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的发展前景环境下中国物流该如何发展?

The Future Is Now:如何了解并布局工业4.0?-华尔街见闻
<span id="tj-post-lef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11372" data-url="/stars/211372"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收藏" data-active-text="取消收藏">
The Future Is Now:如何了解并布局工业4.0?
&工业4.0消灭淘宝只需十年。&就在阿里巴巴刚刚创造了互联网企业IPO神话之后,这话显得十分夸张,但是近日又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那么到底什么是工业4.0?
简单的说&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网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交织产生新的价值模型,在制造领域,这种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德国人称其为&工业4.0&。
工业4.0概念首先由德国提出。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于2013 年12 月发布&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2014 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主题&融合的工业&&下一步&很好地契合了德国自2013 年以来力推的创新概念&工业4.0&。
东方证券对工业4.0的定义是:在现代智能机器人、传感器、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实现突破的条件下,通过工业互联网将供应链、生产过程和仓储物流智能连接,从而实现智能生产的&四化&:供应和仓储成本较小化,生产过程全自动化,需求相应速度较大化和产品个性化。
工业4.0的终极目的是使制造业脱离劳动力禀赋的桎梏,将全流程成本降到较低,从而实现制造业竞争力的较大化。在4.0 时代,不仅制造环节的人工将得到节省(机器人为主体的自动化生产连线),前端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互联网接入,实施管理订单)、后端仓储物流管理(WMS+自动化立体仓库)都将实现实现无人化,以及较低的渠道库存和物流成本。
工业4.0的特点是什么?
回顾前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应用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先进的工具逐步将人力从生产中解放,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过程。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4.0,一项更为伟大的工具 & 互联网将深度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从而将制造业对劳动力的依赖和生产成本的优化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1)工业革命1.0:18 世纪末期始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 世纪中叶结束。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2)工业革命 2.0:第二次工业领域大变革发生在20 世纪初期,形成生产线生产的阶段。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3)工业革命3.0:20 世纪70 年代以后,随着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充实到工业过程之中,实现了生产的优化和自动化。自此,机械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
中金公司认为,与现行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相对应,工业4.0 将确保多批次,小产量状态下产业的获利能力,确保工艺流程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这种生产模式成功后,能够提供品种更丰富的个性化、功能更齐全的多样性、性能更稳定的高质量、使用更人性化的产品,中国依靠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高性价比产品的吸引力将会降低。
东方证券指出,互联网让工厂设备&能说话,会思考&:
在理想化的智能车间里,所有加工设备、待加工部件(运输小车)、装料机器人都装有CPS,都具有无线上网功能。待加工部件不通过中央控制器,直接与加工设备联系确定,到哪台设备进行哪些加工。工件控制工厂负责下道工序的加工设备直接调用待加工件,独立自主的运输小车根据地下铺设的感应线路,把工件送给装料机器手。所有后续工序需要的产品信息,包括生产销售文件都由各工件自己携带。如果出现差错,或顾客的特别要求与现有的CAM 数据不符,研发部的工程师会立刻得到报警。补充改进措施会立刻在一个虚拟的试验环境下检查,然后发给工件。
为什么要推动工业4.0?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制造业就业意愿的下降,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巨大制约。有数据显示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综合成本已经与美国本土部分地区接近。客观上说,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以保持第一大支出产业-制造业竞争力,是中国无法不选择的一个命题。
李克强总理2014年10月份访德期间签订&工业4.0&战略合作框架,显示出高层对制造业4.0升级改造的强力支持,工业4.0大概率将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工业4.0在国际上的发展情况
中金指出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德国成为市场主导者:
