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吗配送蜂鸟团队配送官网是不是送完一单才派下一单

西安闪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公司业务:外卖配送、同城配送、城市共同配送 、生鲜外送、快递派送、急件跑腿、仓储物流系统软件开发与定制客服电话:029-商务合作:代理加盟:官方网址:
邮编编号:710075公司地址:西安软件园汉韵阁C201室
当前位置: &
达达外卖平台派乐趣app糟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口碑外卖“封杀”
  & 6日,台江一店老板陈生(化名)向记者发来一张聊天截图:“商家须知:现发现泄露外卖类软件用户信息,严重影响商家利益和公司利益,现决定如发现商家私自上线派乐趣,饿了么将联合、、让商家在其平台店铺进行下线处理。”陈生还告诉记者,在某外卖平台工作的朋友提醒他,各外卖平台成立了“抵制派乐趣”群。  陈生从去年起与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和4个平台合作,一天订单将近200单。  6日上午,长期帮陈生的快餐店的“”问他,达达上线了自己的外卖平台“派乐趣”,要不要加入?  “订单基本都是员帮我们送,我们与达达的关系一直很好,多一个外卖合作平台我们当然乐意了。”陈生说,他没想到,上午刚入驻“派乐趣”,下午“饿了么”的员工就到店里来了。该员工不允许他的店与派乐趣合作,理由是“达达派乐趣泄露信息”。  昨日中午,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员工再次到陈生店里,要求陈生删除手机上的“派乐趣”,否则几大平台将对他的店铺进行下线处理。  一边是长期合作的达达,一边是一天有近200单订单的几大外卖平台,陈生犯了难。他告诉记者,他听说当天早上几大平台已经“拜访”了宝龙附近的商家,“有脾气不好的老板跟他们吵了起来,最后还是删除了派乐趣。”
分享到:点击次数:&&更新时间: 15:04:51&&【】&&【】
上一篇:&&下一篇:现在饿了么外卖是自己配送外卖还是给其他配送公司配送呢?我看路上都是达达,风先生,很少有箱子是饿了么_百度知道
现在饿了么外卖是自己配送外卖还是给其他配送公司配送呢?我看路上都是达达,风先生,很少有箱子是饿了么
在饿了么外卖是自己配送外卖还是给其他配送公司配送呢,送餐的工资听说很高的,风先生,真的吗,很少有箱子是饿了么的?我看路上都是达达
提问者采纳
不叫饿了么配送员?我是雷锋,一单九块钱饿了么也是自己派送的,别问我是谁,现在补贴蛮高的,叫做蜂鸟众包,希望饿了么越来越牛逼,输入邀请码3r5oy7送了十五单后你可以多得20块钱,老板素质好,第一个做外卖平台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起底外卖众包配送“潜规则”:配送员惨遭压榨
来源:作者:陈杰责编:汐元
外卖市场的快速发展令外卖平台的配送压力骤增,直接导致了众包配送这支“杂牌军”的兴起。继本报4月11日报道了《众包催生外卖配送之乱》后,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除了针对C端消费者的乱象外,部分外卖众包平台本身也存在随意克扣配送员账户余额、处理投诉管理混乱、不公平抢单等各种潜规则,加剧了外卖众包行业的混乱。面对乱局,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各大外卖平台目前都在扶植自建的配送团队。然而高昂的成本又令这些外卖平台不得不在自建配送与众包配送之间寻找新的平衡。潜规则一管理疏松拉黑后申诉难众包配送员李师傅向北京商报记者反映,自己被某众包平台拉黑后,平台对拉黑原因的解释竟然每次都不同。据李师傅介绍,前不久,他被某众包平台拉黑。从平台发送给其他配送员的短信中看到,自己被拉黑的原因是“平台查实李师傅已多次恶意刷单,已封停其账号且没收全部余额”。“我没刷过单,我一天最多只跑了13单,每天平均就挣50-60元,我怎么刷单?”看到短信后,李师傅立即给平台客服打电话,称自己不可能存在刷单的情况。客服方面随即又改口,说李师傅被拉黑不是因为刷单,而是因为商家投诉他不送单。而当北京商报记者就李师傅反映的情况再次向该平台求证时,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李师傅被拉黑的理由,一次是被商家投诉不送单,另一次是虚假确认订单。