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服装城营业时间开了一个海淘王里面进口产品好吗?

文/天下网商记者 陈梦凡
4月8日00:00,明天凌晨开始,跨境税收新政上场,今天整个海淘市场出现剧烈震荡。“我们卖得最好的英国牛奶在中国的保税仓十万桶,如果不能卖,只能退,就意味着只能销毁,新政给我们预留执行时间太短了。”商家焦急的對《天下網商》抱怨。
依照正常出货速度,今天下单的订单,可能要明天才能出保税仓,因此今天上市公司聚美优品就贴出公告,专攻海淘业务的产品线“极速免税店”从中午开始,对跨境商品加征增值税,彩妆、香水产品还要再加征30%消费税。
聚美从4月7日中午开始加收增值税
其他跨境电商也有大动静,母婴电商蜜芽网在结账时也已经额外加入11.9%进口税,包括小红书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因为“正面清单”尚未明确,无法确定订价原则,干脆大面积断货。根据《天下网商》走访业者情形,从三月底跨境税收新政颁布后,所有业者都陷入“疯狂刷货”状态,尤其经营低价化妆品、轻奢产品的业者纷纷进行拆单,或调低零售单价,以便进行最后特卖,让还在保税区里的产品能在4月8日全部出仓,否则就要课征新税。
业者表示,实施新税制后,化妆品的成本要比原来高32.9%,然而许多产品的毛利不足三成,这类产品未来完全没有优势。消费者对进口货品可能涨价的反应也相当强烈,截至目前在新浪微博上,话题#海淘免税时代结束#,已经有数千万的阅读量和讨论。
电商平台:希望确立创新模式“名份”
4月6日在新京报社主办的“4.8跨境进口电商税收新政考”高峰论坛中,来自各领域专家学者、跨境电商平台和海外商家坦率发表看法:如果对政策的分歧解决不好,将会极大影响海外商家对国内政策延续性和严谨性的信心。
天猫国际副总经理邢悦指出,作为平台代表,大家其实非常欢迎通过4月8日新政将跨境进口电商缴税透明化。但业界更希望保税进口这种通过供应链创新实现互联网+跨境阳光消费的模式,能够得到明确的法律地位,我们非常需要一个针对创新模式的适当“名份”。针对此次跨境税改,大家反对的并不是缴税或提税,真正担忧的是,没有系统性的政策法规支撑,跨境进口电商只能参照一般进口管理,不符合市场规律也很难实现政策落地。
天猫国际副总经理邢悦
唯品会物流副总经理武迪直言不讳地指出,新规一旦实施,有电商同行回馈,可能当天就不出货了。因为海关新升级的系统与平台对接可能出现问题,行业和消费者都要为此买单。京东全球购负责人邱煌分析,税改新政会导致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提升,两到四个月内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会降低,但从长期来看,跨境商品的价格比起一般贸易来说还是有优势。“只要在用户体验、物流体验上做到跟内贸接近,跨境电商整个行业还是向好的。政改的时期会有波澜,短期会对销售有影响,长期还是上涨的趋势。”
保健品是此前跨境进口模式的最大受益者。此前欧美各大热门保健品几乎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走一般进口不但品类有限,且管道费用相当高。德国健品品牌salus负责人潘晓雯在现场表示,此次针对保健品,11.9%的税率上浮尚能接受。目前最担心的是正面清单监管问题,一旦保健品某些品类或者全部品类不在正面清单内,相当于“刚打开一个窗户,又给关上了”。海外商家希望跨境政策能保持持续稳定性。
国内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均表示,希望国家能给予跨境进口电商一揽子法律地位的定性承认,而不只是暂行规定的升级版出台。由于此次4月8日跨境新规没有缓冲期,诸多新规细则也没有明晰界定,对于正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商家造成了较大困扰。
不怕税收,怕政策不确定性
新政中 “50元免税额度取消”、“负面清单”转向“正面清单”、2000元单笔限额等细则的制定和执行是研讨会中最受关注的议题。消费者也普遍感到悲观,担心很多货品会大幅涨价,每年两万元的限购金额会抑制消费需求,且在一定程度助长私人代购及水货的市场。
新制最受瞩目的2000元单次交易限额以及2万元年交易限额,海外商家除了关心政策制定是否合理之外,更关心执行落地。主做进口小家电的香港商家王振刚发现,按照新规,2000元以上小家电,目前只能走海外直邮,那么消费者要去海关部门交税会很麻烦。他认为,通过限额购买来阻碍消费升级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如果还指望以此解决国内产业升级问题,更是不符合实际。
唯品会物流副总经理武迪提到,当前海关的系统并未针对新政的变化做出调整,“并不是说超过2000元、20000万就不能做了,是按照一般贸易征税。但是海关的系统里没有这个东西,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来征。没有办法,只有退单。”他说。
唯品会物流副总经理武迪
截至发稿时间,业界一直关注的“正面清单”还没正式公布,许多业者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定价才好,都在不停刷新财政部网站。一位熟悉海关流程且要求匿名的与会专家表示,新政把旧法中最有利业者的“50元免税额度取消”,此政策明显与上位法相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56条规定,对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可免征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第45条规定,对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免征关税。
该专家指出,此次财政部等部门出台的新政取消了50元的免税额度,如果这只是部门规章,那么与上述《海关法》和《关税条例》两部上位法明显相悖。
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旗戟现场发言,在新规出台之前,相关部委应该进行过测算,比如20000元的年消费限额是如何出台的。不要求百分之百精确,但怎么计算出来还是要公示的,这些细则应该为市场实际操作和发展留有空间。“海外商家、跨境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对新政的担忧不是税收本身造成的,而是政策不确定性造成的。”他总结。
