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券商排名为啥不放券。。。。。

为什么新三板允许未行权完毕,但券商依然不建议股权激励用期权方式?
求详尽分析期权方式的股权激励影响,鞠躬鸣谢!
按投票排序
新三板挂牌要求股权清晰,未行权完毕的期权激励,存在股权不确定性。有些券商比较保守,所以要求行权完毕或者解除期权激励。但是当前市场中也存在未行权完毕的公司成功挂牌,如实披露就可以了。-该答案来自资本市场社区型媒体计兮线上微沙龙高森传律师分享。
使用期权进行股权激励的话,需要计算期权价值。但是新三板和非上市企业缺乏流动性,股价波动率等因素都无法确定,因此难以获得准确的期券价值,在新三板使用期权股权激励方式不具备可操作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4亿元,逼近创业板400多只的1729亿元。如此高企的成交量谁送出?谁是券商股背后的奇袭者?是公募私募?又或是“大王”,还是抄底部队沪港通?
  难怪今天又火了一个段子--券商股连续两天上涨以后,各券商分析师都在纷纷打听券商股为啥要涨?
  捕猎者之融资客来袭
  券商股两融单日暴增10.47倍
  据记者统计,11月4日,19只券商股(包含)累计融资净买入19.62亿元,而前一交易日的融资净买入金额仅为1.71亿元,环比增长了10.47倍。这般快速跟进,不得不赞叹一下融资客追涨的魄力。
  从券商股个券情况来看,11月4日,19家两融标的券商中,有14家都呈现融资净买入状态,其中、、、、证券、、锦龙股份七家券商,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亿元。
  具体来看,券商两融标的个股近两日融资净买入的对比情况十分明显。以海通证券为例,11月4日,融资净买入额为4.89亿元,而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额仅为0.16亿元。
  西南证券亦是如此,11月4日,融资净买入2.59亿元,11月3日这一数据仅为0.48亿元。当然,这样的情况在券商全线涨停的昨天,并非个例。
  仅国元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四家券商是融资净流出,流入金额分别为0.36亿元、0.18亿元、0.17亿元、0.7亿元。
  虽然上述四家券商都呈现融资净流出状态,但情况又有所不同。如和即便是融资净流出状态,但与前一交易日相比,融资净流出明显放缓。以国元证券为例,11月3日,融资净流出额为0.89亿元,而11月4日融资净流出额为0.36亿。
  而和则恰好相反。11月4日,广发证券融资净流出0.18亿元,但11月3日,却融资净流入0.42亿元。
  捕猎者之王的厚爱
  券商股成为最新一季“王的女人”
  券商股这波行情离不开国家队的厚爱,成为更多业内人士支持的观点。
  上市券商刚刚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多达22家券商在三季度获得证金公司、汇金公司或中证金融资管计划进驻。显然,国家队高度控盘似乎是一个重要因素,券商股成为了最新一季“王的女人”!
  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汇金公司三季度共持有包括锦龙股份在内的19家券商股,累计持股数达13.61亿股。其中,持有中信证券、申万宏远、三家券商的股权超过1.3亿股。
  而证金公司三季度则持有19家证券公司股份,累计持有30.77亿股,持股数量超过1亿股的证券公司有13家。其中,持有中信证券3.62亿股、海通证券3.44亿股、申万宏远2.99亿股。
  以东方证券为例,公司流通盘仅10亿股,前三大流通股东分别为证金、汇金、银河证券,持股总计为2.12亿股,也就是说这些承诺一段时期内不减持的资金已经持有超过20%的流通股,其中还没有包括其他券商自营等4500点以下不减持的资金。
  粗略统计,上市券商两次救市出资总计约1700亿元,占9月底净资产的18.34%,而这也为券商整体业绩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股市回暖,特别是券商股行情的到来,无论对于证金汇金还是券商自身,都是最大受益者。
  大涨寻因
  10月报激增露玄机
  今天收盘后,太平洋、东方证券等多家券商陆续开始公布10月经营数据,放眼望去,基本都是一片大好,各家盈利环比均实现正增长,更有甚者实现了数倍或几十倍的暴增。如太平洋证券,10月实现1.83亿元,环比增长40.48倍;[7.42% 资金 研报]10月份实现净利润9003.96万元,较9月份1491.11万元环比增长503.84%。
  喜人的券商10月报,成为券商股股价一路向上狂奔的最直接动力。先知先觉的主力资金显然对于行情的发动已胸有成竹。
  刚刚披露的三季报也是可圈可点,上市券商前三季度盈利逾1300亿,同比增长210.2%。此外,券商自营盘在今年第三季度布局的信息、汽车零部件、通用机构等板块涨幅也相对靠前,10月份大盘的反弹有望为券商自营盘在第四季度扳回一城。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称券商股或是今年的“幺蛾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目前券商股价对应2015年P/B基本已降至2倍左右,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对比全行业来看,均处在历史分位的最低水平。
