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改革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会转企

[转]关于召开广西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6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的通知(第二轮通知) - 基础医学院
您的位置:&&&&&&&&
[转]关于召开广西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6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的通知(第二轮通知)
信息来源:院办&&‖&&发稿作者:作者
&&‖&&发布时间:日&&‖&&查看79次&&‖&&
&&&广西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
关于召开广西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
2016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高校实验教学
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的通知
(第二轮通知)
各区内高等学校:
广西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2016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将于2016年5月12-14日在南宁召开。现将具体会议日程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
主办:广西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
承办:广西大学实验设备处
二、参会人员
1、自治区教育厅相关领导;
2、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
3、教务、设备、国资、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及从事实验教学与管理的教师。
三、特邀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武晓峰:中国高教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处长;
熊宏齐: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
广西医科大学专家(待定);
桂林理工大学专家(待定)。
四、会议时间
5月12日下午14:30开始报到;
5月13日、14日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参观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5月14日下午离会。
五、会议地点
&&& 南宁市雅斯特酒店(西大店)
六、报到时间和地点
5月12日14:30―22:00报到,南宁市雅斯特酒店(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1号,广西大学正门旁,总台电话:)。
七、日程安排
八、会议费用
会务费88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九、参会报名与联系方式
请参会人员务必于5月10日前将参会回执(附件1)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sysbc@。
十、其他事项
此次会议财务工作由广西桂国会议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并开具发票。
&&& 会务联系人:&&
刘羽蓝&& 电话:(手机);(办)&
&&&&&&&&&&&&&&&&&&&&&& 广西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
&&&&&&&&&&&&&&&&&&&&&&&&&&&& 广西大学实验设备处
&&&&&&&&&&&&&&&&&&&&&&&& 2016年5月6日
附件1:参会回执
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参会回执政务公开事项
政府信息公开
技术贸易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浅谈内陆检验检疫局实验室改革与发展
四川检验检疫局 刘 懿
  质检部门最大的特点是“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检验检测作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之一,既是履职之本,又是优势所在。在当前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的大环境下,内陆检验检疫局实验室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也面临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需要主动作为、稳步推进,通过改革增强实验室活力,提高实验室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明确功能定位
  2015年12月,中编办和质检总局在深圳召开的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内陆检验检疫局实验室可以根据专业不同划分为公益类和经营类,分类推进整合。对于保护人身、动植物健康、安全及食品安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验室,即卫生检疫、动物检疫、植物检疫、食品检验专业的实验室具有政府检测机构职能,其作用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向公益类政府实验室方向发展,由国家投入和保障。对于主要从事经营性检测业务的轻工、纺织产品、化矿、金属材料、机电等专业的工业品实验室和提供健康体检等社会化、商业性检验检测服务的实验室向经营性检测机构发展,由市场配置资源。
  加强整合优化
  采取“先整合,后分类”的方式进行。
  首先进行整合,在内陆检验检疫直属局形成技术中心和保健中心两轮驱动的实验室检测体系。由直属局技术中心按照专业统一整合分支机构的实验室资源,将现在由各分支机构建设管理运行的实验室全部划归技术中心,作为直属局技术中心的检测分中心,组建检测集团,实现“人员整合、技术资源整合、资质整合、业务整合”,以直属局技术中心名义统一对外开展委托业务,统一出具技术中心报告或证书,真正实现管理和运行上的统一,做大做强技术中心品牌。技术中心对内部实验室和分中心实验室按照专业和区域进行精简整合,重新对技术中心本部和分中心的业务和功能进行定位。整合后,技术中心做好下属实验室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中心本部立足“检得快、检得准、检得全”的目标,分中心突出专业特色、各有侧重,形成以“统一管理、互补共享、互为支撑”的检测体系,解决实验室的地位、人员和规划布局等问题。
