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淘点点业务员需要哪些培训累吗?都要做哪些事情?

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Mark)_(YUn
(C) | Powered by
  你所有不曾料想过的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你不期而遇;你所有曾经潇洒的随遇而安,同样也会随时间流逝而让你承担那些似乎命中已经注定的代价。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阻挡的是时间,它像一把利刃,无声地切开了坚硬和柔软的一切,恒定地向前推进着,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它的行进产生丝毫颠簸,它却改变着一切。”我始终相信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虽然你我皆是凡人,只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但我依然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能够迎着太阳开花结果。不管以你现在的阅历是否能够理解这段话的涵义,请先记下来。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因为,时间能解释一切,时间能证明一切,时间能解决一切。——题记  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出版也有一周年了。在最近的一年的职场规划咨询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35岁以上人群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迫切性。也正是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得以清晰地洞察到,时间点的把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如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类较为极端的案例:一类是已经做到一定级别——至少是总监级以上,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年薪不少于20万的人;另一类是工作多年,但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位置,无论是职位层级和物质回报,还是  个人的价值感,均无法得到较高认同。这两类案例虽然极端,但却给我们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当然,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都必须重视“35岁现象”。很多企业在招募人才时,明确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你的年龄到了35岁却还在通过招聘网站投递简历不断跳槽的话,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当然,根据我们的实践咨询经验来看,如果你真到了35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这个问题你已经无力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困难会让你有心无力,束手无策。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不迭,但却欲哭无泪。所以,无论是为了避免走更多的弯路,还是迈向更大的成功,你都必须提前思考你未来的谋生之路。已经有太多的案例证明:未雨绸缪会比临时抱佛脚有用得多。    在我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80后,也是职场规划问题的高发区。年龄最大的一批80后,已经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80后,正在迈向三十而立的路上。如果说年轻是上帝给予你的犯错的资本,你还有时间去弥补;但如果你已经到了二十岁的尾巴上,这种资本将不再是你的专利。从大学毕业,到你的而立之年,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让你有足够的机会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并反思自己的成长。  从30岁到35岁,这其中有5年的时间。假如给你足够犯错的时间,那么,为了不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变得一塌糊涂,你至少应该在30岁就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利用5年的时间去追赶。这可能是你成长的最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你已不再年轻,社会也不会再以包容的心态去原谅你的年少轻狂。否则,你多走一步错路,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价补回来。从30岁到35岁,你应该学着为你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以便让你下半生的职业生涯不要在“假如一切能够重来”的悔恨和遗憾中度过。      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与责任的问题。不要以为自己还年轻。不要以为有些问题离自己还很远。无论是颓废还是忙碌,你的时间都在飞快地逝去,你感觉自己在加速变老。有些问题,不管你是否愿意去面对,但你的成长阶段决定了你必须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大多数的人,到了这个年龄段,都必须要考虑一下家庭问题。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很多人在跳槽时,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了,如果收入没有现在的高,那么,现在的工作,我还会轻易再动吗?说得更不客气一点:我还敢轻易再动吗?我还有那个胆量与勇气吗?所以,要想行动,就趁早,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第二个问题,是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问题。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明确规定要5年经验、10年经验等等类似的工作经验要求呢?因为工作时间意味着与之匹配的能力等级。同样的工作,5年经验和10年经验所积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能承担的责任也是不一样的。