  2、从机构配置情况看,券商、保险配置比例几乎又回到季度的最低水平。
  3、去杠杆对券商带来的负面效应正逐步消化;四季度经纪、自营业务反弹也将加大业绩弹性;后续金融创新重启也有望对券商形成利好刺激。
  中财网
  股市回暖10月券商收入暴增
  各上市券商昨晚集体披露10月,随着A股市场回暖,券商收入纷纷暴增。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17家券商公布10月业绩,16家实现了正增长。其中6家券商净利增幅翻番,太平洋(601099)净利更是环比大增逾40倍。
  6家券商净利增逾1倍
  券商行业可谓是“看天吃饭”,主要业务经纪、投资、两融、投行与股市强相关,因此券商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依赖于股市。与今年上半年的风光无限相比,券商9月的业绩可谓光彩顿失,24家券商之中超过六成利润环比下滑,(002500)更亏损1754万元。
  而随着10月股市反弹近11%,10月券商业绩环比明显改善,投资、经纪、两融三大业务均重新增长。据(600109)统计,10月券商日均交易额8834.28亿元,环比增长52.51%;日均两融余额9869.62亿元,环比增长3.61%。
  在此背景下,券商10月收入纷纷暴增,有6家券商净利增长1倍。其中,太平洋净利增幅最高,实现净利润18292.73万元,较9月份的441.03万元大增逾40倍。排在第二位的是国海证券(000750),实现净利润9003.96万元,环比增长503.84%。此外,国信证券(002736)环比增长365.10%,国金证券环比增长180%,东方证券环比增长157%,(000686)环比增长130%。另有7家券商净利环比增幅超过50%。
  在已公布10月业绩的17家券商中,只有(000783)的业绩出现下滑,环比下跌36%。
  预计四季度业绩大增
  今年以来券商板块在中信83个二级行业中涨跌幅位列倒数第一,累计跌幅达32.5%,远远落后于TMT行业3位数的巨大涨幅,跑输沪深300指数30%。而最近两日券商板块大涨,盘中一度再次全线涨停,昨日板块涨幅7.89%,兴业证券(601377)、光大证券(601788)等7只个股涨停。
  如此出色的业绩,能否支撑券商板块继续走牛?多位券商非银分析师认为,受益于两市成交量探底回升与市场的反弹,四季度上市券商业绩有望在三季度基础上出现较大程度的好转。
  平安证券认为,看好券商股的理由包括:流动性充裕以及风险偏好修复,人心思涨;深港通推出;人民币大概率纳入SDR对蓝筹股激励作用增加;券商业绩三季度见底,预计四季度券商业绩环比大幅增长,估值处于安全底部。不过平安证券也表示,此轮券商行情不同于去年下半年,行情后续可能体现慢牛特征,主要因为去年券商基本面是一个从差变强的过程,此轮行情是券商从高点下跌触底回升过程。另外,依据目前的信息很难对明年券商基本面和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作出准确判断,不确定性很多。
  国金证券则表示,券商积极启动再融资,表明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将促进券商基本面的继续改善。行业政策面也在积极改善,鼓励并购重组、再融资不断放行、IPO重启预期提升等积极政策将释放行业发展动力,提升券商股的业绩,因此维持证券行业“增持”评级。
  两券商最受机构看好
  在个股投资策略上,各家机构最看好的当属次东方证券和(601555)。如平安证券建议,关注业绩弹性高的次新股东方证券、流通盘小的东兴证券,以及明年解禁的西部证券(002673)、股价低于定增底价的国元证券(000728)和股价接近定增底价的东吴证券。
  国金证券认为,个股推荐发展潜力大、小市值的东吴证券、国元证券、西部证券;流通市值小、次新股东方证券、国泰君安;估值低、综合实力雄厚华泰证券(601688)、海通证券(600837)。
  此外,东兴证券建议关注“两大一小”,“两大”是华泰证券和广发证券(000776),“一小”是国元证券。(信息时报徐岚)
  中财网
  两融余额环比大增 融资客抢筹蓝筹股
  随着股指逐步攀升,两融余额重新步入上升轨道。11月4日,两市两融余额环比大涨1.99%,接近10500亿元,这一增速位居年内日增幅第四位。从融资标的来看,融资客集中抢入、中信证券、等蓝筹股。
  中信证券调升蓝筹股两融担保折算率
  A股市场的回暖不仅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券商也开始“蠢蠢欲动”。近期,中信证券已率先“发福利”,公告调升两融(融资融券)业务可抵充保证金担保折算率。
  所谓可充抵保证金证券的折算率,是指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按其证券市值或净值进行折算的比率。担保品风险评估越高,折算率越低,反之则越高。
  从此次调升两融可抵充保证金折算率的品种来看,中信证券对蓝筹股的调整较大,大多都从0.5调升至0.7。这意味着投资者以这些标的计算的保证金金额都将提高。“两融”股票将提高杠杆,股价或将因此释压。
  中信证券上一次调整两融可抵充保证金担保折算率是在7月初,市场发生流动性危机之际。浦发、股份、地产、等大盘蓝筹股的担保折算率普遍降至0.5,这意味着投资者持有100万元的,只能折算为50万元的保证金,若保证金比例为0.5,则投资者能够融资买入的证券总额最高为100万元。此次,中信证券将蓝筹股的折算率提升至0.7,则在保证金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融资金可达140万元。
