下降了2位。从“十一五”期间全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平均分值变化情况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平均分值都有明显上升,其中西部地区分值上升最多,增加了2.73分;其次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增加了2.51分和1.45分;东部地区平均分值上升幅度相对小些,为0.51分。由此反映出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综合竞争力平均而言提升比较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的协调性得到明显增强。
另外,在今年的评价报告中,根据港澳台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课题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指标评价体系,形成了由1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103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对2006~2010年港澳台地区和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结果显示:2010年,台湾、香港分别居第一、第三位,澳门名列第九位。
从全国区域间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综合测算和分差来看,2010年全国4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分值依次为:东部地区46.77分、中部地区34.97分、西部地区29.99分、东北地区36.01分,4大区域的分值比差为1:0.75:0.648:0.77,西部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值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有所缩小。与2006相比,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了2.23分,表明西部地区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差距仍然较大,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有缩小。从区域内部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差异分析来看:
(1)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区,只有河北省处于中游区和海南省处于下游区,其他8个省份都处在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上游区,并且排位比较稳定,变化不明显,说明东部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但在东部地区的10个省份内部,竞争格局也是不平衡的,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海南省与其他省份之间,就是同样排在上游区的省份,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竞争力得分来看,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得分都在50分以上,而福建省不到40分。但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内部的排位比较稳定,比较大的波动是江苏省排位上升了3位,由第4名上升到第1名。
(2)中部地区6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除了湖北省处于上游区,山西省处在下游区外,其他4个省都处在中游区,与2006年相比,2010年安徽省综合排位波动明显,上升了4位,而山西省综合排位下降了5位,中部地区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不够稳定。从竞争力得分来看,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得分差距较大,与西部地区之间得分差距较小,这说明从整体上而言中部地区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中部地区内部的6个省份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湖北省进入上游区,湖南省处于中游区的末尾,山西省则处于下游区。从地区内部的排位变化来看,安徽省从中部地区的第5位上升到中部地区的第2位,山西省和湖南省在中部地区内部分别下降了2位和3位,这反映了中部地区各省份竞争力相对变化较大。
(3)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大多数处在下游区,2010年只有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陕西省和重庆市处于中游区,其他各省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从表2-1的竞争力得分来看,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只有东部地区得分的64%,表明其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但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得分差距很小,其劣势就不太明显。但从年得分来看,西部地区竞争力平均得分有所增加,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缩小,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其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内部来看,同样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四川省处于中游区前列,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与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尽管其他各省份的排位比较接近,但从竞争力得分来看,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同样是处于下游区,陕西省综合得分是西藏自治区综合得分的1.9倍。正是由于存在这种明显的差距,使得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综合竞争力排位相对稳定,除了少数省份排位有所调整以外,没有太大变化。
(4)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竞争力综合得分都有增加,与东部地区平均得分的差距有所缩小,说明相对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2010年竞争优势得到提升,但在全国的排名却没有相应地提升,除了辽宁省排名保持不变以外,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综合排位分别下降4位和3位,拉大了与其他省份的差距。
发布会现场
《“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主持会议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教授代表课题组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结果作了一个高度浓缩和精炼的主题报告。报告从创新与突破、平价与比较、特征与启示等三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作了说明。
