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在恋爱中占主导地位位

2016关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看准网()】管理论文频道小编搜集的范文“2016关于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论文 ,请访问管理论文频道。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对于单位资产安全性、会计记录完整性、贪污腐败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理论,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会计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事业单位的一些管理制度和方法不能适应市场体制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事业单位进行制度创新。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业务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近年来,虽然一些事业单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还是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存在诸多问题,如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外部监督乏力、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能发挥有限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势必要求事业单位有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理论,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探讨。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为了确保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在单位内部贯彻落实,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规避或降低各种风险,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所属单位和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和规范,对所拥有的资金和财产进行维护和有效利用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1]。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1.健全和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组织机构,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组织机构是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组织基础,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是办事的指南。 2.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 4.明确规定建立财务清查盘点制度,为了保证财产物质的安全和完整,对单位财产物资进行不定期盘点。 5.由于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所以,明确规定计算机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对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事业单位财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开始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各种内部控制中,会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内部控制目标中最容易明确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1.保证经济活动按照预算管理合理进行。2.保证对资产完整记录,收付、保存、使用、处理均经过预算的授权并存记录。3.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4.保证财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设计的主要原则 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要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内部管理,防范风险,保证单位财产安全,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应涉及到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各个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应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单位及其所属机构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且不可得不偿失。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岗位及责任权限的设置上确保不相容职务分离,在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度控制原则,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当与单位的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单位应根据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好地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事业单位内控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的多样性特点和专业特质,侧重于资金管理、项目审批等关键事项[2]。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根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内容、目标和原则,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 首先,提高事业单位领导者的素质,强化他们对内部控制的意识程度,领导者在单位的管理中起着绝对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工作进程,进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领导者的知识和技能业务素质,完善领导者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他们更加符合现代内部控制的管理者要求。其次,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组织控制体系 组织管理机构是保障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正常运转的实体机构。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设置管理控制机构。参照上市公司设立价格、审计、报酬等各项委员会控制机构的模式,在一些事业单位也成立各种委员会以便进行内部控制和监督,如设立采购监督委员会由财务、审计人员直接参与,从购物报告开始,询价、对比、讨论分析、建议批准等,监督全过程,提高了采购透明度,避免了浪费,所购物品的使用效率也明显提高2.岗位设置实行职务不兼容。这一要求的关键是避免管理人员交叉任职,权责含糊,容易造成集控制、执行、监督三权于一身,办事程序由一人操纵,决策的任意性很大。社会上各种不良经济行为中已反映出这类问题,如对外投资、大额资金的使用、国有资产的处理等等,究其原因,交叉任职是较重要的原因之一[3]。实行职务不兼容,可以保障组织规划控制正常运行。 转贴于 看准网
(三)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体系 预算控制是事业单位通过预算的形式规范各级管理者的经济目标和经济行为的过程,调整和修正管理行为与目标偏差,保证各级管理目标和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实现。预算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地位,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以及花费都是靠预算控制。所以,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过程中,预算控制体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1.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业务部门对事业发展年度计划进行详细论证和细化,财务部门从财务角度为各部门、各业务预算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单位负责人亲自抓,做到年度预算真编真用真考核。严格预算调整和追加的控制程序,减少随意性,堵塞漏洞。 2.建立预算约束机制。(1)加强项目预算编制的控制,加强项目立项和预算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2)按照年初经费预算,把各项费用分解到单位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形成内部费用控制指标体系。(3)根据预算的执行随时完善预算的编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能得到顺利执行。 (四)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1.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定期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曝光。2.加强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合作,形成有力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机构的权威性的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以杜绝单位负责人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的现象发生。3.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外部监督者,应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监督,强化绩效理念,规范收入分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全面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单位的依法理财积极性,以及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自觉性[4]。 (五)提高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1.