德国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技术(即CPS)的供应国和主导市场(标准制定者、领先供应商),从而使德国制造业在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升它的全球竞争力。意味着德国人创建了新的生产环境,包括新的管理、流程、模型等,还提供新的智能生产装备和新的技术手段。将推动德国的机器人、制造成套装备、IT 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核心产业的变革,并加入到工业4.0 体系内,再借助这新的工业体系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冲击世界原有生产体系中的产品,&确保了德国制造业的未来&。
德国的工业4.0 概念是建立在德国在自动化装备全球领先的优势地位上,几乎所有国内的大型自动化工业企业,以及上千的中小企业也将加入到这一体系里去。西门子、菲尼克斯电气、倍福、施耐德电气、库卡等都在朝这一方向努力。
? 西门子(Siemens):凭借全集成自动化(TIA)和&数字化企业平台&,西门子长久以来占据着信息技术集成领域的领导地位。西门子公司还将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以及大众汽车公司,通过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进行虚拟生产规划,可降低生产线上机器人的能耗高达50%。
? 菲尼克斯电气(Phoenix Contact):全面投入Profinet 工业以太网的开发,目前形成了全面的基于Profinet 工业以太网的竞争力。
? 倍福(Beckhoff):与传感器、视觉系统及机械厂商一起参与&科技自动化-系统化工程&与&极速控制-标准加工设备能效提升&两个项目的实施。
? 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推出的EcoStruxure 能效管理平台,除了实现了对电力、工业、建筑楼宇、数据中心和安防5 大领域的技术和专业经验的整合,EcoStruxure 与其子系统更强调软件带来的灵活性。
? 罗克韦尔自动化(Rockwell Automation):通过与思科密切合作,推进标准以太网EtherNet/IP 快速发展。Ethernet/IP 是未经修改的以太网标准,可以和现在所有的标准以太网设备透明衔接,使得产业融合成为可能。值得关注的是:2014 年4 月全球最大的工业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西门子展示的新一代汽车生产线吸引了很多人。从表面来看只是机器人对生产线上的车体进行组装,任何一个汽车工厂都有这样的组装线。不过,制造的思路却完全不同。在该生产线上,车体与机器人一边&对话&一边进行组装。其工作原理为在车体内嵌入IC 标签,记录汽车型号、必要零部件以及组装顺序等信息。车体接近机器人时会发出&需要5 扇门&等指示。机器人会按照指示进行作业。
其他工业化先进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新工业战略&
与德国的工业4.0 相比,其他工业化国家虽然未普遍使用这一术语,但尽可能降低生产操作成本、提高灵活性和加快创新周期也是这些国家的共同目标。
? 美国:在美国,GE 主导的&工业互联网&革命同样如火如荼,已经成为美国&制造业回归&的一项重要内容。
与工业4.0 的基本理念相似,它同样倡导将人、数据和机器连接起来,形成开放而全球化的工业网络,但其内涵已经超越制造过程以及制造业本身,跨越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价值链,涵盖航空、能源、交通、医疗等更多工业领域(九大平台)。
相比于西门子的&工业4.0&,GE 的&工业互联网&方案更加注重软件、网络、大数据等对于工业领域的服务方式的颠覆&& 与德国强调的&硬&制造不同,&软&服务恰恰是软件和互联网经济发达的美国经济较为擅长的。
根据GE 的预测,在美国,工业互联网能够使生产率每年提高1%-1.5%,那么未来20 年,它将使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比当前水平提高25%-40%;如果世界其他地区能确保实现美国生产率增长的一半,那么工业互联网在此期间会为全球GDP 增加10 万亿-15 万亿美元&& 相当于再创一个美国经济。
? 日本:一是采用&小生产线&的企业增多,本田公司通过采取新技术减少喷漆次数、减少热处理工序等措施把生产线缩短了40%,并通过改变车身结构设计把焊接生产线由18 道工序减少为9 道,建成了世界最短的高端车型生产线。二是采用小型设备的企业增多,日本电装公司对铝压铸件的生产设备、工艺进行改革,使得铸造线生产成本降低了30%,设备面积减少80%,能源消费量降低50%。三是通过机器人、无人搬运机、无人工厂、&细胞生产方式&等突破成本瓶颈,佳能公司从&细胞生产方式&到&机械细胞方式&,再到世界首个数码照相机无人工厂,大幅度地提高了成本竞争力。
此外政府加大了开发力度,加大对3D 打印机等尖端技术的财政投入。2014 年,经济产业省继续把3D 打印机列为优先政策扶持对象,计划当年投资45 亿日元,实施名为&以3D 造型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革命&的大规模研究开发项目,开发世界最高水平的金属粉末造型用3D 打印机。
中国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
东方证券指出,美德等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信号给我国制造业敲响了警钟。欧洲计划到2030 年将其制造业占GDP的份额提高5个百分点,而竞争的矛头即直指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 中国。
反观我国,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劳动力制造业就业意愿的下降,对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巨大制约。根据美国某咨询机构统计,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单位综合成本已经与美国本土部分地区接近。
客观上说,抢先进入&工业4.0&时代、保持第一大支出产业 - 制造业竞争力,是中国无法不选择的一个命题。
中国作为生产1/3 世界的制造大国如果不积极应对,一方面,规模化生产模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将受到挑战;另一方面,产业升级时将被动接受德国的新标准、新设备。