你的工作年限越长,往往也意味着你的能力越强,这二者之间是一种正向倍增的关系。但如果你违背了这种关系,那么,你就无法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进而丧失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有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第三个问题,是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提升问题。我们曾经服务过一个客户,做销售做了五六年,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有一次跳槽去应聘某知名快消企业的区域营销经理的职位。在面试的过程中,所有关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他都能够对答如流,但上升到系统层面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时,他的脑子就一片空白。我相信在职场上做过五六年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感觉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无论是流程,还是技巧与方法,都能够熟练掌握;但如果从更高一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往往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另外,从沟通的层面来说,你的职位越高,你与老板的距离就越近,你与公司最高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越多。如果你看待问题的思路无法与老板们保持在高度上的一致性,那么,你的能力是无法得到认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职业生涯也会就此止步。      30岁之前:如何打好基础    30岁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之前,会有一个评估环节,系统评估客户的综合基础,看看是否还适合做职业规划。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就是年龄问题,重点是30岁左右的年龄。如果你30岁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积累,那么,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要想获得突破是十分困难的,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这是硬伤。但凡遇到有这样硬伤的客户,我们只能对他们说“很抱歉,我们无能为力。”所以,要想让你30岁以后的职业生涯不后悔,顺利渡过30岁这道坎,你就需要在30岁之前对自己负责,未雨绸缪。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而这种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也是你日后升职加薪的筹码。虽然经验并不一定与能力相关,但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没有提升的可能。    我在《职场救赎-写给迷茫中的草根族》一书中也提到目标与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所谓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核心才行。围绕着这个核心,你才能构建你的竞争力。而这个核心,就是你的职业目标方向——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解决了,方向明确了,哪怕你走得再慢,也可以比那些走弯路的人走得快,因为你明确你的目标,你一直在朝着你的目标前进,你是在走直线。捷径是什么?捷径就是不走弯路,永远走直线。  我们去年曾经咨询过一个客户,7年换了6家公司。按照通常的理解,大家往往会认为这个人的职业发展很糟糕。其实不是。这个人目前的税后月薪是1万元,属于还不错的那种水平。大家也许会纳闷:为什么频繁跳槽的一个人,会有这样的职业发展水平呢?有些人会觉得他很幸运,运气比别人好而已。其实不是。观察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每一次跳槽,他都没有偏离既定的方向。只要方向不错,那么,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是在接近这个方向,都是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积累更多的筹码。你积累的厚度,将最终决定你未来的发展高度。    现在房价、物价这么高,很多人的生存压力也骤然增加,由此也导致很多人迫于生存的压力而变得浮躁和随波逐流。一份工作,往往坚持不了几个月,觉得看不到希望,工资无法提升,往往就选择跳槽。但实际上,跳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的用人单位,都变得非常务实,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天经地义(当然,特权阶层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如果你无法为公司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却还想着得到更多的回报,这样只赚不赔的买卖是没有人愿意干的。你为公司贡献多少价值,取决于你的能力到底有多强。而能力的积累,则源自于在一个方向上的长期坚持。既便是那些看起来令人很羡慕的成功者们,也少不了日积月累的修炼与成长。那些因为走了弯路却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损失补回来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只会让你失去更多的东西。    大家可能听说过10000小时定律:不论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你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MacolmGladwell在他的新书《异类:成功人士的故事》中说道,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经调查,你都会发现他们至少都在付出了长达十年,每天不低于三小时的努力之后才崭露头角的。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34岁的世界顶级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罗夫出生在西伯利亚,在4岁的时候接触到第一把小提琴,从此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然而他的天赋和敬业度是成正比的。