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先锋论坛将在已有的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当前位置: >
核心提示:日首相安倍将在21日公布一项计划,日本今后5年投资大约1000亿美元用于支持亚洲地区的基础建设,以帮助在亚洲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同时“区别于亚投行。”
& & & & &日首相安倍将在21日公布一项计划,日本今后5年投资大约1000亿美元用于支持亚洲地区的基础建设,以帮助在亚洲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同时&区别于亚投行。&&
& & & & &不过,这显然不是几座桥梁和几条道路的问题。从太平洋横跨欧亚大陆直达大西洋,这些线路管网及其他的建设,在资金上的需求远超亚开行对亚洲地区10年8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资金规模的预测。不仅世界银行和亚开行满足不了这样的需求,即使加上亚投行,在相当长时期也无能为力。只有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丝路基金、金砖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潜力,&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压力才能够得到根本缓解。就此而言,我们既不应当轻视亚投行的实际价值,但也不应当过度拔高其影响力。亚投行尚未开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它赋予太多的期望,只会影响其正常发挥从而适得其反。
  三、亚投行开张之后的路如何走?
  亚投行创始成员资格的申请已经结束,在此之后紧接着是组织章程的谈判和签署,只有当章程生效后,一个由中国倡议和领导创建的新多边国际金融组织才算呱呱坠地。
  不容忽视的是,这个新的组织机构的运营和发展前景将面临内外两个方面挑战。
  在内部,面对如此众多成员的监督,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和透明?如何借鉴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经验教训而提高治理水平以满足各方在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的关切?如何运用市场手段增加资本运营效率而减少政治和经济风险造成的可能的损失?
  而在外部,一个方面是怎样处理好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开行的关系以使相互间处于良性的竞争状态?另一方面则是怎样缓解甚至消除大国政治博弈带来的干扰?
  尽管亚投行尚未开张,但是亚投行热带来的冲击波已经产生效果。据国际媒体最新报道,在华盛顿举行的2015年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再次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问题作为主要议题,近5年来一直阻止该项改革进行的障碍有望排除。另外,在美国国内,4月16日超党派国会议员在野党共和党的参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哈奇、执政党民主党的首席成员维登、共和党的众院筹款委员会主席瑞安共同向参众两院提交了由国会授予总统贸易谈判权限的《TPA法案》。该法案是顺利完成TPP谈判的前提,如获通过将加快TPP谈判进程。
  这些新的发展,在战略层面或多或少会影响正在创建之中的亚投行。中国作为事实上的亚投行领导者,不仅仅要面对首次领导创建一个新的多边国际机构在经验方面的不足或技术层面的考验,而且在战略和策略上也需要采取积极行动以保障这个新生事物的顺利发展。
  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努力。
  第一,要低调,不要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国家间的竞争虽然惊心动魄,但并不总是你死我活。适度换位思考并给各方留有余地也不失为一种保全自己的方法。中国民间有四句话说的很好,即&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我们是一个大国,当有大国风范和气度。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不怨天尤人妄自菲薄;而在顺利前行的情况下,则更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意识。
  国家间的竞争还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只有跑到最后才能见分晓。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只不过走了30多年,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不小成就,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方面都同步发展。在国际事务中,我们还缺乏扮演国际组织领导者角色的经验。在数以百计重要的全球和区域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中,由中国倡议发起和发挥主要作用的,屈指可数。我们还有一个积累相关经验的过程。低调不是无所作为,甚至恰恰相反是为了更好的作为。倒是过于张扬才有碍于作为。从李克强总理在接受《金融时报》时的表态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是非常清醒的,盲目乐观的是某些媒体和某些不明就里的普罗大众。在这一点上,舆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而不是误导。
  第二,要搞统一战线,扩大整个新兴世界的影响力。
  在亚投行的问题上,中国现在是想不出头都难了。特别是在英法德申请加入后,国际舆论的焦点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中国身上。从最初的惊讶、艳羡到后来的恐惧和担忧,舆情倾向不断在变化。这一点在各国社交媒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而社交媒体所表达的意见倾向终究或多或少会影响各自国家的外政决策。加上各国多是站在本国立场考虑问题,而且自身利益往往是重中之重,这样一来的结果便是中国的风头越强劲,中国在未来亚投行章程的谈判以及领导该行运营中就越发处于被动位置。如果不及早重视这种舆论倾向,那些曾经支持中国创建亚投行的合作伙伴们将会逐渐走向对立面,而国际上另外一些本来就不乐见其成的竞争国家更是受到刺激,而促使其进一步坚定制约中国发展的决心。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那些经济成长较快的国家,理应成为亚投行坚定的支持者。中国完全应当实际上也可以把创建亚投行的过程变成团结它们并凝聚起力量的过程。我们必须放弃亚投行是自家事的狭隘观念,应该将其视为新兴世界各国共同的事业。事实上创建亚投行这样一个多边国际机构的工作绝不是独角戏,离不开诸多相关国家的支持与合作。它的每一点进步不再只是中国一家之荣耀,应该属于整个新兴世界。有了这个新兴世界作为背景,中国也不再独自承担亚投行内外和创建前后所承担的全部压力。扩大新兴世界影响力并与其在亚投行事业上共荣辱,当然不是一个权宜之计,如果能够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一项原则性考量,那功效必然将是显赫的。由此,任何将亚投行的创建等同于中国一国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观念就根本站不住脚了。第三,要有耐心,不刻意塑造所谓新的国际秩序。
