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商是什么意思参与场内交易吗?是对赌性质还是真正持有商品或股票?

齐鲁证券王磊:新三板做市商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重大突破
齐鲁证券场外市场市场业务部、中小企业融资部总经理王磊
  和讯基金消息 2月5日“2015新三板业务交流高级研讨会”在北京举办。行业监管部门领导、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子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等相关机构业务负责人与会,就新三板业务发展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研讨与交流。齐鲁证券场外市场市场业务部、中小企业融资部总经理王磊在论坛上作了发言。
  王磊表示,新三板做市商在我们看来是证券交易制度,在我们国家是重大的突破。从狭义理解,我们就是帮助企业报买报卖的过程。实际上从比较大的广义理解上来讲,我们觉得做市是帮助企业提供与非常大的金融产业链的过程,所以我觉得通过以交易为契机和起点,我们形成全产业链,为整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服务。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很高兴,我看到大家多少基金业的好朋友,就我们这几年在新三板耕耘的政策,我们实际当中的一些感受,这里面有一些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先开个小头,让大家的兴奋点提高一下。最近挺忙,特别忙,很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找到我们。尤其今天我刚从工总行基金托管部出来,最近他们告诉我三板基金最近发行的很火热,昨天我从山东赶回来我们山东省政府在省长的支持下,成立了两只基金,一个是以我们齐鲁证券为主的投资四板和三板的基金,我们两个基金各五个亿,加起来十个亿,主要投资山东的四板和新三板,说明业内投资新三板的热情非常高。而且这两天的成交量持续在放大,我相信未来可能更大。
  同时,我在年底这一段时间频频的参加年会,其实我真的没有时间参加,没有办法推不掉,我就参加了几家。经过这几年的培育,很多小微企业我们接触的时候很少,几百万的股本,现在都变成几千万,利润一两千千万,我们股东很多做市商,我们的也是企业的股东,也是新三板的新常态。把券商有形无形都拉在一起,这其中我们做的最经典的业内的案例叫点点课,大家做投资都比较熟悉。当时我们做的时候它是上海一家公司非常小,它最开始就做短信业务,前几年搞什么都发短信,当时到股转公司挂牌的时候还有很多争议,当时说给齐鲁证券三百万股,我们说不要,结果这只票一上来六十多,最近做了一次定增14块钱,很多业内的朋友打电话要求参与他的定增,非常火爆。我在做市之前见过一次黄总,他当时做了启动仪式说要IPO,当时5月19号主席说亏损的互联网在新三板挂一年可以转板,当时黄总就做了一个起动转板仪式,把深交所、上海金融办和我都请过去做了启动仪式,时隔三个月当时的股价很低27块钱,我问黄总要不要转板,他说新三板挺好的,不用转板了,我好好做好实业,你给我维护好就可以了。这说明在新三板过程当中,很多企业是冲着转板来的,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转板已经不是问题了,我们做的很多企业家已经达成共识,转板好像不是那么重要,尤其是最近市场分层、转板非常火热,大家炒的不亦乐乎,这是企业家的感受。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分享这么几块内容,第一个是做市商制度,在国外做市商制度是怎么来的,因为我们在国内从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所设立之初,我们连续竞价,我们非常习惯于连续竞价,我们也觉得连续竞价是最好的。但实际上我觉得未必是这样的,我给大家做一个阐述。对全国啊股转系统做市规则做一个阐述,近期做市交易运行情况,投资者的新机遇在那里,挂牌公司的机遇在哪里,然后再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业务。