他每天练习7小时,5岁就举办了独奏会,15岁就获得了国际大奖。文格罗夫说,“我的母亲每天晚上8点回到家,吃完晚饭之后就教我小提琴直到凌晨4点。对于一个4岁的小孩来说,这简直就是酷刑,但两年后我变成了小提琴手。”    很多人在抱怨没有机会。其实并非如此。肯特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弗兰克·弗雷迪认为有效投入很多时间去练习的人自然会拥有自己的运气:“他们近乎苛求地努力,当运气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准备好了。”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如果你没有遇到机会,不要抱怨,你首先要反思的是自身,到底哪些方面准备不足?根据我们的经验,只有你在一个方向上坚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会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一个相对长期的影响。同时,也正是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让你的基础非常扎实和牢固,你的脚步也会站得更稳。    身在职场,无非要做两件事:一是做事,二是做人。如果说找准目标为是了积累更多的核心技能,更好地做事的话,那么,学会做人,则是你要职场发展要考虑的第二件大事情。我们甚至认为,会做人比会做事还要重要百倍。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目标,对于很多迷茫中的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容易的事;但学会做人,则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时候都可以修炼的一种职业素养。即便你的职业技能没有多大的突破与成长,但良好的职业素养则会从另外一种层面为你的职业发展增添筹码。我们也遇到不少能力不足、但态度很好、很积极的客户,他们用自己的优秀职业素养成功征服了面试官,得到了不错的发展机会。有句话叫“要做事,先做人。”能力不足,可以慢慢培养;但如果不会做人,在任何组织中,都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在做人的修炼中,有四项要素,是能够对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起到致命性影响的。第一是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其中包括与你的上司的关系,以及与你的同事的关系。与上司的关系不好,直接决定着你的升迁。所以我经常对我们的客户说这样的一句话:“如果你与上司的关系不好,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公司的职业生涯就此终结。”而与同事的关系不好,即便你哪一天升迁了,成为了他们的领导,你也会因为缺乏“群众基础”而导致权力被架空,你的下属对你不是阳奉  阴违,就是故意挑衅,你会发现领导这个位置其实很不好坐。    第二项要素,就是要树立不断学习的能力。我在《职场救赎》的第五章也同样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去年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已经近40岁的人了,做会计做了14年,但仍然只是一个基层主管的职位,在公司中也看不到晋升的机会,也已经好多年没有加薪了。我们问了他一个问题,“在这14年中,你有没有进行过培训、进修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充电?”他说,“没有”。“从来没有吗?”“从来没有。”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却是非常普遍的。关于自己的学习与成长,你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与一年前相比,我的专业能力明显进步了吗?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假如遇到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我一个人是否能够独立搞定,是否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厚度决定高度。你所以会有厚度的积累,原因在于你不断强化的学习能力。没有学习,你的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你以为你没有退步,但实际上别人在进步,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你也就退步了。  第三项要素,就是要树立职业化精神。不管你有没有目标,不管这项工作是不是你愿意做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应该把事情做好。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最起码的一种职业素养,也是任何岗位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业精神。既然在这个岗位上,你的岗位职责要求你把工作做好;如果不想做好,那就走人,别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时候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我曾经在新浪微博上看到过别人总结的“企业中8类精神乞丐”,我觉得很好地描述了当下一部分人的职场态度:领导不和我沟通,我就不沟通;领导不认可我,我就不好好干;领导不鼓励我,我就不好好干;我不开心,是因为领导不会哄我;完不成任务,总是拿一堆客观理由来应付;做错事后,总希望大家不要小题大做;不懂技术,抱怨公司没有培训;不上进,抱怨公司氛围不好。    良好的职业化精神,是很多优秀人士身上必备的成功素质。即便这份工作你不喜欢,也不要用消极的的方式去对待,因为你不仅在浪费公司的时间,更是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身在职场,你能收获的无非是两种东西:一是回报,二是成长。在没有明确的目标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所有你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得到的东西,统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你会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第四项要素,就是要有强大的内心。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实内心里都很脆弱,无法经受漫长人生道路上所降临的各种苦难。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即便是耶酥,又何尝不会遭受苦难的洗礼?