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连续大跌原因几天下滑什么原因

下降过程中出现的双十字星并伴有连续几天的量能缩小代表着什么?可靠性大不大?
下降过程中出现的双十字星并伴有连续几天的量能缩小代表着什么?可靠性大不大?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那是调整,但关键转变要看是否底部放量
就是说 是不是上涨 还要看量能突破?
是的,你看那软件的指示,其实最重要买入的旁边是量能的突破
单看你这只票就是大跌的开始,有继续下探要求,不知是那支票
你看图上上涨放量下跌缩量,上涨时不能冲破阻力线,说明资金逢高减仓,近期缩量同时也是受大盘影响,但是这种情况不会持续,近日就会进行方向性选择,下跌破位概率大,要上涨,必须放量并且突破前期高点过阻力线,如果过不了,每次冲高都是卖出机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有疑问可留言。
像这个票,建议避险
这是下跌至短线低点时的,跌幅缩小和跌势减弱,以及卖出愿意的衰竭。在预示着后市将会以上涨回升为主。以下为附文发送的一条近日市场的看点,以及操作上的建议,供你参考---
【多日阴跌跌势得到抑制,技术指标低位拐头向上;预计后市将会反弹回升,择股介入做多企稳个股】
结束全周交易,周五A股市场小幅走低,上证综指连续第三日失守被称为“牛熊分界线”的半年线支撑。周五上证综指收市报2838.84点,跌0.52%;深证成指收市报11384.16点,跌0.80%。深沪两市共成交1293亿元,较上一交易日萎缩两成,至近半年来的地量水平;A股市场超过六成个股下跌,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股领跌大市,地产股和金融股也跌幅居前。全天收出实体很小的阴十字星,全周跌幅为4.1%。
全天大盘蓝筹股护盘迹象明显,沪市前十大权重股无一下跌,而午后资金更是集中流入金融、地产行业,成为推动大盘止跌回升的主要动力。上证综指自本周四以来连续两日失守半年线,其跌势得到了抑制,大盘已处短线低位,刺激部分技术买盘入市回补。
前市来看,经过多日的阴跌,上证指数从3068下滑到2868,跌幅已达半分钟六十七,“两油”也已回调的短线底部,有了初步企稳的迹象。预计大盘在两油的拉动下,即将开始走出企稳回升的走势,但是,其中还无法排除小幅的二次探底。即使大盘开始有了底部企稳的迹象,但并不是所有和大盘联动的个股,同时就会走好,这其中有个时间先后和节拍上的因素,还需予以注意。
在短线底部企稳后,大盘反弹的的高点,将会在3160点的目标点位上;大盘的中线走势,将不排除进行一系列的、收敛的箱体震荡,其底部将会逐步抬高。至于今年5月27日形成的向上跳空缺口,只剩4.45未能回补,就只有当作“历史遗留问题”,留待以后去回补了。
接下来几天的盘中震荡行情,是投资者调仓换股、汰弱留强、避高选低的机会,投资者可逢高卖出主力出货股,减少损失,在回调到位的后市,选择低位个股和布局业绩成长股,等待后市大涨挽回损失。
尤其今年再见新高的可能性只会是为零。 尤其是当前市场的环境较上半年已有所不同,不会再有那种单边上扬的走势,操作上仍宜谨慎,而在短线反弹高点之前,大盘的震荡将会加剧。
另有,上半年的市场行情,是为资金推动型,而年内高点出现之后的市场行情,将会是业绩支持型的,这不能不说是在炒作特点上的战略性的转移。再加上盘中个股也已经是百分之九十八的比例,先后有了年内高点,后市就将难有新高。
在短线即将触底反弹的底部,目前可以先行做足功课,适时择股介入做多。即使做多,也还要回避正在回调的、短线反弹到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回调到位的短线、底部蓄势充分的个股,或者和大盘联动的那些个股。但是,期望不宜太高。
短线底部整理充分的个股推荐:000553沙隆达A。该股近期股价三次回落到7.00的价位之下,完成了三重底的构筑,目前处于短线底部,现价7.06。因为上述的原因,股价将会有个上好的表现,暂可看高到8.20的颈线位一线。建议可以积极介入做多,开始看好该股走强回升的后市短线走势。
单从股票形态看,股票面临方向选择。。。如再接合大盘的话,如在年初情况下,看涨。。。现在出现的话,往往进一步大跌辅垫
是吗~~~~~~~~要不要卖?
我都不知道具体股票,怎么解答呀
600017日照港
弱势股,而且这类股一般属于一波行情补涨股。。。
现在已经接近60日线了,今天大盘受外围有色等大宗商品走弱,哪么看一下,今天美国股市具体情况,先不急砍。。。但如果盘中有比较大差价,那么可考虑做T+0,或逢高出局。。。
上涨时不能冲破阻力线,说明资金逢高减仓才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股票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2013 年末,IBM 连续 6 个季度业绩下降,是出了什么问题?
