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鲜禽类如何获得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明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东莞生鲜家禽上市模式敲定:4大活禽销售点
来源: 南方日报作者: 欧雅琴
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春扬介绍说,东莞已经确定4个活禽销售点,采取直接配送上市和委托屠宰上市两种方式,目前,部分市场已经动工改造。
还有一个月,东莞市区的居民想吃活鸡,就需要到定点的活禽零售市场了。5月25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春扬介绍说,东莞已经确定4个活禽销售点,采取直接配送上市和委托屠宰上市两种方式,目前,部分市场已经动工改造。
●南方日报记者 欧雅琴
限制区域内商超禁售活禽
发布会上,张春扬介绍说,此次东莞实施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划定了莞城、东城、南城、万江四个街道环城路以内所有区域为活禽经营限制区域。
限制区域内,除保留的活禽零售市场外,所有农贸(肉菜)市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单位等各类经营场所禁止鸡、鸭、鹅、肉鸽、鹌鹑以及其他人工饲养可供食用活禽类的经营和屠宰,并禁止在各类农贸(肉菜)市场外从事活禽经营活动。
市区哪个市场可以买到活禽?张春扬介绍,为尊重市民购用活禽制作食物的传统习惯,方便区域市民购买活禽,根据各街道政府评估、遴选,保留的活禽零售市场是:莞城街道细村农贸综合市场、东城街道东城市场、南城街道西平综合市场、万江街道蟹地市场。
张春扬说,为了保障供应充足,四个活禽零售市场内目前如超过5个活禽经营档口的,可保留现有经营户不变,进行升级改造;而目前不足5个经营档口的,可适量增加,但不超过5个。
生鲜家禽冷藏温度必须在0—4℃
东莞将采取哪种模式实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
据了解,从2014年8月启动工作以来,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前往佛山、广州、香港等地调研。
张春扬说,东莞将采取由集中屠宰企业或家禽批发市场屠宰点直接配送上市和由家禽经营户委托集中屠宰企业或家禽批发市场屠宰点屠宰后上市两种模式。
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活禽必须经由农业部门认定、备案的家禽集中屠宰企业或家禽批发市场屠宰点集中屠宰,产品获得检疫检验证明;二是生鲜家禽产品用冷链车或冷藏保温设备在冷链条件下从家禽集中屠宰企业或家禽批发市场屠宰点运送到经营户门店(或档口);三是经营户必须在冷藏条件下(0—4℃)销售生鲜家禽产品。
直供“生鲜鸡”都是外地大企业
根据工作方案,东莞不仅建设家禽批发市场屠宰点,还鼓励市外家禽屠宰企业参与东莞生鲜家禽产品供应。与上规模的家禽屠宰企业建立供销关系后,既可实现直接冷链配送,又可避免由于家禽屠宰企业(屠宰点)配送能力不足带来的供应“断档”。
东莞市农业局总兽医师卢炽根介绍说,目前,东莞仅一家家禽屠宰企业,而且还远在虎门镇,投来申请资料参与到供应的多数都是外地企业。为满足供应,农业部门正在与广州等周边城市家禽屠宰企业联系,了解其配送供应东莞实施区域的意向和能力。此前已有5家家禽屠宰企业有意向配送供应,集中分布在广州市、清远市,主要为温氏、天农等品牌肉经营企业。
由于集中屠宰企业较少,目前东莞正在对东城的三鸟市场集中屠宰点抓紧进行改造,预计在6月中下旬可以改造完成。建成后,由相关街道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驻驻场人员开展检验检疫工作。
此外,在保留的活禽零售市场内,还统一设置了集中屠宰间,每个市场至少一个。按照规定,所销售的活禽不能带离市场,须宰杀后才可带离市场。市场实行活禽零存栏制度,经营户只能销售当天购进的活禽,当夜8时半未销售完的活禽必须当夜、当场宰杀掉,不能存放于经营场所过夜,更不能运市场外。
已有部分档口开始升级改造
据了解,此次城区范围内共有63个农贸市场、275家经营户实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
目前,在四个保留的活禽零售市场中,万江和莞城的两个市场已经开始动工进行改造。南城、东城的两个市场改造图纸也已经拟定,待审核后有望在5月底前动工。
按照标准,升级改造后的活禽档口统一悬挂“生鲜家禽产品经营户”标识牌,面积10—15㎡,并需划分为活禽存放、售卖两个区域,存放区域要相对封闭,与消费者之间实施物理隔离。销售设施应至少配备低温销售专柜1台、冷藏存储冰柜1台。
近期,相关部门将召开经营户座谈会,沟通改造和转型的具体问题。
“只要是有正规营业执照的,符合相关标准的,进行升级改造都有补贴。”东莞市财政局副调研员祁励文说,档口升级改造标准和经营引导补贴标准已经拟定,正在审批。按照标准,相关部门将在近期组织拆除市场活禽档口的鸡笼、脱毛机等设备,并督促生鲜家禽经营者配备冰柜、低温销售专柜。
■三大疑问
家禽价格会上升吗?
对于消费者来说,实施新政后,最关心的就是家禽价格是否会受到影响。
南城的张先生就有疑问,既然实行了统一屠宰,那么运送的费用、企业屠宰的成本都算进去,价格应该会小涨。
“东莞未来的情况还不好回答。”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少华介绍说,调研发现香港的成本提高了,但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活禽屠宰成本没有升高。东莞的活禽价格会不会涨,这个要等政策推行一段时间才能知道。
梁少华说,价格要通过市场的调节,首先此次东莞这一措施范围在环城路区域内,影响有限;此外,在四家定点活禽销售点,每个市场都有5、6家档口,多的也有10多家活禽档口,价格可通过彼此竞争来调节。
如何保证家禽新鲜度?
家禽的新鲜度、口感,也是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回应称,将有充分的措施来保证食物的安全和味道。
据介绍,在冷链配送环节,生鲜家禽产品从家禽集中屠宰定点企业(点)到经营户门店(或档口)全程冷链运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须维持相对稳定的低温环境,要求在0—4℃。
而在终端销售环节,经营场所(档口)须配备冷藏生鲜家禽产品的冰箱(冷藏柜)等设备设施,其经营的生鲜家禽产品须为家禽集中屠宰企业(点)生产,附有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有外包装或脚环,不能经营腐败变质、无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无标签标识和从非合法渠道购进或私自宰杀的家禽产品。
梁少华说,产品外包装就附有检验检疫信息、屠宰信息,而在脚环上也可以通过二维码扫出相关的电子信息,也不存在回收等问题。
集中屠宰对防控疫情
有效果吗?
