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被撤销证监会撤销业务许可 对股民有什么影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中信证券:658只股票两融折算率调整为零
  【财新网】(记者 刘彩萍)4月28日,官网挂出两融业务可抵充保证金证券进行调整的名单,其中上调了1698家,下调了1032家,其中,有658只股票两融折算率调整为零,包含有着“中国神车”之称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以及前期涨幅较大的招商地产(000024.SZ)、长安汽车(000625.SZ)、中国铁建(601186.SH)、西部证券(002673.SZ)等蓝筹股。
  此外,4月28日,广发证券也调整了3只证券的折算率,只有上海梅林(600732.SH)折算率调整为0;华泰证券也公布了20只标的券的折算率调整名单,其中只有新民科技(002127.SZ)折算率调整为0;海通证券公布了两融担保券调整的通知,因常林股份(600710.SH)、皇台酒业(000995.SZ)被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自日起将上述证券调出公司融资融券担保证券范围。“中信证券将658只股票两融担保折算率调整为零,实属首次。”市场人士称。
  两融担保品折算率是指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按其证券市值或净值进行折算的比率。根据交易所规定,上证18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成份股股票折算率最高不超过70%,其他A股股票折算率最高不超过65%,权证及被实行特别处理和被暂停上市的A股股票的折算率为0。
  股票折算率调整为0意味着什么?假如某个人账户拥有100万市值的中国北车的个股,原来折算率是0.7,那么账户里面的中国北车就可以充当70万的保证金,假设中信证券的两融比例是1:1,也就意味着个人可以再融资买入70万元的股票(或融券卖出70万元的股票),但是现在中国北车的折算率调整为0,也就意味着两融账户的可用额度瞬间变为0,不能再进行任何融资或者融券操作了。
  中信证券相关业务负责人对财新记者表示,本次对两融担保证券折算率的调整是按照公司的工作程序进行的正常调整。从整体来看,上调折算率的证券数量略多于下调折算率的证券数量。
  “由于近期上市公司陆续公布财务报告,对于一些基本面不佳、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我公司依据风险管理模型的计算结果适度下调了折算率。”上述人士称。
  市场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中国北车(601299.SH)两融折算率调整为零的主要原因是,上交所4月28日公布的关于两融标的证券调整的公告称,中国北车进入终止上市程序,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上交所于日起将中国北车证券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
  业内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中信证券在股票市场烈火烹油的时刻,将658只股票的折算率调整为零,调整力度可谓空前,很可能是监管层授意,旨在挤压两融杠杆,再加上前期证监会对两融业务的检查和规范,希望券商能够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实现两融业务的增长。
  上述人士认为,中信证券内部也应该有一套内部量化标准,近期涨幅达到一定程度的股票两融折算率调整为零,对于标的券既有上调又有下调,算是业务上的折衷。“两融业务对于券商是一项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3月初还将两融业务的利率由年化8.6%下调到了8.35%,若没有监管层授意,应该不会主动去缩减规模。”上述人士称。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则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必要继续追高。”一方面,融资融券余额超过 1.7万亿,如果券商不弥补资本金,两融余额逼近上限;另一方面,管理层的态度变化预示着增量资金将放缓。目前,新股上市节奏加快,而当融资规模逼近上限,券商要进一步增加融资规模可选择与银行合作,通过银行的授信,不走券商资产负债表提高融资规模,但只要政府加紧管制,未来的融资规模必然放缓。“券商是牛鼻子,牛一疯证监会就勒牛鼻子,查两融查杠杆。”
  券商的融资业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增量资金入市,证监会除了对两融业务合规性进行例行现场检查,通报并惩罚两融违规的券商外,4月16日,证券业协会还组织券商召开了两融业务情况通报会。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会上指出,两融业务开展五年来,规模发展迅速,运行良好,风险总体可测可控。“当前券商两融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全行业都要高度中社融资融券业务的合规与风险管理,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张育军称。
  张育军对券商开展两融业务提出了强化两融业务合规、谨慎确定融资业务规模、加强两融业务风险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防范和化解客户风险、加强客户管理、促进融券业务发展共七项要求。
  而对于券商经营杠杆和客户融资杠杆,张育军只是提醒券商要严格按照自身净资本水平和客户担保水平进行审慎科学的管理,并没有就具体杠杆比例做出调整。■
责任编辑:陈慧颖 | 版面编辑:王影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微信号:caixinfinance
微信号:caixintmt
微信号:on_china
微信号:wuyang