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极悲观只会让你在希望面前错机良机。《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你没有本事成为圣者,但一定要变成强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永远是自然进步的永恒法则。你只有适应这个法则,才能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30岁以后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再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状态。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着手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的准备。    第一件事就是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我在《职场救赎》一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如何构建你自己的个人品牌。你到了30岁以后,再去频繁跳槽,肯定是不行的,最大的不利,就是你的专业知识成长,永远只是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的层次上,而这又会影响你职位的晋升与薪水的增长。我该干什么,适合做什么,此时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位,并利用剩余5年的时间去积累。否则,“35岁现象”一定会在你身上上演。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在其专著《专业主义》中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你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我们曾经遇到过5年跳槽13次、接触过10余个行业的客户。假如你也这样,就毫无专业性可言了。    当然,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的问题,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培训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第二个方面,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每一个行业的优秀人才,都有自己聚集的圈子。比如哈佛商业评论网、职业经理人网、业务员网等等,都是相关人才聚集的地方。为什么有些人出去讲一次课就要好几万?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原因就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大了。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像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我们去年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小伙子,至今印象深刻。他是一个印刷专业的大专生,毕业之后去印刷厂做销售。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个专业、这个职位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正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含金量的职位,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构建着自己的影响力。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要求:每月都要写一篇文章,发表在这个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上。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够达到发表的质量,但每个月必须要保证质量写一篇。这样做的好处,第一是树立了你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第二,可以让你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前面提过知识结构的问题,这里需要再强调一下。你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得到的知识,终究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要想形成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需要将这些外来吸收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在实践的过程中,同样的知识理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的感受和心得是不一样的。你写文章的过程,也就是对你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和心得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你“自己的”知识。    第二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这里指的是中层管理者,也是你的第一个管理者目标。我在《职场救赎》的第六章也单独讨论过这个问题)。除了那些对于技术十分热衷的人,如果你要想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空间,职位上的晋升必不可少。有些人会说我不愿意成为一个领导者,我只希望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我就满足了。对于抱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只能说很抱歉,这不是你能选择的。原因很简单:你25岁的时候,可以做一名基础员工;30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名基础员工;但你到了35岁以上的时候,你如果还只想着做一名基础员工,那就不太现实了。我们前面提到过“35岁现象”。如果一个已经35岁的人,他的能力还只是局限在基础岗位上,那么,这样的人基本上是没什么价值的(当然,落后的国企及事业单位除外)。所以,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须把职位晋升作为你职业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以后的发展空间,都与此次的晋升密不可分。