  新三板的建立,大家都知道从(,)试点开始到现在八年的抗战,这八年学习的经验就是和台湾。这期间和当时的协会多次往返于这两个市场,包括今天的交易制度,传统的做市商90%的交易规则都来自于台湾的新规市场,我不讲了,可能在座的各位很清楚。实际上做市商不管是我作为中间商,我在报买的同时做报卖,只要投资人达到我的报价区间我就要履行成交义务。大家看到所有的成交都是投资人和做市商上的成交,这是做市商的概念。美国有一个保德的证券经济人,他当时行动不是很方便,所以他在轮椅上坐着卖一家股票叫西方联合公司的股票,这个时候手报买价,这个手报卖价,进入报买报卖期间就成交,他这一个动作当时就形成了非常高的交易量,大大超越他原来的单方的叫卖的交易量,而且别的伙伴也得到了更好的方便。从此之后,大家都觉得这种交易方式比较不错,这是当时做市商的雏形。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柜台交易商,他们更加采用这么一种做市的方式,这是最开始的做市商的雏形。现在的做市商主要是1971年全美五百多家经济自营商,他们注册为纳斯达克的做市商,这是最开始的制度演变。
  这个图大家看第一个图是传统的协议转让,两个人打个电话,你多少钱卖,你多少钱买,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如果说在投资人说九块钱卖,我九块钱买,这是成交不了的,他说都是九块钱当中没有差价,我们不能撮合,这就是和我们连续报价截然不同的地方。连续报价只要碰到一起肯定是要成交的,时间优先、价格优先。所以我们随着这半年的实践,我们也觉得传统的做市商确实有交易不便利的地方,所以我们也建议股转公司去做改变提升交易量。除了降低门槛之外,我觉得还是要提高交易量。但是降低门槛,我觉得肯定不是一个趋势,它会降低。因为在交易所规定当中,它一般是投资者和企业是个翘翘板。如果我对前端的门槛很高,像A股很高,投资者不要门槛降的很低。如果我企业上市门槛放的很低,投资者门槛就放的很高,这是一个翘翘板。中国的资本市场要打造机构投资者,我们确实是机构投资者。所以新三板冲着这个目标去做是要培育机构投资人。现在看来我觉得这个效果非常显现,很多五百万以上资产的客户不具备条件,理财和基金慢慢形成,随着市场的培育我们的机构投资人越来越多,这样我们会向美国的市场靠拢,美国90%都是机构投资人,我们国家90%都是个人散户,所以我觉得门槛会降低,但是一定会随着对企业质量的提升来降低,最底层估计还有很高的门槛。
  做市商分为传统的做市商和垄断性的做市商,竞争性的做市商就像咱们国家就是竞争幸得,一个企业至少有两家给它做市才能做上去,纽交所只有一家是传统型的不需要竞争,我们是竞争性的做市商。垄断性的就是一家,纽交所就是一个代表。刚才我讲了混合做市模式,我们建议将来可能要做混合做市商的交易模式。
  做市商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在提供流动性,第二能稳定价格,A股大起大落在三板市场上还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企业有两三家主板券商,因为它的估值摆在这个地方,整个券商理性的心理,跟外界非常骚乱感觉是不一样的,它不像主板散户投资人一听波动很大,所以它的价格是非常稳定的。再就是价值的发现,就是估值,实际上一家券商我们一直在做推荐挂牌,真正到了做市阶段,实际上你做市的过程就是对企业估值的过程,这个是非常考验水平的。
  先说美国的资本市场,实际上它的场外当然现在纳斯达克在六年前也是场外,现在它变成场内了。它就是这么一个过程,纽交所纳斯德克市场实际上就是在美国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主要交易制度就是做市商。大家不要觉得我们连续竞价就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么发达,这么庞大的资本市场体系下,他们不连续竞价,他们为什么要做市商呢?而且这次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大家那天晚上等他的报价出来等了很长时间,因为目前IPO询价的时候它还在做人工询价,我们的交易所已经电子化询价非常快。但是纽交所在报价的时候是人工询价,大家买卖的差额心理预期趋同的时候最后才碰出这么一个价格来,所以那天晚上大家等了很长时间,最后才等出阿里巴巴的报收时间,而且他只有一家做市商就是巴克莱,投资人只能看到巴克莱给他的报价。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不一样,它采取的是竞争性的做市商。