微信号:on_equaducation
微信号:CaixinInsight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新媒体实验群上央视“认罪”,向股民道歉岂能算完|证监会|中信证券|内幕交易_新浪新闻
  6月下旬至今,“救市”成为A股市场的主旋律,一场规模空前的监管风暴也刮到了A股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而备受关注的中信证券、《财经》杂志社、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员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一事,也有了最新进展。8月30日,中信证券4名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财经》杂志社1名记者因涉嫌伙同他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证监会1名工作人员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受贿等犯罪,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且上述6人均交代了相关违法犯罪事实。
  【揭秘】
  11名涉案人员身份信息均曝光
  8 月25 日晚间,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徐某等8 人涉嫌违法从事证券交易活动,《财经》杂志社王某伙同他人涉嫌编造并制造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中国证监会工作人员刘某及离职人员欧阳某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上述人员已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
  此事发酵至今,11 名涉案人员的姓名和身份信息均已曝光。
  8月26日,《财经》的回应证实王某为该杂志社记者王晓璐,并表示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务求查明真相,以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据媒体从多个渠道证实,刘某为从2014 年4 月起担任证监会发行部三处处长的刘书帆,该处主要负责创业板发行的法律审核工作。欧阳某为证监会处罚委原主任欧阳健生,于5 月从证监会离职。他在2012 年任稽查总队副总队长时,重点工作内容是打击内幕交易、市场操纵、欺诈上市等违法违规行为。
  综合媒体报道,徐某是中信证券元老级人物徐刚,任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另外7人是:执行委员会委员、金融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威,执行委员会委员、股票交易与衍生产品部负责人葛小波,权益投资部负责人许骏,金融业务部负责人房庆利和业务骨干姚杰,另类投资业务部总监陈荣杰,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梁钧。
  8 月30 日,中信证券公告确认,“有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有关问题”,公司也在认真查找各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思,严肃整改。
  【进展】
  已有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华社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财经》杂志社记者王晓璐因涉嫌伙同他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证监会工作人员刘书帆因涉嫌内幕交易、伪造公文印章、受贿等犯罪,于8 月30 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二人均交代了相关违法犯罪事实,并向社会公众和广大股民表达了深刻的悔意和歉意。
  此外,中信证券4 名高管徐刚、刘威、房庆利、陈荣杰、因涉嫌内幕交易,同于8 月30 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4 名涉案高管也交代了相关犯罪事实。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忏悔】
  证监会官员刘书帆:知法犯法,后悔不已
  据刘书帆供述,2014 年下半年,他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某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项顺利通过证监部门发审会,并帮助该公司股票价格维持稳定并增长。为此,该公司负责人吴某向其行贿数百万元。刘书帆利用该公司定向增发的消息,向朋友李某借款1000 万元,通过亲友的股票账户购买该公司股票,总共获利300 余万元,他分得其中100 余万元。随后,刘书帆还多次向吴某打听得知更多内幕消息,持续买入股票,非法获利数百万元。2014 年底,他看到另一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在配股后巨幅下跌,经向该公司一高管打探该公司股票具有上涨空间后,买入该公司股票,非法获利200 余万元。
  另据刘书帆交代,他还在网上找人制作假的证监会保卫处公章、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公章、西城区民政局公章和假身份名字“刘益超”的印章,用于制作虚假离婚判决书、给其情人在上海买房时作审税证明等。
  刘书帆对自己的涉嫌犯罪行为表示了深刻的忏悔。他说,自己作为证监会工作人员,严重违反证券法和从业规定,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证监会的公信力,损害了政府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突破了基本的做人准则和法律底线,知法犯法,辜负了组织的多年培养。现在自己感到后悔不已,要向广大股民致以深深的歉意。