新政仍肯定保税模式,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部副主任张莉没有那么悲观,她认为,跨境进口外贸在整个进出口当中的比重只有不到1%,国家制定税收政策并不是为了增加税收,“世贸组织对我们贸易政策的审议指出我们有将近1500条标准不合规的问题。2016年底,世贸组织也会有新的政策出台。未来不管是跨境电商还是线下电商,都要符合规则和标准,因为我们世贸组织成员有很多的约束,这是政府考虑问题的焦点所在。”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则认为国内政策的调整与WTO无关,更多考虑的是国内的公平竞争问题。
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原司长张皖生认为,“新政的出台应该说是对保税模式的肯定。”但政策当中确有很多细节需要在实践当中修正。比如正面清单可能会有一系列的商品编码,每个编码下又会有上千个价格不同商品。规定了税号,但是由于价格限制进不来,这就有矛盾。
各界看法北京苏宁云商副总经理严春永:对于跨境进口电商税制改革,主要规范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存在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把基本靠人带的海淘与规范的跨境进口电商区分开,缺乏监管甚至存在一定法律风险的是海淘。唯品会物流副总经理武迪:无论是海关还是空管局,一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新规发布,在执行上就可能有问题。有一家跨境电商跟同行说,4月8日新规执行的时候,就不出货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海关系统升级一定会出现问题,这次新政某试点海关已经出现问题,每天积压了好几万个订单。京东全球购负责人邱煌:针对此次税改,第一个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保税模式,针对行邮模式是否还会上调,国家是否还鼓励B2C商家走行邮,目前没有得到官方明确信息。第二个问题,此次跨境电商税改政策,国家制定的初衷在哪,有人说要缩减跨境进口对一般贸易之间税的差额,也有人说还是要鼓励跨境电商促进国内各方面的产业升级,目前还比较疑惑。
京东全球购负责人邱煌
天猫国际副总经理邢悦:此次跨境电商新政,大家还是集中讨论税改。其实作为电商行业,大家都非常欢迎缴税透明化。对于此次新规大家也希望正式给予这种创新模式一个“名份”。
专家:与上位法相悖、执行有困难
与会专家(要求匿名):新政中提出“50元免税额度取消”,此政策明显与上位法相悖,未来政策出台应该更严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56条规定,对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可免征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第45条规定,对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免征关税。此次财政部等部门出台的新政只是部门规章,与上述《海关法》和《关税条例》两部上位法明显相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8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马旗戟:海外商家、跨境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对新政的担忧不是税收本身造成的,而是政策不确定性造成的,新规出台之前,相关部委是否进行过测算,2000元的单次消费 限额和20000元的年消费限额,不要求你测算百分之百精确,但怎么计算出来还是要公示的。应该为未来的市场实际操作和发展留有空间。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此次新规在立法上是有瑕疵的,目前看是跟《海关法》和《关税条例》有冲突的。经过讨论,大家发现新政4月8日匆忙实施,执行性是非常弱的,技术性方案和配套档还没有出台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操作性非常明显。我们也是呼吁政府,有关机构重视各方呼声。
海外商家:刚打开一扇窗,又关上了
德国保健品品牌潘晓雯:作为一个德国保健品牌,我们是跨境电商的绝对受益者,因为保健品之前通过一般进口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市场,能进入的中国传统销售管道费用相当高,中国消费者觉得贵。
希望跨境进口政策能够持续下去,我们支持税改,11.9%的税率对于品牌方定价的零售价格可能影响也不会很大。目前最担心的是正面清单监管问题,一旦我们的品类不在里面就必须退出中国市场。
这意味着,刚打开一扇窗户,又给关上了。香港小家电商家王振刚:按照新规,2000元以上的小家电只能走直邮的方式。否则湖北消费者为拿到产品,要坐车几小时,到武汉天河机场海关交税。
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想赚钱,我们是真心实意想把这个事业做大,希望消费者公平的享受到国外所有好产品。
另外关于两万元的年消费限额,我觉得中国购买力越来越强。数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5亿中产阶级,通过限额来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用堵的方法试图解决国内产业升级的问题是行不通的。德国超市负责人赵斌:作为德国的大型超市,也是跨境电商的受益者,我们在中国达到近四千万人民币的销售额,主要是电器用品。
这次税改主要影响是2000元限额对于中国进口消费抑制。我们公司主要通过跨境保税备货模式,4月8日以后,2000元以上主打家电都无法售卖了,对现存库存压力巨大。
欢迎关注服饰电商垂直媒体《服饰绘》
文章出自微信公众号
:txws_txws
关注互联网和网商的专业微信公众账号
手机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订阅
天下网商微信公众号最新文章
精品号随机推荐
最值得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有道理专注读书互动平台
关注中老年人生活,一起来帮老妈老妈发现更多好东西吧!