  除了提高蓝筹股的担保折算率以外,中信证券同时也下调了部分股票的折算率。知名妖股A此前的折算率为0.4,现降为0.3;的折算率也由此前的0.4降为0.3.
  按照证券交易所规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折算率最高不超过90%,A股股票折算率最高不超过65%,权证及被实行特别处理和被暂停上市的A股股票的折算率为0%。证券公司公布的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折算率不得高于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标准。
  两融余额单日增速居年内第四位
  11月4日,A股一扫前几日萎靡不振的状态大涨4.31%,成交量放大近倍,券商股更是全面涨停。当日两市两融余额环比出现暴涨1.99%,接近10500亿元,这一增速已位居年内日增幅第四位。11月5日,涨1.83%,报3522.82点,创8月21日以来新高;涨0.46%,报11939.81点;创业板跌0.76%,报2564.72点。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两市两融余额达到10494.5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05.01亿元,环比增长1.99%。其中,深交所融资余额4130.0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86.88亿元,上交所融资余额报6364.5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118.14亿元。
  事实上,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在今年6月份攀至年内高点的22730 .35亿元后便出现下滑态势。随着配资清理行动的展开,到三季度末两融余额已跌至9040 .51亿元创下年内新低。不过,在十一长假后,两融余额整体再次出现上升,11月4日更是环比上涨1.99%,位居年内第四涨幅。
  从个股来看,11月4日两市融资净买入居前五位的有中国平安(601318)、海通证券(600837)、(600705)、(300059)、(600016),净买入额均超4亿元,其中中国平安实现4.99亿元的净买入,位居净买入榜首。而当日融资净卖出居前五的个股有(601628)、(000661)、(600115)、(601166)、(600112),分别实现净卖出2.93亿元、2.69亿元、1.63亿元、0.70亿元和0.69亿元。
  此外,两只徐翔三季度重仓的两融标的个股——和继续出现巨额融资资金偿还。11月3日,华丽家族仅发生4570.41万元融资买入,却有2.01亿元融资偿还,融资资金净流出1.56亿元。大恒科技发生93.67万元融资买入,5153.99万元融资偿还,融资资金净流出5060.32万元。
  融资客抢筹蓝筹股
  中国平安(601318)
  融资余额:161.24亿元
  本周融资买入额:22.22亿元
  从融资标的表现来看,大盘蓝筹股成为了融资客返场后的首选据记者注意到,目前中国平安和中信证券仍然位列融资余额前两位。两者截至11月4日的融资余额分别为161.24亿元和139.54亿元,此外无其他个股融资余额超过100亿元。
  11月4日,中国平安涨6.0%报35.0元,当日振幅为6.9%,换手1.77%,成交金额为66.27亿元。当日该股净流入金额14.7亿元,主力净流入14.86亿元,中单净流出549.72万元,散户净流出1073.22万元。11月5日,中国平安涨0.91%报35.32元,当日振幅为8.6%。该股本周累计涨幅为5.46%。
  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76亿元,同比增长52.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283.37亿元,较年初增长13.4%;公司总资产约4.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5%。分析认为,这一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平安保险、银行、投资等三大核心主业都表现出色,尤其个险新业务增长强劲,同时公司高速发展,新的支柱正在形成。
  中信证券(600030)
  融资余额:139.54亿元
  本周融资买入额:40.05亿元
  继本周三出现集体暴动后,券商股昨日强势未改,截至收盘,板块涨幅超过5%。华泰证券、西部证券、东兴证券、方正证券再度涨停,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涨幅超过了5%。
  从两融行业交易来看,11月4日,两市所有行业板块均为融资净流入,其中,融资净买入额第一位是非银金融,净买入额30.1亿。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融资资金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净流入非银金融板块。