  《财经》记者王晓璐:配合调查,请求轻罚
  7 月20 日,《财经》杂志社及财经网发布记者王晓璐撰写的报道《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受该报道影响,股市出现异常波动。
  当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报道不实,并强调有关媒体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不与监管部门核实是不负责任的。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中信证券4 名高管中,刘威涉嫌伙同王晓璐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
  王晓璐在接受调查时说,他根据私下听说的有关股市信息,结合个人主观判断撰写了上述报道。
  他表示,自己作为经过培训、从业多年的专业财经记者,对私下听说的有关股市信息没有进行核实,并且明知该信息会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一味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编造传播不实报道,造成了市场混乱和恐慌,严重影响了市场信心,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为此,王晓璐表示深刻的悔意和歉意,希望公安机关给自己一个机会,愿意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有关情况,并请求对自己从轻处罚。
  【链接】
  除中信证券还有四大券商被查
  在对最大券商中信证券高管层展开调查的同时,证监会正在对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的信息系统接入进行地毯式排查,并要求在9月底之前整改到位,逐一验收。
  事实上,涉嫌违法违规的券商不只有中信证券一家。8月25日晚间,海通证券公告称,8月24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海通证券董秘黄正红此后回应,此次调查与通过外部接入系统进行场外配资等情况有关。
  此外,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和方正证券当晚也公告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理由均为“涉嫌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等违法违规”。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所谓放生,不仅要放,更要保障所放的动物能生存下去,而不是让它们变换一下死亡地点和方式。以爱狗的名义解救它们,就应该给它们提供一个更为可靠的制度空间,否则的话,为爱解救难免沦为为钱屠杀的催化剂。
色字头上一把刀。新闻事件中的主角们似乎总是受到了女子的勾引,才做出越轨之事,导致事情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些被勾引者都是文化人,简历介绍不是大学文凭,就是硕士、博士,还是组织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通过了学习再学习,咋就没有一点抵制诱惑的能力?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8月30日飞抵北京,准备出席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岛叔看来,这件事颇有意义,当年国共联手抗日,今天大陆邀连战共襄盛举,合情合理。但是,岛内传来不少杂音,绿营不必提,连马英九都说,连战“不宜参加”。
谈及金融理财观,多数时候都会想到如何去“投资挣钱”,这恰恰也是我们的偏狭所在。挣钱容易不容易,挣到的钱该如何花,这也应该是金融理财的一部分。对于现在多数城市孩子而言,因为家庭条件相对优渥,他们对金钱反而没有太多概念。标签:中信证券 总共有 27 条记录
昨天午间,深交所的一则公告显示:&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已被证监会撤销证券业务许可&。市场方面对此消息反应较为敏感。中信证券A...
有市场人士猜测,张育军主导&救市&,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策略。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享有信息优势的&救市主力&摇身变成...
A股市场底部支撑越发明显,证金公司&救市&似已告一段落,但市场关于中信证券高管被查事件则一直在发酵,关于中信证券为救市&内鬼&的言...
在外界看来,关于中信证券违规交易的多个疑团虽仍未有答案,但从种种迹象和事实判断,一幅中信证券的“权势”图正逐渐浮现。
昨日,有消息称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中信证券及其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一同列入了负面观察名单,而这意味着中信证券未来或将面...
目前中信证券正在进行11亿股的H股非公开发行计划,预计本月底完成。而在定增进行中启动新一轮定增,颇为引入注目。业内普遍认为,此轮低价...
继申万宏源、东海等券商上调两融保证金比例后,券业龙头中信证券也在日前下调逾1000只个股的担保折算率。券商普遍认为,上述举措旨在加强对...
今日,申万宏源登陆深交所,早盘大涨超30%,遭深交所临时停牌1小时,复牌后,再度冲高,最高涨幅41.8%,后逐步回落,截至午盘,涨幅35.55%...
在证监会对45家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束后,处于两融业务违规名单上的12家券商成为了市场焦点。而在这一时间点上,各家券商的不同状...