由于涉及客服、商家、配送员多方,各有各的说法,所以孰是孰非有待核查。但平台方面对于拉黑李师傅的理由三次说法都不统一,反映出在投诉处理上管理混乱。谈到被商户投诉,不少众包配送员表示很无奈。已有两年众包配送经验的王师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很多商家被顾客投诉后,会将责任推到配送员身上,“很多单子送晚了,其实并不是配送员的责任。有的时候去商家取货,商家没货,我们就只能在店里等,而商家也经常自行取消订单”。在该众包平台的贴吧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配送员反映商家无故取消订单的情况经常发生。还有很多配送员反映,抢单后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商家取餐,但却被商家告知订单已送出。而针对上述情况,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骑手抢到单,但商家不给配餐,骑手可以在手机App的“待取餐”中点击该订单,进入订单详情页,在右上角点击“标记异常”,原因选择“商家自行送餐”;然后对该违规商家进行投诉,拨打客服电话,或者关注平台微信公众号进行投诉。这样可避免自己被系统误判为不按流程操作(不取餐、不送餐等)。此外,骑手如果认为被拉黑理由存在争议,也可以向平台提出申诉,重新审核投诉事件。不过,对于平台所说的申诉,配送员普遍反映形同虚设,通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前不久刚刚被该平台拉黑的李师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在被拉黑后就立即提出了申诉,但2天后收到平台发来的短信,称李师傅的申诉不通过。“骑手相对商家是弱势群体,平台为了笼络商家,处理投诉问题时很难一碗水端平。”潜规则二霸王条款一次拉黑报酬全扣日前,北京商报记者接到某外卖众包平台配送员周师傅的投诉电话,称自己被所在的众包平台拉黑后,不但不能继续接单,与该平台绑定账户中剩余的200多元也被平台全部没收。遭遇此情况的配送员不止一个。据该平台的另一位配送员王师傅透露:“我们每天都能收到平台通报的黑名单,差不多每天都有20多个人被拉黑,拉黑的人账户就被封了,里面的钱就全被平台收走了,像他这样被扣走200多元还是少的,还有上千元也被扣走的。”据这些众包配送员介绍,如果接到两次商家投诉,就会被平台拉黑。拉黑后平台将没收该配送员账户内的全部余额。而与轻易被扣光账户余额形成对比的是,这些众包配送员想要从自己的账户中提现则没那么容易。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家外卖众包平台的“提现须知”中有这样的规定:配送员提现需绑定与注册身份证号码一致的银行卡;首次提现金额不得低于100元,之后每笔提现不得超过5000元;每天只能提现一次,每周最多提现两次;提现申请提交后需约2-3个工作日到账。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配送员也透露,他服务的另一家外卖众包配送平台,也会在拉黑配送员之后,对该配送员的账户余额进行扣款处理,但只扣一部分,不会全部扣走。针对配送员反映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随即与被投诉平台取得了联系。据该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规定是:被客户、餐厅投诉且确认投诉事实成立两次,系统会将其拉黑且冻结账户。但当记者询问为何要一次性扣除配送员全部账户余额时,该负责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潜规则三抢单无关远近商家派单有猫腻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外卖众包配送的流程,通常是商家在外卖平台上接到外卖订单后,将配送订单发送到各个众包平台上,餐厅附近的配送员就会在众包平台App上收到配送订单的提示,之后在App上进行抢单。然而,很多配送员表示,这看似公平的游戏规则实际上并不公平,抢单的背后存在着“潜规则”。“我们几乎抢不到距离近的订单”,众包配送员马师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们抢到的订单都是4、5公里以外的,所以每天能送的订单量十分有限。