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求解与计算思维计算过程,宏观经济学

求解答宏观经济学计算题计算题解答.希望能写出过程的写出过程,_百度作业帮
求解答宏观经济学计算题计算题解答.希望能写出过程的写出过程,
求解答宏观经济学计算题计算题解答.希望能写出过程的写出过程,
中间两个空,上到下:100,120你自己的答案是对的.150总共是 100 + 120 + 150 = 370增加值,总共为100 + 20 + 30 = 150中间产品为 100 + 120 = 220.所以,最终产品价值为 总值 - 中间值 = 370 - 220 = 150.北大2014春季宏观经济学简答、计算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北大2014春季宏观经济学简答、计算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宏观经济学 挤出效应计算题 求过程?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这道题先得到IS-LM曲线C+I+G=Y,代入数值,得到2500+G/0.4-5000r=YM/P=kY-hr,带入数值,得到2500=y-10000r先联立得到初始的,G=300,y=3000,r=0.05之后G=600,y=3000,r=0.05代入原始的IS曲线,得到y=3750再用G=600时,联立IS-LM得到y=3500,r=0.1y的减小量是0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挤出效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宏观经济学复习与思考题:在百度上搜到的,
复习与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存量分析&&
流量分析&&
事前变量分析&&
事后变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4.请谈谈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2.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它考察总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和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涉及到经济中商品与劳务的总产量与收入、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国际收支和汇率、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短期的经济波动等现象,揭示这些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
3.答: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法、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即期分析与跨时期分析、静态、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分析法。
4.答:参考第二节。
(撰稿:刘天祥)
一、概念题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产品中不属于中间产品的是(& )
A.&某造船厂购进的钢材
B.&某造船厂购进的厂房
C.&某面包店购进的面粉
D.&某服装厂购进的棉布
2.&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
A.&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B.&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C.&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
D.&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
3.&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A.&企业间接税
B.&政府的农产品补贴
C.&公司利润税
D.&政府企业盈余
4.&经济学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厂房
C.&购买一台机器&&&&&&&&&&&&&&&&
D.&以上都是
5.&已知在第一年名义GNP为
500,如到第六年GNP核价指数增加一倍,实际产出上升40%,则第六年的名义GNP为(&
B.&1400&&&&&&
C.&1000&&&&&&
三、判断题
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3.&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4.&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5.&GN P总量增加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四、计算题
1、假设GNP为 5000,DPI为 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 200,消费为300,外贸赤字为100(单位10亿美元)。
试求:投资1,政府购买G。
2、某国 1989年、1990年的名义 GNP分别为 5 2010、54
650亿美元,而1989年、1989年的GNP核价指数分别为126.3%和131.5%(以1982年为基期),试求:
(1)这两年按1982年不变价格计算的GNP&&
(2)与上年相比,1990年的名义GNP、实际GNP的增长率及通货膨胀率
参考答案:
四、1、I=200  G=1100
2.(1)1989年的实际GNP=41179.7
     1990年的实际GNP=41558.8
  (2)名义GNP的增长率=5.08%
     实际GNP的增长率=0.92%
     通货膨胀率=4.12%
1.关键概念
均衡产出或收入& 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
乘数&& 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出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1)投资乘数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有确定的边际消费倾向值。
(2)在一个没有政府的封闭经济中,经济均衡时一定是投资等于储蓄;在一个有政府的开放经济中情况仍是这样。
(3)在均衡产出的情况下,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4)在 线上,消费支出和收入并不总是相等。
(5)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而放在银行的存款。
(6)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越高,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越低。
(1)收入超过支出,公司将减少生产,因为非计划存货量为(& )
A. 正 ;B.负 ;C.零; D.不确定。
(2)消费函数为 C=100+0.8(Y-T),政府支出乘数是(& )
A.0.8   B.1.2   C.4   D.5。
(3)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 、平均消费倾向; D 、由于收入变化引起的投资量。
(4)下列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消费倾向为 0.4 ; B 、边际储蓄倾向为 0.1 ;
C 、边际消费倾向为 0.6 ; D 、边际储蓄倾向为 0.3
(5)在四部门经济中,其他条件不变,投资、储蓄、政府购买、税收、进口同时增加,则均衡收入(&
A 、保持不变; B 、趋于增加; C 、趋于减少; D 、变化趋势不能确定。
(6)在凯恩斯45°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
净投资支出I大于零时的GNP水平;&&&
B 均衡的GNP水平;
消费C和投资I相等;&&&&&
D 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
(7)如果由于计划投资支出的减少而导致原来国民收入Y的均衡水平改变,可以预期(& )
A& Y将下降,但储蓄S不变;&
B& Y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Y和储蓄S都将下降;&&&&&
D& Y不变,但储蓄S下降
(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那么消费函数将是(& )
A 一条不通过原点的直线;    B 一条相对于横轴向上凸的曲线;
C 一条相对于横轴向下凹的曲线; D 一条通过原点与横轴成45°的直线;
E 以上说法均不准确。
(9)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10)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
A& Y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 Y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
C& Y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 Y将开始持续下降,直到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量。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12)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 )
E& 以上都不是恒等式
4、问答题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2)在一个资源未充分就业的封闭经济中,边际消费倾向为0.7,如政府一方面课征10亿元的财产税,并将此税收用作采购,试问此一收一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相互抵消?若不是,则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多大?