  4月22-23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多国领导人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就在会议开始的第一天,英国路透社发表题为&亚非国家挑战过时的世界秩序&的文章。该文称亚非国家呼吁打造一个向新兴经济大国开放的、摆脱布雷登森林体系的新世界秩序。路透社的这篇文章曲解了这次会议的精神。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表示&要大力弘扬万隆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印尼总统佐科代表与会领导人在总结发言中也表示各国领导人在包括&加强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和平的国际秩序&等方面达成共识。路透社文章之所以如此夸张,其实反映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担忧或焦虑。这些国家担心70年前由美英等西方国家主导创建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会随着中国和新兴世界国家的崛起而遭到颠覆。殊不知,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中国曾经参与战后新的国际秩序的构建。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时间里中国与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处于不正常外交关系,但是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中国是这个国际秩序或体系的受益者。中国一以贯之的立场,不是去颠覆它而是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和平的国际秩序。
  当然,世上任何事物没有一层不变的。&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和平的国际秩序&,就是要去完善和改变该秩序不合理的地方以符合全球各国、特别是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待遇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过,即便如此,从策略上讲仍然不能够为了完善而完善,为了改变而改变。事实上,中国仅凭一己之力也做不到这一点,现阶段所能够做的无非就是&推动&而已。只有当整个新兴世界都崛起了,而且形成了合力,这样的完善和改变才真正现实,甚至取而代之创造一个新的国际秩序都不是不可能的。
  随着中国日益崛起,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包括各种政治经济规则在内的现有国际秩序肯定会让我们越来越感觉不舒服。但必须意识到,一个主要由众多西方发达国家创建和拼死捍卫的国际秩序,不可能因任何一两个新兴世界国家仅凭单薄的力量所发起的挑战而被颠覆;一个主导该国际秩序长达70多年的庞大的国家势力集团,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不可能轻易为一两个仅仅在经济上快速发展了2-30年的国家所替代。只要不发生世界性大战,现有国际秩序的完善和改变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期望在短时期内根本改变它,只能是应了中国的一句成语&欲速则不达&。中国在这方面可保持耐心,集中精力增强自己综合实力,等待水到渠成。就此点而言,中国所面临的情形可用高铁作为比拟。高铁行驶的轨道远比普通铁路要直,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弯道,只是其弯道半径要很大。据说,高铁的弯道半径是由高铁的速度决定的,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高铁弯道的半径大小要将就特定时速行驶的高铁。这里的轨道安排正如同各国在当代所遵从的国际秩序,而高铁就像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只要中国继续保持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并逐渐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现有的国际秩序只能是去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如果整个新兴世界都崛起了,其结果显而易见。亚投行的横空出世,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关键词:亚投行 攻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当前投资热点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2002-.cn,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亚投行,国际金融体系新的一页(权威论坛)
&&&&来源:&&&&
  资料来源:新华社   版式设计:蔡华伟  “当中国提出对自身和世界都合情合理的建议时,接触比站在旁边挑刺儿更明智。曾经有一位美国政策制定者要求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中国创立亚投行正是在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是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的观点。在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越来越多的今天,让我们分享英、美、中三国专家对这一国际金融新机构的看法            高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杜大伟(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员、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代表)  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Q是什么让多国争相奔向亚投行?&  A切莫错过中国提供的新机遇  高海红: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彼此渗透,交互影响。全球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新兴市场国家增长减速,欧洲发达国家尚未度过危机,亚洲欠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各国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都在争取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共同繁荣并非口号和说辞,是各国实实在在的利益诉求。