IBM似乎在这次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浪潮中,反应比较慢。新CEO上台以来业绩连续下降,这次大象能否再次起舞呢?IBM 公布了 2013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 […] 尽管该公司这一季的每股收益的情况好于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但营收情况却依然差于市场预期。这一财季,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的 247 亿美元下滑了 4% 至 237 亿美元 (经汇率变动调整后为同比下滑 2%),而这也是 IBM 连续第六个季度的销售状况出现下滑。via
按投票排序
严重的感冒发烧中,被拉来说几句就说几句,说得不好的地方请看在我半死不活的状态上,多包涵则个。其实排名第一的匿名用户的答案的大多数观点和论述,我都赞同和认可,尤其是第二第三段很多的观点都属于切中要害。只是我觉得可能还略欠全面,所以在这基础上补充几句。首先先说下这个财报。其实这个财报还不错。你可以解读为“连续6个月营收下降”也可以解读为:“盈利能力渡过低谷,开始回升”要知道,二季度的财报IBM利润率同比下降了17%,三季度同比涨了6%。当然,媒体这样以看衰的姿态解读,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也是站在一个看衰的角度。只不过,看衰这个事,其实和这财报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说到底,等着4季度和2013全年财报出来以后可以看看,全年营收肯定不会低于近几年的最低谷2009年:958亿,而且我觉得极有可能还能冲击下2010年的数字:999亿,冲一下千亿大关。而且IBM的解释也很好啊,受新兴市场的的拖累,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经济发展没那么猛了,受了牵连了啊,从数字角度看也确然如此。等到2013年度财报出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财报还会显示说IBM在云服务大数据等新兴市场领域增长迅猛什么的。其实看起来都会挺好的。但是不出意外的话,其结果还是会被一样看衰,尤其是IT媒体的视角和IT人的视角。因为这些其实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这是看衰而解读的财报,而不是财报解读导致的看衰。当然,我并不是说这种看衰有问题,我只是说这种看衰并非来源于财报。那么看衰来源于什么?其实很多答案都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描述,有很多我认同的观点,就不一一列举了,仅就我想补充或有不同意见的说两句。1. 很多答案说到了IBM产品的全线落后,甚至进一步说IBM什么都没有了,但也有人说IBM依然在高端领域牢牢把握一席之地。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想重点指出一点:从不同部门的营收情况来看,这一财季,IBM全球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了6%至5.02亿美元 (经汇率变动调整后为同比增长9%),软件部门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至58亿美元 (经汇率变动调整后为同比增长2%),而全球商业服务部门的营收为46亿美元,同比持平 (经过汇率变动调整后为同比增长5%)。  IBM传统的部门,系统和集团部门第三季度的营收仅为32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7%(经过汇率变动调整后为同比下滑16%),成为拖累这一季营收最主要的原因,此外,全球科技服务部门的营收也同比下滑了4%至95亿美元(经汇率变动调整后为同比下滑1%)。GF还是小头,只有5.02亿,软件产品58亿,GBS 46亿, 硬件系统科技部门 32亿,GTS 95亿产品总共90亿,服务总共146亿。IBM最大的重心已经早就不在产品上了。不知道某些知友所谓的IBM产品绑架的论述的依据从何而来,很有可能是因为某个出色成功且特有责任心归属感的IBM account sales,但是据我所知,这绝对不会是常态。事实上,据我所知,虽然不排除有少数有着企业责任感的IBM服务线同仁依然会努力推荐IBM的自有产品,但一般来说GBS和GTS卖oracle可以比卖DB2积极多了。前者是他们自己的业绩,后者可是软件部的业绩。前者他们可以舒舒服服得当甲方,后者是兄弟部门,你总不能老是撑着甲方的老脸吧?还磨不开面子要替兄弟部门擦擦屁股什么的,因为至少在客户眼里,你们IBM是一家的。GF就更不用说了,走IBM的自有产品那是作死,啥都透明还玩什么玩?最好卖点没有人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才好吧?所以归根结底,在服务线的人来看,总的来说,最低限度,对所有的软硬件产品,并没有对自家的有特别的力荐。而IBM现在最大的产品是服务,你总不能说服务这种产品形态本身过时了吧?现在人人叫嚣产品服务化,人家郭士纳大大N年以前就惊人的洞察力体会到了这一点,很多年前,IBM就已经转型服务为主了。要不是这样,因为软硬件产品本身的落伍,IBM早在很多年前就要倒下了,就没有必要等到今天再来探讨看衰IBM这个问题了。2.其实应该看看,在这份财报的背后,都有着IBM怎样的努力和动作。大陆应该是最明显的,要不数码先生怎么能有那么显赫的晋升和现今在IBM Global的地位呢?应该说,他是IBM全球策略非常努力和冷酷的执行者。裁员,大幅消减福利,压迫供应商,甚至有匪夷所思,令人瞠目结舌的报销,和PO政策出台,可以说2013一年,IBM已经从中极限压榨出很多潜能了,否则不会有利润的扭转。第四季度的财报不出意外的话,在利润方面也不会太难看。虽然从各种感情和道德的角度来看,这些措施难免有点令人伤心和鄙夷,但是从商业角度来看,至少在短期的层面上来说是有效的。当然,IBM还没有到不择手段,绝境求生的地步,否则不会在2013年压制野蛮疯狂成长的GF业务。如果不打压这一块的话,财报营收方面可能要好看不少呢。郭士纳这个名字,应该是现在老IBMer在嘴里,在心里念叨最多的名字了吧?IBM现在有新一代的郭士纳么?没有。IBM早已经是一个股权分散,完全没有创始人痕迹的企业了,这和facebook,google都不同,甚至和微软也不同,微软好歹还有盖茨这么一位明确的太上皇。所以IBM和这些企业都不一样。所以一方面,你可以理解为,现在没有郭士纳,现有的IBM的高层决策者,正如某个匿名用户的答案所说,忙着挣钱,忙着追求稳定的财务回报。完全没有开拓,创新和突破的精神。另外一个方面,你也可以理解为,作为董事会,既然还没有找到第二个郭士纳,作为CEO,既然不是郭士纳第二,那么还不如稳稳当当,处理好财报表现,尽量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调整姿态,等待找到第二个郭士纳。