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制造了A股“6·26湄公河惨案电视剧26集”

A股两周跌千点 谁制造了A股“6·26惨案”?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王兆寰北京报道
“股灾”还是来了。
6月26日,A股市场再现罕见暴跌,三大指数几乎全线跌停:上证指数收于4192.87点,跌幅为7.4%;深成指收于14398点,跌幅为8.24%;创业板尤为惨烈,收于2920点,跌幅高达8.91%,除停牌股票外,创业板指数包含的股票基本全线跌停。
经过两周的连续大跌,上证指数从最高的5178.19点,累计下跌近1000点,跌幅为18.84%,创业板跌幅更是高达25.10%。恐慌情绪蔓延开来。
多位市场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市场暴跌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前期丰厚的获利盘,加之管理层清查配资及降杠杆的要求,另外,近期IPO新股密集申购,特别是中国核电、国泰君安等巨无霸抽取了大量市场资金,多重因素一触而发。
更为主要的是,市场期待的央行每月一次的降准和降息并未如期而至,临近6月30日,市场资金年中出现紧张,连续的下跌致使融资盘爆仓严重,多杀多致使踩踏出现。
市场有句话叫:“五穷,六绝,七翻身。”A股暴跌,是牛市结束了,还是“千金难买牛回头”?
6月26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回应称,近期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是市场前期过快上涨的自发调整,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同时也与年中季末流动性波动、投资去杠杆、投资者对市场分歧加大等因素叠加影响有关。目前,改革开放红利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和居民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他呼吁,各方要理性看待、不轻信、不盲从。
融资盘踩踏是元凶
A股端午“劫”余波未平,6月26日再次将“黑色星期五”上演得淋漓尽致。
6月26日,A股继前一个交易日大幅下挫之后,早盘深幅低开100多点,随着一路震荡下行,盘中创出近期新低4139.53点,截至收盘,失守4200点;其中,A股股票跌停家数达1641家,跌幅超过九成的达2100家,只有53家公司股票飘红,新股国泰君安首日上市涨幅超过40%显得格外耀眼,盘中出现临时停牌。
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孙卫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近期的暴跌,特别是6月26日创业板指数几近跌停,主要是融资盘的强行平仓,出现了严重的踩踏事件。前一阵强平的主要是大比例的融资盘,这几日就开始是小规模的融资盘,等融资盘跌完了,市场将会企稳。
孙卫党指出,最近市场持续暴跌,投资者心理出现恐慌,特别是对于满仓的投资者,信心肯定备受打击。在大成基金经理杨挺看来,当一个市场因为高杠杆推升至不再健康的“疯牛”行情时,管理层对股市融资的杠杆进行监管、规范及限制是理所当然的,不破不立,这对于整个A股市场来说反而是好事。
杨挺直言,如果说上周股市的暴跌使那些高杠杆的投资者意识到市场风险主动去杠杆的话,这一周,特别是周五的暴跌后很多股票跌幅都高达40%,有的股票甚至达50%,这将大幅击穿前期配资者的安全线,引发强制平仓,使主动去杠杆转换为被动去杠杆。
“这种急速调整将大幅清退高杠杆操作的投资者。”杨挺认为,“但因为高杠杆资金不计成本的快速出逃,引起股市暴跌概率增加。而连续、大幅暴跌又将进一步影响市场信心,改变投资者预期,因此短期内市场难以有乐观表现。”
据Wind数据统计,6月18日,融资融券余额为2.27万亿元,为2015年最大值;截至6月25日,融资融券余额为2.19万亿,下降幅度为3.52%。
去杠杆后现钱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杠杆成就了A股上半场的辉煌,而去杠杆的扳机被触发后,也造成了市场的快速下行。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拒绝回答货币政策相关问题,让业界对近期国内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这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于资金面乃至货币政策走势的担忧。
上投摩根首席策略分析师吴文哲认为,这是一次带杠杆的牛市,经过了过去几年非标资产迅速发展后,社会配资的渠道、方式大幅增加。这次牛市启动,配资也成为了助推器。从中期维度看,虽然现在市场上很多声音在质疑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但是,支撑这轮牛市的因素仍在。
“去杠杆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低杠杆的环境对市场的健康上涨是有利的。”吴文哲分析称,目前,地方债务置换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经济尚未企稳,在财政政策发力尚有限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不可缺。股票市场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融资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引导经济结构转型上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申万宏源发布的报告称,楼市局部过热抑制货币宽松是此次调整的基本面逻辑之一。在经济尚未真正企稳反弹之时,一线城市特别是深圳出现了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这使得宽松的货币政策面临一定的挑战,也打破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将一路宽松的一致预期。
该报告称,股市的调整本质是由这个逻辑引起,未来市场如果要重新企稳反弹,需要关注楼市的政策动向以及房价的变化趋势,也就是等待这个靴子落地。参考历次由基本面逻辑导致的中期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一般高点回落幅度会超过20%,时间跨度会超过2个月。
对于是否会出现“钱荒”,国泰君安报告认为,预计6 月“钱荒”重来的概率较小,7 月,1月期及以下期限的利率将逐步回落,但短期资金面边际变紧;未来进入7 月份以后,导致利率上行的大多数因素将消失,但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仍在。
值得注意的是,6月24日,证监会核准了2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但是并未出现此前业内预期的江苏银行等大盘股。总体看,7月初新股的发行规模并不大。
另外,临近6月底,一些IPO排队企业财务资料有效期将到期,需补交相关材料,这意味着短期之内,IPO审核节奏有望放缓,对股市抽血效应有望减弱。
牛市结束了吗?