对业务经办人员进行政策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以增强他们的纪律性,使其负有责任感,遵纪守法。2.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坚持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严格上岗资格,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正确应用内部会计控制方法。3.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使内部审计真正起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 三、结论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可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根据内部控制基础理论,从内部控制环境、组织控制、预算控制、监督、人员素质等方面来完善,并在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确保内部控制落到实处,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宁.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28,7(2):13~131. [2]薛彩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8,(5):66~67. [3]金宗友,杨军妮.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7,24(2):12~13. [4]赵旭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中国商界,29,(7):16~162.转贴于 看准网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要达到财政资金使用的&高效&要求,主要靠其自我约束和&自律&。为了使这种&自律&产生成效,可将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内部控制理论引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管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对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做法不一,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行政事...…
  【摘要】 行政服务中心的运作成效与面临的挑战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伴随在一起,本文在肯定行政服务中心的运作成效的基础上,从政治的、管理的和法律的途径分析行政服务中心面临的挑战,并从政治权力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机构设置维度挖掘了行政管理体制对行政服务中心的制约。   ...…
  [摘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必要性、意义和发展前途毋庸置疑。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进展和趋势进行归纳和探讨,可以保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健康持续往正方向发展,减少发展过程中的失误,提高进展速度。本文从人们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意义的认识过...…
  [摘要]在我国体制转轨的环境下,加强行政治道德建设和完善其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有助于树立政府公共权威,保证行政管理正常运行。本文对行政权力的道德制约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道德制约方式与政治、社会、法律等三种制约方式的互动。   [关键词]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滥 ...…
   [摘要] 在生态形势已经严重恶化,并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时,政府无疑更需要有力地承担生态责任。本文试图为当代中国政府生态责任的实现提供适合国情、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机制构建设想,以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 政府生态责任 机制构建 构建...…
论文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链接合作QQ:事业单位财务体系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
名师幽默的声音,考试重点和难点讲解,每天限额200张,抢完为止!改变,从这一刻开始!
你现在的位置:> > >
事业单位财务体系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分析
会计城 | 日
来源 : 互联网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是迄今为止,还缺乏一套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为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是迄今为止,还缺乏一套对行政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和执行者,其收入基本来源于财政资金;由于经济业务较企业简单,因此,在内控制度建设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谈些看法。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影响了财政&节流&任务的完成和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特点和管理模式的内部控制规范框架。
  1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行政经费的支出(特别是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同意,会计人员就予以报销。专项经费被挤占、挪用现象也较普遍,致使专项资金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资金效益。
  1.2 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薄弱。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对资产的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相当部分行政单位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对于购置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按规定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资产保管责任不明确等,极易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账外资产也时有发生。
  1.3 财务与业务管理脱节。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付款&作用,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未能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内部监督。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对于房租收入,往往只负责对收入登账核算,而对收入额确定是否合理、是否按合同及时收取、是否做到应收尽收等却未能实施必要的财务监控。
  1.4 票据管理不够严格到位。票据的购、领、用、核销未按规定建立相应台账;对票据使用情况未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制度,导致一些执收部门延期上缴相应收入,甚至出现挪用公款问题;对使用后票据未能及时办理交验、核销,容易导致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1.5 岗位设置不够合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有限,人员紧张,岗位安排不尽合理,许多单位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现象。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出现管理漏洞。
  1.6 预算控制比较薄弱。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加强,但仍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预算编制还比较粗糙。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仍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实绩、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大部分都还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二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2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薄弱的主要原因
  2.1 内控意识淡薄。良好的内控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但从有关情况看,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内控意识淡薄。重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甚至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有的认为,现在财务方面反正有会计核算中心把关,单位内部控制不再那么重要了;有的则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实行的&一支笔&制度流于形式。
  2.2 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行政事业单位迄今为止也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有些单位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一些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办法,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单位资金安全性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单位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仅凭经验、贯例办理,随意性较大,业务流程控制往往过于简单;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控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没有建立规范的内审制度,如何审,审后怎么处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部分单位根本就没有内审部门。