近几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不断推出支持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例如上海 、昆山、徐州、芜湖等多地规划了机器人产业园,推出政府引导资金、所得税优惠等多项产业扶持政策。2013 年11 月,浙江省提出在未来五年年均实施&机器换人&项目5000 项、完成技术改造投入5000 亿元。
2014 年10 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在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后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等认为,&工业4.0&不仅会削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而且有利于发达国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控制产业制高点,发达国家可以运用现代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装备传统产业来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通过装备新兴产业来强化新兴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同时,其在高端服务业的领先优势也可能被进一步强化。
因此,后发国家的产业赶超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全方位抑制。&第三次工业革命&本质是人机关系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大大增加了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而与先进制造技术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和积累,恰恰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最大挑战。
工业4.0离真正的产业化大规模应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中金公司在报告中指出: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品能效以及自动化整体水平,降低生产能耗是我国当前制造业转型的第一步。目前我国已经在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装备重大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有了诸多布局。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也在纷纷支持工业机器人、3D 打印等新型智能制造项目的发展。
工业4.0应该关注国内那些公司
中金公司在报告中看好机器人、智能工具、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制造设备。主要因为:
1)系统集成商的业绩能够快速释放,2)随着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单个集成项目的合同额大幅提高,集聚效应开始显现,3)现在从事机器人相关集成的两化融合企业有望统治未来的&智能工厂&的大集成。
中金重点推荐机器人和和利时,关注博实股份:
东方证券则将工业4.0产业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企业,并看好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提供商:
从工业4.0 产业链的上游看,现代智能工厂所高度依赖的四大基础条件 & 传感器(数据采集)、大容量存储(数据存储)、大数据计算能力(数据处理)和工业以太网(数据通信),以及执行单元-智能机器人,均是工业4.0 实施的关键要素。智能工厂这种新型生产模式的兴起,必将带来机器人的大规模普及、传感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工业大数据服务商和通信服务商的兴起。东方证券建议关注工业以太网服务商东土科技、管理软件提供商用友软件、传感器供应商华天科技和汉威电子等。
从工业4.0 产业链下游看,智能工厂将大幅节省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制造厂商的竞争优势。较早适应4.0 改造的产业和厂商将先受益。建议关注云印刷运营商长荣股份。
东方证券看好工业4.0 产业链中游环节,即软硬结合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工厂总包商掌握核心的技术诀窍,也是智能工厂模式兴起的直接受益者。由于在中国大部分行业并没有成熟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先进入者往往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在细分行业形成较高进入壁垒。东方证券看好智能工厂行业方案提供商,新松机器人、软控股份、蓝英装备、博实股份、天奇股份、华昌达、京山轻机、慈星股份、上工申贝等。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span id="tj-pos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11372" data-url="/stars/211372"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 data-active-text="">
<span class="endorse" data-toggle="endorse" data-active=""
data-post-id="211372" data-url="/vote/up/211372"
data-message="请登录后点赞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请输入注册邮箱
用户名含中文、空格、特殊符号的老用户请用注册邮箱登录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使用邮箱注册
使用社交账号注册&|&&|&&|&&|&&|&&|&
工业4.0与互联网潮流下,供应链管理如何应对?