(3)在一个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封闭的经济中,其消费倾向为 0.8 ,如果政府一方面课征 10
亿元的财产税,并将此税收用做政府采购,试问此一收一支,对经济的效应是否相互抵消?若不是,则对 GNP 的影响有多大?
(4)陈述投资对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1)某人一生经历四个时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三个时期先后赚取收入20万元、40万元和60万元,而在退休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
①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匀消费,试决定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的消费水平,说明哪个时期以什么规模此人进行储蓄和负储蓄。
②与上述(1)相反,现在假定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在此假定下,此人在生命周期中将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流?在解答该问题时继续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该人偏好均匀的消费流。
③接下来假设该消费者的财富有所增加。新增财富为10万元,那么在可利用信贷市场和不可利用信贷市场这样两种情况下增加的财富将在生命周期中分别被如何配置?如果所增加的财富为20万元,你的答案又将如何呢?
根据下表中已知数据回答问题(单位:亿元)
可支配收入
0&&-700&2000&
2000&&-200&2000&
4000&&300&2000&
6000&&800&2000&
8000&&1300&2000&
10000&&1800&2000&
12000&&2300&2000&
14000&&2800&2000&
16000&&3250&2000&
18000&&3750&2000&
①求出个人消费和总需求,完成上表。
②假设在方程 中, 增加了200亿元,画图表明这一变化,并求出新的均衡产出、消费和投资。
③如果 不变,投资增加200亿元,均衡产出是否会发生变化?
(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投资为500亿元。
①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②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0亿元,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③若投资增至1000亿元,试求增加的收入。
④若消费函数变为& ,投资仍为
500亿元,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⑤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4)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 ,投资从300增至500亿元时,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5)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投资 ,政府购买性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 ,税收 ,边际税率
(单位均为10亿元)。
①求均衡收入。
②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③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
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④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边际税率 ,求均衡国民收入。
(6)现有一与国外不发生经济关系的封闭经济体,其消费函数为: ,(单位:亿元)。
①假如投资为50,政府购买支出为50,试问此时均衡产出为多少?试问此时发生的是紧缩缺口还是膨胀缺口,缺口是多少?
②假如投资为50,政府课征50的税,其中40用于购买支出,剩下的则用于政府转移支付,试问此时的均衡产出为多少?若充分就业的均衡产出为500,试问此时发生的是紧缩缺口还是膨胀缺口,缺口是多少?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胡振华.《宏观经济学》.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3.BDACD& BCECD& BD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为零,也可以不为零。因为存货是投资的一部分,如果计划投资中存货投资为非零,则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不为零,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如果计划投资中存货投资为零,则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可为零,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2)在一个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封闭经济中,边际消费倾向为0.8,如政府一方面课征10亿元的财产税,并将此税收用作采购,试问此一收一支,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否相互抵消?若不是,则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多大?