一方面,可以尽情嘲笑现有的IBM管理层缺乏远见卓识和超强能力,天天也就剩下为了这点财报表现穷折腾,苟延残喘,视长远的危机而没有应对作为,另一方面,你也不得不承认,既然他不是郭士纳,这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和FB之于扎克,google之于三驾马车,apple之于乔帮主等不同。IBM不是一个刚刚通过创业长成的新兴企业,留有创始人的明显痕迹,也和创始人有着比较明显的命运捆绑。IBM通过很多很多年,才走到今天这种成熟的架构(未必是更优的,但肯定是更成熟的)。前面所说的那些企业,如果要再生存个100年,最终也要走到这种架构下。所以IBM未来的变数也会更大。但是IBM的董事会有这种传统,找到并接纳“郭士纳”们的传统。所以,唯一的问题是:新一代的郭士纳在哪? 这个嘛,至少我还没有看到。找不到,或者找错了,那就虾米了。当然,“有史以来最NB的卖糖果的”不是那么容易找的。这就是我对IBM是否能大象再度起舞的看法。至于我看衰目前IBM的原因,其实我在其他一些答案包括我的专栏里也说过。一方面确实是IBM的技术方向,已经和世界主流偏离。但是最近几年给IBM挣钱最多的一项技术,不是和IBM产品相关的任何一项IT技术,而是一个叫做“方法论”的技术。和IBM的竞争对手有关?其实IBM的竞争对手们日子也不怎么样,有很多,例如HP,还远不如IBM呢。其实,直接的原因,可以看到,是开源技术的冲击。深层次的说,人类对于知识的积累,学习,利用和创造,尤其在IT技术领域,已经渐渐得远离了那个自我封闭,独立研发的闭门造车年代,从一个个技术大牛,NB的科研机构实验室争相林立,相互竞争的年代,来到了全球技术分享和融合的时代。开源碰上互联网,就像是乾坤大挪移遇到了九阳神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横扫天下无数。如果10多年前,IBM遭遇的危机,是业务模式的危机,从软硬件产品到服务的转型使得它安然渡险。那么今天IBM的危机,是整个IBM知识体系的危机,其中包含IT技术层面的知识体系,研发机制的知识体系和关于现在市场的知识体系。当IBM还在埋头提升那个小数点后的第N个9的时候,突然抬头一看,世界已然变了,这个行当发展的方向,已然是远远落在了它的想象之外了。最后补充几点和其他答案有点意见差异的地方:1. IBM一直以来在中国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国企和政府,不存在以后如何的问题。保守估计IBM的named account80%以上都是国企和政府,不单IBM如此,所有在中国2B咨询及系统集成,软件应用领域做大的企业应该都是这样。希望以后这个情况能改变2. 业界从某种角度看或许在去IBM化,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业界也在IBM化。IBM这些年出走的人在业界绝对可以组成一个客观的NB军团。凯捷,埃森哲这些竞争对手方,处处都能看见IBM的老面孔,甚至凯捷这种地方,简直都快成了IBM分部了。客户那边就更不用说了,做个客户被挖几个人是很正常的,整个团队被客户端了也不少见。而前IBMer,有自己的圈子,共同语言和某些思维习惯上的一致性,不能不慨叹,IBM还是有其独到的地方的。
IBM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在IT领域,有两个世界:Enterprise IT和Consumer/Internet IT,15年前,甚至10年以前,Enterprise客户是高帅富,而IBM的成功正是依托于这个市场。作为IBM多年的客户,我们必须为了他们产品不错的scalability, reliability,全面的产品线以及他们和复杂企业客户打交道的能力付出很多溢价。IBM完美的演绎了《创新者的困境》中描述的场景:传统市场遭受到了在另外的一个低端、低利润率的市场中发展起来的创新性技术的冲击,而在这些技术、产品领域,他们已经落后很多了。当Scale out的技术可以替代Scale up的时候,他们的服务器业务下滑了,当客户可以从public cloud上快速获取资源的时候,他们还在兜售似是而非的private cloud,客户需要快速响应的时候,SO (Strategic Outsourcing)业务模式就会被质疑。他们还有什么?proprietary software?当然,书上说了,这些公司会试图复制、进入这些创新技术市场,所以他们也要为电商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苏宁:-) 他们也要在开源的大数据上套个壳,加入所谓的managability,这是他们吸引曾经人傻、钱多的企业客户的法宝,可是客户也在进化啊。不过有一点他们还是有优势的,就是他们理解企业客户的复杂度,他们知道如何和这些公司做生意,感谢他们收购的PWC,真是不错的deal。政府客户也需要他们的金字招牌,虽然对企业客户来说这个已经无所谓了。去年夏天,我和一位IBM的一位全球account manager坐在一起,喝啤酒。当我知道他曾经是IBM实验室的科学家的时候,我对他说 “放着这么受尊敬的职业,你为什么做销售呢,你们还有什么可以卖呢?”,他幽怨地看了我一眼,拿起杯子,一饮而尽。---------匿了--------补充:Jan. 6 00:50 ------------看到
同学的答案,想再吐两句槽:Oracle我就不多评价了,真的了解不多。但即使这样,我对“一体机”这个词还是很过敏。一体机也许真的对很多技术有限的企业客户是个选择,但是我痛恨这样的绑架,尤其是被这些公司绑架多年之后,我们不可以再支持反人类的事情了!IT历史上有太多的产品都是打着简化客户管理的幌子,最终你会发现这个黑盒子带给你的管理成本与桎梏远远超出了想象。所以我对这类产品的态度总是“You need to try hard to convince me”, 不管是Exadata还是HANA,或者其他的很多“一体”化的东西。IT行业当然不止硬件,IBM不都说要专注软件和服务了吗。IBM硬件业务的下滑是技术变迁的结果,在其他的领域也是这样。他们的技术是服务于15年前的企业的,不是明天的企业。华尔街要IBM增长,IBM靠什么呢?他们知道问题在哪,到处并购,可是怎么融合进现有的业务,怎么弥补在新技术、产品上巨大的差距,又怎么能放弃掉高利润的现有市场,想一想,全是Delimma!软件:DB2,Websphere,Cognos,Tivoli,SPSS… 哪个能带给IBM他需要的增长?哪个在风口上?服务:记得2013Q1后IBM宣布要外包他的部分外包业务(人员),我和同事讨论说看来外包业务真的是不行了,连IBM都要外包(因为在过去十多年中IBM已经成功的把它自己变成了外包的代名词,尤其在国外),挺让人心酸的。当年我用IBM SO业务的时候,曾经要求他们把团队里的管理人员砍掉一半,钱不少付,这样他们的服务质量还会提高、速度会更快。。。GBS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IBM部门,在企业IT项目实施和咨询方面还是很不错的,曾经合作过很多。但是思路老化,成本结构不合理,现在的单子是不是主要也就靠国企和政府了?你站对了风口,是只猪都能飞,大象也能跳舞,可这次IBM的现有产品全线逆风(严格点儿:几乎全线逆风。恨铁不成钢,言语刻薄了些),不好飞。作为一个经历过这么多风浪的企业,我相信IBM一定还会在几年之内通过削减成本,优化管理,集中发展几个高增长领域来保持不错的财务状况。IBM的行业经验很好、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缺乏的是适应潮流的技术和产品,而这正是一个科技企业的立足之点,是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东西,也正是令我这样的客户感到失望的地方。--------再补充-------今天看到 的回答,分析的非常好,说出了很多我心里感觉到但是总结不出来的话!尤其是这段:“如果10多年前,IBM遭遇的危机,是业务模式的危机,从软硬件产品到服务的转型使得它安然渡险。那么今天IBM的危机,是整个IBM知识体系的危机,其中包含IT技术层面的知识体系,研发机制的知识体系和关于现在市场的知识体系”。谢谢分享!因为匿名,无法回复,只好贴在这里了。