  其次进行分类。按照前面所述实验室的职能定位,将公益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分开,按照专业和业务情况进行分类。保健中心涉及国境卫生安全等法定卫生检疫职能的实验室划归技术中心,剩余的提供健康体检服务的检验检测业务部分划入第三方检测机构。调整后,技术中心下属的卫生检疫、动物检疫、植物检疫、食品检验等专业的实验室保留在技术中心,划入政府实验室,不参与任何经营性活动。其余主要从事经营性检测业务的实验室脱离技术中心,成立检测中心或进行转企改制、逐步脱钩。可以与中检集团合作,以国有股东的身份入股,采取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资质方面,争取将原技术中心的资质与公司的资质进行转换。
  增强发展能力
  着眼对政府实验室的分析,按照学科专业对人员、仪器设备及工作任务进行分类调整,主要围绕安全、健康、环保、反欺诈和维持市场秩序等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检测工作,开展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超前验证研究,为政府决策和制定政策法规提供技术支撑。对划入经营性社会检测机构的实验室要放权松绑,释放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建立贴合市场规律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充分调动起实验室投身市场、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市场化运作后,建议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利用政府对高技术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争取在税收、人才、融资等方面的政策优惠。根据2016年1月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业企业可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充分利用原政府检测机构公信力强的优势,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力,在竞争中抢占更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业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检验检测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很大。
  积极学习外资和民营检测机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营销手段,在人事制度、内部分配、奖惩机制等方面实施实验室的自主管理。同时,提高检测仪器设备和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实验室的综合竞争力。在这方面,四川、重庆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进行了探索,通过与天翔、必维、德国莱茵等公司合作,学习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增强市场思维和市场意识,为转企改制做好准备。
  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形成市场开发、方法创新、日常检测、质量管理、后勤保障等分工明确、梯度合理的人才队伍。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的,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努力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通过创新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
  以资产为纽带或以联合重组等方式,积极参与跨区域的检测联盟或检测集团的建设,服务类型从单一检测向提供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等综合服务发展,建立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日)
      本网站内容由肇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供。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业性的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本网站所涉及到的版权归本网站所属。   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由其他单位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单位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当前位置:
谨防质监改革进入几个误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当前,全国上下质监系统面临着改革的大变局,各地不断试点,创造了一些新做法、新经验。但是,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指导思想不明、总体思路不清的问题,一些地方甚至改革走偏了方向。本人认为,质监系统要顺应改革大势,大力推进改革;但在改革过程中,也要谋定而后动,避免走入误区。
误区一:改革审批制度就是一放了之
当前,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减少、下放行政审批项目是大势所趋,李克强总理在几次国务院会议上都强调要简政放权。6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规定,大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现有行政审批前置环节的技术审查、评估、鉴证、咨询等有偿中介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能取消的尽快予以取消。可以说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是未来市场监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也是我国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重要体现。
但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决不是一放了之,也不是要放松市场监管。恰恰相反,给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减少行政审批,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减少行政审批与加强后续市场监管并重也是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的总体原则,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是该意见的核心精神。该《意见》规定,“严厉惩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保护各类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市场主体,对于达不到节能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工程质量等强制性标准的市场主体,应当依法予以取缔,吊销相关证照。”所以,今后,质监部门的市场监管任务和责任不是轻了,而是大了、重了。