但这个位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稳。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其上司——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在我们的职业规划咨询经历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正因为中层管理的不善,而对于下属员工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他们职业发展无论是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职业修养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长。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中层危机”对于公司的发展多么多么重要这样比较宏观的话题,单纯从小处来说,你必须要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的下属的终身命运,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管理者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对于频繁跳槽的人是深恶痛绝。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得不说的是:当你们在抱怨求职者的不忠、素质低下时,你们是否考虑过建立一种良性的人才成长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成长?你们在抱怨人才短缺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如何去认真地培养人才?很多企业会说我们培养了,但留不住,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所以对于人才培养也就不那么热衷了。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你为什么留不住人?如果每个公司都不去培养人才,都想吃“现成的”,那么,最终的后果将是:所有的企业,都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当你的成长因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碍的时候,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当你某一天也成为管理者的时候,我们不希望把这种不幸继续传递下去。唯有如此,人才的培养才能进入正循环,才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其中困难多多,但我希望有理想的人能够不断努力,慢慢改变这一切。    第三件事情,就是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伴随其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找一家具有成长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公司,并随着公司一起成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于公司的运营也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够体会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长中的位置和作用。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寻找大公司,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回报。企业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度。没有哪一个企业喜欢朝秦暮楚的员工。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在众多企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芸芸众生般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当你慢慢变老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你希望是令人欣慰的一生,还是悔恨和懊恼的一生?    最后,借用我最喜欢的乔布斯语录,作为本文的结尾。“人这一辈子没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绝伦。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作者:杨毅,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席顾问。  &创业职场子分类热门排序 |
&p&&b&一、市场行业分析&/b&&/p&&p&&b&市场前景:&/b&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预计2014年用户达8.38亿,中大型城市,餐饮行业企业占整体中小企业的59%,中国餐饮行业的线下市场规模非常大,这为餐饮 O2O 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商户点评、地图导航、在线预订、优惠券等网站已经成为O2O服务的主要入口。&/p&&p&&b&市场竞争:&/b&目前移动餐饮服务平台除了淘点点外,国内主要还有大众点评网、丁丁优惠、饿了么、美团、易淘食等。&/p&&p&目标客户群体分析:&/p&&ul&&li&微型餐饮企业:小少15人企业,多为无品牌餐饮小企业,无需求。&br&&/li&&li&中档装修餐饮企业:15-30人,部分已具备专业点菜设备的,目标客户。&br&&/li&&li&有品牌的餐饮企业:30人以上,营销状况良好,人力成本较大,目标客户。&br&&/li&&li&新型连锁餐饮企业:规模较大,有品牌,对快速下单有需求,具备自行无线点菜系统,目标客户。&br&&/li&&/ul&&p&&b&产品意义:&/b&&/p&&ul&&li&对商家:&br&&/li&&/ul&&ol&&li&引流(带客)。&br&&/li&&li&营销(品牌营销,产品营销,文化营销等)。&br&&/li&&li&降成本(广告宣传成本、导购服务成本、空间运营成本、餐饮系统成本等)。&br&&/li&&li&客户管理(CRM赢利,留客,提高重购客单价)&br&&/li&&/ol&&ul&&li&对用户:&br&&/li&&/ul&&ol&&li&提供多种餐饮决策解决方案(优惠、附近就餐、预订、外卖等需求)&br&&/li&&li&提供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实现O2O闭环。