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认证机构有哪些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国家发改委)
查看: 618|
评论: 0|来自: 国家发改委
  在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符合GB/T23331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组织的能源管理及绩效符合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包括达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要求(适用时);  (2)组织的能源管理及绩效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中规定的相关条件;  (3)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组织的能源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4)认证审核期间没有受到相关执法监管部门的处罚。  6.5.3如果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不符合上述6.5.2的要求,不得予以通过认证。  6.6监督审核  认证机构应对获证组织制定针对性的监督审核方案,加强监督,保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性。  6.6.1监督审核频次  (1)认证机构应根据获证组织的供能、用能复杂性、能源管理体系成熟度及稳定性等确定监督审核频次,但两次监督审核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12个月。  (2)在获证组织能源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影响能源绩效的重大事故时,认证机构应当及时增加监督审核频次,以保证监督审核的有效性。  6.6.2监督审核的程序  监督审核的现场审核程序与初次认证现场审核程序基本相同。  6.6.3监督审核的内容  监督审核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获证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变化情况;  (2)获证组织的能源绩效及变化情况;  (3)能源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变化情况及组织合规性评价  的情况;  (4)能源管理的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和调整情况;  (5)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及有效性。  6.7再认证  6.7.1再认证的程序  再认证的现场审核程序与初次认证现场审核程序基本相同。  6.7.2再认证的内容  再认证审核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结合内部和外部变化情况判断整个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及认证范围的持续适宜性;  (2)本认证周期内获证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否促进了组织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3)获证组织本认证周期的能源管理绩效,获证组织能耗及核算边界的变化情况等。  7.认证证书的管理  7.1认证证书的内容  认证证书应至少涵盖以下基本信息:  7.1.1证书编号;  7.1.2获证组织名称、地址和组织机构代码;  7.1.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的范围(主要的能源生产、供应和使用场所);  7.1.4认证依据及版本号;  7.1.5颁证日期、证书有效期;  7.1.6发证机构名称、地址;  7.1.7获证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边界和能源绩效的表述;  7.1.8认证证书在有效期内的监督情况;  7.1.9其它相关信息。  7.2认证证书的管理  7.2.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三年。  7.2.2证书查询方式:认证机构除应当公布认证证书在本机构网站查询的方式外,还应当在证书上注明:“本证书信息可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示的网站()上查询”,以便于社会监督。  7.2.3认证机构应当对获证组织认证证书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当组织出现影响能源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情况且经现场验证不能在规定时间内纠正的,认证机构应视情况对认证证书做出暂停或撤销的决定。  8.获证组织的信息报告  8.1为及时了解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进展情况,国家认监委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实行认证信息月报制度。各认证机构在认证证书颁发后30日内,通过国家认监委指定的信息系统将认证信息及时报送国家认监委。  国家认监委在其网站()开设专栏向社会公开各认证机构上报的认证证书等信息。  8.2在认证证书有效期间,获证组织发生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重大变化时,认证机构应及时做出暂停或撤销证书的措施并及时报告国家认监委,具体包括:  8.2.1组织发生了与能源有关的重大事故,反映出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存在重大缺陷的;  8.2.2组织的能源绩效未达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要求或考核为“未完成”等级的;  8.2.3获证组织在证书有效期间受到相关执法监管部门处罚的;  8.2.4组织存在其它严重影响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严重不符合,不能在认证机构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的。  9.与其他管理体系认证的结合审核  9.1在与其他管理体系实施结合审核时,管理体系的通用或共性要求应满足本规则规定。能源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及重要审核点描述清晰、充分、易于识别,确保满足相关要求并在审核报告中进行清晰的说明。  9.2结合审核的审核时间,不得少于每一单独体系认证所需审核时间之和的80%。  10.受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转换申请  认证机构应审慎受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转换申请,对违反国家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受到节能执法监管部门查处的组织,除非彻底整改,否则原则上不予受理。  11.认证机构认可和认证人员注册的要求  11.1认可机构应根据GB/T2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结合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制度,为认证机构提供认可并加强后续的监督。  11.2人员注册机构应根据GB/T27024《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结合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和专业要求,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的专业注册工作。  12.附则  12.1认证机构可采取必要措施帮助组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宣贯培训,促使组织的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及认证规范。  