实施集中屠宰是我省为防控人感染禽流感,推动家禽产业升级转型的一项重要措施。从今年1月28日起,为防控禽流感,东莞部分活禽交易市场应急休市。
市疾控中心主任张巧利介绍说,休市之前,东莞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的H7N9流感病毒的核酸检出率为3.58%,休市之后检出率降为0.79%。从发病数上来看,在关闭前的1月1日到2月19日的48天内,东莞市一共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为6例,而关闭后到目前为止的86天内,仅发生1例病例。因此,无论从市场的外环境污染情况,还是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情况来看,休市等措施对于防控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种集中屠宰方式
●家禽屠宰企业,东莞目前仅一家。
●家禽集中屠宰点,目前正在对东城的三鸟市场集中屠宰点进行改造。
●在保留的活禽零售市场内设置集中屠宰间,每个市场至少一个。
■四个活禽销售点
莞城街道细村农贸综合市场
东城街道东城市场
南城街道西平综合市场
万江街道蟹地市场
■两种上市模式
●直接配送上市
生鲜家禽经营户根据需要,自行向家禽集中屠宰企业或家禽批发市场屠宰点订购生鲜家禽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由供应商通过冷链形式配送到经营户门店(或档口)销售。
●委托屠宰上市
生鲜家禽经营户把自有的活禽(通过向家禽养殖户或家禽批发商购买的,或自养的)运送给家禽集中屠宰企业或家禽批发市场屠宰点代宰,由家禽集中屠宰企业或家禽批发市场屠宰点,或自行通过冷链运输形式运送到经营户门店(或档口)销售。
■实施时间表
●5月27日前 市场活禽经营档口开始拆除鸡笼、脱毛机等活禽储存、屠宰设备。
●6月10日前 对完成升级改造并验收合格的市场及档口发放财政补助资金。
●6月12日开始 集中屠宰企业(点)开始第一次冷链配送工作。
●6月25日开始 在活禽限制区域推行生鲜家禽产品上市销售工作,7月1日正式实施。
●6月25日至6月30日 实施适应期,对违反《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的行为将采取劝谕,不会直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
●7月1日开始 违反《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的,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将统一开展执法行动。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编辑: 王春宇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广州禁活鸡扩面至六区 活禽经营店档将得到补贴-中新网
广州禁活鸡扩面至六区 活禽经营店档将得到补贴
广州市生鲜上市区域范围示意图。
  羊年大年初一到初十的全市活禽市场休市,使市场和样本中H7N9的阳性率都降到了0,休市以来也未有新报告病例。从明天开始,广州市活禽经营限制区将扩大,越秀、荔湾、天河、白云、海珠、番禺6个区全区或部分区域纳入禁售范围。
  昨天,广州市食安办发布了新一轮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工作的相关内容。生鲜上市的家禽产品包括生鲜、光鲜和其他冷冻产品,其中,光鲜必须当日宰、当日卖,在禽流感流行季节必须净膛出场,在炎热天气要用冰块在运输过程中降温。目前全市活禽批发市场的代宰点,每天可以生产10万只光禽,升级后屠宰能力将翻倍。
  活禽经营限制区是人口密集、过往报告人感染H7N9病例较多的区域。根据家禽生鲜上市推进情况和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市政府将视情况调整限制区范围。
  ――林勇胜
  涉及六区
  去年越秀区全区、荔湾区(除桥中街及芳村片区)、天河区珠江新城以及番禺区大学城四个试点区域正式开始禁止活禽经营活动。
  经研究和征求意见,确定了限制区范围为原试点区域的基础上扩大增加海珠、天河、白云区部分地区形成连片区域。具体包括:越秀区全区;海珠区科韵路以西、新港路及昌岗路以北,与珠江河道合围的区域;荔湾区除芳村片区和桥中街以外的区域;天河区华南快线以西、广园快速路以南,与珠江河道和越秀区合围的区域;白云区的三元里街广园中路以南区域和景泰街辖区;番禺区大学城区域。
  上述限制区内,明天起一律不得进行活禽经营活动,各市场准备和改造完善后,正式启动家禽生鲜上市。
  四个目的
  一是防控禽流感的需要;二是家禽行业转型升级;三是从源头管控城市垃圾,据测算原试点区域一年可以减少3000吨因活鸡屠宰而产生的垃圾;四是家禽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休市以来未有新报告病例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在羊年大年初一到初十的休市期间,H7N9病毒监测结果显示,休市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检出H7N9病毒的市场比例分别为24.3%、22.2%和0,比休市前(2月上旬)的市场阳性率(32%)分别下降了24.1%、30.6%和100%;休市第3天、第5天和第7天采集到的标本中,检出H7N9病毒的比例分别为4.5%、2.2%和0,比休市前(2月上旬)标本阳性率(6.6%)分别下降了31.8%、66.1%和100%,显示出禁售活禽对降低市场中H7N9病毒污染情况效果明显。
  据市卫计委介绍,今年1月1日至今,全市共报告5例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其中4例死亡,另外1例已出院。疫情防控和去年同时期相比较好(去年1月1日~3月30日全市共报告22例,包括10例死亡),尤其是在春节假期休市后,到现在都未有新病例发生。
  集中代宰当天宰当天上市
  据介绍,集中屠宰家禽种类包括人工饲养、可供食用的鸡、鸭、鹅、肉鸽、鹌鹑等活禽类,不包括展示、观赏或试验用禽类。生鲜上市的家禽产品包括生鲜家禽产品(0℃~4℃保存)、光鲜家禽产品(常温保存)和冷冻家禽产品。
  与去年5月试点开始时只允许售卖0℃~4℃保存、运输的生鲜家禽不同,根据省里规定,除了家禽屠宰厂(场)生产的生鲜家禽外,活禽批发市场可以根据相关要求设置规范的活禽代宰点,向限制区内供应光鲜家禽产品。广州市食安办专职副主任林勇胜强调,活禽批发市场代宰点集中代宰的光鲜家禽产品必须当天屠宰、当天上市、当天售完,在夏季炎热天气代宰点应当提供冰块对运输过程中的光鲜家禽产品进行降温处理。光鲜家禽产品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批发市场名称、销售档口、联系电话等溯源信息。
  根据禽流感防控需要,每年1月~4月,活禽批发市场代宰的光鲜家禽产品,必须净膛出场。
  代宰点每日产10万光禽
  去年的试点工作涉及75个市场、298个档口。林勇胜表示,试点开展后,由于屠宰工作已在上游解决,销售生鲜鸡的市场档口工作量与销售毛鸡时相比大为减少,试点市场的禽类经营档口数有所减少,但也保证每个市场都至少有一档。
  本次家禽生鲜上市扩大实施范围后,涉及65个市场、约300个档口,加上试点期涉及档口,共占全市3000档禽类档口的20%左右。除了生鲜家禽生产企业外,目前全市还有3家活禽批发市场设有规范代宰点。市农业局介绍,这3个代宰点每日共能生产10万只光禽,而升级改造后,屠宰量将会成倍增加。“在工作开展初期,每天10万只/日的量,整体来讲可以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但不排除个别市场的供应会有差异。”林勇胜说。
  此外,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外地生产生鲜家禽、光鲜家禽及其他冷冻家禽产品,也可以向广州市场供应。
  活禽经营店档将得到补贴
  林勇胜介绍,市政府将对涉及家禽生鲜上市升级改造的活禽批发市场、家禽集中屠宰企业和活禽经营店档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广州市现有的活禽批发市场和家禽集中屠宰企业,为参与家禽生鲜上市而进行的屠宰硬件升级改造工作,对它们的补贴额度将按项目实际投资总额的3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标准核定。
  而对于4月1日起新纳入活禽经营限制区范围内的肉菜(农贸)市场以及市场外的活禽经营店的硬件升级改造,沿用试点阶段的做法,补贴标准仍为每个档口2万元(档口拆改费0.9万元、冷藏设备配置费1.1万元)。但这项是补贴到市场开办者,假如升级改造后禽类档口停止经营,档口经营者是不能带走相关设备。
  据介绍,市场外“走鬼”档口宰卖活禽,由城管部门查处;市场内“挂生鲜牌子卖活鸡”的档口,由工商部门查处;而餐饮企业则由食药监部门查处。 文、图/记者伍仞 通讯员穗食安
【编辑:孙静波】
>相关新闻:
>社会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广州为什么要禁止活禽销售?
5月开始,广州试点禁止活鸡销售,改为统一屠宰,以后只能买冰鲜鸡了。官方说是为了防止禽流感,但总感觉没那么简单。这个政策是否会造成垄断?哪些人将会获益?对普通市民会造成什么影响?PS:猪和牛统一屠宰已经很长时间了,能否从这个角度对比一下,说说影响?