  OTCBB这两年相对来说发展的慢了一点,之前我们国家到纳斯达克上市都是在OTCBB过渡一下,等过了条件再转板,也有些基金专门做转板的基金,先布局在OTCBB,尤其是中国概念的股票,等到转板的时候都有20%到30%的增值。
  再讲一下台湾的兴柜市场,实际上台湾的市场非常简单,分三个层次,台湾的台交所、柜台买卖中心、兴柜场。所以兴柜市场特别像咱们的新三板市场,整个台湾最开始的台交所是1962年成立的,兴柜中心是2001年成立的,到现在只有十三年的时间,但是他们发展的非常快。我做了一个表格,我觉得有些东西不是完全对等的,我们只是那么想。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台湾的金融业至少高于我们十多年的水平,他们在这方面都做出了探索,比我们确实高出了很多。当然虽然他们的市场比较小,但是他们的尝试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是我做的台湾的兴柜市场和我们新三板交易额的对比,台湾整个兴柜市场占了整个市场交易额,我统计的时间比较早兴柜市场交易额占整个市场的1.24%,当时我们新三板的交易额只占0.009%,我们的新三板非常弱小。所以我们将来跟兴柜市场比,我觉得新三板将来市场发展非常的远。
  这边讲到日本和香港的市场,他们也是做市商制,还有一些是半做市商制。如果大家对新三板做市商,包括整个交易制度来源比较感兴趣的话,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就是美国和台湾。
  再讲一下做市商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做市商下的连续竞价是最可行的,这个意味着什么呢?第一是做市商报买报卖,第二是投资人报买报卖,在这一瞬间时间优先、价格优先,这样既稳定了定价的稳定性,同时又确保了整个交易成交的活跃度,这是做市商下连续竞价的实质。
  第二部分内容是全国股转公司的交易规则,第一个就是做市商的加入,做市商主要是这么几块,一个是加入,一个是做市,再一个是退出。如何加入,一家公司想采取做市商交易的方式,他必须有两家做市商,现在这家公司说我想做市商,立马就谈到一个问题,做市商要取得股票,我的库存股票怎么取得,目前市场上一是股东转让给我,二是定向增资,三是二级市场买卖。从8月25号到现在为止,老股东转让和定向增资各占一半,老股东转让和定向增资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老股东转让就是把钱给老古董,他们套现了。我们券商也在考虑,内心并没有说非常大的选择非得要干吗或者不干吗,但是更多的想如果用定增的方式可能券商更愿意接受。因为定增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并不想掏钱让企业套现,我们想让企业拿到钱更好的发展,这是获得的方式都没有问题,二级市场也可以买。
  再一个是数量,有时候我会参加股转公司组织的挂牌公司、做市公司跟券商的交流会。实际上我本来觉得券商和企业是一家,我和他就是前后身,他做实业,我帮他做二级市场,有些企业对券商非常反感或者是有点不高兴,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说你们券商那么低,价格谈不拢,拿我那么多券很心疼,大家都知道中小微企业发展很快。虽然我这么想,他们很多人搞艺术品投资、房地产投资,这几年确实很火,但是在我未来可能十年股权投资是很好的方向。因为一个股权大家想真的是凝聚了一个企业的心血,它是活性的,几乎这个企业的精华最后全部体现在股权上,一个房产为什么升值,所有成本的精华都体现在这个房子上,所以这个房子价格无限。一个企业真正所有的精华,企业家的管理,企业家的技术,企业家所有的市场精华都体现在股份里。所以我觉得股权真的才是最有投资价值的东西。