暴跌后A股何去何从?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则较为乐观,近期市场大幅调整是每轮牛市都有的中期调整,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最近两周A股调整幅度已经达到20%左右,中期调整已近尾声,后市A股或盘整向上,市场热点也有望由科技股转向消费股,“消费板块有望站在下一阶段市场风口之上。”
杨玲分析指出,本轮牛市启动以来,资金驱动特征极为显著。去年年底大类资产配置转移为A股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这是本轮牛市上半场的基础。目前来看,大类资产配置转移进程仍在延续,资金涌入仍将是常态。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宏观经济已经有了企稳复苏的迹象,上市公司业绩即将反转,牛市上下两个半场即将融合。
孙卫党也认为,牛市的根基并没有改变,“整体的货币政策仍是宽松的,降息和降准也是基于实体经济的考量择机推出,并不是针对股市。目前看,并不会出现‘钱荒’,近期逆回购的利率还会有所下降,待市场企稳后,市场将会重拾升势。”
长城证券发布的报告则认为,本轮牛市并没有结束,下半年大概率会从全面性牛市向结构性牛市过渡。结构性牛市并非否认指数不会创新高,而这种市场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持仓的结构。
相比而言,《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要理性得多,他认为,随着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的临近,中国的壳资源在批量供应面前会变得一钱不值,短期内供不应求的上市公司筹码会迅速向供过于求转化。这对于市场的冲击是致命的,他甚至提醒股民炒股千万不要炒成了股东。
摩根士丹利则悲观得多,其最新研报认为,沪深两市以及创业板的这轮牛市有可能已经见顶。主要有四个因素值得担忧:新股供给增加量大;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利润持续低迷;估值仍然过高;流通盘上的融资余额较高。
7月会有答案吗?
[责任编辑:[]&[第02页]&[]&[]&[]&&&
  四大原因致暴跌 机构大V怎么看后市(附股)
  缘何又来暴跌?
  据说,小明买的一只股票亏了99%,当跌去90%的时候老王去抄底,结果老王亏了90%。
  今天沪指大跌6.42%,收报2749点,成交2126亿。
  如果非要找大跌的原因,大概是以下几点:
  1、市场资金面偏紧 二级市场失血
  临近年末,资金面相对偏紧。(600837)姜超认为,短期资金需求大增和中期资金供给减少“共振”,春节取现、境外行在境内人民币存放缴准、转债打新、外汇占款下滑、财政存款投放减少、企业缴税等都加剧了资金面的紧张局面。
  2、全球股市普跌 股市下跌呈联动效应
  隔夜美欧股市大幅下跌,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全部超过1%,纳指跌幅达1.58%,欧洲三大股市亦全部下挫。亚太区股市普跌,日经指数报16708.9点,跌2.3%,韩国报1871.69点,跌1.15%。2016年元旦以后,美国为代表主要经济体股市呈连续下跌态势,同期以A股为代表的亚太区股市多次暴跌,各国股市形成负面联动效应。
  3、两市融资余额十七连降
  两市融资余额连续十七个交易日下降刷新历史纪录,最新值仅为9753亿元。日融资买入额最新亦仅为338亿元,不断刷新最近低值。市场做多力量不足,后市更趋谨慎。
  资金出逃
  在连续两天净流入之后,资金结束净买入状态,26日净卖出2.35亿元。当日额度剩余132.35亿,余额占额度比为102%。
  “婴儿底”破了,现在是底了吗?