字号:| 日11:20&&&&&国际电子商情
随著工业4.0趋势兴起,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双重推波助澜下,不同产业的市场边界已逐渐模糊,全球的企业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供应链与运营的专业管理者思考人力资源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对中国企业而言,如何效法国际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搭上互联网+的风口转型创新,是在思考供应链管理时不可忽视的重点。
随著工业4.0趋势兴起,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双重推波助澜下,不同产业的市场边界已逐渐模糊,全球的企业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供应链与运营的专业管理者思考人力资源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对中国企业而言,如何效法国际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搭上互联网+的风口转型创新,是在思考供应链管理时不可忽视的重点。
  APICS首席执行官AbeEshkenazi近期接受国际电子商情采访时,分享了工业4.0趋势下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最新趋势,以及面对互联网科技带动的趋势下,供应链与运营管理专业人士应该如何调整思维,在剧烈变动的市场中持续追求卓越。
  全球如火如荼地讨论工业4.0的议题,就您的观点来看,供应链的管理在导入自动化、智能化的观念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转变?
  从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来看,我们发现中国已经产生了转型,不再像过去那样光是注重低成本的劳动力,而是注重了更高品种的生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劳动力的培训以及提供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非常支持中国正在进行的转型,同低劳动力成本的制造转向于知识经济体的制造。
  关于工业4.0,我觉得中国碰到的挑战和世界其他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差别。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大数据,而且数据的数量每天都呈指数式的爆炸式的增长,现在的挑战并不是我们缺少数据或者没有数据,而是了解如何用好这些数据,我们要了解这些数据在支持企业在什么方面进行决策,以及通过什么数据来支持该项决定时要做出一些判断,所以大数据已经改变了我们整个供应链,而所谓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就是要通过对一些指标和一些kpi的衡量,来了解我们的员工以及我们供应链是不是能够高效的运营。当然我们现在大数据以及对于我们整个供应链、整个公司运营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现在最大的一块挑战就是要让个人了解如何运用这些大数据,我们要评估一下个人如何运用这些大数据的,而不仅仅是如何获取这些大数据。
  当然,有了自动化或者其他技术不代表可以替代所有工人的劳动,更重要的是让个人如何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有的时候有了很多数据以后可以快速的做出决策,却不一定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向公司所有的员工提供培训,让他们了解哪些信息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会对组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当然我们是非常支持工业4.0的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认为与此相匹配的应该是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工业4.0的概念,理解这些新技术会对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点和仅仅关注技术的发展是同样重要的。一方面要拥抱技术的进展,另一方面要扶植于对员工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双赢的结果,我觉得这不仅仅是APICS的理念,对于中国同样适用。
  您认为中国目前的供应链管理呈现出的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是什么?德国提出工业4.0,在您看来精髓是什么?有一些观点认为德国提出工业4.0,有可能会帮助德国超过或者拿下制造业强国第一,您的观点是什么?
  我们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方面,问题症结在有没有足够多的人才,以及有没有经过培训的高质量的人才。现在虽然人很多,但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培训,最大的挑战是有没有合格的知识员工来支持所谓技术以及供应链方面的变化。
  第二个挑战就是留才的问题,有很多个人在进行过培训以后,就会离开原有的组织到其他公司寻求更高薪水的工作,他们一般对于投资他们进行培训的公司不大忠诚,这是第二大挑战。
  另外,工业4.0方面另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个人必须要拥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他们必须评估现在的问题在哪里,而不仅仅是看到问题以后直接急忙地找出一个解决方案来应用解决方案。现在人们往往过度依赖于技术,觉得现在有这么高级的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得出一个决定,就马上开始执行,但他们其实忽视了个人对于内容方面的评估。我觉得现在有一种不良的趋势,过分依赖于技术,而忽视了在操作系统个人的经验和知识。
  关于这场制造领域的竞争中,是德国、中国还是美国最后谁能拔得头筹,很遗憾,我没有办法猜到最后谁能够获胜。但是我确实知道,就是无论从公司还是国家的层面来看,那些愿意长期投资人才,发展人才的企业就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在我们合作夥伴公司的经历中可以看到,那些公司如果长期以来致力于对人才不懈的发展和培训最后就可以获得成功,相比而言,那些临时抱佛脚培养员工,做一次性培训的公司就不太容易获得成功。所以,我觉得那些特别关注于知识和培训的公司,对于知识和培训的重视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最后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石。我们现在看到中国已经走上了转型道路,从低成本劳动力转向高品质的制造,由于中国也不缺少劳动力,这使得中国可以胜过低成本劳动力提供者的国家。无论是公司还是国家,只要他们能够长期一致的提供这种培训,而且能够培养出可以引领公司走向成功的个人,组织就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大数据还有互联网正在对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转变使供应链的管理产生了哪些变化?我们遇到了哪些挑战?