  然后说拿多少比较合适,企业说你们券商拿十万股就行了,拿多少多干吗,我们不舍得卖。实际上拿十万股,这是做市商的起步价,但是我拿到十万股能不能做起来,是能做起来,但是真的太被动了,几乎没法做。当买盘或者是卖盘出现的时候,一般是打穿式的,当一个投资人真正要买的时候,这个时候做市商看到以后会往上调价,大家可想而知我必须得报价,按照股转公司的规定,我在交易时间归内75%的时间要报价,如果我75%的时间不报价我就违规了,所以我必须得报上去。没有办法我只能越来越高往回退,我没有票,如果我有票的话可以把这个浪打下去,所以说十万股肯定是不够的。目前的券商跟我们合作,实际上我们在券商合作的过程当中,我拿了一只券分一下,最低给你三十万或者是五十万,反正我最低拿三十万,给我十万不够忙的。一般市场上普遍最少也要5%到10%之间,有的时候券商和企业的矛盾就一个价,一个量,其实就是这两个点。
  报价的数额T+1和T+0我不讲了,大家都是专家。近期的交易情况,这是首批43家做市最开始的只有大家非常紧张也非常谨慎,我觉得交易之前的两周我有点抑郁了,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加上我们的交易员,我们没有用老的交易员,一般很多券商在自营盘下做市,我是新培育的,都是一些博士和硕士,他们有数学基础。他们没有做过,我对系统没底,对他们的水平也没有底,万一怎么了,我怎么交代。所以我们当时选择首批做市的时候,所有的券商和我们的心态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选择净利润在一千万以上,业绩也比较好,将来能转板等等。但是第一天出来之后我觉得市场非常平稳,我们第一天做的四维传媒表现都是非常抢眼的,我的一个感觉就是新三板这个市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市场。至少它的估值是有效的,当我们把一件东西,不管这个是什么样的企业,当我们把这一件东西迅速扔到东西的时候,市场非常快准确的找到它的估值,这一点是非常有效的。当天第一天出来以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市场的有效性。
  所以当时有两只亏损的股票,剩下的都是业绩比较好的。而且通过这段时间来看,这些企业依旧非常活跃,当时第一批选的是非常硬的企业。到现在为止,昨天统计的数额是151家,我们预计2015年将突破400家甚至更快,现在更多的实际上不是企业不愿意做市,也不是券商不愿意做市,现在券商非常踊跃。当时我们公司拿了十个亿市场反向不得了了,齐鲁证券拿了十个亿,随着券商的速度起来以后,我看到去年的定增是130多次,光券商定增的资金已经有130多亿,就是说非常快,所以我觉得2015年更快。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很积极,券商也很积极,其实更多的是三板的制度,我如何拿券,拿券和数量讨价还价的期间。讨价还价完了以后有有定增的时间,一般下来两三个月,然后是报备的时间。如果没有这么多时间限定,我相信那是很快的。
  大家看我做的表格当中,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下,目前企业的区别。大家通过这个表格,你会感觉到做市企业的平均规模和盈利水平明显的高于协议转让企业。而且做市企业平均换手率接近10%,大家做二级市场接近10%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再就是整个做市商企业行业分布,做市企业实际上截止到昨天新三板挂牌企业1881家,整个行业全覆盖,主板上能覆盖的行业三板全覆盖。这里我们做了一个占比的图,大家看看都是哪些占比比较高,这个图是做市不足10%的企业贡献了30%的交易量,这还是刚刚开始,将来随着兄弟们的进入,我觉得市场的量肯定是不可计量的,会非常大。近十个转让日,单日的成交额已经破亿了,这是最开始的时候不可思议的,最开始两三千万、几万,昨天是两个多亿,所以我觉得会非常的快。
  再就是估值的提升,做市之前的价格,做市股票的提升非常快,平均的增幅是49%,市盈率平均值是34.8%,当然这个数值不见得很对,这里面我明显的告诉大家,这里面肯定有虚的成分在里面。至于说虚在哪里,大家可以研究。平均的增幅是49%,从做市之初到现在开始,新三板做市还是可以的。我在去年去高盛,我问他们一个高管,我说做市商制度当时起来和现在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感觉利益在哪里,我英语不是很好,老外跟我说做市商一开始的时候那个利这么大,后来就下来了。所以我说做市商,我觉得在这个交易制度下,我觉得市场还有那么两到三年的时期,大家可以很好的去看一下。