12.2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和节能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和咨询、认证机构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认证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相关收费标准,对在认证活动中存在弄虚作假、乱收费等违法、违规情况,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罚,直至撤销认证机构资格。  12.3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 19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Requirements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Certification 19:2012 第 1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目次前言............................................................................................................... 2引言............................................................................................................... 31 范围..........................................................................................(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原则................................................................................................................ 55 通用要求..........................................................................................(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 56 结构要求......................................................................................................... 57 资源要求......................................................................................................... 57.1 管理层和人员的能力.................................................................................... 57.2 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 57.3 外部审核员和外部(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技术专家的使用............................................................... 57.4 人员记录...................................................................................................... 57.5 外包............................................................................................................. 68 信息要求......................................................................................................... 68.1 可公开获取的信息...........................(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 68.2 认证文件...................................................................................................... 68.3 获证客户目录............................................................................................... 78.4 认证资格的引用和标志的使用...................................................................... 78.5 保密............................................................................(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 78.6 认证机构与其客户间的信息交换.................................................................. 79 过程要求......................................................................................................... 79.1 通用要求...................................................................................................... 79.2 初次审核与认证......................................................................................... 129.4 (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再认证........................................................................................................ 159.5 特殊审核.................................................................................................... 159.6 暂停、撤消或缩小认证范围....................................................................... 159.7 申诉........................................................................................................... 159.8 投诉....................(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 159.9 申请组织和客户的记录............................................................................... 1510 认证机构的管理体系要求............................................................................ 15附录 A(规范性附录)ENMS 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16附录 B(规范性附录)审核时间........................................................................ 17附录 C(规范性附录)基(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于抽样的多场所认证................................................... 19:2012 第 2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前 AS 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专用认可准则。01:201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AS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准则。