1月初,有传言称,中信证券集体涨薪30%传言引发券商行业的集体猜想。事实果真如此吗?是否会有更多的券商机构跟进?针对上述问题,时代周报...
近日有媒体爆出,券业龙头中信证券全员涨薪,平均涨幅或达30%以上,这一消息公布后惊呆小伙伴,其他券商同行均投来羡慕的目光。原本2014年1...
证券业的&带头大哥&中信证券于今年1月起对所有员工进行集体涨薪,虽然每个等级和每个部门涨幅程度存在差异,但据了解,该司平均薪酬涨幅...
中信证券2014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接近翻倍,在股票市场行情乏善可陈的背景下,中信证券是如何取得这样不俗的业绩?中信证券总经...
&公司已经对这件事发了封口令,不允许我们发表评论。这风口浪尖的,我也没有办法评论。&对于中信证券(600030.SH)张明芳泄密事件,《中...
中信证券海外市场布局再一次延伸。报道称,继收购里昂证券之后,中信证券通过子公司里昂证券战略投资美国券商BTIG。
随着2013年券商业绩水涨船高,券商员工的薪资也一扫2012年的颓势,平均年薪为30万,为目前统计的十大银行平均年薪近3倍。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究竟藏着何方神圣?为什么每次都能精准抄底?多方征询后发现,买入方很可能是QFII。
根据梳理统计,19家上市券商在2013年的营收高达617亿元,而净利润为163亿元,略低于2012年盈利水平。
备受业内关注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邮速递&)IPO已经被搁浅,报道称,中邮速递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出于进行战略调整的考...
基金有望成为中信证券综合实力全面提成的重要推手,强势回归华夏基金已成为中信证券的选择。有业内知情人士表示,中信证券绝对控股华夏基金...
在&招商系&地产整合即将收官之际,另一家央企背景地产巨头...
&不少国家都越发依赖一个并不符合实际的愿望&&中国的双位...
&十一&长假过后,一场波及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的讨薪维...
内地游客在香港疑似因购物问题被殴打致死事件引发各界关注。...
神奇工场是联想互联网化的试验田,5月28日...
俞敏洪表示,自己看好创过业的、30岁左右...
无论你的初创企业抱着什么样的伟大目标,你的商业模式无非就...
汽车后市场的创业窗口期已过了吗?
电视正热播一部电视剧《琅琊榜》,琅琊这个词听来就挺高雅且...
如今,一个尚未来得及收入《汉语大辞典》的新词儿&&&自媒...
&要用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创业创新者的活...
近年来,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加快推进...
本网站全部内容版权归中国经营网所有,并经中国经营报社独家授权。
Copyright(C)
China Business Media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号-1 | 公安备案编号:02 | |  深交所今日发布公告称,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已被证监会撤销证券业务许可。  据悉,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12月更名为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报道】    救市主力变身“套利先锋”贼喊捉贼,中信证券收购失败国际化战略遇囧途  一边是“券商一哥”,一边是“救市主导”,中信证券与张育军的故事俨然成为现实版的无间道。  10月13日,人社部公布最新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名单,免去张育军证监会主席助理职务,而此成为证监会有史以来落马最高级别的现任官员。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此轮A股“救市总指挥”的张育军在被查前,“救市主力”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等多名高管被查。而在金融投资圈的几大派系里,张育军与程博明同属一大派系,且是师兄弟,两者之间的关联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有市场人士猜测,张育军主导“救市”,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策略。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享有信息优势的“救市主力”摇身变成“套利先锋”颇有点贼喊捉贼的味道。  屋漏偏逢连夜雨,受“内幕交易”事件影响,身陷舆论旋涡的中信证券收购罗素投资布局海外资管业务也是一场空,其国际化战略戛然而止。  10月15日,一名研究金融的法律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救市”策略不应是张育军与券商商量出来的,监管要转型,应从制度上杜绝道德风险,如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规范、稳定资本市场发展。  中信证券与张育军“沦陷”  在A股动荡的节骨眼上,作为“救市主力”,中信证券多名高管被查,“总指挥”张育军也轰然倒下。  