  这是我们新眼光第一天交易均衡价格,当时价格怎么发现的,我以这个为案例讲一下。新眼光是我们和做的企业,当时我们4.5元拿的库存股票,当时为了迅速的把企业做起来,我们各拿十万当天开始做。我跟中信建投说你们报价,我给你价,中信建投比较传统,他报的很低,也很实在,报了7.99元,市场买盘就开始打我们,我们两家各十万股,我们两家心里都很心虚,这边投资者买,我们往上调,到了10点11的时候市场价已经调到30了,投资人很聪明一笔卖完就出来了,我们一看出来卖单然后又往下调,到了下午一出现卖单我们迅速调回14,然后一直在13块多,找到了它的估值区间,这时候买卖就开始均衡了。我们发现这就是券商和做市商,做市商其实风险很大,如果你的估值水平不高,你报高了还是报低了都是损失都要挨打,你报低了把你的筹码很低的让出去了,你报高了你会在高位接人家的筹码,所以比较好的券商它的估值水平一定要很准确,它才能保证自己不亏钱。我们目前的策略是,我们有一个很高的估值,我发现博士生好用,一帮博士估出来的值,如果这个票没有多少利我们就放弃,市场出来的价格和我们的估值几乎一样。现在我们估出一个值以后,我们并不想高于估值,如果套住投资者我们觉得于心不忍,所以我们要让下面的投资人多多少少赚点钱,这是我们的策略,不能说一上来搞个高价,然后再下来,套了一帮人我也不舒服,投资人也不高兴。
  现在的新眼光已经到了17块多,它的估值随着企业业绩的增长,随着投资人进一步认可,它慢慢在往上走。然后作为做市商,大家看到这个表格,一个是做市商看到的行情,一个是投资者看到的行情,是不是不大公平。刚才我说了我迅速的调价,因为我看到市场所有的买盘和卖盘,当11块钱出来这么多卖盘的时候,我知道今天价格肯定上不去了,投资人只能看到做市商,这里面有些不对等,这是市场给做市商的特权。但实际上风险还是很大的,我始终在想,假如说有一家企业他的股东很坏,如果他自己知道他自己出大问题了,他想恶意的把券抛给你,你怎么办?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指数,这是我们以8月25号那一天做市开始以100为基准,到现在已经是398了,这是前天的数字。就是市场始终这样,我们券商有一个做市群,他们说整个感觉上次A股非常火,这是火过A股的上涨速度。所以这就是最近三板,其实2014年最火的就是新三板,客户加投资人板凳都排到大门外,真的非常火,场场爆满。我觉得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看到新三板的好处。接下来我讲一下国外到国内为什么火,我们的火还早着。
  这是我们的执业情况,这是做市家数和成交排名。这是我们在业内的创新,我们叫雷帕德模式,1800多家企业谢总第一次出来站台,就是因为我们的创新,雷帕德在挂牌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定增,同时完成了上市,所以挂牌那一天它的价格就出来了。
  投资人有什么机遇,我觉得这一点肯定是在座各位投资专家更关心的,我觉得新三板从资本市场上给投资人带来了多元化的投资标的,也是独有的投资机会。这里面因为新三板的企业多数是高新企业为主,行业分布确实是非常多元化的,而且很多都是龙头,虽然它很小,但是它是一个细分的龙头。我觉得很多企业在我看来就是小而美,我看到一些企业有时候很激动,很震撼,它上不了主板,但是以它今天的天资它一定成长的非常快,这种企业非常多,它具有它自己核心的研发能力和他们的核心技术。所以实际上有很多,尤其山东的业务在我的业务板块当中占不到1/3,昨天我成立基金还发愁,要求80%是山东,20%是区域股权,山东的企业传统企业比较多,但是在新三板市场上我们更多看到新型业态,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农业,我觉得农业是最底层的,所以说投资人喜好的不一样。大家看我们做的点点课60多,它不见得盈利,但是它有它的特殊之处,所以给了我们非常好的投资标的,然后就带来了投资机会。其实在座的各位无非关心两个问题,如何入,如何出,大家说我有一大把资金如何进,我买到了我又怎么卖出去,我觉得可能在座的各位这是你们关心的重要核心问题,实际上买是能买到的,你要分析你的票,有的是系它的股份还没有流通,他们看不到买的也不卖。当然确实有很多票都是虚售的,退出相对来说越来越好退出了,随着参与人的增多,我认为退出反倒不是一个问题。