解答:根据乘数原理,当边际消费倾向为0.8时,政府购买的乘数为5,税收乘数为负4。因此在一个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封闭经济中,如政府一方面课征10亿元的财产税,并将此税收用作采购,二者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不能互相抵消,政府采购支出的影响大于税收的影响。根据公式
,政府购买10亿元可增加国民收入50亿元,根据公式
,课征10亿元将使国民收入下降40亿元。二者相互作用,将使国民收入增加10亿元。
(4)陈述投资对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
解答:乘数是指自发的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均衡产出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均衡产出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自发总需求由多个部分组成,投资是其中之一,
投资支出转化为居民的要素收入。当增加100亿元投资用来购买投资品时,实际上是用来购买制造投资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这100亿元就以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手中,即居民手中,从而居民收入增加了100亿元,这100亿元是投资对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
投资支出转化为居民的要素收入。居民收入按最终用途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100亿元的收入增量最终被分解为消费增量和储蓄增量。消费支出也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消费变动意味着总需求变动,消费增加即是总需求增加。这部分需求的变动是由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属于引致需求。居民收入变动引致消费需求变动。
引致需求拉动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又引致消费需求,引致需求与国民收入相互作用,形成乘数效应。新增的消费支出又以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消费品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手中,从而使社会居民收入又不断增加,这是国民收入的第二轮增加。
上述的过程不断持续循环,由投资增加带动的国民收入就不断增加,从而形成国民收入的倍数效应,这就是投资的国民收入的乘数作用。
(5)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解答:根据定义,边际消费倾向为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边际储蓄倾向为增加的储蓄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等于1,它们之间是互补关系。
因为,∵&&&&&&&
&&&&&&&&&&
即&&&&&&&&&&&&&&&&&&&&&&&&&&&&&&
由此可知:& ,&
(1)某人一生经历四个时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三个时期先后赚取收入20万元、40万元和60万元,而在退休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
①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匀消费,试决定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的消费水平,说明哪个时期以什么规模进行储蓄和负储蓄。
②与上述(1)相反,现在假定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在此假定下,此人在生命周期中将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流?在解答该问题时继续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该人偏好均匀的消费流。
③接下来假设该消费者的财富有所增加。新增财富为10万元,那么在可利用信贷市场和不可利用信贷市场这样两种情况下增加的财富将在生命周期中分别被如何配置?
&&& ①
若此人想在一生均匀的进行消费,并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必然要使其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之和等于其一生的收入。由于其一生中三个时期的总收入为120万元(20+40+60)。而四个时期的消费要均匀分布,则每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为30万元(
)。由此可得此人一生中四个时期的储蓄情况。
第一期: 负储蓄10万元
第二期: 储蓄10万元
第三期: 储蓄30万元
第四期&& 负储蓄30万元
&&& ②
由于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则该人受到流动性约束。因此此人在第一个时期只能消费20万元。从第二个时期开始,在没有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其均匀分布的消费水平为每期33.33万元(
),小于第二、第三期的收入水平。故流动性约束的的假设对后三个时期的消费没有影响。第二、第三、第四期的消费水平分别为33.33万元。
③ 在期初接受外来财富10万元,加上第一期的收入20万元,仍然小于四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此时四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为
万元。因此,此人将在第一期消费掉全部的外来财富10万元以及收入20万元。第二、三、四时期的平均消费为每期33.33万元(
)。如果可以利用信贷市场,则该消费者每期可消费32.5万元。
根据下表中已知数据回答问题(单位:亿元)
可支配收入
0&&-700&2000&
2000&&-200&2000&
4000&&300&2000&
6000&&800&2000&
8000&&1300&2000&
10000&&1800&2000&
12000&&2300&2000&
14000&&2800&2000&
16000&&3300&2000&
18000&&3800&2000&
①求出个人消费和总需求,完成上表。
②假设在方程 中, 增加了200亿元,画图表明这一变化,并求出新的均衡产出、消费和投资。
③如果 不变,投资增加200亿元,均衡产出是否会发生变化?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边际储蓄倾向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 为0.75。由此
可知,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消费函数为 。由公式 可知,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消费为700,即 为700,则消费函数
,由此可完成下表:
可支配收入
0&700&-700&2000&2700
2000&2200&-200&2000&4200
4000&3700&300&2000&5700
6000&5200&800&2000&7200
8000&6700&1300&2000&8700
10000&8200&1800&2000&10200
12000&9700&2300&2000&11700
14000&11200&2800&2000&13200
16000&12700&3250&2000&14700
18000&14200&3750&2000&16200
② 根据①的分析, 和均衡收入公式 ,当 为700,边际消费倾向 为0.75时,均衡收入 ,消费 ,投资 仍然为2000。假设
增加200,达到900,则新的均衡产出水平 ,消费 ,投资 仍然为2000。可做下图表示这一变化。
③ 如果 不变,投资增加200亿元,则均衡产出 。这表明投资的变动也会使均衡产出发生变化?