  据说有几个不靠谱的底部标志:
  大家都不谈股票,装死;
  开户数创新低,每周就几万;
  沪指成交量下降到顶峰时的十分之一左右(沪指2002年前最高成交500亿,998点时50亿;6124点时2755亿,亿;5178点时13000亿,现在2126亿);
  股票型基金发行困难,需要找帮忙资金才能成立;
  部分股票型基金濒临清盘;
  都嘲笑某人的XX底又破了。
  一直声称A股酝酿惊天大反击的李大霄在今天表示:“当所有的人都痛骂李大霄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最佳买点或者最佳卖点。目前,对我的痛骂已经进入非理性状态了,很多投资人的悲观情绪已经到了极致,这时候我要站出来告诉大家,这就是底部。”
  其他大V们又怎么看?
  但斌:休养生息以待转机
  侯安扬的观点,则偏空。
  大霄则是一贯的乐观:2850,还是会回来的
  海外机构怎么看?
  瑞银:A股大跌主要原因是市场情绪恶化而非基本面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发表最新报告,认为市场情绪恶化是近期A股下跌的主因,在缺乏利好催化的情况下,A股市场信心可能会继续受到全球风险偏好下降的抑制,建议投资者在震荡中进行选择性布局。
  贝莱德:A股系统性风险及内地资本外流压力下降
  国际投资机构贝莱德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虽然市场预期今年内地股市仍有较大幅度的波动,但A股在经过去年7月大跌之后,目前杠杆规模少于去年,因此认为A股东系统性风险已经大减。
  这个时候,该谈估值吗?
  也许不该,反正这几个数值翻来覆去就那样:大盘股市盈率不断创新低、中小创仍高高在上。
  看看历次大底时,市场的标志性指标吧,是否见底,看官自行判断:
  1、价格指标:低价股与高价股
  截至26日收盘,两市股票中交易价格低于5元的股票共154只,占比5.48%。其中京东方A(2.34, -0.23, -8.95%)最低,收盘价为2.34元。
  08年底部时,两市低于2元的股票共35只,占比2.23%;股价低于5元的共922只,占比达58.76%。
  这个指标的问题是,没有考虑通胀因素,不过有一点需要补充,A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膨胀规模也没能跑过通胀。
  高价股方面,目前两市百元股共9只,占比0.33%。而08年股价最高者(9.010, -3.76, -1.85%)为94.28元。
  这个指标的问题也是,依然没有考虑通胀,补充说明亦如上。
  2、接下来看看破净股
  以2015年三季报数据来看,目前两市共有56只个股股价跌破净资产,占比1.99%;而08年底部时,两市破净个股数量高达174只,占比为11.09%。
  目前部分破净股名单:
  这个指标,是不用考虑通胀的。
  问题是:现在是08年吗?
  3、破发股
  鉴于新股不败的神话仅仅被(17.210, -1.91, -9.99%)打破了一次,我们选取增发作为数据参考。
  2015年以来,两市共实施859起定向增发(按发行日期,下同),其中190起已经“破发”,破发比例为22.11%。
  而日至10月28日,两市共实施79起定向增发,其中64起“破发”,破发比例高达81.01%。
  目前部分破发股名单:
  从这几个数据看,A股没到最悲观的时刻。至于A股会否再次出现极端底部,这将取决各方面的因素,如货币、政策、宏观环境等。历史可能相似,但不会简单重演。四大原因致暴跌 机构大V怎么看后市(附股)
  附:历次大跌后次日股市表现
  沪指自2010年以来,19次跌幅超过5%,其中次日出现上涨的有11次,占比57.9%。(.证.券.时.报..网)
[]&[第02页]&[]&[]&[]&&&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两周跌千点谁制造了A股“6?26惨案”?
  两周跌千点谁制造了A股&6&26惨案&?