同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必须依法进行。党中央已明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大多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少、简化行政审批项目必须依法进行。习总书记、克强总理也在推进改革的会议上多次强调,改革必须在法制构架下进行。也就是说,先评估改革的必要性后,上报全国人大、国务院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然后进行具体改革。当前,我国有的省份如浙江在工业产品许可证等领域推行先证后审的做法,也许与市场化改革的精神相符,但从法治的角度上讲就值得商榷了。我们知道,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是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的,该条例明确规定,先审查(包括实地核查和对产品的检验),合乎条件才能发证。如果先发证了,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生产的产品不合格,或产生安全隐患,该谁负责?又如何取缔?所以,即使要取消该项生产许可项目,或在程序上改革,实行先证后审,也需上报国务院进行立法修订或授权后方可进行,地方政府或部门无权自行改革。如不如此,必然造成全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混乱。
误区二:技术机构改革就是全盘市场化、社会化
当前一些学者一提我们现在技术检测机构就将它们说得一无是处,要求将我国现行的检测认证机构全部推行市场化,整体转企改制。乃至国办发(2014)8号文件《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中,通篇没有提及政府公益性实验室、检测机构。我认为,这是一大失误。诚然,我们当前政府技术检测机构承担了许多市场化业务,如计量技术机构的校准业务、质量检测机构的委托检验业务、特种设备技术机构的定期检测业务等。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办8号文件精神,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步伐。
但是,我国政府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推行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并不意味着取消所有政府技术检测机构,保留部分政府检验检测实验室是国际惯例。发展中国家如此,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善的国家也不例外。而且发达国家对政府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舍得投入,其实力非常强。如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全国拥有12家政府实验室,包括7家研究中心和5家地区附属实验室,负责标准研究、应急处理和部分日常检测。美国技术机构NIST(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是直属于美国商务部的一个副部级的联邦政府部门,国会每年拨付几十亿美元经费、人员属于公务员性质,拥有4600位工作人员,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1位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NIST在全国的附属中心还有2000名制造业专家和工作人员。
国家保留部分政府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原因有三:其一,一些涉及安全、健康的检验检测项目如果完全推向市场,因为市场需求少,检测收入会入不敷出,人都养不活,也无人愿意干,如新型食品添加剂检测、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一些小作坊小锅炉检测等。而这些领域涉及政府公共利益,必须有人干;其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要进行风险分析、技术验证,政府需要这些实验室从事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的超前验证工作,没有政府实验室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政府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将难以应对;其三,政府监管、执法、行政、司法仲裁的需要。一些政府监管职能与技术机构结合紧密,分离后影响监管执法职能的实施。如计量市场监管、重要产品(如食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特种设备监察等,离开技术机构配合,监管无法有效实施。同时,为保证公正性和权威性,一些重大和重要领域必须是政府实验室的检验检测才具有最高权威,如高风险产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基因危害检测、司法鉴定等等。
政府推行技术检测机改革,可将现有检测机构一分为二,即政府公益类与市场类。政府要逐步缩小直接控制质量检测范围,政府检测集中在事关国计民生的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及质量风险预警分析、质量监管、违法案件的查处等,这方面检测费用政府埋单,不向市场收费。其他大量的检验检测工作推向市场,走第三方中介之路。政府大部分日常检测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会实验室承担。&
误区三:技术机构整合越大越好