(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投资为500亿元。
①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②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0亿元,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③若投资增至1000亿元,试求增加的收入。
④若消费函数变为& ,投资仍为
500亿元,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⑤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② 由于
则总需求&&
而实际产出为8000亿元,则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1000亿元( )
&& ③ 投资增加到1000亿元时,均衡收入为
则增加的收入为2500亿元()
④边际消费倾向变为0.9时
& 当投资增加到1000亿元时,均衡收入为
& 则均衡收入增加5000亿元( )
⑤消费函数变动后,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提高,乘数也相应提高,乘数为原来的两倍。
(4)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 ,投资从300增至500亿元时,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 解答:根据消费函数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可知, ,边际消费倾
。当投资为300亿元时,均衡收入 ,当投资为500亿元时,均衡收入
。可见投资从300增至500亿元时,均衡产出增加500亿元。
& (5)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投资 ,政府购买性支出
,政府转移支付 ,税收 ,边际税率为& (单位均为10亿元)。
①求均衡收入。
②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③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
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④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边际税率 ,求均衡国民收入。
解答:①根据三部门经济均衡收入公式(3.25)可得均衡收入
②投资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③根据题意,原均衡收入为1040,现在要达到1200,则均衡收入需要增加160,即 ,根据②计算出的乘数,可得:
(a)政府购买需要增加&
(b)税收需要减少&
&& (c)由题意 ,根据&
&&&&&&&&&&&&&
&&&&&&&&&&&&&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160和税收160,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④当边际税率 时,均衡国民收入
(6)现有一与国外不发生经济关系的封闭经济体,其消费函数为: ,(单位:亿元)。
①假如投资为50,政府购买支出为50,试问此时均衡产出为多少?若充分就业的均衡产出为500,试问此时发生的是紧缩缺口还是膨胀缺口,缺口是多少?
②假如投资为50,政府课征50的税,其中40用于购买支出,剩下的则用于政府转移支付,试问此时的均衡产出为多少?若充分就业的均衡产出为500,试问此时发生的是紧缩缺口还是膨胀缺口,缺口是多少?
解答:①因为税收为零,均衡产出
由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产出为500,则发生的是膨胀缺口,缺口为100
②因为没有进出口, 为10,均衡产出
由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产出为500,则发生的是紧缩缺口,缺口为60。
(撰稿:黄微分)
课堂习题:
假设LM方程为Y=500+25r(货币需求L=0.2-5r,货币供给为100亿)
(1)&计算:1)当IS为y=950-50r(消费C=40+0.8Yd,投资i=140-10r,税收t=50亿,政府支出g=50包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当IS为Y=800-25r(消费C=40+0.8Yd,投资i=110-5r,税收t=50亿,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答:(1)情况&1&
LM曲线:y=500+25r&&&&&&&&&&&&
IS曲线:y=950-50r
解得:r=6&&&&&&
y=650&&&&&
i =140-10r=80
LM曲线:y=500+25r&&&&&&&&&&&&
IS曲线:y=800-25r
解得:r=6&&&&&&
y=650&&&&&
i =110-5r=80
(2)情况&1&
求IS曲线:I+(G+△G)=S+T
&&&&&&&&&&&&&&&&&&
(140-10r)+(50+30)= -40+(1-0.8)(y-50)+50
&&&&&&&&&&&&
所以:y=1100-50r
&&&&&&&&&&&&&&&&&&
G增加,LM不变,LM仍为:y=500+25r
&&&&&&&&&&&&&&&&&&
IS曲线为:y=1100-50r
&&&&&&&&&&&&
解得:r=8&&&&&&
类似地求得:
IS曲线:y=950-25r
LM曲线:y=500+25r
解得:r=9&&&&&&&&&&&
1、名词解释
资本边际效率& 流动偏好陷阱&
IS曲线& LM曲线&
1)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大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
2)设d为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若d值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 )
3)设β为边际消费倾向,如果β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 )
4)LM曲线呈水平段的区域称为“古典区域”。 ( )
5)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 )
6)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会使得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
1)设货币需求函数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20亿元其他条件不变,则使LM曲线(&
&A、右移10亿元 B、右移20亿元乘以k
C、右移20亿元除以k& D、左移20亿元除以k
2)在IS曲线和LM曲线围成的Ⅳ区域里,有(& )
I小于S,L大于M&&&&&&&&&&
B&& I小于S,L小于M
I大于S,L大于M&&&&&&&&&&
D&& I大于S,L小于M
3)如果净税收减少10亿元,会使IS曲线(&& )
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
B& 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 4、计算题
1)在两部门经济中,若i=100-5r,s=-40+0.25y,求:IS曲线。
2)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名义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价格水平P=1,求:LM曲线。&
3)假设两部门经济中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量为220,c=100+0.8y ,i=150—6r,
①导出IS和LM方程。
②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4)假定某两部门经济中IS方程为y=1250—30r,货币供给为150,当货币需求为L=0.2y—4r时,
①求LM方程;
②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与利率为多少?
