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增长率速度为什么不能低于7

|||||||||||||||||
&>>&&&&&正文
钱颖一:2014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下滑到7.4% 有压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我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如何看如何办?》。
  2014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下滑到7.4%,为1990年以来最低。如何看?三个原因让我们感到有心理压力:对比30多年平均增速超过9%的增长,7.4%低于年初制定的7.5%目标;2014年第四季度印度增长率7.5%,超过我国的7.3%。但是我们需要理性地分析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我认为,如果考虑中长期因素,大致有三类原因:
  第一,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70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的规律是潜在增长率与人均收入成反比。在摆脱贫困陷阱之后,低收入经济对应高的潜在增长率,中等收入经济对应中的潜在增长率,而高收入经济对应低的潜在增长率。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潜在增速必然下降。但是,定量下降数字则需要科学、细致的研究。
  第二,经济中结构扭曲的纠正。在同一发展水平上,在潜在增长率相同的条件下,由于经济发展路径不同,能够实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会不同。过去这些年中,特别是2008年以后,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扭曲日趋严重:投资结构扭曲、产业结构扭曲、融资结构扭曲等,造成大面积产能过剩,投资回报大幅度下降,环境破坏加剧,其严重程度在其他经济类似高速增长时期不多见。纠正这些扭曲,必须停止、减缓、调整以往增长模式,也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看作是延期支付的成本。
  第三,激励机制的变化。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除了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还要靠激励。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强劲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市场的扭曲以及伴随的腐败,效率成本和社会成本都很高。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激励正在发生变化。过去那种政府深度参与经济决策的模式正在淡出,但规范市场经济的服务型政府模式尚未建立,我们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间状态:就是政府权力并未显著减少但做事积极性减少了,这也是导致增速下降的原因。
  如何办?先说不应该如何办。第一,不应该出台大幅度刺激需求的政策。刺激需求只能有暂时效果,但是改变不了潜在经济增速,更会恶化经济中的扭曲。第二,不应该过度依赖央行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起作用,必须配套结构调整措施。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采取去杠杆的结构调整,才有了经济回升。当前欧洲和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还必须有结构调整,才能最终见效。我们也一样。
  应该如何办?我提三条建议。 第一,留给市场和企业内生调整和发展的空间。中国经济“韧性”程度高,不仅政府调节能力强,而且个人和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程度大。当人生病时,除了吃药外,人的自我调节,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的本领是很强的。经济调整也是如此。要给市场自我调节的空间,给个人和企业调整的机会。甚至可以说,调整都是被逼出来的,不要浪费这个调整的机会。
  第二,发挥政府在供给政策上的作用。一方面应减少行政审批、加快财税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为民营企业松绑、促进金融创新、鼓励创业等。当今技术变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降低了进入门槛,又可满足个性化需求,非常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方面是政府可以支持产业发展,但要改变方式。比如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但并不直接参与投资和制造,而是发挥规划、协调以及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
  第三,重新定义政府激励机制,建立新型政商关系。解决政府“不作为”的办法不是回到过去那种“作为”,而是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关系紧密型”转到“保持距离型”,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从“参与型”转到“服务型”。在法治经济框架中,重新定义政府激励,既减少政府腐败,又把企业解放出来。
责任编辑:赵明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最新播报:
国家统计局:2014中国GDP增长为7.4% 创历史新低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全年经济数据,外界最为关注的GDP增长最终定格在7.4%这个数字上。对于这个数字,当日网络用得最多的标题是:GDP增速创下24年新低。
  从当日公布的2014年一系列宏观指标看,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贯穿全年,很多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差表现。尽管如此,笔者认为,2014年全年GDP增长7.4%仍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字,是一个一点都不差的数据。有些人之所以极力渲染这是“24年最差的数据”,完全是因为很多人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过去,拿过去的标准,拿过去30多年的快速增长周期作为参照系。
  事实上,从大周期来看,中国经济已经今非昔比,经济总量、经济增速、经济增长的动力以及产业业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63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第二个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的大国。中国经济从30多年前一个小的经济体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短缺经济体成为过剩经济体,从工业小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从一个温饱经济体正在嬗变为小康经济。
  这一系列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仅发生了量的巨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用过去的思维思考中国经济,既不准确,也不现实。以经济速度而言,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经济增速将在7%左右运行。