按投票排序
看了答案里的嘴炮,听说谭大毛还被封号禁言了一天= =理由是不友善回复。  其实对于鹰派科普我也比较反对,因为个人一向认为,科普的意义在于给大众以人文关怀,不让人们在错误的知识误导下蒙受痛苦。所以科普应该充满善意,甚至可以说是需要类似菩萨的悲悯,否则就只会演变成个人知识秀,以别人的无知衬托自己高端洋气的英俊面庞。  但是实际上呢,我个人身为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实习医生(还是叫医院实习生?),跟持证上岗的国家二级公众营养师,自认为专业涵养还算对得起职业良心,一不搞销售拿知识忽悠人,二不给病人乱开药,三科普时从来都是定性加定量,却经常被一些阴谋论搞得非常火大。  什么割陌生人的肾啦,闻一下就倒地的观音土啦……  身边的朋友传播错误的健康信息,你还可以告诉他们正确的知识观点跟理由,以免他们被误导,费钱还糟蹋身体。可是有些耸人听闻的阴谋论,你真的不知道如何反驳,而如果任凭它传播又违背你的专业良知,这时候,面对造谣、传谣的人,内心是充满“怒其不争”的情绪的。  但这种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情绪对解决问题完全无用,所以心平气和地传播知识,而不是强加政治或经济观点,强行灌输消费观念,也许更有帮助。这一点是科普人士的错。  但是,也许方法不够好,但请相信我们的专业知识素养吧!                 现在说回来。  面对这个问题下的答案讨论,我只是对一点比较好奇:是否大众都觉得,买到活鸡回去宰杀,恨不能宰杀之后立刻冲掉血沫丢锅里煮,味道才鲜、肉质才好?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啊。  首先,冷鲜肉跟冷冻肉不同。相信擅长烹饪与品评的美食家们都很讨厌冻猪肉炒出来的一股“水汽”味儿,冷冻乌骨鸡炖汤也是味道很腥,这是冻肉会有的,生的冻肉硬邦邦的泛着一股令人反胃的气味,我做菜炖汤一般都不买冷冻肉。  冻肉大多温度是0°C以下,肉里的水冻成冰,口感味道气味都不怎么棒,还可能会面临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的问题。但冷鲜肉是严格完成了尸僵、解僵、软化和成熟这个过程的,肉质鲜嫩而柔软,水分自然,完全非冻肉可比。↑↑↑↑↑↑↑↑↑↑的确很面目可憎,这种就是冷冻肉。而冷鲜肉呢?↓↓↓↓↓↓↓↓↓↑↑↑↑↑↑↑↑↑↑的确很面目可憎,这种就是冷冻肉。而冷鲜肉呢?↓↓↓↓↓↓↓↓↓  是不是看起来香软鲜嫩多了?  是不是看起来香软鲜嫩多了?  而冷鲜肉跟生肉、活禽活畜比呢?不妨直接列个表,引用自百度。  另外,不少烹饪小达人应该知道这么一个小知识:刚宰杀的活鱼直接煮肉不够嫩,要等一两个小时再煮才够嫩。为什么呢?下面引用的网页说的比较具体而靠谱,我不再赘述。(排酸在这里也有解释)  所以其实冷鲜肉能够在不变质的情况下保证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吃起来更鲜嫩,而活禽宰杀或者是热鲜肉是很难达到的。而冷鲜肉保质期短也使得肉眼判断新鲜与否非常容易,所以其实真的没必要因为味道不鲜口感变柴而抵制冷鲜鸡肉。  最后,你可以质疑相关的专业知识,可以质疑应用的新兴技术,因为科学研究也是不断有新发现新结论的,但是希望你不要质疑我的科普动机。爱,同情,与关怀,更重要的一点是,感同身受——  正如我没有系统学习过核物理,在面对核问题上也会有非理性的担忧一样,我完全明白非生物医学或食品专业的人们,在面对食品问题上的谨慎,犹豫,恐慌。  而我们,是的,不是我,是知乎里生物医学食品方向的我们,同样希望也许是其他专业小达人的你们明白,你们可以对国家不信任,可以对政策充满犹疑,但我们的专业素养让我们无法在知识面前说谎,大毛如是,我亦如是。希望我们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们信谣传谣啦!
既然嘴炮都放了人都骂了 不写个答案打脸怎么完整?那位号称”理解病毒在宿体间的传播机制(活体中病毒活性最强),病毒的DNA变异,环境对病毒传播的影响等的专业知识“的我的校友首先呢,流感病毒是变异极快极易适应新宿主的RNA病毒,您的基础知识可能需要更新一点。1. 为什么要禁售活禽?禽类是流感病毒最主要的宿主,目前的分子流行病学证据显示,所有的流感病毒均直接或间接由禽流感病毒进化而来。除了H7N9之外,H5N1想必很多人也有所耳闻,而近年来在中国通过接触活禽感染到人类的禽流感病毒还有H9N2、H10N8、H5N6、H3N2、H6N1等,广东地区家禽中广泛流行的毒株有H6N6、H6N2、H5N1、H5N2、H9N2等,当然像H7N9这样的偶发性感染人类本身并不太可怕,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上面提过的,”流感病毒是变异极快极易适应新宿主的RNA病毒”,如果某种流感病毒完全跨越种间屏障,通过基因突变或者毒株间重组适应人类宿主成为了能在人类中水平传播的毒株,再加上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高毒力,后果请参考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注意,对于多数亚型的流感病毒,我们并没有疫苗可供防御(流感的通用疫苗如果被研发出来,估计拿个诺奖的几率也不小),而之前认为的特效药达菲现在也被质疑无效。因此一旦有新毒株彻底适应人类宿主,以流感bug级的传播能力和变异速度,再加上北上广这种巨型城市稠密的人口密度,很有可能是加强版的SARS,到时候我们唯一可用的手段就是像SARS爆发时一样隔离。注意,SARS爆发过一次之后就从人群中消失了,流感可不一定会。那么如何尽量减少这种恶性后果发生的几率?那就只有尽量隔绝人和动物的生态圈。禁售活禽使得普通市民接触活禽大为减少(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鸡的肠道和呼吸道,肌肉带毒情况不多见且载毒量较少),提高行业门槛使没有能力进行生物安全防范的散养户淘汰出局,只需要将家禽业工作人员重点防护好即可。关于禁售活禽,很多专家可不是今天才开始呼吁,多年前就一直在呼吁政府限制散养户并推行冰鲜鸡上市,但是人类这种的物种,不出事不知道疼啊。不出个H7N9知道卧槽原来会死人的,不知道害怕啊。事实上如果早推行这样的规定,对家禽企业的冲击将小很多,但只有在这种时机,政策推行的阻力才小一点。要放在平时,你们又会说“卧槽又没人感染禽流感为毛要禁掉活鸡啊!”,因为人类还有“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特性嘛。总之事情不闹大没人知道后悔。不上马你们说政府反应慢,上马了你们说仓促,略屌。顺提,民主自由的台湾最近也立法全面禁售活禽了哦。香港H7N9之后也禁售了很长一段时间活禽并且从2月开始暂停了4个月从大陆进口活禽哦(大陆产冰鲜鸡不受影响)。2. 禁售活禽对广东的饮食文化是否有影响?冰鲜鸡不是冰冻鸡,冰鲜鸡在早上宰杀之后几个小时内就会出现在市场上,在这期间加上冷链运输只怕不太有可能发生什么剧烈的生化反应让鸡的品质完全改变。冰鲜鸡在此前市场上并不广泛,因此说冰鲜鸡做出来的一定就不如活鸡,是不负责任的。我个人非常喜欢吃鸡,今年以来从超市购买过数次冰鲜鸡炖汤,没有吃出来什么差异。不知道号称冰鲜鸡不好吃的各位,有没有排除了心理偏见的证据提供。退一步说,如果真的会伤及广东地区的饮食文化,那么,在饮食文化和公共安全之间要怎么取舍?反正我选保命。人类历史上,因为各种原因被淘汰掉的文化多了去了,唯一人类这一物种绵延至今。保障了人的生存,才能保障有新的文化出现。3.