③当货币供给不变而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求LM ’ 方程和均衡收入。
5、简答与论述
1)LM 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各区域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2)试述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内容。
2. &√&√√&
&(1):IS曲线为y=560-20r
&(2):LM曲线为y=1000+25r
(3):①IS曲线为y=1250-30r,LM曲线为y=1100
②均衡收入y=1100,利率r=5,投资i=120
(4):①LM曲线为y=750+20r
②均衡收入y=950 ,利率r=10 ,
③LM曲线为y’= 600+35r& 均衡收入y’=950。
5、简答与论述
(1)答:(要点)根据LM曲线斜率的大小,可将LM曲线分成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三个区域。①货币投机需求曲线上,有一段水平区域,这表示利率极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呈现无限大的状况,这一段就是“凯恩斯陷阱”。从“凯恩斯陷阱”中可以推导出水平状的LM曲线,LM曲线上水平状的区域叫“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在“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斜率为零。②当利率非常高时,货币投机需求则为零,货币需求全部为货币的交易需求,LM曲线就呈现垂直形状。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③LM曲线上的凯恩斯区域与古典区域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中间区域的斜率大于零。
(2)答:(要点)第一,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与投资。第二,消费由消费倾向与收入决定。第三,消费倾向相对比较稳定,故投资成为影响国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第四,投资由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比,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比。第五,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第六,资本边际效率由投资的预期收益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决定。第七,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在于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组成的总需求不足,而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一、名词解释
内在稳定器&&
挤出效应&&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基础货币&& 公开市场业务
二、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A.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3.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4.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三、判断题
1.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税。&&&&&&&&&&&&&&&&&&&&&&&&&
3.内在稳定器有自发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的运用。&&&&&&&&&&&&&&&&&&&&&&&&&&&&&&&&&&&&&&&&&&&&&&&&&&&&&&&&&&&&&&&&
4.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5.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四、简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
2.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的内容。
3.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五、论述题
1.试结合IS-LM模型论述货币政策效果。
2.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又称自动稳定器。是指某些财政制度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其内容包括所得税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2.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以政府支出代替了私人支出。
3.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留的准备金的比率,用rd表示。
基础货币包括公众持有的通货与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以及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总额。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5.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国债和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行为。
二& 选择题&&
三. 判断题 √& && √&
四、简答题
1. 要点:(1)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物价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
2. 要点:(1)所得税制度;(2)转移支付制度;(3)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3. 要点:(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
五、论述题
1.要点:(1)正常情况:①
LM曲线形状既定,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小;②IS曲线形状既定,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反之,LM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2)特例:①凯恩斯陷阱;②古典情况。
2.要点:(1)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2)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3)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但又不太严重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组合;(4)经济严重萧条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组合。
一,名词解释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古典总供给曲线
1、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何不同?
2、用图形分析法导出一条总需求曲线,并分析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斜率的因素。
3、在什么条件下,AS曲线分别是水平的、垂直的和向右上方倾斜的?
4、在凯恩斯区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利率和就业量的变化,并用图形分析加以说明。
5、在古典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利率和就业量如何变化,并用图形分析加以说明。
假定某经济社会C=YD,I=150-6r,T=50,G=40,从而IS方程为Y=1250-30r;名义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
(1) 求价格水平为P=100%=1,P=1.2,P=1.5时的LM方程。
(2) 求上述三种价格水平下的总需求方程,并求解均衡收入和利率。
(3) 画出总需求曲线AD。
当P=1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投放量,从而使Ms=200,求Y,r,并且和2)对比,在3)所做图中画AD曲线,此时,AD曲线有什么变化?
(5) 当投资需求利率弹性变小时,比如,I=120-3r,总需求曲线斜率如何变化(LM曲线不变)?
(6)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变大时,比如,L=0.2Y-10r,总需求曲线斜率如何变化(IS曲线不变)?
2、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25 P,试求:
(1)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2)如总需求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如总供给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已知W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方程式来描述:C=120+0.8Y,I=50-200r,Y=C+I,
L=(0.5Y-500r)P,(1)如果在08年W国的价格总水平是2,货币供应量是500,写出W国的总需求函数;(2)W国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利率分别是多少?