刚开始以为是距离近的订单抢得快,但是后来发现,商家其实可以把距离近的订单留给自己熟悉的配送员或者亲戚”。马师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之前就看到过商家暗箱操作,可以随意决定订单去向。“有一次,我去万达广场附近取单,到了之后商家说还有一单苹果社区的没人送,要我送,我说我不一定抢得到,商家说我保证你能抢得到,他把我的手机拿过去操作了几下,我就接到单了。”除了抢单存在不公平外,众包平台也会对配送员进行“潜规则”。马师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此前想要同时给两个平台做众包配送,但是其中一个平台在对配送员进行培训的时候直言,如果不买平台所提供的保温箱、头盔等配送设备,就会屏蔽该配送员的账号,致其无法正常接单,且该平台的设备比市面上的设备价格高出很多,一个保温箱需要118元,几乎是市面价格的2倍。北京商报记者就此情况向该平台多位配送员核实,得到配送员的确认。行业分析平台多方规范众包配送事实上,基于分享经济的众包配送是外卖市场极速扩张的产物,目的是提高外卖配送效率,提升用户体验,但目前的实际效果似乎并不理想。面对外卖众包配送带来的诸多问题,各大外卖平台也在想方设法加强管控。饿了么相关负责人表示,饿了么目前正在不断完善对旗下蜂鸟众包配送员的管理,不仅在各个区域建立了管理站,也建立了专门的申诉渠道,以处理众包配送员与商家之间可能产生的纠纷。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美团众包也通过其App,开始推出针对配送员的管理办法及细则,并定时发布线下培训通知,加强对众包配送员的管理。强化自有物流仍面临难题各外卖平台也开始着重发力建设自己的物流体系。如饿了么推出蜂鸟专送,美团外卖也有美团专送。与松散管理的众包配送员不同,专送配送员是由外卖平台按照一定要求聘请的正式员工,由平台对专送配送员进行统一管理。事实上,不少众包配送员均表示,随着外卖平台专送订单比例的增多,众包配送的价格被压得越来越低,一些众包配送员已经放弃做外卖的众包配送。据饿了么相关负责人介绍,饿了么的自建物流团队主要是与品牌餐厅展开合作,目前饿了么平台上的专职配送员已超过6000人。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美团外卖的大部分订单是由美团专送人员配送的,主要是为了控制配送环节,提升用户体验。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外卖平台之间为抢占市场而补贴配送员,导致大量人员涌入众包配送平台,而平台方没有精力和能力管理规模如此庞大的众包配送员,这才是当前众包配送种种乱象的根源。而要想在短时间内强化对配送环节的控制,外卖平台只能大力扶植自己的配送团队。然而,自建配送团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成本过高,因此,平台还需在配送端不断进行调整及平衡。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饿了么创业故事大结局:寄人篱下OR一枕黄粱?
饿了么曾经辉煌过,突如其来的盛名暂时掩盖了繁荣之下的泡沫,如今,外卖难逃&融资&&烧钱&&再融资&的怪圈,饿了么市场份额的增长远不及烧钱速度,独立发展的外卖O2O平台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如果饿了么现阶段投靠京东到家,那么就将面临自身品牌淡化,优势尽失泯然众人的结局,这显然不是张旭豪想看到的。继续单打独斗,就会陷入烧钱怪圈无法自拔,饿了么可谓进退两难。就算是饿了么融入京东到家,同样存在如下问题:同京东用户的消费频次、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不匹配。 &
每一个故事都要有一个结局。
在顶着&青年创业新贵&光环,反复融资烧钱数年后,饿了么终于走向了一个俗套的结局。近日,社交媒体广为流传的消息称,京东已开始正式洽谈收购饿了么相关事项,收购将有两种形式:一是邓天卓将出任饿了么CEO,把饿了么的商家导入京东到家,逐渐淡化饿了么自身品牌,并且把饿了么用户洗进京东到家,BOD团队保留,地推团队不再允许招聘,等待自己散掉;而另一种可能则是以&现金+换股&方式进行吞并。
淡化品牌,散尽地推,喧闹一时的创业神话最后换来一地狼藉。或许,这也是众多挣扎于O2O巨浪中的创业者们的最终宿命。然而,饿了么真能达成所愿么?
