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有全国各地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的具体数据吗?

&生机勃勃鱼龙混杂-概念模糊,标准缺失,部分投资商以养老之名行圈地之实近日,记者走进西安市未央区一个被冠以&西北首家养老地产&的在建楼盘。销售人员介绍楼盘情况时,却自始至终未提&养老&二字。直到记者忍不住开口询问,销售人员才介绍说,社区内确有一栋养老公寓作为规划配套项目,但具体情况尚不得知。该项目开发商总裁助理夏永宏介绍说,项目将尝试与养老旅游相结合,在小区业主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计划通过租售、委托代管等方式将养老公寓&作为资产来运作&。在北京市顺义区,有一个一期于2003年就全面入住,业内公认国内发展较早的&养老地产&项目。在宣传手册封面上,也赫然印有&全新退休生活的领跑者&几个大字。可当记者询问该社区是否是老年城时,工作人员却回应道:&我们这里是普通住宅社区,只是老年人比较多而已。&一面是&养老地产&的高调宣传,一面是&普通社区&的低调回应。这一怪象的出现,恰恰是开发商们纠结心态的真实写照:既希望在庞大的养老产业中分一杯羹,又害怕被人揪住小辫子,受到&名不符实&的舆论指责。&生机勃勃,鱼龙混杂。&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这样概括养老地产的发展现状。业界人士陈俊也持有类似观点。&眼下&养老地产&的概念并不清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养老地产项目做得不温不火,不死不活。&比如,北京昌平区某老年公寓,400多张床位,仅入住50来人,只能通过接待旅游团来弥补亏空。那为什么这一产业发展还如此迅速?在于许多人以做养老为由头,意在圈地。&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卢布认为,养老地产发展的混乱与标准缺失也有关系。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产业标准和政策体系,准备都还不足。在我国,商业化养老时代尚未到来,一方面当前国民的收入结构不符合大面积商业化养老的需求,有钱人不会参与商业化养老过程,一般工薪阶层尚无能力支撑商业化养老;另一方面养老项目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李红兵指出,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失能失智的老人,在一对一服务成本太高、难以为继,但又要保证他们相对稳定的生活水平时,集中养老才显出必要性。居家养老目前是、未来也依然会是绝大多数老人的选择。此外,政府在养老地产发展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同样引人瞩目。夏永宏告诉记者,他们的养老公寓项目,土地规划已经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复,但&并没有在拿地等方面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今年4月,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了今年土地供应计划,其中100公顷养老设施用地首次单独列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养老设施用地的供应方式,一部分是政府投资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养老设施,将通过划拨方式供应;一部分是非政府投资的,利用国有土地建养老设施的,将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出让。但据媒体报道,北京总共推出的7块养老设施用地,目前仅出让1块,原因在于&土地指标有限及财政压力,各区县并不热衷于推动养老设施用地&。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根本还在于养老地产的模糊性,许多投资商&项庄舞剑&,意在圈地,是&用肥油养瘦骨头&。养老产业因为是微利产业,故很多养老地产投资者在拿到土地以后,只会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来建养老设施,另一部分则投入其他用途。而投资者的心思到底在&油&上还是&骨头&上,实际运行中很难判断,故政府也不敢轻易给地。商业还是公益?养老地产在两者中纠葛不清。搜房网更多精彩阅读推荐&&&【】
生机勃勃鱼龙混杂-->&生机勃勃鱼龙混杂-概念模糊,标准缺失,部分投资商以养老之名行圈地之实近日,记者走进西安市未央区一个被冠以&西北首家养老地产&的在建楼盘。销售人员介绍楼盘情况时,却自始至终未提&养老&二字。直到记者忍不住开口询问,销售人员才介绍说,社区内确有一栋养老公寓作为规划配套项目,但具体情况尚不得知。该项目开发商总裁助理夏永宏介绍说,项目将尝试与养老旅游相结合,在小区业主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计划通过租售、委托代管等方式将养老公寓&作为资产来运作&。在北京市顺义区,有一个一期于2003年就全面入住,业内公认国内发展较早的&养老地产&项目。在宣传手册封面上,也赫然印有&全新退休生活的领跑者&几个大字。可当记者询问该社区是否是老年城时,工作人员却回应道:&我们这里是普通住宅社区,只是老年人比较多而已。&一面是&养老地产&的高调宣传,一面是&普通社区&的低调回应。这一怪象的出现,恰恰是开发商们纠结心态的真实写照:既希望在庞大的养老产业中分一杯羹,又害怕被人揪住小辫子,受到&名不符实&的舆论指责。&生机勃勃,鱼龙混杂。&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这样概括养老地产的发展现状。业界人士陈俊也持有类似观点。