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保和乡木花果村石灰石矿山质量控制有哪几家

保和乡介绍_云南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地名网
云南红河州个旧市保和乡
地名:保和乡隶属:行政代码:身份证前6位:532501长途区号:0873 邮政编码:661000车牌号码:云G行政级别:乡人口数量:约1.1万人人口密度:77人/km2辖区面积:143.7平方公里 保和乡相关网站:?????????????
  一、位置面积 
位于市南部,距市区32公里,地处东经102°50′至103°06′,北纬23°09′至23°17′之间,海拔170米DD2389米。东部与卡房镇相连,南与元阳县隔河相望,西接贾沙乡,北抵锡城镇。辖区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保和乡地势高低悬殊、气温特异,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区域,各式岩洞星罗棋布,地表怪石林立,石灰岩结构地质较广。年平均气温16.6℃,年降雨量800―1100毫米,夏秋高山雨量偏多,冬春常干旱缺水,半山及红河沿岸一带雨量偏少,但水源较充裕,气候温和,适宜各种作物生产。
二、人口民族 
全乡辖6个村委会,36个自然村。总户数2775户,总人口10873人,其中农业人口10423人,非农业人口45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人。千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彝、汉两种民族。其中彝族7967人,占总人口的73.27%;汉族2407人,占总人口的22.21%;傣族480人,占总人口的4.41%;其他民族19人,占总人口的0.11%。全乡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79%。
三、经济概况
至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农业总产值8060万元,比上年增长6%。农村经济总收入4509万元,比上年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1614元,比上年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159.22万元,比上年增长7.48%;地方财政支出349.79万元,比上年增长25.27%。金融部门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6%;贷款发放577万元,比上年增长31%。2005年,全乡有乡镇企业6户,从业人员96人,乡镇企业总收入450万元,比上年增长2%,工业总产值90万元,比上年增长2%,上交税金10万元。有个体工商户40户,从业人员196人。注册资金1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累计发放贷款577万元,收回贷款640万元,年内参保险132人,累计收取保险费11.2万元。.
还有1个地名与保和乡同名:以下地名与保和乡面积相当:
保和乡区划 210 保和村
220 莫贾村
220 核桃寨村
220 木花果村
220 斐贾村
220 白巫山村
保和乡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保和乡怎么看? ---说两句吧!
1楼 网友220.181.51.45于 23:25:39发表:我是保和人,第一,通自来水,希望村官不要官官相互了,考虑考虑老白姓了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个旧市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云南法院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从农业承包合同看情势变更原则
&&&个旧法院办公室& 阚振洁&
个旧市大红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诉李云祥农业承包合同纠纷一案在个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原告个旧市大红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红屯有限公司)诉称,其于1998年4月1日与被告签订《关于转包木花果村李云祥承包木花果新寨荒山土地的合同书》。合同约定:被告转包荒山、牛厩、黄牛、草场由其管理经营;承包期从1998年4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共计18年;承包费共计90000元,其中黄牛折价30000元,牛厩折价4000元,荒山、可耕种土地、果木树等56000元,单方违约应承担违约金10000元。合同签订后,其将90000元全部付清给被告,取得了经营管理权。2006年6月被告明知他人在其转包土地上建淀粉厂,砍伐树木不加以制止,反而与原土地所有权人木花果村委会解除了承包土地合同,致使其转包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现请求人民法院解除《关于转包木花果村李云祥承包木花果新寨荒山土地的合同书》;判令被告返还已收取剩余转包期10年的承包费33333.33元;支付违约金10000元;赔偿经济损失9196元;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辩称,其与原告签有《关于转包木花果村李云祥承包木花果新寨荒山土地的合同书》,并收取合同约定费用是事实。但现在不是其对原告转包土地实施侵权,原告告诉错误,应予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经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举证、质证,查明以下事实:1993年3月14日被告李云祥在原承包土地的基础上与个旧市保和乡木花果村公所新寨村签订了《承包土地延期合同》;1998年4月1日个旧市保和粮管所(现已改制为原告)与被告李云祥签订《关于转包木花果村李云祥承包木花果新寨荒山土地的合同书》。合同主要约定:被告转包荒山、牛厩、黄牛、草场由原告管理经营;承包期从1998年4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承包费共计90000元,其中黄牛、牛厩折价34000元(黄牛实际为折价30000元卖给原告),荒山、可耕种土地、果木树等56000元。合同签订后,原告将90000元全部付清给被告,取得了经营管理权。由于国家建设需要,土地所有权人个旧市保和乡木花果村民委员会决定收回这块土地,遂于2006年6月26日与被告李云祥签订了《关于解除<承包土地延期合同>的协议》。
法院认为,由于合同的相对性,原被告双方系合同的签订人,因此被告关于原告告诉错误的辩解不成立;由于被告与原告解除合同的原因是“国家建设需要”,不属于被告单方无故违约,因此,原告关于违约金赔偿的诉请无法无据,不予支持。最后,本院做出解除农业承包合同;被告对原告作出相应赔偿的判决。
情势变更原则是现在各主要国家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国际商事交易中解决因经济环境异常变动所造成的合同履行困难的一项重要法律,本案中被告解除合同的事由“国家建设需要”,就是情势变更的一种情况。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合同依法有效成立后,全面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使合同赖以成立的基础或环境发生当事人预料不到的重大变化,若继续维持合同的原有效力则显失公平,受不利影响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制度。依《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因发生根本改变双方当事人利益均衡的事件,当事人双方在合理时间内不能协商一致的,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或者终止该合同。该事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事件的发生是在订立合同之后;(2)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合理预见事件的发生;(3)当事人不能克服事件的发生;(4)事件的发生不属于正常的商业风险。它是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关系中的具体运用,其目的在于排除因情势变更导致的显失公平结果,平衡、协调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和经济流转秩序。本案中出现的情势变更的事件――国家建设需要就是发生在原被告订立农业承包合同之后,在订立合同时不能被预见,不属于商业风险,并且双方当事人对于事件的发生均无故意或过错,因此本案解除原、被告合同的原因就是情势变更的体现。