让您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
游途旅行,旅行技术专家
提倡国人品质生活,选择有机生态的生活方式,健康,养生,休闲,品味,修炼自己,温暖他人!
野史君一一道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历史,让你发现原来历史可以这样看。
搜罗更多劲爆事件,娱乐花边新闻,最受关注的图片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八卦娱乐头条!!!
冷笑话精选微信号
想了解有关科技、趣味、创意和新奇的产品吗,想寻找创意小礼品和新鲜玩意吗?
环球旅行,带你看遍全球美景。让你了解旅行的意义。
微信公众平台导航质检总局:只有36%的海淘商品受通关单影响
09:04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 点击:
针对跨境电商新政中备受争议的通关单政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昨日作出回应。 5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挂出《质检总局关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通关单政策的说明》,说明包含两点内容: 一、按照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规定,进口法检货物应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
  针对跨境电商新政中备受争议的通关单政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昨日作出回应。
  5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挂出《质检总局关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通关单政策的说明》,&说明&包含两点内容:
  一、按照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规定,进口法检货物应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单办理海关通关手续。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政明确了跨境电商商品的货物属性,检验检疫应依法签发通关单。
  二、为提高跨境电商商品通关效率,质检总局在通关单管理上采取了相应的便利措施。一是通关单仅针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中的网购保税商品。而对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中的直购商品,免于签发通关单。二是将通关单的签发环节设定在&一线&,避免在&二线&出区时对小包裹逐个签发通关单,缩短通关时间、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检验检疫机构将通关单电子数据直接发送海关,尽最大可能实现通关单无纸化,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四是清单内仅有约36%的编码在&法检目录&内,需要凭通关单验放,其余都不需要通关单即可办理海关通关手续。
  关于质检总局的这份声明,多名跨境电商人士对澎湃新闻称,这只是解释了质检总局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以及质检总局对于这一政策影响的判断,这与电商的感受差异很大。
  4月8日开始实施的跨境电商新政要求,&网购保税商品 一线 进区时需按货物验核通关单&,这被外界解读为,针对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商品的监管,与一般贸易已经没有差别。
  所谓的通关单,是指由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所需的材料包括原产地证书和检验检疫证书等等,这对于从批发商拿货,没有品牌方渠道的电商来说,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对此,质检总局在《说明》中的解释强调,既然按照新政,跨境电商进口货物不再按照个人携带的行李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与一般贸易货物一样,正常地征收关税、消费税、增值税,那这些跨境电商进口也要按货物属性进行监管。
  与此同时,《说明》还强调,跨境电商新政中的出台的正面清单,只有约36%的编码在&法检目录&内,需要凭通关单验放,其余都不需要通关单即可办理海关通关手续。
  这似乎在强调,通关单新政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对此,跨境电商企业则有不同感受。&按品类编码分类,可能是只有36%的编码需要通关单,但问题是,商家实际经营的商品,大部分都在这36%里面。&有跨境电商认识介绍,&此前有个大概统计,如果按照货值计算,超过九成商品都需要通关单。&
  比如,跨境电商进口中占比较大的化妆品、食品、配方奶粉等,均需要通关单,而铅笔、牙刷、篮球、手表、相机镜头等不需要。(责任编辑:李玮 审核:刘继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服装城批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