  2.3 与会计核算中心的沟通衔接不够,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的及时有效实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
  2.4 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能很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之需要。人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内部控制工作也同样,内控制度的制订和贯彻落实都离不开人,尤其需要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但现阶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较为简单,财务管理的地位未能有效体现,因此对会计业务素质要求不如企业那么高。还有许多单位的财务人员由业务人员兼任,对财务知识不了解,难以实施内部财务监督责任。
  3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3.1 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控责任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但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还必须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为此,各级会计管理机关即财政部门应当联合有关部门,分期分批和分类型地对一级预算单位和二级预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举办相关的研讨班,使他们在了解把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意识和内部控制环境。
  3.2 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部门预算的实施效果。因此,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为财政&节流&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必须重视改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强化会计工作基础,需要财政机关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培训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3.3 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财政预算制度从过去的功能预算到现在的部门预算,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一次重要改革和重大进步。
  3.4 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规范单位内部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来支持和保证。目前,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虽明确指出其适用范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但实际上是针对企业制定的。
  由于没有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也没有体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和经费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诸如收支两条线管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直接支付等,实际上对行政单位的适用性是比较差的。鉴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财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制定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特点的《非盈利组织内部控制指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制度体系,并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财政部门是会计与内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审计部门是重要的保证体系,因此,在健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财政和审计部门应当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组织与指导,并拨出专项经费,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经费支持。
[关注会计城官方微信,获更多新鲜、专业、实用资讯]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当前位置: >>
浅谈如何完善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
来源:点击数:次日期:
  内部控制理论和制度在国际上已出现了两个多世纪,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阶段和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完整的漫长过程。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最重要、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内部控制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实现会计管理职能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激励、调动部门积极性,抑制、消化负面因素的重要杠杆。2000年实施的《会计法》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同时,财政部也颁发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法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具体规范。
  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之前,由于地勘单位的特殊性,有可能在地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内部会计控制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
  我国在独立审计准则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料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
  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概括为: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符合新《会计法》的要求,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护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加强经济、财务管理,提高经营活动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会计自我协调、制约、检查、修正的控制系统。内部控制制度按其目的不同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两大类。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及原则
  1.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 ①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这是职业的工作质量目标。②通过对会计工作过程、信息反映、资源变化的动态分析,及时发现漏洞、隐患,予以反映、监督、纠正,达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纠正错误,保护单位财产安全完整。③依照法律、规范和企业规定进行会计工作,保证国家法规和企业制度的贯彻执行。
  2.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五条: ①法规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 ②有效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方法、措施和程序,应坚持按照控制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使其经济有效。 ③全面控制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④相互制约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⑤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方法
  1.会计组织机构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分工的科学性、部门岗位责任制、人员素质的控制。在设置内部机构时,既要考虑工作的需要,也应兼顾内部会计控制的需要,使机构设置既精炼又合理。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要有整体规划。
  2.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它要求合理设置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分离要求一个人不能同时兼任可以隐匿自己所犯错误和不轨行为的职务,不相容的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部门参加,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不相容职务分离包括: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分离、业务经办与审核监督分离、业务经办与财产保管分离、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分离等。如图1所示:
  业务经办
  审核监督
  财产保管
  会计记录
  图1.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图
  3.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授权批准按其形式可以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所谓一般授权是指对办理常规业务时权利、条件和责任的规定,一般授权时效性较长;而特殊授权是对办理例外业务时权力、条件和责任的规定,一般时效性较短。