匿名, 我是IBM的工程师。也许看完以下我说的内容,你能明白IBM为什么生意越做越差。从新的老大上来,感觉很不开心,不说工作的事情,只说员工福利,看看IBM在这几年的变化,以及我们奇葩的Cost Control:1. 体检我不认为这是很大的开销,但是我想我们的老板们动了很多心思2012年的体检,相比于之前去掉了部分项目,之后有找了一个医学博士高调表示去掉的那些项目在体检中是不重要的。2013年的体检通知,发送邮件的时间是日,并且号称由于更人性化的设置,所以拖到了年底,那么我们看看什么是人性化的设置,1.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传统体检项目,或者选择洗牙,2选1) 2. 更长的时间(体检时间段变成了5个月)我想只要脑子不出问题,大家都能看出这样做的目的,只是要将这笔开销拖到2014年,以提高2013年的产出。(当然,2013年的体检自然是名存实亡)2. 薪水举例,GTS 2010年初入职的band 6薪水大概是6k,到了2013年入职的大概是10k,奇葩的是2010年入职的band 6在2013年拿着9k的薪水。......2010年取消了Saving funding。2012年取消了补贴。2014年将14薪调整为13薪。(听说)这么做,无非是想在不增加开支的情况下,提高MBS(每月基本工资)。哇,真有意思。有关涨薪,涨薪月从3月,变成5月,后来7月(变相延迟涨薪频率),2013年7月调整如下:涨薪分两次,4月一次(由于发布时候已经过了2013年4月,所以你懂的),10月一次。其中4月按照PBC(绩效考评),10月属于普遍涨薪。所以,刚刚的消息,“务必降低2013年PBC,以避免2014年4月涨薪压力太大”。3. ClubIBM俱乐部,负责日常活动,年会等等。大概在2012年之前,貌似还有点经费,但是已经很少了;从2012年开始,貌似成了一个自负盈亏的组织了,无经费。更早的时候,Club会发给大家一些免费的电影票。后来,大家掏钱从Club买点便宜的电影票,团购。现在,我很反感Club的邮件,因为基本全是广告。当然,在努力之下,Club还是做了很多方面大家的事情,但是味道已经变了。年会:2010年,自助餐+表演2011年,通心粉+表演2012年,切糕+表演2013年,限量的饮料+表演(奖品都是广告商赞助的)4. 商务开销我们的老板三令五申,不允许随便说出我们的商务开销规则,理由是我们这种低级工程师搞不懂公司是如何规定的。所以以下是我自己看到的,不代表全公司的。我在IBM一个“不差钱”的领域,几亿的单子也是常见,常规:销售/客户代表:每个季度2000块RMB(哇,大概野外烧烤是没问题的)售前/售后:0 RMB商务宴请另外申请,呵呵,如果不是因为客户都是被绑架的,我真不知道生意怎么做。在说出差,我的理解是,目前IBM对不是100%能拿下的单子之外的出差,都不批准了。之前有客户强烈要求我们去现场,但。。。我们的流程不让我们飞过去。5. "裁员"有个和老板关系比较好的前辈,在IBM裁员期间要求被裁,赔偿几十万。有个刚入职2年的新人,被强制要求内部找岗位,找不到就直接滚蛋。有个个入职1年的新人,以档案为要挟,要求主动辞职。即将打下一个大单,以组织架构调整为名,干掉几个鞍前马后的销售。要裁掉一帮老外,在之前通知band B C,让他们赶紧去市面上占坑,留下band D被坑。这就是IBM的公平。6. 培训我入职的时候,前辈扔我两本书,说自己看;后来,我同样这样带我的人;好多进来都2年的人,连该领域的入门培训都没有,你还指望这里出什么IBM专家?7.对待客户如果我的薪酬和福利和我的绩效几乎没有关系,那我那么辛苦的帮IBM把产品/解决方案推给客户干嘛?不就是增加我自己的工作量了吗?所以更多的时候,我在说服客户,不要轻易使用软件提供商的产品,工具类产品尽量自己开发。现在的IBM GCG是一个党羽林立,无德无品的公司。过去半年,团队新人(工作经验小于5年)离职率超过3层,也许,不久之后,我也不玩了。
做为某甲方的成员,和IBM打了不少交道,随便扯扯小型机方面:几乎是IBM最挣钱的,一水的IBM小型机,不过最近一直在用x86替换,好日子所剩无几了;数据库:不好意思,几乎没有DB2,基本是Oracle;应用系统:OA等有一些,不是主流,升级贵,维护贵,又慢又不好用。IBM的产品基本是质次价高速度慢的代名词了。咨询业务:纯忽悠,根本不care用户需求,什么都往自己的方法论上扯。你想要这个,我们有,你想要那个,我们也有。什么,这不是你想要的,我们可是业界领先的IBM!这种公司还想一直挣大钱么。。
整个业界都在去IBM化作为一名入行三年的甲方,除了自己单位的项目外,接触的国内甲方或者案例还包括金融(银联、工商银行),互联网(百度、腾讯),体制内单位(公安、PLA、中科院),接触的IBM竞争者包括华为、同有、浪潮。给我一点深刻的印象,IBM在大家眼里已经成为了昂贵、强势、传统的代名词,而正是这些曾经的辉煌遗留下来的问题造成了IBM的危机,大家都在极力去IBM化。从几个切入点谈谈业界对IBM的态度。金融界:金融界从来都是IBM最大的现金牛,在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后,IBM还会针对DB2,INFORMIX等产品每年收取授权费。授权费用往往是按照节点收费,也就是与硬件平台的CPU个数成正比,大公司的数据处理中心节点数必然过万,每年的授权费甚至过亿,银行、保险、券商是有钱,但时间长了也挨不了IBM这样宰啊。之前是没办法,人家IBM在高可用,强实时领域几乎是唯一选择啊,现在随着开源大潮的来临,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数据库与解决方案的公司。IBM在大数据领域产品的性价比必然无法与Hadoop+HBase+Hive的软件族相比,而在强实时传统关系型数据库领域,也遭到各大内存数据库以及国产数据库的冲击,再加上国内体制内单位的国产化趋势,去IBM至少在中国是主流。互联网:按说IBM作为IT业曾经的老大在如此朝气蓬勃的互联网市场应该大展拳脚吧,但悲剧的是老大基本上看不上这片领域,也造成了IBM的兴衰与整个IT业兴衰的不一致。曾经国内的三巨头BAT选传统数据库也选的是oracle,后来在数据库上一点钱不愿意花了,直接用mysql改,大数据直接上Hadoop,所以IBM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基本上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也正像排名第一答案所说Consumer/Internet IT市场与IBM没有一点关系。