10月13日,国务院免去张育军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职务,而此前的9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张育军的被查无异于在动荡的中国证券市场上炸响了一道惊雷,不仅打破了此前“张育军将调任央行副行长”传闻,更加剧了市场关于其与中信证券“内幕交易风暴”关联的猜想。  今年52岁的张育军获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文凭,在中国证券界担任领导职务20多年。他的履历显示,30岁时被提拔为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处长,1995年5月任证监会办公室副主任,同年10月任深交所副总经理,1997年任证监会副秘书长,1999年任深圳证券监管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正厅局级),2000年任深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08年任上交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2012年9月任证监会主席助理。一人执掌沪深两个交易所,张育军开了先河。  此外,张育军算得上学者型官员,且业务精通。自1993年到2007年,他共出版了8部著作,内容几乎全是围绕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与法律监管。  然而,有报道称,张育军并不具有儒雅气质,个性强硬,霸道贪婪,跟券商开会时,他总会半躺在椅子上发号施令。  在担任证监会主席助理后,张育军主管证券、基金、期货等机构,外界称其为“首席”证监会主席助理,频繁代表证监会公开讲话。去年9月前,证监会主席处理吴利军赴任深交所理事长,主席助理仅张育军一人。今年3月,赵争平和黄炜升任证监会主席助理,不过二人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A股市场动荡期间,张育军更是频繁公开露面,代表证监会发布护市措施。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张育军极力推动的业务创新“两融”(融资融券),余额一度高达2.7万亿,还有1.4万亿的配资。巨量杠杆资金推动股市暴涨,但紧随其后的是暴跌。而此时,张育军摇身一变成为“救市总指挥”,“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成为绝对的“救市主力”。不过,“贼喊捉贼”的闹剧很快被发现,中信证券被指套利,成为做空主力,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等多名高管被查,张育军的“朋友圈”也被撕开了一道裂口。  在金融投资圈的几大派系里,张育军与程博明同属一大派系,二人均来自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师从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是名副其实的同门。有消息称,张程二人私交甚好。  公开信息显示,程博明等中信证券高层被查系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外界猜测,张育军主导“救市”,多次召集券商、基金等业内高管研究策略。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享有信息优势的“主力”铤而走险并不奇怪。  然而,“内鬼”很快暴露,程博明被查当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李超出任证监会副主席。次日,张育军“落马”。此前,证监会几名官员涉嫌内幕交易等被拘留。  张育军如今的结局,仿佛印证了其“未来的犯罪分子就坐在这房间里”的预言。  中信证券国际化战略“很受伤”  股市暴跌“内鬼”的爆发,也使得中信证券国际化战略戛然而止。  10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消息称,伦敦证券交易所准备以11.5亿美元的价格向私募股权集团TA Associates 出售罗素投资(Russell Investments)。这意味着中信证券收购罗素投资的计划功亏一篑。  罗素投资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成立于1936年,在全球的资产管理总额达2468亿美元。罗素也是全球仅有的几家可以提供资本市场研究、管理人研究、投资组合构建、投资组合执行以及指数服务的公司之一。  今年1月,伦交所计划出售罗素投资,预期价格14亿美元。7月10日,有报道称,中信集团正在与伦交所集团洽谈收购罗素投资,估计成交价格在18亿美元左右。溢价高达4亿美元,显示中信志在必得。  业内分析,中信收购罗素投资,是想让其承担中信证券海外资产管理业务。罗素投资拥有强大的研究能力和海外的融资能力,在海外拥有庞大的客户群,这对中信证券的国际化战略至关重要。  翻开中信证券的国际化进程记录发现,其海外战略俨然是一路囧途。  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合作夭折。中信证券转而与美国投资银行Evercore Partners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开展中国与海外市场之间的并购咨询服务。  2012年,中信收购法国里昂证券,但法国监管层将其定性为“银行控股”而受到政策限制。  日,中信证券曾表示,已完成以12.5亿美元从法国农业信贷集团手中收购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的交易。但由于中信证券的最终持有人中信集团被定性为银行控股公司,因此,在美国、欧洲等地中信证券仍无法获得证券承销牌照。