  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虽然在第三季度卷入高管被调查的漩涡,中信证券依然稳坐券商“头把交椅”,该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均居行业首位,成为名副其实最能赚钱的券商。2015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24.08亿,同比增长144.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86亿,同比增长151.16%。业内人士认为,券商板块是与行情高度相关的周期板块,随着近期大盘上涨,四季度业绩有望在三季度的基础上回暖。近期资金有向蓝筹转移的迹象,这从券商股强势上涨,底部持续放量可窥一斑。
  苏宁云商(002024)
  融资余额:78.88亿元
  本周融资买入额:48.60亿元
  “双十一”即将来临,和阿里联姻的苏宁云商11月3日发生13.75亿元融资买入,融资偿还额为10.54亿元,融资净买入达3.22亿元,其融资买入和净买入绝对金额均居当天两市之首。当天苏宁云商股价下跌2.49%,11月4日苏宁大涨5.92%,为融资买入的投资者带来不错的回报。
  此外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苏宁4月底开出第一批“云店”,逐步实现线下门店的互联网化,和O2O双线渠道打通;8月17日苏宁易购进驻天猫旗舰店,至此,国内最大规模的“双线、三平台”成型。苏宁云商11月4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线下门店是公司的重要资源和竞争优势,公司将进一步加快门店互联网化,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苏宁云商的互联网零售转型进一步得到数据验证,近日公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各项指标均呈现增长势头,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了105%,线上商品交易规模增长超过80%,商品SKU数量增加至1500万,移动端订单占比达到58%。
  截至11月4日融资余额前30名
  本周融资买入额前30名
期间融资买入额(万元)
期间融资买入量(万股)
  (投资快报彭浩)
  中财网
  机构资金净流入逾四成个股 银行等三行业狂吸217亿元
  A股市场在周三暴涨4.31%后,昨日延续强势,稳步上扬,最终沪指涨幅达1.83%,站稳3500点,报3522.82点,创出8月24日以来的收盘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量也随之显著放大,合计成交1.37万亿元。在大盘放量上涨的过程中,市场的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据媒体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本周以来,沪指累计涨幅达4.15%,在资金的辗转腾挪中,本周以来共981只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入情况,占可交易公司总数的40.7%。其中,银行(93.75%)、非银金融(70.73%)和采掘(63.49%)等三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占比居前,合计资金净流入达217亿元。今日本文特对以上三行业及其龙头股进行分析解读,以飨读者。
  银行逾九成个股受资金追捧
  据统计显示,银行板块本周以来整体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累计吸金万元,该板块期间累计上涨4.83%,其中,共有15只银行股实现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占行业内成份股总数比例为93.75%,位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
  具体来看,在上述15只个股中,本周以来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超亿元的个股有13只,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达到万元、93434.6万元、53756.25万元,(31450.27万元)、兴业银行(29888.26万元)、(27213.74万元)、(22358.11万元)、(20935.82万元)和(20199.15万元)等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超过2亿元。
  从二市场来看,在15只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的银行股中,本周以来股价表现跑赢大盘(同期上涨4.15%)的个股有7只,分别为(9.38%)、(8.98%)、浦发银行(8.05%)、平安银行(6.25%)、中信银行(6.25%)、兴业银行(5.44%)和(4.64%).