  大数据和&互联网+&对整个行业、供应链的影响。我觉得由于这两个趋势的出现,获得信息的速度以及决策的速度都被大大加快了,人们现在可以非常方便的获得爆炸性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另一方面,公司和组织也要有更好的能力来评估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数据。随着互联网更好的应用,我们发现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见度大大提高了,有很多供应链方面的数据在过去仅仅是被公司内部采用可见,但现在由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很多数据甚至是它的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的数据都是可以在整个供应链系统内部进行分享的,这就是一大变化趋势。
  我觉得现在供应链管理再也不是本地化的一个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化的问题,所以是否有能力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转移使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这种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当然我们是非常支持我们的组织和公司把大数据看成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机会,同样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如何培养企业内部的个人有能力更好的解读和利用这些数据。
  APICS如何来帮助他们解决供应链中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培训可以增强中国这些员工和个人的信心,他们觉得他们有能力可以做出正确的战略,并且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中国并不缺乏这种充满智慧和有知识的员工,现在的挑战是他们愿意不愿意挺身一步站出来担任领导岗位或者愿意挺身而出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我想在组织层面也要做出一些努力,他们要鼓励那些敢于说出不同观点的员工,当然我们APICS可以发挥这种作用,我们提供的这些培训认证可以让员工有足够多的能力和自信来做出正确的这种决策,另一方面还有组织方面的努力,就是认可那些愿意挺身而出说出不同观点的个人,我觉得这两者加起来可能有助于培养中国学员批判性思考能力。
  APICS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寻找一些本地的合作伙伴,我们主要的合作伙伴是教育以及咨询公司和机构,我们要求我们的讲师提供培训的讲史,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教育,还要有实践的经验。所以,我们的合作伙伴如果要担任我们这种讲师的话,一定要参加我们的IDP的项目,通过IDP项目我们可以确保任何为我们担任讲师的个人,一方面要有这方面专业的背景和知识,另一方面他个人也要有这方面实际操作的经验,这是前提。
  我们绝大部分的合作伙伴,也不是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教育机构和培训公司,他们是帮我们向我们的成员提供这种培训,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到公司去提供具体的上门咨询的服务,就是改善公司的运营供应链的管理,进行一些项目的实施。合作伙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比我们更好的了解本地的一些会员的需求和挑战,而不仅仅是从国外生搬硬套一些解决方案到中国来。
  供应商如果想要获得好的公司青睐的话,就要展示他们是具有高品质的。高品质的业界认可是什么呢?就是他们要采用一套业界都认可的标准、流程还有语汇。因为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议程,所以,各个比较优秀的企业他们对于良好的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词汇还有定义、流程都是一致的。我想也正是在这方面APICS机构可以提供我们自己独到的帮助,因为我们可以提供一套公用的,业界共同认可的流程标准以及定义,来帮助企业进行工业链的设计、开发以及改良。
  在半导体领域有很多芯片的分销商,对这些分销商来说,整个芯片需要的库存、备货和一些产业的实时动态都是要非常关注的,比如我们在半导体领域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缺货的状态。假如您处在这样一个供应链管理的角色,您会怎样去应对这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您这个问题就问到点子上了,这其实是我们CPIM认证的核心所在。CPIM认证的核心一方面要理解制造企业自己内部的需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了解需求方以及客户的需求,以及如何把他们嫁接起来。我们需要让企业里面的员工可以更好的了解在客户方他们的需求有怎样变动的趋势,以保证我们的供应、库存可以进行相应的这种调整。我们APICS很多这种内容,特别是CPIM,这个课程还有认证的基石就是库存管理,通过这些讲述可以让接受培训的人更好的了解需求方面的这种变动,嫁接其中的这种差距。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工业4.0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网络?