冰鲜鸡是不是对鸡的品质有影响?是不是就无从判断了?鸡的品质最终不是要靠味道来体现吗?广东天农集团也好,壹号土鸡也好,上市的冰鲜鸡都是养殖时间160天左右的高品质三黄鸡。如果鸡不好吃,你们不会不买?总会有企业会想进办法上市好吃的鸡,总有人会想办法占领高端市场,各大家禽企业都在垂涎这个市场好吗?我倒是想问问,有几位会通过看活鸡来判断鸡的品质?呵呵,清远的黄鸡协会都对假冒清远鸡的判断头疼得很,你们就直接肉眼识别了,快去清远家禽协会应聘帮助他们打假。4. 广州市政府的做法有没有嘈点?当然有。比如2月份说得好好的,然后三四月发病数下来了,尼玛政府就差点忘了这事了,到现在补贴政策还在制定,改造也没完成,同时首批入围的三家企业也有不透明的情况,以及政府并没有出台对从业人员进行保护的详细措施,因此批评政府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政府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好。但是这一计划可不是2月份才制定的,从H7N9爆发没多久,就一直在争论应该不应该禁售活禽了,因此这个计划是经过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长期的争论才出台的,而力促这一政策出台的恰恰是与家禽产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卫生部门和专家组成员,而不是阴谋论同学答案里的少数家禽企业与政府勾结。但目前为止,这一计划还是试运行,请多点耐心。5.其实,正因为我是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人,我才能更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上广州疾控中心的官网去翻查数据,截至到2月份感染的19名案例中(因为2月之后就没有新案例了),有多少个是在销售终端即社区市场感染的?这19个案例中绝大部分是在家禽的散养、运输及不恰当的烹饪方式所造成的,只有2例是怀疑在市场的销售过程中感染的。也就是说,单单针对终端销售的改造,统一屠宰的预防效果是相当有限的。目前在广州上海杭州的数据均显示,关闭活禽市场病例爆发书锐减90%左右。2013年12月和1月的发病数都很多,春节开始广州活禽市场关闭之后,发病数马上锐减了,阴谋论同学的脑补有点过哟。(数据在
的评论里 世界上还是有勤快人啊!)6.政府是不是因为想雁过拔毛?有没有背后的利益输送?你以为以前雁过就拔不到毛?活禽市场管理费、检疫,不收钱?背后你觉得有利益输送就举报嘛,反正农业部门得罪了就得罪了,又不是得罪警察。7.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已经说明,禽流感的主要传播还是因为候鸟的迁徙我只好告诉你,H7N9的三个祖代病毒,全部来源于家禽。台湾出现的人感染H6N1,来源于家禽。人感染H9N2,人感染H5N1,都来源于家禽。家禽密度大,与人接触紧密,还是野鸟密度大,与人接触紧密?8. 禁售活禽能完全阻断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确保100%,就像阴谋论同学提及的,没有活禽,也有鸡肉,没有家禽,也有野鸟。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在维持人类生活水平和公共安全的平衡中做一个取舍。要真到了把鸡杀光再去杀野鸟这一步,事情就不是今天这么小了。今天比较懒,就不列参考文献了吧,有兴趣了解详情的请私信我。——————————————————更新一下继续抽————————————1,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上面说过了,我一句带过不代表我反对禁统一屠宰,我反对的是利益输送和一步上马的政策。答:这个第一条,就是为什么要立马推行冰鲜的最主要原因。
利益输送请给出证据。像温氏这种和政府关系铁得不得了的全省第一养殖巨头企业都没有进首轮试点哦。对了,首批试点是三家企业,天农,江丰,百兴。不是你说的两家。还对了,为什么温氏没进?3月份的时候省农业厅请了一大批记者去各个企业参观,温氏在这方面的准备就是做得没天农好嘛。还有还有,这是试点的企业,不是到时候永远只有这几家哟。
一步上马?除了试点区域外的地方,如我附近的天河区长湴菜市场,如白云区很多菜市场,依然有活禽销售。为什么试点区域不让卖活禽?让卖还试点个屁?你让人家卖冰鲜的生意做不做?2. 禁售活禽对广东的饮食文化是否有影响?从你的描述得出,你应该非本地人,对鸡的饮食诉求有异实在很容易理解,此处并非想开地图炮,只是纯粹想提醒你,味觉是很神奇的,你吃不出,不代表有人吃不出。粤人吃鸡的习惯,没有冰箱的环节,一是只要降温就会影响肉质,二是运输过程中冷柜的味道会污染。妈妈们挑鸡的技巧,你们实验室里用惯显微镜的不了解是再正常不过了。一些特殊的鸡种。例如铣鸡老母鸡等会因为需求的问题而彻底消失。法国人为什么笑美国人是乡巴佬?其中一个最原因就是法国人觉得汉堡真是垃圾中的垃圾。当然了,有种声音是饮食文化不重要,命题太大就不讨论了3. 冰鲜鸡是不是对鸡的品质有影响?是不是就f无从判断了?还是那句,拿冰鲜鸡煲汤喝不出区别来证明鸡的品质不受冷藏影响的你,我只能说深表遗憾了。2,3一起答:我说过了,碰上这种事情,如果要取舍,那就只有牺牲饮食文化。就算广东人民都愿意冒风险,其他地区的人还怕爆发疫情传播给他们呢。而且既然你自己说你不反对活禽统一屠宰,那也就是你自己承认在疫情面前,饮食文化只有委屈委屈了嘛。4. 广州市政府的做法有没有嘈点?既然你认同了,为什么说我是放屁呢,屁里面还有有用的东西吗?答:因为你的主要立论是阴谋论。政府不是不可以批评,政府值得诟病的地方很多,但很遗憾你基本没打到点上。5.请拿出我脑补的证据,BBC的记录片里(作为业余科研人员只能这样了)告诉我禽病的变异在家禽,但远距离传播在自然禽类中最普遍。病例锐减本身跟天气和暖病毒活性下降,及候鸟结束迁徙有关,专家你不要选择性失明。答:我不知道你看的什么BBC纪录片,H7N9的传染源就明明白白的是活鸡而不是候鸟,病例在2月份锐减,2月份天气没有回暖,在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是传统的流感高发季谢谢。关于活禽市场和病例数之间的关系,楼下的答案已经很好地展示了。中科院高福院士的文章也揭示了。中华预防医学会的报告也确认了。都不如你脑补。6.政府是不是因为想雁过拔毛?有没有背后的利益输送?大家都几十年中国人就不装外宾了,以前一车的检疫及运输费用大概在5-800元左右,平均下来一只鸡的成本在1-2元左右,你敢公报天农公司的加工后成本?以前是拔毛,现在分肉。答:据新闻界消息来源,广州市活禽处理收费大概5毛至1元/只。7.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已经说明,禽流感的主要传播还是因为候鸟的迁徙没有什么好反对的,我的观点是禽流感在鸟类之间的传播主要靠候鸟。答:远距离传播靠候鸟,人禽传播靠家禽,懂?8. 禁售活禽能完全阻断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吗?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不过给人贴标签的习惯不好要改,是不是试管贴太多了。答:阴谋论是你自己答案里明明白白写出来的,我们lab不用试管。发现自己都跟祥林嫂似的,累啊,总结下吧我看到的,是像这样的科研人员,以及评论里的相关人士,居庙堂之高而没有一点温度的答案。他们洋洋洒洒地谈着数据的时候,却彻底无视了饮食文化给那些做着活禽生意的众生们。我视野或者还不够阔,但我每天晚上看广视新闻的时候,我总在想,为什么那些养鸡卖鸡的人这段时间这么苦,我感到政府的快马政策非常不负责任。我意思不是为了这些就可以让禽流感肆意蔓延,我的核心理念是,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你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而无视一堆问题。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癌症为什么难治,是因为癌细胞不死吗?不是,是因为癌在人身体里,你不能抽它出来用刀剁碎然后说这很简单嘛。人,一个 社会,是一个整体,我希望带有这种心态的人,能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如果可以的话。答:很多同学都在相关行业甚至直接从事养禽业,很多老师都与养禽业有极密切的关系,养鸡的很可怜我比你可能还是多清楚一点,但是他们的惨是疫情造成的,也是目前高风险的活禽销售模式造成的,政府只是采取了控制疫情必须的措施。政府2月初不果断关活禽市场,那么H7N9就依然要延续那种爆发态势。H7N9是偶发才能感染人类,在每一例病例后面,都有可能潜藏着大量的隐性感染和更大量的病毒与人类的接触(根据李兰娟院士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养禽业工人的H7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市民,也就是说高接触带来了大量隐性感染)。