二,1、总需求曲线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需求量(居民户,企业,政府,国外)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微观需求是向对于供给,就是对于某物品的需求,而宏观是一种关系。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和总需求的影响就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小(即总需求曲线越平坦)。相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物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和总需求的影响就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大(即总需求曲线越陡峭)。
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既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总需求的变动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小。相反,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既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总需求的变动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既定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就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相反,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既定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就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
第四、乘数。乘数越大,既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最终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相反,乘数越小,既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最终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
因此,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同方向变动,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乘数反方向变动。
根据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决定还可以推导出两种特例:第一种是古典特例。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LM曲线是一条垂线,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有最大的影响,从而总需求曲线也就是一条水平线(其斜率为零)。第二种是凯恩斯陷阱。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即在既定的利率之下,公众愿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供给量,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因此,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总需求没有什么影响,总需求曲线就是一条垂线(其斜率为无限大),即总需求不会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
3、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AS曲线是垂直的;在刚性货币工资的条件下,AS曲线是水平的;在投入要素价格具有粘性时,AS曲线向右上倾斜。
4、在凯恩斯区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使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产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5、在古典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当政府支出增加时,价格水平提高,而不能增加国民收入。
1)Y=1/k&M/P+hr/k=1/0.2&150/P+4&r/0.2=750/P+20r&&&&
(LM方程)
P=1&&&&&&&
P=1.2&&&&&&
P=1.5&&&&&&
0/P+20r&&&&&&&&
r=25-15/P代入LM方程
Y=750/P+20&(25-15/P)=450/P+500
&=(500P+450)/P&&&&&&&&
(AS方程)
P=1&&&&&&&
r=25-15=10
P=1.2&&&&&
r=25-12.5=12.5
P=1.5&&&&&
r=25-10=15
Y=1000/P+20r=1000+20r&&&&&
(LM方程)
&& 此时,AD曲线右移,在上图中,从AD1至AD2。
& 5)& I=120-3r
Y=(a-bTa +G+In-dr)/[1-b(1-t)]=(100-0.8&50+120+40-3r)/0.2
&=1100-15r&&&&&&&&&&&&&&&
(IS方程)
5)时IS曲线斜率比4)时大,从而AD曲线斜率变大。AD曲线斜率和IS曲线斜率同方向变化。
L=0.2Y-10r&&&&&&&
Y=750+50r&&
时&& r=1/50Y-15
LM曲线斜率=1/50&&&&&
Y=750+20r&&
时&& r=1/20Y-37.5
LM曲线斜=1/20
和1)相比6)时LM曲线斜率变小从而AD曲线斜率变大,AD曲线斜率和LM 曲线斜率反方向变化。
2、解:(1)P=2&& Y=250
(2)P=2.91&& Y=250
(3)P=1&&&&&
10、解:(1) Y = C + I = 120 + 0.8Y + 50 & 200r
r = 0.85 & 0.001Y
500 = (0.5 Y & 500r) * 2
r = 0.001Y & 0.5
Y = 425 + 500/P
(2)r = 0.175 Y = 675
一.名词解释
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汇率、实际汇率、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均衡函数、BP曲线、马歇尔-勒纳条件、IS-LM-BP模型
二.判断题:
(1)如果某国通货膨胀率高于外国,则该国的货币价值必然下降。(&&
(2)在开放经济下,当国外有通货膨胀时,会通过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使本国物价上涨。(&&
(3)在长期,政府缩减支出G将加大本币升值的压力。&&
(4)在针对国外产出波动稳定国内产出方面,浮动汇率制比固定汇率制要好。(&&
(5)政府预算赤字的增加总是会导致经常账户的恶化。&&
(6)如果在当前一段时期内两国间的汇率保持固定,假定资本是完全自由流动的,那么两国的利率必须相等。&&
(7)直接标价法下,实际汇率升高的国家的商品和劳务变得更便宜;间接标价法下,实际汇率升高的国家的商品和劳务变得更昂贵。&&&
(8)实际汇率变化后,净出口变化的幅度和速度主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对相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或反应速度。&
(9)其他因素不变时,本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导致本币升值,贸易伙伴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导致本币贬值。&&
(10)一般地,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中央银行不能采用货币政策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
三.选择题:
(1)下列内容哪一项应该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 )。
A.本国商品进口增加&&&&&&&&&&&&&&&
B.本国在外国银行的存款增加
C.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增加&&&&&&&
D.本国居民获得国外亲属的汇款增加
(2)下列各项因素中,哪一项会引起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
A.外国对该国的出口品和资产的需求的增加&&&&&
B.该国净出口减少
C.该国的利率水平上升&&&&&&&&&&&&&&&&&&&&&&&
D.以上各项都不对
(3)货币对外贬值,这样可以(&& )。
A.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并且减少外资流入 B.减少出口,限制进口并且减少外资流入
C.促进出口,限制进口并且鼓励外资流入 D.减少出口,促进进口并且鼓励外资流入
(4)下列哪一种情况使得对美元资产的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A.美国公民对外国物品的需求增加&&&&&&&&
B.外国人对美国物品需求减少
C.预期美元会升值&&&&&&&&&&&&&&&&&&&&&&
D.政府有预算赤字
(5)在BP曲线上方的所有点都是( )。
A.国际收支盈余点&&&&&&&&&&&&&&&&&&&&&&
B.国际收支逆差点&&
C.国际收支均衡点&&&&&&&&&&&&&&&&&&&&&&
D.不决定国际收支状况
(6)在IS-LM-BP模型中,国外利率的提高将使(&&
A.IS曲线左移&&
B。LM曲线上移&&
C.BP曲线右移&&&
D.BP曲线左移
1.试用图示法说明汇率的决定。
2.在给定的实际汇率水平下,一国收入增加如何影响该国的净出口?一国实际利率的变化又如何影响该国的实行汇率?