01 基础上对 EnMS 认证机构提出了特定要求和指南,故部分条款编号是不连续的,正文第 7 至 10 中,条款号标有 En 的为对 EnMS 提出的特定要求和指南。本文件附录 A、B、C 均为规范性附录。AS 适用认可规则、认可准则等规范文件共同构成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可要求。本文件 2 第 3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引 01:201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是针对各类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基本认可准则。如果认证机构按照GB/T 23331开展以能源管(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理体系审核和认证为目的活动,AS的认可,01的基础上增加与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相关的要求和指南。01的基础上增加了与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相关的要求和指南,特别规定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及审核的特定要求,如审核员应当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认证特定信息的管理,审核策划考虑的特定因素、审核实施与报告的主要内容等,以使认证机构以有能力、一致和公正的方式针对客户能源管理的实际活动和特点实施认证,以促进国际和国内承认这些认证机构及其认证结果。在本文件中,“应”表示要求,“宜”表示建议。如果本文件在应用时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冲突,19:2012 第 4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1 范围本文件包含了能源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的能力、一致性和公正性的原则与要求,01:201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共同作为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所遵循的原则与要求。本文件可以作为认可、同行评审或其他审核过程的准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来源:淘豆网[/p-7746124.html])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
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ISO/IEC ,01:2011 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ISO/IEC )GB/T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GB/T 1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EnMS certification由独立于客户和用户的第三方机构通过实施审核,对客户的能源管理体系(英文缩写 EnMS)持续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能实现其能源方针和目标所给以的证明。3.2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 EnMS certification body按照要求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及所要求的任何补充性文件,对客户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认证的第三方机构。3.3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文件 EnMS certification document由认证机构颁发的证实客户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的证明文件。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是证明文件的一种。3.4 能源管理体系技术领域 EnMS technical area以能源因素的共性为特征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经济活动领域。注:可以根据组织的活动、产品(包括服务)19:2012 第 5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系技术领域的类别。4 01:2011 中 4 的原则适用。5 01:2011 中 5 的要求适用。6 01:2011 中 6 的要求适用。7 资源要求7.1 01:2011 中 7.1 的要求适用。注:附录A明确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应为其特定的职能确定的知识和技能。7.2 01:2011 中 7.2 的要求适用,并且,以下 EnMS 特定要求和指南适用。En 7.2.5 EnMS 认证机构应有实现和证实有效审核的过程。该过程应确保所使用的审核员和审核组长具备通用的审核知识与技能以及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注1: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应当具有下列通用知识和技能。准确理解并应用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有效运用审核原则、程序和技术;有效运用审核方法收集、验证、记录审核信息;确保审核证据的充分与适宜以支持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编制审核报告;了解客户的规模、结构、职能、运作、能源管理体系应用和适用于客户的法律、法规和应遵守的其他要求。注2: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应当具有以下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理解特定行业能源管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法规要求;基于能源管理的技术领域,理解能源因素及其管理;具有能源管理和评价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能耗设施设备运行与维护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综合评估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性和能源绩效的知识和技能。注3:技术专家应当具有与客户能源相关活动及管理和法律方面有关的特定知识。7.3 01:2011 中 7.3 的要求适用。7.4 01:2011 中 7.4 19:2012 第 6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7.5 01:2011 中 7.5 的要求适用。8 信息要求8.1 01:2011 中 8.1 的要求适用。8.2 01:2011 中 8.2.1 及 8.2.2 的要求适用,并且,以下 EnMS 特定要求和指南适用。En 8.2.3 认证文件应标明:a) 每个获证客户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或多场所认证范围内总部和所有场所的地理位置);注:获证客户的地理位置应包含认证范围内的能源加工转换、贮存、输配使用的场所。b) 授予、扩大或更新认证的日期;c) 认证有效期或与认证周期一致的应进行再认证的日期;d) 唯一的识别代码;e) 审核获证客户时所用的标准和(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版次和(或)修订号;f) 与产品(包括服务)、过程等相关的认证范围:特定场所的能源管理控制下的具体活动。适用时,包括每个场所相应的认证范围;g) 获证客户本年度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或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及能耗核算边界表述;注1:能耗核算边界是指组织定义的组织界限和/或场所界限,具体信息应当包含所定义核算边界内的一个或一组流程,一个工厂,整个组织或组织控制下的多个场所等。注2:能耗核算边界信息应当附在能耗数据后。