  浦发银行最受资金青睐,本周以来累计上涨8.05%,累计吸金9.34亿元,最新收盘价为17.71元。中信证券表示,浦发银行传统业务稳健,国际化与综合化经营推进,上海地区路径明晰;近期险资举牌表明公司对长期资金具有吸引力。基于连续降息的影响和增发摊薄,小幅下调公司2015年至2016年预测至2.59元、2.68元,维持“买入”评级。
  非银金融兴业证券等7只券商股涨停
  据统计显示,非银金融板块本周以来整体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累计吸金万元,该板块期间累计上涨12.39%,其中,共有29只非银金融股实现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占行业内成份股总数比例为70.73%,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二位。
  具体来看,在上述29只个股中,本周以来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亿元的个股有26只,而兴业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方正证券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亿元,分别达到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申万宏源(92681.85万元)、东方证券(82755.36万元)、长江证券(79858.4万元)、国泰君安(79614.64万元)、海通证券(78278.17万元)、国信证券(66448.81万元)、光大证券(61472万元)、广发证券(55224.24万元)、太平洋(54338.89万元)、国海证券(51400.43万元)、(49461.65万元)、山西证券(49014.94万元)、锦龙股份(47983.65万元)、东兴证券(47404万元)、国金证券(44256.41万元)等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超过4亿元。
  从二市场来看,在29只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的非银金融股中,本周以来股价表现跑赢大盘(上证指数同期上涨4.15%)的个股有28只,占比96.55%。其中,太平洋、方正证券、西部证券、兴业证券、东北证券、中信证券、东兴证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国海证券、华泰证券和山西证券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居前,分别达到21.09%、21.03%、19.93%、18.54%、18.36%、17.45%、17.19%、16.82%、16.2%、16.02%、15.67%和15.42%。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9只个股中,昨日兴业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西部证券、方正证券、东兴证券等7只个股涨停。
  采掘近七成个股本周跑赢大盘
  据统计显示,采掘板块本周以来整体呈现大单资金净流入态势,累计吸金万元,该板块期间累计上涨5.15%,其中,共有40只采掘股实现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占行业内成份股总数比例为63.49%,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三位。
  具体来看,在上述40只个股中,本周以来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超过1000万元的个股有30只,而、、和期间大单资金净流入超亿元,分别达到28992.69万元、22549.21万元、17047.68万元和10795.9万元,、、、、中矿资源、、、、、、、、等个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也均超过3000万元。
  从二市场来看,在40只实现大单资金净流入的采掘股中,本周以来股价表现跑赢大盘(上证指数同期上涨4.15%)的个股有27只,占比67.5%。其中,中矿资源、、*ST安泰期间累计涨幅均在10%以上,分别达到21.55%、13.77%、13.06%,而昊华能源、攀钢钒钛、陕西黑猫、云煤能源、、、、A、陕西煤业、盘江股份、大同煤业、中煤能源、海南矿业、、、、潞安环能、中国神华、永泰能源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也均在5%以上。(证.券.日.报)