亚投行将其目标定位于推动亚洲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这与包括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亚洲国家在内各国的发展目标契合。这是多国纷纷加入亚投行的根本原因。  此外,基础设施投资供给相对需求缺口巨大,亚投行未来新增投资将总体提高基础设施投资能力,这一供给增量既是成员国的贡献,也是成员国在风险分担基础上的收益共享。  当然,中国是亚投行发起国,这一动议能够得到多国响应也反映出这些国家对中国多年改革开放成效的认可,对中国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大国作用的期待。  杜大伟:亚投行的发起,不管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共赢的选择。对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每年区域内国家都有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据各家机构的数据统计,每年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缺口。亚投行的成立,受益最大的是能够从亚投行获得建设资金的国家和地区。但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会从中受益,因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好了,能够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国际贸易,发达国家也会从国际贸易扩张中获益。  马丁?沃尔夫:西方国家希望加入亚投行有着一系列原因。首先,西方国家非常希望加强同不断实现增长的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这也是促使英国政府决定率先加入亚投行的最重要原因。换句话说,西方国家认识并承认新的经济和政治现实。第二,西方国家希望能够参与并分享亚投行在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创造的众多商业机会。第三,它们也希望能够参与到亚投行的组织运营程序中,并在其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第四,它们认识并承认亚投行的建立有着强有力的原因,那便是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非常巨大。最后,西方国家也认为,现有的多边金融机构,尤其是世界银行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并不足以满足这些需求。  可以说,亚投行为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合作共赢机会。  Q亚投行的制度创新何在?  A这是一种新型的南北合作形式  高海红:二战以后全球性多边金融机构主要是发达国家主导,这反映了一定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也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既有机构中的次要地位,在多数情况下甚至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意志和政策取向。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现有的全球金融治理结构所导致的不平等、不稳定性日显突出。亚投行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发起、发达国家参与的全球性多边金融机构,这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南北合作形式,从全球金融治理角度看是一项制度创新。此外,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改革障碍重重,特别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规则制定和决策权方面的改革更加艰难。在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治理结构存量改革的同时,亚投行的建立无疑是一项建设性的增量改革。在运作模式上,亚投行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将引入商业化运作,由私人资本介入,这与以官方政府机构为主要运作模式的亚洲开发银行有所不同。  杜大伟:同样作为发展银行,可以预见,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存的国际发展银行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开展项目、放贷资金时同其他机构一样,也会有自己的环境、采购标准。但就过去的经验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现存金融机构的官僚作风、低下的效率不满,我在世界银行工作时就常常听到这些声音。一位印度官员曾跟我说:“我们的官僚作风真够受的。”所以,亚投行的挑战之一就是吸取一些金融机构的教训,快速反应、高效运作,及时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  美国对世界银行有很大影响力,甚至动用、利用自己的投票权,否决一些项目。但整体上,世界银行是以内部的讨论和共识为基础,独立做出专业的决策。我想亚投行也会是一样,不担心中国会独自控制这家机构,这符合当代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  马丁?沃尔夫:因为亚投行尚未实际运转,在现阶段,我们所能知道的是,这项新的多边机制将着重聚焦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开发,而中国将在其中担当重要的股东。  亚投行是否会成为一项创新尚不清楚,但对那些未能满足发展中国家投资需要的现存金融机构以及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带来了新事物的冲击和挑战。  Q亚投行的管理标准会是什么样?  A将成为更有效率、高水准的机构  高海红:美国在现有重要的全球金融治理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即便是亚洲开发银行这一亚洲区域性机构中,美国也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股东。美国这一特殊地位有历史原因,也是地缘政治的结果。然而中国在亚洲区域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早在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已发挥其在亚洲区域经济金融稳定器的角色。在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更是通过签署双边货币互换等形式伸出援助之手,为区域和全球金融稳定做出贡献。