&br&&/li&&/ol&&br&&p&&b&二、商家城市拓展策略&/b&&/p&&p&针对目标客户商家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商家城市拓展:&/p&&ol&&li&扫街路线。扫街/陌拜→电话约访→上门拜访→谈方案→签约。扫街主要收集商家的店名、地址、位置、电话、类别,方便查询。要在最短时间通过最简洁方式,了解到淘点点可以给他带来什么利益,&br&&/li&&li&邀请制沙龙路线。通过举办与移动互联网O2O餐饮业相关的沙龙,邀请目标客户参与交流互动,以成功案例以及身边案例激发商家从众心理。让商家被动发现需求。&br&&/li&&li&品牌宣传路线。通过对淘点点的品牌推广,与成功案例分享传播,让商家主动提出需求。&br&&/li&&/ol&&br&&p&&b&三、产品运营优化建议&/b&&/p&&img src=&/48bfc575c123d56e0d35e_b.jpg& data-rawwidth=&1421& data-rawheight=&17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1& data-original=&/48bfc575c123d56e0d35e_r.jpg&&&br&&p&&b&四、合作伙伴拓展&/b&&/p&&p&寻求与合作伙伴双方都有利的BD项目,例如:&/p&&ol&&li&与健康类手机应用或穿戴式健身设备厂商合作,通过积分墙模式实现资源互换。例如,为乐动力APP槙入淘点点积分机制,通过完成每天的万步走计划目标来获取淘点点积分,积分可折算成红包使用。对淘点点来说,增加了软件入口与多样化积分营销方式;对乐动力来说,鼓励用户完成目标任务,为完成任务者增添了奖励机制,增加用户活跃度与粘性。&br&&/li&&li&与品牌连琐商家合作,推出有别于日常运营专题的特别企划专场或服务,实现互相推广的效用。例如与品牌牛奶商合作,通过“定期订购服务”模式获取折扣优惠。对牛奶商来说,提高了复购率,对淘点点来说,提高了用户活跃度与用户粘性,对用户来说,获取了优惠与便捷服务。一举多得。&/li&&/ol&
一、市场行业分析市场前景: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预计2014年用户达8.38亿,中大型城市,餐饮行业企业占整体中小企业的59%,中国餐饮行业的线下市场规模非常大,这为餐饮 O2O 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目前,商户点评、地图导航、在线预…
你们都错了,就是要砸钱去推
你们都错了,就是要砸钱去推
假如我是阿里的渠道或营运专员,我会针对不同模块进行不同的推广渠道建设。&br&&br&1、淘点点外卖功能&br&外卖功能主要吸收大学周边外卖配送商户资源,通过与多种合作渠道增加学生用户装机量和外卖订单量。&br&&br&主要几个方面,印制新生入学制品,校园地图,市区地铁线路地图等印刷制品等;在印刷物背面打印宣传广告信息。&br&&br&聘请学生兼职派发现金代金券,主要时段为中、晚餐就餐各两个小时的黄金时间。&br&&br&客群特点:用户群集中、装机量高,快速见效,客群具有战略意义。&br&&br&关于CBD地带,能够把大学生群体俘虏了,以后CBD地带的用户群就到手了,水到渠成的事情。&br&&br&2、淘点点点菜功能&br&&br&待与餐饮管理软件系统集成做好了,但没完善好之前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br&&br&淘点点比团购类O2O工具的优点在于:菜品单价高,预订座,点菜至预付款功能有效提高餐厅的翻台率;针对这几大优点重点推广。&br&&br&商家数量够多,植入餐饮管理软件越多,对市场开拓越有利。&br&&br&这块暂时没有更多有效的建议……
假如我是阿里的渠道或营运专员,我会针对不同模块进行不同的推广渠道建设。1、淘点点外卖功能外卖功能主要吸收大学周边外卖配送商户资源,通过与多种合作渠道增加学生用户装机量和外卖订单量。主要几个方面,印制新生入学制品,校园地图,市区地铁线路地图…
&p&作为一个常年游荡在餐饮业边缘的小虾米怒答题主(虾扯一下蛋),淘点点已经不是在防守,而是在进攻。&/p&&br&&p&淘点点的点菜&外卖功能是非常具备前瞻性的,它的出生就是为了餐饮业现金牛而活(支付宝线下支付)。个人猜测淘点点目前的战略意图就是用点菜占领酒店、餐厅POS端,外卖占领快餐、区域生活服务的线下支付渠道。&/p&&img src=&/cb606aecf34700_b.jpg& data-rawwidth=&1037& data-rawheight=&11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7& data-original=&/cb606aecf34700_r.jpg&&&br&&br&&p&餐饮业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行业之一,它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一个行业。入门门槛低,经营管理门槛高(淘汰率高)。在O2O落地的过程中,最困难的莫过于商家系统端的植入这一块宝地。餐饮商家的信息化的深入程度不一、系统碎片化、信息化水平不一都阻碍着这一进程。&/p&&br&&p&针对这一弊病,目前阿里的策略就是通过整合现有餐饮业信息化提供商的软、硬资源,进而把淘点点点餐、外卖和支付功能深度整合到餐厅的管理系统中,为餐饮商家提供&u&软硬结合的信息化到O2O一体化的解决方案。&/u&&/p&&img src=&/c6e106ab6ab_b.jpg& data-rawwidth=&492&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2& data-original=&/c6e106ab6ab_r.jpg&&&br&&p&通过与系统提供商合作顺利绕开银联直接从&u&软件层植入商户POS端&/u&,从商户进行餐饮管理系统部署之前已经把涛点点功能进行对接,有效的植入支付宝线下支付平台;从而免去了部署支付宝POS机与银联正面冲突,而且无需介入商户的餐饮管理系统部署与调试运维的工作。做过类似系统上线的都知道餐饮管理系统部署周期大、培训周期长,维护频繁,阿里与系统提供商合作能够更节约成本和少走弯路。&/p&&img src=&/e7cdbdd9caebca3dbce423fefc8ba896_b.jpg& data-rawwidth=&903& data-rawheight=&9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3& data-original=&/e7cdbdd9caebca3dbce423fefc8ba896_r.jpg&&总结:淘点点为支付宝钱包提供了充满想象空间的应用情景。&br&&br&&p&简单概括就是:&u&阿里意图通过线上整合网络资源、结合线下系统商商户资源,为商户提供软硬结合的O2O一体化方案,整合系统商、商家、用户数字钱包等资源,逐步革餐饮业的命。&/u&&/p&&br&&br&&br&&p&至于对饿了么的影响,其实主要还是在外卖市场这一块,饿了么之所以成为淘点点的模仿对象之一,是因为饿了么的客群非常具有战略意义。 在小弟另外一个回答里&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 class=&internal&&腾讯的微生活和阿里淘点点哪个前景更明朗?&/a&已经说过淘点点垂涎的是饿了么的大学生用户群体,因为从大学时期开始培育的客户,他的客户忠诚度是最高的——出来社会工作到成家立业后,相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钻研那么多与工作无关的新鲜玩意(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变老),而这时候选用一个APP或者一个平台去解决商务聚餐或家庭聚餐选址问题,学生时代一直使用的APP或平台将是第一首选。因为这时候“它”已经不是一个工具,而是感情!&/p&