一旦饿了么被并入京东到家,此前的上市豪言便成了笑柄,好在背靠大树可以跳出&融资&&烧钱&&再融资&的怪圈。虽然寄人篱下,也胜过继续提心吊胆地进行资本豪赌。
而如果传言不实,收购成为泡影,势必影响投资者对饿了么的发展信心,在急缺资金注入继续开拓市场的今日,一路踉跄狂奔的饿了么势必四面狼烟,陷入困局。
寄人篱下,还是一枕黄粱,饿了么,到底怎么选?
饿了么为何再融资?
作为以轻模式进入市场的O2O网站,饿了么在经历了最初两年的创业阶段后,转向轻重结合的发展模式。2011年和2013年,饿了么分别获得了两轮数百万美元的融资,此后便进入烧钱圈地阶段。
2013年11月,饿了么获得来自红杉中国、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的C轮2500万美元投资,半年后,2014年5月,大众点评以80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饿了么16%股权。当时,饿了么放出话称:饿了么将背靠大众点评,抵御其他外卖平台及独立外卖O2O公司给的生存压力,并计划三年后上市。
借助大众点评的8000万美金,饿了么走上了疯狂贴钱大肆扩张的道路,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4月,饿了么的员工数量已经突破5000人大关,而此前这一数字只有200人。
在员工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饿了么的资金流开始变得捉襟见肘。
距离大众点评D轮融资仅仅半年多,饿了么就宣布了E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领投、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跟投的3.5亿美元。
令人诧异的是,这笔资金融资不过4个月,饿了么就再度传出了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并传出消息称饿了么急于寻找一笔2亿美金的融资。对此,业界纷纷猜测:饿了么融资间隔不断缩短的最大可能,就是烧钱无度。
公开资料显示,从饿了么获得D轮8000万美金至今,其一直处于疯狂烧钱扩张的状态,首先是员工人数迅速扩张,其次是自建配送团队。媒体报道显示,每完成一单外卖,饿了么需额外付出补贴成本,实际是亏本赚吆喝。按照计算,饿了么每月的营收额甚至不足以抵付配送员的工资成本。这样自掏腰包的烧钱行为,不仅盈利无从谈起,更辜负了投资方的期待。
寄人篱下OR黄粱一梦?
事实上,从E轮投资开始,饿了么就已经明确了它在BAT穹顶下的位置,那就是紧靠腾讯和京东。
在宣布E轮融资时,饿了么首席战略官康嘉曾表示,除了同微信合作外,饿了么还打算跟腾讯地图合作,同时,京东的众多企业级用户对饿了么扩展客源也有不小帮助,饿了么还可学习京东在物流方面的经验。业界据此推测,饿了么选择与京东深度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如今,社交媒体传闻刚好证实了这一点。从商业角度来看,单纯依靠烧钱拼市场、缺乏盈利模式的饿了么,能够搭上京东已算不错结局,但问题是,一直号称&小马云&的张旭豪,甘愿寄人篱下丧失对饿了么的控制权吗?
坊间消息显示,如果被并入京东到家,那么饿了么的CEO将由京东现任副总裁O2O负责人邓天卓出任,然后饿了么将面对自身品牌被淡化的现实,其地推团队不再允许招聘,等待自行散掉。
从2014年5月至今,饿了么其实主要就做了四件事:地域扩张、团队扩张、研发产品和塑造品牌。但从目前流传的方案来看,地域扩张、团队扩张和塑造品牌都已被全盘否定。而&地推团队禁止招聘,等待散掉&一项,就有可能让饿了么面临数量庞大的劳务纠纷。
众所周知,饿了么之所以能在外卖大战中获得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依赖其地推团队的快速扩张。据亿欧网数据,饿了么每个地推人员目前平均负责100多家餐厅,如果今后叫停招聘,单个地推人员的工作压力势必要进一步增加,极易招致员工的逆反情绪。
与此同时,来自职业圈用户分享的数据显示,在对饿了么的待遇福利方面,有多达50%的人反馈说不清楚有没有公积金,有多达60%的人每周工作5.5天,不完善的福利机制也为饿了么埋下隐忧。此前媒体报道称,饿了么的地推团队曾多次与竞争对手发生激烈冲突,人员素质堪忧,这些员工一旦获知公司高管将公司拱手转让,自身面临裁员遣散,势必将引发饿了么新一轮危机。
另一方面,尽管饿了么一直想要摆脱它在外卖市场中的&屌丝&形象,但其品牌塑造却一直没有起色。倘若淡化品牌形象,融入京东到家,的确会在短期内有所改观,但同样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京东的优势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3C领域,其特点是低频次、大额的消费习惯,而饿了么6年来积攒下的用户,其消费习惯却是高频次、小额的消费习惯,天然的分歧在短期内很难有解决之道。
二是饿了么团队凭借低价吸引的用户群体,以消费能力较弱的学生为主,一旦走&高大上&路线,能否被原有用户所接受,仍待市场观察。同时,考虑到京东将启用自有配送团队来降低运营成本,那么京东配送员能否做到快速送餐也令人生疑。特别是在订餐高峰期,外卖配送与京东商品配送相冲突,也易出现新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即便饿了么愿意作出如上让步,想要实现寄人篱下生活也并非易事,因为京东自身仍处于净亏损,金主能否对饿了么继续保持资金投入也要打一个问号。
优势尽失泯然众人?