30年河东,30年河西,若干年后,IBM还会觉得出手个人电脑部门,切断IBM跟个人用户的最后一丝联系是英明的决策吗?竞争者:IBM的颓势无疑与国内外众多竞争者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对国内的解决方案公司比较熟悉,先谈一谈IBM在国内的困境。IBM之前的强势无疑与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有密切关系,从服务器到数据库,从磁盘阵列到数据分析软件,再到办公自动化,他什么都能做啊。后来OEM的盛行让一切都变了,因为几乎所有解决方案公司都可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啊,什么没有我就OEM啊,而且这年头,你竞标不提供个一体化解决方案你都不好意思出门啊。其他就不谈了,谈谈IBM最强劲的对手华为吧,大家眼中的华为是一家通信与手机制造商,但大家太小瞧华为的野心了,华为的野心是做一家IBM+Cisco+Ericsson+Nokia的公司,而且现在看来他基本上要做到了啊。华为的产品线现在从磁盘阵列到数据库到大数据分析软件到云计算平台全有,而且中了N多解决方案的标啊。其他规模小一点的浪潮、同有、神州数码(这可是业界著名的神马公司)也都是IBM的替代者。服务:对于国内的情况而言,甲方简直就是魔鬼啊,曾经跟某数据库厂商接触,国内的甲方经常半夜叫工程师过去运维啊,而且在测试阶段一分钱不给,往往一试用就是一年半载,这你能忍?!国内的就能忍,IBM不行,动辄工程师就要服务费,在国外行,国内这帮甲方大爷可不行啊。24小时免费全程随叫随到不用管吃管住管交通的全方位服务,估计当惯了行业领军者办公室设在盘古七星的IBM很难适应。国际背景:说了很多国内的情况,其实国际背景也并不乐观,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都没什么钱,企业、政府与运营商客户都处于能用就用,不扩大规模,有计划更新设备的境况下。IBM面对云计算、虚拟化的浪潮,又始终干不过VMWare等一系列新型的中小型公司,不知道IBM这次能否华丽转身,至少难度比以往都大,因为这家公司太庞大了,转个身没个三五年都没什么希望。开源、云计算、虚拟化等大趋势是所有中小公司和工程师的福音,但也许会成为IBM的噩梦,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希望IBM真的能够和以往一样华丽转身,因为这可是每一个计算机人心中永远的蓝色巨人啊。
我针对前面匿名工程师的回答,从销售的角度,见微知著的说说IBM China的下降趋势。4. 商务开销我们的老板三令五申,不允许随便说出我们的商务开销规则,理由是我们这种低级工程师搞不懂公司是如何规定的。所以以下是我自己看到的,不代表全公司的。我在IBM一个“不差钱”的领域,几亿的单子也是常见,常规:销售/客户代表:每个季度2000块RMB(哇,大概野外烧烤是没问题的)售前/售后:0 RMB商务宴请另外申请,呵呵,如果不是因为客户都是被绑架的,我真不知道生意怎么做。在说出差,我的理解是,目前IBM对不是100%能拿下的单子之外的出差,都不批准了。之前有客户强烈要求我们去现场,但。。。我们的流程不让我们飞过去。IBM China销售的悖论:你不承诺中标就不能出差--&不出差则无法跟进商机--&无法跟进商机是绝无把握中标--&没把握中标就无法承诺--&你不承诺中标就不能出差IBM的Line Manager会要求销售只能为了本季度PV List(可以理解为板上钉钉的销售额)上的项目出差。也就是说,你想为了某个项目出差,你首先需要向Line Manager承诺这个项目的PV。OK,那么如果没拿下这个项目呢?Line Manager会要求销售人员兑现你的承诺,补足你的销售额。至于销售额怎么补足,那就不是经理需要关心的问题了。几乎没有商务费用--&禁止销售人员收取回扣提成--&禁止吃请--&销售无法完成销售指标--&销售额降低--&开除销售缩减人力成本,缩减商务费用--&每季度每人报销额度上限2000这是标准的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不让销售捞钱,又不给足够的支持。先绑架一批无法摆脱IBM的大客户,减少商务费用;对三、四线城市,采用中介策略,广招业务员,开微薄的薪水,完不成指标的话就要求离职。以这样的营销策略,我坚信IBM无法增加销售额。至少我负责的一个项目,3000万,IBM就出局了;因为公司基层没人喜欢IBM。5. "裁员"有个和老板关系比较好的前辈,在IBM裁员期间要求被裁,赔偿几十万。有个刚入职2年的新人,被强制要求内部找岗位,找不到就直接滚蛋。有个个入职1年的新人,以档案为要挟,要求主动辞职。即将打下一个大单,以组织架构调整为名,干掉几个鞍前马后的销售。要裁掉一帮老外,在之前通知band B C,让他们赶紧去市面上占坑,留下band D被坑。这就是IBM的公平。这个只能说明新人缺乏经验。签了不固定期限合同,可不是IBM让你滚蛋你就滚蛋的。至于我个人,就在项目中标后,产品交付前,被调整到其他“更有挑战”的部门去了。OK,上述两个悖论,导致一个情况:销售人员在没有公司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指标,通过代理商,或者自掏腰包跟进项目,但是在项目即将成熟,投资将要得到回报时,被“调整”走了。可惜公司信用和个人信用是不能无限期透支的。IBM China销售额逐渐下滑就是铁证。我鄙视这种先逼你承诺做不到的事,再逼你履行你的承诺的企业文化。
看了上面一些回答,实在忍不住想吐槽几句。不就是六个季度下滑么。。。还不到两年。IBM的咨询业务盈利一直在增长,而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的经济circle处于recession和缓慢的恢复期之中,IBM的硬件部门受全界不管是商界还是政界的采购减少的影响,肯定会下滑。这太正常不过了,没必要上升到公司是不是有问题、策略是不是有问题、企业文化是不是有问题这个高度。还有人提“去IBM化”。去得了么?公司用的Servers全是IBM,应用服务全是WAS,银行用的系统全是IBM提供的。经济不好,先凑合多用一两年,过几年经济好了,系统需要换了,软件需要升级了,IBM给你换系统,顺便再收一笔新的咨询费。就又有钱了。不要动不动就耸人听闻,还“IBM什么都没有了”。IBM要是都没有了,世界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家都在谈产品,我来谈谈股票。3Q1IBM股价筑顶,从2013Q2开始股票进入下降通道。造成股票下跌的重要原因是2013Q1的硬件销售收入未达预期。可以预见IBM的硬件业务不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果IBM不做出改变,未来只会越来越差。股价下降,反映的是市场对IBM未来业绩继续下降的担忧。当然IBM具有巨大的品牌价值,还有足够的现金,它还有改变的空间。从财务报表来看我认为现在2013年IBM在削减成本,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但目前来看,它的改变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在IBM做出成绩之前,股价还是会一直跌下去的。