3.说明国际收支曲线(即BP曲线)的推导过程。
4.说明IS-LM-BP模型和IS-LM模型的区别及其意义。
5.在固定汇率制下,如果国内存在经济衰退,能否在不宣布本国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消除国际收支逆差?怎样消除?
6.试说明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7.说明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过程。
五计算题:
1.在不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情况下,某经济的情况由以下方程和数据描述:
消费函数:C=40+0.8Y&&&&&
进口函数:M=30+.2Y
投资:&&&&
I=25&&&&&&&&&&&&&
政府购买:G=25&&&&&&&
出口:X=100
求:(1)该经济均衡的产出水平和相应的贸易收支;
(2)使贸易收支平衡的产出水平。
2.设某国宏观经济由下述方程描述:
C=28+0.8Yd&&
T=25+0.2Y&
+mY=2+0.1Y&&&
(单位:10亿美元)
求:该国的均衡产出与贸易差额。
&习题参考答案
二判断题& √&&
三选择题& CBCCAD
1.试用图示法说明汇率的决定
答: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当然就是货币市场买、卖双方交易的市场价格。这一价格正好使货币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下面以美元的名义汇率的决定为例。
具体论述参见第二节“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2.在给定的实际汇率水平下,一国收入增加如何影响该国的净出口?一国实际利率的变化又如何影响该国的实行汇率?
答:在给定实际汇率时,一国收入增加消费者用于购买本国商品和进口商品的支出都会增加。由于出口取决于国外的实际收入,而不直接受到本国实际收入的影响,因此,净出口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
如果两国的利率水平存在差异,就能够引起资金的跨国流动,进而引起汇率的变动。如果本国的利率比外国的利率高,会引起外国资金流入本国,购买本国货币,远期外汇市场上本币的供给增加进而使外币远期相对于即期升值,本币远期相对于即期贬值,改变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3.说明国际收支曲线(即BP曲线)的推导过程。
答:推导过程参见第三节第一点。
4.说明IS-LM-BP模型和IS-LM模型的区别及其意义。
答:IS-LM-BP模型参见第三节第二点,图7-6。BP曲线给出了在给定的汇率下与国际收支相一致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有了IS-LM-BP模型,就能从理论上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若干宏观经济问题。
5.在固定汇率制下,如果国内存在经济衰退,能否在不宣布本国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消除国际收支逆差?怎样消除?
答:参考图7-26。
6.试说明在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答: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将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但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不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将使国民收入和利率同时上升,货币政策有也是有效的。具体参考第四节第二大点。
7.说明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过程。
答:参考图7-24。
解:(1)Y=C+I+G+(X-M)&&&&
M=30+0.2&400=110& 贸易收支处于逆差状态,为-10
(2)使贸易收支平衡的产出应满足:M=X,即M=30+0.2Y=100,则Y=350
2. 解:Y=C+I+G+(X-M)
贸易差额为:X-M=20-(2+0.1&20)=16
本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失业
1、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
2、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3、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
4、平衡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 )
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反向关系。(& )
6、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
7、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显著上涨。(& )
三、选择题
1、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 )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价值量
货币发行量太多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
以上都不是
2、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的人是( )
债权人&&&&
债务人&&& C
养老金收入者&&&&&&&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包括 (& )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B& 需求膨胀推动通货膨胀
货币过度发行通货膨胀&&&&&&&&
D& 部门间生产率增长差别导致通货膨胀
4、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给下列那些人带来好处 ( )
A养老金收入者 B& 领固定工资者&
C& 持有现款的人& D&
身负重债的人&&&&&&&&&
5、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 )
需求拉动&& B&
成本推动& C&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D& 上述都对
6、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 )
各部门工资相继上升&&&&&&&
B&& 货币需求过大
部门间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
D& 国际市场上的不稳定
7、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因素有(& )
投资需求增加&&&&&&&&&&&
B& 货币供给减少
政府支出减少&&&&&&&&&&&
D& 政府收入增加
8、根据价格调整方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可以( )
人为制造衰退&&&&&&&&&&&&
B& 减少货币发行量
降低实际GNP&&&&&&&&&&&&
D& 以上都对
9、下列哪一个不是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分类的(& )
平衡的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B&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D& 结构性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是如何分类的?
