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所有的p2p理财收益率产品都是周期越长收益越长的吗?

扫一扫,加入我们
普惠无忧交流群
银行理财 期限越长收益越少?
来源:普惠无忧 - 普惠无忧 11:03:11阅读数:142次
期限越长,收益越高。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基本都遵循着这样的原则。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临近年末,绝大多数银行却出现了期限越长、收益越低的“倒挂”现象。收益随着期限降“奇怪了,这同一家银行,理财产品时间长的怎么还比时间短的收益率要低?”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咨询完之后,市民张大妈纳闷地告诉记者,“上半年我儿子还提醒我,不用的钱就拿来买上一年半载的理财,省得以后还要降息,到时再买就亏啦。谁知银行是时间越长的收益越低。”我们发现,张大妈所说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以兴业银行某街支行为例,5万元以上一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居然高达5%。然而35天的却降为4.8%;半年的降为4.7%;一年的则降至4.6%。总体而言,收益随着时间的增长呈直线下降。而在浦发银行某分行,3个月的4.55%;半年的4.35%;一年的则仅为4.3%。 时间优势不再有。走访多家银行发现,即使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期限与收益没有出现“倒挂”,但已然不再像以前一样成比例同步上涨。比如在工行府西支行,不论一年期、半年期还是三个月理财产品,其收益也都是刚超过4%一点,几乎保持着同一水准。而在光大银行新建路支行,163天期限的产品收益为4.3%,一年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仅为4.35%,二者相差一倍的时间并未在收益上出现成比例的差距。总之,曾经一度反映在银行存款、理财的时间优势在当下已经不复存在。临近年末,银行似乎更“钟情”那些“短、频、快”的理财产品。银行也想降风险期限越长,收益为何反倒越低?临近年末的银行这是怎么了?有消息称,随着央行接连降息,利率走低成为市场上的普遍预期,银行从利率风险的角度考虑,当然要降低长期产品的收益。否则现在卖出了收益率较高的长期理财,被购买的市民提前&锁定&了高收益,等降息后,银行自己不就亏了吗?此外,长短期与利率“倒挂”的特殊现象,也和银行临近年底“冲业务量”有关系。虽说银行75%的存贷比监管红线已经取消,但在银行利差逐渐缩水的当下,增加存款依旧是提升利润水平的有效途径。这种提高中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方法,可以帮助银行尽量挽留和吸纳储户的资金。
上一篇:下一篇:
官方交流群
专业合作伙伴普通合作伙伴
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
Copyright(C)2014 普惠无忧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150131号 | 友创汇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关注普惠无忧官方微信。
400-118-3000
9:00 - 18:00
扫一扫下载
普惠无忧APP
Android版下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倒挂 期限越长并非收益越高
“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大多数市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都知道这个规律,购买中长期产品可以锁定高收益。然而,最近数据统计显示,投资期限越长并非收益越高,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收益率“倒挂”现象。
某国有银行理财师表示,以往在年底临近银行考核的时候,理财收益率会出现倒挂,部分中小股份制银行,通过提高中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来吸引客户资金。眼下并不是季末、年末时点,理财市场之
所以出现收益率倒挂,主要是因为目前货币政策宽松。为规避利率下降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在设计时会降低长期产品收益率,对长期产品保守定价。
近日,某专业数据库的最新统计显示,一季度披露到期数据的756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有四成没有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在不达标产品中,挂钩黄金的产品最多,其次是挂钩股票指数、汇率、股票的产品。一家国有银行理财人士介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率通常取决于挂钩资产的表现。但并不是挂钩资产的表现越好收益率就越高,而是取决于挂钩产品的设计条款及到期日的涨跌表现,不仅公式复杂,并且有相当大的“随机”成分。
近期债市波动,银行新发分级型理财产品被银监会紧急叫停。何为分级型理财?分级型理财产品一般是指分优先、次级的产品。这类理财产品通过份额及收益分配结构的分级设计,使优先和次级产品风险和收益不同。此类产品主要投向债市,一般指的是高风险、高杠杆的部分,银监会叫停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不过,有数据显示,目前银行分级型理财存量规模不大,不足1000亿元。绝大部分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都没有发行此类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本着收益稳定、风险低等优点,一直深受投资人青睐。然而,对于银行理财新手而言,怎么挑选出靠谱的银行理财产品呢?首先,凡是银行自发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只要在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输入该登记编码就会查询到对应的产品,如果查询不到,那就不是真正的银行理财产品。其次,看看产品收益率是否“靠谱”。“飞单”产品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收益高,一般是正规银行理财产品的两三倍,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跌破4%。投资人不要盲目追求收益,以免掉进“飞单”陷阱,使本金遭受损失。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银行理财产品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继续下行,跌至3.89%,各期限理财产品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均低于4%。7天以内的理财产品共有25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3.3%;8天至14天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16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08%,环比降低0.61%;15天至1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发行15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69%,环比增加0.49%;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620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85%,环比降低0.01%;3个月至6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共发行428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95%,环比增加0.01%;6个月及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共发行401款,6个月至12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268款,周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3.92%,环比降低0.03%,12个月及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共有133款,周均收益率达3.93%,环比增加了0.04%。
从发行银行类型来看,各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的理财产品多来自中小银行;从收益类型来看,高预期年化收益类型均属于非保本浮动型。从具体各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产品来看,华融湘江银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以5%的预期收益率夺得了15天至1个月期限第一的位置;交通银行的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10%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居6个月至12个月期限产品收益率首位。责任编辑:徐春娟
扬州网新闻热线:4&扬州网广告热线: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新闻热线:4
广告热线:9
扬州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号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收益p2p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