其实早在今年3月3日,京东财报便显示:2014年Q4及财年营收分别为347亿元人民币和1150亿元人民币;全年交易金额突破2600亿元人民币,但净亏损亦接近50亿元(8亿美元)。
其中,京东营收增长的动力是用户规模扩张。数据显示,2013年Q1,京东活跃用户数为1660万,相当于阿里的9.7%;2014年Q4已相当于阿里的16.4%。但需要注意的是,京东活跃用户季度消费金额却明显低于阿里,2014年Q4的差距达50%。
也正因此,京东对饿了么的需求更为急迫。
公开的消息显示,被刘强东称为二次创业的京东到家,近日已经正式上线。作为京东2015年的战略重心,京东到家希望利用京东的IT技术优势和物流优势,开展特色生活服务项目,从而弥补当年错失O2O市场的遗憾。收购饿了么,可以快速弥补其在外卖方面的短板。
然而从目前外卖市场格局来看,京东此举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从饿了么过往成绩来看,其市场份额增长远比不上烧钱速度。比如近日传出的&急需2亿美元融资&消息,便意味其刚刚融到的3.5亿美元在4个月内便已挥霍一空。然而钱烧光了,换来的成果却是令人失望的,其对手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增长同样迅速,这样的投入与产出比能否在京东到家延续,值得怀疑。
毕竟,自身尚且亏损的京东,既要考虑到二次创业投入的风险,也要考虑到自身主营业务的增长,不会轻易开启烧钱模式。
其次,缺乏盈利模式。截至目前为止,饿了么其实仍处于烧钱阶段,无论是人员扩充还是团队组建,几乎都处于高额贴钱的状态。如此的高成本投入下,外卖市场却仍高下难分,要知道投资方为什么要投资,当然是为了赚钱!如此烧钱,恐怕京东也会头痛!
其三,屡陷黑外卖泥沼。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作为外卖平台,饿了么被不断曝出存在黑作坊的原因有二:一是平台管理疏忽,没有过多精力做细致审核,致使存在虚假信息;二是黑作坊经营者用其他餐厅冒名顶替。归根究底,还是饿了么的的合作条款门槛太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摒弃前述方式,采用&现金+换股&方式进行吞并,那么张旭豪目前的想法能否得到京东的支持依然是个未知数。
正所谓&成王败寇&,随着阿里、美团、百度相继加入到外卖O2O行业,独立发展的外卖O2O平台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如果饿了么现阶段投靠京东到家,那么就将面临自身品牌淡化,优势尽失泯然众人的结局,这显然不是张旭豪想看到的。继续单打独斗,就会陷入烧钱怪圈无法自拔,可谓进退两难。
业界观察者称,未来外卖势必将朝着扁平化,游戏化,自主化,垂直化发展,且外卖对用户是刚性需求,所以一定会出现一个行业领袖。然而无论行业霸主未来鹿死谁手,生出&委身下嫁&心思的饿了么,已先期退出争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中国O2O第一媒体,是O2O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资讯和服务平台之一。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a rel="nofollow" class="red" href="" target="_blank" color="red新版网站排行榜
===全新上线===
网友热评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饿了么配送团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