2、治理通货膨胀有那些方法?
3、简析结构性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4、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5、试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6、试析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形成?对此应如何治理?
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一条反映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2.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4. 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5.是指在劳动范围内,有就业能力并且有就业要求的人口没有就业机会的经济现象。
DAADD&& CADA
1.(1)从价格上升的不同速度,可以分为
温和的通货膨胀
奔腾的通货膨胀
超级的通货膨胀
(2)按价格影响的差别,可以分为
平衡的通货膨胀
平衡的通货膨胀
(3)按人们的预期,可以分为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4)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可分为:
&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2. 答:由于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有相当的不利影响,主要的治理措施有: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
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3. 答: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所出现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一个国家中一些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些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
(2)一个国家中,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的开放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与世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封闭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快;
(3)一个国家中各部门的产品供求关系不同,也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发生。
(1)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当发生未预期通货膨胀时,有固定货币收入的人以及债权人遭受损失。相反,对于非固定收入者及债务人都是受益者。
(2)对财产分配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侵蚀着货币购买力,使任何以固定货币数量计算的资产的真实价值也受到影响。对于持有不变价格财产的人来说其拥有的债券、银行存款的票面价值是相对固定的,实际价值将随物价上涨而下降。对于持有可变价值财产的人来说,他们则会因通货膨胀而受益。
(3)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货膨胀造成人们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导致流通中的囤积居奇,企业不再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是抬高物价,粗制滥造,结果形成资源浪费,生产能力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4).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短期看,当有效需求不足而且社会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时,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扩大总需求,从而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提高经营成本,使生产投资下降,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5).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国家,国内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上涨,从而影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出口减少。而本国货币贬值,必然导致进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增加,致使国际收支恶化。
5. 答:通货膨胀的原因简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
&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社会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总需求持续增加引发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治理对策: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本意习题】
一.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2)经济周期;(3)加速原理&
二.简述题:
(1)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内容
(2)简述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路
(1)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B.技术进步&&&&&&&&
C.制度与意识的调整
(2)在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因素是( )。
A.资本&&&&&&&&&&&&&&&&&&&&&&
B.技术&&&&&&&&&&&&
C.自然资源
(3)一个中周期持续的时间一般为( )。
A.8-9年&&&&&&&&&&&&&&&&&&&&
B.3-4年&&&&&&&&&&&
(4)经济周期中两个主要阶段是( )。
A.繁荣和萧条&&&&&&&&&&&&&&&&
B.萧条和复苏&&&&&&
C.繁荣和衰退
(5)持续时间约为15-25年的经济周期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 )。
A.基钦&&&&&&&&&&&&&&&&&&&&&&
B.朱格拉&&&&&&&&&&
C.库兹涅斯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
(2)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3)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
(4)朱格拉周期是一种短周期。&&&&&&&&&&&&&&&&&&&&&&&&&&&&&&&&&&&&&
五.操作题:
下表是我国年的实际GDP增长速度的有关数据。
(1)请据此画出这期我国经济周期活动图;
(2)如果这其中有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年份&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
GDP增长率(%)&11.7&7.6&7.8&5.2&9.1&10.9&15.2&13.5
年份&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
GDP增长率(%)&8.8&11.6&11.3&4.1&3.8&9.2&14.2&14
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GDP增长率(%)&13.1&10.9&10.0&9.3&7.8&7.6&8.4&8.3
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GDP增长率(%)&9.1&10.0&10.1&10.2&11.1&11.4&9.9&
资源来源: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
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
(2)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的进步,它既包含了经济增长的量的含义,也包括了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3)加速原理是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引起投资支出数量成倍增长的经济规律。
(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说明,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储蓄率决定其资本存在规模,从而决定其生产水平。储蓄率越高,资本存量越多,产出水平也越高。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提高引起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但最终当达到新稳定状态时增长放慢。因此,高储蓄率引起了稳定状态的高产出水平,但储蓄本身不能引起长期的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一个经济的人口增长率是决定长期生活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均产出水平越低。新古典关于稳定状态的结论是:
。因此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稳态收入水平由储蓄率和人口增长所决定。如果没有技术变化,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
(2)乘数--加速原理的核心思想是:投资通过乘数作用于收入,收入通过加速作用于投资,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国民经济交替扩张和收缩。其基本运行机制见乘数--加速模型概述。
四 判断题&
&& √& √& &
(1)作图如下
(2)1978年至1984为第一个经济周期;为第二个经济周期;1992到今为第三个经济周期。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经济增长的波动性明显减弱,其周期性特征日益不明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级宏观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