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教授作主题报告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之一、博士生导师李闽榕教授也作了“关于‘十一五’以来加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他从“十一五”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新态势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万亿GDP俱乐部”的扩容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港澳台竞争优势变化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等三个方面作了发言。
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作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连续发布六年,已在社会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反响,它确实可以为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同时也可为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借鉴,以及完善我国区域发展政策提供非常有利的借鉴和参考。此外,韩主任还就如何加快省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谈了五点看法,一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四年超过东部地区,这是一种很可喜的变化,说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有所增强;二是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人口红利从全国来讲正在逐渐消失,沿海表现的更加明确。三是沿海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份GDP的增速明显下滑,潜在的增长率明显回落;中西部的制造业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需用进一步发挥竞争优势;四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在所有省份日益加剧,这是在“十二五”或者是更长时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支撑省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也仍然存在。五是国内市场的潜力巨大,区域经济发展怎么能够挖掘优势,如何重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竞争优势,这本蓝皮书也给我们提供很宽的视野,给我们提供很多有利的参考。要重塑我们国家新的竞争优势,包括区域竞争优势,从根本上来讲是要靠发展动力的转化,要靠发展方式的转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教授指出,此次发布的第六部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最大的亮点是对“十一五”各个省域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盘点,这对于各个省市正在落实贯彻“十二五”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扭转各个地方过分地关注增长的速度,而对于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竞争力方面重视不够,有很大启迪意义。他还特别谈到,该书的评价结果确实反映了我国“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变化,也与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大体比较一致,也对各地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借鉴。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在发言中认为,《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对中国“十一五”以来省域经济的发展做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联系到中国30多年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在世界上的排名地位上升很快,综合竞争力越来越靠前,很重要的是工业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中国的工业竞争力在哪儿,哪一个省市区能够成为真正的工业强省,这是需用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份省域蓝皮书为我们具体研究各省工业竞争力提供了很有见地的思路,非常值得琢磨,也很有参考价值,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继续深化研究的课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王利民编审在会上指出,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城市与城市的差距,更多地体现为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的差异,经过这两三年各地形势的发展,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可以预计,经过十年,就像我们奋战“三农”问题一样,现在已经慢慢淡出舆论视野,对社会问题,经过未来十年的建设,到了2020年关于差距问题会逐步趋于平淡。到了2020年以后,竞争力之间的差距会越发突出,将使得这种已经收敛的差距显示出更有产业特点,更有技术进步特点的差异,就像我们看到的美国的西部个别地区的房价远超过东部地区,这是在60年代、70年代高速路口全面建设以后,区域差距缩小以后,展开新一轮的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差距。《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蓝皮书》都对这些前瞻性的问题作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王利民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主编倪鹏飞博士首先祝贺《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该系列蓝皮书连续六年来对中国的省域竞争力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一次又对“十一五”期间进行了总结,对中国的有关竞争力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都作出了非常出色的贡献。同时,他认为该课题组关于区域竞争力发展的一些基本判断和我们一直研究的城市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特别是最近我们正在研究的城市竞争力这十年总结的一些结论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可以互相验证的,我对他们的研究表示祝贺,同时对他们的研究很有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主编倪鹏飞博士发言