如果在后续审核中核算边界经确认发生了变化,认证机构应当随之更新认证证书上的信息,并阐明核算边界的变化情况。注3:当能耗核算边界发生变化时,对能耗数据进行简单比较是没有意义的。h) 认证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认证标志;可以使用其他标识(如认可标识),但不能产生误导或含混不清;i) 认证用标准和(或)19:2012 第 7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j) 在颁发经过修改的认证文件时,区分新文件与任何已作废文件的方法。8.3 01:2011 中 8.3 的要求适用。8.4 01:2011 中 8.4 的要求适用。8.5 01:2011 中 8.5 的要求适用。8.6 01:2011 中 8.6.1 及 8.6.2 的要求适用,并且,以下 EnMS 特定要求和指南适用。8.6.3 En 8.6.3 客户的变更通知认证机构应做出在法律上具有强制实施力的安排,以确保获证客户即时将可能影响管理体系持续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能力的事宜通知认证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与下列方面有关的变更:a) 法律地位、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b) 组织和管理层(如关键的管理、决策或技术人员);c) 联系地址和场所;d) 获证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运作范围和能源核算边界;e) 管理体系和过程的重大变更。注:有关认证资格使用许可协议的范本,包括变更通知的相关方面,见ISO/IEC指南28:2004附录E的适用内容。9 过程要求9.1 01:2011 中 9.1 的要求适用,并且,以下 EnMS 特定要求和指南适用。9.1.1 En 9.1.1 审核方案En 9.1.1.1 应对整个认证周期制定审核方案,以清晰地识别所需的审核活动,这些审核活动用以证实客户的能源管理体系符合认证所依据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要求。En 9.1.1.2 审核方案应包括两阶段初次审核、第一年与第二年的监督审核和第三年在认证到期前进行的再认证审核。三年的认证周期从初次认证或再认证决定算起。审核方案的确定和任何后续调整应考虑客户的规模,其能源管理体系涉及的过程或活动的范围与复杂程度,以及经过证实的能源绩效水平和以前审核的结果。En 9.1.1.3 如果认证机构考虑客户已获的认证或接受的其他审核,则应收集充足的、可验证的信息,以证明对审核方案的任何调整的合理性,19:2012 第 8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9.1.2 En 9.1.2审核计划En 9.1.2.1 总则认证机构应确保为审核方案中确定的每次审核编制审核计划,以便为有关各方就审核活动的日程安排和实施达成一致提供依据。审核计划应基于认证机构的文件要求。En 9.1.2.2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En 9.1.2.2.1 审核目的应由认证机构确定。审核范围和准则,包括任何更改,应由认证机构在与客户商讨后确定。En 9.1.2.2.2 审核目的应说明审核要完成什么,并应包括下列内容:a) 确定客户能源管理体系或其部分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b) 评价能源管理体系确保客户组织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合同要求的能力;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不是合规性审核。c) 评价能源管理体系确保客户持续实现其规定的能源管理目标的有效性;d) 适用时,识别能源管理体系的潜在改进区域。En 9.1.2.2.3 审核范围应说明审核的内容和界限,例如拟审核的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及过程、覆盖的产品、能耗核算边界。当初次认证或再认证过程包含一次以上审核(例如覆盖不同位置的审核)时,单次审核的范围可能并不覆盖整个认证范围,但整个审核所覆盖的范围应与认证文件中的范围一致。En 9.1.2.2.4 审核准则应被用作确定符合性的基准,并应包括:a) 所确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包括相关行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b) 所确定的由客户制定的能源管理体系的过程和文件;c) 能源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En 9.1.2.3 编制审核计划En 9.1.2.3.1 审核计划应与审核目的和范围相适应。审核计划至少应包括或引用:a) 审核目的;b) 审核准则;c) 审核范围,包括识别拟审核的组织和职能单元或过程;d) 拟实施现场审核活动(适用时,包括对临时场所的访问)的日期和场所;e) 现场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f) 审核组成员及与审核组同行的人员角色和职责。注:审核计划的信息可以包含在一个以上的文件中。9.1.3 En 9.1.3选择和指派审核组En 9.1.3.1 认证机构应有根据实现审核目标所需的能力来选择和任命审核组(包括审核组长)的过程。如果仅有一名审核员,19:2012 第 9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En 9.1.3.2 决定审核组的规模和组成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 审核目的、范围、准则和预计的审核时间;b) 是否是结合、一体化或联合审核;c) 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审核组整体能力;d)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包括任何适用的法律、法规或合同要求);e) 语言和文化;f) 审核组成员以前是否审核过该客户。En 9.1.3.3 审核组长和审核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技术专家和翻译人员补充。技术专家和翻译人员应在审核员的指导下工作。使用翻译人员时,翻译人员的选择方式要避免他们对审核产生不正当影响。注:技术专家的选择准则根据每次审核的审核组和审核范围的需要为基础确定。En 9.1.3.4 如果审核组中包含实习审核员,则要指派一名审核员作为评价人员。实习审核员人数不能多于审核组中审核员人数。评价人员应有能力接管实习审核员的任务,并对实习审核员的活动和审核发现最终负责。En 9.1.3.5 审核组长在与审核组商议后,应向每个审核组成员分配对特定过程、职能、场所、区域或活动实施审核的职责。所进行的分配应考虑到所需的能力、有效和高效地使用审核组,以及审核员、实习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不同作用和职责。在审核进程中,为确保实现审核目的,可以改变工作分配。9.1.4 En 9.1.4确定审核时间En 9.1.4.1 认证机构应有形成文件的确定审核时间的程序,并针对每个客户确定策划和完成对其能源管理体系的完整有效审核所需的时间。认证机构应记录所确定的时间及其合理性。在确定审核时间时,认证机构应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 相关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b)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任何可能适用的行业特定要求;c) 与能源管理有关的组织的规模和能源管理复杂程度,如;使用能源品种的多少,能源采购、加工转换、贮存、输配、使用过程及设施设备的复杂程度;d) 耗能组织单元的数量、规模和分布,与能源管理相关的证据或信息及复杂性等;e) 与组织的产品、过程或活动相关联的能源消耗水平;f) 组织多场所情况,如数量、场所规模、分布、能耗及能源管理的异同程度等;g) 能源管理体系成熟度及经证实的以往能源管理体系绩效;h) 以前审核的结果,以及是否是结合审核、联合审核或一体化审核;i) 与审核有关的其它因素(例如使用的语言、实施结合审核)。本文件的附录 B 为能源管理体系初次审核时间的确定提供了审核时间基准。认证机构应表明在审核时间基准的基础上增减时间的理由和合理性。En 9.1.4.2 未被指派为审核员的审核组成员(即技术专家、翻译人员、观察员和实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pdf