IBM在天朝银行用的机器这块基本是垄断吧,说是每3年强制升级一次,所以6个季度下滑很正,3年要12个季度了。
这是我们内部邮件里面提到的一篇文章以供参考2013年上半年结束之时营收遭遇了连续第5个季度的下滑,随后传出击败IBM赢得美国中情局6亿美元大单的标志性事件。厄运之光似乎终于照射到IBM这个计算机领域的鼻祖和光鲜的大象身上。业界对传统IT公司的悲观情绪已经由来已久,一方面营收和利润下滑,一方面又看不到传统IT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景。随着传统IT巨头逐一陨落,人们也开始对IBM质疑。于是乎,有人断言IBM作为传统IT的代表缺乏互联网基因,会被以亚马逊们的互联网IT所逐渐取代;有人认为IBM必须在云计算时代重新定位;但也有人坚信百年老店的眼光与实力,力挺IBM将赢得第四次转型。其实,将镜头拉回到五年前全球经济危机开始之时,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来观察这个世界的变化会发现:当时传统IT公司大多就进入一条发展的下降通道,但是IBM却连续四年逆经济周期而高速成长,让人不能不惊讶于这家公司根基之深厚。任何公司成长路径都是波动的曲线,现在IBM的波动也不足为奇,争论之处在于这次的波动是不是一个转折点。2008年正是IBM智慧地球提出之时,其实这也就是IBM对未来自身发展路线的宏观规划,而互联网也是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智慧地球三大趋势组成部分。在智慧地球上,IBM的角色目标显然不是成为谷歌们的一员,IBM最大的业务目标显然是帮助更多的公司转型为互联网公司,而IBM自己更多的时候会扮演站在谷歌们背后的角色。而对于这些向互联网转型和创业的公司,IBM现在也许更喜欢称之为智慧的企业。至于IBM能否实现自己在智慧地球上的角色定位,则因为发展路径并不完全清晰,因而评论家们争论依旧。笔者以为,在加入激辩做出结论之前,我们有必要抛开所有的成见,去梳理和分析这个庞大企业究竟在做什么?尤其,在至关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业务转型上,IBM究竟持怎样的思路和做法?这应该能够让我们更客观更全面地认识“大象”的未来,甚至整个传统IT产业转型的未来。技术布局:从到无论共有云还是私有云,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技术都是科技公司的立足之本。在移动互联时代,即使互联网公司也可能被新兴技术突然间颠覆,又或因为某种技术突破而突然腾飞。更何况IT公司的变革发展更离不开技术上的创新,否则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本刊更乐意从技术角度开始探索IBM发展的前路的是是非非。SMAC是IBM内部对社交商务、移动互联、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四个新兴技术的简称。从技术层面而言,智慧企业的构建必须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社交商务以及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因此,IBM持续围绕着SMAC构筑完整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在社交商务方面,IBM通过内容管理、智慧商务、分析、企业即时通讯、网络会议、音频和视频交谈、电子邮件等相关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最大化其社交协作的价值。据IBM提供的资料,超过60%的财富100强企业(包括8家排名前十的零售企业和银行)都已经开始与IBM合作,引入社交商务解决方案。移动互联方面,IBM在移动以及无线电领域拥有270项创新专利,在全球有超过6000名技术专家专注于移动领域研究。2013年的《Forrest Wave:企业移动服务》和2012年Gartner为全球数字营销机构提供的《魔力象限》研究报告均指出:IBM在移动应用设计和管理服务方面已成为行业领导者。大数据分析是IBM尤为看重的领域。自2000年以来,在IBM收购的近百家公司中,大数据及分析领域的收购超过35家。例如,商业智能软件Cognos、统计分析软件SPSS、数据分析与迁移软件Butterfly Software、云数据分析软件Emptoris 和DemandTec、数字客户体验管理和客户行为分析解决方案供应商Tealeaf Technology、非结构企业数据分析及管理软件StoredIQ等。同时,IBM每年在大数据及分析领域研发上投入超过30亿美元。IBM已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全球6个城市部署全球业务分析解决方案中心,拥有近 9000 名顾问和400 名数学家。同时,IBM还是全球最大的数学博士的雇主。强劲的收购和研发上的高投入让IBM得以持续增强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的实力。据IBM预测,到2015年该公司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的收入将有望达到160亿美金。云计算是IBM四大战略之一。自2007年以来,IBM已陆续投入超过60亿美元收购,以加快云计划战略的实施。如今,IBM仅在其行业(S&D)团队就拥有超过37000名云专家和上百套支持IBM云计算的SaaS产品(它们都基于开放标准),同时在全球各地建设了25个云托管中心,为企业用户提供云服务。大刀阔斧的投资让云计算成为IBM新的增长点。截止到目前,IBM共实施了超过5000个私有云项目,2012年云收入同比增长80%,2013年上半年增长率70%以上。根据IBM的预测,到2015年,该公司云收入将达到70亿美元。需要指出的是,IBM并非割裂地看待SMAC。IBM卓越工程师、IBM中国开发中心CTO兼创新工程院院长毛新生表示,以云计算为基础,将SMAC整合是IBM在云计算方面新的创新方向。IBM基于云计算的解决方案将能够让客户进行业务流程创新(智慧商务),在手边进行业务分析(分析功能),与其网络进行连接和协作(社交商务)。不过,作为一个每年在研发上投入超过60亿美元,每年专利数已经持续十九年位列全美第一的公司,IBM研发视角绝不仅限于SMAC。实际上,在SMAC之上,IBM有更长远的技术布局——认知计算。在科研界,认知计算是当下日益热门的一门学科,但是在IBM看来,认知计算还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IBM认为,截至目前,全球计算技术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计数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只是应用为计数机制,帮助减少日常工作中的人工工作量。第二个时代是编程技术时代。在这个时代,可编程技术出现,它能够应用于更复杂的指令性任务和执行性任务。