作为一个常年游荡在餐饮业边缘的小虾米怒答题主(虾扯一下蛋),淘点点已经不是在防守,而是在进攻。淘点点的点菜&外卖功能是非常具备前瞻性的,它的出生就是为了餐饮业现金牛而活(支付宝线下支付)。个人猜测淘点点目前的战略意图就是用点菜占领酒店、餐厅P…
1.扩大并强化支付宝的使用领域&br&2.增加支付宝的新用户量&br&3.再造一个线下的淘宝商城
1.扩大并强化支付宝的使用领域2.增加支付宝的新用户量3.再造一个线下的淘宝商城
最近和淘点点有点小“互动”&br&接触了他们的地推团队,感觉到:很明显,阿里推动淘点点更多地是为了战略意义。&br&完全不考虑投入、不从本质上优化OTO、大规模地线下地推。&br&这三点已经很明显了。&br&腾讯一直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件事情来估计是因为其产品基因太重,不愿意做阿里做的这档子事???怒求腾讯系回答!
最近和淘点点有点小“互动”接触了他们的地推团队,感觉到:很明显,阿里推动淘点点更多地是为了战略意义。完全不考虑投入、不从本质上优化OTO、大规模地线下地推。这三点已经很明显了。腾讯一直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件事情来估计是因为其产品基因太重,不愿意…
&p&最近私信我的朋友比较多,公布下自己的微信号吧:&/p&&img src=&/a291c8873a3fbef30cd486a_b.jpg& data-rawheight=&72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291c8873a3fbef30cd486a_r.jpg&&&br&&p&刚回答了问题“如何评价淘点点?”(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淘点点? - 傲悟的回答&/a& )就又被邀请评价饿了么。时间关系,笔者这里仍然从产品角度,简单的分析一下饿了么的非核心业务设计。 &/p&&br&&p&饿了么的功能没有淘点点复杂,总的说来产品设计的没有淘点点那么奇葩。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老牌餐饮O2O App,随便看看都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问题,也是挺让人唏嘘不已的。&/p&&br&&p&1. 注册&/p&&p&&img src=&/2e2fdff7cac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4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0& data-original=&/2e2fdff7cac_r.jpg&&一. 两个textfield背景颜色不一致。不知道是刻意还是无意,但这里不太能看出刻意的好处。如果说是希望通过视觉提示邀请码的选填属性,首先背景色的视觉差异还不够大;其次文字已经提示的很到位甚至有点啰嗦了;最后如果用户输入了邀请码,则背景色差可消除,但这里并没有这样设计。&/p&&p&&br&二. 如果填入邀请码再点击“同意协议并发送验证码”button,进入“完成注册”页面后会直接触发语音播报验证码到手机;而如果不填入邀请码,则不会触发语音播报验证码到手机。这怎么看都是一个bug… “完成注册”页面中因为文字过长而出现“…”截断也实在太过粗心。另外要多说一句的是,如果手机号已经被注册了,这里并不会进行校验,并控制“同意协议并发送验证码”button的disable与否。&/p&&p&&br&三. 如果在“完成注册”页面点击“语音验证码”,则会以另外一种形式触发语音播报验证码到手机,其文字提示的显示位置及显示内容与第二点中的触发方式均不一致。且此时的“已发送”button没有变为“已拨打”button。这怎么看也都是又一个bug…&/p&&p&&br&四. 只有设置密码、没有设置密码确认的这种设计确实出现在了一些App中。但是饿了么的登录页面并没有找回密码链接。结合后面分析的第4点,基本可以确定这是注册功能的第三个bug…&/p&&br&&p&2. 登录&br&&/p&&p&&img src=&/796c4fcebdef4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4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0& data-original=&/796c4fcebdef4_r.jpg&&一. 菜单栏里头像侧文字描述为“登录可享更多特权”,这里是“点击登录可享更多特权”,不一致。但两种说法都不合适。个人以为比较合适的描述是“登录可使用更多功能”。&/p&&p&&br&二. 这两个菜单项点击后都会跳转到登录页面,未登录前最好disable掉。&/p&&p&&br&三. 用户名是什么?注册时输入的手机号吗?尝试一下,不对。邮箱是什么?注册时啥时候填过邮箱?百思不得其解之余用户只能在页面里寻求其它的可能性。这种让用户犯错&思考的设计是大忌。&/p&&p&&br&四. 点击“其它登录方式”后的pop up window给了2个选项。第一个选项是“通过短信验证码登录”。这个选项又要让用户思考了。现在很多App使用不显性注册,不设置密码,每次登录都使用实时发送的短信验证码的设计方式。这里用户难免要疑惑“这个选项是针对非注册用户的呢?还是已注册用户?”。第二个选项是用户预期的方式,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括号括住“手机号+密码”。也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唯一的注册方式在登录的时候被隐藏的这么深。&/p&&p&&br&五. 遮罩色最好更深一些。&/p&&p&&br&六. 成功登录以后让用户看到的第一个页面上就这么赫然显示着一个geek至极的id… 真的必须要显示这样一窜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id吗?真的没有更优雅一些的方式吗? &/p&&br&&p&3. 修改用户名&/p&&p&&img src=&/a5d8d6d31ccd6a9044554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3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40& data-original=&/a5d8d6d31ccd6a9044554_r.jpg&&一. 修改和新设是有区别的,修改的话一般会告知用户旧用户名是什么,具体可参考微信的修改昵称功能。&/p&&p&&br&二. 完全无法理解用户名只能修改一次的设计原因。产品经理那天来亲戚访问了?&/p&&p&&br&三. “提交”button及点击后触发的pop up window都不做输入长度校验,如果用户名长度不符合要求,必须等到点击了”确认修改”button之后才能得知。既造成了服务器资源浪费又带来极差的用户体验。&/p&&p&&br&四. 自相矛盾,上边16下边24太粗心。