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六年来,能够持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年都有创新。2012年蓝皮书与2011年发布的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相比,突破与创新体现在五个方面:(1)本年度报告是综合以往五部蓝皮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十一五”这一时间节点,着重对全国31个省市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2006~2010年间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和比较分析,分析评价期内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波动变化与竞争优劣势,可以说也是对过去五年的全面回顾与总结,这是今年蓝皮书的最大“亮点”。(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今年的蓝皮书对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微调,力求能更好地反映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和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四级指标的调整上,涵盖了8个三级指标组,共去掉了10个四级指标,增加了12个四级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当前经济热点或社会较大关注的指标,诸如“食品安全事故数”、 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公共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文化部门增加值”等等,四级指标总数由原来的208个增加到210个。(3)为了便于读者搜集或查询全国各省市区相关指标的实际数据,特别在本年度蓝皮书的附录部分增加了诸如“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业人员、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FDI、工业资产总额、存款余额、R&D经费、文化产业增加值”等系列指标的具体数据。(4)在提升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分析部分,把评价期中各个层级的优劣势指标比较分析充分纳入到各省市区的对策建议分析当中,便于各省市区更加直观、全面地判断和分析评价期内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为各省市区积极巩固和培育竞争优势,降低劣势指标对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不利影响,这样使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5)继续加强对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的深度分析。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反映出的只是排序位差,上下位之间相差0.1分是相差1位,相差10分也是相差1位,不能反映各个位差之间的实际差距,自然也不能反映不同地区之间的实际差距。所以,今年的蓝皮书特别加强了对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实际差距及其均衡性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为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课题历时近一年,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时间跨度为2006~2010年,全书100多万字,数据采集、录入和分析工作庞杂而艰巨,采集、录入基础数据5万多个,计算、整理和分析数据近10万多个,共制作简图350多幅、统计表格450多个,竞争力地图30幅。书中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2006年和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省市、部门提供的专业年鉴、统计公报等。
表1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2006~2010年评价比较表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以2006年为基准,2010年部分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升降变化位次,“+”表示排位上升,“-”表示排位下降。没有数字说明该省份排名保持不变。
表2&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2006~2010年各区段评价比较表
表 3& 2006~2010年全国4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值及分差比较表您当前位置:> >
陈栋生:贵州旅游要找到点石成金的文化创意
日期: 15:38:24 来源:贵州第一旅游网  责任编辑:
  2012年 9月18日,贵州省政府、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规划》终期成果专家评审会。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共14位专家经过认真审议,一致通过《规划》评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区域经济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栋生在会议发言中指出,文化创意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旅游可以在和云南旅游的对比当中找到问题,找到解决旅游短板的措施。
  陈栋生:贵州旅游要找到点石成金的文化创意
  陈栋生:这个详细的规划是非常及时的,有许多创意,一是圈层保护模式,二是快进慢游。这个慢游,我们讲科学发展,我的观点是如果没有科学的生活,怎么科学的发展?现在西方国家就讲慢生活,我们只知道快,就是有快有慢。
  评价旅游的发展,应该是三个指标,因为得与投资商来讲,他是要赚钱,要回收,地方政府要税收,要进级,要经济指标,但是周围的老百姓是要钱,三个20%很好,落实了老百姓就会留着你,不让你走。但是据我个人参加的规划评审,一个规划越宏伟,他成功的硕果是很大的,但是风险是同比例的。这次是终审,明年开始就要进入规划的落实,规划的理念应该充分发觉优势,规划的落实则要看到现实的短板所在,才是美好的愿景模式。
  我认为有几个:以去年来讲,贵州省的旅游是1.7亿,是全省人口的4.9倍,这是非常高兴的数字,但是下面你看,2/3以上都是附近的本省的人本市的人,还有北京、上海开会的人。怎么能够让旅客慢点走,什么东西留住他,这是大问题。
  第二个,说明书讲到大部分入境的旅游,云南和贵州比较,云南是贵州的11.9倍,外汇收入,零售是6.7倍,港澳台的是12倍,云南大概比贵州多一千万,GDP也多1/4,但是入境的游客,特别真正的外国人旅游差将近十倍之多。
  西南六个省比较,贵州基础设施有三个交通服务水平都是第六位的,所以我想补充一句话,交通成长性不够,是贵州旅游发展的短板,但是绝不仅仅是这一个短板。要想实现美好的愿景,就要深入的发觉短板所在,拟定相应的措施。一个是从本身来看,贵州最近几年,黔东南的民俗,都是有成功经验的,要把这些经验搞清楚;第二要在云南的对比当中找到问题,也找到措施。在你们学习成果的时候,我就想到,云南大部分的旅游都是外部的,贵州的旅游绝大部分是港澳台,外国人很少。杨丽萍对云南的文化,云南的旅游,特别是国际旅游的影响,我认为这个估价是难以估价的。贵州有没有?我自己知识很缺乏,比如说你们有两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代表的文化,外地人知道吗?坐在主席台上面都是管的面很宽的,真正要把贵州的民族的优势,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特点,那是要做很多的工作。
  旅游,文化创意,是点石成金的,他不要消耗多少人,但是不容易成功。要真正找到穴位,有的时候不完全用行政推动的方式,有的行政推动的方式还适得其反,北京很多地方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希望这么一个美好的愿景能够落实实现。
延伸阅读:
大家都在看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C) 黔ICP备号 主办:贵州省旅游局 承办:《中国旅游报》贵州运营机构
客服邮箱: 客服电话:5 网上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资本市场培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各省市gdp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