万一病毒变异适应人类,或者与人类季节性流感重组形成新毒株,这个代价是难以接受的。我认为政府应该补偿养殖户,政府应该给要退出的养殖户合理的退出路径,但是政府应该怎么安抚补偿养殖户,和应该关闭活禽市场没有关系。啊对了对了!!!居庙堂之高什么的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啊我可是个正在找工作的小苦逼哟————————————再找点典型评论批一批?——————————回过头看,禁止活禽交易到底有没作用?有,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有,问题是措施怎么样执行、执行效果怎样?你回过头看看香港是怎么处理的,大陆又是怎么处理的,别怪市民骂政府,鸡贩不怕抄水表的话早TM上访去,补贴措施在哪?一堆政策下来禁摩禁烟限牌限购房,我TM当政了我也会下命令,可明知有后遗症却不想想改善措施就一刀切,俗话叫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到最后旧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就出来了。省不上像谭硕士说的阴谋论,这点卖鸡钱对财政来说算个P,政府只是图个省事。香港养殖业什么规模,广东养殖业什么规模?广东养禽业从业人员据禽业协会估计约1000万人,拿多少钱补合适?政府一直有补贴啊,但是的确杯水车薪。那拿100亿去补贴你乐意么?另外,HK鸡贩子对HK政府也很不满意哒。啊对了 养殖户写公开信上访这些事情还真不少。没有谁家水表不见了。别觉得自己活在奥斯维辛一样。-----------------------------------------------------------又补充---------------------------------------------------------------阴谋论同学(为什么叫他阴谋论同学呢?他答案里明明白白写的嘛他这是阴谋论嘛。帽子是他自己扣的哟),香港没有搞禁售活禽,所以广州也不该急着搞,但是我们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粤港两地的政策,其实差异是不大的,广州的政策是借鉴了香港的。香港 香港实行生鲜鸡上市时间最早。2004年开始,香港政府先后3次由财政出资回收旧牌照,严格限制发放新牌照,有计划地收缩活禽档口,引导市民逐渐改变饮食习惯。10年时间里,香港的活禽档口从2004年的800多个,下降至目前的133个,家禽批发商人从87个减少到23个,目前仅保留长沙湾临时家禽批发市场。港人饮食习惯的改变有赖于供应方式的改变。随着香港活鸡档的减少,每只活鸡的价格由10年前的25港元上涨到现在的110—210港元,而生鲜鸡的价格只要40—80港元,活鸡价是生鲜鸡价的2—3倍。广州与上述城市相同,广州试点生鲜鸡上市前,划定82家市场共298个档口试点,5月5日首次试点有33个档口实现生鲜鸡上市,6日增加到38家,7日中午增加到44家。今年7月底全部市场要改造完毕。  参考了香港和北京等城市的做法后,广州也提出10年生鲜鸡上市计划,计划年试点达到70%以上、年达到90%以上、远期年全市试点达到100%。  记者发现,广州与香港北京上海三市相比,其在试点上更加人性化,试点区域不足全市档口十分之一,而且超市和食堂生鲜鸡供应不限于三家供应商,这极大地尊重了广州本地的饮食文化。28日,广州市食安办召开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工作新闻通报会,试点片区为越秀区、荔湾区(原芳村区和桥中街除外)、天河珠江新城、番禺大学城,共涉及82家农贸(肉菜)市场298个活禽档口,9月30日结束试点后逐步在全市推广。广州市政府官方网站也发布了相关通告。  。首批289个档口改造财政补贴715.2万元  试点方案提出,首批试点区域共有4个片区,其中老城区选取越秀区、荔湾区(原芳村区和桥中街除外)试点,新的中心城区选取天河区珠江新城,机团单位食堂选取番禺区大学城高校。4个片区共涉及82家农贸(肉菜)市场,共298个活禽档口。  林勇胜称,为降低改造和经营成本,维持市场家禽产品价格稳定,市政府专门安排财政补贴资金715.2万元,对档口升级改造和档主给予补贴。其中,每个档口升级改造补贴2万元,平均给档主经营引导性补贴4000元。  10月份以后,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将逐步在全市全面推广。  不过,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万元补贴不会直接发放给经营档主。因为档口升级改造和冰柜采购将由肉菜市场管理处统一装修和采购。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市经贸委出台了《试点市场生鲜家禽经营档口建设改造标准(试行)》,对经营档口面积与规模有详细的规定。请教一下
如果这叫一刀切,这叫急着上马,不一刀切应该怎么切?搞一个试点,1000家企业参与,试50年再说?说实在的,这个搞法,按我朝政府的尿性,我还真害怕过些年流感平静一些了,班子换了,政府就忘记这事了呢。——————————————————点评一下 的答案————————————我的答案里明白指出了:禁止活禽交易并不仅仅是为了防范现有的每年几百例案例,而是为了最大限度隔绝人类和动物的生态圈,减少病毒通过突变或重组成为能在人类中水平传播的高致病性毒株(如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的几率,你拿交通事故来作比是明显不合适的。交通事故是可防可控的,每年可以通过以往数据大致预测有多少人受害,政府部门有能力做好应急措施(同样,有的人拿乙肝、结核等有较完善预防措施的传染病来和流感比,依然是不合适的),而新发传染病可不具备这一特征。在人口稠密城市放任动物和人广泛接触最终产生新发传染病,这是必然的,而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后造成影响如何,如何应对,这些都是难以预测的。最顶级的流感专家也无法预测下一次流感大流行会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动物上来,传播力和致病性如何,会在人类中传播多久。2009年的新甲流许多专家都庆幸这株病毒致病性较低(尽管这样截止至2010年3月新甲流依然导致了1万2000名美国人死亡)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感染禽流感案例(不仅仅是H7N9),越来越多从自然界中分离到的可在哺乳动物模型中通过接触传播的禽流感病毒,以及实验室中研究出来的可在哺乳动物模型中传播的改造H5N1病毒,则指示了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的接触越来越紧密,适应哺乳动物宿主的几率越来越大。这个时候不出措施防范,等病毒真的进化到能在人群中水平传播了,你把全世界的鸟都杀光也白搭。
下班回家发现自己答案被删了……恩,很好,没关系,再写一遍就好了。老规矩,先上干货再打脸。-------------------干货的分割线----------------------------------------------------1. 广州为什么要禁售活鸡首先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广州目前只是先试点禁售活禽。然后,禁止活禽能够抑制H7N9或H5N1传播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去年三月最早爆发的时候,中国南部地区仅春夏两季九确诊135例,致死45例(数据来源《柳叶刀》)。而去年四月时,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关闭了活禽市场后,人患病例立刻减少了97% 到 99% 。我当然同意目前最高赞的那位说的,仅仅是禁止活禽市场并不能100%的抑制传播,但从过往的事实看,抑制作用可以说是很明显的。目前最高赞的那位的逻辑是,因为仅仅抑制90%“而已”,达不到100%的程度,所以这不合理。至于是否合理,大家自己心里各有评判,我就不再多说了。以后会不会全城推广,我不知道,但在有证据之前,我明白不该误导别人自己瞎蒙过个嘴瘾。目前看来阻力会非常大,因为冰鲜鸡销售量目前看来很凑合,而且冰鲜鸡不等于冷冻鸡,保质期仅有2-3天左右,过夜就会质量下降,品质变化可以用眼睛看出来。但评论冰鲜鸡优劣和品质,不在本问题之内,有兴趣可以另外开问题。2. 会不会影响饮食文化如果禽流感不会传染人,跟河豚毒一样,那么你随便吃,吃死是自找的。我不会针对这件事说半个不字。但当病毒可能传染的时候,文化必须要为群众安全让路,否则就只是反人类的文化而已。任何事扯上家乡情怀都是很感人很煽动的,但是抱歉,因为影响了老爷您吃活鸡,就要冒着传染的风险去继续提供活鸡,抱歉我觉得这是自私的表现。3. 是否是出于政府垄断目的我不知道,我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是或者不是。但我不希望进行任何无责任猜想,这不是知乎应该有的风气。-----------------参考文献的分割线-----------------------------------有关禽流感的传染资料,在维基百科里已经很详细了。以下是针对香港活禽市场的研究报告,有兴趣可以看原文。可以看到在区域V(禁止活禽在活禽市场过夜)的统计中,禽流感病毒分离率最低。I (no rest day)II (1 monthly rest day with quail being sold in the live poultry market)III (1 monthly rest day with elimination of live quail from the live poultry market)IV (2 monthly rest days),V (ban on holding poultry overnight in live poultry market)------------------以下是打脸分割线------------------下面我开始打脸,没错,就是打