中国以亚投行为平台发挥作用,顺应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日趋紧密的经济联系,也将促进区域更为平衡地发展,这不构成对美国的挑战,并不意味着与美国争夺在亚洲区域乃至世界经贸规则的制定权,因为亚洲地区经济繁荣和稳定,是中国的诉求,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马丁?沃尔夫:对于一项多边金融借贷机构来说,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借贷者能从中获益。这要求一系列保证运营自律以及独立性的制度安排。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从事国际事务的员工,他们免受内部或外部的政治压力。另外,投资运作的项目和工程需要接受可行性以及收益性的测试,这需要严格的“支出―收益分析”。  特别重要的是,需要综合考虑项目造成的环境以及社会影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为了保护环境,需要投入辅助性基础设施建设也应非常大。考虑近期中国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重要政策变化,我们期待亚投行在长期运营中充分考虑到环境可持续问题。此外,亚投行也需要在其借贷项目中考虑项目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  更多的国家参与亚投行,将带来更多机会促使亚投行成为一个高水准的机构。所以,我强烈地欢迎、支持现阶段的广泛参与。这对于中国在其中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杜大伟:对现存金融机构的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同中国有相同的感受和看法。现存国际金融机构并不是完美的,世界银行进行了很多改革,施行严格的环境标准、反腐败等,以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但世界银行也越来越没有承担风险的意愿。国际金融体系需要实质性的调整,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中国家就积极响应,申请成为亚投行的发起国。  新兴市场国家,比如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意愿在现行国际金融机构中拥有公正合理的话语权,但是一些国家对此还没有适应,决策跟不上经济实力的变化。中国一度努力增加自身在世界银行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并敦促世界银行进行适度改革,提高运行效率,更加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但世界银行调整速度缓慢,甚至美国因为国内政治原因,成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障碍。这也是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的初衷之一:建立一个更有效率、专注于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和发展的国际金融机构。  近年来,很多发展中国家不愿意使用多边银行的资金,因为它们对风险和政策执行太过小心谨慎了。美国有理由担心亚投行可能威胁到现存的金融机构,但在亚投行出台相关标准与政策之前阻止其他国家加入完全是一个错误。  Q亚投行将如何促进全球金融治理结构的改善?  A希望“鲶鱼”推动国际金融机构进一步改革  高海红:从全球金融治理实践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普遍认可的最佳治理模式,所谓“最佳实践”是一种合意的理论概念,需要不断探索,也需要顺势改善。亚投行的建立本身就是加入了这一探索进程,为全球金融治理结构更趋合理提供新的实践。  杜大伟:国际金融机构间的分裂与竞争是一个潜在的风险。但我认为,亚投行的成立不会直接挑战现存金融体系,更不是中国用于反对某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工具。相反,亚投行将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乃至现今整个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积极改革注入动力。二战结束后,美国推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机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资金和服务,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两大机构自身也积累了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改革。希望亚投行能够成为国际金融机构的一条“鲶鱼”,推动国际金融机构进一步改革,跟上时代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亚投行也能够成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丁?沃尔夫:我们注意到亚投行给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带来一定的竞争。在本质上,我是欢迎竞争的。  现有发达国家占主导位置的国际金融机构在运作的许多方面是不充分、不有效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看重自身对国际金融机构的一定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与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不符。此外,它们未能履行应有的管理职责。还有一点,它们坚决把持对这些机构领导人的任命权,而这些领导人并不总是优秀的。二十国集团5年前就已商定实行新的配额制度以削弱它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过大的影响力。世界至今仍在等待美国国会批准这一变革。这是不负责任的。  高海红:建设多层级多边金融机构是大势所趋,尤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全球性、区域性、双边和单边各个层级的金融机构互为补充,作为未来标准的国际性金融机构,亚投行将是多层级全球治理机构大家庭中的一员。根据筹建备忘录,创始成员国将以国内生产总值大小作为权重制定各国份额比重。中国作为主要出资国,将在亚投行的治理构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符合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亚投行聚集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大国,将发挥重要的平衡作用。中国将借鉴现有国际、区域多边金融机构成功的治理经验,兼顾发展中国家实际需求和发展阶段特点,以平等、包容和高效的方式运营。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方面,中国将与其他成员国一道致力于决策透明,确保投资项目满足共同制定的统一标准,同时与其他成员国一道探索更为高效的决策机制。  马丁?