  而且,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能够保持7%的增长,仍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增长表现。从2014年全球经济看,除了美国强劲复苏,无论是发达经济体的欧盟、日本,还是新兴市场的巴西、俄罗斯,经济增长都远逊于中国经济的表现。2014年中国经济有很多问题,但很显然,问题不在于经济增速慢。
  必须承认,2014年的中国经济在“三期叠加”效应下,经历了极其困难的局面,但这种困难绝非经济增速太慢,而是由于过去过度强调速度而造成的一系列矛盾和风险的爆发:其一,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对于美国经济复苏对新兴市场的冲击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因而受到各种冲击;第二,由于过去10多年对房地产过度依赖,在房地产下滑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第三,金融改革的滞后导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了普遍性问题;第四,金融危机以来的连续刺激,导致房地产泡沫、债务杠杆高企;第五,由于对中国人口红利、资源和环境红利的过度依赖,企业创新不足和核心竞争力缺失的问题愈加突出。这些问题,多年以来老生常谈,但从来没有真地痛下决心解决,因而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引发系统风险的概率大大提高。
  因此,中国经济的真正问题绝非速度出了问题,而是长期以来对速度的过度依赖。尽管高层一再强调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强调对速度保持平常心,但过去的惯性思维决定了很多人眼里只有速度二字,速度障目,不见森林。在这种速度思维的定势下,宏观政策的正确选择可能会受到影响,看不到经济的真正问题和风险,而只是寄托于虎狼之药,戕害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
  笔者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给我们的最大启迪是,要真正尊重经济规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追求漂亮数字的我们正在为过去的刺激政策支付昂贵的账单,选择上的偏差,可以犯一次,但绝不能再犯第二次。201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又给了中国一次修正错误的机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忘记过去的“漂亮数字”,干一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大力推动改革,痛下决心让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去泡沫化,努力提高中国经济的创新度和核心竞争力。
  经济周期、产业周期、红利周期的兴衰是铁的规律,过去推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行业,很多已经难以为继,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要新的思维、新的道路,需要对速度保持平常心,告别对量的图腾崇拜,真正从“质”上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一个已经快速增长了30多年的经济体,如果经济理想仍然停留在“数字”层面,维持已经很难,遑论什么未来了。(据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2014年GDP增长不能低于7.1%
商机 无处不在
长江商报新媒体广告热线:027-
当前位置: > 2014年GDP增长不能低于7.1%
2014年GDP增长不能低于7.1%
长江商报消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
“2014年我国GDP增长不能低于7.1%,最好是7.5%。”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家杨瑞龙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杨瑞龙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改革肯定是利好,但短期来说,有利也有震动。目前外界对我国过于依赖GDP有质疑,但事实上目前没有一定的速度不行,否则会带来就业、投资、财政收入等一系列问题。
他说,新增就业人数就需要一定速度的GDP增长速度。目前来看,2014年我国新增就业人数至少需要1200万,否则农民工、大学生就业将非常困难,这至少需要GDP增长不能低于7.1%。如果能达到7.5%,带动新增就业人数达1300万。
他还说,除GDP增长外,2014年我国CPI应控制在3.5%左右,城乡居民增长达9%左右,这样才能为我国经济改革创造一个好的宏观条件。
■本报记者 柯美杰中国三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3%,创5年新低_财经上下游_澎湃新闻-The Paper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澎湃新闻记者 陶宁宁 综合报道
11:46 来自
中国三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3%,创5年新低。 杨深来 澎湃资料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10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速放缓至7.3%,二季度为7.5%,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三季度的数据目前看基本符合预期,中国的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已经基本寻找到了新的平衡点。虽然没有更多的惊喜,但也没有令人非常失望的意外。说明此前采取的一系列微调和定向调控政策已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首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剑辉评价。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称,三季度GDP同比7.3%和环比(比上季度)1.9%的增速都和预期完全一致。从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和出口来看,出口有所回升,投资和消费都有明显回落,导致三季度GDP相比二季度有0.2个百分点的回落,主要体现了外需强、内需偏弱的格局。“从月度来看,受基数效应减弱以及外需的拉动,9月工业增速相比8月有1.1个百分点回升,一方面反映政策提振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使得短期经济增长压力有所缓解。”       不过,尽管三季度7.3%的增速和全年政府目标并无明显差距,但它隐含的下行趋势性还是会让政策制定者保持警惕。李慧勇预计,考虑到房地产销售回落对相关投资和消费的滞后影响,四季度将加大财政资金的拨付和政府主导基建项目的施工,并通过定向宽松维持广义货币环境相对宽松,甚至不排除通过降息等手段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还会加快改革红利的释放,包括破除垄断、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民间投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等。       中金公司预计,今年四季度GDP环比增速较三季度回升,同比增速与三季度接近,维持四季度GDP同比增速7.2%,全年7.3%的判断不变。       中金公司断言,政策放松大方向不变。