  6月26日,A股市场再现罕见暴跌,三大指数几乎全线跌停:上证指数收于4192.87点,跌幅为7.4%;深成指收于14398点,跌幅为8.24%;创业板尤为惨烈,收于2920点,跌幅高达8.91%,除停牌股票外,创业板指数包含的股票基本全线跌停。
  经过两周的连续大跌,上证指数从最高的5178.19点,累计下跌近1000点,跌幅为18.84%,创业板跌幅更是高达25.10%。恐慌情绪蔓延开来。
  6月26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回应称,近期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是市场前期过快上涨的自发调整,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同时也与年中季末流动性波动、投资去杠杆、投资者对市场分歧加大等因素叠加影响有关。目前,改革开放红利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和居民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他呼吁,各方要理性看待、不轻信、不盲从。
  融资盘踩踏是元凶
  A股端午&劫&余波未平,6月26日再次将&黑色星期五&上演得淋漓尽致。
  6月26日,A股继前一个交易日大幅下挫之后,失守4200点;其中,A股股票跌停家数达1641家,跌幅超过九成的达2100家,只有53家公司股票飘红,新股国泰君安首日上市涨幅超过40%显得格外耀眼,盘中出现临时停牌。
  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孙卫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近期的暴跌,特别是6月26日创业板指数几近跌停,主要是融资盘的强行平仓,出现了严重的踩踏事件。前一阵强平的主要是大比例的融资盘,这几日就开始是小规模的融资盘,等融资盘跌完了,市场将会企稳。
  孙卫党指出,最近市场持续暴跌,投资者心理出现恐慌,信心肯定备受打击。在大成基金经理杨挺看来,当一个市场因为高杠杆推升至不再健康的&疯牛&行情时,管理层对股市融资的杠杆进行监管、规范及限制是理所当然的,不破不立,这对于整个A股市场来说反而是好事。
  &这种急速调整将大幅清退高杠杆操作的投资者。&杨挺认为,&但因为高杠杆资金不计成本的快速出逃,引起股市暴跌概率增加。而连续、大幅暴跌又将进一步影响市场信心,改变投资者预期,因此短期内市场难以有乐观表现。&
  据Wind数据统计,6月18日,融资融券余额为2.27万亿元,为2015年最大值;截至6月25日,融资融券余额为2.19万亿,下降幅度为3.52%。
  去杠杆后现钱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杠杆成就了A股上半场的辉煌,而去杠杆的扳机被触发后,也造成了市场的快速下行。
  上投摩根首席策略分析师吴文哲认为,这是一次带杠杆的牛市,经过了过去几年非标资产迅速发展后,社会配资的渠道、方式大幅增加。这次牛市启动,配资也成为了助推器。
  &去杠杆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低杠杆的环境对市场的健康上涨是有利的。&吴文哲分析称,目前,地方债务置换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经济尚未企稳,在财政政策发力尚有限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不可缺。股票市场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融资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引导经济结构转型上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申万宏源发布的报告称,股市的调整本质是由这个逻辑引起,未来市场如果要重新企稳反弹,需要关注楼市的政策动向以及房价的变化趋势,也就是等待这个靴子落地。参考历次由基本面逻辑导致的中期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一般高点回落幅度会超过20%,时间跨度会超过2个月。
  对于是否会出现&钱荒&,国泰君安报告认为,预计6月&钱荒&重来的概率较小,7月,1月期及以下期限的利率将逐步回落,但短期资金面边际变紧;未来进入7月份以后,导致利率上行的大多数因素将消失,但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仍在。
  值得注意的是,6月24日,证监会核准了2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但是并未出现此前业内预期的江苏银行等大盘股。总体看,7月初新股的发行规模并不大。
  另外,临近6月底,一些IPO排队企业财务资料有效期将到期,需补交相关材料,这意味着短期之内,IPO审核节奏有望放缓,对股市抽血效应有望减弱。
  牛市结束了吗?
  暴跌后A股何去何从?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则较为乐观,近期市场大幅调整是每轮牛市都有的中期调整,没有必要过分担忧。
  杨玲分析指出,本轮牛市启动以来,资金驱动特征极为显著。去年年底大类资产配置转移为A股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目前来看,大类资产配置转移进程仍在延续,资金涌入仍将是常态。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宏观经济已经有了企稳复苏的迹象,上市公司业绩即将反转,牛市上下两个半场即将融合。
  孙卫党也认为,牛市的根基并没有改变。
  摩根士丹利则悲观得多,其最新研报认为,沪深两市以及创业板的这轮牛市有可能已经见顶。主要有四个因素值得担忧:新股供给增加量大;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利润持续低迷;估值仍然过高;流通盘上的融资余额较高。
  7月会有答案吗?