  中财网
  十月业绩大逆袭 券商上调两融标的股折算率
  统计显示,截至11月4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稳步回升至10524.2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0318.12亿元增加206.12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10494.58亿元,当日买入额从前一交易日的654.29亿元提高到了1300.03亿元,环比大幅增长98.69%。
  在两融逐步回暖之际,部分券商也开始大规模调整两融标的折算率。
  中信证券(600030.SH)率先从11月2日起大规模上调了逾700只两融标的折算率。11月4日,中信证券又继续上调了40只中小创和36只沪市两融标的股折算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其他券商也已在跟随调整两融标的折算率。
  标的股上调折算率
  中信证券11月4日公告,公司第二次大规模上调折算率的76只标的股中,中小企业板股票计14只,分别包括易尚展示(002751.SZ)、永东股份(002752.SZ)、东方新星(002755.SZ)等。创业板标的股则有26只,分别为中泰股份(300435.SZ)、清水源(300437.SZ)、鹏辉能源(300438.SZ)、普丽盛(300442.SZ)等。上述标的股上调后的担保折算率分别为0.2、0.3、0.4不等。
  此前,中信证券已率先上调了蓝筹股折算率,从原来的0.5上调至0.7,并从11月2日起实施。
  其中,折算率调整为0.7的主要是中国银行(601988.SH)、(601939.SH)、光大银行(601818.SH)、中信银行(601998.SH)等银行股,华泰证券(601688.SH)、光大证券(601788.SH)等券商股,中国人寿(601628.SH)等保险股,以及(601928.SH)、(603000.SH)等蓝筹股。
  11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兴业证券(601377.SH)获悉,该公司亦大规模调整了两融标的股折算率,并从11月5日起全面执行。记者了解到,兴业证券调整两融标的折算率,涉及深市标的证券2221只,沪市标的证券1536只。其中,仅少数标的证券折算率被调降。
  不过,不同于中信证券的是,鉴于7月兴业证券已统一将162只沪深300成分股折算率上调5%,其最新上调折算的是沪深300成分股以外的标的证券。
  7月13日,兴业证券曾暂停57只两融标的股的融资买入功能,分别包括(000024.SZ)、A(000539.SZ)、(000630.SZ)、(000650.SZ)、(000655.SZ)、(000697.SZ)、(000786.SZ)、(000793.SZ)、(000878.SZ)、(000917.SZ)等。
  而此次调整后,招商地产和粤电力A的折算率均上调到了0.65,北新建材和华闻传媒分别上调到了0.60,余下标的证券也分别上调至0.55、0.45、0.40、0.30、0.25不等。此外,(300083.SZ)、南华生物(000504.SZ)也从原来的0上调至0.30;(002727.SZ)、(000861.SZ)也从上调前的0.20提高到了0.50.
  11月5日,华泰证券(601688.SH)也将两只蓝筹股平安银行(000001.SZ)和A(000002.SZ)折算率提高到了上限的0.7.
  不过,记者在采访当中了解到,并不是所有券商都像中信或兴业证券一样大规模调整了标的证券折算率。包括广发证券(000776.SZ)、国信证券(002736.SZ)以及招商证券(600999.SH)在内的上市券商只进行了局部微调。
  招商证券一位投资顾问对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并没有大面积铺开标的证券折算率调整,仅局限部分个券。“但就投资者加杠杆情况来讲,较6月、7月已有了明显改善,不过,融资买入还是比较谨慎,并没有加满上限。”
  两融增长利好券商股逆袭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认为,鉴于两融余额规模目前已稳定在万亿水平之上,随着配资清理大限已过,多家违规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也已收到罚单,利空基本出尽,去杠杆对券商带来的负面效应正逐步消化。
  而随着行情回暖两融回升,券商股业绩也开始大幅增长。11月5日晚间,多家上市券商披露的10月财务数据显示,当月净利润环比均录得大幅上涨。