关键字:工业4.0 无线网络
  想拥有一辆独一无二,可自己定制的的爱车?在不远的将来,这将不是一件难事。您可能只需要安装一款汽车定制APP,精心DIY一番,并提交订单即可。汽车制造厂商将立即收到您的订单,并自动分配生产线。车间内身材小巧、动作灵活的机器人来回穿梭,按照您的要求,在仓库中定位和扫描,搬运出合适的零件。几个焊接机器人精密配合,快速的完成焊接动作……几个星期之后,您定制的爱车被送达家门口,价格并不比量产车贵多少。
图片说明:智能化汽车生产线
  以上这些场景,在工业4.0时代,将是稀松平常的。不仅仅在汽车制造领域,其他领域也将拥有类似的智能化生产系统。
  什么是工业4.0?
  从4.0这个数字中,我们很难理解它的意思。如果用工业4.0的另外一个称呼――“第四次工业革命”,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
  从18世纪末开始,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吹响了人类大步迈向进步和文明的号角。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类已经先后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即将接过科技进步的接力棒,再一次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
  工业4.0的理念最早是由德国在《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中提出来的国家发展战略,它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智能化生产。
  德国对工业4.0的定义是“以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所谓的“信息物理系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将各类物理设备连接到上,让这些物理设备拥有计算能力、互相能力、可以被精确的识别和控制、可以远程协调和管理,从而实现虚拟网络世界和真实物理世界的融合。工业4.0的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将从生产到物流的各个环节上,彻底改变以往的工业模式。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业4.0?
  如果实现了工业4.0的目标,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更合理的调配和利用资源,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将领先一筹;另一方面,“个性化”生产将成为可能,产品可以按需定制,更好的满足个体需求,从而提升竞争力。
  工业4.0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实上,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在出台相关的战略文件。例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等。谁能早日实现这一战略,谁就将在国际上“快人一步”,确立先进生产力的领导地位。
  打好基础,撑起工业4.0的“摩天大楼”
  要实现工业4.0,涉及到的技术和系统都将非常庞杂,这里不做深入讨论。但从工业4.0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技术将会被广泛应用,会成为撑起工业4.0这座摩天大楼的基础。
  大量的物理设备,将逐步开始“触网”。据业界预测,到2025年,将会有超过1000亿个联网设备协同工作。企业要联接这些物理设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准备。
  (1)让物理设备“活”起来
  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下,如果通过有线方式连接众多的物理设备,仅都将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所以业界通常使用各种技术(例如Zigbee,RF等)来解决这个问题。要让普通的物理设备具备“社交”能力,通常需要为其安装一颗“智能心脏”――,这样就可以和物联之间进行交互。
  (2)让物联网关“动”起来
  物联网关设备,在整个物联网络中扮演着“数据集中器”的角色。它一方面收集来自各类物理设备以及传感器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安全的传送到云端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另一方面,接收来自云端的指令,控制物理设备正确的执行任务。因此,物联网关应该是一个“多面手”。它应该拥有多种物联网接口,可灵活适配各种物联网协议,而且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让物联网平台“统一”起来
  物联网管理平台,无疑也是物联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工业4.0时代,需要构建各种不同场景下的生产应用,这些应用程序往往由多个厂商开发,如果各个厂商都使用不同的平台,各自为阵,往往会造成重复投资和对接困难等多种问题。因此,业界迫切需要一个智能、开放的物联网平台。
  在CeBIT 2015上,将展出多款功能强大的物联网关设备。这些物联网关,最多可支持17种物联网接口,可以满足工业4.0时代智能工厂内的各种联接诉求。此外,华为还将展出基于ODL (Open Daylight)架构的开放物联网平台。该平台通过应用开放、信息开放和网络开放等多种技术,可以构建开放合作的产业联盟,携手广大应用厂商共同助力工业4.0产业变革。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关注CeBIT 2015华为物联网展台。/topic/2015Cebit_cn/index.html
[ 责任编辑:京琦 ]
6月16日~19日,比特网在第…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业4.0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