  据《华夏时报》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A股两周跌千点 谁制造了A股“6·26惨案”?
A股两周跌千点 谁制造了A股“6·26惨案”?
来源: 作者:王兆寰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
&&& 随着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的临近,中国的壳资源在批量供应面前会变得一钱不值,短期内供不应求的上市公司筹码会迅速向供过于求转化。这对于市场的冲击是致命的,他甚至提醒股民炒股千万不要炒成了股东。&
”  据Wind数据统计,6月18日,融资融券余额为2.27万亿元,为2015年最大值;截至6月25日,融资融券余额为2.19万亿,下降幅度为3.52%。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则较为乐观,近期市场大幅调整是每轮牛市都有的中期调整,没有必要过分担忧。
本报记者王兆寰北京报道
“股灾”还是来了。
&&& 6月26日,A股市场再现罕见暴跌,三大指数几乎全线跌停:[-7.40%]收于4192.87点,跌幅为7.4%;深成指收于14398点,跌幅为8.24%;创业板尤为惨烈,收于2920点,跌幅高达8.91%,除停牌股票外,[-8.91%]数包含的股票基本全线跌停。
&&& 经过两周的连续大跌,上证指数从最高的5178.19点,累计下跌近1000点,跌幅为18.84%,创业板跌幅更是高达25.10%。恐慌情绪蔓延开来。
&&& 多位市场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市场暴跌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前期丰厚的获利盘,加之管理层清查配资及降杠杆的要求,另外,近期IPO新股密集申购,特别是中国核电、等巨无霸抽取了大量市场资金,多重因素一触而发。
&&&& 更为主要的是,市场期待的央行每月一次的降准和降息并未如期而至,临近6月30日,市场资金 年中出现紧张,连续的下跌致使融资盘爆仓严重,多杀多致使踩踏出现。
&&&&& 市场有句话叫:“五穷,六绝,七翻身。”A股暴跌,是牛市结束了,还是“千金难买牛回头”?
&&&& 6月26日下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回应称,近期股市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是市场前期过快上涨的自发调整,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同时也与年中季末流动性波动、投资去杠杆、投资者对市场分歧加大等因素叠加影响有关。目前,改革开放红利释放、流动性总体充裕和居民资产配置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创业、万众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他呼吁,各方要理性看待、不轻信、不盲从。
融资盘踩踏是元凶
&&& A股端午“劫”余波未平,6月26日再次将“黑色星期五”上演得淋漓尽致。
&&&& 6月26日,A股继前一个交易日大幅下挫之后,早盘深幅低开100多点,随着一路震荡下行,盘中创出近期新低4139.53点,截至收盘,失守4200点;其中,A股股票跌停家数达1641家,跌幅超过九成的达2100家,只有53家公司股票飘红,新股国泰君安首日上市涨幅超过40%显得格外耀眼,盘中出现临时停牌。
&&&&& 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孙卫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近期的暴跌,特别是6月26日创业板指数几近跌停,主要是融资盘的强行平仓,出现了严重的踩踏事件。前一阵强平的主要是大比例的融资盘,这几日就开始是小规模的融资盘,等融资盘跌完了,市场将会企稳。
&&&&& 孙卫党指出,最近市场持续暴跌,投资者心理出现恐慌,特别是对于满仓的投资者,信心肯定备受打击。在大成基金经理杨挺看来,当一个市场因为高杠杆推升至不再健康的“疯牛”行情时,管理层对股市融资的杠杆进行监管、规范及限制是理所当然的,不破不立,这对于整个A股市场来说反而是好事。
&&& 杨挺直言,如果说上周股市的暴跌使那些高杠杆的投资者意识到市场风险主动去杠杆的话,这一周,特别是周五的暴跌后很多股票跌幅都高达40%,有的股票甚至达50%,这将大幅击穿前期配资者的安全线,引发强制平仓,使主动去杠杆转换为被动去杠杆。
&&&& “这种急速调整将大幅清退高杠杆操作的投资者。”杨挺认为,“但因为高杠杆资金不计成本的快速出逃,引起股市暴跌概率增加。而连续、大幅暴跌又将进一步影响市场信心,改变投资者预期,因此短期内市场难以有乐观表现。”