&眼下&养老地产&的概念并不清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养老地产项目做得不温不火,不死不活。&比如,北京昌平区某老年公寓,400多张床位,仅入住50来人,只能通过接待旅游团来弥补亏空。那为什么这一产业发展还如此迅速?在于许多人以做养老为由头,意在圈地。&中国农科院副研究员卢布认为,养老地产发展的混乱与标准缺失也有关系。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产业标准和政策体系,准备都还不足。在我国,商业化养老时代尚未到来,一方面当前国民的收入结构不符合大面积商业化养老的需求,有钱人不会参与商业化养老过程,一般工薪阶层尚无能力支撑商业化养老;另一方面养老项目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李红兵指出,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失能失智的老人,在一对一服务成本太高、难以为继,但又要保证他们相对稳定的生活水平时,集中养老才显出必要性。居家养老目前是、未来也依然会是绝大多数老人的选择。此外,政府在养老地产发展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同样引人瞩目。夏永宏告诉记者,他们的养老公寓项目,土地规划已经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批复,但&并没有在拿地等方面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今年4月,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了今年土地供应计划,其中100公顷养老设施用地首次单独列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养老设施用地的供应方式,一部分是政府投资的、社会福利性质的养老设施,将通过划拨方式供应;一部分是非政府投资的,利用国有土地建养老设施的,将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出让。但据媒体报道,北京总共推出的7块养老设施用地,目前仅出让1块,原因在于&土地指标有限及财政压力,各区县并不热衷于推动养老设施用地&。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根本还在于养老地产的模糊性,许多投资商&项庄舞剑&,意在圈地,是&用肥油养瘦骨头&。养老产业因为是微利产业,故很多养老地产投资者在拿到土地以后,只会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来建养老设施,另一部分则投入其他用途。而投资者的心思到底在&油&上还是&骨头&上,实际运行中很难判断,故政府也不敢轻易给地。商业还是公益?养老地产在两者中纠葛不清。搜房网更多精彩阅读推荐&&&【】
&&日 13:18&中国网&&
[提要]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用地难”、“用人难”和“运营难”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扶持政策。这给本已跃跃欲试的众多投资者注射了一针“强心剂”,甚至有人预言,养老产业很快就将“井喷”。  
责任编辑/huobing
家居快讯,更多精彩在首页
[] [字体:&&]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10-][][]。在中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现时,养老地产像一个刚刚被开发的金矿,吸引着众多的开发商来&掘金&,但&寻金之路&并不顺畅,回款慢、融资难、概念多过服务等众多问题困扰着开发商。中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距今已十多年,据统计,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比例14.9%,远高于国际标准,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使得愈来愈多的房企进军养老地产。包括万科、越秀、燕达、保利、远洋等一众大房企在内,已经有超过80家房企在全国各地拿地建造老年公寓,行业火热程度可见一斑。根据2013年9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我国养老床位数将较2013年的500万张增长1倍。同策咨询最新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全国城市商业化养老机构的潜在需求为:自理老人床位数174万张至185万张左右,需要护理老人床位数30万张至 32万张左右。按照一个项目最优床位数为400张计算,未来3年市场上将至少需要4500个项目的建设。养老地产需求强劲,但在供应上明显不足,数据显示,从养老床位来看,目前我国千名老人仅拥有25张床位,该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50至70张的水平。在如此强劲的需求下,政策也开始往这一方面倾斜,国家开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产业,201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方位从融资难、用地难、用人难、运营难和法律缺失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扶持政策。国内众多省市都将养老产业列入民生领域的重要目标。尽管如此,房企进入实操阶段进展并不顺利,养老地产资金回笼慢、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房企卖概念多过服务以及医养无法结合等问题一一显现,更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很多房企虽然打着&养老地产&的旗号,但大多是&卖房子&的噱头,部分开发商还有&圈地&的嫌疑。