沃尔夫:世界经济将受益于更多长期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金正推动世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实在是件大好事。美国批评英国不断“迁就”这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但不迁就则冲突。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是有益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明智地迁就。  像亚投行这样新的金融体系,如果实现合理有效的运营,将极大改善国际金融治理结构。亚投行还刚刚起步,不过我很高兴看到在亚洲地区有一个新的替代选择。当中国提出对自身和世界都合情合理的建议时,接触比站在旁边挑刺儿更明智。曾经有一位美国政策制定者要求中国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中国创立亚投行正是在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本报记者王新萍、张朋辉、李应齐、朱h颖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日
(责编:值班编辑、夏晓伦)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43国申请加入&亚投行打开亚洲经济增长之门
&&&&来源:&&&&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3月31日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简称“亚投行”)接收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截至30日,来自六大洲(除北美洲)的43个国家已申请加入亚投行。自日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约后,亚投行“朋友圈”迅速扩容。3月12日,英国“领投”引发链式效应,包括法国、德国、荷兰、丹麦、澳大利亚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对亚投行投下“信任票”。亚投行何以在短时间吸引众多国家加入?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哪些利好?又将对全球经济治理产生哪些影响?
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蕴藏商机
西方加入分享亚洲增长机会
中国官方多次表态,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投行旨在支持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大部分亚洲国家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发展越来越受到基础设施落后和资金不足的制约。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数据,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如果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基建投资,而现有国际金融体系难以满足上述需求。
投资是双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持续的投资机会和平稳的回报可能。“不管是在亚洲还是放眼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都十分重要,而这为建立亚投行提供了机遇,”纽约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保罗?瓦赫特尔在接受媒体采访说。
分析人士认为,多个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也显示出其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这种观点在不少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声明中得到证实。英国财长乔治?奥斯本表示,加入亚投行将为英国公司在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创造最佳的投资和工作机会。在他看来,这是英国长期经济计划的重要一部分,“在创始阶段加入亚投行,将为英国和亚洲之间创造无与伦比的投资与增长的机会”。
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在记者会上说,我们希望为亚洲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德国企业正积极参与到亚洲经济发展中来。韩国企划财政部也在声明中说,亚投行将会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基建、通信、交通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韩国企业将通过加入亚投行受益。
丹麦贸易与发展部部长莫恩斯?延森表示,许多与丹麦息息相关的贸易和发展合作利益,将会同亚投行紧紧相连。同日提交申请的澳大利亚方面也表示,通过与其他重要多边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亚投行将在满足基础设施需要、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这也将为澳大利亚带来潜在的利益。
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首场午餐会上,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荣誉主席、有“金融期货之父”之称的利奥?梅拉梅德指出,亚洲经济体量占世界三分之一,未来20年到30年,世界增长重心在亚洲。亚投行的设立很有必要,必须有一个像亚投行这样的开发性银行为亚洲国家服务。亚投行将打开亚洲新的经济增长和机会之门。
提供更高标准地区公共产品
中国欢迎邻国共乘发展列车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博鳌论坛年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
中国是东亚财金合作的坚定推动者和支持者。针对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资金缺口巨大等现实,中国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目的是更好地调动域内储蓄投入基础设施发展,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将自身发展经验用于助推亚洲各国共同发展。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扎实推进亚投行的工作,为亚太地区提供更高标准的地区公共产品。让区内国家感受到亚投行在金融、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带来的切实变化,体会到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并非唯一选项。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认为,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是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中国积累高达四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过去投资美债收益率并不明显。因此成立亚投行对于亚洲国家以及中国都有利,他在总结各国加入亚投行的热情时,用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成语:“得道多助”。