&&&& 据Wind数据统计,6月18日,融资融券余额为2.27万亿元,为2015年最大值;截至6月25日,融资融券余额为2.19万亿,下降幅度为3.52%。
去杠杆后现钱紧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杠杆成就了A股上半场的辉煌,而去杠杆的扳机被触发后,也造成了市场的快速下行。
&&&& 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拒绝回答货币政策相关问题,让业界对近期国内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这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于资金面乃至货币政策走势的担忧。
&&&& 上投首席策略分析师吴文哲认为,这是一次带杠杆的牛市,经过了过去几年非标资产迅速发展后,社会配资的渠道、方式大幅增加。这次牛市启动,配资也成为了助推器。从中期维度看,虽然现在市场上很多声音在质疑货币政策是否已经转向,但是,支撑这轮牛市的因素仍在。
&&&& “去杠杆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低杠杆的环境对市场的健康上涨是有利的。”吴文哲分析称,目前,地方债务置换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经济尚未企稳,在财政政策发力尚有限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仍不可缺。股票市场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融资渠道作用,另一方面引导经济结构转型上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 申万宏源发布的报告称,楼市局部过热抑制货币宽松是此次调整的基本面逻辑之一。在经济尚未真正企稳反弹之时,一线城市特别是深圳出现了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这使得宽松的货币政策面临一定的挑战,也打破了投资者对于货币政策将一路宽松的一致预期。
&&&& 该报告称,股市的调整本质是由这个逻辑引起,未来市场如果要重新企稳反弹,需要关注楼市的政策动向以及房价的变化趋势,也就是等待这个靴子落地。参考历次由基本面逻辑导致的中期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一般高点回落幅度会超过20%,时间跨度会超过2个月。
&&&& 对于是否会出现“钱荒”,国泰君安报告认为,预计6 月“钱荒”重来的概率较小,7 月,1月期及以下期限的利率将逐步回落,但短期资金面边际变紧;未来进入7 月份以后,导致利率上行的大多数因素将消失,但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仍在。
&&&&& 值得注意的是,6月24日,证监会核准了28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但是并未出现此前业内预期的江苏银行等大盘股。总体看,7月初新股的发行规模并不大。
&&&& 另外,临近6月底,一些IPO排队企业财务资料有效期将到期,需补交相关材料,这意味着短期之内,IPO审核节奏有望放缓,对股市抽血效应有望减弱。
牛市结束了吗?
暴跌后A股何去何从?
&&&&& 星石投资首席策略师杨玲则较为乐观,近期市场大幅调整是每轮牛市都有的中期调整,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最近两周A股调整幅度已经达到20%左右,中期调整已近尾声,后市A股或盘整向上,市场热点也有望由科技股转向消费股,“消费板块有望站在下一阶段市场风口之上。”
&&&& 杨玲分析指出,本轮牛市启动以来,资金驱动特征极为显著。去年年底大类资产配置转移为A股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这是本轮牛市上半场的基础。目前来看,大类资产配置转移进程仍在延续,资金涌入仍将是常态。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宏观经济已经有了企稳复苏的迹象,上市公司业绩即将反转,牛市上下两个半场即将融合。
&&&& 孙卫党也认为,牛市的根基并没有改变,“整体的货币政策仍是宽松的,降息和降准也是基于实体经济的考量择机推出,并不是针对股市。目前看,并不会出现'钱荒’,近期逆回购的利率还会有所下降,待市场企稳后,市场将会重拾升势。”
&&&& 证券发布的报告则认为,本轮牛市并没有结束,下半年大概率会从全面性牛市向结构性牛市过渡。结构性牛市并非否认指数不会创新高,而这种市场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持仓的结构。