的脸,觉得不想看的请绕道。我并非民间科普的,至于对人不对事,我们来看看这位大神是怎么对事的这是大神最初的答案:1、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 2、没有任何辩证分析。 3、只谈情怀不谈事实。而就因为你是专业毕业的,我才会想要打你脸,为啥?因为你的回答带有大量的误导性和煽动性,一股子阴谋论。把所有重心都放在阴谋论上。没有任何干货可言。这根本不是一个自称“专业”的人该有的素质。情怀谁都会谈,阴谋论大家都会说。没有任何实质证据,便横生指责猜忌,抖个机灵、煽动下情怀就敢说自己“专业”,才是知乎的回答质量下降的主因。拿出点干货来,证明自己说的行吗?这样开头:然后,自己说自己“一句带过”,“不代表否认”呵呵。到底对人不对事的是谁呢?=================嘲讽的分割线========Sigh……心眼小的还真的是只会背后捅刀子呢
好吧,我看不下去了。首先反对 的部分论点:这个问题是广州为什么禁止活禽销售,我提出背后存在仓促上马,利益输送,执行远欠完善。我甚至质疑统一活禽屠宰的作用,因为禽流感的传播环节众多,禁售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从来没有否定过禁售的作用。首先,广州市这次禁售并不是全市范围内的禁售,而是在四个区域禁售,本身就带了一点实验性质的政策,根据 的内容,本次禁售的范围在“越秀区全区、荔湾区部分区域(不含原芳村区区域和桥中街)、天河区珠江新城、番禺区大学城”这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占地有多大呢?以下是广州市全市行政区域图:目测五分之一还不到吧……禁售的确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禁售是我们目前知道的最好的手段了……这个问题,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这点我同意,几乎所有的公共卫生问题都会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但下一句就有问题了:知乎里的科普工作者,拿着文献侃侃而谈,却不闻百姓声。别人不敢说,但是 这人我知道,绝逼一个平头老百姓,丫说话虽然有时候话糙,但也是百姓声。而且听力没问题,所以听得到自己在讲什么。能不能把事情做好点?再做好点?再做好点?这个我真可以回答,不能。别的领域我不懂,不过卫生技术尤其是流行病防治技术的发展我还是知道一点的。亲,我们是真不能了。你能说服全中国人民穿着生化隔离服去菜市场么?你能快速检测哪只鸡得禽流感了么?我们也不行,我们真的很努力了,真的真的很努力了,请你相信我!答主你假如有更好的办法,请提出来吧~~~很多人说,政府也很无奈,专业人员做了很多,我只想说,一个好政府,应不忌惮它的公民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它,一个好公民,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的思考中,即使不站在绝对真理上,也不忌惮发声。这话绝逼的在知乎政治正确,但绝逼的要点没有帮助。一个好公民应该在揣测完了以后去找证据证实或者证伪自己的揣测,而不是把自己的揣测当做事实,然后生活在自己的意淫之中。拜托,我们在建立法制社会好咩,凡是要讲证据的,你这么乱说,小心我告你诽谤哦。这个问题说的是广州,问题涉及的不单是疫病防控,还有诸多广州的民生问题。可能这个问题放在美国,美国人会说,神经病啊,禁就禁呗,我从来都不吃活鸡的,可放在广州,广州人可能会说,神经病啊,以后不能吃活鸡了。好吧,关于饮食和文化的问题真心是个蛋疼的问题啊……扯远一点,有种病叫做(←请不要点击),这病跟当地的饮食习惯丧葬文化有着强烈的相关性,所以要停止这种高致死性的疾病继续蔓延就要改变当地的风俗。请想象一下你在移风易俗工作中面临以下的画面:心中草泥马奔腾啊~~~请记住一点,普罗大众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能力去理解某些行政决定的深远影响,专业人员要做的,不是站在一旁傲慢地宣读着文献,而是以最大的耐心一次又一次得影响大众,使他们接受这样的决定。唔……我完全同意!来来来,拥抱一个答主~不过为了达成以上目标,请在将这项工作纳入绩效工资,并给我们人员扩编,再增加数千万的宣传经费,保证把这项工作做得棒棒的!顺便再反驳=======以上吐槽结束,好了,说正经的。(喂!我知道很多人喜欢吃活鸡,我自己也喜欢吃。但是情感和爱好是不能替代理性做决定的,尤其是当这个决定涉及到人命的时候。一方是口欲,一方是人命,你会怎么抉择呢?
这个回答是主要是应 的要求指出他回答中的逻辑错误的,我会努力保持客观中立,做到对事不对人。可能略有跑题,请各位慎点赞....结论放在开头:活禽市场的开放问题不仅与商户和吃货有关,由此带来的流感爆发风险威胁着每一个人,事实上谁都不是局外人。比如吃货们反对关闭活禽市场,在某种程度上给非吃货们带去了潜在的风险,这要怎么算;再比如关闭活禽市场带来的肉类价格上涨又要怎么算?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希望诸位知友还是不要不加反思地、草率地下结论为好。----------------------------------------------------------------------------------------------------------1.关键词,模型构建啊!也就是说,什么99%,97%不过是电脑中的数字游戏的结果!我通过电脑计算,通过MACD,KDJ,RSI等指标建模,也能得出很多股票涨停机会99%,但事实有这么轻松么?在每年对有实物的统计数字还是真假难辨的今天,拿一个计算程序的结果来忽悠人,用来作为一个关系1千多万人口生活政策的依据,如何让市民信服?这段话犯了类比失当谬误。
答主用“通过MACD,KDJ,RSI等指标建模,也能得出很多股票涨停机会99%”这个客观事实作为论据,试图论证这篇柳叶刀论文()的结论不可靠。这个论证过程是不严谨的(不代表结论不正确),因为相同逻辑甚至可以外推至一切通过数学建模解释流行病学问题所得到的结论,导出它们都不可靠的荒谬结果......(A(不可靠)和B有共性“使用数学建模”,但共性不足以支持论论点B(不可靠),类比失当)。柳叶刀作为世界一流医学期刊,它的审稿委员会可不是吃干饭的,既然这篇论文能经过审查发表出来,说明它的结论是公认可靠的。想要推翻它,请指出这篇论文具体的论证环节那里有纰漏,而不是靠逻辑谬误脑补.... 我的观点是,只要它没被撤稿或是被更新的论文推翻,那就可以被认为是可靠的。2.10万人的死亡,47万人的受伤。假如我构建一个数学模型,禁止所有机动车船飞机行驶,风险降低99.99%相信没有异议了吧?套用