  这里面并购重组的机会、IPO的机会、转板的机会、长期持有的机会、分层管理的机会,只要一分层从做市的模式、协议的模式就有个50%的增长。我相信将来通过做市的模式,做到连续竞价的模式至少是20%到30%估值的提升。然后通过转变到主板,我估计也有30%到50%的提升,市场机会是很多的。其实我有时候静下来在想,因为自己手头上有自己公司的基金,公司拿出这么多钱放在我们部门运作,我一直在想市场的风险到底在哪儿,你得吃透,不能说给你钱你就瞎弄。我投出去风险到底在哪里,能给公司带来什么,最大的风险到底在哪里。我想了半天,最后的结论是好像没大风险,即便我做了一个股票很差,现在卖出去一旦重组了就乌鸡变凤凰了,后来我总结最大的风险还是流动性的风险。但是随着市场扩容的增多,各路资金来了,我认为好像问题也不大,因为这源于我们做库存股票,因为我们拿的都是库存股票,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更多的市场最追捧的还是互联网、新型材料、新能源,包括这一次的文化叫云南印象文化,券商都抢疯了,已经报出28倍的市盈率,在抢做市,抢的一塌糊涂,十多家券商都去抢了。我们不行就放弃了,20倍肯定还有空间,要么就血拼,要么就退场。20倍不就是文化,他的想象空间是摆在这个地方,她也就是在云南,搞一场一场的演出,也是劳苦钱,她和互联网形成的商业模式带来的效益是完全不可比拟的,所以有时候判断企业还是不一样的。
  我们作为做市商和投资人关注点实际上,如果说我们选择企业和大家选择企业是契合的。如果你真的吃不准,没有时间和精力,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大佬,不是一两个亿,都是百亿、千亿级别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选择企业,我觉得你可以绑定做市商,我们几乎每家企业做市的话要看,兄弟企业也要认真的调研。这时候包括你们在考虑它的行业、特质、市场活跃度等等一系列指标,我觉得完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如果实在没事干也可以到企业实地考察,我觉得还是很有契合点的。
  我们转让企业平均的利润率、主要财务指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协议企业和创业板,我们企业的很多指标远远高于创业板,在国际投行特别注重研发占应收的比例,这个在新三板比例高于创业板的两倍。所以我觉得很多企业,你别觉得创业把很好,我觉得新三板很多企业是非常优秀的,优于创业板,只是它有某些方面的不足,它达不到上创业板的要求。
  大家看台湾的兴柜市场,2014年10月份兴柜市场整个股票平均的市盈率是141倍,同期上柜的股票平均市盈率是25倍。台交所平均市盈率是16.43倍,台交所都是大企业,上柜的就是咱们的深交所,兴柜市盈率是他们的多少倍。大家再看2013年兴柜市场刚刚成立的时候,它的倍率只有42倍,到了2014年是141倍,整个翻了3.36倍。所以新三板目前的估值,我觉得还是远远低了,我有一次和股转公司邓会长沟通的时候,我觉得新三板将来的估值应该是高于创业板的。比如说传统行业要刨除掉,所以现在还低于创业板2倍,你想想将来它的空间有多大。
  再一个就是估值刚刚起来的时候兴柜市场40多倍,现在140多倍。去年我们请台湾第一把交易员过来讲课,他跟我说,我们做了一个研究,台湾的升级概念股,最开始台湾兴柜市场刚起来的时候,一只新股就是20到30新台币,现在一上来就是两三百新台币,整体估值升了十倍,大家想现在新三板的状态,再想象将来的状态。
  这里面估值最高就的是电子市盈率达到294倍,然后是文化创意达到264倍,很高的一个估值水平。大家再看看纳斯达克的估值水平也远远高于标准普尔500,整个差不多高于一倍,这里面生物保健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所以整个来看,我们觉得新三板目前还是处于整体估值比较低的阶段。所以我觉得现在各路资金进来,还是可以的。
  这是我做的做市之后股票成交的情况,这是我们点点客,大家看到了行情的走势,这样从图中可以看到公司的股价波动比较小,形成了比较平滑的K线图,也达到了我们做市商做市、造市的作用,非常平滑,它很少有特别大的起落,我觉得是非常稳健的。如果说不采取做市商,协议转让形成不了一个价格趋势图,协议转让下几乎是没法做判断的。