第三个时代以自学习系统为代表,被称为认知计算时代。在这一时代,自学习技术能够不断升级并适应外界变化与需求,满足日益复杂的工作要求。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表示,认知计算意味着更加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能力、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设计,以及类似人脑的自主学习能力。认知计算时代,计算机将成为人类能力的扩展和延伸。将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能力与人类的认知能力完美结合,完成人类或机器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能够理解人类语言(目前还限于英语)、并能以人类思考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沃森(Watson)是IBM在认知计算方面的典型研究成果。更关键的是,沃森已经迈向了实际的商业应用。花旗集团、澳新银行、马来西亚通讯服务商Celcom、市场研究公司IHS, 调研机构尼尔森及加拿大皇家银行都正在尝试借助沃森的智慧解决各自的问题。沃森的商用实践预示了认知计算广阔的行业应用前景。未来,认知计算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例如,在实时金融风险控制领域,认知计算技术可以让人们实现秒级的风险检测与防范;在癌症治疗领域,目前需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而认知计算技术则可以把这个周期缩短至一天,这将极大地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在教育领域,认知计算通过实时分析技术,为学习者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并及时评估学习效果,以此优化教育方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除了沃森,“”则是IBM在认知计算领域更具颠覆性更加面向未来的一项研究据悉,IBM的人脑计算机是一款配备上百亿个神经元和上百万亿个突触的计算机芯片系统,以人脑为模型,其能耗将不会超过1千瓦,容积低于2升。公开资料显示,IBM在人脑计算机上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2011年IBM开发出了“神经突触(neurosynaptic)计算机芯片”,可模拟人脑认知和活动等能力。2012,借助于超级计算机,IBM成功地模拟出5300亿个神经元。今年IBM公布了基于人脑特征的全新计算架构,包括新的软件生态系统和编程模型,使得让下一代应用在感知、认知和动作方面的效率堪比人脑。IBM百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熠熠生辉的科技创新史。正是创新,让IBM从一家生产打孔卡制表机、钟表、秤和奶酪切片机的制造企业制表公司成为今全球领军IT企业。这一次,IBM“押注”在了认知计算。此外,IBM在技术发展路径上也越来越拥抱互联网时代的方式:开放。在处理器上开放Power,在云架构上支持Openstack等开放组织,最近更是把业内瞩目的沃森以超级计算机的方式开放给业界进行应用创新。无论互联网还是云计算,其实一切发展都离不开IT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这是很多IT公司逐渐流失的基因,也是IBM继续为人所瞩目的原因。IBM真的在云计算方面落伍了吗?质疑主要是由美国中情局6亿美元云计算大单而引发,这被不少互联网信徒解读为互联网IT侵蚀传统IT领地的一个典型事件。尽管IBM随后不久拿到了美国内政部10亿美元大项目,并无碍于业内人士将制定以为标志性事件,甚至是转折点。加之IBM 近期财报也着实不好看,公众迅速开始质疑IBM在云计算,尤其是公有云方面的能力。从公开数据来看,在私有云方面,无论从实力还是收入,IBM都堪称领军企业,这是不可忽视的。相比在私有云方面的成就,IBM目前在公有云方面看上去要逊色一些。不过,Forrester中国分析师曹宇钦认为IBM在云计算方面称得上思路清晰和步伐稳健。而IBM面对公众质疑是如此回应的:首先,IBM一直布局公有云。从公有云SCE与SCE+的建设,到对公有云服务提供商SoftLayer的收购,都印证了这一点。目前,IBM已经将SCE关闭,并将其用户迁移到SoftLayer,SCE+与SoftLayer会并存较长一段时间,SCE+主要定位于大型企业用户,SoftLayer定位于中小企业用户。不过,IBM负责SmartCloud Infrastructure业务的IBM 全球科技服务部(GTS)副总裁关德表示,SCE+与SoftLayer终究会合并成一个平台,提供公有云服务。其次IBM承认在公有云上的运作思路曾经出了些偏差。“以SCE为例,我觉得我们可能走得太快了,把这个事情想得太复杂了,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客户可能只是需要一些比较小一点的变化,然后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来演化和提供。”IBM下一代技术平台首席技术官兼总经理 Daniel Sabbah说。尽管如此,不可忽略的是,IBM其实通过SCE与SCE+做了大量的宝贵的技术尝试与积累。例如,关德表示,IBM正在将很多企业核心应用“搬”到公有云上,打造能满足大中型企业在可靠性、安全性与性能等各种需求的公有云。三是尽管互联网IT在切入企业级IT的市场,但IBM认为目前云计算还是处于一个早期的发展阶段,同时,IBM绝不只满足为用户提供IaaS层面最基础的云服务,结合行业应用,结合企业用户特殊需求,提供覆盖IaaS、PaaS、SaaS多层次、高价值、开放的云服务才是IBM的目标所在。在下一代云计算发展蓝图上,IBM在走开放标准之路,大力支持Openstack软件定义计算、以及OpenFlow的软件定义网络,从而在IaaS层面打造出一个全开放的软件定义云环境。软件定义的云环境,显然是下一代IaaS的理想境界。或许,IBM的Flex System已经是软件定义云环境最早的探索者,因此IBM对此有着清晰的路径把握能力。软件定义的云环境显然不是孤立的基础架构,必须能够和PaaS在资源需求方面能够互相感知与调节。作为一家具备端到端垂直整合能力与经验的公司,IBM指出应用需求模板将作为PaaS层面的重要功能,与软件定义的云环境相配合,实现软件层面与基础架构的互动和感知。IBM过去支持企业级IT系统的各种中间件最终将以API的形式部署在公有云的PaaS层面,从而帮助传统IT后台应用系统嫁接到互联网的前端。而PaaS的成熟,又将拉开企业级应用向公有云大规模转型的SaaS狂奔之路。当了解IBM在共有云转型路上的失误、节奏和蓝图,笔者对IBM在云时代的转型不再那么疑惑。结语单纯从技术角度当然无法完全解读一家企业,但对IT企业而言,这仍是一个恰当的视角。从这个视角看过去,IBM舞步未曾凌乱。唱衰IBM,为时尚早吧?