投资放缓仍带来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放松空间较大,包括继续降低银行间市场利率,向银行间市场继续注入流动性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20日“北大金融国际论坛——变革中的中国金融”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提出,在讨论“十三五”规划时,要注意经济增长速度不要太快,“每年7%就不错了,6.5%—7%也是属于正常的,重在经济增长的质量,重在结构的完善。”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路透调查中值为7.2%)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9%       ——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路透调查中值为16.3%)       ——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路透调查中值为7.5%)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6%(路透调查中值为11.8%)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0月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摘要【通缩的证据不足】       通缩一般是指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的持续下降。但是,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央行发布的数据,M2增长速度是12.9%。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上涨1.6%,回到2%以下。主要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翘尾因素影响大幅度缩小,同比增速的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影响造成的。但实际上,物价还是在温和上涨,从环比角度来看,9月份比8月份环比上涨了0.5%,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       从今后几个月来看,随着翘尾因素的影响,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我们初步判断后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所以,从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通缩的证据不足。【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放缓,但是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有所集聚,同时新经济的成份在茁壮成长。所以,整个中国经济应该说继续在向好的预期方向发展。       关于四季度的经济走势,总的看法是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是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没有完成,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仍然能给经济增长给予新的动力;二是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会继续得到发挥;三是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一些享受性消费仍会给经济提供增长的新动力;四是新一届政府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创新会给经济的发展给予新的动力和活力。       特别是今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既着眼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的政策措施,效应会继续得到发挥。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四季度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虽然三季度GDP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国际形势目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运行,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占比提高】       从新常态的视角看待目前经济发生的一些变化,中国经济实际上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产业结构在孕育着新的突破。需求结构有积极的变化。今年以来投资增速继续高位放缓,出口增速开始换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强,1-3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48.5%,比资本形成总额增速的贡献要高7个百分点左右,整个经济再平衡的态势比较明显。       收入分配结构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8.2%,增长速度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另外,居民收入的名义增长速度也比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高,因为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是8.1%,也高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占的比重是提高的。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从刚才发布的数据来看,也是继续减少,同时居民收入的中位数的增速要快于平均增速,这意味着内部收入的差距也有所改善。       区域结构有所改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有所减少。经济发展的方式,由过去过度的依赖于资源消耗粗放式的发展方向,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向转变的态势也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录入编辑:赵刘记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国家统计局,国内生产总值,GDP,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
澎湃新闻APP下载
澎友先来登录吧!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澎友先来登录吧!
请输入新手机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新邮箱
获取验证码
请输入注册时的手机号或电子邮箱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您的密码已重置,请输入新密码
请输入6-12个数字或字母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请填写以下注册信息
获取邀请码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请填写以下注册信息
请输入4-20个字符
请输入6-12个数字或字母
&&同意相关注册协议
已有账户,马上登录
社交账号直接登录
是否确认删除此发言?
是否确定取消所有跟踪?
是否确定删除所有收藏?
是否确认提交话题修改?提交后,需要重新审核,会保留已有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dp增长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