单位也不统一,一个是字符一个是位。最反人类的是最小值限定为5。请问中国人姓名大于等于5个字的概率是多少?&/p&&p&&br&4. 账户信息&/p&&p&&img src=&/df8b2df0c4feb3a00cb2e9f12c5ac5e2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3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40& data-original=&/df8b2df0c4feb3a00cb2e9f12c5ac5e2_r.jpg&&一. 手机号不能更改的话,用户换手机了怎么办?&/p&&p&&br&二. 同级菜单,有的显示状态——“未绑定”,有的显示可做的操作——“修改”,不统一。可把“未绑定”改为“绑定”,“已绑定”改为“修改绑定”。&/p&&p&&br&三. 自身没有支付方式的情况下,这种设置太鸡肋。&/p&&p&&br&四. 注册时,密码只能设置一次,修改密码的时候却要二次确认,不统一。&/p&&p&&br&五. 这两个页面的title加上“修改密码”比较合适。&/p&&p&&br&5. 地址及搜索&/p&&p&&img src=&/2b22e0d33a67b4096db74aea24c65672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3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40& data-original=&/2b22e0d33a67b4096db74aea24c65672_r.jpg&&一. 看着是一个下拉菜单的样式,但其实是进入下一级。&/p&&p&&br&二. 无论是否输入内容,清除号一直存在,和系统其它地方不一致。&/p&&p&&br&三. 无论是否输入内容,清除号一直存在,和系统其它地方不一致。Hint为“请输入…”与第二点处的“搜索…”不一致。&/p&&p&&br&四. 当打开自动定位功能以后,进到此页面却并不会显示自动定位的地址,哪怕在首页已经有了自动定位地址。这里需要用户再点击一下这个菜单栏,重新定位一次,再点一下此栏会回首页。这种设计实在让人疑惑。&/p&&br&&p&6. 其它&br&&/p&&p&&img src=&/7e87ac1dbd69dc6cd8c1578_b.jpg& data-rawheight=&1920& data-rawwidth=&3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40& data-original=&/7e87ac1dbd69dc6cd8c1578_r.jpg&&一. 系统中所有的返回键都是这模样,代表返回上一级。但菜单栏是点击一级页面上左上角的“三条杠”呼出的。这里使用与返回键相同的icon用来收回菜单栏不合适。&/p&&p&&br&二. 只有“我的红包”行为和其它5栏不一致。有兴趣的自己去试。&/p&&p&&br&三. 莫名其妙的最后一行行距增大,倒数第二行是个空行。但这个相机功能实在鸡肋,没有特别突出的价值。&/p&&p&&br&四. 两个tab的UI表现形式不一样,很费解。&/p&&p&&br&五. 一个内容与tab栏有padding,一个没有,不一致。&/p&&p&&br&六. 除号(/)有“每”的意思,这里想表示单位,用括号括起来更合适。&/p&&p&&br&核心业务功能就不点评了,利益相关,点评出来的话价值太大,又拿不到咨询费… O2O核心玩的还是资本及运营,产品只是一方面,何况这里也只分析了C端。&/p&
最近私信我的朋友比较多,公布下自己的微信号吧:刚回答了问题“如何评价淘点点?”(
)就又被邀请评价饿了么。时间关系,笔者这里仍然从产品角度,简单的分析一下饿了么的非核心业务设计。 饿了么的功能没有淘点点复杂,总…
1:首先,三家在“用户到商家的距离”都有表达,但表达的方式不同;饿了么直接用时间来表达了“距离”,好处就是用户可以很直接了当知道这家的送达时间需要多久,但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比如当天下雨导致路况不好,或者平台做活动等导致爆单,以及空闲时间点餐和忙时点餐,商家的制作以及送达时间都是不同的,所以直接告诉用户送达时间,这种预先性的评估,会导致与实际结果不符合,产生用户不满意; &br&
淘点点更加直接的,把预计什么时候送达的时间都表达出来了。其实原理和饿了么的相同,只不过淘点点采用了计算系统,在当前的时间上对预测送到的时间做了叠加;好处就是比饿了么的更加直观,让用户知道什么时候送达;不好的地方和刚剖析饿了么的一样; &br&
我有外卖的相对更为“圆滑”一些,不告诉你什么时候送达,只告诉你距离我这有多远,把这种评估时间交给用户,也就是说用户在点餐的时候会有一个自己的决策。比如我现在肚子比较饿,急着要外卖,那我会选择距离较近的,如果不是很急,那选择距离较远的也等的起。通过用户自己做决定,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平台承诺的商家做不到”导致用户不满意;不好的地方就是,比如刚使用这个app的用户,就很难评估距离我一公里,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了,新人用起来可能不是很爽; &br&
2: 前两家强调商家的销售额,我有外卖强调商家的粉丝数量; &br&
饿了么和淘点点有点 类似 淘宝天猫的思路,把商家当作产品来卖了;销售额会因为商家在平台的沉淀时间,以及促销活动,或者因为和用户的距离原因所导致。销售额对新用户有指导作用,比如我刚用饿了么点餐,也不熟悉上面的商家,为了避免点到不良的商家,就会选择销量高的。这里就会导致一个比较不良的循环,老的商家销量越来越高,新的商家销量就越来越低。销量低的商家很可能只是因为距离大多数用户有点远,造成“不公平”; &br&
而按照粉丝数量来选,这家店好还是不好,完全交给了体验过的用户来决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更加客观的去评价这个商家的服务质量,不会给其他用户造成误解; &br&
3:饿了么和淘点点的活动是针对某些商家来的,并且下单直接减,我有外卖是通过发放优惠券,全平台使用 &br&
前面两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扶持某些商家,比如新上线的商家,比如在平台订单比较少,但品质比较好的商家,或饿了么有深度合作的商家,就是可以定向打了,而且通过在线支付可以直接减,从某个层面来说他们可以更好的推广在线支付这个工具,帮他们沉淀资金,而且直接减,用户体验更好; &br&
我有外卖通过发优惠券的形式,用户使用起来会比较麻烦,我体验过他们的app,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懂得使用,而且全部商家可以用,没有什么针对性去扶持某些商家;好处就是,比如有些用户不关心优惠券,他们在下单的时候就不使用,可以帮他们省一笔钱吧。而且也比较符合小米那边参与感里写的“活动产品化”,把抢券做成产品来卖,从营销层面来讲具有一定的噱头;
1:首先,三家在“用户到商家的距离”都有表达,但表达的方式不同;饿了么直接用时间来表达了“距离”,好处就是用户可以很直接了当知道这家的送达时间需要多久,但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比如当天下雨导致路况不好,或者平台做活动等导致爆单,以及空闲时间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