  这是我们做的票,我们目前做市的,包括我刚才说的新眼光、点点客、四维传媒、天阶生物,哇棒传媒,有很多非常好的企业。昨天我们的领信股份从9块到一口气拉到16块多,大家知道有些东西后面有很多隐型的东西。这里面除了我们做的,我觉得市场上别的券商也做了很多很优秀的股票,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还有一些虽然没有做市,但是我们也是在挖非常有潜力的股票,我们觉得市场确实良莠不齐,对一般投资人来讲风险很大。但是如果你有一双慧眼,我觉得真的有金子。所以我们有一种理念,要在这个市场当中去发现那一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
  挂牌公司的新机遇,这里面作为挂牌公司,它做了市之后确实和做市之前真的不一样。上次做了一个节目,我们把四维传媒的董事长请过来,他们董事长最大的感受,原来包括非常迫切想转板的不想转板了,觉得这个市场挺好的。再一个他们做市之前价格也不稳定,求银行要个钱的非常困难,自从做市来银行行长天天追在他后面找不到他,企业挂牌和不挂牌感觉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做市和不做市又是两种天地,我觉得一步一步新三板的制度,我觉得在培育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过程当中,解决两多两难问题,我觉得真的从现在开始感觉效果非常显现的。
  最后讲一讲我们做市决策体系,并不是一个人定的,我们董事会的授权,我们研究岗、交易岗要做大量的研究才能做决策。整个策略是市占策略、获利策略,所以在获利策略当中我们要获取价差,目前我们做了28只表,每个月的价差收入是四五百万,资本升值很大。转板获利那是未来能实现的,包括我们做的阿姆斯并购重组,我们做市的价格,到今年11月份如果能套现的话四倍是没有问题的,一个做市业务成功的关键要有优秀的交易员和高效的交易系统,在我们国家刚刚开始还没有那么明显,如果在纽约或者是纳斯达克不管在交易所隔壁或者是隔的很远,大家的线都是一样长的,这样保证大家的公平交易。这说明美国的量化交易,人家这种高频交易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线差这么一寸会影响交易时间,那一点点秒会影响交易的盈利水平,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也很快会摆到我们交易的面前。再就是比较强的研究团队和估值团队、客户基础。目前大家知道做市商排名,但是真正你要看每个券商后面有没有客户基础,如果没有客户基础,在这个市场上做还是很难的,你想拿到券是非常困难的。还有就是风险管控,大家都知道做业务,尤其是创新业务风险是第一位的。
  最后的展望,做市商在我们看来是证券交易制度,在我们国家是重大的突破。从狭义理解,我们就是帮助企业报买报卖的过程。实际上从比较大的广义理解上来讲,我们觉得做市是帮助企业提供与非常大的金融产业链的过程,所以我觉得通过以交易为契机和起点,我们形成全产业链,为整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服务,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2014年新三板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我觉得机会也是迫在眉睫的,如果注册制一起来,四板也在做大量的突破性动作。所以新三板也是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包括杨董事长跟我们交流的时候也是前有狼后有虎,市场给了三板快速发展的时间不多了,因为毕竟国家不可能老是压着不让主板涨,也不能压着不让四板涨,也不能老给你添水你不涨,这恰恰给了我们在座各位比较好的气机,我想这一场盛宴,在座的各位一定不要落下,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HF051)
01/29 07:4501/06 16:11
基金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市商交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