&&&& 相比而言,《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要理性得多,他认为,
&&&& 随着战略新兴板和注册制的临近,中国的壳资源在批量供应面前会变得一钱不值,短期内供不应求的上市公司筹码会迅速向供过于求转化。这对于市场的冲击是致命的,他甚至提醒股民炒股千万不要炒成了股东。
&&&&& 摩根士丹利则悲观得多,其最新研报认为,沪深两市以及创业板的这轮牛市有可能已经见顶。主要有四个因素值得担忧:新股供给增加量大;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利润持续低迷;估值仍然过高;流通盘上的融资余额较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即便如此非理性,沪指短期跌幅也稳定在30%以内,如今市场管理早已规范,考虑前几次牛市跌幅均未过16%,那么,深度调整可以说在20%左右将逐渐企稳。从历史走势来看,短期连续向下跳空缺口极其少见,此轮10个交易日便出现3次向下跳空缺口,如此极限的杀跌,离尽头似乎也不会太远了。
&&&& 旧伤未愈,又添新恨。“端午劫”后的反弹似乎成为新浩劫的开端,周四尾盘跳水狂跌,周五股指几近全线崩溃,两天暴跌10%,10个交易日狂甩1000点,令整个市场上笼罩着彷徨与不安。彷徨的是如此调整何时才能到头,不安则是牛市是否会因此终结。杠杆化牛市下的深度调整,这是历史首次出现,谁也无法判断尽头在何处,不过,《每日经济新闻》通过对历史牛市深度调整方式作出比对后,他们存有三大特征,若以此推算眼下A股,或许股指企稳已经近在咫尺。
特征一:短线杀跌20%或企稳
&&& 从6月15日至6月26日,短短9个交易日,沪指跌幅达到惊人的18.84%,历史上的牛市深度调整里,此次回调幅度已经超过了09年2月春季调整、07年“5.30”以及1999年科技潮泡沫,而唯一逊色的则是,A股诞生之初、96年“十二道金牌”酿造的27%暴跌惨案。
&&&&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在2009年因4万亿投资刺激引发的半年单边牛市里,09年开年沪指曾一度大涨,指数在26个交易日时间里上涨了31.23%,特别进入2月后,短期一度出现急涨,这也为该月中下旬调整埋下伏笔,调整的开头也是持续两天的杀跌,然后反弹继续回调,在09年2月17日至3月3日11个交易日里,沪指跌幅达到13.31%,短期调整幅度惊人。
&&& 回到2007年“5.30”时期,上调印花税大大打压了市场人气,仅在该年5月30日至6月4日4个交易日内,沪指跌幅便达到了15.33%,中小盘个股出现跌停潮。而在小幅反弹后,市场又再度出现回调,从6月20日至7月5日,12个交易日沪指又跌了15.31%,这才宣告行情调整结束。
&&&& 而在1999年科技潮非理性的爆炒后,沪指于该年6月30日当天见顶1756.18点开始回落,到7月19日,14个交易日下跌14.96%,途中虽然也存在零星的反弹攻势,但这波回调依旧超过10%。
&&&& 由此对比,A股此轮下跌幅度已经超过了上述三轮牛市的途中“休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时A股并没有融资融券和配资,更没有的存在,是一个单一做多、无杠杆的情形,因此杀跌即便恐慌但也存在理性。
&&&& 那么,要论非理性的急涨急跌,就必须追溯到1996年,在市场监管并不完善,A股正处于嗷嗷待哺的期间,出现了以监管层干预酿造的一次惨案。
&&& 在有了涨跌幅限制后,1996年A股展开一次强劲攻势,沪指从4月1日到12月11日,7个多月时间大涨123.75%,指数从556点涨至1240点一带,然而在进入10月,管理层频吹冷风,连连发布了后来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规定,大致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关于坚决制止股票发行中透支行为的通知》等。
&&&& 直到12月16日一则《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社论,令整个市场瞬间崩塌,在该社论发布前后,沪指从12月12月至17日4个交易日里,重挫27.26%,其中16日和17日沪指跌幅均超过9%。
&&&& 即便如此非理性,沪指短期跌幅也稳定在30%以内,如今市场管理早已规范,考虑前几次牛市跌幅均未过16%,那么,深度调整可以说在20%左右将逐渐企稳。
特征二:跌破60日均线稳在半年线
&&&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轮牛市回调均线系统发现,一般来说,深度回调跌破60日均线基本进入下跌周期的极限,而在半年线的上方,往往对股指有着强烈的支撑。
&&& 由于08年单边暴跌,09年初均线系统正处于修复,2月份的大跌后,沪指正好在60日均线企稳,同时,当时的60日均线刚好与半年线形成交叉,从而有双支撑的意味在里面。