在众多房企的新招式中,大概可分为三种类型,人文服务创新,力在用人文关怀解决之前模式&不接地气&的问题;以点带面的,主攻难点,解决养老地产的难点&医疗对接;与国外专业机构强强联合,这好比&大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虽需磨合,但起点已足够高。日前,《安家》杂志独家专访了在这三方面极具代表性的北京万科、越秀地产和燕达地产,这三家在业内举足轻重的房企在养老地产方面的&新玩法&,能否打破养老地产的困局?人文服务创新人文服务创新类型的主要代表是万科,从2006年,万科便开始研究养老产业,至今,已形成自己的养老模式,主打&感情牌&,万科创始人王石形象地用&一碗热汤的距离&比喻社区老人和年轻人的距离。社区化养老模式是万科在研究中国式养老困境及特点的基础上,创新的一种全新养老模式,在短时间内,北京万科认为它将是解决中国养老的有效途径之一。万科定义的&社区化养老服务模式&是异于&养老地产&的全新养老模式。&社区化养老服务模式&不是养老地产,也不是单纯的养老机构,而是万科结合中国式养老特点,研究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全新养老模式。核心主要是:专业的护理能力为社区配套资源。在 2000多份万科社区业主的养老需求调查中,结果显示34.5%的护理客户每月去医院1-2次,37.9%偶尔去医院,三甲医院是护理客户的首选,其次是二甲医院。75%以上的非护理客户都患有慢性病,平均患病年限为8年,病情稳定;85.2%目前正在服用药物,便捷取药、便捷问诊、便捷就医是亟需提供支撑的现实。目前遇到的困难:资质的审批。目前万科走的是完全市场化的养老模式,也就是依靠企业的力量,把服务做好,赢得市场的认可。同时,万科也希望政府把万科的养老机构纳入到民政管理系统内,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考核。但目前,养老机构经营资质的申办过程中,还存在政策不清晰、效率过慢等问题,有待解决。社会医疗资源的配套。目前中国最需要照料的老人是失能失智老人,这部分老年人对于日常医疗资源的需求强烈,如日常的拿药、紧急就诊等,很多老人的药要去三甲医院才能开到。社区化养老模式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区居民分散居住的有效条件。目前北京的优势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中心城区,万科的养老项目又都在近郊区域,因此在争取申办医务室、医保资质,希望在这方面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性支持。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结合。可参考类似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将社会化养老问题真正纳入社会社保福利体系,建议统一公平的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万科有3大养老体系,分别是社区嵌入式小型机构、城市养老服务综合体、全龄化养老服务社区。分配原则方面,北京万科将本着就近原则,在全市新建小区有部分有条件的在建小区内,根据小区的建设规模及人口规模持有一至若干幢包括住宅、商业楼栋在内的资源,主动放弃传统的快速销售、快速回款运作模式,站在服务小区,使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将这一部分开发商的自有资产用作服务于本小区的养老设施。社区化养老业务的定价既不会高端也不会低端,而是根据项目小区居住人群的情况来定。万科的社区化养老服务模式借鉴了日本&木下介乎&模式。万科认为,社区化养老未来将发展成为主流的养老模式,它在家与社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温馨的桥梁,使得老人既不脱离熟悉的生活圈子,又不脱离子女的探望和照顾,真正实现我们提倡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主攻医疗,以点带面业内普遍了解,对于养老地产,最大的问题是医疗难对接。而对于燕达,最大的亮点和最大的争议均是医养结合。自创始之初,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以下简称:养护中心)就以建设国际化&医养结合&的养老示范基地为目标,通过精细化的服务,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力争成为养老地产第一品牌。燕达集团董事张滨表示:在摸爬滚打中求生存的燕达养老,从饱受争议到默默耕耘再到如今一组组漂亮的数字,燕达养老作为养老行业的先行者,走得无比艰辛。养护中心是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2010年12月开始试运营,由于前期缺乏专业人员介入,在养老运营方面的经验不足,前三年摸索前进,2013年以后通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整合养老版块各类精英团队,开始实现高速增长。在去年经营收入增长86 %,入住人数增长高达 72 %的基础上,2014年养护中心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其最新财务数据显示,1-8月份养护中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入住人数同比增长114%,现已超额完成1-8月份经营任务,这是其他养老机构所无法比拟的。燕达养老实现转变的经验:医疗配套。养护中心是国内投资规模最大,最具有前瞻性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园区内的燕达国际医院是按照中国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拥有国际一流的尖端设备和医疗专家团队,尤其是与朝阳医院签署了机构共建协议之后极大程度上为养护中心提供强大的医疗保障。