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国家检测资源共享平台》调查,我国各类对外开展检验检测服务的实验室资源总量约为2万5千多家。截止2013年9月,全国有效的计量认证证书达29424张。技术检测机构可谓“多、散、小”。截止2013年底,质检系统拥有各类技术机构5497家,从业人员10.5万人,机构人均职工只有19人,收入几百万元,与发达国家几家大的检测集团动辄人数上万,收入过百亿相比,确实块头小、实力弱。加快我国技术机构整合,促进其做大做强,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在推进技术机构整合过程中,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能一味为了求大,搞“拉郎配”。除法定公益类检测机构通过行政命令整合外,对其他技术机构整合要尽可能按市场经济的办法,通过市场改革、股份合作的方式实现,按企业的方式管理和经营技术机构,是未来技术机构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正如90年代国企改制一样,行政命令、“拉郎配”搞的整合如同父母包办的婚姻,很少有成功的。二是避免盲目“贪大”。技术机构即要讲“大”,也要讲“专”,既要讲全国性,也要有区域性。当年,德国技术机构整合过程中,德国的每个州都有一个质量技术机构TUV,而他们都是独立营运的,后来发展,合并,现在德国最大的TUV检测集团有3个:TUV SUD南德意志集团、TUV德国莱茵集团、最后是TUV北德集团,再包括一些小机构。我国技术机构整合,不可能中检集团一统天下,垄断经营,相反,要注重发展一些区域性的检测机构,与中检集团形成竞争关系。在现有技术机构整合过程中,要避免一味求大,为了整合而整合。如果只是大了,运营机制死了,市场开拓能力弱了,那还不如不整合。要重在通过整合,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改善机制、提高效益,达到“1+1&2”的效果。要允许一些区域性、专业性中小技术机构的存在和发展。象我国的企业发展一样,即要支持国有大企业做强做大,也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误区四:下放地方管理就会强化地方监管主体责任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第48号文件作出了调整省级以下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工商、质监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改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体制,其目的是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9个省(自治区、市)已完成下放,另有10个省(自治区、市)已印发文件,正在进行下放。
但就我看来,取消工商质监垂直管理体制并不能必然强化地方政府的监管主体责任,弄不好会消弱市场监管职能。我们知道,当前,市场封割,监管不到位的主要矛盾是地方保护,而非地方主体责任。从龙口粉丝、昌黎假葡萄酒案、河南瘦肉精事件、河北三鹿奶粉事件来看,背后都存在地方保护问题。现在执法部门每办理一个食品、产品质量案件,或多或少都存在地方干预问题。因为,现如今以GDP、招商引资论英雄的时代远未过去,地方政府“护犊子”、保护本地企业似乎“天经地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市场监管部门来说,垂直管理比下放地方管理更为合理、合适。事实上,据一些工商、质监下放地方的部门同志讲,下放后,所办行政案件下降了30%以上,这种情况值得反思和忧虑。所以,工商、质监下放地方各地要切合实际,能不放就不放,不要搞“一刀切”;即使下放的地方,要认真研究行政监管体制、执法体制如何在下放后,更好地发挥上级的督察职能和全省的集中统一指挥调度问题,以确保体制下放后,有效维护统一的市场管理,确保市场监管执法职能不弱化。
误区五:“大部制”能解决一切监管失灵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试点大部制改革,将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合并为一个机构。如深圳早就成立了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市场和质量监督委员会已经组建,浙江、重庆、上海开展了部分县(区)“三合一”机构整合试点。进行“大部制”改革,整合一些相近政府职能,有利于集中力量,协调关系,减少内耗,这种改革是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要以为“大部制”能解决一切市场监管失灵问题。首先,事实上,国际上,关于市场监管部门的整合、划分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各国做法不一。如美国,涉及市场监管的就有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食品安全与检验署(FSIS)、商务部(USDC)、动植物卫生检验署(APHIS)、环境保护局(EPA)等多个部门负责;日本有经济产业省、厚生省、农林水产省、消费者保护机构等多个部门负责。它们也存在职能交叉与协调问题。其二,大部制后,多部门融合,内部人员、部门多,也存在管理困难,容易产生官僚体制和运行不畅的问题。
所以,推行市场监管部门“大部制”改革,要适度进行,并不是越大越好;要上下一体,整体推动,避免上下不对口,上级多部门、多方向同时领导下级一个部门,造成政出多门,互不协调的问题;部门整合中,要注意保持一些专业技术职能的完整性。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中,标准、计量、检测、认证这些基本职能构成了质量管理的基础,这些职能工作的单独存在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在部门整合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这些职能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同时,整合要重在整机制,理顺内部职能,合理分工配合,统一调度管理,建立绩效管理制度,使整合后的部门达到1+1+1&3的效果。你的位置:
> 专家谈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机制去产能破垄断
发表于( 07:51) 本文标签:
浏览量:3次
袁东明 张文魁
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重点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有利于企业转变机制、去除弊病,降低社会公共成本。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国有企业母公司绝大多数仍保持国有独资。尽管底下实现了“层层混合”,但由于母公司没有实现市场化,使得众多各层级子企业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或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就是要破解国有大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以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为目标,对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深入部署。
一是应转机制、增活力,积极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根本手段。目前,全国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例已经比较高,按资本测算整体超过了40%,个别竞争类国企甚至达到了80%以上。但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监管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市场化的要求;二是一些基础性和垄断性行业,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比例还非常低,非公资本很难进入。针对这两个突出问题,《意见》推出了多项改革举措。