“亚投行是一项双赢合作战略。亚投行将促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紧密联系,中国无疑将从中受益;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也能从中国充足的资金和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中获益。”英国华威大学华威商学院教授卡迈勒?迈拉赫说。
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认为,通过引领新的区域性和全球性一体化,中国正在扮演重要角色,推动下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以及亚投行倡议,将为泛亚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亚投行的运营,国际金融体系将得到有益的补充,基础设施融资能力不足和资金使用效率问题,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得到解决。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周期间举行的东道国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所说,中国“愿意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分析普遍认为,亚投行的创建,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申请加入亚投行,不是这些国家与中国站在一起,而是选择了与趋势站在一起,去努力建立一个多极的、更加提倡合作、包容、共赢的新格局。未来,亚投行势必会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积极角色。
中国不寻求“一股独大”
亚投行治理结构受期待
随着3月31日申请加入亚投行的窗口时间截止,国际社会对亚投行的讨论焦点从参与者逐渐转变为治理结构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新西兰前总理詹妮?希普利指出,亚投行应该考虑如何设计出更好的治理结构和机制来满足强劲的需求。“现在不应该再关注谁会参与而应该关注怎么样让它更好。在年底我们会制定一些标准和细则,比如怎么样筹资,怎么样放贷。这些应该是关注的焦点。”
“治理结构是亚投行章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各方正在进行磋商。”筹建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主席、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此前表示,亚投行将设立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层管理架构,并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高效、公开和透明。
一直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在治理结构上曾遭发展中国家诟病。据报道,在201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财政部长楼继伟指出,“(亚投行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机构,有必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而“一些比较官僚主义、特别烦琐的做法,我们并不认为是最佳的”。
楼继伟还表示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投行将采取有别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运营方针。虽然楼继伟没有提及具体的运营办法,但预计将在贷款审查机制及组织运营上采取独自的标准。
“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虽是中国牵头设立,想要完善各种机制存在很多困难,中国在不挑战现有世行及亚开发等已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来尽量平衡各国利益,这是成员国内部的一种商量,中国绝对不会像美国一样垄断亚洲金融秩序。”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实缴资本为认缴资本的20%。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将以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此前中国对外表示可出资到50%,但并不刻意寻求“一股独大”,也不一定非要占到50%。随着亚投行成员的增多,中国的占股比例会相应下降。
“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在治理结构、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将充分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通行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同时也要避免其走过的弯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更好地为成员国服务。”楼继伟指出。
背景资料:
截至日,已有42个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老挝、马尔代夫、马来西亚、蒙古国、缅甸、尼泊尔、新西兰、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泰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卢森堡、瑞士、奥地利、土耳其、韩国、巴西、俄罗斯、格鲁吉亚、荷兰、丹麦、澳大利亚和埃及。
亚投行和它的前辈们
总部 华盛顿
定位 减轻贫困
成立时间 1944年
成员国数量 188
主导国 美国
创建背景 布雷顿森林
亚洲开发银行
总部 马尼拉
定位 扶贫援助
成立时间 日
成员国数量 67
主导国 美、日
创建背景 亚太合作
定位 基础设施
成立时间 2015年底
成员国数量 42
主导国 中国
创建背景 一带一路
(责编:宋煦冬)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投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