文档介绍: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 19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Requirements for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Certification 19:2012 第 1 页共 22 页2012 年 11 月 23 日发布 2012 年 12 月 01 日实施目次前言...........................................................................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推荐商家: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详细参数]
2挑选优质供应商
3查看联系方式
4线上洽谈沟通
5线下收货付款确认
供应商简介
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英文简称UICC)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设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机构,以及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内审员培训机构;也是获得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UKAS)认可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同时也是经国家认监委首批开展的钢铁、有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详细内容]
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23331―2009)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获认监委批准为首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机构。《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旨在为组织确定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要素和过程,提高组织能源管理效率和水平。国家认监委现组织领导全面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试点工作,首先针对钢铁及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造纸、轻工、纺织、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认证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自2009年11月1日起为期两年。在2010年5月4日国家认监委召开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启动会上,北京联合智业认证有限公司领取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批准证书,获准在有色金属行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可对外受理和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相关服务工作。【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是借鉴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模式,结合能源管理领域的特点和特殊要求,经数十位行业专家共同研究制定的能源管理框架要求,为各类组织进行能源管理提供了一种优秀的模式。【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就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结合组织带来的价值?】&O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O有助于能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降低生产(服务)经营成本,有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在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时保持竞争力;&O有利于满足市场、用户和各相关方的要求,有利于减少信贷和保险机构的风险,有利于吸引投资,有利于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O有利于完成国家对下达的节能指标; &O有利于获得国家各类奖励及财税政策支持,如国家对节约每吨标准煤给予组织200-250元的政策补贴,条件是组织必须拥有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制度;&O有利于为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做准备,培养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为能源管理提供有效保障。&O有助于克服技术性贸易堡垒,甚至可以与国外相互认可,得到外商的青睐,扩大国际营销渠道。&O有利于建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树立持续改进的信心,逐步形成节能减排的自律机制。【有色金属行业怎么才能节能减排】一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属于“三废”排放量大、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的行业。面对近期电价、油价与矿石资源价格不断攀升的境况,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如何更好地节能减排,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历求三个创新:&O是在管理创新中率先推进清洁生产;&O是在技术创新上率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O是在增长转型上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将是有色金属发展的主旋律,解决有色金属工业生产能耗过高问题的途径有以下几种:&O加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减少人为浪费现象,节能技术优化集成。&O依靠科技进步,改进工艺技术,重视余热利用,把生产过程能源利用效率始终控制在最佳状态,达到系统节能目的。&O通过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求代用材料,减少有色金属消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之效&O要优化原料结构,提倡精料方针,节约能源。【有色金属的分类】1、有色轻金属:铝、镁、钾、钠、钙、锶、钡2、有色重金属:铜、铅、锌、锡、钴、铁、镍、锑、汞、镉、铋3、贵金属;金、银、铂、铱、锇、钯、铹、钌4、稀有轻金属:铍、锂、铷、铯5、稀有难溶金属:钛、锆、铪、钒、铌、钽、钨、铼、钼6、稀有分散金属:镓、铟、铊、锗7、稀土金属: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钪、钇、镥8、其他有色金属:硅、硼、硒、碲、砷、钍【我们能够提供的服务】●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低碳、能源知识培训●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能源管理体系宣贯、策划、文件编写培训●清洁生产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环境因素识别与环境影响评价培训●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9004)标准培训●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培训
供应详情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勤加缘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本页面提供有关的供应详情信息,您是想采购北京市有色金属能源?可以直接联系供应商哦。
【客服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源管理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