的逻辑,是否应该是:“但当事故将会发生的时候,出行必须要为群众安全让路,否则就只是反人类的行为而已。。。。,因为影响了老爷您出行,就要冒着数十万人的生命风险去继续提供交通工具,抱歉我觉得这是自私的表现。”这段话槽点太多,容小的慢禀......(犯了不当类比谬误和稻草人谬误,而且论证经不起推敲)...直接用交通事故类比流感流行,这个不当类比太明显了, 的回答中已有指出。交通事故是可防可控的,每年可以通过以往数据大致预测有多少人受害,政府部门有能力做好应急措施(同样,有的人拿乙肝、结核等有较完善预防措施的传染病来和流感比,依然是不合适的),而新发传染病可不具备这一特征。稻草人谬误是说将对方的观点扭曲成一个容易被驳倒的版本,再用驳论论证自己的观点。在这里 并未主张“出行必须要为群众安全让路,否则就是反人类行为”,答主驳倒这一观点没有什么意义(扭曲对方观点的过程中犯了不当类比的错误,而且论证过程经不起推敲,还扣了一顶反人类的帽子Orz...)下面解释一下答主的论证为什么经不起推敲。假如我构建一个数学模型,禁止所有机动车船飞机行驶,风险降低99.99%相信没有异议了吧?对不起,有异议。 交通工具说到底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和运输需求,那么在出行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是不是禁止使用一切交通工具就能大大降低出行带来的风险呢?这份表格来自E文维基,从左到右分别是每百万次/小时/千米旅行使用各种交通方式产生的死亡人数(航天飞机在卖萌你们造吗?)。如果我们禁止了使用了一切交通方式,全部改用步行的话结果会是怎样?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难以预测车辆消失之后步行的死亡率变化,但是武断地说风险降低99.99% 恕我不能苟同.....举个例子,我过年要回家,靠木船牛车人腿晃悠2K+公里还是靠火车飞机移动2K+公里,哪个死亡率高?3.最后想说的是,禁止活禽销售,最受影响的不是普通市民,而是市场里的活禽档档主。这些档主一家大小的生计,都是指望着这个档口,入场要交几万元的入场费,而租金近年来更是百上加斤,禽流感,他们才是风险最高的人群。为了生计,这些档主都没有选择转行。现在搞了这么一政策,当官的只是一纸公文,但新闻中看到那些档主不单只之前要低价清货,现在更是一个早上只卖了两只鸡,真的是欲哭无泪,其中苦处,真是来一篇《卖鸡者说》也说不尽。也许,有一天逼得这些人走投无路,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没有人会有空弄个数据模型出来,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典型的诉诸怜悯、诉诸恐惧谬误,太好理解了......就像 在评论里指出的:....有些人呢,你和他讲数据,他和你讲历史,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讲感情....并不是说我们不应有怜悯,不会有恐惧,但是随便的把讨论拐到形而上的、对解决当前问题毫无作用的道德抨击上去,不但对解决问题无益,而且有使用道德大棒党同伐异之嫌,这样不好!以上是对 第一版答案的逻辑分析。需要指出的是,论证出现逻辑错误与结论出现错误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具体问题仍需具体分析。---------------------------------------------------------------------------------------------------对答主回复的回复:1.关于阴谋论:这是我的疏漏,我错误的理解了你“有没有人会有空弄个数据模型出来,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句话,SORRY。有关部分已删除.....2.我的这篇回答针对的是你的逻辑谬误,跟别人的回答有什么关系,指出别人的错误也应该在他的回答下回复吧?这和小偷被抓住偷了一个苹果,他却申辩别人偷了1000大洋一样没有意义。你的意思你同意论文结论:关闭活禽市场能大大降低新发H7N9病例数吗?如果是的话很高兴我们获得了一致的观点.....3.如果我们禁止了使用了一切交通方式,全部改用步行的话结果会是怎样?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难以预测车辆消失之后步行的死亡率变化,但是武断地说风险降低99.99% 恕我不能苟同.....举个例子,我过年要回家,靠木船牛车人腿晃悠2K+公里还是靠火车飞机移动2K+公里,哪个死亡率高?这是我的原话,你不仔细看我也没办法。4.我不能认同你的这个观点,即:“把十亿人中45人的死亡案例,联系上几十年前的百万人致病的流感”是诉诸恐惧的危言耸听。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就是变异快,更何况H7N9病毒对人类致病性甚强,而且现在也发现其正向着易于人间传播的方向上进化,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再科普一下:你口中的百万人致病的流感实际上杀死了地球上超过1%的人口,当时地球上有近20亿人呦.....5.并不是说我们不应有怜悯,不会有恐惧,但是随便的把讨论拐到形而上的、对解决当前问题毫无作用的道德抨击上去,不但对解决问题无益,而且有使用道德大棒党同伐异之嫌,这样不好!这是我的原话,你看不懂我很遗憾.....---------------------------------------------------------------------------------------------------发两句牢骚:答主大笔一挥弄出这么多逻辑错误,我从这里慢慢debug,感觉自己真是二到一定境界了。算了,就当是练习练习逻辑。要是在辩论队比赛的时候像答主一样满嘴漏风,我一想后背都发凉了......囧....
加拿大,日本,新加坡这些我生活过的地方都不允许私宰和出售活禽,这是发达国家的惯例,广州作为已经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地区,生活管理的一些手法向发达国家看齐没有什么奇怪的。
从普通消费者角度说一下。私以为,规范化、统一化或许更有利于行业发展呢。是否会形成行业垄断?不至于吧,只是统一宰杀而已,又不是统一养殖统一售卖。只是在中间环节加以监控而已。倒是可能会促进新的冷鲜输运业发展。哪家屠宰场补货最快速便捷,它的生意可能就越好。(有兴趣的或许可以发展一下)(另外,三黄鸡之类的公司或许可以自建厂,自己屠杀送货,或者找专门下游企业,这反而更有利于打假也不一定)获益方?据楼上业内人士观点,有效减少患病率。这对大家都好。影响?行业重新调整步骤,会有新秩序出现的,现在的混乱期很正常啊,不适应而已。大家对政府有不满也很正常,因为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了。但是也不至于到天翻地覆的程度,过些时候新秩序自会形成。而且政府确实做得不够细致,说是给补贴让人买冰箱,鸡都送上门了冰箱还没送来。这效率还真是符合一贯的风格呢…认为可能使得小车拉着鸡满街跑的。我想起当年猪突然改为统一宰杀时,有人觉得电击死的猪肉一定不如红刀子进去的猪肉好吃。现在不都没那么多讲究了么。当时还有一批学者争论刀宰的肉质并不好以及对猪很残忍啊之类的,感觉和今天这情景很像啊。(不过二者可能情况不太一样,毕竟你不能一个人在车上杀猪但是能一个人站车上杀鸡不是…)前几年私户养猪是比较多,私感觉近年也少了很多。(无数据支持,只是我的身边环境而已)而且超市卖的猪肉,也分为野猪肉、优质猪肉之类的,买者也能自由选。如果发现肉质有问题,次货充好,还能追踪。私以为这个机制或许会更好一些。利益相关: 天天吃猪肉但是分不出肉质的没品吃货。匿名是因为不想被掐得人尽皆知。感觉这个帖子里面气氛很紧张。我逻辑不太好。如果你觉得我哪里逻辑不对,请具体指出,我还蛮乐于进步的。如果不讲原因就说我脑残,我QAQ……================时过境迁取匿啦啦啦==================
也看不下去了,感觉
这种就是不懂装懂的阴谋论者专业的内容就不补充了,同意 其实大家都没有注意到问题的最后一句话:猪和牛统一屠宰已经很长时间了,能否从这个角度对比一下,说说影响?我们市场上买到的猪肉牛肉都是屠杀检疫后上市的(注意是检疫过的),这是因为有寄生虫的问题,当然小时候在农村也吃过现杀的猪肉,味道是不错。不过相信大家如果看过猪肉条虫,牛肉条虫的标本,有同学坚持要吃味道好的现杀(私杀)猪,我也不反对。同理,由于禽流感,为了生命安全(包括食者与鸡贩),吃冰鲜鸡我赞成。另外,由于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散养鸡也有很大问题,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相关研究。
写此答案缘由是看到
提供的证据有明显错漏,且之前没看到更有力的证据,因此陈述了反对观点。与 (马甲 )在评论区讨论后,由于得到更多证据与说明,本人由原来反对立场改为不反对禁止活禽销售,但仍认为政府在执行时细节需要优化,以减少对产业链的冲击。至于 ,先感谢你让我知道了不少新名词,但你不用把提到的逻辑错误全在我面前全犯一遍,然后连评论区都不敢让我回复了。劝你还是别留在辩论队了,那里辩不过是不能禁止别人答话的。=================================================================前面几位争得难分难解,作为行外人,我就不参与里面学术的争辩了。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没有科学素养,基本逻辑还是有的。目前最有力的证据,看到的是