  华泰证券10月净利约4.52亿元,环比大幅增长约50.74%。国泰君安10月净利8.91亿元,环比增长约87.30%。兴业证券10月净利约1.83亿元,环比增长约70.94%;东吴证券(601555.SH)净利17962.38万元,环比增长约44.90%。
  而东方证券(600958.SH)10月净利增速更超过一倍以上,其10月净利约3.6亿元,较9月份1.4亿元环比增长约157%。
  “证券板块面临的最大利空已经过去,券商业绩触底回升和市场风险偏好水平的逐步修复,将为板块带来20%-30%的反弹空间。”广州一家私募机构人士预计。(21.世..纪.经.济.报.道)
  中财网
  周科竞:两融折算率调整是回归常态
  中信证券公告调整两融折算率,蓝筹股的折算率从0.5调整为0.7,此外特力A等高风险股票的折算率有所下降。本栏认为,此次中信证券调整两融折算率只是将压低的数值恢复到合理的水平,这表明中信证券认为股市交易已经恢复正常。
  什么是两融折算率?即投资者有市值100万元的股票,想用这些股票作为抵押物再找券商融资买入新的股票,买入新的股票需要投资者缴纳保证金,这100万元市值的股票能当多少保证金用,就是两融折算率。本次调整之前,投资者持有100万元的蓝筹股,只能充抵50万元的保证金。本次调整之后,同样100万元的股票,可以充抵70万元的保证金。多出的20万元保证金,通过融资业务能让投资者多买40万元的股票。这多出的40万元股票买盘,正是投资者理解的利好。
  真的是利好吗?在融资业务受到极度追捧的时候,不是投资者的保证金不够,而是券商的可融资金不足。即中信证券把这40万元钱借给了张三,李四未来就会减少可融资金额,即中信证券系统能够给投资者融资的瓶颈不在客户这边,而在券商的两融资金上。
  不是融资资金越多越好,适当控制一下投资者的杠杆水平,可以让股市的上涨更加稳健。投资者的杠杆太大,就会给未来的牛市增加风险隐患。今年6、7月股市的下跌,正是因为投资者杠杆率过大所致,故投资者不要误认为管理层未来将会默许杠杆率越来越高。
  事实上,绝大多数券商的蓝筹股折算率都是0.7,即中信证券本次调整只是把自己恢复到和其他券商相同的水平上,就算此举真的能够带来新的可融资金,也只是一次性的利好,并非能够让投资者幻想的长期利好。
  此外,蓝筹股的折算率并不那么重要,因为绝大多数蓝筹股本身都是两融标的股,即投资者先往股票账户中存入100万元,然后融资买入200万元的股票,再把这100万元直接买成蓝筹股,合计可以买入300万元的股票;假如先把100万元买成蓝筹股,然后再折算成70万元的保证金,再用这70万元的保证金买入140万元的股票,实际也买入了240万元的股票。用股票充抵保证金,主要是适用非两融标的股票。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中信证券本次调整两融折算率,对于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本栏还想建议普通投资者,目前的市场情况下应谨慎使用融资业务,股票交易本身已经属于高风险投资,如果再使用融资业务,将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而且多数蓝筹股的股息率也达不到8.6%的融资利率水平。另外,从价值投资角度看,融资购买股票并不划算。(北.京.商.报)
  中财网
  大盘高歌猛进 散户只赚指数不赚钱
  昨日,沪指延续强势,在券商、银行股的带领下强行冲关,最高冲至3585点,收报3522.82点,上涨1.83%。深成指收报11939.81点,上涨0.46%。
  虽然指数猛涨,但两市有近五成个股收阴,多数中小盘个股横盘或下跌,创业板指更是收跌0.76%,不少股民只赚了指数,没赚到钱。
  昨日,鄂股指数收于1295.54点,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成交金额319.74亿元,84只鄂股中,34只上涨,41只下跌。
  天风证券认为,市场风格切换已然形成,成交量大幅放大,说明场外资金积极进场,但近两日累计涨幅过大,沪指年线形成明显压力,短期走势或有反复,但上行趋势不变。操作上建议继续保持对权重股的关注,逢低调仓换股。(楚天都市报赵杰)
  中财网
  八大指标告诉你:券商股能否拉动第二波牛市?
  券商股两日来的持续发力,让大盘一举拿下3500点。至此,沪指自6月大跌的最低点2850点到最新的3522点,累计反弹幅度已达23%,“技术性牛市”的声音不绝于耳。
  无独有偶,在11月5日披露的上市券商10月份经营数据中,除长江证券净利环比下跌和国元证券净利环比微增外,其余券商10月净利环比均出现大幅增长。如今,一轮由券商股发力拉动的大盘第二波上攻行情似乎已经开始。
  A股真要重回牛市了?券商股又能否持续发力拉动大盘展开第二波上攻行情?