&&&&& 若往后继续推演,09年下半年,短期单边牛市完结,牛熊形成交接,沪指在3478点见顶后出现急剧暴跌,在当年8月17日跌破60日均线后,指数后期跌幅只有12.45%,当8月31日跌破半年线后迅速形成反弹,反弹幅度达到25%,不难看出,即便在当时市场急转之下的情况中,指数短期跌破半年线后会出现持续反弹。
&&&&& 在2007年“5.30”大跌中,6月5日沪指在跌破60日均线后立即反转,走出11个交易日的反弹行情,直到第二次回调才跌破60日均线,破60日均线后,沪指的短期跌幅为7.28%,并未触及到半年线便展开新一轮上涨攻势。
&&&&& 而在极端行情下,1996年因“十二道金牌”引发的暴跌过程中,股指在跌破60日均线后短期下行空间未到10%,同时在半年线形成支撑,在半年线调整近20个交易日后,沪指最终从900点涨至1510点。
&&&&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调整,沪指端午前在60日均线企稳连续反弹两日,6月26日才正式以向下跳空的方式告别60日均线,从半年线3925点来对比,沪指目前已经跌至4192.87点,此轮向下的动能或许将于下周减弱。
特征三:向下跳空缺口已达极限
&&&&&& 短短两周时间,出现三次向下跳空缺口,这在以往牛市中,首次出现。
&&&&&&& 在“5.19”科技潮中,日,沪指创出当时历史高点1756.18点。7月1日,随着《证券法》实施,股指开始回落,直到7月19日沪指迎来了本轮牛市第一次向下跳空缺口,当日股指低开低走,大跌3.5%。不过此次向下跳空缺口在第二个交易日就回补,市场出现连续两日的报复性反弹,但这种反弹并未持续,市场进入长期调整。
&&&& 2007年“5.30”时期,印花税上调令A股连续大跌,但即便如此,沪指并未出现向下跳空缺口,直到该年7月5日沪指才首度出现跳空杀跌,不过,这次的跳空缺口在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7月9日)回补,这也宣告新一轮上涨开启。
&&& 而在2009年春季行情中,沪指在连续大涨后,于2月18日出现一次向下跳空缺口,虽然受制于该缺口,指数进入长期调整,直到该年3月23日大涨后彻底回补缺口,打开了新的上涨周期。
&&& 从历史走势来看,短期连续向下跳空缺口极其少见,此轮10个交易日便出现3次向下跳空缺口,如此极限的杀跌,离尽头似乎也不会太远了。
6个亿一天的保证金赚了5亿多
&&&& 记者了解到,像沪指300为指数的股指期货跌停在1月19日出现过,但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也同时跌停的行情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浙商期货宁波营业部总经理楼培养向记者表示,沪深300的股指期货1手差不多是20万元的保证金,昨天跌468点,每点300元,也就是说做空的投资者一天赚了14万元,而做多的投资者要亏14万元。  某期货公司宁波营业部一位老总向记者透露,昨天做股指期货爆仓的客户很多,不少人忙活了一年的牛市行情,这两天几乎亏得血本无归。有人亏当然也有人赚,公司一位客户空了3000多手股指期货,6个亿的保证金赚了5个多亿,而这家期货公司是浙江系期货公司。  [机构看市] 大跌中创出四大纪录  A股大盘逼近跌停!这种在熊市大跌中也较为罕见的惨烈,在周五上演。两市泥沙俱下,历史少有的纪录被不断打破。在调整数波杀跌后,仍以“自杀式”的急跌相挟,主力或有倒逼政策出面维稳的意图,这也是后市的最大悬念所在。  从盘面看,A股正创出四大纪录:一是沪指在连续杀跌后,昨日午后仍大跌超8.5%,烈度远超当年5·30杀跌,创业板指甚至跌超9%,逼近跌停;二是两市超2000股跌停,跌停数创纪录,且红盘个股不足50家,历史罕见;三是大盘短期跌幅大,且伴随连续3次下跳空缺口,调整方式颠覆正常牛市调整的界定;四是调整并非出于明显的政策打压利空,反而是在利好背景下发生。 据广州万隆  [最新播报]  证监会回应股市下跌:基本格局未变  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陈文仙 许晟)针对近期股指连续大幅下跌情形,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26日回应称,这是市场前期过快上涨的自发调整,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前期采取的优化市场融资管理制度的政策措施,目的是规范市场融资融券活动。  “近期股指的下跌与年中季末流动性波动、投资去杠杆、投资者对市场分歧加大等因素叠加影响有关。”张晓军说。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在中国制造的惨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