  4.实物保护控制。实物保护控制就是对实物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①限制接近。即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够接触资产。限制接近的对象包括:限制接近现金、易变现资产、存货等。②记录保护。对企业各种文件资料(尤其是资产、会计等资料)妥善保管,避免受损、被盗或被毁。对某些重要资料应留有备份,以便在资料遭受意外损失或毁坏时重新恢复,这在当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处理时尤为重要。③财产清查。即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对的一种制度。
  5.会计记录控制。是指针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过程中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方法。目的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完整和及时等。这一控制具体又包括:审核制度、定期核对制度、完善的凭证传递制度和签字盖章制度。
  6.风险控制。即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7.内部报告控制。即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真实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即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二、以地勘某单位为例分析其内部会计控制
  (地勘某单位,承担着国家地质勘查、科技开发等项目,下有多种经营单位及股份制企业。本单位在职职工500人,离退休职工150人。)
  (一)该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该单位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明确应遵守的会计制度及选择的相关会计政策。主要包括:明确会计期间和记账原则;收入的确认原则及成本的计算方法;存货的核算方法及跌价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坏账的确认以及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固定资产的计价和折旧方法;在建工程的核算方法;税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合并方法。
  (2)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人员的业务分工及职责权限;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的设置及使用方法;凭证资料的签署传递、记录和汇总的程序;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程序;计算机硬件及财务软件的管理。
  (3)会计稽核制度。主要包括:会计稽核人员的职责;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审核;会计账簿的审核;会计报表的审核;档案保管情况的审核;电算化使用情况的稽核;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稽核。
  (4)成本费用核算制度。主要包括: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体系设置,费用开支的标准,费用预算控制。
  2.确保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固定资产添置、折旧及维修、报废和变卖;日常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各环节的职责等。
  (2)材料采购制度。包括材料采购的原则、方法、程序;材料的运输、验收、付款、保管等,实行了严格的职责分离。
  (3)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办法。包括:现金使用范围;管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出纳岗位不得兼做其他会计岗位;职工借款的审核;日记账的登记核对;印鉴及密码的保管规定等。
  (4)票证管理办法。包括发票和收据的管理范围;管理员的岗位责任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该单位制定的这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以及资产的安全完整,为实现管理层的各项经营方针和目标,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贯彻执行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该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该单位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达到了一定的目的,但从其实施情况看来,仍然有可能存在着以下问题,由此也看到了整个地勘单位有可能存在的问题:
  1、单位的性质增加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
  地质勘察工作除具有探索性、风险性以外,还具有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和分散等“行业特点”。地勘单位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大部分基层作业单位高度流动分散、规模大小不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工作区域空间跨度较大。该单位也不例外,这些特点使得总部财务处对二级单位的财务不能及时进行监督检查,使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受到限制,同时也给内部会计控制的分工协作造成困难。主要表现为:①由于部分二级单位地处偏远,且远离银行,使得大队与基层二级单位的资金往来频繁使用大额现金,增加了货币资金的使用风险。②总部不能及时对各二级单位与外界签订的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兑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③各二级单位材料采购过程中,货款支付周期长、发票不能及时索取、采购员不能及时报账,往往到年底集中处理,导致业务出现备用金余额过大的问题,不利于内部会计控制。
  2、内部会计控制执行不力
  该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本单位的特点,制定了一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几乎所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都是被“一般实施”,而没有“严格执行”。存在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现象,使部分内部会计控制流于形式。有的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不按规定程序办事,事情结束以后才补各种手续,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内部会计控制意识较薄弱。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其中:主要是管理层的领导对内部会计控制知识了解不够深,因此对严格执行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 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领导简单地将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等同于内部会计控制,认为有了财务管理制度就无所谓内部会计控制了。
  二是该单位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领导不得力。该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是财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的事,缺乏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管理上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3、基层二级单位财务基础工作薄弱使内部会计控制失去可靠依据
  ①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发票的内容与开票单位的性质不相符;所报发票与附件不符;报销发票的明细单自行填写等。②账务核算处理不规范。③资产管理不规范,有的单位将大宗材料一次性进成本或挂“长期待摊费用”,致使材料游离于账外,既未正确反映当年实际经营情况,又未对材料进行有效管理。由于固定资产核算标准不一,有的单位将应入固定资产的项目在费用中开支,出现账物不相符。这些问题都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失去相应依据。
  4、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监督
  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和进行内部监督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加强和改进管理、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目前虽然各地勘单位都有审计人员,但有的是兼职,审计力量相对薄弱,从而制约了内部审计基本职能的发挥,也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监督缺乏力度。同时,该单位虽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设有一些奖惩制度,但是并未认真执行,从而削弱了职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该单位目前的状况和特点,解决以上问题并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好内部会计控制控关键点,以点带面
  由于地勘单位的行业特点,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难以面面俱到,但是只要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有机结合,内部会计控制就能发挥良好的效益。
  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如何找到关键控制点,通过点的控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对一个地勘单位来说,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点应该设在三个位置上:一是资金。对本部资金的筹集、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所有二级单位的资金都要由财务处统一管理,防止资金体外循环。二是成本费用。对本单位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三是权力使用。对本单位各经营环节、经济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经济损失。