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效力及产生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变更合同。(因本案为解除合同,所以不详述)二是解除合同。即解除(或终止)原合同关系,并免除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实践中,如果采取变更合同内容的方式仍不足以消除情势变更给一方当事人带来的显失公平结果的,该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律救济,解除合同关系。适用情势变更原则解除合同,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溯及力。如在承包、租赁、供应等长期履行的合同中,因情势变更需解除合同关系时,通常应终止合同,并无溯及既往的效力。只有在终止合同仍不能使双方当事人获得公平结果时,才应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解除。基于情势变更这一原则终止或解除合同,应免除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责任,且相对方不得对此请求损害赔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情势变更原则的法理,本案被告是不需要赔偿原告因合同的解除所受到的损失的,但由于我国合同法并未确立这一原则,因此,本案承办法官只能依据“有损害就有赔偿”的公平原则来判决被告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我国合同法只规定了少数几种可以单方解除的合同,如《合同法》 第268条规定:“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第308条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我国合同法关于法定单方解除合同的规定与其它大多数确立“情势变更”原则国家的立法相比,显然不能涵盖现实中出现的种种情况,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应当在各方面都努力做到与世界接轨,因此,为了完善合同法,笔者认为,立法者应尽快把情势变更原则纳入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中。
 &&&&&&&&&&&&&&&&&&&&&&云南省农业厅 云南农业信息网
(02-22)&&(11-24)&&(09-07)&&(04-08)&&
个旧市保和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稿时间: 11:16:10】
【作 者:个旧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马桂英】
【主 题 词:】
【责任编辑:王之伟】
【稿件来源:个旧市委新农队办】
保和乡是我担任个旧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对口挂钩的乡镇,之前因为单项性工作去过几次,但没有深入到每个村子具体仔细地了解过,这次专门抽出时间顺着每个村都跑了一遍,对保和乡整体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保和乡位于个旧市西南部,距个旧市区32公里,最高海拔2389米,最低海拔170米,垂直高差2219米。全乡辖6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11429多人,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三位一体的省级贫困乡镇。辖区面积143.7平方公里,多为山地,保和乡的各个村就坐落在山脊沿线,东西最大横距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1公里。地形特殊、气温特异,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6℃,年降雨量800―1100毫米,夏秋高山雨量偏多,冬春常干旱缺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80%,主要少数民族有彝族、傣族。主要支柱产业是烤烟和甘蔗。
从海拔最低的木花果村到白巫山、斐贾,再从保和村、莫贾到核桃寨,除核桃寨和斐贾,其余大多数村子基本没有树木。木花果村委会地处保和乡西南边,距保和乡政府所在地31公里,到乡道路为弹石路,距县市35公里,交通方便。东邻白巫山,南邻南沙,西邻贾沙,北邻保和。辖冷墩、复兴寨等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83户1199人,适合种植荔枝、甘蔗、香蕉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保和村委会是距保和乡政府最近的行政村,只有0.2公里,到乡道路为水泥路,距市26公里。东邻斐贾,南邻核桃寨,西邻贾山,北邻莫贾。辖保和、玉天等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96户1942人,适合种植烤烟、甘蔗、水稻等农作物。
一、积极发展烤烟甘蔗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加强对种植户的管理和培训力度
一路跑下来,看到核桃寨,斐贾、莫贾、白巫山几个村的村民中的最多的就是烤烟和甘蔗。作为一个山区农业乡镇,我认为,要加快烤烟、甘蔗新发展,继续把烤烟、甘蔗作为主导产业,加大对烤烟、甘蔗的支持力度,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大烟区水利、道路设施建设,力争烤烟种植面积和交售担数有较快增长。继续开辟新的烤烟育苗基地和种植基地,在今年烤烟种植面积预计达8400亩,新建卧式烤棚群60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烤烟专业合作社和烤烟协会,规范对烟农的管理和培训;加大蔗区道路建设,努力增加甘蔗种植面积,加大对烟农、蔗农的科技培训力度,让烤烟和甘蔗真正成为我乡的两大产业支柱。
二、促进畜牧产业向规模化扩张
近几年来,保和乡的养殖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养殖方式始终处于传统型养殖,难以取得较大效益。下一步应通过培育大户,从扶持大户入手,使全乡养殖业呈规模化发展。逐步在全乡范围内发展1万头肉牛;整合养殖资源,建立能繁母猪养殖示范村;继续做好白拉租村土鸡养殖示范,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使养殖业逐步实现市场化。加大动物防疫和疫情的监测力度,切实降低农民养殖风险,提高农民积极性,使养殖业成为保和乡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三、做好林木文章,加强生态保护
继续发展林业生产,加大林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林政工作和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加大对乱砍滥伐、乱开乱挖、毁林开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继续实施万亩干果基地建设;加强对水源林、公益林的管护;继续做好沼气池建设,为保护我乡的森林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四、着力培植地方特色产业
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保和经济发展的后劲,乡党委政府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确立了紫山药、金竹、干果、锡锅酒作为我乡重点培植的特色产业,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尤其紫山药目前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乡党委政府准备进一步加大培植力度,力争打造成我乡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解决农产品运输和销售等方面的问题
在充分发挥农科技术员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品种、销售等服务的同时,抓好现代城乡农业走廊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认真解决农产品运输和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时兑现综合直补,提高种粮户的积极性,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促使保和乡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
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灰石矿山工艺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