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中信集团持有中信银行67.13%股份,也是中信证券的控股股东。  据了解,根据美国对银行控股公司的定义,中信集团被认定为银行控股公司,而登记为银行控股公司持股10%或以上的关联公司或者子公司不能开展承销业务。  中信证券将海外资管业务的希望寄托在罗素投资身上。同时,为了摆脱银行控股的定性,中信集团有意减持股份。然而,因为股市剧烈波动,证监会发布不得减持公告,中信证券的计划落空。  屋漏偏遭连夜雨。因涉嫌内幕交易及泄露内幕信息,包括总经理程博明在内的多名高管被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信证券收购罗素投资的负面影响。  果不其然,9月底,市场上就传出消息,称中信证券与伦交所就收购罗素投资的谈判破裂。  一券商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作为中国券商的龙头,中信证券国际化战略显得较为急迫。收购罗素投资失败,使得其国际化进程很受伤。  信息优势蕴藏道德风险漏洞  张育军的落马,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公开信息显示,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金融市场管委会主任刘威等4名中信证券高管交代的犯罪事实显示,他们都是此轮股市暴跌中的“内鬼”。“内鬼”获取内部信息后,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操纵市场,自己暗度陈仓,从中牟利。  中信证券多名高管为何会沦为“内鬼”?一名财经评论员称,资本市场是个名利场,投资者一入市场就会失去理性,叱咤中国资本市场的中信证券也不例外,也会利令智昏。究其根源,在于巨大的利益诱惑。张育军主导的“救市”措施,都是在一些会议上与券商、基金等大佬商量出来的,而其“指挥部”就设在中信证券大楼下,信息优势蕴藏了道德风险漏洞。  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不愿具名的律师向长江商报记者称,资本逐利的属性,在巨大利益面前,道德是脆弱的。  10月16日,一券商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违规操作、内幕交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证监会监管证券市场,但证监会缺乏监管,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监管,股市才能健康。“一个好的制度会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但是一个坏的市场氛围会让好人忍不住去做坏事。”该人士说,防止内幕交易关键在于制度。  10月15日,一名研究金融的法律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护市策略不应是张育军与券商商量出来的,这表明监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他看来,应从制度上杜绝道德风险,如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一行三会”,规范、稳定资本市场发展。  近日,中国(海南)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在一次会议上提出金融监管转型建议。他认为,金融业混业发展已成为现实,但金融监管仍保持着分业监管的传统体制,金融监管转型严重滞后,已不能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再加上金融监管“三会”属国务院事业单位,执法能力相对不足。他建议,尽快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中国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整合到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监管,提升执法监察水平。
广东广州股友
浙江杭州股友
他是并入中信证券了,瞎说居心叵测
无聊,9.1日中信就公告了把中信浙江合并到中信证券一起了,中信证券浙江8.15号换了新的证照!这个消息不是利空也不是利好,没用的信息
山西忻州股友
已经合并到中信母公司,撤销很正常!
利好,就算跌
是整合到中信证券了。
不是不报,今日才到
山东临沂股友
估计开盘大盘要猛跌了。中信直接跌停吧
广东广州股友
中信证券不是挂牌卖了这个子公司了吗???
下一步中信要被合并吸收了,国内超级证券公司要出现了,申万机会最大
好,恶有恶报
明明是注销,他说是撤销,居心叵测。
客户在9月11日就被转移到中信证券了
7月14600030:中信证券关于获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告
断臂?完事了!靠!呵呵。。。
本人就开户在中信浙江,是被总公司兼并吸收了,并非本文夸大其词
直接停止交易一年更爽
这足见小人太多
我们散户的钱都被他套走了
券商自营盘怎么赚钱?系统能随时掌握客户信息要赚钱不是易如反掌?
中信证券也要撤销
广东广州股友
恶有恶报 我支持!
重大利好啊
哈哈干的漂亮
已经合并报表了,依法注销。
广东广州股友
要跌停了,各位哥哥难受啊。
江西南昌股友
抱歉!内容已删除。
逃命吧!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来个利空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信证券 证监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