  (二)构建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单位应构建在财务总监领导下,由财务处具体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并相互联系制约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种体系具体包括三个相互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该单位勘探经营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体系。具体地说,就是有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经营者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最好实行双签制,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的全过程;第二个层次是设立事后监督,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检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体系。具体地说,可以在会计部门内设立一个具有相应职务的专业岗位,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全过程和结果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负责人;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和监督审查会计报表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防、堵、查”传递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实行内部领导控制管理责任制,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应当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交易的发生都经过了必要的授权,并进行了完整、连续、系统、真实的记录,按照会计准则和其他信息披露和规范编制财务报告。如果单位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单位负责人不能以不知情为由加以推脱,因为他有责任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如果出现没有授权的经营活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说明他没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没有履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责任,应当承担责任;如果经营活动都经过授权,而出现虚假会计信息,那他就更应当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但是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还必须强化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使他们在了解把握内部会计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控意识,不断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
  (四)夯实财务基础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财务基础工作是管理工作的基本环节,其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高低和控制的质量。有效的财务基础工作是注意细节。强化财务基础工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从认真建立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起。首先,重视会计基础的规范化,建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标准化控制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实际业务活动按照事先规定的轨道进行,而且对实际业务活动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从而避免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现象发生。对会计部门来说,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必须有严密的组织分工、细致的工作划分。不论是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还是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或是账簿的记录和财务报告的编制,都必须做到规范化。其次,该单位总部作为控制主体应明确规定被控制主体的财务收支权限,明确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划清各类费用界限,规范会计业务操作行为,建立正常的会计控制秩序。这些都是搞好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不可缺少的方面。
  (五)以人为本,注重财会人员素质控制
  “人”是内部会计控制行为的主体,必须配备与承担职务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财会人员。该单位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财会人员素质控制。首先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思想道德的修养,使其做到遵守国家、单位、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养成一丝不苟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树立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和严格自律的职业风范。其次应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开展业务再教育。积极参加地质行业财会同业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完善财务人员知识结构,确保会计工作正确规范严谨,增强财务人员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应对能力。再次,该单位在会计队伍人才建设方面,要注重加强经营性财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经营性财会人才除精通财务会计业务外,还要掌握生产经营、资本运作和税收保险等多方面的知识。最后,还要对人员的职务进行定期轮换。实践证明, 定期轮岗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不仅使职务的承担人员发生的错误弊端在短时间内被发现和纠正, 而且还可以促进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 以便交接时经得起检查, 从而增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功能。
  (六)加强内部审计
  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审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要把那些熟悉财务、审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人才,选拔到审计部门,增强审计力量,提高审计工作实效;同时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学习深造和外出考察参观等形式多样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做到事前防范和控制,适当兼顾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随着大队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已不能对大队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及时、准确的监督和评价了。要改变现状,审计人员必须深入基层,从项目的源头入手,全过程、多方位地对野外施工项目进行跟踪、了解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对地勘施工项目每个环节的成本费用了如指掌。同时对大宗物资采购,审计部门应从调研开始介入,并贯穿其全过程,这样才能确保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3.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地勘单位属野外作业,流动性大,点多线长,较为分散,难以集中管理。因此内部审计工作只有突出重点,抓住要害,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当前我们在加强重点项目审计的同时,要着重加强野外工程施工的审计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管理差、财务管理薄弱和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项目和单位,加大对现金支出、成本审计、合同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审计力度,逐步规范单位和项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七)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系通过纳入管理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会计控制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效果良好,其过程就必须被监督。该单位可以建立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该单位及基层各二级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漏洞和隐患并及时修正和改进。同时,为了保证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 该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评, 检查内部会计控制是否得到有效遵循, 并在各组织之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综合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给予考核评价并实施奖惩。由于会计人员一般受制于基层二级单位负责人,而他们又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的本性,当缺乏奖励或监督不力时,他们就会与其他内部人员一起把私人利益放在单位利益之上,侵蚀单位权益。只有当奖励和惩罚都有效存在时,才能使内部人员获得与其付出的努力责任相匹配的报酬和授权,又能从制度和程序上限制会计人员的“越轨”行为。
  结& 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会计管理在单位内部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地勘单位要想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不断地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和规范,使之真正符合单位的实际发展需要。
  (甘肃省核工业机电研究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导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