选择一批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重点领域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国有资本相对集中,国企大多以独资或绝对控股的形式存在,存在着经营机制僵化、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力弱等弊病。在这些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有利于企业转变机制、去除弊病,降低社会公共成本。
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上市企业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国有企业母公司绝大多数仍保持国有独资。尽管底下实现了“层层混合”,但由于母公司没有实现市场化,使得众多各层级子企业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或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就是要破解国有大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要抓紧去产能、化僵尸,加快实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
在上一轮经济增长中,国有经济布局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国有资本增量投资大量投向基础性领域和重化工行业;二是存量国有资本仍存在于大量不重要的行业和领域,而且经济效益持续恶化。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有企业这种结构特征面临着严峻考验。一方面,大量布局于基础性、资源性及重化工行业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利润大幅下滑,亏损面持续上升,经营遇到了严重危机;另一方面,大量低效率、低产出的国有“僵尸企业”存在于各个行业。对此,《意见》明确指出,要制定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指导意见,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制定并实施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方案,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三是要破垄断、促开放,提升行业市场化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使得国有企业在一些行业的渗透率大幅下降,比如钢铁行业国企收入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的比重目前已不到三分之一。但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烟草制品、电信、民航、铁路等行业,国有企业还都保持着极高的渗透率和控制力。行业垄断保护了国有企业,同时也使国有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只有破除垄断、促进开放,提升行业市场化程度,才能迫使国有企业优化供给、提质增效,而这需多策并举。
为此,《意见》提出了多项改革举措。一是在重点领域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是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改革。在2015年出台电力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推出多项行业改革举措,包括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出台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政策、出台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等;三是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四是深入推进价格改革,包括电价市场化改革、成品油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天然气门站价格和管道运输价格等。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作者:袁东明 张文魁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猜你感兴趣&&&&&&&&&&&&&&&&&&&&&&&&&&&&&&&&&&&&&&&&&&&&&&&&热点资讯[]&&&&[]&&&&[]&&&&[]&&&&[]&&&&[]&&&&[]&&&&[]&&&&[]&&&&[]&&&&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2日报道,美国谷歌正在加速推进后智能手机时代的增长战略。其核心便是正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5月18日,谷歌发布了人工智能型聊天应用和家用语音识别终端,并自主开发了专用芯片。当谷歌拥有传统强势的智能手机市场开始放缓,谷
日本电子制造企业自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索尼、松下和夏普在2011的财务状况更是颓败到了顶点,深厚的历史积累使得这几个庞然大物在经历了1.6万亿日元的损失之后依然没有死去。 各领域尝试性的转型让企业的财政状况稍有缓和,美国惠誉国际信用
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近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在十人看十年的论坛上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对接为主题进行演讲。他说,下一步的科技创新将会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和互联网的结合。仅仅是人工智能是不够的,
现在物联网机器人都爱卖萌了?三星Otto亮相 Otto内置高清摄像头,可以监测家庭安全,同时可连接智能灯泡、冰箱等设备,实现语音操控。
目前,基于Windows PC平台的有两大VR头盔,分别是Oculus Rift和HTC Vive。因为现在的VR内容不多,所以这两大VR头盔平台会相互保持一些开放。比如HTC Vive的用户可以利用一个名为Revive的第三方应用体验Oculus的内容。而Oculus Rift的用户可以访问SteamVR,体
摘要: 在VR改变世界时,硅谷VC们指出创业公司现在入局VR不应盲目跟风,特别是在硬件领域留给初创企业的机会太少,相对而言,在软件系统、内容层面初创企业还有不少机会攻城略地。 从2015年起,V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几乎便点燃了整个互联网行业的
丰田汽车公司日前表示,将与赛格威(Segway)载人电动车的发明者狄恩卡门(Dean Kamen)共同开发高级轮椅,用于解决残疾人群体和全球老年人的出行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