定价。举个例子,一个健康老人在养护中心居住家居式一室一厅(66平米) 的房间,价格在元/月,在北京配备相同设施的宾馆式房间(36-42平米)收费标准平均是7000元/月。并且养护中心保障金很低,基本是不收保障金,只是收取一定的医疗保证金满足老人紧急就医的需要。环境舒适。养护中心占地规模大 ,园林绿化率高达50%。养护中心从养老项目设立到现在,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非常规范,并不输于北京养老机构,反而是北京很多养老机构在学习燕达。精神文化娱乐生活。除设有老年大学为老人提供丰富的娱乐活动外,还专门聘请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为老人解决心理上的困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养护中心作为高品质养老示范基地,一直致力于建设规范化、人性化、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服务体系,宾客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与发展在养老行业内也是首屈一指。餐饮方面。养护中心采用的是选餐式,老人可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主选择,这是其他养老机构无法比拟的。另外特聘专业营养师根据老人不同的身体机能制定膳食计划,为老人提供健康、营养、丰富、美味的饮食。燕达养老目前最大的困惑:医保对接是首要克服的难题,养护中心95%的老人为北京籍老人,均为北京各大部委的离退休老同志,养护中心地处河北,在行政区域外,限制了北京老人来此医保报销。其次社会资源的养老服务功能配置需完善,类似银行、邮局,由于地域区域性,公共资源的配置没有打破地域性的界限,没有按照京津冀一体化对接,还有很多服务资源方面等,这些都是急需对接和改善的内容。燕达养老与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的布局一旦达成,养护中心在养老方面起到桥头堡作用。这里95%都是来自北京的老人,在缓解北京老年人群疏散和缓解北京养老机构床位紧张方面养护中心取得先机。年内京津冀即将实现医保对接,届时老人医保报销问题得到解决,养护中心将可以极大程度承接北京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与国外专业机构强强联合相对于前两类自行摸索的养老开发,以越秀为代表的开发商索性走出去,寻求专业的机构合作。 越秀地产是中国唯一的一家于香港上市拥有房产基金平台的内地发展商,拥有三十一年的开发经验,毫无疑问,是广东的房企领头羊,目前是广东开发养老地产项目的独一家和首家开发商。日,越秀地产旗下的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与拥有先进理念、营运成熟的养老运营机构澳洲Independent Management Group Pty Ltd公司(以下简称IMG公司)就&老年社区发展事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次战略合作在业内受到极大的关注,更引起众多媒体对养老地产未来发展模式的猜测,《安家》记者采访到越秀地产的赵女士,&我们有专门的研究院,正在找寻最佳的模式,所以目前越秀地产开发的养老项目具体的商业模式、配套等仍未确定。&预计2014年底或2015年初推出。越秀地产副总经理黄维纲介绍,越秀地产从2012年起就开始关注养老地产,在2013年专门开设了多个养老地产的研究课题。目前越秀地产的&养老地产研究中心&已完成部分研究。近期将推出一个进行适老化设计的新项目,将开发成适合各年龄层终身居住的全龄住区。越秀地产远期目标是使养老地产成为&地产+房托&双平台的重要一极,培育长期盈利模式。越秀地产负责前期开发,分享土地溢价及一次性销售利润的上市平台。越秀房托基金则成为筛选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商用及养老物业作收购目标,分享长期稳定现金流以及升值收益的平台。IMG 方面更注重老年人的养生,老年人根据身体健康状况,可以分为自理、介助、介护三个阶段,但无论是处于哪个阶段的老年人,他们都需要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澳大利亚的老年社区很关注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活力生活,希望让所有阶段的老人都能在愉快的环境下,参与到社区的活动当中,使他们生活更富有热情。养老社区的目标更多是养生,而不是康复。《安家》观点在众多利好的刺激下,养老地产是现在乃至未来的朝阳行业,开发商纷纷试水养老地产,但目前业内一片乱象,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挂羊头卖狗肉&,明明做的是养老的买卖,最后却成了圈地的骗局。二、开发模式不接地气。养老地产说到底是养老服务,很多项目开始都以做养老资源的整合服务为宣传点,但最后由于资金压力都&一卖了之&。三、医养难结合。医疗设施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涉及一些资质和保障,开发商只能坐等政策扶持。四、开发商成活雷锋?养老地产本身存在资金投入大但回笼慢的特点,国内养老地产无融资渠道,现金流成最大诉求,对企业压力相当大,此时,清晰的盈利模式显得分外重要,只有开发商在养老地产项目方面盈利,才能促成持续的良性循环。开发商绝不可变相成为&活雷锋&。综上,《安家》记者建议,养老地产这块蛋糕虽吸引人,但需冷静应对,在养老地产现状和前景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下,选择企业自身最适合的道路再大干一场,才是上上策。相关文章精彩推荐家居二手房 租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