提供的“干货”: 去年三月最早爆发的时候,中国南部地区仅春夏两季九确诊135例,致死45例(数据来源《柳叶刀》)去年四月时,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关闭了活禽市场后,人患病例立刻减少了97% 到 99% 很漂亮的数字,但大家不觉得奇怪么?这个明显是自相矛盾的数据啊!春夏两季总共才135例,到了四月,三个城市病例病例立刻减少了97% 到 99%,这135怎么分配?假设三月发生132例,四月只有3例。那至少每个城市一例了。因为有个城市是99%,那个城市3月份应该发生了100例,因此4月才会减少99%。那剩下的32例怎么分呢?32变成1就是减少了97%,但这数只够一个城市啊。另一个城市怎么减少97%?而且,整个中国南方只有这三个城市有病例么?带着好奇心,我问了一下度娘,找到了出处:研究发现,活禽市场关闭后2-3天内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迅速下降,关闭活禽市场使城市居民的感染风险降低了97%-99%,其中上海和杭州的平均每日感染数均降低了99%,湖州和南京均降低了97%。模型构建中考虑了季节性因素(绝对湿度)对评估结果的可能影响,证明了关闭活禽市场是今年春季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措施。来源:关键词,模型构建啊!也就是说,什么99%,97%不过是电脑中的数字游戏的结果!我通过电脑计算,通过MACD,KDJ,RSI等指标建模,也能得出很多股票涨停机会99%,但事实有这么轻松么?在每年对有实物的统计数字还是真假难辨的今天,拿一个计算程序的结果来忽悠人,用来作为一个关系1千多万人口生活政策的依据,如何让市民信服?!退一万步来说,数字结果绝对真实,是现实发生的事情。那就应该封杀活鸡市场,永不重开么?请参考这个答案:再对比以下一组数字:2012年,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 起,造成98738人死亡,造成469911人受 伤;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10万人的死亡,47万人的受伤。假如我构建一个数学模型,禁止所有机动车船飞机行驶,风险降低99.99%相信没有异议了吧?套用
的逻辑,是否应该是:“但当事故将会发生的时候,出行必须要为群众安全让路,否则就只是反人类的行为而已。。。。,因为影响了老爷您出行,就要冒着数十万人的生命风险去继续提供交通工具,抱歉我觉得这是自私的表现。”以十亿人来计算,既然万分之一的生命风险,不足以让我们放弃交通工具,那因为两百万分之一的生命风险,来改变市民饮食习惯的依据是什么?要知道民以食为天啊。让市民来自由选择,新方案把两百万分之一的生命风险降到两亿分之一,但需要的代价是口味不再,价格加倍,有多少人愿意接受?问我的话,这钱我愿意出,但麻烦不要拿去搞鸡,帮我搞掂地沟油或者PM2.5我就谢天谢地了。最后想说的是,禁止活禽销售,最受影响的不是普通市民,而是市场里的活禽档档主。这些档主一家大小的生计,都是指望着这个档口,入场要交几万元的入场费,而租金近年来更是百上加斤,禽流感,他们才是风险最高的人群。为了生计,这些档主都没有选择转行。现在搞了这么一政策,当官的只是一纸公文,但新闻中看到那些档主不单只之前要低价清货,现在更是一个早上只卖了两只鸡,真的是欲哭无泪,其中苦处,真是来一篇《卖鸡者说》也说不尽。也许,有一天逼得这些人走投无路,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没有人会有空弄个数据模型出来,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评论中有人认为我全文在攻击模型构建这一个词,所以整篇文章都毫无意义。首先希望你读懂我的全文,这只是其中一段。然后跟你说说为什么我说模型构建会有猫腻。请看原文的研究方法“该论文利用贝叶斯模型定量评估了关闭活禽市场对减少禽流感病毒从禽到人的传播的效果”。贝叶斯模型相信多数人不了解,但这个数据模型是被英国法庭明令禁止作为证据使用的,因为太容易误导人了。如何误导,文中有例子详述。关于数字游戏,自然杂志文章:“most researchers do not understand the basis for a term many use every day. Worse, scientists misuse it. In doing so, they help to bury scientific truth beneath an avalanche of false findings that fail to survive replication. ”再一次提到贝叶斯模型。+++++++++++++++++++++++++++++++++++++++++++++++++++++@谭大毛 回应,拿交通事故来作比是明显不合适的。交通事故是可防可控的,传染病不可防不可控。并提出截止至2010年3月新甲流依然导致了1万2000名美国人死亡。谈论未知总容易让人恐惧的,因为未知具有无限可能性。凯恩斯有一句直观、生动的名言:“从长远看,我们都已死去。“从评论中学到一个新词,滑坡谬误,觉得用在这里挺合适:滑坡谬误的典型形式为“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接着就会发生C,接着就会发生D,……,接着就会发生Z”,而后通常会明示或暗示地推论“Z不应该发生,因此我们不应允许A发生”。A至B、B至C、C至D、……等因果关系好似一个个“坡”,从A推论至Z的过程就像一个滑坡。滑坡谬误的问题在于,每个“坡”的因果强度不一,有些因果关系只是可能、而非必然,有些因果关系相当微弱,有些因果关系甚至是未知或缺乏证据的,因而即使A发生,也无法一路滑到Z,Z并非必然(或极可能)发生。拿新甲流依然导致了1万2000名美国人死亡这案例来说,其中有多少人是因为接触到活猪引起的?为什么在美国致死了这么多人,在人猪接触更多的中国,人口基数更大的中国,人员更密集的中国反而相对安全?至于说证据,谭提到李兰娟院士,不想因人废言,但了解其人能帮助我们进行判断。鉴于谭在评论区提供详实证据,我承认之前用交通事故类比欠妥,因为禽流感尚存在传染与扩散风险。但想说明的是,凡科学论文都不能视为真理,不要以为在权威杂志发表的论文就一定是对的。Ewen S.W.B. and A. Putztai. 1999. Effects of diets contain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potatoes expressing Galanthus nivalis lectin on rat small intestines. Lancet 这篇论文也是发表在《柳叶刀》上面,说的是转基因的危害。是否这就是肯定对的呢?一篇论文发表才半年,还没有完全论证,各地政府就急不及待地执行,市民质疑一下没有道理么?+++++++++++++++++++++++++++++++++++++++++++++++++++感谢
提供以下信息,原来有比广州政府做得更绝的,怪不得杭州楼市能升得那么快,政府工作真是雷厉风行:这是2013年的:这是2014年的:政府产业消费者+++++++++++++++++++++++++++++++++++++++++++++++++++回复
的答案的评论:1、我所有答案历史记录都保留在原文中,并没有作任何删除,所有修改都在后面添架。知乎上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阴谋论只是你脑补的结果。2、关于类比失当,我要说明的是数学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差距是明显的。 拿模型数据当事实来说怎么就没看见?这是科研的基本底线好嘛?你把我说明的重点搞偏了,大批一通,到底谁才是稻草人?3、关于交通事故,请看清楚你的图表出处再说话。图表说的是使用不同交通工具发生事故的数量。人走路被车撞了也记入行走里面的。如果所有交通工具都禁行,哪来事故?咱们讨论也要基于读得懂数据的基础上吧。4、关于诉诸怜悯、诉诸恐惧谬误。到底时谁诉诸恐惧了?把十亿人中45人的死亡案例,联系上几十年前的百万人致病的流感,这不是诉诸恐惧。把新闻报道中真切看到的档主惨况说出来便是诉诸恐惧了。至于怜悯,我只是把我心中所想说出来,很抱歉没想到你没有这个。由于 回复了我之后又禁止我在其答案后回复,只能在此答了。1、OK,承认错误是好同志。2、这算是你的稻草人么?我都说了,我的逻辑是不能混淆数据模型和事实两种证据,在证明力度方面这两者不是一个级别的,关小偷什么事?对论文的结论,我是存疑的,起码要看到事实证据。3、那你拿那份图表想说明什么问题呢?有没有行人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数据?4、请回去复习一下什么是诉诸恐惧谬误。我要说的不是这事不危险,而是其中的逻辑问题。诉诸恐惧最常见的例子,是宣传者或广告会警告阅听人可能面临的危险或灾难,如果阅听人不立刻跟随或改变信念,就会身陷于危难当中,希望阅听人借此改变行为或信念,以减少恐惧。5、把档主的情况说出来,如何就形而上,如何就诉诸道德,如何就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了?档主的问题难道不是问题么?
本地民众非常抗拒,每天晚上新闻基本都是bad news,除非出现sars那样严重的疫情,基本上不可能禁绝活禽。一方面疫情完全公开有顾虑,引导民意不利,一方面zf执行力没那么强,激烈手段对抗民意也不可能(weiwen)。现在没活禽卖的市场连带其他档口生意也拖累了。如果全市禁,的确开始一般人买麻烦了,不过地下交易很快就会成行成市,有需求就不会没有市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验检疫证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