排名第一的答案实在无法苟同,忍不住上来说两句。前几天看O记的财报,最近几年利润率的增长一直在放缓。比较I记的报表,O记真是没啥可以称道的。不过在很多人眼里,O记大概很厉害对不对?一体机横空出世,数据库独步天下,企业应用气象万千。IT行业不只是硬件好不好,拜托各位!前几年在出售PCD的时候,I记可以轻易地在销售额击溃H记,登上销售额第一的位子,不过还是决然卖掉了(我很不同意这次买卖,但这是另一个话题)。帕米萨诺做Operation出身的,深刻明白大不总是好。最近几年的净利率已经从不到10提高到快15了,懂财务的来说说作为销售额上千亿的传统行业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啥。作为一个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的公司(老百姓幸福啊,XD)来说,保持毛利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硬件部门对I记来说越来越像是一个投入部门成本中心,真正的利润来自于软件和服务。I记是唯二的保留世界级基础物理研究的商业企业,诺贝尔级的。这些东西带动硬件销售,再带动软件和服务,才让I记在销售软件服务的时候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作为一个真的关注客户想要干啥的IT企业,I记有太多东西值得学习,建议每一个IT从业人员去I记学习五年以上,绝对对你的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盲目地笑话I记硬件不行了不能带来自身价值的提升,往往是人云亦云罢了。我就不匿名。手机上写得简略,可能有错别字,请见谅。
曾在18M Research某实验室混过,对卖服务器、云计算之类的业务了解不多,不过听说过两件事:1、号称是美国大国企一样、和政府关系非常深的18M最近丢了一个CIA的云计算大单,输给了AWS。2、新CEO上任的第一年之后,整体营收下降了5%,业务全线被人干趴下,她自己的薪水反而翻倍了。小道消息,仅供参考补充:看到有人说IBM是废物养老的地方,不敢苟同。有个朋友刚毕业去开发编译器的team面试,首先2轮电面,之后4-5轮onsite面试,根据他的面试题回忆,我判断,面试题大致和amazon SDE1/2的面试题难度相当。他具体做的工作技术含量也不低,真不是废物能做的。IBM research的话以我的了解就更了不得,光是每年水的论文数就很惊人。。。
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
就自己接触的说一说服务器这块吧,我们公司机房每年采购服务器和盘阵的资金过亿。最近3年也就今年就采购过一部分IBM SOS存贮,就这套存贮和EMC 和Panasas同容量的相比,价格是最贵的,运行时出错率最高,稳定性第二。服务器方面,机房里前些年清一色的IBM刀片机也慢慢的被淘汰了,今年安装的国产的设备就是浪潮的,其他的就是戴尔和惠普的,近5年内没有安装过IBM的服务器。
一流的销售, 五流的开发, 已经沦落为卖嘴皮子的咨询公司.就和一个演奏家只注重包装重粉丝但不练琴一样.人的专业在什么地方自己要有数.
18摸在二战后的兴起,是伴随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业务来的。尽管二战前也很不错,但没现在这么猛。它家做的东西,是解决高复杂度,高稳定性--即使是做败了赔也赔得起的那种。它家的东西,已经不适合IT行业了,google, fb, tw这几家,业务简洁,员工超级少,根本不需要它。电商?这种屌丝级别的业务它根本不该做,直接砍掉才是。它会不会活?废话,肯定会活的很爽。why?
打开500强的名单,有几家不用它的东西?orcal, sap不能替代18摸的。只要是业务高复杂人员高复杂的公司还在,18摸就有生意做,就这么简单。所以,18摸只要砍掉跟互联网相关的行业,继续往咨询和高复杂系统上转,仍然可以活得很好。其他家想跟上其实很难。它只不过这几年没把该砍的业务砍完,或者,做苏宁电商项目只是老大将来想砍业务线的一个理由吧。
有些人就是喜欢充大牛!你们真的了解ibm吗?你们真的懂ibm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IBM 连续 6 个季度业绩下降就是有“大问题”了,就是不行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中国还是gdp连续6个季度低于8呢?当一个公司的revenue基数已经很大时,让它再连续增长当然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好像是让美国的gdp增加1%容易还是让中国的gdp增加7%容易?作为一个6年多的ibmer,我对ibm的前途充满信心。ibm是一个it业界少有的超过100年的公司,换句话说人家走过的桥比某些公司走过的路还多。ibm是一家保守和低调的公司。不会乱投资去冒险,对每花一分钱也会“斤斤计较”。知道几个新名词就不得了了?什么big data什么Hadoop+HBase+Hive。。。 你们啊。。。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你知道什么叫RAS吗? 还什么db2没人用,你说的是什么平台上的db2? power和x86上确实用的人不算多,但z上面呢?多少银行,金融,保险,信用卡,航空公司是用大机和db2的?你知道大机上的db2 是用什么语言写的吗!!?? 作为真正的企业级产品,不是win 8或是微博,facebook,不是什么界面效果越华丽,ajax效果越酷,字体边框越圆润就越好。reliability is the key。IBM是it业界少有的几家公司有自己“全套装备”的公司。它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有自己的硬件,有自己的编程语言,有自己的编译器,有自己的数据库,有自己的中间件。。。。你拿那些做app级别的公司什么“twitter facebook"比能比吗?facebook twitter down个一两天,世界会怎么样?ibm的server坏个一两天,你试试看!!
比较赞同的一个观点是IBM没有站在风口上的产品,这在大多数的产品都落后于当前的技术趋势。但自身内部大部分人却还不承认这个问题,还在不断强调IBM包装出来的那些开源产品是可以被客户认可的。
作为一名exIBMer,曾经工作的项目是IBM赖以成名的服务器,我的确对IBM抱有极其悲观的态度。当年刚从学校毕业,进入通信公司,发现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都很高深,学校几乎不会接触听说那些东西。两年多后进入IBM,突然感觉世界都凌乱的!怎么这里所有的技术也都没听说过?但原因是因为它基于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的设计理念。我顿时感觉被穿越了一把…在IBM的几年当中,低级经理们每天最higlight的事情是组织我们一帮接触这个服务器1-5年的小屁孩儿们,充当专家给客户讲最佳实践。上帝啊!客户的技术人员可是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高手大牛啊!当客户直接或间接表达不满的时候,我的同事还在微博上讽刺对方很“傲娇”。这些人几乎都在玩政治玩手腕,有几个人安心在做点实事?千万别以为只有中国才这样,欧美地区不外如是。更多的吐槽我都不好意思再说。最新的结果就是,继13年对市场销售部门动了刀子之后,14年开始对全部所有bu再次动刀。甚至裁员完全不以个人绩效为标准,而是mgr看谁不顺眼就裁谁,理由是你不符合别的 team的要求。我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很奇怪的问了朋友:如果pbc1的人去一个新项目技术都不满足要求,你怎么知道2可以?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应该还是不会涨薪,今年还是很难升band。留在这个外表仍然光鲜亮丽,内在已经腐朽糜烂的公司,的确也需要莫大的勇气。
"这就好像是让美国的gdp增加1%容易还是让中国的gdp增加7%容易?"看不懂,楼主说说是谁更容易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连续暴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