  指标一:宏观政策
  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速为6.9%,创金融危机后新低,虽然高于市场6.8%预期,但低于政府心理防线7%。从数据结构后,投资和出口增速下降,是导致经济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都出现增速下降现象。
  有专家认为,从宏观经济来看,未来五年整个经济都将是总量增长放缓的过程,经济增速会继续不断地创出新低,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
  但值得关注的是,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建议重点列出十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榜上有名。
  因此有分析认为,在经济疲软的大宏观背景下,随着政策面持续发力,A股有望走出上涨行情。
  指标二:公司业绩
  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两市上市公司总营收21.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1.68万亿下降了2.44%;净利润1.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96万亿仅增长了1.53%。
  如果剔除金融行业,总营收为17.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8.70万亿下降了6.52%,净利润7564.9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8691.56亿下降了12.96%。
  市场分析指出,三季报并不及预期,而市场下跌或扰动了公司业绩表现,如今“秋来萧瑟,静待烂漫。”
  但值得一提的是,11月5日在最新披露的上市券商10月份经营数据中,除长江证券净利环比下跌和国元证券净利环比微增外,其余券商10月净利环比均出现大幅增长。
  有分析称,随着10月以来市场信心逐步回归和交易活跃度回升,券商业绩低谷已过,业绩改善预期已经开始兑现。此外,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利好下,券商将长期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也或许是近期券商股大涨的原因之一。
指标三:融资余额
  市场的去杠杆,让沪深两市融资余从鼎盛时期的2.2万亿元人民币下降至不足一半。而自10月开始,两市融资余额持续上升,重新站上1万亿元以上。
  有分析认为,随着市场表现回暖,投资者再一次融资建仓,为股市上涨增添动力的同时,也再一次增加了价格波动加剧的可能性。
指标四:净流入资金
  数据显示,进入10月以来,资金面并没有出现大幅的净流入现象,11月4日两市资金净流入715.70亿元后,11月5日两市资金净流出了305.34亿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沪股通资金自11月4日净流出21.91亿元后,5日流出数再度扩大至38.78亿元,这是自10月16日以来,沪股通连续第13个交易日遭遇净卖出,也是继7月8日后近四个月的新高,至此,沪股通近13个交易日累计流出资金达151.92亿元。
指标五:成交量
  随着近期股市上涨,两市成交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回升,11月5日收盘两市成交量再次回到万亿,达1.37万亿元。有分析认为,此现象表明,“国家队”持股已开始转手,由普通投资者接手。
指标六:“韭菜指数”
  新增投资者数量持续回升,据中国结算11月3日公布最新周报显示,10月26日至30日当周,新增投资者数量33.74万户,环比前一周小幅增加2.15%,为连续第三周回升。
指标七:压力位
  在3400点附近盘整近半月后,沪指近两日一举突破3400点,并站上3500点。11月5日,沪指更是冲高回落,盘中触及3565点年线位置。
  有分析认为,大盘低开大幅冲高回落的走势表明了多空双方分歧较大,也表明了投资者的矛盾心理,在年线附近或有震荡走势。
  指标八:市场情绪
  对于此轮行情,市场观点不一。
  海通证券认为,虽然今年6·15股灾A股遭遇一轮洗劫,但年初至今,多数行业仍取得了不错的正收益,如计算机、通信等涨幅均超70%,而券商板块则全年大幅下跌,年初至今累计跌幅高达38.9%,与TMT等新兴行业的收益表现相去甚远。因此,从行业间的收益差距看,券商板块已初具逆袭可能。
  海通证券称,从估值水平看,目前券商股价对应2015年P/B基本已降至2倍左右,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对比全行业来看,均处在历史分位的最低水平。
  山西证券认为,券商板块对于积聚人气与放大行情的效果最佳,其连续两日的强势涨停势头有利于市场信心的确立与强化。加之两市成交额跃进至万亿以上规模,资金面在向好发展。短期市场在突破均线压制后,再临前期成交密集的震荡区间(点),难免受到套牢盘解套带来的冲击,故而后续上行将在反复震荡中展开。
  而申万宏源则认为,四季度业绩改善支持券商板块股价上涨,但投资者不宜过分乐观。
  “券商业绩四季度向上几无问题,核心影响因素是自营。券商当前的自营规模(自主投资部分+救市部分)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占净资产比例)应该都处于历史的高点,因此券商的业绩相对于大盘走势的弹性也应该是更大的,券商板块的强周期属性被强化了。”申万宏源同时强调,基于大盘区间震荡行情的判断,建议投资者逢低买入,不宜追高。
15-11-0615-11-0615-11-0615-11-0615-11-0615-11-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券商放松杠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